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1伺服电机的类型与作用

141伺服电机的类型与作用

141伺服电机的类型与作用
141伺服电机的类型与作用

伺服电机或真空装置控制的风门按位置功能主要分成三类:

混合模式风门

循环模式风门

气流方向模式风门

1.空气混合伺服电机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空气混合伺服电机

分为以下4种。

风神蓝鸟混合门电机与空调控制器的电路

1.空气混合伺服电机

混合门伺服电机

内含微芯片,通过bus(数据总线)与空调控制器通信

这种形式现在新款车型上普遍采用,如风度、奔驰等

伺服电机与空调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1-电源电路2-通信电路

1.空气混合伺服电机

混合门内含微芯片,但不是通过bus(数据总线)与空调控制器通信

伺服电机的选型和计算

电机的选择: (1)电机扭矩的计算 负载扭矩是由于驱动系统的摩擦力和切削力所引起的可用下式表达: FL M =π2 式中 M-----电动机轴转距; F------使机械部件沿直线方向移动所需的力; L------电动机转一圈(2πrad )时,机械移动的距离 2πM 是电动机以扭矩M 转一圈时电动机所作的功,而FL 是以F 力机械移动L 距离时所需的机械功。 实际机床上,由于存在传动效率和摩擦系数因素,滚珠丝杠克服外部载荷P 做等速运动所需力矩,应按下式计算: z z M h h F M B sp SP ao P K 2 11122? ??? ??++=ηππ M 1-----等速运动时的驱动力矩 π 2h F sp ao K ---双螺母滚珠丝杠的预紧力矩 F ao ------预紧力(N),通常预紧力取最大轴向工作载荷 F m ax 的1/3,即 F ao = 3 1F m ax 当F m ax 难于计算时,可采用F ao =~)(N C a ; C a -----滚珠丝杠副的额定载荷,产品样本中可查: h sp -----丝杠导程(mm); K--------滚珠丝杠预紧力矩系数,取~; P---------加在丝杠轴向的外部载荷(N),W F P μ+=; F---------作用于丝杠轴向的切削力(N); W--------法向载荷(N),P W W 11+=; W 1 -----移动部件重力(N),包括最大承载重力;

P 1 -------有夹板夹持时(如主轴箱)的夹板夹持力; μ --------导轨摩擦系数,粘贴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动导轨副09.0=μ,有 润滑条件时,05.0~03.0=μ,直线滚动导轨004.0~003.0=μ; η 1 -------滚珠丝杠的效率,取~; M B ----支撑轴承的摩擦力矩,即叫启动力矩,可以从滚珠丝杠专用轴承样 本中得到,见表2-6(这里注意,双支撑轴承有M B 之和的问题) z 1 --------齿轮1的齿数 z 2 --------齿轮2的齿数 最后按满足下式的条件选择伺服电机 M M s ≤1 M s -----伺服电机的额定转距 (2)惯量匹配计算 为使伺服进给系统的进给执行部件具有快速相应能力,必须选用加速能力大的电动机,亦即能够快速响应的电机(如采用大惯量伺服电机),但又不能盲目追求大惯量,否则由于不能从分发挥其加速能力,会不经济的。因此必须使电机惯量与进给负载惯量有个合理的匹配。 通常在电机惯量J M 与负载惯量J L (折算至电动机轴)或总惯量J r 之间,推荐下列匹配关系: 14 1≤≤J J M L 或 8.05.0≤≤ J J r M 或 5.02.0≤≤ J J r L 1. 回转的惯量:

中国古塔分析

浅谈中古古塔 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古塔分类 中国塔类型可分为两大部分: 按性质分类有: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中国?屠婆式"塔(无缝塔)多宝塔、文峰塔。 按形制分类有: 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 看一座塔,不能单纯地看它的外形,应当从内部构造与外部式样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中国的塔不全是高层建筑,也就是说不全是楼阁式塔,而楼阁式塔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大量的塔是用砖造的,是砖塔。而且绝大部分的塔是不可能登人的,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塔,当然不可以一概而论。 中国塔数量很多,式样都不相同,塔的性质与佛教的分宗派也有关系。 著名古塔

西安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外观造型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伺服电机计算选择应用实例全解

伺服电机计算选择应用实例 1. 选择电机时的计算条件 本节叙述水平运动伺服轴(见下图)的电机选择步骤。 例:工作台和工件的 W :运动部件(工作台及工件)的重量(kgf )=1000 kgf 机械规格 μ :滑动表面的摩擦系数=0.05 π :驱动系统(包括滚珠丝杠)的效率=0.9 fg :镶条锁紧力(kgf )=50 kgf Fc :由切削力引起的反推力(kgf )=100 kgf Fcf :由切削力矩引起的滑动表面上工作台受到的力(kgf ) =30kgf Z1/Z2: 变速比=1/1 例:进给丝杠的(滚珠 Db :轴径=32 mm 丝杠)的规格 Lb :轴长=1000 mm P :节距=8 mm 例:电机轴的运行规格 Ta :加速力矩(kgf.cm ) Vm :快速移动时的电机速度(mm -1)=3000 mm -1 ta :加速时间(s)=0.10 s Jm :电机的惯量(kgf.cm.sec 2) Jl :负载惯量(kgf.cm.sec 2) ks :伺服的位置回路增益(sec -1)=30 sec -1 1.1 负载力矩和惯量的计算 计算负载力矩 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通常由下式算出: Tm = + Tf Tm :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Nm) F :沿坐标轴移动一个部件(工作台或刀架)所需的力(kgf) L :电机转一转机床的移动距离=P ×(Z1/Z2)=8 mm Tf :滚珠丝杠螺母或轴承加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2Nm F ×L 2πη

无论是否在切削,是垂直轴还是水平轴,F值取决于工作台的重量, 摩擦系数。若坐标轴是垂直轴,F值还与平衡锤有关。对于水平工 作台,F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切削时: F = μ(W+fg) 例如: F=0.05×(1000+50)=52.5 (kgf) Tm = (52.5×0.8) / (2×μ×0.9)+2=9.4(kgf.cm) = 0.9(Nm) 切削时: F = Fc+μ(W+fg+Fcf) 例如: F=100+0.05×(1000+50+30)=154(kgf) Tmc=(154×0.8) / (2×μ×0.9)+2=21.8(kgf.cm) =2.1(Nm) 为了满足条件1,应根据数据单选择电机,其负载力矩在不切削时 应大于0.9(Nm),最高转速应高于3000(min-1)。考虑到加/减速, 可选择α2/3000(其静止时的额定转矩为2.0 Nm)。 ·注计算力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考虑由镶条锁紧力(fg)引起的摩擦力矩 根据运动部件的重量和摩擦系数计算的力矩通常相当小。镶条 锁紧力和滑动表面的质量对力矩有很大影响。 。滚珠丝杠的轴承和螺母的预加负荷,丝杠的预应力及其它一些因 素有可能使得滚动接触的Fc相当大。小型和轻型机床其摩擦力矩 会大大影响电机的承受的力矩。 。考虑由切削力引起的滑动表面摩擦力(Fcf)的增加。切削力和驱 动力通常并不作用在一个公共点上如下图所示。当切削力很大时, 造成的力矩会增加滑动表面的负载。 当计算切削时的力矩时要考虑由负载引起的摩擦力矩。 。进给速度会使摩擦力矩变化很大。欲得到精确的摩擦力矩值,应 仔细研究速度变化,工作台支撑结构(滑动接触,滚动接触和静压 力等),滑动表面材料,润滑情况和其它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机床的装配情况,环境温度,润滑状况对一台机床的摩擦力矩影 响也很大。大量搜集同一型号机床的数据可以较为精确的计算其负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别忽略了辽中京大明塔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古塔分类 中国塔类型可分为两大部分: 按性质分类有: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中国 屠婆式”塔(无缝塔)多宝塔、文峰塔。 按形制分类有: 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 看一座塔,不能单纯地看它的外形,应当从内部构造与外部式样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中国的塔不全是高层建筑,也就是说不全是楼阁式塔,而楼阁式塔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大量的塔是用砖造的,是砖塔。而且绝大部分的塔是不可能登人的,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塔,当然不可以一概而论。 中国塔数量很多,式样都不相同,塔的性质与佛教的分宗派也有关系。 著名古塔 西安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据史书记载,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他母亲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的规模很大,共有13个院落,897间房屋,云阁禅院,重楼复殿,异常豪华。唐王朝灭亡后,大慈恩寺也渐渐颓废毁坏。现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时重修的。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附近环绕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风景秀丽迷人。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硷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

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选购要点: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伺服电机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接下来,松文机电为大家带来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 一般说驱动器控制的好不好,每个厂家的都说自己做的最好,但是现在有个比较直观的比较方式,叫响应带宽。当转矩控制或者速度控制时,通过脉冲发生器给他一个方波信号,使电机不断的正转、反转,不断的调高频率,示波器上显示的是个扫频信号,当包络线的顶点到达最高值的70.7%时,表示已经失步,此时的频率的高低,就能显示出谁的产品牛了,一般的电流环能作到1000Hz以上,而速度环只能作到几十赫兹。 换一种比较专业的说法: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

中国古塔的起源

中国古塔的起源 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下为重楼阁道”。) 汉魏时已有了造塔的制度,《魏书·释老志》云:九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天全旧状”指的就是印度的窣堵波,“重构之”即为相叠多层的木楼亭阁。可见木楼亭阁顶上放置串堵波,就是那个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和中国人一样,印度人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那半圆形的窣堵波代表了佛教的宇宙观。传入中国后的佛塔,中国人却把原来坐落在地上的“天”真正高高举到了天上,下面便以方形平面的楼阁来支撑,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眼里,佛也具有人性,佛所居住的塔也被赋予世俗生活的内容。佛塔的第二个变化就是原来埋藏佛骨的阴森的地宫走上了地面,变成了“寺”。所以在中国往往寺与塔建在一起,有塔便有寺。古老宫殿式的寺庙平面展开,既是供奉佛祖的神殿,又可居可游;而那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既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又成了风景胜地的标志。“雁塔题名”成为历代文人登临咏怀的风流雅事;钱塘江边的六合塔,成了江船夜行的航标;河北开元寺的料敌塔使佛塔兼有军事作用;居庸关过街塔,下面不仅车马行人可以穿行,凡人经过即是对佛进行一次顶礼;有的地方甚至建塔镇妖以免除灾难,于是佛塔又变成风水塔。颇具意味的变化是,中国人把印度窣堵波那种指向神秘苍弯的象征形象,只是作为一种标记而束之高阁,塔刹以下楼阁则赋予现实人生、清醒实用的理性内容。所以中国的佛塔是“人”的建筑,而不是“神”的灵境(王世仁《塔的人情味》,载《美学》第四期)。 在千姿百态的中国佛塔中,不论是密檐塔,还是楼阁塔,风水塔还是文峰塔,细细观察的人总会发现,塔的层数皆为奇数,单层、三层、五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偶数层的塔极罕见,连塔刹相轮也不例外。而培的平面智为偶数边形,如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塔等,绝对没有奇数边的平面形式。除了构造上的原因外,其构思乃出于中国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数字在中国除了它的运算功能外,还被赋予哲学的意义。数字有奇有偶,有阴有阳。天数奇数,为阳数,生数;地数偶数,为阴数,成数。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开要用地偶数,这是中国人对数的讲究。天覆地载,高天厚地,天地合一,“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方才有“博厚配天,高明配地,悠久无疆”崇高境界的追求。 当然,佛教也有自己的解释:塔的四边,象征四圣谛;六边象征六道轮回;八边即是八相

伺服电机原理及选型规则

伺服电机原理及选型规则
2011-8-4 8:00:00 来源:
[摘要]:是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 置。伺服电机是可以连续旋转的电-机械转换器。作为液压阀控制器的伺服电机,属 于功率很小的微特电机,以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和并激式直流伺服电机最为常用。 [关键词]:伺服系统 发动机 马达 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 什么是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 置。伺服电机是可以连续旋转的电-机械转换器。作为液压阀控制器的伺服电机,属 于功率很小的微特电机,以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和并激式直流伺服电机最为常用。 伺服电机的作用: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伺服电机的分类: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 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并能实现正反向速度控制。具有起动转 矩大,调速范围宽,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线性度好,控制方便等优点,但换向电刷 的磨损和易产生火花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近年来出现的无刷直流伺服电机避免了电刷 摩擦和换向干扰, 因此灵敏度高, 死区小, 噪声低, 寿命长, 对周围电子设备干扰小。 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输入电压的传递函数可近似视为一阶迟后环节,其机 电时间常数一般大约在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而某些低惯量直流伺服电机(如空 心杯转子型、印刷绕组型、无槽型)的时间常数仅为几毫秒到二十毫秒。 小功率规格的直流伺服电机的额定转速在 3000r/min 以上,甚至大于 10000r/min。因此作为液压阀的控制器需配用高速比的减速器。而直流力矩伺服电机 (即低速直流伺服电机)可在几十转/分的低速下,甚至在长期堵转的条件下工作, 故可直接驱动被控件而不需减速。 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 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 但维护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 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 稳定。控制复杂,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 相。 电机免维护, 效率很高, 运行温度低, 电磁辐射很小, 长寿命, 可用于各种环境。 交流伺服电机也是无刷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目前运动控制中一般都用同 步电机,它的功率范围大,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大惯量,最高转动速度低,且随着 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因而适合做低速平稳运行的应用。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 U/V/W 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 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 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 (线

古塔在历史中的发展与演变简述

古塔在历史中的发展与演变简述 摘要:古塔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古塔千姿百态,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而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历史、发展 一、古塔的起源 在不同的资料与文献中关于古塔的起源有不同的介绍与描述,但是普遍学者还是认为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76年),使臣赴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遇到天竺僧人巡叶康腾、竺法兰1,把他们迎到京城洛阳。第二年,汉朝廷在洛阳为两位僧人修建了一所寺院,因为来时一路上用白马驮载了佛经、佛像,寺院就以白马命名2。白马寺是我国第一所佛寺,中心的主要建筑是一座木结构的大方塔。从白马寺开始,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寺和塔密切联系着遍及各地,凡有佛寺的地方大多有塔。而且由于后来的塔多用砖石砌筑,比寺院更加坚固,往往寺院毁坏之后很久,塔依旧屹立原地,保留着历史的遗迹3。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后,遂发展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为中心的。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是佛陀“涅槃”4神圣的象征。 塔的故乡在印度,它是佛教的产物。据佛经故事,释迩牟尼涅架之后,弟子阿难等人将他的遗骸火化,烧出了色泽晶莹、击之不碎的珠子—舍利。众弟子在各地修建坟家,将舍利分葬。每处都修一个台子,台上建一个覆钵形的坟,坟顶立一根尖刹。这种建筑汉译窣堵坡5、浮屠、浮图等等,晋宋时期的译经人造了一个“塔6”字来译称(更早的文献中没有塔这个字)。在印度的古尸纳伽相传释迎牟尼涅架的地方,有一座著名的佛塔,就是章堵坡的典型7。 二、塔在中国的发展 塔传入我国近二千年,它的初型有少量保存,大量的是发展演化得来的新形式。从建筑艺术史的角度看,外来因素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且持续了如此长的历史时期,这无疑是莫大的收获,值得用专门的篇章来描述,当然也值得我们作一番浏览。而我们首先还可以指出,塔的功能,塔和佛寺的相互关系等,也是经历了许多变化的8。塔的最初用途是坟墓,是用来埋葬佛祖舍利的。由印度到中国,塔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实心坟墓变为空心楼阁。建筑结构的巨大变化,实际蕴含着文化内涵的微妙差别。坟墓是用来埋葬死者的,而楼阁则是居住或观光之所,二者对比,表明印度佛教进人中国之后就被中国的人世文化所改造。在中国著名的塔有很多,比如说杭州的雷峰塔,苏州的虎丘塔,西安的大雁塔等等。 1竺法兰,东汉僧,中印度人。 2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3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1982年第3期 4涅槃: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 5窣堵坡,又称窣堵波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 6葛洪:《字苑》 7蔡华:《中国古塔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四川水泥》2015 11-0081-01 8罗哲文:《古塔摭谈》,《文物丛谈》1982年第3期

伺服电机如何进行选型知识讲解

伺服电机选型技术指南 1、机电领域中伺服电机的选择原则 现代机电行业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运动,这对电机的动力荷载有很大影响。伺服驱动装置是许多机电系统的核心,因此,伺服电机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选出满足给定负载要求的电动机,然后再从中按价格、重量、体积等技术经济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机。 各种电机的T-ω曲线 (1)传统的选择方法 这里只考虑电机的动力问题,对于直线运动用速度v(t),加速度a(t)和所需外力F(t)表示,对于旋转运动用角速度ω(t),角加速度α(t)和所需扭矩T(t)表示,它们均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函数,与其他因素无关。很显然。电机的最大功率P电机,最大应大于工作负载所需的峰值功率P峰值,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物理意义上的功率包含扭矩和速度两部分,但在实际的传动机构中它们是受限制的。用ω峰值,T峰值表示最大值或者峰值。电机的最大速度决定了减速器减速比的上限,n上限=ω峰值,最大/ω峰值,同样,电机的最大扭矩决定了减速比的下限,n下限=T峰值/T电机,最大,如果n下限大于n上限,选择的电机是不合适的。反之,则可以通过对每种电机的广泛类比来确定上下限之间可行的传动比范围。只用峰值功率作为选择电机的原则是不充分的,而且传动比的准确计算非常繁琐。 (2)新的选择方法 一种新的选择原则是将电机特性与负载特性分离开,并用图解的形式表示,这种表示方法使得驱动装置的可行性检查和不同系统间的比较更方便,另外,还提供了传动比的一个可能范围。这种方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负载情况;将负载和电机的特性分离开;有关动力的各个参数均可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并且适用于各种电机。因此,不再需要用大量的类比来检查电机是否能够驱动某个特定的负载。 在电机和负载之间的传动比会改变电机提供的动力荷载参数。比如,一个大的传动比会减小外部扭矩对电机运转的影响,而且,为输出同样的运动,电机就得以较高的速度旋转,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因此电机需要较大的惯量扭矩。选择一个合适的传动比就能平衡这相反的两个方面。通常,应用有如下两种方法可以找到这个传动比n,它会把电机与工作任务很好地协调起来。一是,从电机得到的最大速度小于电机自身的最大速度ω电机,最大;二是,电机任意时刻的标准扭矩小于电机额定扭矩M额定。

伺服电机维修保养措施

现如今,伺服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质量越来越好,但如果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不注意维护与保养的话,再好的产品也是经不起折腾的。那么问题来了,平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伺服电机的保养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应该怎么做吧。 1、伺服电机虽然拥有很高的防护等级,可以用在多尘、潮湿或油滴侵袭的场所,但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把它浸在水里工作,应尽量将其置于相对干净的环境中。这就是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要点,也是在告诉我们要妥善放置伺服电机,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介质的侵蚀,最大限度地保护电机设备。 2、如果伺服电机连接到一个减速齿轮,使用伺服电机时应当加油封,以防止减速齿轮的油进入伺服电机。 3、定期检查伺服电机,确保外部没有致命的损伤。 4、定期检查伺服电机的固定部件,确保连接牢固。 5、定期检查伺服电机输出轴,确保旋转流畅。 6、定期检查伺服电机的编码器连接线以及伺服电机的电源连接器,确认其连接牢固。 7、定期检查伺服电机的散热风扇是否转动正常。 8、及时清理伺服电机上面的灰尘、油污,确保伺服电机处于正常状态。

伺服电机维护与保养就了解到这了,从已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伺服电机的日常维护是非常简单的们最重要的就是有足够的耐心去经常检查,遇见问题及时解决就好。 杭州联凯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销售、维护及电气系统维修改造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经营西门子(SIEMENS)ABB、施耐德(Schneider)等品牌的变频器、直流调速器、软启动器、PLC、触摸屏、数控系统、单片机、电路板等各种进口工业仪器设备,服务中心配备了百万备品备件以及完备的诊断检测仪器和软件诊断技术,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

伺服电机选型计算

电机: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工作原理: 1、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

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控制复杂,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相。电机免维护,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 2、交流伺服电机也是无刷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运动控制中一般都用同步电机,它的功率范围大,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大惯量,最高转动速度低,且随着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因而适合做低速平稳运行的应用。 3、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交流伺服电机和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在功能上的区别: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为是正弦波控制,转矩脉动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较简单,便宜。

中国古塔的类型

中国古塔的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才随着佛教的传入进入中国,并与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相融合,历经千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一种特殊的建筑门类。和印度的萃堵坡相比,中国的塔从功能、形式、布局、结构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国常见的古塔类型大体有九种,即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花式、覆钵式、过街式、金刚宝座式、宝箧印式、组合式。 1.楼阁式塔的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楼阁式塔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塔刹安放在塔顶,形制多样。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有外廊(也叫“副阶”),外廊加强了塔的稳定性,也使其更为壮观。 2、密檐式塔为中国佛塔主要类型之一,可以说是一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 式佛塔,多是砖石结构。密檐式塔始于东汉或南北朝时期,盛于隋、唐,成熟

于辽、金,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而来的。这种塔的第一层很高大,而第一层以上每层的层高却特别小,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密檐式塔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唐代、辽代塔的主要类型,而且多为四角形、六角形和八角形。密檐式塔由于多是实心的,所以,一般都将佛像雕塑在塔身的外面。 2、亭阁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个小阁。塔身有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大多为单层。最初亭阁式塔只是为了供奉佛像,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埋葬僧人或普通人的墓塔。亭阁式塔在宋代、辽代、金代最流行,元代以后就逐渐绝迹。

伺服电机计算选择应用实例

伺服电机计算选择应用实例 1.选择电机时的计算条件本节叙述水平运动伺服轴(见下图)的电机选择步骤。 例:工作台和工件的W :运动部件(工作台及工件)的重量(kgf)=1000 kgf 机械规格μ:滑动表面的摩擦系数=0.05 π:驱动系统(包括滚珠丝杠)的效率=0.9 fg :镶条锁紧力(kgf)=50 kgf Fc :由切削力引起的反推力(kgf)=100 kgf Fcf :由切削力矩引起的滑动表面上工作台受到的力(kgf) =30kgf Z1/Z2:变速比=1/1 例:进给丝杠的(滚珠Db :轴径=32 mm 丝杠)的规格Lb :轴长=1000 mm P :节距=8 mm 例:电机轴的运行规格Ta :加速力矩(kgf.cm) Vm :快速移动时的电机速度(mm-1)=3000 mm-1 ta :加速时间(s)=0.10 s Jm :电机的惯量(kgf.cm.sec2) Jl :负载惯量(kgf.cm.sec2) ks :伺服的位置回路增益(sec-1)=30 sec-1 1.1 负载力矩和惯量的计算 计算负载力矩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通常由下式算出: Tm = + Tf Tm :加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Nm) F :沿坐标轴移动一个部件(工作台或刀架)所需的力(kgf) L :电机转一转机床的移动距离=P×(Z1/Z2)=8 mm Tf :滚珠丝杠螺母或轴承加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2Nm F×L 2πη

无论是否在切削,是垂直轴还是水平轴,F值取决于工作台的重量, 摩擦系数。若坐标轴是垂直轴,F值还与平衡锤有关。对于水平工 作台,F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切削时: F = μ(W+fg) 例如: F=0.05×(1000+50)=52.5 (kgf) Tm = (52.5×0.8) / (2×μ×0.9)+2=9.4(kgf.cm) = 0.9(Nm) 切削时: F = Fc+μ(W+fg+Fcf) 例如: F=100+0.05×(1000+50+30)=154(kgf) Tmc=(154×0.8) / (2×μ×0.9)+2=21.8(kgf.cm) =2.1(Nm) 为了满足条件1,应根据数据单选择电机,其负载力矩在不切削时 应大于0.9(Nm),最高转速应高于3000(min-1)。考虑到加/减速, 可选择α2/3000(其静止时的额定转矩为2.0 Nm)。 ·注计算力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考虑由镶条锁紧力(fg)引起的摩擦力矩 根据运动部件的重量和摩擦系数计算的力矩通常相当小。镶条 锁紧力和滑动表面的质量对力矩有很大影响。 。滚珠丝杠的轴承和螺母的预加负荷,丝杠的预应力及其它一些因 素有可能使得滚动接触的Fc相当大。小型和轻型机床其摩擦力矩 会大大影响电机的承受的力矩。 。考虑由切削力引起的滑动表面摩擦力(Fcf)的增加。切削力和驱 动力通常并不作用在一个公共点上如下图所示。当切削力很大时, 造成的力矩会增加滑动表面的负载。 当计算切削时的力矩时要考虑由负载引起的摩擦力矩。 。进给速度会使摩擦力矩变化很大。欲得到精确的摩擦力矩值,应 仔细研究速度变化,工作台支撑结构(滑动接触,滚动接触和静压 力等),滑动表面材料,润滑情况和其它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机床的装配情况,环境温度,润滑状况对一台机床的摩擦力矩影 响也很大。大量搜集同一型号机床的数据可以较为精确的计算其负

直线电机的使用与维护

直线电机的使用与维护 概述 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 型槽式,和管式。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 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 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在实际应用时,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耦合保持不变。直线电机可以是短初级长次级,也可以是长初级短次级。考虑到制造成本、运行费用,以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例: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便在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次级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如果初级固定,则次级在推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反之,则初级做直线运动。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一个直线电机应用系统不仅要有性能良好的直线电机,还必须具有能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实现技术与经济要求的控制系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越来越多。 对直线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

传统控制技术,二是现代控制技术,三是智能控制技术。传统的控制技术如PID反馈控制、解耦控制等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PID控制蕴涵动态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为了提高控制效果,往往采用解耦控制和矢量控制技术。在对象模型确定、不变化且是线性的以及操作条件、运行环境是确定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传统控制技术是简单有效的。但是在高精度微进给的高性能场合,就必须考虑对象结构与参数的变化。各种非线性的影响,运行环境的改变及环境干扰等时变和不确定因素,才能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现代控制技术在直线伺服电机控制的研究中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常用控制方法有: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及智能控制。主要是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PID、H∞控制等现有的成熟的控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 应用 直线电机可以认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方面的一种变形,它可以看作是一台旋转电机沿其径向剖开,然后拉平演变而成。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对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旋转电机再加上一套变换机构组成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控制系统的要求,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发展和应用直线电机,使得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相比,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

中华古塔通览

中华古塔通览·综合卷 中华古塔通览·综合卷 2012-02-08 17:42:18| 分类:中华古塔| 标签:目录索引|字号订阅中华古塔通览·综合卷 安东老王编录 西安大雁塔 前言 在中华大地上,到底有多少古塔?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至于这些古塔的建筑年代、特点、保存现状等,人们更是知之甚少。关于中国名塔的书目不少见,一般只介绍几百座,“古塔大全”或大百科全书式的文字,尚无。由此,安东老王好古探奇之心生矣,试以两年左右的时间,在网络上搜古寻塔,辑录研考,渐次一一录兹,名之以《中华古塔通览》。 古塔搜寻范围,举凡中国土地所存之古塔,大陆、港、奥、台;古塔断代为,凡清朝以前所造之塔;民国以后之塔(非重建的)为近代之塔,不录或列入“附录”; 有些古塔,为毁后在原地重建,亦当以古塔录之其断代视重建情况而定,或为始建年代,或为重建年代;有的古

塔已毁,仅存图片或塔址,《通览》列为〈附录〉; 有些古塔为袖珍形态,或装饰性质,如故宫金发塔、颐和园屋顶装饰塔。并非建于大地上,亦列为附录,或不录; 有些古塔不很出名,为地方性遗存或没有列入当地文物保护单位,本《通览》则格外重视,加以介绍,此诚望网友博友的帮助。 本《通览》旨在整理介绍宗教文化(以佛教为主)遗存,近现代的塔,则引以为其它用途,如水塔、灯塔、纪念塔等,本《通览》亦不录或列为附录。 中华古塔中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包括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等等,是博大精深的。本《通览》能说清楚其一二,也就算是近乎有功德了。 辑录体例,以单塔介绍为主,即每篇日志介绍一座古塔。同时,也介绍塔群(院、林)。以一座古刹或地域为限,若此刹(地域)存在多座古塔,则介绍其塔群(院、林)。双塔或三塔的,取双塔(三塔)为一篇介绍。是否科学,有待求教。 本《通览》引用资料或图片,尽可能注明出处或链接出处,从百度收来的资料或图片,则不能一一注明,此望作者见谅。对文字或图片,《通览》在辑录中亦尽可能取伪存真,但谬误之处,诚望各位老师、朋友提出,在此安东老王先鞠躬谢过。

浅析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大 众 文 艺 大234 摘要:中国的古塔,蕴涵着中华民族科学、艺术、文化和历史的精华。古塔是古代的高层建筑,又是江河航行的标记,城镇的象征,思乡的托物,其造型优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古塔作为外来文化它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历史;特征;发展;结构;建筑材料 Summary : china's ancient tower. on the science, arts,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ancient pagoda is the essence of the tall buildings and rivers, the symbol of the town of trust and its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coincidence, carved, and are with our other kinds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ancient tower. as a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e combined to form with a chinese traditional type of architecture. Keywords : ancient;tower;history;characteristic develop;structure;building material 一、中国古塔的历史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在佛教中,舍利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神圣物品,佛教信徒们为供奉、保存舍利,便创建了这种具有坟冢之意的塔。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类型、结构、用途都有极大的变化。尤其后来印度的塔传到了中国,塔的功能比印度塔更复杂了。它除了保存高僧尸骨、舍利外,还有在寺庙、城郊制高点或河流转弯处、海滨港埠之巅建造的具有军事、导航、城市标志和观赏风景等功能的塔。在塔的译名上,也出现了诸如“窣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等多种称呼。此外,塔的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楼阁式塔,其作为表相的塔刹部分具有印度“窣堵波”的形象;作为供奉佛像的主体建筑——塔身,除了原有的复钵式喇嘛塔造型外,还出现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楼阁式塔身形状;其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佛教本身内容的变化,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等等类型。 二、中国古塔的特征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另外,佛塔的时代特征尤为明显,唐和唐以前的塔平面为方形,一般用木材宇砖建造,内部构造做成空筒式。这样构造的塔没有横向拉力材料,到地震时极易毁掉。唐代建塔数量多,但现今存留无几,大部分都毁于地震了。到宋代总结塔的问题时,发 现空心塔极不安全,便将砖塔的结构进行改革,使外壁、塔梯、楼层三项结合在一起,采取“壁内折上”的方式,其变化式样有七八种之多。这样一来,塔本身层层增加横向拉力,塔因此而坚固耐久。宋代的改革也影响到明代,宋明时期建造的高大的砖塔,很少遭到破坏,所以保存至今的塔也较多。 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与古印度萃堵波周围的少数建筑物是有很大区别的,佛塔是寺院的一项建筑,也有单独修建的,但为数不多。我们可以把寺院与佛塔的关系理解为:有塔必有寺。有寺未必都会建塔。佛塔传入中国后,僧人认为佛即是塔,塔就是佛,可见佛塔在佛寺中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僧人就在各寺院建塔,以示敬佛。塔在佛寺中占主要位置,唐代和唐以前建寺,把塔建在大雄宝殿的前端;也有的佛寺把塔建在寺院外部,或建在寺院东南角;如果建造双塔时,则分别列于大雄宝殿前端之左右。 三、中国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 佛教初入中国时,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快、端庄的线条,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工细凿,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外在造型、装饰表现的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 浅析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王雪芹 (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9) 综合学术论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