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变世界的动植物

改变世界的动植物

改变世界的动植物
改变世界的动植物

小小昆虫改变世界文化

——桑蚕

摘要:桑蚕又称家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桑蚕起源于我国,桑蚕生产在我国非常广泛,在各个省份均有不同规模的养殖。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桑蚕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就栽桑养蚕,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形态和习性与今天食害桑叶的野桑蚕(Bombyxmandarina)(见桑树害虫)十分相似,血清沉淀反应强度也相同,杂交能产生正常子代。桑蚕的染色体是28对,野桑蚕则有27对和28对两种类型,一般认为桑蚕与中国的28对型野桑蚕同源。人类最初可能是从桑林中采集原始野生蚕茧取丝利用;随着人类生活的定居和对蚕丝用途的进一步了解而试行在室内养蚕。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野生蚕才逐渐驯化成为具有今天这样经济性状的桑蚕种。

1.家蚕的生物学特性

1.1家蚕的分类学地位

家蚕,又称桑蚕,属鳞翅目(Lepidoptera),家蚕蛾科(Bombycidae),而家蚕蛾科中,年家蚕蛾属(Bombyx),喜马拉雅野桑蚕属(Theophila,),桑竣属(Rondotia)等属,此等均皆为食桑的泌丝

虫。

1.2家蚕的生活史

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家蚕以卵态越冬,4月下旬,桑树新芽开始萌伸,将蚕卵出库,如保温25 C,约经一周即可孵化。刚孵化幼虫称为蚁蚕(newlyhatched larva),如给桑叶,则成长,约经3日即停止食桑入眠(molting)。从孵化到一眠的蚕称1龄幼虫,1眠期间约经20小时,其后脱皮,脱皮完了的蚕称起蚕(newlyecdysed larva,此场合为2龄起蚕),开始再度食桑,眠与脱皮,更加反复,到五龄末期则皮肤透明,头胸昂举,成吐丝状。将此种蚕称熟蚕(matured Iarva),如果放到簇(cocooning frame)上则结茧。蚕在茧中,脱皮化蛹,约经10日再度脱皮变为成虫(蛾)。蛾在早晨破茧而出,当日内交尾,随即产卵。从而自孵化到次代卵产下,约需40~45日。

2.家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我国人民的许多发明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就纺织技术来说,我国在世界上最早饲

养家蚕,制造丝绸,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唯一的这样一个国家。中国蚕桑起源有实际根据的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主要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

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文化遗存中出土了人工切成的半个蚕茧(})测定其所出地层的年代为公元前220(}一前1700年,可能属于中国仰韶文化时期。日本著名科技史专家布目顺郎②对其进行仔细地研究后认为:这个蚕茧被切除的部分占整个茧的三分之二,这样做可能是为了不使其蛹损坏,蚕蛹当作食品,蚕丝则用于抽丝或纺织。他依据三分之二这个比例,通过精密的测量,推算出这个茧的原长约为1.52厘米,最大宽度约为0.71厘米,可能属于白眼蚕种,是古代的一种野生的蚕类。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家蚕丝织物的遗址,是1958年发掘的浙江吴兴县钱山漾遗址,在第二十二号探沟内的一个竹筐里发现了丝织物的残片((3)。后通过C14测年法测定此文化层的年代为公元前275。土100年,可能属于良诸文化时期。遗物中有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绢类,长2一4厘米,宽1厘米左右,每平方厘米的经线密度和纬线密度各为48根,经线和纬线的直径相等。布目顺郎(’)认为这块绢是用一种家蚕的丝织成的平纹组织的绢类,并推测可能是三千年前的遗物。

1977年,著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件牙雕器((s)平面呈椭圆形,中空,长方形,圈底。口沿处钻有对称的二圆孔,孔壁有清晰可见的罗纹。外壁雕刻编织纹和蚕纹图案一圈。外口径4.8厘

米,高2.4厘米。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层代表河姆渡早期文化,约公元前5000一前4000年。

1980年,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枚陶蚕蛹⑥,?陶蚕蛹外观黄灰色,长2厘米,宽和高均为0.8厘米,基本上是长椭圆形。正定南杨庄遗址经过北京大学试验室进行C14测定,距今5400土70年。?

1985年,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为数众多的刻划符号(;)。其中有表现蚕正在吐丝结茧的状态,蚕体刻划形象逼真,各部位特征清晰准确。除此之外在其它陶器底部花纹中也出现了?等符号。这些符号同甲骨文的?丝??束?等字十分相似,如果这种联系无误,那么蚌埠先民们的养蚕史和纺织史并不晚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先民们。这副刻划可以说填补了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养蚕史的空白。西苗城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蚕蛹形陶饰((s>,该标本长1.5厘米,高、宽均为0.6厘米,蛹身上的横线为五条,两端比较平齐,根据这一标本出土的层位判断,其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距今约5000年。甘肃临挑冯家坪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二连罐所绘的群蚕图((9):二连罐由两个大小、造型相同的陶罐所组成,系泥质红陶。两罐的腹部用细阴线勾画出三条蚕纹,一条竖刻,头在上尾在下;两条平行斜刻,头部向下,尾巴向上。竖刻的蚕头刻画出了嘴巴和眼睛,平行斜刻的蚕头则只表现侧面,极其简略。从这个二连罐的造型看,是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物。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

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其实,有关这方面的发现还有很多,如北京平谷上宅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蚕形饰?,( lo)吴江梅堰褚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器皿上装饰的蚕纹(?),陕西神木石易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玉蚕(1i等等。但是,新石器时期的蚕丝业生产无文献记载,仅存嫉祖始蚕一类的传说。这一传说最早见于宋朝罗泌著的(路史》后记五,其文日:黄帝?元妃西陵氏曰螺祖,以其始蚕,故祀先蚕。??先蚕?,即养蚕的创始者,这句话意思是说把螺祖作为先蚕供奉。其实,所谓的螺祖是根本不存在的,蚕桑技术是我国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正如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所说?盖古有蚕祭者皆无名。?夏代的丝织品遗物目前尚未发现,但已有关于蚕桑生产情况的记载,这也是关于蚕桑起源的最早文献记载。在反映夏代部分生产情况的《夏小正》中记载了夏历三月要?妾子始蚕??执行宫事??摄桑?,所谓的?妾?是蚕妾,?子?是古代对妇女的尊称。其大意是说,春天到了,蚕妾们得和女主人到宫中昼夜劳动,做饲蚕的工作。?宫?,根据南北朝时皇侃的解释为蚕室。把蚕列为要政,可见养蚕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摄桑?可能为采摘桑叶,修理桑树的意思。据‘夏小正》中的记载可以推测,夏朝时期我国的蚕桑业巳经有了极大发展。殷商时期,我国蚕丝业的发展已经极盛,有关例证可以从考古发掘的遗物遗迹、甲骨文字的考证以及古文献记载中找到,以下主要是从这三方面简要介绍殷商时期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状况。

1953年,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东南发掘的晚商墓葬M27中出土玉蚕一件(13),白色,扁圆长条状,长3.15厘米,分七节,造型生动逼真。以玉蚕作为随葬品,说明墓主人生前对蚕的偏爱,这和商代成功地利用了蚕这种生物资源是分不开的。商代的玉蚕极少发现,它应该象征着墓主人有很高身份。在商代还有将蚕纹作为青铜器物的装饰,如父癸鼎、婆臀纹蕊等著名青铜器都饰有蚕纹,这可能与蚕的种种传说有关。当时民间流传?蚕神?的传说,盛行伏曦氏化身为蚕之说,贵族以玉蚕作为饰物可能是祈求神灵保佑之意。

1962年,同在大司空村东南殷墟四期基葬M53中出土了著名的?,?小集母乙解(14)。器体横截面呈长方形,有盖,口径7.4-7.8厘米,通高16厘米,侈口,束颈,微鼓腹,矮圈足,器盖和腹部饰人面纹,颈部和圈足部饰双夔合成的篓髻纹。器盖内有铭文?二?小集母乙解五字,器内底补铭文有?。?小集母乙四字,故命名为?二?、集母乙解。此铜器铭文中的?二?应为器物主人族徽,对照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资料来看,一般认为这

个族徽是代表商代纺车车轮的形象。河北菜城台西村早商遗址出土过两件绢纺纺锭cls)经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基本上肯定其为手摇纺车上的零件,推断当时可能已经有原始的纺车。根据清代学者杨著的《幽风广义》:(纺车)轮制用木板六块,俱长一尺四寸,以三板正中斜锯扣子。硬定成轮子;以两轮相去四寸,中安木样洗六个,遍相合成一轮,周围用皮弦样紧,以承转弦。这样形制的纺轮,形态与?,,’

极为形似。即使从今天纺车的形制来看,虽说其轮辐超过六条,但具体的形式仍与?,?形相象。商时丝织物的数量很多,品种较为齐全。箕城台西村遗址早商基葬M38出土铜解( 1s)猫附的丝织品已有平纹的?执?,平纹纱夹,平纹给丝的?毅?,纹纱类的纱罗等;晚商时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铜器附有丝织品执、色帘、回纹绮等(’?;后岗圆祭坑还有成束放置的丝线和一段丝绳(1s)0 除了为数众多的遗迹

遗物外,殷商时期甲骨文字方面的证据也极为重要。以孙海波重编的《甲骨文编》(19)及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幼为据,甲骨文中有桑、蚕、丝、帛等字。从甲骨文中?桑?字诸形反映出,殷人对桑树的三种树形(低杆、高杆、荞木)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又有断丝的盆,束丝的束,用丝线钓鱼的锹,用丝网擒获的罕,以及用丝帛制成的衣、巾等类文字很多。

3.家蚕在人类发展史上所体现的价值

植物世界之最

植物世界之最 最大的花 ---------巨掌棕榈 巨掌棕榈产于印度,它比其它棕榈生长缓慢,经30-40 年才长到20 米高,这时候在它的顶端开出极其庞大的圆锥形花序,花序竟高达14 米,花序上的花数超过70 万个,基底直径也有12 米,好象一个大稻谷堆。这种树开花后不久,就会死去。巨掌棕榈的花序在植物王国中稳居第一。 最粗的树 -----大栗树 在西西里岛的埃特纳山边,确有一颗大栗树,树干的周长竟有五十五米左右,需三十多个人手拉着手,才能围住它。树下部有大洞,采栗的人把那里当宿舍或仓库用,你见过世界上比这棵树还粗的树吗? 寿命最长的树 许多树木的寿命都在百年以上。杏树、柿树可以活一百多年。柑、橘、板栗能活到三百岁。杉树可活一千岁。南京的一株六朝松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它并不算老。曲阜的桧柏还是两千四百年前的老古董呢。台湾省阿里山的红桧,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目前活着的寿命最长的树。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寿命要长得多。植物界的“老寿星”,都出在木本植物里。一般的草本植物,通常寿命几个月到十几年 龙血树 世界上最长寿的树,要算非洲西部加那利岛上的一棵龙血树。五百多年前,西班牙人测定它大约有八千至一万岁。这才是世界树木中的老寿星。可惜在1868年的一次风灾中毁掉了。龙血树是常绿的大树,树身一般高20米,基部周围长却有10米,七八个人伸开双臂,才能合围它。此树流出的树脂暗红色,是著名的防腐剂,当地人民称为“龙之血”,故名为龙血树。 罗合带 有一种叫罗合带的植物,生长在严寒的帕米尔高原。那里的夏天很短,到六月间刚刚有点暖意,罗合带就匆匆发芽生长。过了一个月,它才长出两三根枝蔓,就赶忙开花结果,在严霜到来之前就完成了生命过程。它的生命如此短促,但是尚能以月计算。 短命菊

10物理学年论文汇总

无机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许柏涛 2010级物理学专业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类别、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LED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材料;半导体照明;发光机理。 引言 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危机不断升高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同样亮度下,LED(发光二极管)电能消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而寿命则是白炽灯的100 倍。目前我国每年用于照明的电力约2500 亿千瓦时,如果采用LED 照明,每年就可节电2200 多亿千瓦时,而这个数字是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3 倍,可见LED 的节能效果相当可观。发光材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被广泛地用在各种显示、照明和医疗等领域,如电视屏幕、电脑显示器、X射线透射仪等。目前发光材料主要是无机发光材料,从形态上分,有粉末状多晶、薄膜和单晶等。最近,有机材料在电致发光上获得了重要应用。[1] 一.L 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1.LED结构:LED的核心部分是半导体组成的芯片,芯片利用胶体固定在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整个芯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所以方正性能较好。如图1.

图1 LED结构 2. LED发光原理:半导体芯片主要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在P型半导体里面是地迁移率的空穴占主导地位,在N型半导体里面是高迁移率的电子占主导地位。这两种半导体之间的载流子浓度是不同的,可以产生相互扩散形成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正常条件下,P-N结中的内电厂起到势能垒作用,可以组织电子和空穴继续扩散而发生复合。而当在P-N结两端施加正向电压时外加电场可以降低是能类区域内的电场强度,进而破坏P-N结附近载流子的动态平衡。于是电子从N区注入到P区,空穴从P区注入到N区;这样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被注入的多数载流子发生复合,复合产生的能量就会以光子的形式散射出去。如图2. 图2 LED发光原理(半导体照明原理) 二.LED光源的特点 1.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2.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 3.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 4.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世界之最-知识汇总

世界之最(七年级下册): 1、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 2、亚洲——世界第一大洲 3、亚洲——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4、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 5、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山峰(“地球之巅”) 6、死海的湖面——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400米(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7、欧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8、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9、长江——亚洲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 10、湄公河(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11、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12、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 13、多瑙河——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14、伏尔加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15、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16、欧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17、非洲——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 18、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的高原(“非洲屋脊”) 19、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 20、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21、东非裂谷带——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 22、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 23、非洲——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洲 24、非洲——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洲 25、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26、非洲——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 27、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28、加拿大——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9、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30、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近9000千米)

31、南美洲——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2、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6671千米) 33、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4、南美洲——混血种人数量最多、比重最大的大洲(世界人种大熔炉) 35、巴西——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36、印度尼西亚——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火山国”) 37、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8、菲律宾——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39、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40、东南亚——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1、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42、印度——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 43、霍尔木兹海峡——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西方的生命线”) 44、伊拉克——椰枣产量居世界首位 45、麦加大清真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46、西亚——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47、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首位 48、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49、欧洲西部——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50、梵蒂冈——世界天主教中心 51、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最寒冷的大洋 52、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53、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 54、本州——日本最大的岛屿 55、富士山——日本最高峰(3776米) 56、信浓川——日本最长的河流 57、青函海底隧道——世界最长的隧道(联结日本本州青森与北海道函馆,全长53.85千米) 58、开罗(埃及首都)——非洲最大的城市 59、胡夫金字塔——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 60、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61、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万平方千米),也是惟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物理专业导论论文

通过对物理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对物理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在高中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对物理学的理解与体会。 物理学导论这门课程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经过了2000年,如今物理学的发展日臻完美,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物理学给世界、给全人类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去铭记。 从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到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再到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 。至此经典力学的体系似乎已经完美了。但1905年的奇迹,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波尔,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谔建立量子力学,指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使得力学朝向另一个高度发展。 从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到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再到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针发生偏转(电流的磁效应)再到伟大的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最后由麦克斯韦问鼎电磁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如石教授说的那样)像诗一样美丽! 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20世纪更是擦出了惊天大火花,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的说法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支持牛顿主张的微粒说,有人相信惠更斯的波动说,群雄争霸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诞生!它开启了物理学领域的新纪元。原子的结构也被历代争论不休,从汤姆孙的西瓜模型到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式。当经典的原子理论站不住脚的时候,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也直接催生了量子学派 物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但这决不是意味着物理学与社会无关,恰恰相反,物理学或者说纯科学的发展正是人类社会由落后走向先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石老师在课上谈到的美国第一任物理学会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说的,“……我常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

中国世界之最大全

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23.世界最大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4.世界最古老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25.世界围地面积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26.世界最高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27.世界水稻种植最北区:黑龙江省呼玛县 28.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29.世界最大的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30.世界最早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31.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32.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 33.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34.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 35.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6.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 37.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 38.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春秋的《诗经》 39.记载时间最长的历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40.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鸭脷洲 (中国香港) 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 含沙最多的河流黄河 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长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国界最长的国家中国 最多邻近国接壤的国家中国 面积最大的城市呼伦贝尔市 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旺角(中国香港) 妇女生育率最低的城市中国香港 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玛法木错湖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现存最古老的桥梁赵州桥 最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 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最大的机场客运大楼香港国际机场 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 最长的城墙及建筑物万里长城

初中地理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大全(地理篇) 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 人口最多的洲——亚洲,其次为非洲,最少的是南极洲。 世界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18000万平方千米)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是地球之巅; 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18000公里,最长的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纵长9000km。世界上最大的岛群——马来群岛 世界年降水最多的地区——夏威夷群岛,太平洋中部的火山岛,美国的一个州 世界风力最大的地区——南极,也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澳大利亚,海岸线总长36735公里; 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m,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世界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产生。 最大海港——-鹿特丹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最深处1 600m,也是蓄水最多的湖泊(淡水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的五大湖群; 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里海。 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南美亚马孙河; 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全长6650公里,其次为亚马孙河,第三为长江,每四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世界最长内流河——伏尔加河; 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 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击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论文-物理学与人类社会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概述 1 2 物理学发展与科技进步 1 2.1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 2.2 电磁理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 2.3生物技术的物理学基础 3 3 物理学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 3 3.1 物理学带来的物质财富 3 3.2精神文明的发展 4 4 物理学的学科地位及发展方向 4 4.1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的地位 4 4.2 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5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物理学与人类社会 摘要:物理学是一种古老的、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从古代物理学发展到经典物理学,再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它的每一个发展、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基础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文明 Physics and society Abstract:The physics is an ancient basic science, its developments has experienced very long phase of history, it developed from the ancient physics to the classical physics,then to the modern physic, its every development, each time the r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plays an immeasurable role. Key words:physics; basic science; develope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culture 1 概述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其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也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 2 物理学发展与科技进步 2.1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大发展,采矿业,航海业甚至战争等的规模扩大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它们都涉到动力机问题。18世纪开始的几十年间确实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又最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来一场工业革命是势在必行了。 直到1698年,英国的赛维利(Thomas Savery,1650~1715)才研制成功实用的蒸汽水泵。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Thomas Newcoman,1663~1729),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推动活塞工作的抽水机。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对蒸汽机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765年,他把蒸汽的冷凝过程安排在汽缸外进行,实现了汽缸的恒温。这是对原始蒸汽机的关键改革。蒸汽机的研制是以力学和热学为基础的。那时,对温度计、量热学(比热、潜热)、热传导及热的本质的研究等都取得了重大发展。瓦特在改革蒸汽机的过程中,就得到布莱克(J. Black,1728~1799)的理论指导。蒸汽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飞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取代了农牧业而成为产业结构中核心支柱产业。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时代[1]。 2.2 电磁理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它以电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电气技术开发和应用为基础,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同时,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科学研究领域,带动了一些新兴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 历史上第一个对电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英国的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540~1603),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得出了电磁统一的思想。不久,法国的安培(Andre Marie Ampere,1775~1836)提出了电流相互作用的安培定律,为电动力学的创立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后来,在公元1831年,法拉第将一个封闭电路中的导线通过电磁场,导线转动有电流流过电线,并且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力线思想和场的概念。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通(C. Wheatstone 1802 - 1875)制造了第一个磁电机。1865年曼彻斯特的维尔德(H. Wilde)用电磁体代替永磁体,使前一个电机产生的电流来激发后一个电机的电磁体,从而获得了较强的电流。1866年,德国

关于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的知识

关于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的知识 所谓位置值制,是指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值。例如,365中,数字3表示三百,6表示六十。 二、分数的最早使用 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等学者整理、删补自秦代以来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九章算术》。在这本数学经典的《方田》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 从后来刘徽所作的《九章算术注》可以知道,在《九章算术》中,讲到约分、合分(分数加法)、减分(分数减法)、乘分(分数乘法)、约分(分数除法)的法则,与我们现在的分数运算法则完全相同。另外,还记载了课分(比较分数大小)、平分(求分数的平均值)等关于分数的知识,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分数的著作。 分数运算,大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行。欧洲人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起源于印度。实际上,印度在七世纪婆罗门笈多的著作中才开始有分数运算法则,这些法则都与《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法则相同。而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所以,即使与刘徽的时代相比,我们也要比印度早400年左右。

三、小数的最早使用 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介绍,开方不尽时用十进分数(徽数,即小数)去逼近,首先提出了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宋元时期,秦九韶、李冶都将1863.2寸表示为,与现在的记法基本相同。到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刘瑾所著《律吕成书》中,已将106368.6312写成把小数部分降低一行写在整数部分的后边。而西方的斯台汶直到1585年才有十进小数的概念,且他的表示方法远不如中国先进,如上述的小数,他记成或106368。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小数的国家。 四、负数的最早使用 在《九章算术》中,已经引入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刘徽说:“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这是关于正负数的明确定义,书中给出的正负数加减法则,和现在教科书中介绍的法则完全一样。 这些内容出现在书上的《方程章》中,是为解方程(组)服务的,如该章的第八题是: 今有卖牛二、羊五,以买十三豕,有余钱一千;卖牛三、豕三,以买九羊,钱适足;卖羊六、豕八,以买五牛,钱不足六百。问牛、羊、豕价各几何?

初中“世界之最”地理知识竞赛题

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最小的分别是() A.北美洲、欧洲 B.亚洲、大洋洲 C.非洲、欧洲 D.非洲、南极洲2.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小的分别是()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 大西洋、北冰洋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名称是() A.非洲大陆 B.亚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美洲大陆4.拥有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是() A.非洲 B.拉丁美洲 C.亚洲 D.大洋洲 5.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6.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7.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日语 D.法语 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墨西哥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俄罗斯 C.中国 D.美国 12.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冰岛 C.梵蒂冈 D.南非 1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阿拉伯沙漠 C.撒哈拉沙漠 D.维多利亚大沙漠14.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是() A.死海 B.艾丁湖 C.维多利亚湖 D.青海湖15.世界第一长河是() A.长江 B.黄河 C.尼罗河 D.伏尔加河16.中国第一长河是() A.黑龙江 B.额尔齐斯河 C.黄河 D.长江17.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A.鄱阳湖 B.贝加尔湖 C.苏必利尔湖 D.太湖18.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A.迪拜 B.中国 C.英国 D.南非 19.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澳门 B.台湾 C.香港 D.海南 20.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冰岛 B.台湾岛 C.格陵兰岛 D.马达加斯加岛2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A.本州岛 B.四国岛 C.九州岛 D.北海道岛

世界上最有趣的植物材料

世界上最另类有趣的植物
(1)面包树
常绿乔木,一般高 10 多米,最高可达 40 多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大而美,一叶三色。雌 雄同株,雌花丛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状。 在它的枝条上、树干上直到根部,都能结果。每个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形成的聚花果,果肉充实, 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维生素 A 和 B 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人们从树上摘下成熟的面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黄色时,就可食用。面包树为什么叫面包树?这 种烤制的面包果,松软可口,酸中有甜,风味和面包差不多,故称之为?面包树?。结果的时间一年 内有 9 个月。 台湾东部的阿美族及兰屿岛上的达悟族人都会取食面包树的果实,阿美族人在果实快要 成熟时,摘下来去皮水煮食用,此外还会将白色乳汁拿给小孩子当成像口香糖一样咀嚼。

(2)生石花
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区,气温高,雨量少,而且降雨集中,旱季较长,一般植物很难生存。然而, 这里却生长着一种伪装的草——拟态生物生石花。 生石花属番杏科植物,长得如同石头。生石花生活在沙漠地区,周围有不少卵石。它的颜色、形 状与卵石惟妙惟肖,叶肥厚多汁,裹成卵石状,能贮存水分。生石花开金黄色的花,非常好看,而且 一株只开一朵花,不过只开一天就凋谢。 也正因为这样的?石头?也能生长、开花,人们才称它为?生 石花?。 生石花生成这个样子,当然是为了鱼目混珠,蒙骗动物,避免被吃掉。生石花不仅形状如同石头, 而且喜欢与砂砾乱石为伴,要是离开了这种环境就很难活命。这说明,自然的选择是多么的无情,生 石花这个世代经自然选择的幸存者,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伪装,才生存了下来。

物理研究性学习论文

物理学与世界进步论文 摘要:物理学是一科探究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组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中积累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领域的瑰宝。对物理的研究或学习要永远抱着一颗敬畏和永不止步的心。 关键词:物理学、牛顿、工业革命、物理思想、物理与战争、中国的物理 物理学是一科探究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组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同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强有力工具,物理学又是一种方法论和哲学观。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学科为我们造就了一个个光辉的里程碑。 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物理学先驱,大师,他们性格可能或好或坏,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们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牛顿在担任皇家学会会长期间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甚至到晚年还开始研究神学,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牛顿还是有许多用当时科学和他的学识无法解释的事,所以才开始研究神学,以得到解释,但不管怎么说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无可争议的。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分化独立,甚至形成了新的独立学科或分支学科.如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等,使人们更全面地探索、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作为现代科学基石的物理学,在科学文化和创立现代世界的技术文化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物理学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技术也仍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比如,机械、建筑科学就是经典力学原理的实际运用.今天的电力、电子工业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光学特别是激光技术使得光纤通信、互联网、激光医学等蓬勃发展,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使得人类的足迹不断地向宇宙深处延伸。 在近代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大变革中,好像没有中国的身影,特别是物理学中更是不见了以往“天朝上国”的身姿,这和中国自古传统以及和中国以人为核心的思想有关,当然最大的关系是,中国自古的教育体系有关,我们也无法去评价他的好坏,他阻碍了中国的科学发展,但不得不说,中国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也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功劳。但其实在中国物理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一直得不到壮大和正视。 在中国,早在2300年之前,有关物理的名词就出现了。与今日之含义相比较,那时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它泛指人类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文社会的规律是统一的,人文社会的法则也应该归结为天地、自然的法则;后来有人把这个观点概括为“天人合一”。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物理学与哲学是混为一体的。 中国古代的学者很关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大学》中,曾把对人的教育过程描写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初中地理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 人口最多的洲——亚洲,其次为非洲,最少的是南极洲。 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 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是地球之巅。 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18000公里。 最长的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纵长9000km。 最大的岛群——马来群岛 年降水最多的地区——夏威夷群岛,太平洋中部的火山岛,美国的一个州。 风力最大的地区——南极,也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澳大利亚,海岸线总长36735公里。 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00m,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产生。 最大海港——-鹿特丹 第一大岛——格陵兰岛 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最深处1600m,也是蓄水最多的湖泊(淡水湖)。 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苏必利尔湖 最大淡水湖群----北美的五大湖群 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里海 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南美亚马孙河 最长河流——尼罗河,全长6650公里,其次为亚马孙河,第三为长江,每四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最长内流河——伏尔加河 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 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面积最大的冲击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最大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 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约770万km2。

世界之最(地理)

世界之最地形: 1、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2、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3、世界最大的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4、世界上面积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5、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6、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 7、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8、世界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9、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10、世界最长运河——京杭大运河 11、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红海 12、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3、最长的海沟——秘鲁-智利海沟 14、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山脉、山系 1、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2、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平原: 1、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高原: 1、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2、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河流湖泊: 1、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咸水湖——里海 2、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 3、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 4、世界第二深的湖泊——坦葛尼喀湖 5、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6、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洲的五大湖 7、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8、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干流)——多瑙河 瀑布 1、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2、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

人文: 大洲: 1、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2、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 3、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 4、世界上,国家和地区的数目最多的大洲——非洲 气候、气温、降水 1、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东亚 2、世界降水最大最多的地区——乞拉朋齐 国家: 1、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 2、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3、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日本。 4、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泰国。 5、(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6、世界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7、世界人口最多的内陆国——埃塞俄比亚 8、世界最狭长的国家——智利 9、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 10、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11、世界上生产白银最多的国家——墨西哥。 12、世界上最低的国家——荷兰 13、世界上出产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 地区: 1、世界(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东南亚 2、世界石油储量(出产、输出)最多地区——中东地区 3、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大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大部;北美洲东部。 4、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 非洲之最 1、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 2、最深的湖泊——坦葛尼喀湖 3、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 4、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5、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 6、南部最发达国家——南非 7、最大的岛——马达加斯加岛 8、非洲第一大城市即阿拉伯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开罗

浅谈沙棘的八大世界之最

浅谈沙棘的八大世界之最 一、沙棘极耐干旱,极耐贫瘠,极耐冷热,为植物的世界之最。 二、沙棘是在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地区唯一能够生长的植物。 三、沙棘是目前世界学术界发现的唯一能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完美地集中于一身的农作物,为世界之最。 四、沙棘创造了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以一种植物设立国家管理机构的先例,把沙棘称为“第二农业”的先例。 五、国际专家说:沙棘集这么多活性物质于一身,在地球现有的植物资源中实属罕见,沙棘体内含428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全面补充人体所需各种维生素、钙、钠、镁、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氨基酸及有机酸等。从沙棘中萃取的曦晟源沙棘汁、曦晟源沙棘果浆、曦晟源沙棘油软胶囊等,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六、上天赐予沙棘的各种活性物质的配伍机制正好与人体的需要相适应。沙棘中的营养强化因子配比合理,协同增效,通过对免疫系统多环节、多水平的调节和改善,能够使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和加速病体康复的作用。 七、沙棘被誉为“全世界最完美的植物”,是上帝恩赐予人类的最好礼物,沙棘誉为地球的生态树、人类的健康树,对保护植被、防风固沙有着独特的作用。沙棘将成为21世纪的绿化先锋树种、21世纪的水果、21世纪的药物、21世纪的绿色食品、21世纪的新型农作物。 八、沙棘被国际医药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人类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营养保健及医药植物。从沙棘果中提取的曦晟源沙棘油,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病、肾病、各类炎症、皮肤损伤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曦晟源沙棘油是纯天然、纯绿色、无污染、无任何毒副作用、药食同源的有机食品。

物理学史论文

问答题 1、布鲁诺于1548年1月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镇的一个贫苦家庭,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他极力倡导思想自由,宣扬无神说,哥白尼学说的革命精神强烈地感染了他,布鲁诺的激进思想使天主教会暴跳如雷、恼羞成怒,1600年2月17日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据说,当教会判他火刑,在听到判词后,布鲁诺说:“我走向火堆,但是你们比我更恐惧!”你能理解布鲁诺为什么这么说吗? 人们会因为科学真理否定了有神论,让统治着人们的教会感到害怕。他们由于害怕而烧死了布鲁诺,但他们却阻止不了人们发现真理,故他们比更会一直处于恐惧之中,并将一直持续到人们否定并推翻他们。 2、甲同学说:哥白尼比较聪明,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烧的道理。”作为一个科学家,讲究策略,保全性命,才有时间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乙同学说:我认为布鲁诺做得对,这才是科学家应有的品质。 你的观点呢? 两者都有一定道理,我个人比较认同哥白尼。科学家应有的品质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不被封建迷信和恶势力的影响而改变对科学客观负责的态度,显然两位科学家都有这种精神。不同的是,一个为了宣传真理而果断地选择牺牲,另一个用暂时的逃避来赢得机会来传播真理。但是你的牺牲并不能带来什么,只能是匹夫之勇,应当明智的选择活下来,再做努力,如果你说我是懦夫,那你以死亡来结束你未完成的事业又何尝不是一种懦弱。 3、在1923年的领奖演说中,密立根公开承认自己曾长期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观点和光电方程抱怀疑态度。他在演说中说道:“与我自己预料的相反,这项工作终于在1914年成了爱因斯坦方程在很小实验误差范围内精确有效的第一次直接实验证据,并且第一次直接从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h。”如何理解密立根精神? 密立根公开承认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本着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原则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敢于承认自己以前的错误,不是出于个人荣辱,而是对真理的肯定态度和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有的素质,正是由于他对科学认真负责的的态度,他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4、麦克斯韦对类比法的论述:“为了不用物理理论而得到物理思想,我们必须熟悉物理类比的存在。所谓物理类比,我指的是一种科学定律与另一种科学定律之间的部分相似性。它使得这两种科学可以相互说明。”但有时简单的类比也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请你列举几个用类比法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失败的: 天王星是1781年由赫希尔发现的。当时,天文学家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其轨道,总是与观测结果不符。有的人开始怀疑万有引力定律,有的人则深信不疑,却猜测天王星还受到另一颗尚未发现的巨星的引力作用。巴黎天文台的勒威

中国世界之最(完整版)

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23. 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 24.字数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25.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 26.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 27.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春秋的《诗经》 28.记载时间最长的历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29.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30.最高的宫殿是布达拉宫 31.最长的石窟画廊是敦煌莫高窟 32.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33.最早的立体地图是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 34.最大的广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 35.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36.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37.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8.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39.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 40.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21个) 41.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42.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43.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顺湖 44.世界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 45.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46.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 中国花卉世界之最: 1、花卉种类最多 2、产牡丹最多 3、产玫瑰最早 4、栽菊花最早 最香的花——、素有“香祖”之称的兰花。兰花还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叶子寿命最长的植物----百岁兰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超对称理论的发现历史 摘要:超对称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在实验上却始终未能观测到任何一种已知粒子的超对称伙伴,甚至于连确凿的间接证据也没能找到。尽管如此,超对称在理论上非凡的魅力仍然使得它在理论物理中的地位节节攀升,今天几乎在物理学的所有前沿领域中都可以看到超对称概念的踪影。一个具体的理论观念,在完全没有实验支持的情况下生存了将近三十年,而且生长得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这在理论物理中是不多见的。它一旦被实验证实所将引起的轰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S. Weinberg (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者之一) 所说,那将是“纯理论洞察力的震撼性成就”。当然反过来,它若不幸被否证,其骨牌效应也将是灾难性的,整个理论物理界都将哀鸿遍野。 关键字:超对称伙伴、玻色子、费米子、大统一能标、大统一理论正文: 1、超对称破坏的起源与简介 对超对称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P. Ramond、A. Neveu、J. H. Schwarz、J. Gervais、B. Sakita 等人在弦模型(后来演化成超弦理论) 中、Y. A. Gol'fand 与E. P. Likhtman 在数学物理中分别提出了带有超对称色彩的简单模型。1974 年,J. Wess 和B. Zumino 将超对称运用到了四维时空中,这一年通常被视为是超对称诞生的年份。在超对称理论中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一种被称为超对称伙伴(Superpartner) 的粒子与之匹配,超对称伙伴的自

旋与原粒子相差1/2 (也就是说玻色子的超对称伙伴是费米子,费米子的超对称伙伴是玻色子),两者质量相同,各种耦合常数间也有着十分明确的关联。 2、超对称理论的应用 超对称的魅力源泉之一在于玻色子与费米子在物理性质上的互补,在一个超对称理论中,这种互补性可以被巧妙地用来解决高能物理中的一些极为棘手的问题,比如标准模型中著名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即为什么在电弱统一能标与大统一或Planck 能标之间存在高达十几个数量级的差别?超对称在理论上的另一个美妙的性质是普通量子场论中大量的发散结果在超对称理论中可以被超对称伙伴的贡献所消去,因而超对称理论具有十分优越的重整化性质。 关于超对称的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结果是,它虽然没有实验证据,却有一个来自大统一理论的“理论证据”。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相信在很高的能量(即大统一能标,约为1015 - 1016 GeV) 下微观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及电弱相互作用- 可以被统一在一个单一的规范群下,这样的一种理论被称为大统一理论。大统一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是强、电磁及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必须在大统一能标上彼此相等,这一点在理论上是可以加以验证的。但是验证的结果却令人沮丧,在标准模型框架内上述耦合常数在任何能量下都不彼此相等。也就是说标准模型与大统一理论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这无疑是对大统一理论的沉重打击,也是对物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