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题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题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题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题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填空题

1.1912年,______以______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_________。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

省起来反袁,发动“”被镇压。

3.袁世凯废除《》,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______。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4.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的大部分内容,以

换取日本的支持。

5.1915年底,__ 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

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死去。

6.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混战不断,其中以_____________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_________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________盘踞东北。

二、选择题

7. 1912年,同盟会会员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联络中间党派成为第一大党

B.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8.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爆发的起因是( )

A.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B.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9.右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D.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10.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幕后策划人是受袁世凯指使的国务总理赵秉钧,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而痛下杀手。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的目的是( )

A.阻止宋教仁改组同盟会

B.阻止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C.彻底解散国民党

D.让自己的亲信领导国民党

1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的哪一行 ( )

A. 出卖维新派

B. 刺杀宋教仁

C. 出卖国家利益

D. 复辟帝制

12.下列最体现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事件是( )

A.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修改总统选举法

13. 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 )

A. 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B. 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C. 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D. 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利益

14. 二次革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袁世凯排斥异己,建立了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

B. 袁世凯搞独裁专制,武力镇压国民党

C. 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

D. 袁世凯罢免国民党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共同点的是( )

A. 都是武装斗争

B. 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D. 矛盾都指向北洋军阀

1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

A.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17.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宋案②袁世凯解散国会③袁世凯登基

④护国战争⑤袁世凯取消帝制⑥二次革命

A.①⑥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③④⑤

C.①⑥③②④⑤ D.①⑥③②⑤④

三、材料题

19. 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深陷在黑暗之中。在学完本课后,八年级(1)班同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倒行逆施复辟】

经过3年的精心策划,袁世凯终于抛掉“民国”的招牌,把封建皇帝的皇冠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1)结合教材,说说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将“封建皇帝的皇冠”戴到头上的。

【众叛亲离病逝】

可是,护国军仍不肯罢休,坚持要袁世凯下台;孙中山也继续发动武装讨袁斗争;全国各地纷纷发表宣言、通电,要求惩办袁世凯。冯国璋接连发电报,催促袁世凯退位。袁世凯在南方的爪牙,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夹攻的情况下,感到焦头烂额,从此一病不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万人唾骂声中狼狈地死去。

(2)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说明了什么?

(3)通过上述内容的探究,你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汇总

近纲报告第一章节--北洋军阀时期 引子--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渊源 事情还得从十九世纪末期说起。甲午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李鸿章派赴东北前线,负责筹拨粮饷并联络各军。由于清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朝野人士在战后交章上奏,争相向朝廷献言练军之法。 袁世凯的运气也实在是好,恰好这时编练定武军的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袁世凯 翁同龢和荣禄等人随后便联名保荐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前往小站练兵。有了这些朝中大佬的保荐,事情当然好办。由此,袁世凯便屁颠屁颠的跑到天津小站练兵去了,这也成为他一生事业的发迹之始。 1895年12月,袁世凯到小站正式接管了已初具规模的定武军,在将原定武军的兵额招足到7300人后,袁世凯将之改名为新建陆军。为了把新建陆军建成一支模范军,袁世凯重金聘请了包括退役军官沙尔在内的十几位德国教习,并规定全军使用统一的新式步枪、马枪和快炮,其中大都为德制或奥制的标准化枪械,这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时的袁世凯,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这支军队上,几乎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袁世凯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新建陆军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袁世凯用人还是有一套的,后来北洋军阀的这批风云人物大都是在袁世凯的提拔任用下才脱颖而出的,譬如“北洋三杰”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原定武军的各级军官如曹锟、卢永祥、段芝贵等人,就连那些被朝廷革职的甲午败将如张勋、姜桂题、田中玉等人,他们也都纷纷投靠到袁世凯的麾下,为之卖命。 由于清廷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役中惨败,扩大新军的规模也就成为朝野中的共识,这对袁世凯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机遇。1903年11月,经过一番努力后,慈禧太后终于同意了袁世凯设立练兵处的建议。由此,袁世凯甩开膀子大干,北洋陆军六镇也在两年之后大体编练完成,这也是后来北洋军阀的发轫期。 当时的北洋六镇,除第一镇因是旗兵不能控制外,其余五镇都是袁世凯一手带出的嫡系部队。各镇的主要将领也几乎都是由袁世凯一手选定,个个都是小站出身:第一镇统制先为凤山、后为何宗莲;第二镇统制先为王英楷,后为张怀芝;第三镇统制先是段祺瑞,后为曹锟;第四镇统制吴凤岭;第五镇统制为吴长纯,后改为张永成;第六镇统制先是王士珍,后改为赵国贤。下面担任协统、标统的中上层军官也都是袁世凯的人,比如雷震春、陈光远、李纯、王占元、卢永祥、鲍贵卿、王怀庆、田中玉等。 看到日益成长的新军和权势日渐加重的袁世凯,那些满族亲贵不免有些养虎为患的不寒而栗了。的确,袁世凯是很能干,但他又太能干了,而且是个汉人哪。袁世凯那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已经渐渐如脱缰之马,清廷的缰绳似乎有点套不住他了。特别是军队方面,清廷虽然计划编练三十六镇,但除了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练成外,其它各省大都没有练成;即使练成的,战斗力也远不如北洋陆军六镇。 袁世凯毕竟不是曾国藩那样忠君爱国、科举出身的读书人,这万一他……哼哼,后果不

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图片展示:展示宋教仁照片 2.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4.阅读图片:《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6.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7.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加紧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即“洪宪帝制三部曲”: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谋帝制。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措施。 提示: 凯不但可以成为“终身总统”,甚至取得总统职位的世袭权。辛亥革命成果只剩“民国”一块空头招牌。 4.图片展示:展示图片《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5.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认为到了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时机。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馆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为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提示: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7.教师小结:北洋政府接受日本最后通牒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各个城市的爱国团体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各大城市还开展了救国储金活动。无论从地缘分布的广度,还是从参加人数、阶层的众多来说,这样举国一致的群众活动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材料引入: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2.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3.教师讲述: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和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4.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护国战争过程。 5.教师提问:袁世凯最终结局怎样? 提示: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6.问题探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019-2020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随堂练习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内阁制,排除B项。此时皇帝已经退位,排除C项。袁世凯此时尚未称帝,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 A 2.20世纪初期体现帝国主义图谋灭亡中国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解析由题目中的“20世纪初”可排除A项和B项,A项是1842年签订的,B项是1895年签订的。C项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是日本在1915年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条约。 答案 D 3.“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解析材料“覆民政而复帝制”反映的是民国初年的复辟帝制。20世纪初期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最终失败,“民国乃得中兴”,故C项正确。 答案 C 4.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复辟帝制 解析结合材料“元首谋逆,蔑弃《约法》”可知此行动指的是袁世凯称帝后,革命党人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护国运动,故选C项。 答案 C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 )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解析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皖系军阀。 答案 D 6.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历史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学案

八年上学期历史教学案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爆发原因、过程、结 果.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理解“二十一条” 内容及影响。认识北洋军阀派系形成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态度情感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使中国走向 光明,挽救中国。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爆发原因、过程、结果. 教学难点:认识北洋军阀派系形成及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背景、导火线(宋教仁被刺案原因、过程、影响)、过程、结果?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独裁专制表现? 2、对外出卖国家利益——签到“二十一条”的目的、内容? 3、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的背景、爆发、概况、结束?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形成及影响? (二)合作探究 北洋军阀派系混战有何影响? (三)知识拓展 (四)知识梳理:略 (五)巩固练习 1、民国初期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我们此时要致力选举活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B.蔡锷 C.宋教仁D.黄兴 2、.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扔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1)发动“二次革命”(2)发动护法运动(3)组建国民党(4)成立同盟会(5)发动广州起义 A.(1)(2)(4)B.(2)(4)(5) C.(1)(2)(3)D.(3)(4)(5) 3.、1913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1914年,他另颁新法,废除了()A.《大总统誓词》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袁世凯下令在洪宪元年新春元旦正式登基,恢复帝制。“洪宪元年”是()A.1911年B.1912年 C.1915年D.1916年 5.袁世凯就琳忍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逼迫清帝退位B.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C.破坏《临时约法》D.改组内阁 6.1915年5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大部分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 C.“二十一条”D.“庚子赔款” 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大派系,它们是()A.直系、桂系、粤系B.直系、晥系、奉系 C.滇系、晥系、奉系D、直系、滇系、桂系

北洋政府历史

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至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临时宪法,南京为临时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下,宣统帝溥仪的母亲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为一大中华民国”;至此,中华民国正式取代与继承大清帝国。1912年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此后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称为“北洋政府”。代表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的即是北洋政府。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国歌为取自尚书大传虞舜篇的《卿云歌》,其中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北洋政府 1912~1928年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镇压人民,排斥异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北洋政府与北洋军阀各个派系的兴衰关系很密切,以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袁世凯上台后,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唐绍仪首任内阁总理,不少北洋官僚入阁。袁世凯为了清除革命势力,逼迫主张调和南北矛盾的唐绍仪辞职,换其亲信赵秉钧组成御用内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袁并无约束力。但此时政治形势仍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其主要表现是资产阶级民主形式得以保留,国会中同盟会员居多数,南方多数省政权也掌握在同盟会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有与北洋派一争高下的实力。1912~1913年上半年,由于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形成了民国史上一个短暂的特殊时代。政党林立,舆论活跃,全国大小党派团体上百个,报刊几百家,表现出难得的资产阶级民主气氛。众多政党中,最重要的是以同盟会为主体改组的国民党,以前清立宪派旧官僚为支柱的进步党。国民党领导人希望通过和平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发展实业,具有进步意义。但他们在理论上的主张脱离了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行动上组织松散,缺乏强有力的行动手段,对袁的野心也认识不足。相反,袁世凯暗中集聚力量,文武并用,扩军备战,寻求列强财政支持,实力雄厚。1913年初,大选揭晓,国民党获胜,袁立即摘下和平假面具,指使暴徒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挑起战争。革命党人意见纷纭,仓促中在7月发动二次革命,终因不敌早有准备的北洋军而失败。这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次重大挫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最新教案设计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 法 通过“评价袁世凯”的活动,掌握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

直笔人戮……”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图片展示:展示宋教仁照片 2.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4.阅读图片:《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6.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7.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深刻理解孙中山“革命还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学习孙中山等为了中国的统一牺牲个人、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2.难点: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专制的斗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本课时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了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并进行了认真的汇报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图片、P18三则资料,以及教材内容。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开展探究活动。并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探讨时间,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汇报交流环节,教师围绕教学重点提问,理顺教材思路,与学生一道解决难点问题,把握主干知识。这样

既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又有合作探究的机会,既让学生个别发言,又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很有实效。 本课时的第二个特点是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成趣。本课在分析袁世凯建立北洋政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袁世凯的做法进行评价,教师在总结过程中采用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的人,我的权力我独有”的表述,诙谐幽默,活跃了课堂气氛。 2.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采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虽然好处多多,但对激发学生兴趣效果不是很好。PPT设计不是很美观。3.改进思考 是否更好地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导入,比如用《护国战争》的视频。

2017秋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word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 知识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知识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历程: (1)从“兴衰”角度看 形成阶段:1895年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 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毙命。 衰落阶段:1916年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 覆灭阶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2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 皖系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 直系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 奉系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3,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封建的买办的武装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袁世凯时期(1912年——1916年):卖国、独裁 一,袁世凯专权 1,政治上:破坏约法,控制内阁 思考: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目的何在? 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思考:面对北洋政府的裁军命令,南方革命党人采取怎样的态度?说明什么? 二,袁世凯称帝 1,过程: 思考:袁世凯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的? 宣统退位 A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山辞职 破坏责任内阁制 B就任正式大总统 镇压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国会 C担任终身大总统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任期无限制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复辟帝制出卖国权接受二十一条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⒉袁世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原因: ⑴个人自身的因素; ⑵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对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略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

略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但1912-1928年中国社会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农业方面 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条例共为8条,规定了凡扩充或改良农产畜牧,可依本条例获得奖励;同年11月3日,北洋政府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更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具体规定了给奖办法,对造林在200亩至3000亩以上者,分五级给予荣誉奖励,对"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不仅旨在促进农业的多种经营,而且旨在为轻工业开发原料,为农业改造生态环境。以上这些奖励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这一点从当时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和在出口货物中所占比重的消长情况可以看出。在经济作物中,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作物为棉花、蚕桑、烟草、大豆、花生等。由于经济作物的发展与粮食作物的商品化,在中国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带,逐步形成了若干农业专门化区域。如棉花多产于江苏、湖北、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蚕桑多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农业专门化的发展,表现了中国农业经济商品化发展的程度。 二、工矿业方面 1911年以前的中国工业,除少数兵工厂外,大约有75个制造业和33个煤矿、金属矿,而且这些厂矿均建于1872年至1894年期间。从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一定增加,但从绝对数量上看与1918-1922年时期开始生产的新企业相对地大量涌现的情况相比也不算多。 从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例由7%上升到22%,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1912-1920年工矿业为稳步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其资本都有大幅度稳步增长。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元,工人有20万多。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了167%。这一时期年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13.4%。1921-1928年企业数仍然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不多,中国工矿业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三、金融业方面 随着近代商业的发展,对金融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商业在往来流通中,通常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运作。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就把原大清银行和成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和新的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创建伊始实际资本不过300万元。后来通过招商股扩充资本,到1920年已有资本1229万元,此后,总行又在地方省市陆续设立分行。

第 11 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技能目标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 11 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出示宋教仁遇刺的图片,介绍宋教仁遇刺的原因。 出示课本“相关史事”。 2、二次革命的发动 (1)背景:“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2)时间:

1913 年(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出示二次革命示意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探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2)解散国会。(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对外卖国。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展示相关图片,揭露袁世凯的卖国嘴脸。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 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 1916 年为洪宪元年。展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片 三、护国战争 1、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出示孙中山《讨袁宣言》思考: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2、护国战争爆发时间:1915 年底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地点:云南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结果:1916 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 意义:它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展示护国运动形势图出示蔡锷图片,并介绍其为护国运动作出的贡献。(蔡锷,湖南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失败了? (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护国运动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4)“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学生版】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民国初期,(政府)参考西方有关法规,并吸纳工商界代表的建议,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这反映了( )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 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律制度的逐步建立 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2.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3.1913~1915年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这反映出( ) A.中国社会普遍对辛亥革命很失望 B.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是错误的 C.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的野心 D.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是错误的 4.“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5.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 )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B.违背社会进步潮流 C.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D.民主革命派的反对 7.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根源是( ) A.军阀拥有武装 B.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 C.各帝国主义国家扶植军阀混战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部分轻工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快速发展 B.各帝国主义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 D.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9.1916年1月出版的第一卷第五号《青年杂志》在“英汉对译”一栏中刊登的是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节选。杜尔格对他的评价是:“他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青年杂志》刊登这篇文章,说明其倡导的思想是( ) A.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B.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D.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 10.1919年胡适在发表的《谈新诗》中指出: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先要语言文体的解放,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据此,胡适认为( ) A.文学革命也是思想革命 B.思想变革应从文学开始 C.新文化运动迎合了时势 D.文学革命需要变革儒学 11.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相同点有( )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2.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 (1915) 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结合所学你认为原因是( ) A.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的变革 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北洋军阀发展简史

北洋军阀发展简史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 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镇压人民,排斥异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 ·形成阶段:1895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 为了支撑危局,清政府于1894年冬天任命淮系官僚胡燏棻到小站训练新式陆军。1895年,清政府派袁世凯接统这支军队,旧例兼北洋大臣的直隶总督节制,这就是北洋军建立的开始。北洋军按照德国的营制和操典进行训练,与旧式军队不同。北洋军阀就是随着北洋军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的。为了控制北洋军,袁世凯从一开始就注重搜罗党羽,拼凑班底。其中最终要的有袁世凯的老朋友徐世昌和被称为“北洋三杰”的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构成了后来的北洋军阀的骨干。1898年,袁世凯依靠北洋军,出卖维新派,换得慈禧太后和荣禄的信任,袁世凯和北洋军初露头角。1899年和1900年,袁世凯又依靠北洋军镇压山东义和团,得到中

外反动派的赏识。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后,担任举足轻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利用职权,竭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到1905年,北洋六镇全部练成,兵力六、七万人。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依靠北洋军的实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一方面迫使清政府交出实权,另一方面又迫使革命党人妥协。 ·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毙命。 1912年,袁世凯用武力统一全国,北洋集团由此独占了全国政权。接着,袁通过威胁手段,于10月当选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会及省议会,用一批官僚政客组织政治会议、约法会议、参政院等御用机构,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并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从此开始建立起北洋军阀对中国长达17年的反动统治。1913年,用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建立并巩固了专制独裁统治,北洋军阀的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自1915年春开始,他在英、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同年12月12日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首义,护国战争爆发,在全国反袁的浪潮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这场战争反对帝制,维护共和,具有革命性,势不可挡。袁世凯虽然还想挣扎,但已力不从心,于1916年6月6日病死。袁世凯死后,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北洋军阀分为直、皖、奉三系,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是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 - 1928年)。总体特征表现为:(1)政治上,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新的革命力量不断孕育发展。(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4)社会生活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衣、食、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对思想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府院之争”;1915年新文化运动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4班,班级共40人,全班只有十六个学生选历史课,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对民族工业等概念不清楚,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通过短期接触发现高一新生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上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北洋军阀统治知识点

北洋军阀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新趋向 1、1913年7月,袁世凯任命进步党熊希龄为内阁总理。9月,组成包括梁启超、汪大燮(xie 四声)、张謇在内的“第一流人才内阁”(强力部门由袁世凯嫡系掌握)。 2、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10月10日,袁世凯就职。11月4日,解散国民党,撤销国民党议员资格,使国会无法开会。11月26日,组织政治会议。1914年1月10日,取消国会。3月,约法会议召开。5月1日,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撤国务院,总统府设政事堂为办事机构,以“国务卿”(首任是徐世昌)为政事堂首脑。成立代行立法机关职权的参政院,袁世凯任命参政。参政院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任期改为十年,连选连任不限;总统任期届满时,若有政治必要,不必改选,即可连任;总统继任者由现任总统推荐,被推荐者无限制。专制独裁统治被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3、袁世凯和守旧派、复辟派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4、白朗以“抚汉讨袁司令大都督”的名义发布告示,声震豫西。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在豫、皖、鄂活动,在老河口整编称“公民讨贼军”(“扶汉军”),自称“中原扶汉军大都督”,决定进军西北。在陕西、甘肃受挫后回到河南,1914年8月失败。白朗起义是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低潮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击了袁世凯反动统治,鼓舞了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力量。 5、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孙中山任总理。《中华革命党总章》“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认为民族主义已完成,没有提出反帝纲领;组织上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规定入党者必须宣誓对孙中山绝对服从,并按手印,还按入党先后顺序把党员分为“首义”“协助”“普通”三等,所享权利不同,人为地造成等级森严,加深党内外隔膜,脱离群众;过分注重军事,忽视发动群众。在东京创办《民国杂志》。 6、一战爆发后,留日但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部分国民党人,以讨论欧事为名,于1914年8月在东京成立“欧事研究会”会员主要是追随黄兴的国民党军事骨干和国民党中稳健派。坚持反袁主张,但在斗争策略上反对孙中山“急进”方针,主张“缓进”,存在着对革命缺乏信心的消极因素。 7、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分五号:中国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将旅大租借期及南满、安奉铁路期限延长至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同意他人不得开采附近矿山;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国警政、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潮州间铁路建筑权给日本,允许日本在福建有投资建筑铁路及开矿优先权。 8、1915年5月9日,经过几个月的秘密谈判(陆徵祥、曹汝霖),日本迫使袁世凯接受除第五号内容外的要求。“五九国耻”。 9、“二十一条”的谈判与签订,从上海发起国民大会,各地纷纷响应,形成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 10、1915年8月,古德诺(美)《共和与君主论》;有贺长雄《共和宪法持久策》鼓吹由袁世凯称帝。杨度、孙毓筠(yun二声)、严复、刘师培、李燮(xie四声)和胡瑛(“筹安六君子”)组织“筹安会”,公开鼓吹恢复帝制。10月6日,参政院决定不再召开国民会议,由国民代表大会决定国体。10月8日,袁世凯公布《国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2月11日,参政院投票赞成君主制,12月31日,袁世凯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11、1915年9月,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坚持共和,反对帝制。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讨袁。1916年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发布讨袁檄文。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时为一战,欧美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态度因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题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填空题 1.1912年,______以______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_________。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 省起来反袁,发动“”被镇压。 3.袁世凯废除《》,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______。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4.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的大部分内容,以 换取日本的支持。 5.1915年底,__ 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 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死去。 6.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混战不断,其中以_____________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_________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________盘踞东北。 二、选择题 7. 1912年,同盟会会员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联络中间党派成为第一大党 B.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8.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爆发的起因是( ) A.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B.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9.右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第16讲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辛亥 革命 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1 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2 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狭隘认识3 立宪派的作用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5 革命党人对民族主义思想的改进6 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潍坊一模)对图一、图二间的联系解释合理的是()

A.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B.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洋务企业集中地 C.洋务运动培育了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 D.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解析: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影响力较大的地点都是在洋务运动开展的地区,说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排除A项;根据题图可知辛亥革命爆发地多与洋务运动开展地区重合,属于表面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 项;清末新政编练新军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武装力量,排除C项。 2.(2018·江苏卷,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解析:B据材料中“近代四川”“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也有官的商的款……怕的是外国占路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保路运动。保路运动爆发后,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发动革命,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而保路运动发生于1911年,A项错误;促使五四运动发生的事件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项错误;推动国民革命兴起的是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D项错误。 3.(2019·湖北联考)孙中山曾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 A.具有一定的狭隘色彩 B.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 C.是为完成反帝的任务 D.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 解析:A“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民族主义,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D项错误。 4.(2019·湖北名校联考)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

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影响

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影响 专业:工科试验班(工学) 学号:3100103054 姓名:梁恺祺

论文摘要: 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推翻之后,民族资产阶级并未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而是由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了一个中国历史特有的,以“中华民国”为招牌的,“北洋军阀”政府。究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目录: 1.北洋军阀形成原因及其统治特点; 2.北洋军阀统治造成的消极影响; 3.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1.北洋军阀形成原因及其统治特点; 北洋军阀最早要追溯到1895年的袁世凯“小站练兵”。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国民一片痛骂声中于宣布取消帝制。随后的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忧愤之中死去。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占踞东北三省。另外还有山西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定武军,西南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部分军阀还处在外国列强操纵下,中国从此尔吞我并,争斗不已。据统计,从1916年袁世凯死后到1926年北伐战争,全国共发生过有记录战斗大小600余起,可见这段时间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私人武装”,最早要从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在满清八旗兵极度衰弱的情况下支持发展的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

地主武装。这些武装中,因为地域的关系实现了严格的“兵为将有”的 制度,加强了其对于农民起义的战斗力。这些私人武装的存在,使得在 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且深被各代封建统治者所恶的“藩镇割据” 形势再度出现,而清政府又不得不依赖其维护自身统治。究其根本,造 成军阀割据是因为封建自然经济还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这些“土皇帝”才能在封闭的一块区域里称王称霸。 2.北洋军阀统治造成的消极影响;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各个派系军阀为巩固自身统治,采用各种残酷手段压榨民脂民膏,甚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同外国侵略者互相勾结。据统计,自1912—1926年,北京政府共发行了28种公债,发行总额达876,792,228元,实发行额也达612,062,708元(注: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年版,第366—360页)这些当然都是有借无还的官债。另外,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至数十种,而且年年增加,从1924年四川的盐税附加税竟有26种之多。1914年以后河北省创行了烟酒牌照税和印花税等(注:《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81、586页)张作霖在东三省、直隶等省滥发奉票,吴佩孚在湖北加印官票、金库券、军需兑换券(注:《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92页。);在河南发行400万有奖库券,分配各县,强民购买,(注:《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88页。)其恶果通货贬值,票券形同废纸,物价腾涌,人民生活困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