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声现象——八年级物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八年级物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八年级物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八年级物理电子教案

声现象

2.1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而产生声音。)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知识点三:声速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单位为米/秒,符号为m/s,读作米每秒。

声音在1标准大气压(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介质与介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2

知识点一:音调

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物理学中把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符号:Hz

超声波、次声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们听不到,我们叫它超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我们也听不到,叫它次声波。

知识点二:响度

声音的强弱就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影响响度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

知识点三:音色

声音的品质或特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

2.3

知识点一:声音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4

知识点一:噪声及来源

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的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知识点二:噪声强弱等级和危害

噪声强弱等级: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应超过9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应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应超过50dB.(0dB是人类的听觉下限)

噪声的危害:(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

(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知识点二:噪声的控制

在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控。

听到声音三个阶段

控制噪声的办法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2.1

【重点】声音的传播、声速.

【难点】声速的计算.

2.2

【重点】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

【难点】声音特性的区分。

2.3

【重点】声的利用、噪声的控制.

【难点】噪声的控制.

例1、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是琴弦振动,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一传递过程说明______和______都能传声。

例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例3、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例4、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A

1.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2.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

3.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5.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6.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2-1-2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7.如图2-1-3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B

1.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4.如图2-2-2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

D.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6.如图2-2-3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7.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2-2-4所示,对此说法

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C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110dB B。50dB C。70dB D。90dB

3.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B.市区内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7.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8.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9.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10.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

__________减弱噪声。

1.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 )

A.少记2.94s B.多记0.294s C.少记0.294s D.无法计算

2.有副对联如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发声体分别是、、;这些声音是以的形式传入人耳

3.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够较早地听到远处开来的火车声,是因为声音在中比在中传播得快。

4.发声原理: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5.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小丽同学用如图2-1-4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

声音不能在传播.

6.如图2-2-5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

7. 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

A、响度增大

B、音调升高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B.只要真空环境的温度合适,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C.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9.男人说话的声音多数比女人低沉,这个“低”字反映了男人的_________低;“引吭高歌”中的“高”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大。

10.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_________,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________,两次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

1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

A铜600.76

B铜600.89

C铜60 1.02

D铜800.76

E铜

F铜1000.76

G钢80 1.02

H尼龙80 1.02

I尼龙100 1.02

①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3 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②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再举一例用到此科学方法的实验_________.12.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

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

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

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

13.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14.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

15.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丙在________减弱.16.“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参考答案

例1 固体气体例2 D 例3 D 例4 ABD 例5

当堂练习

A

1-7. B B C A A C C

B

D A D C C D B

C

B B

C C B B

7.无规则空气

8. 分贝dB 0 30-40 70 90

9. 90

10.声源处传播过程处人耳处

当堂检测

1.C

2.空气雨水人的声带声波

3.金属中空气

4.振动振动

5.(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2)变小;真空.

6.A

7. A

8. A

9.音调响度

10.慢音调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大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

11.①A、B、C;A、D、F;如上表所示;

②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的频率,然后改用不同大小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频率,重复三次,进行比较分析;

③控制变量法;探究欧姆定律(答案合理即可).

12.C 13.B 14.D

15.“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声源;人工:传播过程

(完整)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至2×104Hz。 超声波:音调高于2×104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初中物理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人教版] 精品

第一章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静电小实验 ②三原色陀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2、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周围现象去进 行教学。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利用所学知识 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预习提纲: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声音的速度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 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 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学生活动: 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 话听不回声?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4、回声: 声音的反射。 <0.1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板书设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能够传声的物质叫介质,声音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V V V >>固液气 (相同温度时);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五、课后活动: 练习:物理套餐的部分内容。 作业:16页1、2、3题。 学生自学:科学世界: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六、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初二物理声现象综合题

20XX年秋季期期考八年级物理(上)复习练习题(一) (第一章声现象) :班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初中物理全套教案

人教课标版教案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六、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强弱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第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三、电阻 四、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二、电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电与热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六、生活用电常识 第九章电与磁 一、磁场 二、电生磁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四、磁生电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二、电磁波的海洋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粒子 二、质量 三、密度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二、运动的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四、力 五、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杆 五、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 五、浮力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二、机械效率 三、功率 四、动能和势能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教案1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江苏物理(八上)第五章第二节。学生对速度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来引入一个利用比值定义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速度也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首次遇到利用公式进行物理计算,所以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过程方法:知道速度概念是一种比值,利用比值的方法可以定义物理量。 情感态度: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骄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荣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两种常见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设计思路:速度这一节课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学习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到比较的方法,用到了利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的方法,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些物理方法,研究问题带来的便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自觉的使用这些方法,在以后学到如密度、压强、比热容、热值等物理量的时候也会自然联系到这种方法。 速度单位的换算,常见速度值得介绍,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相连,让物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地建构速度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以及今后运用物理概念。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开始,教师都要力求设计适当的问题,构造物理情境,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教学器材: 用白纸折成纸盘和纸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在线,讨论快慢 师:同学们见过猎豹和蜗牛吗?见过他们移动的'样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猎豹和蜗牛运动的模样。 多媒体展示:猎豹、蜗牛等运动的模样。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声现象 本章测试卷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如图测4-1所示,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图测4-1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如图测4-2,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图测4-2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10.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鸟鸣声是靠传到耳朵,而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我们就听到了鸟鸣声. 11.试试看:小明取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到右将杯子排在桌子上,如图测4-3.然后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只杯子,会发现最右边的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接着小明用8只可乐瓶,分别装入不同的水,用嘴对着可乐瓶口吹,会发现最右边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 图测4-3 12.小王喜欢唱歌,看看如图测4-4所示的这段歌谱,这是小王最喜欢的一首歌《托起明天的太阳》中的一段:小王唱到字时音调最高,唱到字时响度最大,如果换小陈来唱,他俩的是不同的. 图测4-4 13.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

初三年级物理让电灯发光课件教案

初三年级物理让电灯发光课件教案 复习提纲 |复习计划 ⑴课时安排:1课时 ⑵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 电路图。在科学探究水平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让学生较规范的画出电路图是难点。 ⑶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知识: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 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和各部分元件的作用,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主要是理解这三种电路的状态和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要首先理解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知道什 么叫电路图,并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⑷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探 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水平,竞争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理解短路和危害。 通过实物理解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⑸措施与建议: 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出了电路的组成,学生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选择使灯发光的器材,并连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 学生交流与讨论得出电路的组成。通过“加油站”,了解电池的正、 负极,以及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柯让学生通过实物连接加深理解,特别 是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一定要让学生会学生会画电路元件符号,强调规范 电路图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理解短路的危害。 3、理解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水平,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和学会画电路图,在实验探究学生经 历以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两个小灯泡、开关、 导线若干、蓄电池、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用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 若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电路 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能够使小灯泡发光? ②组织学生实行猜想,发表看法。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上册) 教师: 目录 1.

3. 3. 3.3 3.4 3.5 3.6 3.7 3.89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

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 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 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 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 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本章的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全章共4节,每节计划用2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2课时;共10课时。 教学点滴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 结构的科学。 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 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 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 多媒体设备、激光光学光学仪器、感应起电机等 一、新课引入: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静电小实验 ②三原色陀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 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 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 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 4.在学生印象中,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5.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 填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 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 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物质的微观结构 难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课本图11.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1.1-2是让学 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 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反过 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 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 多的星系团之中。这样的关 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 巨大。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声现象)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声现象)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对于以下四幅图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2、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像上演无声的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不发声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需要的介质 D.撞击声全部被尘埃封闭,没有声音传出。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之所以能分辨“蛙声”和“钟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大礼堂里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增加声音的响度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弱声音的反射 D.为了装饰 6、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之处是()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7、男低音高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指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弱;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B.男声音调低,响度强;女声音调高,响度弱 C.男声音调高,响度弱;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D.男声音调高,响度强;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8、轮船的汽笛声能传的很远,是因为() A.汽笛声频率高 B.汽笛声音色很好 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快 9、从环保的角度看城市的高架道路两边设有3——4m的透明板,这些墙的作用是() A.保护车辆的安全 B.阻止车辆尾气外泄 C.体现设计美观 D.减少对高架路两边居民的噪音污染 10、男同学的声音比女同学沉闷、浑厚但嗓门大,原因是男孩的() A.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小 B. 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大 C. 声带振动频率小,振幅小 D. 声带振动频率小,振幅大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成为声源,且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夏天比冬天快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音色的特点 12、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的是() A.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 C.水龙头里“哗哗的流水声” D.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潜水艇的位置 13、医生用诊器,可以清晰的听捕捉到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因为() A.听诊器能减小噪音 B.听诊器能自动排除干扰 C.听诊器能改变音调 D.听诊器能自动减少声音扩散,增大响度 14、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员时,那么他所测得的时间比实际运动员的时间要()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完全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常州市安家中学张立萍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

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

武威第十九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2 ---- 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武威第十九中学 科目物理 年级八年级 教师杨开和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科物理教学 2.4.6.8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8月27日每周 2 总授课节数 32 考试次 4 周时间预定进度备注起讫 1 8月27日8月3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9月3日9月7日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 3 9月10日9月14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复习测试

4 9月17日9月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5 9月24日9月28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 6 10月1日10月5国庆放假 7 10月8日10月1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复习测试 8 10月15日10月19温度熔化和凝固 9 10月22日10月26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本章复习 10 10月29日11月2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1 11月5日11月9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12 11月12日11月16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 13 11月19日11月23光的色散本章复习测试 14 11月26日11月30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15 12月3日12月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与眼镜 16 12月10日12月14望远镜与显微镜本章复习测试 17 12月17日12月21质量密度 18 12月24日12月28质量的测量密度与社会生活 19 12月31日1月4日期终复习 20 1月7日1月11期终考试质量分析 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学年度教学目的 教育教养

本学年旨在启蒙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提高学生发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并能用物理的、科学的方法解释实际生活中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度过每一个课堂四十五分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2.每一位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比如:雨、雪、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