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

实验一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参数选取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了解不同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

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

4.学习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准备

1.阅读实验教材有关内容,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及静态工作点的测量、调整

方法。

2.设计图1所示的共射极基本放大

电路参数,已知条件和设计要求如下:

(1)电源电压V CC=12V;

(2)静态工作电流I CQ=1.5mA;

(3)当R c=3K?,R L=∞时,要求V omax

≥3V(峰值),Aυ≥100;

(4)三极管采用9013,β=100~200,

C1=C2=10μF,C e=100μF;

(5)为了实验方便,建议选用68K?电

位器;

(6)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挑选三极

管,确保β值满足以上要求,即在I CQ=1.5mA时,β在100~200之间。

3.估算所设计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设R L=2K?):

(1)在不接R L和接R L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2)在不接R L和接R L两种情况下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4.列出实验所需仪器。

三、实验任务R L

o i

图1 单管放大电路

按所设计电路的元件参数连接此放大电路,并进行如下实验:

1.测量并调试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设计要求(I CQ=1.5mA);否则应适当

调整偏置电阻R b1、R b2的阻值大小。

A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要求尽可

2.在下列条件下测量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v

能满足设计要求。

(1)R L=∞(开路);

(2)R L=2KΩ。

3.在I CQ=1.5mA,R L=∞情况下,增大输入信号但使输出电压仍然保持没有失真,然

后分别将电位器调向两端,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电路分别产生较明显的截止失真与饱和失真。观察两种工作状态下输出波形的失真现象,测出相应的集电极静态电流,请说明该电流的大小对放大电路输出动态范围的影响。

4.测量放大电路的输人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

5.测量放大电路空载时的上限频率f H、下限频率f L。

四、实验报告

1.完成设计作业一份。

Aυ、V omax、R i和R o等指标时,有关仪器的接线图。

2.画出测试放大电路的

v

3.整理实验数据(列表或作图表示),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4.思考问题:

A、R i和R 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υi的大小和频率?

(1)在测试

v

(2)测试中,如果将信号源、毫伏表、示波器中的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上接线换位(即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此时,示波器上的波形将发生什么变化?

(3)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时,示波器上有关按钮应置什么位置?

(4)当静态工作电流I CQ通过测量V E或V C来间接地得到时,分析万用表内阻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5)试分析电路中的R e、C e起什么作用?

实验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有关问题。

3.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准备

1.复习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部分内容并阅读实验教材的有关内容。

2.拟定实验中所需仪器设备及元件清单。

3.拟定实验任务所要求的各个运算电路和它们的测试步骤,选定输入测试信号υS的类

型(直流或交流)、幅度与频率范围,并列出各运算电路的运算表达式。

4.思考问题:

(1)对于本实验第五部分(在实验教材中查阅)中图2.1.31电路,如果υS1、υS2均采

用直流信号,并且选定υS2=-6V。当考虑到运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幅度(士12V)

时,试估算υS1的取值范围。

(2)对本实验第五部分中图2.1.34电路,当选择υS=0.2V时,若用示波器观察υO(t)

的变化,并假定扫速开关置于“1S/div”,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2V/div”,光点一

开始位于屏幕左上角,当开关K2由闭合转为打开后,电容即被充电。试分析并画

出υO随时间变化的轨迹。

(3)若输入信号与放大电路的同相端相连,当信号正向增大时,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

是正还是负?若输入信号与放大电路的反相端相连,当信号负向增大时,运算放

大电路的输出是正还是负?

(4)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输入端、

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该是多少?

三、实验任务;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输入信号可以为直流,也可以选用正弦,方波或三

角波信号。

2.实现同相比例运算。

3.用减法器实现两信号的减法运算。

4.实现积分运算。

在进行积分运算时,应注意操作步骤。首先对电路输出进行调零,然后给积分电容放电,

使υC(0)=0,最后再加入信号。

5.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建议方波的周期T可按下列三种情况来选取:T≈τ2(τ2为本实验第五部分中图2.1.35电路的时间常数R2C)、T <<τ2和T >>τ2,并分别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和输入波形,记录输出波形的线性情况和幅度的变化。

四、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画出波形图(注意画出波形间的相对关系、标明周期与幅度)。

2.将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记录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三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编码器和译码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与原理。

2.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等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MSI)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准备

1.阅读本实验第五部分(见实验教材)内容。

2.按实验任务的要求,设计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3.查阅74LS147型BCD码优先编码器、74LS138型译码器等引脚排列图和功能表。三、实验任务

1.验证编码器74LS147、译码器74LS138等的逻辑功能,记录实验结果。

2.用74LS138型译码器设计并实现一个4线—16线译码器,记录实验结果。

3.用74LS138实现某一逻辑函数(可适当加门电路),或实现1分8的数据分配器功能,记录实验结果。

4.设计一个能实现编码、译码和显示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四、实验报告

1.写出实验电路的设计过程,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2.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举例说明编码器和译码器的用途。

4.简要说明本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四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习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3. 了解中规模集成时序电路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

1. 阅读本实验第五部分内容(见实验教材)以及附录B 相关内容。

2. 根据实际所选用的逻辑元件,按照实验任务写出逻辑函数式并且画出电路图。

3. 写出实际所选用的元件功能检查方法,列出所选用元件的逻辑功能。

4. 用74LS107型单J-K 触发器和74LS11三输入与非门设计一个8421BCD 码的同步十

进制加法计数器。

三、实验任务

1. 计数器设计及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实验

(1) 连接好计数器实验电路,用手控脉冲作计数输入脉冲进行调试。

(2) 加入1KHz 的方波作计数脉冲信号,观察CP 及四个Q 输出端的波形变化,记录有关幅度、频率、相位等实验结果。

(3) 将调试好的计数器和74LS247型中规模二-十进制译码器及七段半导体数码管(共阳极)连接起来进行实验。连接图见图教材。

①计数脉冲用手控逻辑脉冲输入,观察显示结果。

②计数脉冲用1Hz 的脉冲信号,观察结果。

2. 串行累加器实验

(1) 选用D 触发器和全加器,并且检查其逻辑功能。

(2) 用D 触发器和全加器组成一个能实现二位二进制数的串行加法电路,并对如下的数据实现串行累加运算实验:001+011+101+110。要求能列表说明累加过程。(实验过程中,CP 用手控逻辑脉冲,待运算数据可用D R 、D S 及PI 方法存入)。

四、实验报告

1. 写出实际所选用的逻辑元件检查方法,列出所选用逻辑元件的逻辑功能。

2. 根据实际所选用的逻辑元件,写出逻辑函数式,并且画出设计电路图。

3. 根据实际的各实验电路图,写出测试后的真值表及有关数据。要求包含所设计的实

验电路方案及实验结果。

【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启动。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学校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教科研相结合,创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和谐学校的办学目标,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方案,把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并征求教师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层次管理,几年来,在教研室精心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课程改革阶段任务,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位准确 学校成立由徐广臣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定位为起点要高,立足要实,效果要好;学校教学处详细制定了《三岗乡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方案》,领导班子定措施、抓落实,下课堂听课,询问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建议和要求。及时将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并在学校课改工作会议上商讨对策,作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 二、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 几年来,教导处围绕基础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收看网上直播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各学

科新课程标准有关理论知识,使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师自学、集中学习、看录像等多种形式,深化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又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县新课程理论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理论的测试,撰写了体会文章。通过多次培训和学习,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本次课改的目的意义,明确此次课改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规范到素质教育的轨道;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教好的,实施分层教育,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都派下半年担任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使老师们对新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对如何实施新课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正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已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乡级会课时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的《课程标准》等,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和自学等形式,真正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教学行为,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育评价观。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在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月有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提供一个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或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研究课;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做好一万字的读书笔记。通过“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中心小学在学期末评选出优秀案例、反思、论文,集结成册,全乡推广,并给予了适当的奖励。

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及设备情况表

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及设备情况表(程序设计C++实践Ⅰ) 实验室(中心)名称: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制表人:学院审核人:日期:2004.04 2、“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各实验室必须认真填写,以便专家评审; 3、对因没有仪器设备不能开出的实验项目,仍要根据需求情况填写“所需仪器设备”一栏,并在“已有台(套)数”栏填“0”。 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及设备情况表( 程序设计C++ Ⅱ课程实践) 实验室(中心)名称: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制表人:学院审核人:日期:2004.04

2、“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各实验室必须认真填写,以便专家评审; 3、对因没有仪器设备不能开出的实验项目,仍要根据需求情况填写“所需仪器设备”一栏,并在“已有台(套)数”栏填“0”。 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及设备情况表( 程序设计C++ Ⅱ课程实践) 实验室(中心)名称: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制表人:学院 审核人:日期:2004.04

注:1、实验课程名称、学分、实验项目如有不同,则须作为不同实验课程填写; 2、“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各实验室必须认真填写,以便专家评审; 3、对因没有仪器设备不能开出的实验项目,仍要根据需求情况填写“所需仪器设备”一栏,并在“已有台(套)数”栏填“0”。 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及设备情况表(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实验室(中心)名称: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制表人:学院审核 人:日期:2004.04 2、“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各实验室必须认真填写,以便专家评审; 3、对因没有仪器设备不能开出的实验项目,仍要根据需求情况填写“所需仪器设备”一栏,并在“已有台(套)数”栏填“0”。 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及设备情况表(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实验室(中心)名称: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制表人:学 院审核人:日期:2004.04

大学课程实验心得体会集锦

大学课程实验心得体会集锦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

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体会 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各有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实验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作息时间表

实验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作息时间表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 一、文件规定课程 1.综合实践课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可集中或分散安排) 研究性学习每周1课时(可融入学科课程进行实施) 信息技术教育可在7-8年级单独设课,每周1课时 2.地方与学校课程 少先队活动7-8年级每周1课时(班会课) 安全教育课程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其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放假前一周各安排1课时(保卫科负责升旗及闭学式上安排),其余课时安排在晨会、班会课(由德育处布置,包括讲座)及思品课渗透。 书法、阅读每周各1课时(可以语文课为主安排) 初二年要开设《XX地理》等地方课程,每学年10-12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发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领域的校本课程 3.自习课 初一、初三各每周1课时自习课 二、XX市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三、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设置 注:书法仍然在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进行,阅读在语文课中进行,由语文教师提供材料。 以上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及地方与学校课程由教科室管理,并负责材料的收集;信息技术课程由教务处管理,并负责材料的收集。 四、文件规定的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计划 1.初一年、初二年少先队活动主题由德育处定(每周1课时),班主任组织活动并提供活动方案,材料由德育处收集。 2.安全教育每学年12课时内容主题由保卫科定。其中,两学期开学第1周,闭学式共4次,学期中2次利用班会课召开全校安全教育讲座,学年共4次,以上8次课程内容均由保卫科负责组织并准备材料。剩余4次内容(每学期2次),主题由保卫科定,初中政治教师负责在学科课时内授课并提供教案。本项材料由保卫科收集。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可集中或分散安排),本项由德育处策划实施,材料由德育处收集。初一年,军训一周,春季秋季社会实践各一天,学期初报到、学期结束组织劳动体验。初二年、初三年,军训一周,春季秋季社会实践各一天,学期初报到、学期结束组织劳动体验。

体育课改实验总结

体育课改实验总结 体育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在这几年的尝试过程中,我们感到这是一 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 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1.从注重教法,到注重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因此,针对新课程教材编注栏中众多的 “自我测评”、“自我认识”、“自我阅读”、“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及“学一学”等等,作为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老 师和学生总是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甚 至于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 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鼓励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条件和已有经验, 沿着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产生大量的设想,进而提出独特见解,并通 过教学实践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 2.有教无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应当说实际上不存

南京某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汇编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汇编 (2003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11月

目录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材料现代测试方法》........................................................4 《材料科学实验B》............................................................5 《材料工程实验A》............................................................8 《混凝土工学概论》............................................................12《电子信息材料测试技术》 (1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材料工程原理》….………………………………………………..16《高分子专业实验》….……………………………………………..…...18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材料工程原理》….……………………………………………..…...23 《金属学》………….……………………………………………..…...25 《电化学基础》………….…………………………………………….2 7 《聚合物合成与性能》........................................................29《耐蚀高分子材料及应用》............... (30) 《耐蚀金属材料及其应用》………….…………………………...…..32 《金属表面处理》………….………………………………….…..…..33 《金属加工工艺学》………….……………………………………....34 《涂料与涂装》………….…………………………………………....36 《金属腐蚀检测方法实验》………….……………………………....37《金属热处理工艺》………….……………………………………....39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40 《金属力学性能》………….……………………………….………..41

个人总结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8b2820512.html,)/工作总结范文/个人总结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学年已悄然结束。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区教育局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广泛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现将一学年新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重视课改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课改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自我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之外,还注意了解最新信息,学习先进校的经验,注意兄弟校之间的探讨与交流。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进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2、为了使我校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一年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上好5节公开课,并进行课后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3、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一直与本乡兄弟学校三坝小学开展联片互动,形式多样,尤其注重公开课教学和教育教学心得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关于做实验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明白,到达了“双赢”的效果。在做实验前,必须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正因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资料,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刻。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刻,会事倍功半。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做实验时,必须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 这门课程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就应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体会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必要前提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如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顺利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的理性支点。 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行动,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事实上,每当我们处理学生遇到的某个问题,表扬某位同学、设计一堂课、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几句评语的时候,无一不会折射出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无一不流露出教师的思想和情感。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小到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负面效果,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前提。 例如,我校学生在期中评教评学过程中,曾有一道题──让学生回答喜欢的学科和老师,并简答理由。除了一致充分肯定他们责任心强之外,更多的用了“了解”“理解”“尊重”“引人入胜”“喜欢”“有兴趣”等词语。这正是老师们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学生身上结出的硕果。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了解、理解、尊重,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对老师的精心设计的课程体验到了“兴趣”与“快乐”,从而引发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密切了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应树立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虽具有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做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观还应包括对学生差异性、个别性的尊重。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应树立的师生观是:教与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心与心、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作用是决定性的。教师不再是知认识的权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只是一个外在条件,与其他外在的自然条件相比,所不同的是它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集中表现在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划上。如:注重养成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基础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讨论,适时适地地指导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如在学生联系实际的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多样化的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实验总结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实验总结 专业姓名得分 1.实验的基本内容 1)本学期完成的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的实验主要有(请根据实际完成的实验情况填写)以下几个。 (1)第1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和熟悉了创新发明的基础概念。熟悉科技创新的内容构成,了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本思想。熟悉了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浏览“创新方法研究会”等网站提升了自己的就业和从业能力。 (2)第2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和熟悉发明问题的传统方法。理解和熟悉头脑风暴创新方法,了解该方法的基本规则和组织方法。通过实践,实际体会和掌握头脑风暴法的运用,尝试依靠传统创新方法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的实践能力。 (3)第3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了什么是思维定势。了解创造性思维方式中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熟悉创造性思维技法,通过实践掌握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应用方法。 (4)第4章:主要内容是:了解TRIZ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思想。理解TRIZ的基本概念,熟悉技术系统、矛盾和理想化方法等重要内容。熟悉阿齐舒勒的5个发明级别,了解TRIZ的适用范围。 (5)第5章:主要内容是:熟悉S曲线及其应用与技术预测的作用。熟悉技术进化法则及其主要作用。运用最终理想解方法分析创新问题。 (6)第6章:主要内容是:熟悉TRIZ发明原理的由来,浏览并了解TRIZ的40个发明原理。熟悉10个主要的发明原理,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入研究嵌套发明原理,熟悉其具体应用方法,从而举一反三,理解发明原理的内涵。 (7)第7章:主要内容是:理解什么是技术矛盾,以及它在TRIZ理论体系中的意义。熟悉39个通用工程参数,准确理解每个参数的含义,理解39个通用工程参数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和应有的灵活性。通过对飞机发动机整流罩进行改进的案例,熟悉矛盾矩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技术矛盾,并利用矛盾矩阵获得解决方案。 (8)第8章:主要内容是:理解物理矛盾的概念,以及它在TRIZ理论体系中的意义。熟悉4种分离方法。通过实践,掌握定义物理矛盾和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的基本方法。 (9)第9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和熟悉科学效应的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效应的作用。熟悉TRIZ 理论体系种的科学效应。通过实践,掌握应用TRIZ科学效应解决创新问题的基本方法。 (10)第10章:主要内容是:熟悉工业工程方法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研究、人因工程、物流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几年来,汐子镇总校把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科学制定实验规划方案和实验工作计划,并把新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狠抓落实 我总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科学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各项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全员参与。 在组织机构上,我总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和教研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校教研室、教导处人员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以及县教育局、教育教学指导中心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新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小组。在方案规划实施上,我总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实验工作进程月报制度、总校级培训制度等。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

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总校每月都要对课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奖励先进 总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施全额报销,对购买课改教材、器材、教学设备的项目,简化审批手续,总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课改工作成果的奖励,同时根据公用经费的核拨情况逐年加大课改经费的投入。ww自课改实施以来我总校对课改工作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投入的同时严格把握课改工作质量关,让投入与质量挂钩,让投入与效益挂钩,让投入与实际挂钩,切实提高课改效果。 3、完善制度,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在政策保障方面,我校重新修定了《汐子镇总校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汐子镇总校新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带头人实施办法》对参加课改实验教学的教师年终考核适当增加考核分,被评为县级以上学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专门进行专项加分政策。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激励机制,使一批教学有特色、有功底、善钻研、勤进取的符合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涌现出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为展示课改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我总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新课程改革交流会,对课改中成功的经验及时总结,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对已确立的新成果进行推广。我们在课改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大纲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编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教学大纲应有利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成为教材选用及编写、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检查和成绩评定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2、教学大纲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为目标,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培养的能力、具备的素质为主线,科学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搭建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避免局限于一本教材或参考书进行编写。其中,有国家指导意见的课程,应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编写。 3、各教学单位应组织各教研室或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大纲修订的要求及本审定意见,研讨课程教学内容,达成共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写。 4、教学大纲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教学内容的层次及逻辑顺序清楚,重点明确,难点准确,学时分配合理;如对教学方式方法有建议,可进行总体阐述或在各部分中阐述。 5、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符合统一规范。字体、字号规格统一。文本表述要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杜绝错别字。正式文稿应删除课程不需要的多余栏目(即该大纲未涉及或无内容的栏目)。 二、理论(含实验)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1、基本信息 应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并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1)中文名称、课程编码:必须与“教务系统”中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匹配,且相互统一。 (2)英文名称:按照国际标准,科学、规范、准确翻译中文课程名。 (3)开课学院:教学单位全称。未纳入学院的教研室则填写教研室名。 (4)属性:选择填写“理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一。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为“理论”类课程,以实验授课为主的课程为“实验”类课程。

ERP实验课程总结

ERP实验课程总结 工商管理王某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ERP的上机实验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学期实验,但我感觉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首先,我觉得ERP实验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课程上我们使用的是奥派ERP模拟软件通过这一个软件和半学期的实验课方法。企业的所有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而ERP则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在ERP实验课程上的学习,我们就能够大致的了解到现代企业的一些管理模式,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这学期使用的奥派ERP教学模拟系统是以汽车制造企业为基本模型,其中采用的所有数据都是以汽车制造页的数据为基础的。我们本学期学习的共包括九个系统,分别是销售系统、应收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应付系统、质量管理、库存系统、运输系统、存货系统。通过对这九个系统的模拟操作,我们就了解到了企业运作的全流程。 虽然我们在实验课程中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数据的录入,一些具体数据的计算就需要电脑后台来进行,但实验课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其中的流程,数据的固化也有其好处,因为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总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数据固化可以让我们在后面的操作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虽然有些错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总有解决的办法,而在这解决麻烦的过程中,又会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其中的流程,加深我们的学习。在实验课程开始前,我们总感觉就是按照书上的步骤来,那么简单,能有什么问题呢?但在实际的操作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有时一个小小的数据录入的错误,都会让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弥补。因此,细心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认真细心,避免因为小的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ERP是一种现代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中大量的数据处理以及复杂的计算是借用一些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的,我们需要的就是使用它来进行现代科学的管理。通过ERP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等都大有裨益。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 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 2001年,根据国家级课改试验区芜湖的课改情况,省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见省教育厅教基[2001]52号文件《关于印发〈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规划〉的通知》附件),印发到省级课改试验区。由于各地反映该“课程表”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要学科课时偏紧,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2年,省教育厅对“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进行了部分调整(见省教育厅教基[2002]44号文件《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印发给各市教育局、各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近年来,我们发现2003年和2004年进入课改的地方不少县没有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2]44号文件安排小学课程和课时,而是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1]52号文件安排小学课程和课时。为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扎实做好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现将省教育厅教基[2002]44号文件重新印发到各市、县(区),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规范周课时。小学每天安排6节课,每周课时30节。鉴于小学一、二年级原课表安排每周26节课,为了便于排课和统一放学时间,避免小学一、二年级下午只上一节课就放学的情况,统一增加到每周30节课。安排如下:根据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教体艺[2004]10号)要求,一、二年级增加1节体育课,也就是每周安排4节体育课,同时在没有体育课的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安排1节体育活动。还可以在一、二年级安排1节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和1节活动课(有教师辅导,含根据爱好开设的教学班活动)。中小学不得擅自增加周课时。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总结范文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总结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在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不断地转变思想,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几年来,我积极参与岗位培训,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课程培训等。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勤练基本功,博.众长,不断涉猎新知识。 在学校,我积极营造课改氛围,引领教师成长。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教学沙龙等活动形式,通过确定行之有效的课题,围绕课题开展有针对性地活动等,使教研工作“主题化、课题化、精品化”,带领教师在活动中领会课改精神,提高课改意识。 走进新课改以来,我感觉收获颇丰。20xx年喜获宁波市教坛新秀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曾两次执教浙江省五市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观摩课,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及好评;多次担任区级课改研讨课任务,为我区教师的课改培训做好先锋;多次随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一起参加送教下乡活动,给偏远地区的老师带去课改的春风。20xx年8月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新教师培训,我做了《新教师成长之我见》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肯定和新教师的好评,参与教研室研究的《以教例研究为平台促进语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获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课题评比一等奖;20xx年10月有幸被聘请为鄞州区名师工作室研究员。

20xx年9月荣获鄞州区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xx年6月获得区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xx年3月获区教坛新秀评比一等奖。20xx年8月荣获区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xx年有幸参加浙江省校级骨干高级研修班脱产培训,荣获优秀学员称号。近年来,基于对课改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我积极撰写文章,取得一些成绩。论文《让语言实践与情感熏陶同构共生》分获浙江省20xx 小学语文论文比赛、宁波市小学语文论文比赛二等奖;《走出尴尬演绎精彩》获宁波市20xx小学语文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合.加工教材有效提升情感》等三篇文章入编宁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新探索》一书;14篇案例刊发在《小学语文名师教例赏析》一书中;《“该出手时”还应“出手”》等论文分获省市级论文比赛一、二等奖。

课程综合实验(本科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课程综合实验(本科段)》 一、刀具、切削力实验简答题 1、刀具几何角度的参考系有哪些? 答:刀具几何角度的参考系分为静止参考系和工作参考系两类,有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为了保证切削加工的顺利进行,获得合格的加工表面,所用刀具的切削部分必须具有合格的几何形状。刀具角度是用来确定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形状的重要参数。为了描述刀具几何角度的大小及其空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利用正投影原理,采用多面投影的方法来表示。用来确定刀具角度的投影体系,成为刀具角度参考系,参考系中的投影面称为刀具角度参考平面。用来确定刀具角度的参考系有两类:一类为刀具角度静止参考系,它是刀具设计时标注、刃磨和测量的基础,用此定义的刀具角度称为刀具标注角度;另一类为刀具角度工作参考系,它是确定刀具切削工作时工作时角度的基础,用此定义的刀具角度称为刀具的工作角度。 1)刀具角度参考平面:用于构成刀具角度的参考平面主要有: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 (1)基面Pr: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通常,它平行(或垂直)于刃具上的安装面(或轴线)的平面。例如:普通车刀的基面Pr,可理解为平行于刀具的底面; (2)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Pr的平面。它也是切削与切削速度方向构成的平面; (3)正交平面Po:过切削刃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Pr与切削平面Ps的平面;(4)法平面Pn: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 (5)假定工作平面Pf:过切削刃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Pr的平面; (6)背平面Pp:过切削刃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假定工作面Pf与基面Pr的平面。 2)刀具角度参考系: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主要有三种:即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定面参考系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1)即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Pr、切削平面Ps和正平面Po构成的空间三面投影体系称为正交平面参考系。由于该参考系中三个投影面均相互垂直,符合空间三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条件,所以,该参考系是刀具标注角度最常用的参考系。

课程总结报告

课程总结报告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体会颇深。此前,进入实验室我们的任务大都是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自己动手的实验少之又少。如今,本学期大部分实验均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无疑是对我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大考验。虽然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我们只是运用课堂上所知识的原理与结果,再现科学家经过无数次修改完善而总结的最为精妙的实验,但我们试验所经历的过程与物理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所进行的物理实 验是大同小异的的。任课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 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物理问题,使我们通过 努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创新学习能力。 在正式做物理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进行认真仔细的预习,如果没有对即将操作的实验预习,我们就无法把握实验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这就有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在未预习实验的情况下,实验室的老师是不允许我们进入实验室的。这一点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踏实的重要性。预习实验必须要弄清楚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对照教材所列 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操作方法,特别是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最后我们要把预习实验的情况呈现在预 习报告上。物理实验的预习报告总共包括五的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3、实验中的主要工作;4、预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5、实验原始数据记录等。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中的各项操作成功完成实验。在预习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我们可以独立进行演算和推理,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也可以参考课外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请教实验室的老师。只有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掉,才能在实验操作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实验预习完成后,就要准备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了。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仪器的操作要求来操作,所有仪器要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所以在进行实验前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确保实验仪器完好无损并可以正常使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故障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上的现象不符,首先应认真思考并检查实验仪器使用以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操作及时进行改正,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请老师来指导改正,切不可马虎对待,敷衍了事。实验步骤方面可按照预习报告按部就班进行即可,但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及时记录实验原始数据,不得捏造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一过程对得出实验最终的结论十分重要。本学期我们学到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 1、列表法:列表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将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列成表格时的数据表达清晰有条理,易于审核和发现问题,有助于发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列表时应注意:(1)首先要写数据表格的名称,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参数。例如,引用的物理常数,实验的环境参数,测量仪器的误差

新课程改革报告

新课程改革报告 本课题研究拟在三年内完成,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7月 1.进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的学习,举行专题讲座,进行学习辅导,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新课改的转轨,要求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写出学习心的,并举行校际间的交流,推行参与培训的教师实行上岗待证制,对优秀参与者颁发优秀学员证。 2.对“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推广新教材──青岛市初中语文“大阅读”的实验与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召开局属中学部分校长会议.分管教学教导主任会议.青岛市语文中心组会议.郊市区语文教研员会议.青岛市青年骨干培训班成员会议,对本课题进行论证。 3.对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及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语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课题组成员要进行子课题的分析,同时要求全体实验教师端正态度,高度重视,自觉参与实验与研究之中。各个学校课题组要选择本学校的研究子课题,写出本学校的实验与研究计划,并确立具体实验步骤。

4.组织全市语文教师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考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5.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实验教材(人教社版)》的分析,进行全市的大集各,各区片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以研究新教材编写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关系,研究新教材的“课前提示”与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对阅读的启发作用,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 6.由各实验学校定期出示研究课,各区片教研网络每学期出示3节研究课,青岛市课题组每学期出示5节研究课。 7.各实验学校每学期写出阶段性总结,各区片教研网络针对课题研究进行区片研讨,写出阶段性总结,上报市课题组。 8.学期终了课题组汇总全市实验与研究情况做出实验总结,各学校与每位实验教师整理好总结与课后记,每学期要有相应的课题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9.举行由各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教改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交流会,听取各校的研究情况的汇报。做好课题实验与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建档工作,档案工作要规范,便于上级领导检查。青岛市课题组定期向课程教材研究所通报情况,并上报阶段性实验报告。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