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学习宪法

如何学习宪法

如何学习宪法
如何学习宪法

如何学习宪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教授

法大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教授

北大法学院王磊教授

焦洪昌:研究透彻宪法后再看民法会更透彻

法大的定位应培养经国理政的人才

宪法是解决如何治国问题的

通过制定一个怎样的宪政制度来治理国家,更加重要,制度设计很重要。当前我国的宪法还停留在政治宪法学,宪政的历程还没有完成。

宪法分为三种类型:革命的宪法、改革的宪法、规范(解释)宪法

宪法的作用在于宪法所创制的制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共同体息息相关。

王磊:为什么民商法可以赚钱,宪法不可以赚钱呢?宪法学了以后有没有用呢?宪法老是讲是根本大法,但为什么好像是根本没用呢?其实学宪法的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野心的人,你看看国外的政治家,很多都是学宪法出身的。也许今天宪法不那么有用,但会越来越有用。

宪法作为公法是和民法、刑法有联系的。有人说宪法是睡美人。我问82年宪法和文革有什么关系?硕士生都说没有关系。1982年宪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防止文革的重演,吸取文革教训。所以学宪法一定要和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莫纪宏:宪法是权利救济的终极手段。学宪法既是简单的,又是难学的,因为在实践中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推到宪法问题上,宪法在法律问题中承担了一种无限责任。宪法已经不是以前平面化的简答知识,而是已经发展得非常复杂了。

学习宪法的关键,首先要注重历史,宪法与每一种重大历史现象的联系,没有基础的历史知识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宪法;其次要有丰富的逻辑学知识,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宪法反映的是法治,在一个没有法治的国家,宪法是没有用的。所以同学们要善于发现宪法问题。

提问问题:

1.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是更希望教给学生仰望星空的乐观还是脚踏实地呢?

焦:这涉及到怎样看待中国宪法。我是持一种审慎的乐观态度。首先是跟谁比,跟自己比,这三十年来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再跟别人比,例如朝鲜,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但是从人类发展来看,我们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和香港、台湾、西方比,客观的说,还是有差距的。生活在不同法治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好多老人说“见一面少一面”,但我们换个角度,归零,那不是见一次多一次吗?今天的社会客观来说,确实在进步,出国交流更加方便,一旦大门打开想关闭就很难了,如果老是看阴暗面的话就很难看到希望了。

2.有一种观点认为宪法不应该规定人们的义务,您怎么看这种看法?如果有修宪的机会,你会主张减少义务性条款吗?

王磊:我国宪法第33条到50条是权利,51条到82条是义务条款,确实比其他国家的多一些,我们除了有纳税啊、服兵役啊、维护国家安全啊,还有很多其他的义务,我觉得应该历史的来看,再次修宪义务条款减不减关系不大,但改变国人的宪法观念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寻找一个好皇帝”的思想,而不是选出一个为我们服务的领导人。但说回来,规定义务不是宪法的任务和使命,而是法律的任务。所以宪法如果能删除义务条款当然是最好了。

3.您认为我国下次的修宪是否会继续存在大量具体的经济性条款?

宪法中规定大量的经济性条款,这反映了斯大林时期的思想,这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宪法的经济性条款肯定要砍,经济是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将最活跃的因素规定下来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4.我国的宪政发展如此艰难是否和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关呢?

5.各位老师怎样看待台湾从蒋介石的专政独裁到确立多党制的过程?

莫:从事实角度,台湾近年的发展确实有很大变化,他是运用了一些西方的经验来改造社会,第二从历史背景来看,蒋介石到台湾以后一直实行高压,后来到蒋经国时期他进行了改革,这是有内外压力的特定背景的,但是蒋经国的施展范围很有限,就是一个小岛,放在大陆来讲是不一定适用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这种现象。

焦: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寻找蒋经国》这个片子,拍得不错,通过描写蒋经国的经历反映了台湾是怎么转型的。

6.信访问题

莫:在表述个人诉求时,不能无边无际,不依不饶,实践中有大量案件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是又得不到解决,在于许多机制没有启动,才造成了大量的上访案件。所以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宪法审查机构,让宪法的规定与实施真正接轨,在这些方面我们是需要多向西方一些国家学习的。

7.各位老师能说一下您当时复习宪法是怎么复习的吗?

莫:我们当时都是背笔记的,那时候宪法学的都很简单,主要都是按照当时的宪法文本来安排考试的,就只有三大块,教科书中也没有什么案例。我们那时候把条文背的很清楚,我希望同学们先把宪法的138个条文给背下来,尤其那些重要的条款,这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础,不一定值得推广,但很有用。

焦:我就说一下学习方法吧。宪法有四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权利,基本架构。两个关系:一是国家和公民的关系,主要是主权和人权;二是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方面:宪法从实体法来说,涉及到公民权和国家机构,比较难记的一个是实体权,一个是行使权利的程序。大家可以利用图表方式,进行比较归纳。中国宪法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人民,大家可以联系人民这个词来理解记忆。

王:那个时候死记硬背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考前一晚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呢这种题少了。我认为复习时一个是笔记,一个是文本,运用比较的方法和理解的方法,例如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人大和国务院,还有中央军委等等,一比较不就全都一目了然了吗?

莫:不论是学宪法还是法律,都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第二阶段差不多到研究生你会觉得看山不是山,学着学着到第三阶段就是看山还是山,但不论哪个阶段背下法条都会终生受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