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教案 (粤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及掌握鉴赏方法

1.基本知识另附

2.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导入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

为“诗佛”。

(板书)王维(701-761)

☆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诗佛”。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被称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孟”

三、课前思考:

回忆你所学过的盛唐诗人王维的诗作,说说你对王维及其诗作的印象。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是鸣春涧中。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四、王维诗歌内容:

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鹿柴》、《鸟鸣涧》等

游侠边塞诗:《使至塞上》、《观猎》等

乡情、友情、爱情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相思》等

五、王维诗歌特点: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讲究布局构图,讲究远近高低大小动静的对比衬托,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致,富于图画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山居秋瞑》)

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间,常留空白,王维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绘画以线条色彩为艺术语言,王维的诗歌也充分调动这些艺术手段。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通过勾勒物体线条的横竖圆直的变化塑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通过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等绘画语言来抒情达意。

2、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

王维中年后奉佛教日笃。他既悟万事皆空,即将山水田园作为一方心灵的净土。而佛教禅宗的屏除杂念,有助于他静心凝神真切体验大自然的山水景物,从中悟理得趣。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风格多样,以清幽淡雅为主。

六、王维和山水田园诗:

源于老庄哲学

成于渊明手笔

继于大小谢(谢灵运、谢朓)

盛于唐代王孟(王维、孟浩然)

影响追随者韦柳(韦应物、柳宗元)

第二课时

《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鉴赏要点】

1、让学生朗诵,注意读准字音。

2、你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辋川别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农家田园生活。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一片层峦叠翠的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3、钟嵘云: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你知道“迟”妙在何处?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4、思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嘉祐)

从艺术上看,你认为谁的诗句较好,好在哪里。

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

“漠漠”有广阔迷茫意,“阴阴”有茂盛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富有意境。

5、简析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的特色。

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6、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尾联资料补充:

《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

“海鸥相疑”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7、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方式?有什么作用?

尾联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方式,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情怀和志向: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争席”和“海鸥相疑”这两个典故都充满了老庄色彩,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表达了诗人离尘脱俗的心态。

8、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

(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思想感情)

【附】回顾诗词鉴赏之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OR: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解答分析:这是最常见题型。要从景、情、境三方面去分析。

(3)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忠实地再现画面,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凄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得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应答为什么而感伤。

9、拓展延伸: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1)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2)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第三课时

一、《辛夷坞》鉴赏:

1、读诗歌

芙蓉花鲜艳灿烂,充满生机,营造出一种空寂清幽的意境。艳丽的花在清幽的山林中,由绽放到凋零,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恬淡安详。

2、讨论、简析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

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例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辎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3、讨论:本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小结: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很自然,山林的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花自开自落,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

5、质疑探究:你是否认为《辛夷坞》只是表达了淡泊情怀?

有人认为,《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二、《送沈子福归江东》鉴赏::

【鉴赏要点】

1、解析诗句: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写送行之地的景色。渡头、杨柳,显出送行和分别已在眼前。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了送别气氛。行客稀,可见渡头的冷清,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2、思考:“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春色换成春水、春草等行不行?

参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化虚为实:

时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诗人巧设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3、延伸拓展:

(1)分析下面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参考答案:

都是写愁的高手。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将愁装到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均完整。(2)王维诗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试联系《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景物描写与表达感情的关系。

明确:前者以景衬情,后者以景喻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A.一、二两句是怎样写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B.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A.首句写秋雨连江,夜幕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次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B.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第四课时

一、《观猎》鉴赏:

【鉴赏要点】

1、课前思考:此诗勾画了怎样的画面?用词、章法、句法上有何特点?

2、诗句解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劲风猛吹,角弓鸣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威威赫赫的声势中引出了将军,烘托得艺术氛围有先声夺人之势。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射猎之地,草已枯黄,积雪也消尽了。草枯,走兽无处躲藏,更显出鹰眼的锐利;雪尽,战马奔驰便少沾滞,更觉轻快。这两句话,表面看只写了鸷鹰、骏马,然而,它不仅仅是写鹰与马,实际上通过写鸷鹰骏马还是写人,写出了将军雄姿英发的威武气概。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新丰市”与“细柳营”这两个地名的选择,包蕴了诗人艺术的匠心。

新丰市,此地产美酒,同时也是豪侠之士聚集之地。“细柳营”是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屯兵之所,周亚夫以军威军纪严整而深得汉文帝的赞赏。

将军带领人马也到了新丰市,就暗含着赞赏将军潇洒的风度和豪爽的英姿。诗中特意写出将军人马到细柳营,就暗示了这位将军不仅会射猎,而且像周亚夫一样,能征善战,战功显赫。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古代常用射雕来标志射箭技术的高超。将军回过头来看射雕处,射猎之场已被沉沉暮云笼罩住了,猎场辽阔,苍茫渺远。

将军就是从这个广阔天地里奔驰而来,这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极其豪迈,极其淋漓酣畅的意境。

3、《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最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你还能说出相似的例子吗?

明确:对比。

射猎是“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相当紧张;猎后“千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

4、这首诗颔联中的“疾”“轻”二字用的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怎样理解?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明确:“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将军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非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5、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中用了“忽过”“还归”两个词,你觉得用得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用得好。用“忽过”“还归”两个词,表现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

二、作业:

1、完成《王维诗四首》中的相关练习。

2、背诵、默写《辛夷坞》和《观猎》。

3、预习《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时作业:1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第1课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野老 ..与人争席罢野老:农夫,这里指作者自己 B.罟师 ..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 C.草枯鹰眼疾.疾:快,锐利 D.山中习静 ..观朝槿习静:习惯安静 【★★答案★★】D 【解析】习静:静修的意思,如静坐、坐禅之类的。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风空灵、典雅,极富诗情画意。 B.“野老与人争席罢”典出《庄子·杂篇》,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仍未得道,心机太重。 C.“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兵之地,借用此地名,多了一重意味,意在表现狩猎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相呼应。 D.“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典出《北史·斛律光传》,史载北齐斛律光狩猎时,射中一雕,称“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 【★★答案★★】B 【解析】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与中声街居委会密切配合,狠抓了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B.公司董事会把他吸收到领导班子里来,让他担任副总经理职务,是经过仔细、严格的考验和研究的。 C.7月底建成的国外动物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动态监视国外动物疫情,科学评估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传入疫病的风险。 D.不少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表明:鲁迅先生越到晚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思想就越来越更加明确,更加坚定。 【★★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把“为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改为“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或“为

优质课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侣。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我们的《孔雀东南飞》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学习目标: 1、阅读欣赏,把握故事情节,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小组合作,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培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 同学们,《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是如何讲述的呢谁能: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 本文讲的是在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却因焦母的逼迫,不得已而选择离婚。但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哥哥却逼她再嫁,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死后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2、请按照“引子、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层次为我们梳理故事脉络,并用2至4字概述每一层次的内容。 引子: 1 自然段,托物起兴 开端: 2-6 自然段,被遣 发展: 7-12 自然段,誓别 ; 再发展: 13-21 自然段,抗婚 高潮: 22-31 自然段,殉情 结局: 32 自然段,合葬 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我们整体感知了全文。那么,同学们 二、分析人物形象 这个故事的女一号是谁下面,请你在文中寻找刘兰芝的动人之处,做到能通过分析语言,分析刘兰芝形象,并能有感情的朗诵个性化的语言。 我来说说我眼中的刘兰芝。 (诵读指导: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情感上来说,我们要注意个性化的语言所具有的人物感情色彩。) . 1、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 ◆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多才多艺、美丽、聪明”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

18-19 第1单元 1 王维诗四首

1王维诗四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蒸藜炊黍.()(2)啭.黄鹂() (3)芙蓉.() (4)红萼.() (5)风劲.() (6)罟.师() 【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 2.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罟师.荡桨向临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 3.名句背诵 (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者名片] “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开元 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

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探究·精研文本] 积雨辋川庄作 [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 [文脉梳理] 《积雨辋 川庄作》 [文本深读] 1.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课程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北朝民歌。 师:乐府诗歌是自《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

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又有人将其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明确:(1)、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2)、矛盾冲突:有“遣与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说课讲解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北朝民歌。 师:乐府诗歌是自《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又有人将其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明确:(1)、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2)、矛盾冲突:有“遣与被遣”、“休与不休”、“爱又难爱”、“嫁与不嫁”等,其中焦母与兰芝的矛盾构成故事的主要冲突,也是焦、刘爱情悲剧的根源。 (3)、情节内容:请归求情叙别被遣结誓还家拒媒避婚死别 告母徇情合葬 3、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 它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却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只能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

2020高中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1 王维诗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 王维诗四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蒸藜炊黍.( ) (2)啭.黄鹂( ) (3)芙蓉.( ) (4)红萼.( ) (5)风劲.( ) (6)罟.师( ) 【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 (6)ɡǔ 2.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罟师.荡桨向临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 3.名句背诵 (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 (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者名片] “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开元九年 (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 (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教案 (粤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及掌握鉴赏方法 1.基本知识另附 2.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导入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

《王维诗四首》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及掌握鉴赏方法 1.基本知识另附 2.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导入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板书)王维(701-761) ☆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诗佛”。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被称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孟” 三、课前思考: 回忆你所学过的盛唐诗人王维的诗作,说说你对王维及其诗作的印象。

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 1王维诗四首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其中王维被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字 体 赏美文 倾听王维 生活,是一门艺术。王维,恰到好处地诠释着这句话。

在内心的静美中,诗人总是徘徊着,低吟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山里美景,更是诗人的心灵之景。 即使到了晚年,诗人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那种热情,那种期盼,岂是佛家寂灭之情所具有的? 他的笔下,有空山新雨、松间明月,有清雅绿竹、高崖古松,有直沁人心的绿苔,有柔如丝绦的柳条。 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洁净的美,王维在这种美里涵养着自己。 任外界浊如泥塘,诗人,在污泥中挺立,淡然开放,如夏日午后一枝洁净的荷。 纷纷开且落 本是王维描写辛夷花在寂静无人的山涧里,悄悄开放,又纷纷落去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悠闲恬静的心境。但在一个善于读诗、善于感悟的读者眼里,这种意境能触动他的心绪,生发出许多感触。 千里暮云平 在踏进军营之际,将军的一个“回看”,看到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这种以景结尾的方法,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读来别有韵味,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 纷纷开且落,是一种洒脱的寂寞,或者说,是一种恬然的情怀。

18 19第1单元1王维诗四首

1 王维诗四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⑴蒸藜炊黍()(2)啭黄鹂() ⑶芙蓉()(4)红萼() ⑸风劲()⑹罟师() 【答案】(1)sh u(2)zhu n (3)r rt)g (4) e (5)j ni g (6) gu 2 ?词语释义 ⑴蒸藜炊黍饷东菑: (2) 罟师荡桨向临圻: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 3.名句背诵 (1) ______ 阴阴夏木啭黄鹂。 (2) ______ 纷纷开且落。 (3) ______ 江南江北送君归。 (4)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 , _________ 。 (5) ______ , 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⑴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 )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者名片] “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开元 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 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 (752)任 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探究精研文本] ------ 积雨辋川庄作----------- [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 [文脉梳理] 《积雨辋川庄 作》 〔首联写田家生活 写景/ '山上静观 < '颔联写自然景色/ ' 颈联 抒情/ '抒写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 /

王维诗四首学案教师版

《王维诗四首》学案 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介绍 : 一、 表达的情感内容 1.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 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二、 常见的写景技巧 (一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②以动衬静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②色彩映衬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 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 5.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 (二).表现手法: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拟人 (2 )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三、 语言特点: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四、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五、 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六、 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王维诗四首》学习目标: 1、 深入揣摩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2、 进一步理解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3、 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 学习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一、课前自学探究 1、王维,字 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 (朝代) _______________ 派代表诗人之一, 与孟浩然齐名,世称“ 崇信_,诗常常在景物中流露出禅宗达观通脱的生命体悟, 使读者读了忘怀尘俗,心境洒脱,故有“ 之称。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 ;观摩诘之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字音识记 辋()川藜黍( 萼( )罟( 3、文体常识填空 近体诗分为 为______________ 、_ 有_______ 言和 _______ 言绝句。 答案:一、课前自学探究 1、 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 2、 字音识记 辋川(w fing )藜黍(I ^) 3、 律诗,绝句,八句,四, )东菑( )师 )白鹭( )朝槿( 露葵( )辛夷坞( O 其中,律诗 ;其中 ________ ________ 句,共 _____________ 联, 和 必须对仗。绝句 “王孟”佛教 “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分别 句, 东菑(z i )白鹭(I U )朝槿(j in )露葵(ku 门辛夷坞(w U )红萼(e )罟(g u )师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四、五、七 二、导学过程 《积雨辋川庄作》: 【方法】这首诗属于 诗。一般来说,这类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描写壮美山 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 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 考,揭示引人思考的生活哲理。这首诗显然属于第 ___________________ 种情况。 1、自读诗歌,试找出诗中用到的意象。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优质课 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优质课优秀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王维诗四首习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王维诗四首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其中王维被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美 字 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赏美文 倾听王维 生活,是一门艺术。王维,恰到好处地诠释着这句话。 开始的时候,王维也一定渴望建功立业。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朝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央之国”。在一种积极昂扬的鼓励下,一个个文人,扔下毛笔,从书斋中走出,走向长安,行役塞外;或者一把长剑,浪迹天涯。 以书生而守边,以功绩而出将入相,是唐代文人的终极目标。 王维,一定也不缺乏这个目标。他埋头书斋,磨穿铁砚,然后,一袭青衫,风度翩翩,进入京师,凭着满腹锦绣,一纸试卷,中了进士。那年,他才20多岁。那真是个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的岁月。 这时,他遇着了自己的知己,唐代最著名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张九龄。王维以他的才华、志向、人格,赢得了张九龄的青睐。那时,他一定踌躇满志,也一定充满了理想和希望。他的诗歌,这时,映现出一种宏阔,一种豪迈。这种雄豪昂扬之气,即使是当时的边塞诗人,也见之逊色。 可惜,唐代的盛世,此时已成乐游原上的一轮落日了。 王维后期的诗,表现出一种洁净,一种和谐,一种优美。这是对外界美的追求的失望,一变而成为对内心美的渴求和构建。 在内心的静美中,诗人总是徘徊着,低吟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山里美景,更是诗人的心灵之景。 即使到了晚年,诗人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那种热情,那种期盼,岂是佛家寂灭之情所具有的? 他的笔下,有空山新雨、松间明月,有清雅绿竹、高崖古松,有直沁人心的绿苔,有柔如丝绦的柳条。 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洁净的美,王维在这种美里涵养着自己。 任外界浊如泥塘,诗人,在污泥中挺立,淡然开放,如夏日午后一枝洁净的荷。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标] (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 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学习本诗 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 点。(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北朝民歌。 师:乐府诗歌是自《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 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 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 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 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 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 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乐府诗主要保存在 《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又有人将其 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 叙事诗。

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 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 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 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 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 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明确:(1)、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2)、矛盾冲突:有“遣与 被遣”、“休与不休”、“爱又难爱”、“嫁与不嫁”等,其中焦母与兰芝的矛盾构成故事 的主要冲突,也是焦、刘爱情悲剧的根源。 (3)、情节内容:请归求情叙别被遣结誓还家拒媒 避婚死别告母徇情合葬 3、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 它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东汉建安 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却对兰芝百般刁难。兰 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只能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宰为媒,兰芝践约抗婚,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而来,夫妻约定“在天愿 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喜庆之日,刘焦双双命赴黄泉。 4、按什么顺序叙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