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滑石粉、甘油 国食药监保化[2011]500号 附件

乙醇、滑石粉、甘油 国食药监保化[2011]500号 附件

乙醇、滑石粉、甘油 国食药监保化[2011]500号 附件
乙醇、滑石粉、甘油 国食药监保化[2011]500号 附件

附件1:

化妆品用乙醇原料要求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乙醇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乙醇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

1.1 名称

乙醇

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

ALCOHOL

ID:65

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

乙醇

1.1.3 化学名称

乙醇(Ethanol)

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乙醇

1.1.5 常见别名

酒精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64-17-5

1.2.2 EINECS登记号

200-578-6

1.3 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CH3CH2OH

分子量:46.07

1.4 性状及理化常数

无色澄清液体,具有特征性气味,味灼烈;易挥发,易燃烧,燃烧时显淡蓝色火焰。与水、甘油、三氯甲烷或乙醚能任意混溶。乙醇(95%)沸点:78.2℃,乙醇(95%)凝固点:-114.1℃,乙醇(95%)相对密度:0.8129(20℃)。

2. 技术要求

2.1 原料使用目的

乙醇在化妆品产品中可作为溶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收敛剂等使用。

2.2 原料适用范围

乙醇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3 限量要求

2.3.1 乙醇含量要求

乙醇(φ/%)≥95.0(20℃)。

2.3.2 乙醇中相关组分限量要求

乙醇中甲醇体积分数(φ/%)≤0.2。

3. 检验方法

3.1 乙醇鉴别试验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乙醇的鉴别试验方法(见附1)。

3.2 乙醇含量测定方法

乙醇样品含量(φ/%)≥95.0,则相对密度应≤0.8129(20℃)。

乙醇样品相对密度检验方法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相关内容(见附2)。

3.3 乙醇中甲醇体积分数的测定方法

3.3.1 色谱条件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

起始温度40℃,维持12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10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20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80℃;

载气为氮气。

各组分色谱峰分离度应大于1.5。

3.3.2 溶液制备

对照溶液:精密量取无水甲醇(色谱纯)用乙醇样品稀释配臵成体积分数为0.2%的溶液。

取乙醇样品作为供试品溶液。

3.3.3 试验方法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并记录测定结果。

3.3.4 乙醇样品中甲醇体积分数,按下式计算:

其中:φX:乙醇样品中甲醇体积分数,%;A X:供试品溶液中甲醇的峰面积;A R:对照品溶液中甲醇的峰面积。

附1:

乙醇鉴别试验方法

附1.1 取乙醇样品1ml,加水5ml与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1ml后,缓缓滴加碘试液(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2ml,即发生碘仿的臭气,并生成黄色沉淀。

附1.2 乙醇样品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乙醇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附2:

乙醇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附2.1 乙醇为易挥发液体,使用韦氏比重秤测定其相对密度。

附2.2 测定方法

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臵20℃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乙醇样品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乙醇样品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臵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乙醇样品的相对密度。

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乙醇样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附件2:

化妆品用滑石粉原料要求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滑石粉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滑石粉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基本信息

1.1名称

滑石粉

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

TALC

ID:3119

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

滑石粉

1.1.3 化学名称

水合硅酸镁

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名称:滑石粉

1.1.5 常见别名

滑石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14807-96-6

1.2.2 EINECS登记号

238-877-9

1.3分子式、分子量及来源信息

1.3.1分子式和分子量

分子式:Mg3(Si4O10)(OH)2

分子量:379.29

1.3.2来源及制备信息

滑石粉是滑石矿石经机械加工磨成一定细度的粉体产品。

2. 技术要求

2.1 原料使用目的

滑石粉在化妆品中作为润滑剂、吸收剂、填充剂、抗结块剂、遮光剂等使用。

2.2 原料适用范围

滑石粉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妆品,特别是粉状化妆品中。

2.3 注意事项

在粉状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使粉末远离鼻和口。

2.4 滑石粉中相关组分限制要求

滑石粉中不得检出石棉。

3. 检验方法

3.1 滑石粉鉴别试验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滑石粉的鉴别试验方法(见附)。

3.2 滑石粉中石棉的测定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4月26日,公布的《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暂定)》(食药监办许函[2009]136号),对化妆品用滑石粉原料中的石棉进行测定。

附:

滑石粉鉴别试验方法

1. 取滑石粉样品粉末0.2g,臵铂坩埚中,加等量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95%~98%(w/%)硫酸5ml,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2. 取滑石粉样品粉末0.5g,臵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4→10)10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微沸,不时摇动烧杯,并保持微沸40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滤过,用水洗涤残渣4~5次。取残渣约0.1g,至铂坩埚中,加入硫酸(1→2)10滴和氢氟酸5ml,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时,取下冷却后,加水10ml使溶解,取溶液2滴。加镁试剂(取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0.01g溶于4%氢氧化钠溶液1000ml中)1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10)使成碱性,生成天蓝色沉淀。

附件3: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甘油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

1.1 名称

甘油

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

GLYCERIN

ID:1077

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

甘油

1.1.3 化学名称

1,2,3-丙三醇(Propane-1,2,3-triol)

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甘油

1.1.5 常见别名

丙三醇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56-81-5

1.2.2 EINECS登记号

200-289-5

1.3 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

分子式:C3H8O3

结构式:

H O

CH2CH CH2OH

OH

分子量:92.09

1.4 性状及理化指标

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2. 技术要求

2.1 原料使用目的

甘油在化妆品产品中可作保湿剂、降粘剂、变性剂等使用。

2.2 原料适用范围

甘油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3 限量要求

2.3.1 甘油含量要求

甘油含量(w/%)≥ 95.0

2.3.2甘油中相关组分限量要求

甘油中二甘醇含量(w/%)≤0.1

3. 检验方法

3.1 甘油鉴别试验方法

甘油样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77图)一致。

3.2 甘油含量测定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见附1)。

3.3 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见附2)。

附1:

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

取甘油样品0.20g,精密称定,加水90ml,混匀,精密加入2.14%(g/ml)高碘酸钠溶液50ml,摇匀,暗处放臵15分钟后,加50%(g/ml)乙二醇溶液10ml,摇匀,暗处放臵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0.5ml,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30秒内不褪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样品中甘油含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

w:甘油含量,%;

c: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V: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用量,ml;

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用量,ml;

m:甘油样品质量,g;

92.1:甘油的摩尔质量,g/mol。

附2:

甘油中二甘醇的测定方法

附2.1 色谱条件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

色谱柱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6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20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

载气为氮气;

各组分色谱峰分离度应大于1.5。

附2.2 溶液制备

供试品溶液:取甘油样品约10g(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精密称定,臵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对照品溶液:取二甘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使每1ml溶液中含有二甘醇0.5mg;精密量取5ml,臵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取二甘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甘油400mg,二甘醇和正己醇各0.1mg 的溶液。

3. 测试步骤

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色谱图中各组分色谱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二甘醇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5%。

依次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二甘醇含量。

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黄原胶及其特性和应用研究

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黄原胶及其特性和应用研究 黄原胶的安全性、稳定性、悬浮性、乳化性、假塑性和增稠性使其作为一种 工业味精”被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农业和石油开采等众多领域。黄原胶生产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和世界范围内粮食短缺,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采用工农业产品副产物来代替玉米淀粉实现黄原胶生产。 甘油是生物柴油酯交换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副产物,随着生物柴油产 业的发展而产量巨大。微生物转化法条件温和、简单、易操作等特点,使甘油在 发酵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如果甘油可以被用于黄原胶生产, 将为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Xanthomonas campestris NRRLB-1459为出发菌株,经驯化得到了一株可以 利用甘油发酵生产黄原胶的驯化株X.campestris CCTCC M2015714,且首次从基 因水平对野油菜黄单胞菌中与黄原胶合成相关的甘油代谢基因进行了研究。 经继续驯化,驯化株对甘油耐受能力提高到了100 g ? L1,并采用多阶段控 制流加甘油发酵策略,使黄原胶产量(33.9 g ? L-1)和发酵周期(60 h)与当前以淀 粉为原料黄原胶工业生产水平相当。同时, 对驯化株以甘油为底物发酵得到黄原胶的分子特性、结构特征、流变学特性和潜在应用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 以X.campestris NRRLB-1459为出发菌,经驯化得到 了一株可以利用甘油发酵生产黄原胶的优良菌株X.campestris CCTCC M2015714。 采用RT-PCM驯化株和原始菌中甘油代谢相关基因研究发现:原始菌中甘油代 谢相关基因(glp F 、glp K 、glp D 和fbp) 相对转录水平均为 1.0, 而驯化株中相 关基因相对转录水平均高于1.0,依次为:glp D(4.76)>glp F(3.36)>glp K(3.05)>fbp(2.53), 说明甘油代谢相关基因的增强表达是驯化株能够利用甘油生长并合成黄原胶的可能原因。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5 g ? L-1蔗糖或葡萄糖做启动物质,X.campestris

甲醇 丙酮 乙醇的GC定量分析教学内容

甲醇丙酮乙醇的G C 定量分析

精品资料 摘要:目的:建立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 P-W a x;柱温:50℃保持3m i n,以20℃/m i n升温至120℃保持4m i n;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 F I D;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r=0.9996~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6%,98.16%和98.04%,R S D分别为1.34%, 1.21%和0.94%;甲醇、丙酮和乙醇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0.002%和0.004%;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关键词:法莫替丁;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量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或赋型剂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由于残留溶剂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故所有的有机溶剂应尽可能除去。为了保护患者免受药物中残留有机溶剂的伤害,需对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法莫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滞药,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泌素瘤。由于合成本品过程中使用甲醇等有机溶剂,故有可能会残留在产品中,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法莫替丁项下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以毛细管柱代替填充柱,同时测定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结果表明本法分离度高、灵敏、准确且简便。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药 美国惠普公司H P5890型气相色谱仪,甲醇、丙酮、乙醇及二甲基甲酰胺(D M F)均为分析纯试剂。法莫替丁自制样品(批号200302001、200302002、200302003),法莫替丁市售品(郑州瑞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203)。 1.2色谱条件 色谱柱:H P-W a x(键合聚乙二醇,30m×0.32m m×0.50μm);柱温:50℃保持3m i n,以20℃/m i n升温至120℃保持4m i n;检测室温度:200℃;进样温度:200℃;载气:氮气;柱头压:68.95k P a;F D I 检测器;顶空进样0.5m L。 1.3溶液配制 对照溶液:称取299.8m g甲醇、500.2m g丙酮、499.6m g乙醇于100m L容量瓶中,加D M F稀释至刻度,为对照贮备溶液,每1m L含2.998m g甲醇、5.002m g丙酮、4.996m g乙醇。依次取0.2、 0.4、0.6、0.8、1.0m L对照贮备溶液 分别至10m L容量瓶中,加D M F稀释至刻度,制得系列浓度的对照溶液,每1m L含甲醇60.0、120、180、240、300μg;丙酮100、200、300、400、500μg;乙醇100、200、300、400、 500μg。 供试品溶液:称取2g供试品于20m L容量瓶中,加D M F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测定:精密量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 L,分别置于25m L顶空瓶中,在80℃的恒温箱中加热30m i n,取顶空气0.5m L进样。 2结果与讨论 2.1专属性试验 取甲醇、丙酮和乙醇依次进样,记录保留时间作为定性指标。色谱图中各成分峰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2.577m i n、1.913m i m和 3.048m i n,各成分峰之间峰分离度良好。 2.2线性范围 取系列浓度的对照溶液(每1m L含甲醇60.0、120、180、240、300μg;丙酮100、200、300、400、500μg;乙醇100、200、300、400、500μg)依次进样,记录峰面积。将峰面积对浓度进行回归,得回归方程。 2.3回收率试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甘油-乙醇法测定游离氧化钙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甘油-乙醇法测定游离氧化钙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品 1.仪器设备:高温炉、坩埚、坩埚钳、干燥箱、干燥器(内装硅胶)、滴定架、酸式滴定管、游离氧化钙测定仪、分析天平、量筒、烧杯、容量瓶、小勺子、滴管、镊子; 2.化学药品:①无水乙醇(C 2H 5 OH),体积分数不低于99.5%;②甘油(又称为 丙三醇C 3H 8 O 3 ),体积分数不低于99%;③碳酸钙(CaCO 3 );④氢氧化钠(NaOH); ⑤酚酞(C 20H 14 O 4 );⑥硝酸锶Sr(NO 3 ) 2 ;⑦苯甲酸(C 6 H 5 COOH); 二、试验原理 在加热搅拌下,以硝酸锶为催化剂,使试样中的游离氧化钙与甘油作用生成弱碱性的甘油钙,以酚酞为指示剂,用苯甲酸(弱酸)- 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生成甘油酸钙至溶液退色。 三、试验过程

1.检查操作间的工作环境,要求温度10~40℃、相对湿度≤85%。 2.准备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品。清洗各种玻璃仪器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备用。 3.按照GB/T12573方法取样,所取样品要均匀具有代表性。采用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分至约100g,经80μm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80μm方孔筛,充分混匀,装入试样瓶中,密封待检。尽可能快速地进行试样的制备,以防止吸潮。 4.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基准试剂)置于铂(或瓷)坩埚中,在(950±25)℃下灼烧至恒重,制得氧化钙放在干燥器内备用。 5.配置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0.1mol/L),将0.4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 6.甘油-无水乙醇,将500ml丙三醇与1000ml无水乙醇混合,加入0.1g酚酞,混匀。用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中和至微红色,贮存于干燥密封的瓶中,防止吸潮; 7.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0.1mol/L),称取12.2g已在干燥器中干燥24h 后的苯甲酸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贮存于带胶塞(装有硅胶干燥器)的玻璃瓶内。 8.用甘油-无水乙醇法的滴定度的标定,称取0.04g氧化钙,精确值0.0001g,置于2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30ml甘油-无水乙醇溶液,加入约1g硝酸锶,放入一根搅拌子,装上冷凝管,置于游离氧化钙测定仪上,以适当的速度搅拌溶液,同时升温并加热煮沸,在搅拌下微沸10min后,取下锥形瓶,立即用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消失,再装上冷凝管,继续在搅拌下煮沸至红色出现,取下滴定,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在加热10min后不出现红色为止。记录消耗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 所谓的丙酮是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有特殊的辛辣气味。容易溶于水中和甲醇、乙醇等等的有机溶剂中。属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易燃也容易挥发。 一、.化学性质 1.丙酮球棍模型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酮与频哪醇。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

2.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3.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

丙酮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CSDS 丙酮编制日期:2012-06-0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中文名称2: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英文名称2:Dimethyl ketone 主要用途: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生产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Sinopharm Chemical Reagent Co.,Ltd 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号 邮编:200002 传真:86-021-******** 应急电话:86-021-******** 电子邮件地址:qc@https://www.doczj.com/doc/8b16960069.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b16960069.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SCRCCSDS100004 生效日期:2012-06-08 2. 危险性概述 2.1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易制爆。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健康危害: 吞咽有害、吸入有害、皮肤刺激。 2.4环境危害:无资料。 2.5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丙酮 67-64-1 100 4. 急救措施 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4.5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5. 消防措施 5.1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 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措施

酒精发酵实验(修改后)

实验五酒精发酵系列实验 5.1 酒精酵母的培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及其控制条件。 2.熟悉酒母的培养方法。 3.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己糖分解为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酒精发酵作用。酒精发酵的类型有三种:1、通过E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2、通过HMP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即异型乳酸发酵);3、通过ED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在工业酒精和各种酒类的生产中,酒精发酵作用主要是由酵母菌完成的,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是它们的工艺基础。 酵母菌通过EMP途径分解己糖生成丙酮酸,在厌氧条件和微酸性条件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为乙醇。但是如果在碱性条件或培养基中加有亚硫酸盐时,产物就主要是甘油,这也就是工业上的甘油发酵。因此,如果酵母菌要进行酒精发酵,就必须控制发酵液在微酸性条件。 三、实验器材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种,培养基、蒸馏水、无菌水、铝锅、电炉、三角瓶、牛皮纸、棉绳、水浴锅、振荡器。 四、方法步骤 4.1 酒母的制备 4.1.1 培养基配方 红糖100g,硫酸铵2.0g,磷酸二氢钾1.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配好后的发酵培养基分装入205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湿热灭菌20min。 4.1.2 酒母扩大培养 根据上诉配方配制培养基,按下述步骤,灭菌、接种、培养。 4.1.2.1 酒母扩大培养 4.1.3成熟酒母质量指标 要求细胞形态整齐、健壮、没有杂菌。酵母的细胞数为1亿/ml左右,出芽率在15~30%,酵母死亡率≤1%。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如何培养酒母?酒母培养要点是什么?

甘油使用方法

秋冬季风大寒冷容易皮肤干燥开裂,甘油是极佳之皮肤软化剂,是製造滋润油、面霜及其化脸部化粧品的重要成份;具有极佳之吸湿性,因此能帮助保持水份,均匀的扩散在皮肤表面上。温和有效的保湿皮肤,同时在皮肤表层形成滋润膜,补足皮肤内层缺失的水分,有效改善干燥肤质,令皮肤变得柔嫩幼滑。 注意事项:纯甘油需要稀释方可使用,可以任何比率溶于水或酒精中,不要將甘油直接擦在脸上,否則非但不能滋润皮肤,反会因水份被吸收而变干。如皮肤有破损不宜再搽甘油,以免刺激皮肤影响伤口的愈合。 1.可用于做补水面膜,将面膜纸泡于纯净水(冰镇最佳)中备用,洁面后,敷于面部厚厚一层甘油,手指打圈轻按摩三分种,使其充分吸收,将泡好的面膜纸敷在脸上十五分钟拿下,再从脸部抹上少许甘油,保持面部冷静,几分钟后,甘油完全吸收,极佳的补水效果,会让你大吃一惊,感叹自己也成为一个水美人。第二天化妆都会容易很多哟。此面膜无刺激,可每天晚上使用。还可以再泡面膜纸的水改为牛奶更滋润营养,或在水中加入珍珠粉更美白等效果,可针对自己的肤质,适当调和使用。

2.可用于手部滋润,将适量甘油倒入水中,双手合十搓至发热,抹于手背需要滋润处,效果跟护手霜一样的效果。因为甘油是靠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达到皮肤滋润,所以比较适合南方空气潮湿的地区使用。 3.可用于全身补水滋润,沐浴过程中,将洗干净的脸上,身上抹上厚厚的甘油,让整个身体充分吸收浴室中潮湿的空气,几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沐浴后,你会感觉整个身体都喝饱了水,身体放松皮肤不干燥。我每次洗澡用整整一瓶,您若使用,可适量调和。 具体按摩手法:和擦眼霜一样的手法,按一边一颗黄豆大小量,从内眼角轻轻擦到外眼角,涂四五秒种,等它吸收.我都是先涂眼霜,再擦甘油的.坚持使用,你会看到惊喜的哦! DIY系列自制面膜: 番茄蜂蜜面膜 材料:甘油6滴、番茄2个、鸡蛋白1个、蜂蜜、面粉少许。 1.番茄用打果汁机打碎成汁。 2.鸡蛋白与番茄汁、甘油蜂蜜调匀。 3.稍加面粉调呈糊状。

乙醇

乙醇 化学结构: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分子式:C2H5OH 相对分子量:46.07 分子结构: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 结构简式:CH3CH2OH(分子式)或C2H5OH(计算式) 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化学式CH3CH2OH MolarMass = 46.06844(232)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密度:0.789 g/cm^3; (液) 熔点:?114.3 °C (158.8 K) 沸点:78.4 °C (351.6 K) 在水中的溶解度:pKa 15.9 黏度:1.200 mPa·s (cP), 20.0 °C 分子偶极矩:5.64 fC·fm (1.69 D) (气) 折射率:1.3614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 临界温度(℃):243.1 临界压力(MPa):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3.3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电介质:非电解质 物理性质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室温下,乙醇是无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性液体。 λ=589.3nm和18.35°C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 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随着碳数的增长,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

甲醇丙酮乙醇的gc定量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 P-W a x;柱温: 50℃保持3m i n,以20℃/m i n升温至120℃保持4m i n;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F I D;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r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和%,R S D分别为%,%和%;甲醇、丙酮和乙醇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和%;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关键词:法莫替丁;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量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或赋型剂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由于残留溶剂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故所有的有机溶剂应尽可能除去。为了保护患者免受药物中残留有机溶剂的伤害,需对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法莫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滞药,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泌素瘤。由于合成本品过程中使用甲醇等有机溶剂,故有可能会残留在产品中,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法莫替丁项下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以毛细管柱代替填充柱,同时测定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结果表明本法分离度高、灵敏、准确且简便。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药 美国惠普公司H P5890型气相色谱仪,甲醇、丙酮、乙醇及二甲基甲酰胺(D M F)均为分析纯试剂。法莫替丁自制样品(批号1、2、3),法莫替丁市售品(郑州瑞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1.2色谱条件 色谱柱:H P-W a x (键合聚乙二醇,30m×0.32m m ×μm);柱温:50℃保持3m i n,以20℃/m i n 升温至120℃保持4m i n;检测室温度:200℃;进样温度:200℃;载气:氮气;柱头压:; F D I检测器;顶空进样m L。 1.3溶液配制 对照溶液:称取甲醇、丙酮、乙醇于100m L容量瓶中,加D M F稀释至刻度,为对照贮备溶液,每1m L含m g甲醇、丙酮、乙醇。依次取、、、、对照贮备溶液 分别至10 m L容量瓶中,加D M F稀释至刻度,制得系列浓度的对照溶液,每1m L含甲醇60. 0、120、180、240、300μg;丙酮100、200、300、400、500μg;乙醇100、200、300、400、500μg。 供试品溶液:称取2g供试品于20m L容量瓶中,加D M F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测定:精密量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 L,分别置于25m L顶空瓶中,在80℃的恒温箱中加热30m i n,取顶空气进样。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课件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 报告书 (酒精发酵实验) 学生姓名:吴丁柱 学号:3102106216 班级:生工2102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魏胜华

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 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 学生姓名:吴丁柱学号:3102106216 专业班级:生工2102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12.17 实验成绩: 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 1.1现状 酒精是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工业化生产酒精始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的酒精厂,但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酒精产量不到1万吨,专业性酒精厂生产规模大都是千吨小厂,基础十分薄弱。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酒精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有酒精生产企业450多家,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共26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3家、10~20万吨7家、3~5万吨9家。2005年酒精产量达368.13万千升(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计)(不包括自产自用的酒精),比2004年增长33.6%,居世界第三位。 2004年出口酒精74.44万吨比2003年增2.28倍,每吨酒精创汇418.73美元。进口3433吨,其中变性酒精1802.18吨,用汇686.03美元/吨。酒精生产实现了连续化、使用专用酶制作和商品酒精酵母,固定化酒精酵母,淀粉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淀粉出酒率好的企业可以达到55~56%,(96°V/V)原料出酒率可到40~40.88%。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4次制订、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酒精企业的日益增多,标志着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国外酒精生产技术自石油危机和美国大力发展汽油醇以来,有了更快的进步,特别是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与我国拉开了差距。我国每吨酒精平均能耗酒精800公斤以上,世界水平为300~400公斤。随着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正在得到飞跃发展和提高,深信21世纪初期一定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2国内酒精蒸馏流程的进展 淀粉质原料→ 蒸煮→ 发酵→ 蒸馏→ 酒精 (糖质含糖蜜)(糖质原料无需蒸煮) 1.2.1两塔 (1)50年代初,天津、地方国营哈尔滨(顾乡屯)等酒精厂采用的两塔间断蒸馏流程。 (2)50年代初间歇流程生产能力低、消耗大,相继改为连续蒸馏。上海新亚酒精厂采用的两塔液相过塔流程。 (3)山东黄台酒精厂采用的两塔半液相过塔流程。 (4)1953年南阳酒精厂为降低煤耗采用了两塔气相过塔蒸馏流程生产95%(V)酒精。 (5)1956年部颁医药用酒精标准实施后,上海酒精厂、资中糖厂采用的两塔气相 1

固体酒精配方,制备方法

固体酒精配方生产制作方法酒精膏制备配制 产品名称:固体酒精增稠剂FR400 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是将工业酒精(乙醇,CH3CH2OH)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固体型态。使用时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燃烧时无烟尘,火焰温度均匀,温度可达到600 ℃左右。每250 g可以燃烧1.5小时以上。固体酒精,因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与液体酒精比较安全性较高,作为一种固体燃料,广泛应用于餐饮业、旅游业和野外作业等场合。 用固体酒精增稠剂FR400的优势: 环保型膏状固体酒精,是固体酒精中一种性能超群的新品种,FR400用于固体酒精生产,可完美代替传统的硝化棉,让你的固体酒精更晶莹剔透外观为形似水晶般晶莹透明的凝胶状物质,也可为其染色.捏,挤,取用,均无液体渗出. 丙烯酸树脂性能:FR400是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常规用量0.5-1.0%就能产生高效的增稠作用.是非常理想的酒精增稠剂.飞瑞化工可为您提供样品及配方技术。 甲醇乙醇增稠剂增稠机理:成盐增稠:最通常的办法是将酸性的树脂变成适当的盐,使卷曲的树脂分子被张开而导致增稠.在水及其它极性溶剂中,用NaOH、KOH、NH40H之类中和,容易生成盐;在极性较弱或非极性溶剂中就要用有机胺进行中和。当树脂用作乳化剂时,为使油/水乳化剂取得最佳稳定性,需对树脂采用水溶性无机碱和油溶性有机胺进行双重中和,使生成在水中和油中都可溶的盐,在油相和水相中起桥梁作用。 b.轻键增稠,在树脂中加入一种羟基给予体,树脂分子作为羧基给予体能与一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结合形成氢健而增稠,此方法需要时间,可能从5分钟以至几个小时,稠度才能达到最高值。 固体酒精配方 序号原料编码配比(%) 1 水 30.00 2 酒精 70.00 3 酒精增稠剂FR400 0.50 4 碱性中和剂 0.50 5 火焰赋色剂 0.3 固体酒精的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 1.将0.5份的FR400加到30份水和70份酒精中,适当搅拌然后放置6个小时(放置的过程注意要密封,防止酒精挥发),等到粉末均匀溶解为透明液体,切记不允许有小疙瘩出现。(另一种溶解方法:用均质机打均质10分钟,消泡即可使用)。 2.将上述溶液边搅拌边滴加TEA,滴加原则为少量多次(切记滴加的过程必须搅拌充分),确保FR400可以均匀中和,直到产品为无色透明凝胶状为止。 3.如果希望产品增加色彩,可以添加少量甘油搅拌,然后密封保存即可。 制作固体酒精的注意事项 1.水质因素:硬水中含有2价阳离子,比如Cu,Mg,Ca等阳离子的存在,会破坏FR400

丙酮与异丙醇性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 1. 异丙醇是无色透明可燃性液体,有与乙醇、丙酮混合物相似的气味。比重0.7851 、熔点-88 ℃、沸点8 2.5 ℃。 2. 异丙醇能溶于水、醇、醚、氯仿。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3.8 ~10.2%( 体积) 。可用於防冻剂、快干油等,更可作树脂、香精油等溶剂,在许多情况下可代替乙醇使用。也可用作涂料,松香水,混合脂等方面;无色透明;纯天然产品。 【分子式】C3-H8-O 【分子量】60.09 【比重】0.7854 (20℃) 【熔点】-88.5℃ 【沸点】80.3℃ 【蒸汽压】33毫米汞柱(20℃) 【蒸汽密度】2.07 【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LD50: 5045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LD50: 3600 毫克/ 公斤 【毒性分级】中毒 【刺激数据】眼- 兔子100 毫克/ 24小时中度 【职业标准】TLV-TWA 400 PPM (980 毫克/ 立方米) 【燃烧热值】474.8千卡/克分子 【自燃点】398.9 ℃ 【闪点】11.67 ℃ 【爆炸极限】2~12% 【爆轰气体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储运事项】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

丙酮-CH3COCH3㈠理化性状和用途透明、无色、易挥发辛辣气味的液体。沸点:56℃;蒸气密度:2.0;闪点:-18℃;自燃点:538℃。爆炸极限:2.5~13%。蒸气有甜味,似薄荷香味。作为一种溶剂,用于许多工业。用来制造涂料、清漆、除漆剂、橡胶、塑料、炸药、染料、人造丝和摄影用化学物质。㈡、毒性属于微毒性,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最高容许浓度:400mg/m3(750ppm)㈢、短期暴露的影响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㈣、长期暴露的影响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㈤、火灾和爆炸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用干粉、抗溶泡沫灭火剂、卤素灭火剂或二氧化碳来灭火。用水来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并驱散丙酮蒸气。㈥、化学反应性与氧化剂(如过氯酸盐)以及氯化剂与碱类混合物(如氯仿与氢氧化钠)都能产生刺激反应。与二氯化硫和六氯三聚氰(酰)胺也能产生剧烈反应。对合成纤维有腐蚀作用。㈦、人身防护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眼睛:戴化学放溅眼镜,必要时可佩带面罩。㈧、急救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眼睛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㈨、储藏与运输将丙酮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优良好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质。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包装号2(甲)、6。㈩、安全与处理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护服装和呼吸器。移去热源和火源。应停止或减少泄露。用黄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体。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炉中烧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处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酒精生产工艺

新疆农业大学 《酶与酶工程》 专题讨论综述 题目: 酒精生产工艺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成绩:

2013 年4月 酒精生产工艺 摘要我国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大多数工厂是采用薯干和玉米为原料。为了进一步提高酒精生产水平,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在研究新型的酒精发酵方法,如目前已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固定化细胞酒精发酵法,耐高温活性干酵母发酵法等新的发酵工艺。在设备方面也有不少新型生物反应器出现,如单罐连续搅拌反应器、酵母回用连续搅拌反应器、塔式反应器、细胞固定化反应器等。酒精蒸馏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改造了蒸馏塔板结构,并研究新的蒸馏工艺。目前研究较多的蒸馏工艺有高效节能的差压式蒸馏,膜分离酒精等。随着乙醇传感器和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酒精工业的生产水平将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霉菌,废糖蜜,糊化,醪液。 原料及其处理 1.淀粉质原料的选择 (1)原料资源要丰富,容易收集。酒精生产需要大量原料,要有一定的库存量。(2)原料要容易贮藏。水分高的原料不易贮藏,含水量低于13%为宜。 (3)原料含杂质要少,并在生产中不产生有害、有毒物质。 (4)原料价格低廉,可降低产品成本。尽量采用野生植物原料。 2.糖质原料的选择 糖质原料主要指糖蜜。根据糖蜜的含糖糖量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糖蜜:含全糖(总糖)高于50%,不溶物和胶体物质等杂质含量较少;二级糖蜜:含全糖45%~50%;三级糖蜜:含全糖低于45%。所有等级糖蜜浓度均不得低于80`~900 ,相对密度为1.41~1.50(20℃)。 原料的种类 用于生产酒精的淀粉原料主要有:薯类;粮谷类;糖质原料;野生植物;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纤维质原料。 常用原料的化学组成 1.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这些物质都可以发酵生成酒精,同时也是霉菌和酵母的营养及能源,原料中含这些物质越多,生成酒精也就越多,所以它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蛋白质在酒精生产中,原料所含的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经蛋白酶降解后作为生产菌种所必需的氮源,而参与菌体细胞的合成,因此其含量以满足菌体正常生长繁殖为宜。 3.无机盐及生长素其功能是作为酶活性基的组成部分或调解酶的活性。生产原料中无机盐和生长素的含量均足够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4.脂肪脂肪对发酵有影响,如玉米、高粱糠、米糠等油脂较多,则生酸较快。一些酒精厂如采用玉米作为原料,总是先把玉米胚芽除去。 5.单宁单宁具有涩味和收敛性,遇铁呈蓝黑色,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而糖

二丙酮醇

4-甲基-4-羟基-2-戊酮 WinID:03GQ 中文名称:4-甲基-4-羟基-2-戊酮 英文名称:4-Hydroxy-4-methyl-2-pentanone 别名名称:2-甲基-4-氧代-2-戊醇二丙酮醇甲基戊酮醇双丙酮醇羟基甲基戊酮 更多别名:2-Methyl-4-oxo-2-pentanol Diacetone alcohol Methyl amyl ketone alcohol Pyranton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 目录 1.编号系统 2.物性数据 3.毒理学数据 4.生态学数据 5.分子结构数据

6.计算化学数据 7.性质与稳定性 8.贮存方法 9.合成方法 10.用途 11.安全信息 12.表征图谱 更多 编号系统 CAS号:123-42-2 MDL号:MFCD00004471 EINECS号:204-626-7 RTECS号:SA9100000 BRN号:1740440 PubChem号: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易燃液体,微有薄荷气体。 2. 沸点(oC,):168 3. 熔点(凝固点)(oC):-44 4. 相对密度(g/mL,20/4oC): 5. 相对密度(25℃,4℃): 6.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4

7. 折射率(20oC): 8. 折射率(25oC): 9. 黏度(mPa·s,20oC): 10. 闪点(oC,闭口): 11. 闪点(oC,开口):56 12. 蒸发热(KJ/mol,30~110oC): 13. 燃烧热(KJ/mol): 14. 比热容(KJ/(kg·K),20oC,定压): 15. 蒸气压(kPa,25oC): 16. 蒸气压(kPa,oC): 17. 体膨胀系数(K-1,20oC): 18. 溶解性:能与水、醇、醚、酮、酯、芳香烃、卤代烃等多种溶 剂混溶,但不与高级脂肪烃混溶。 毒理学数据 1.毒性分级中毒 2.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400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C50: 3950 毫克/ 公斤;兔经皮LD50:13.6g/kg。 3.刺激数据:皮肤- 兔子 500 毫克轻度; 眼- 兔子 20 毫克重度。 4.对皮肤的刺激小。长期反复接触可造成皮炎或引起慢性中毒。浓 溶液能引起肝、肾障碍,贫血,并有麻醉作用。属低毒类,嗅觉阈浓度m3; 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238mg/m3。其蒸气对皮肤、眼、鼻、喉和肺部有刺激作用。人吸入高浓度的双丙酮醇时,引起黏膜刺激、胸闷,严重者可

丙酮(仅供参考)

丙酮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丙酮的相对密度为0.8,熔点为-94.6℃,沸点为56.5℃,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丙酮是易燃品,建规火险分级为甲级。其闪点为-20℃,自燃温度为465℃,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丙酮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等途径危害健康。急性中毒,丙酮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丙酮的相对密度为0.8,熔点为-94.6℃,沸点为56.5℃,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丙酮是易燃品,建规火险分级为甲级。其闪点为-20℃,自燃温度为465℃,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丙酮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等途径危害健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丙酮在包装与储运中应该注意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和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避免光照,保持容器密封。同时,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该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应有降温措施。灌装时应注意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储运时注意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出现丙酮中毒及泄漏时,皮肤接触者应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中毒者应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急救;误服者应大量饮水并催吐。同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并切断火源 丙酮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安全防护 丙酮 CH 3COCH 3 1、别名·英文名 二甲基甲酮、阿西通、醋酮;Acetone、Dimethyl ketone、Propanone。 2、用途 用于有机溶剂、醋酐、氯仿、染料、石腊的精炼、橡胶、润滑油的制造。 3、制法 (1)通过玉米发酵法分馏制得。 (2)石油裂解法制得。 (3)木材干馏。 (4)醋酸钙加热。 (5)异丙醉催化脱氢。 4、现化性质 分子 量:5 8.08 熔 点: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l,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聚酯和聚氨酯的合。也可用作防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PT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聚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合成纤维开发的热点,被专家预测为2l世纪最主要的新纤维品种之一。 世界上已实现工业化生产1。3一丙二醇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种方法是Shell公司的环氧乙烷羰基化法;另一种方法是Degussa公司的丙烯醛水合氧化法。其中环氧乙烷羰基化法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其催化剂体系相当复杂.制备工艺苛刻且不稳定.配位体还有剧毒。丙烯醛水合氢化法成本较高.特别是丙烯醛本身属剧毒、易燃和易爆物品,难于储存和运输。由此可见.研究开发以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为原料制备l,3一雨二醇的技术很具竞争性和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形成催化氢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项技术。(1)催化氢解法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3一丙二醇是一个较复杂和困难的过程.目前人们刚刚在这方面开始研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加入钨酸和碱性物质如胺或酰胺等,在3lMPa的合成气压力和200℃的温度下反应24h,甘油催化氢解生成1.3丙二醇的产率为21%,选择性为45%。Schiaf等选用Ru配合物为催化剂,在四氢噻吩砜、甲苯和1一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中,在5.2MPa的氢压力和110℃的温度下反应19h,l,3丙二醇的选择性为44%,但转化率仅为5%。Shell公司于2000年开发了一种均相体系合成1.3一丙二醇.该法以含铂系金属的配合物为催化剂.加入甲磺酸或i氟甲磺酸作添加物.在水或环丁砜的溶剂中甘油被氢解生成1.3一丙二醇.其选择性可达30.8%。Chaminand等采用氧化锌、活性炭或三氧化二铝负载的cu、Pd或Rh作为催化剂.以钨酸作添加物.在水、环丁砜或二氧杂环已烷等溶剂中研究了甘油催化氢解反应。当温度为180℃、氢压为8MF,a时,产物中1,3一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摩尔比最好时可达到2.并认为Fe和Cu等有利于提高1.3一丙二醇的选择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利用甘油催化氢解制备1,3一丙二醇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存在甘油转化率低和产品选择性差的问题,结果不太理想.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对高效催化剂研究和开发。 (2)生物发酵法与催化氢解法相比,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受到特别的重视。德国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巾心(GBF)、美国杜邦和Genencor 公司等投人大量人力物力研究1.3丙二醇的发酵生产技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其一是从工业甘油出发研究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其二是运用现代基因1_程改造菌种.试图将转化葡萄糖为甘油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两组基因重组到同一细胞内.但基因重组困难,且重组后基因的传代稳定性还有待长时间考验。2001年DuaPont与Denencor申请了多项以葡萄糖为底物.用基因工程菌直接生产1.3丙二醇的专利,已投资建成年产j 万吨的发酵法生产l,3丙二醇的装置。 国内生物法生产l,3一丙二醇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点多集中于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方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的研究.虽然比德、美等国起步晚,但研究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清华大学以葡萄糖或粗淀粉(如木薯粉)为原料.采用双菌种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技术.避开了杜邦公司的专利,开发出了直接利用生物柴油的副产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一丙二醇的技术,该技术通过5000L发酵罐实验表明:1,3丙二醇浓度可达70g/L,实现了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发酵生产l,3丙二醇的工艺耦合。在后提取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针对发酵过程副产大量的有机酸(盐)的特点.在国际上率先将电渗析脱盐技术引入提取T艺。通过絮凝、浓缩和精馏等工序,制得的1,3一丙二醇产品纯度达到99.92%.收率达80%以上.填补了我国生物法生产1,3一丙二醇的空白。大连理工大学也已在实验室采用膜过滤将脂肪酶催化甲醇与油脂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和微生物转化甘油为1,3丙二醇两个过程耦联起来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