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疲劳的预防与调适方法-

学习疲劳的预防与调适方法-

学习疲劳的预防与调适方法-
学习疲劳的预防与调适方法-

学习疲劳的预防与调适方法-

学习疲劳的预防与调适方法

什么是学习疲劳?

考试临近,分秒必争。紧张迎考中的同学,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减少文体活动,减少睡眠,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主要的特征是出现疲劳感。轻者在每天下午上课期间感到最疲劳,稍重者在清晨起床时或晚上复习功课时也会感到疲劳,重者则一整天都感到疲劳不堪。在出现学习疲劳后,睡眠、体重、饭量以及身体状况方面都会有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睡迟,多梦,睡着后会抽筋,早醒,睡得不深,容易惊醒;体重减轻;饭量减少,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等。

学习疲劳是人在连续紧张学习一段时间后自然发生的有机体体能衰退的现象,是为了避免有机体过于衰竭,防止能量过度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学习疲劳发生初期,患者只感到

- 2 -

想睡觉或休息,认知能力略有下降。如果持续下去,疲劳就会蔓延到全身,使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周身疲乏,精神恍惚,认知能力严重降低。进一步发展就会感到注意力分散,心理、生理机能降低,全身免疫力下降,变为全身性疲劳。

学习疲劳是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混合物,其本质是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在疲劳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与抑制、消耗与补偿的平衡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性反应,产生疲劳的感觉和表现,是一种需要暂停学习,进行调节休息的警告信号。应对疲劳的有效方法,只能是根据疲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调节和休息。任何营养品造成的兴奋刺激或凭借意志的坚持努力,都是生命的"透支",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足取的。

产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

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1.休息时间不足

这是同学产生学习疲劳的一大原因。晚上"开夜车",午睡不睡,使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连续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得进行交替休息或活动休息,也易加重学习疲劳。

2.学习内容过多过难

若学习的内容过多过难,超过了自己的能力限度,则学习难以持久,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学习内容过多,一定会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使睡眠不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情绪。学习内容过难,需要大脑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致使大脑疲劳;过难的学习内容,难以引起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加速了学习疲劳的形成。

3.心理压力过大,负性情绪的影响

一些同学把考试看得过重,整天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整天都是在心事重重中度过的,直

- 4 -

接影响到自己的睡眠和休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致使学习效率不高,经常不能完成学习计划,影响到自己休息;学习的不顺利,不免会产生负性情绪,不良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形成一种不良循环,加速了学习疲劳的发生和发展。

知道了产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即可按科学的方法安排、调节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尽量防止学习疲劳的产生。

学习疲劳的测试方法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疲劳和疲劳的程度呢?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

1.早上起来就感到难受

2.如果你骑车上学,感到骑车没力气

3.上楼梯容易绊倒

4.不愿与老师或同学见面、交谈

5.写起作文不顺利

6.说话声细,连不成句

- 5 -

实验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迷宫测试 人类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迷宫(迷津)学习了。它是研究一个人只靠自己的动觉、触觉和记忆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在空间中定向。迷宫种类很多,结构方式也不一样(本迷宫难度中等),但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盲巷。被试的任务是寻找与巩固掌握这条正确途径。迷宫的学习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 一般的方位辨认,2.掌握迷宫的首段、尾段和中间的一、二部分,3.扩大可掌握的部分,直至全部掌握空间图形,4.形成机体对空间图形的自动化操作。迷宫学习与被试的智商有关,它涉及到被试的空间定向能力、思维、记忆等诸多方面。 迷宫学习量度是以达到一定标准所需尝试的次数、时间和错误数为指标的。本实验以学习遍数为自变量,所用时间和错误次数为因变量,让被试在排除视觉条件下,用小棒从迷宫起点沿凹槽移动到达终点,其间小棒每次进入盲巷并与巷末端金属片接触算一次错(机器鸣响)。学会的操作定义为连续三遍不出错。须注意的是,测试前不能让被试看到迷宫的结构,测试中主试不能给予暗示和指导。被试要运用动觉、思维、记忆等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独立完成。测试中若被试感到疲劳,可稍事休息再进行实验,以控制疲劳带来的误差。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迷宫实验,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 2.通过迷宫的学习行走过程,观察被测者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记忆思维能力。 二、仪器与材料 迷宫测试仪 上海心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三、实验方法 1.首先将迷宫测试仪与计算机连接好,调节好挡板角度,使被试不能直接看到 图形。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仪器实验” 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迷宫测试”,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单击“开始实验”按钮进行实验。屏幕呈现“请按指导语要求操作仪器”提示语。 2.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迷宫实验,你要在排除视觉条件下(闭上眼睛或戴遮眼罩),尽快学会走迷宫,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期间若触棒进入盲巷并到达盲巷终点,仪器会发出蜂鸣声,并计错一次。到达终点后仪器会长鸣一秒。当你连续三次无错走完迷宫,实验结束。弹出“实验已结束” 提示。 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可以让主试拿着你的手并将触棒放在开始处的

金属疲劳试验方法

铝合金疲劳实验 李慕姚 1351626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疲劳失效现象和断口特征。 2. 了解测定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疲劳试验机。 2. 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在交变应力的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和最大应力的比值 r=m ax m in σσ (2-16) 称为循环特征或应力比。在既定的r 下,若试样的最大应力为σ 1m ax ,经历N 1次循环后,发生疲劳失效,则N 1称为最大应力为σ1 m ax 时的疲劳寿命(简称寿 命)。实验表明,在同一循环特征下,最大应力越大,则寿命越短;随着最大应力的降低,寿命迅速增加。表示最大应力σmax 与寿命N 的关系曲线称为应力-寿命曲线或S-N 曲线。碳钢的S-N 曲线如图2-31所示。从图线看出,当应力降到某一极限值σr 时,S-N 曲线趋近于水平线。即应力不超过σr 时,寿命N 可无限增大。称为疲劳极限或持久极限。下标r 表示循环特征。 实验表明,黑色金属试样如经历107次循环仍未失效,则再增加循环次数一般也不会失效。故可把107次循环下仍未失效的最大应力作为持久极限σr 。而把N 0=107称为循环基数。有色金属的S-N 曲线在N>5×108时往往仍未趋于水平,通常规定一个循环基数N 0,例如取N 0=108,把它对应的最大应力作为“条件”持久极限。

图2-31 疲劳试验曲线图 工程问题中,有时根据零件寿命的要求,在规定的某一循环次数下,测出σmax ,并称之为疲劳强度。它有别于上面定义的疲劳极限。 用旋转弯曲疲劳实验来测定对称循环的疲劳极限σ-1.设备简单最常使用。各类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大同小异,图2-32为这类试验机的原理示意图。试样1的两端装入左右两个心轴2后,旋紧左右两根螺杆3。使试样与两个心轴组成一个承受弯曲的“整体梁”上,它支承于两端的滚珠轴承4上。载荷P 通过加力架作用于“梁”上,其受力简图及弯矩图如图2-33所示。梁的中段(试样) 为纯弯曲,且弯矩为M=21 P ɑ。“梁”由高速电机6带动,在套筒7中高速旋转,于是试样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弯曲正应力,皆为对称循环交变应力,若试样的最小直径为d min ,最小截面边缘上一点的最大和最小应力为 max σ=I Md 2min , min σ=-I Md 2min (2-17) 式中I=64π d 4 m in 。试样每旋转一周,应力就完成一个循环。试样断裂后,套筒压迫停止开关使试验机自动停机。这时的循环次数可由计数器8中读出。 四﹑实验步骤 (1)测量试样最小直径d min ; (2)计算或查出K 值;

金属疲劳应力腐蚀试验及宏观断口分析

金属疲劳、应力腐蚀试验及宏观断口分析 在足够大的交变应力作用下,由于金属构件外形突变或表面刻痕或内部缺陷等部位,都可能因较大的应力集中引发微观裂纹。分散的微观裂纹经过集结沟通将形成宏观裂纹。已形成的宏观裂纹逐渐缓慢地扩展,构件横截面逐步削弱,当达到一定限度时,构件会突然断裂。金属因交变应力引起的上述失效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静载下塑性性能很好的材料,当承受交变应力时,往往在应力低于屈服极限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疲劳断口(见图1-1)明显地分为三个区域:裂纹源区、较为光滑的裂纹扩展区和较为粗糙的断裂区。裂纹形成后,交变应力使裂纹的两侧时而张开时而闭合,相互挤压反复研磨,光滑区就是这样形成的。载荷的间断和大小的变化,在光滑区留下多条裂纹前沿线。至于粗糙的断裂区,则是最后突然断裂形成的。统计数据表明,机械零件的失效,约有70%左右是疲劳引起的,而且造成的事故大多数是灾难性的。因此,通过实验研究金属材料抗疲劳的性能是有实际意义的。 图1-1 疲劳宏观断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 2.掌握金属材料拉拉疲劳测试的方法。 3.观察疲劳失效现象和断口特征。 4.掌握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LD-50KN-250NM 拉扭疲劳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试验材料S135钻杆钢。 4.PLT-10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在交变应力的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和最大应力的比值为应力比: max min σσ= r (1-1) 称为循环特征或应力比。在既定的r 下,若试样的最大应力为max 1σ,经历N 1次循环后,发生疲劳失效, 则N 1称为最大应力r 为时的max 1σ疲劳寿命(简称寿命) 。实验表明,在同一循环特征下,最大应力越大,则寿命越短;随着最大应力的降低,寿命迅速增加。表示最大应力max σ与寿命N 的关系曲线称为应力-寿命曲线或S-N 曲线。碳钢的S-N 曲线如图1-2所示。由图可见,当应力降到某一极限值r σ时,S-N 曲线趋 近于水平线。即应力不超过r σ时,寿命N 可无限增大。称为疲劳极限或持久极限。下标r 表示循环特征。 实验表明,黑色金属试样如经历107次循环仍未失效,则再增加循环次数一般也不会失效。故可把107 次循环下仍未失效的最大应力作为持久极限r σ。而把N 0=107称为循环基数。有色金属的S-N 曲线在N>5×108时往往仍未趋于水平,通常规定一个循环基数N 0,例如取N 0=108,把它对应的最大应力作为“条件”持久极限。

德国MAG高频疲劳试验机技术说明.

10..德国SINCOTEC -100KN高频疲劳试验机技术说明 德国SINCOTEC高频疲劳试验机及参观人员 10.1 德国Sincotec高频疲劳试验机机器用途描述及工作环境 高频疲劳试验机被广泛用来测试各种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制品的抵抗疲劳断裂性能、S – N、da/dN-K等曲线,测试Kth和预制断裂韧性试样(如KIC、JIC 等)的疲劳裂纹等;选配不同的夹具或环境实验装置,被广泛用来测试各种材料和零部件(如板材、齿轮、曲轴、螺栓、链条、连杆、紧凑拉伸等等)的疲劳寿命,可完成对称疲劳试验、不对称疲劳试验、单向脉动疲劳试验、块谱疲劳试验、调制控制疲劳试验、高低温疲劳试验、三点弯、四点弯、扭转等种类繁多的疲劳试验。 高频疲劳试验机在各种类型的疲劳试验机中,具有结构简单、没有维护的液压源及阀门、泵或冷却系统、使用操作方便、效率高、耗能低等特点,所以它被广泛的应用在科研、航空航天、高等院校和工业生产等部门。 10.2 德国Sincotec高频疲劳试验机执行以下标准: GB/T 3075 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 ASTM E 467 轴向疲劳试验系统中等幅动态力的标定方法 ASTM E 739 疲劳数据应力-寿命和应变-寿命的线性或线性化统计分析 ASTM E 1942 用于循环疲劳和断裂力学试验的计算数据采集系统导则

GB/T 13816 焊接接头脉动拉伸疲劳试验方法 GB/T 15111 点焊接头剪切拉伸疲劳试验方法 GB/T 6395-2000 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ASTM E606标准,ASTM E647标准,ASTM E399标准, ISO 12737-2005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试验方法, ISO 12135-2002金属材料-准静态断裂韧性测试的方法 , ISO 4965轴向载荷疲劳试验机动态力校准应变计技术, BS 7448-1:1991断裂结构韧性试验金属材料Kic临界CTOD值和J值得测试方法, BS 7448-2:1997断裂机械韧性试验金属材料Kic临界CTOD值和J值得测试方法, BS 7448-4:1997断裂机械韧性试验金属材料稳定裂纹延伸的抗断裂曲线和初始值得测定方法。 10.3 德国Sincotec 公司技术描述 德国SINCOTEC公司:公司位于德国中部工业区的Clausthal市。公司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专注于共振疲劳试验系统的研发和试验工程技术咨询。SINCOTEC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共振疲劳试验机制造厂商,拥有POWER SWING 品牌。德国SINCOTEC在共振试验系统领域是世界的领导者,不但在现有常规的电磁共振技术上优化改进控制和驱动技术,并且独创了领先的电动大位移(12毫米动态行程)共振技术- Power Swing MOT。在控制技术上Sincotec更

疲劳试验简介

疲劳试验(fatigue test)利用金属试样或模拟机件在各种环境下,经受交变载荷循环作用而测定其疲劳性能判据,并研究其断裂过程的试验,即为金属疲劳试验。 1829年德国人阿尔贝特(J.Albert)为解决矿山卷扬机服役过程中钢索经常发生突然断裂,首先以10次/分的频率进行疲劳试验。1852~1869年德国人沃勒(A.W hler)为研究机车车辆,开始以15次/分的频率对车辆部件进行拉伸疲劳试验,以后又用试样以72次/分的频率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他的功绩是指出一些金属存在疲劳极限,并将疲劳试验结果绘成应力与循环周次关系的S-N曲线(图1),又称为W hler曲线。1849年英国人古德曼(J.Goodman)首先考虑了平均应力不为零时非对称载荷下的疲劳问题,并提出耐久图,为金属制件的寿命估算和安全可靠服役奠定理论基础。1946年德国人魏布尔(W.Weibull)对大量疲劳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提出对数疲劳寿命一般符合正态分布(高斯分布),阐明疲劳测试技术中应采用数理统计。 60年代初,从断裂力学观点分析金属疲劳问题,进一步扩大了疲劳研究内容。近年来,由于电液伺服闭环控制疲劳试验机的出现以及近代无损检验技术、现代化仪器仪表等新技术的采用,促进了金属疲劳测试技术的发展。今后应着重各种不同条件(特别是接近服役条件)下金属及其制件的疲劳测试技术的研究。 试验种类和判据 金属疲劳试验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高周疲劳、低周疲劳、热疲劳、冲击疲劳、腐蚀疲劳、接触疲劳、声致疲劳、真空疲劳、高温疲劳、常温疲劳、低温疲劳、旋转弯曲疲劳、平面弯曲疲劳、轴向加载疲劳、扭转疲劳、复合应力疲劳等。应根据金属制件的服役(工作)条件来选择适宜的疲劳试验方法,测试条件要尽量接近服役条件。进行金属疲劳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金属的疲劳强度(抗力),由于试验条件不同,表征金属疲劳强度的判据(指标)也不一样。 高周疲劳:高周疲劳时,金属疲劳强度判据是疲劳极限(或条件疲劳极限)即金属经受“无限”多次(或规定周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以σr表示,其中γ为应力比,即循环中

金属疲劳试验方法

铝合金疲劳实验 李慕姚 1351626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疲劳失效现象和断口特征。 2. 了解测定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疲劳试验机。 2. 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在交变应力的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和最大应力的比值 r=m ax m in σσ (2-16) 称为循环特征或应力比。在既定的r 下,若试样的最大应力为σ1m ax ,经历N 1次 循环后,发生疲劳失效,则N 1称为最大应力为σ 1m ax 时的疲劳寿命(简称寿命)。 实验表明,在同一循环特征下,最大应力越大,则寿命越短;随着最大应力的降低,寿命迅速增加。表示最大应力σmax 与寿命N 的关系曲线称为应力-寿命曲线或S-N 曲线。碳钢的S-N 曲线如图2-31所示。从图线看出,当应力降到某一极限值σr 时,S-N 曲线趋近于水平线。即应力不超过σr 时,寿命N 可无限增大。称为疲劳极限或持久极限。下标r 表示循环特征。 实验表明,黑色金属试样如经历107次循环仍未失效,则再增加循环次数一般也不会失效。故可把107次循环下仍未失效的最大应力作为持久极限σr 。

而把N 0=107称为循环基数。有色金属的S-N 曲线在N>5×108时往往仍未趋于水平,通常规定一个循环基数N 0,例如取N 0=108,把它对应的最大应力作为“条件”持久极限。 图2-31 疲劳试验曲线图 工程问题中,有时根据零件寿命的要求,在规定的某一循环次数下,测出σmax ,并称之为疲劳强度。它有别于上面定义的疲劳极限。 用旋转弯曲疲劳实验来测定对称循环的疲劳极限σ-1.设备简单最常使用。各类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大同小异,图2-32为这类试验机的原理示意图。试样1的两端装入左右两个心轴2后,旋紧左右两根螺杆3。使试样与两个心轴组成一个承受弯曲的“整体梁”上,它支承于两端的滚珠轴承4上。载荷P 通过加力架作用于“梁”上,其受力简图及弯矩图如图2-33所示。梁的中段(试样) 为纯弯曲,且弯矩为M=21 P ɑ。“梁”由高速电机6带动,在套筒7中高速旋 转,于是试样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弯曲正应力,皆为对称循环交变应力,若试样的最小直径为d min ,最小截面边缘上一点的最大和最小应力为

缓解疲劳的神奇11种食物

无论是压力还是亚健康状态,都有可能让你疲惫不堪,从而导致压力更大,身体更差,出现死循环,此时要及时缓解疲惫。吃哪些食物能缓解疲劳的呢?缓解疲劳的饮食原则是什么?下面就让小编为你介绍11种缓解疲劳的食物。 缓解疲劳的食物 1.橘子 吃橘子确实能解冬日疲倦。因为橘子不但含有丰富的钾,它的酸味还能提神开胃。另外,橘子皮里还含有黄酮、新陈皮甙、柑橘黄甙、橙皮黄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的效果。所以用橘子皮泡水饮,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菠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镁,而这种矿物质在大多数妇女(特别是要承受压力或从事激烈运动的女性)中往往摄取不足。专家建议,妇女每天至少要摄入280毫克,但一般妇女的摄入量只有专家建议的60%左右,因而 她们常常会感到疲劳。肌肉在镁的帮助下,可把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能增强肌肉力量的能源,但过量地摄入这种矿物质可带来副作用。 3.香蕉 香蕉是体能的极佳来源,与多种水果一样,其所含糖分属于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还富含钾质。钾质的作用是帮助肌肉与神经活动正常。有些营养素可以长时间储存在体内,但钾不同。激烈运动时,钾会随汗水流失;健康有问题时,钾的储存量也会降低。钾质不足的明显症状包括肌肉酸痛、心跳不规则、反应较慢、觉得头脑混乱。吃香蕉虽然不能改善健康问题,但是可以帮助你恢复活力。 4.燕麦片 燕麦片富含纤维,能减慢消化过程,于是碳水化合物细水长流地渗入血流,身体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能量,吃糖和蛋糕也可以摄取到碳水化合物,并且从所含的单糖中迅速得到大量能源,但吃过之后必定疲倦得更快。而吃一碗燕麦片粥就完全不同,它能使人的血糖保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长时间后才会觉得饿。 5.柠檬 每天吃一个柠檬就可以获取人体每天必需的维生素C的需求量的一半,所以由此可见,柠檬中含有的维生素C已经多达什么程度。另外,柠檬中的柠檬树,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起到缓解疲劳感的作用。但是由于柠檬中的酸度实在太高,所以需要稀释后再饮用。不建议肠道不好的人饮用。 6.香瓜 又称甜瓜,含有大量的碳酸化合物、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香瓜所含的转化酶可以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供肾脏吸收。另外,香瓜内含葫芦素B能明显增加肝脏内糖原的储备量,可及时补充大脑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对人的精力有明显的补充作用。 7.香葱 香葱含有挥发油、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脂肪酸和黏液质。老人、易疲

机械性能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机械性能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64

机械性能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1.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其性能及润滑是否良好。当确认各机件无裂纹,电器装置正常,机座牢固,保护接零(地)线完好后,方可开动。 2.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各试验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3.试验机上不准放置工具、试样等物品。 4.脆性材料的硬度,弯曲、压缩及疲劳试验须加防护装置。 5.高温拉伸或其它升温试验,需要电炉加热时,应检查电炉的电阻丝是否完好,设备接地及联锁装置是否可靠。装卸试样时必须断电,必要时应戴上石棉手套。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远离电炉,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 6.设备发生电气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修理。 7.试验设备不准超过额定负荷运行。工作时精力要集中,不得

离开工作岗作,如需要离开,应停机或向代管人作交待。 8.进行试验时必须注意: (1)根据试样形状,规格及性能,选择好测量范围、夹具,加相应的砝码及安装必要的附件; (2)试验开始,先作几次瞬时启动(开、停),以便于润滑和检查试验机运转部件的状况; (3)工作完毕后,将一切运转机件调回到原始位置,关闭油阀、电源; (4)人体应避开试样冲击方向。 9.试验机每年由计量部门校验一次。每季度用测力计自行校验一次。测力计每年校验一次。各种试验机械应装置牢固。每班应检查一次。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常用的金属材料疲劳极限试验方法

常用的金属材料疲劳极限试验方法 疲劳试验可以预测材料或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强度,一般该类试验周期较长,所需设备比较复杂,但是由于一般的力学试验如静力拉伸、硬度和冲击试验,都不能够提供材料在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的性能,因此对于重要的零构件进行疲劳试验是必须的。 MTS 810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的一些常用试验方法通常包括单点疲劳试验法、升降法、高频振动试验法、超声疲劳试验法、红外热像技术疲劳试验方法等。 单点疲劳试验法

适用于金属材料构件在室温、高温或腐蚀空气中旋转弯曲载荷条件下服役的情况。该种方法在试样数量受限制的情况下,可近似测定疲劳曲线并粗略估计疲劳极限。试验所需的疲劳试验机一般为弯曲疲劳试验机和拉压试验机。 升降法疲劳试验 升降法疲劳试验是获得金属材料或结构疲劳极限的一种比较常用而又精确的方法,在常规疲劳试验方法测定疲劳强度的基础上或在指定寿命的材料或结构的疲劳强度无法通过试验直接测定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升降法疲劳试验间接测定疲劳强度。 主要用于测定中、长寿命区材料或结构疲劳强度的随机特性。所需试验机一般为拉压疲劳试验机。 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法 常规疲劳试验中交变载荷的频率一般低于200Hz,无法精确测得一些零件在高频环境状态下的疲劳损伤。高频振动试验利用试验器材产生含有循环载荷频率为1000Hz左右特性的交变惯性力作用于疲劳试样上,可以满足在高频、低幅、高循环环境条件下服役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高频振动试验主要用于军民机械工程的需要。试验装置通常包括:控制仪、电荷适配器、功率放大器、加速度计、振动台等。 超声法疲劳试验 超声法疲劳试验是一种加速共振式的疲劳试验方法,其测试频率(20kHz)远远超过常规疲劳测试频率(小于200Hz)。超声疲劳试验可以在不同载荷特征、不同环境和温度等条件下进行,为疲劳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段。嘉峪检测网提醒超声疲劳试验一般用于超高周疲劳试验,主要针对10^9以上周次疲劳试验。高周疲劳时,材料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弹性的,所以在损伤本构关系中采用应力、应变等参量的弹性关系处理,而不涉及微塑性。 红外热像技术疲劳试验方法 为缩短试验时间、减少试验成本,能量方法成为疲劳试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金属材料的疲劳是一个耗散能量的过程,而温度变化则是研究疲劳过程能量耗散极为重要的参量。 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波长转换技术,即将目标的热辐射转换为可见光的技术,利用目标自身各部分热辐射的差异获取二维可视图像,用计

疲劳与消除疲劳

疲劳与消除疲劳 第一节疲劳的概述 一、疲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主要机制 (一)概念 对于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教练员和运动员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看法基本上趋向统一。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定义为: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系统不能再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因此可以认为,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和身体器官功能下降,运动停止后,可以恢复的生理过程。它与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是有区别的。运动训练使人体承受一定生理和心理负荷,消耗体内的能源物质,必然会产生疲劳。因此,“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另一方面,运动训练又必须使运动员达到一定程度的疲劳,运动后才能获得较大的超量恢复,使机体从不适应到适应,从而提高竞技能力。所以,“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但是,对于运动性疲劳如果不加以重视,疲劳得不到及时消除,不仅会妨碍竞技能力的提高,长期积累还会诱发运动性损伤和疾病,危及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二)产生疲劳的主要机制 关于疲劳产生的机制,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与假说,但至今仍停留在假说的研究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说有:1.神经系统的保护性抑制学说;2.能源物质的耗竭学说;3.疲劳物质的蓄积学说;4.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失调学说。这四种学说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阐述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又都具有局限性。因为疲劳的产生是一种综合性生理过程,所以近年来已进入“综合性研究的新阶段”,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如1982年由埃德华提出的“神经-肌肉的疲劳控制链”以及“神经-激素与代谢和免疫调节的疲劳链”等学说。 二、疲劳的分类 对于疲劳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如身体性和心理性疲劳,隐性和显性疲劳,代偿性和非代偿性疲劳,轻度、中度和非常疲劳等。在论述疲劳的特征时,一般按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分类加以论述。 精神疲劳——由精神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主要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等。 身体疲劳——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种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局部或全身的疲劳。关节僵硬、肌肉酸痛和手脚肿胀等。 将以上二者截然分开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在运动过程中,过度的身体活动可以产生精神疲劳,而过度的精神紧张也可以导致身体疲劳。如足球比赛中,由于对抗争夺激烈,反应敏捷,精神压力很大。同样,由于舆沦的压力,对比赛重要性的思考过度,会导致动作僵硬和变形。所以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精神和体力的消耗都很大,两方面的疲劳往往同时存在。 三、疲劳程度的评定 疲劳是发生在运动员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运动员本身自然也有一些主观感觉。这些生理生化反应也有一些可供客观观察的外在表现。下表列举的是运动员处于不同疲劳程度时的一些表现。

提案改善 七大浪费试题 题库教学文稿

提案改善七大浪费试 题题库

七大浪费及提案改善试卷(一) 姓名:单位:日期: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浪费就是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动作、方法、行为和计划等。 2.精益就是不断压缩从客户下单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收到货款所用的时间,我们通过减少无附加值的浪费,缩短时间。 3.七大浪费指的是过量生产、过度加工、等待浪费、库存浪费、搬运浪费、不良品浪费、动作浪费。 4. 过量生产浪费指的是生产的产品超过客户需要的量; 5.消除浪费法是指以识别浪费、消除浪费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浪费现象发现改善点。 6.等待浪费是流程中缺乏流的概念,导致材料、劳动力和工时的浪费; 7.库存浪费在精益中被视为万恶之源,这是因为如果容忍它,就不会认真改善其他浪费。 8.寻找浪费遵守三现原则,指的是现场、现实、现物。 9.改善提案是指已经取得改善成效、已经结案的提案改善过程的总结性报告,是在有效的改善完成以后形成的完整案例备档的报告书。 10.ECRS原则指的是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11.经济动作原则的四个要点是:减少动作数量;追求动作平衡;缩短动作移动距离;使动作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多选题答对2个以上给1分,全对得满分) 1.动作经济原则是(ABC ) A使用身体的原则, B作业场布置的原则,还有 C关于工具、机器的原 则 D 使用身体简化程序原则 2.关于工具,机器的原则有(ABCD)A有效果地使用脚;B工具统一为一个;C材料或零件要拿取容易;D手柄应成有效率的模样,放置有效的位置上。 3.下边哪些是经济动作的要点(ABCD)A减少动作数量;B追求动作平衡;C缩短动作移动距离;D使动作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 4.下面关于过量生产描述正确的有(ABCD)A、常被视为最大浪费。B过量生产导致库存、资金的占用以及潜在的报废风险。C过早生产或在线库存都视为过量生产;D 过量生产生产出无价值的产品 5.精益思想告诉我们()A需要创造附加价值的活动;B 改善不创造附加价值但现在需要;C除去不创造附加价值的东西。 6.如何界定创新与改善(ABCD) A创新基于方针管理的要求,目的是寻求突破,更上一层楼; B 改善基于日常管理的要求,目的是挖掘潜能,量变引起质变;

金属硬度测试实验指导书讲解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 2012.10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硬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了解布氏、洛氏硬度实验机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二、概述 金属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另外硬度与其他机械性能(如强度指标σ b及塑性指标ψ和δ)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具有决定性意义。 测量硬度的方法很多,在机械工业中广泛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压入法又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压入法硬度试验的主要特点是: ①实验时应力状态最软,(即最大切应力远远大于最大正应力)因而不论是塑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均能发生塑性变形。 ②金属的硬度与强度指标之间存在如下近似关系: σ b=K*HB 式中:σ b ——材料的抗拉强度值;HB——布氏硬度值K——系数 退火状态的碳钢K=0.34~0.36 合金调质钢K=0.33~0.35 有色金属合金K=0.33~0.53 ③硬度值对材料的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性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常硬度值高,这些性能也就好。在机械零件设计图纸上对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往往只标注硬度值,其原因就在于此。 ④硬度测量后由于仅在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产生很小压痕,并不损坏零件,因而适合 于成品检验。 ⑤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 三、布氏硬度 (一)布氏硬度试验的基本原理 布氏硬度试验是施加一定大小的载荷P,将直径为D的钢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如图1-1所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卸除载荷,根据钢球在金属表面上所压出的凹痕面积F凹求

精益七大浪费八大浪费及现场七大效率损失改善法(权威分享含参考答案)

制造不良品的效率损失(上) 产生不良的损失原因分析与改善策略 (一)产生不良效率损失的原因 制造不良品的浪费应该包括以下几种: 基本浪费 当产生不良品时,会造成原材料、人工、设备、能源、管理费用等成本浪费。 返修和报废的浪费 不良产品需要返工修补时,会产生额外的修复、选别、检验等成本浪费,报废则意味着完全的损失。 救火成本 若产生不良品,订单交期可能因此而延误,会产生比如紧急换线、调货、加班、海运变空运等等的救火成本。 防火成本 防火成本是指为了预防救火成本的出现而投入的管理成本。 不良品未被发现而继续向后流出的损失 如果一个不良品在产生的第一时间没有被发现,其结果很可能造成大批量的返工,大批量的返工会产生连锁反应。比如,大批量的返工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导致生产计划的变更。而生产计划的变更,会导致产品来不及交付,还可能会影响到别的订单的产品,致使整个生产进度都会受到波及干扰。同时可能出现救火成本和预防这种情况出现的防火成本。 在管理上这叫做一人错误百人忙,它是一种成本扩大的连锁效应。 图6-1 成本倒增曲线 【图解】 通常一个错误往后传递,会产生所谓的“成本倒增曲线”。这个曲线在日本有一个指数是1:35:600。 它指的是,在产生不良品的第一个时间点进行改正,可能纠正的成本只要1元人民币。若这个错误往后传 递到下一道工序、工段或部门后再被发现,企业需要弥补错误的成本可能是35元人民币。而在更后面的流 程中被发现,弥补错误的成本可能要高达600元人民币。 比如,技术部门的一张图纸上有一个技术参数写错。在技术部门更改,可能3分钟就解决了,也许成 本会低于1元人民币;若这张图纸的错误没有被发现,已经进入车间开始裁减材料时才被发现,可能成本 是35元人民币;假如这时还没有发现错误,继续往后倒流,员工按照图纸进行加工,在做了500个或1000 个以后,到质量检验的时候才发现错了,这个时候要返工,很可能要花600元人民币的代价才能弥补这个 错误。 (二)产生不良效率损失的改善策略 一个产品不良的错误会产生很多的波动,而且每一个波动都会带来变化。假设在生产流程中有一次不良品,就可能会有500个不良品必须返工,这就会产生变化。企业的生产计划要变更,所有物料供应计划要变更,所有生产工艺准备的时间计划也要变更。只要波动的来源不消除,企业的生产计划就永远跟不上变化。因此,要消除产生不良品的效率损失,关键

金属疲劳试验

金属疲劳试验主讲教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疲劳试验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疲劳极限、S-N曲线的测试方 法。

二、实验原理 1.疲劳抗力指标的意义 目前评定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试验测定其S-N曲线(疲劳曲线),即建立 最大应力σ max 或应力振幅σ α 与其相应的断裂 循环周次N之间的关系曲线。不同金属材料的S-N曲线形状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如图1所示。其中一类曲线从某应力水平以下开始出现明显的水平部分,如图1(a)所示。这表明当所加交变应力降低到这个水平数值时,试样可承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

这表明当所加交变应力降低到这个水平数值时,试样可承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因此将水平部分所对应的应力称之为金属的疲劳极限,用符号σ R 表示(R为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之比,称为应力比)。若试验在对称循环应力(即R=-1)下进行,则其疲劳 极限以σ -1表示。中低强度结构钢、铸铁等材料的S- N曲线属于这一类。对这一类材料在测试其疲劳极限时,不可能做到无限次应力循环,而试验表明,这类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如果应力循环达到107周次不断裂,则表明它可承受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会断裂,所以对这类材料常用107周次作为测定疲劳极限的基数。另一类疲劳曲线没有水平部分,其特点是随应力降低,循环周次N不断增大,但不存在无限寿命。如图1(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常根据实际需要定出一定循环周次(108或5×107…)下所对应的应力作为金属材料的“条件疲劳极限”,用符号σ R(N) 表示。

2.S-N 曲线的测定 (1) 条件疲劳极限的测定 测试条件疲劳极限采用升降法,试件取13根以上。每级应力增量取预计疲劳极限的5%以内。第一根试件的试验应力水平略高于预计疲劳极限。根据上根试件的试验结果,是失效还是通过(即达到循环基数不破坏)来决定下根试件应力增量是减还是增,失效则减,通过则增。直到全部试件做完。第一次出现相反结果(失效和通过,或通过和失效)以前的试验数据,如在以后试验数据波动范围之外,则予以舍弃;否则,作为有效数据,连同其他数据加以利用,按下列公式计算疲劳极限: ()11n R N i i i v m σσ==∑ 1

锻炼后怎样尽快消除疲劳

锻炼后怎样尽快消除疲劳 肌肉活动时间长了,人会感到浑身没劲,生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疲劳。疲劳时人体还会有其他表现,如精神不振,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运动成绩下降等。 人体的疲劳在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局部肌肉长时间做功,随着能源物质的大量消耗,该处肌肉工作能力一点点地下降,直到再也不能随意收缩了。再有,就是属于全身性疲劳,这种疲劳是由于人体长时间地进行某种活动,使神经系统出现一种保护性抑制,表现为“整体”工作能力下降,但绝不是全身各部肌肉一点都不能活动了。 局部肌肉疲劳,通常采用转换肢体工作的方法来尽快恢复。训练时分组练习的项目,中间安排的一段休息,其实就是让运动后的肌肉恢复一下工作能力。训练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肢体放松动作,或穿插有趣味的游戏性练习,巧妙地安排不同肢体或不同性质的训练内容;都是为了促进局部肢体疲劳的消除。 全身性疲劳的出现,是在局部疲劳的基础上累积而成。要锻炼,就会使人体出现疲劳。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疲劳和恢复是不可分开的、人体恢复的过程取决于疲劳的深度和性质。在紧张剧烈的肌肉运动之后,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以及人体能源物质的贮备,都会出现“超量恢复”阶段。如果下一次训练负荷落在超量恢复阶段,人体训练水平就会逐步提高;如果落在未完全恢复阶段,就会加深疲劳程度,使疲劳消除的时间延长。如果人体长时间处

于疲劳不能消除的状态,就可能导致过度疲劳状态,这对于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身体健康都非常有害的。 疲劳出现后,必须适当休息才能消除。休息的方式有两种:静止性休息和活动性休息(也叫积极性休息)。静止性休息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可大量补充被损耗的能量,使疲劳逐渐消除。每天应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来消除疲劳。这点对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更为重要。但是在自然状态下,人体恢复过程是缓慢的;在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一般需要2~3天才可恢复;有的甚至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之后,恢复过程达6~8天。而采用训练积极性休息的手段就可以加快恢复的过程,较快地消除疲劳。 科学研究证实,疲劳出现后,通过服用某些药物(如人参、五味子),利用气功、理疗、水浴、蒸气浴、按摩、氧气吸人、气压按摩、电兴奋、电睡眠、空气负离子吸入等手段对加速度疲劳的消除都有积极的作用。不过,人体对各种消除疲劳的手段也有适应能力,某种措施采用后,经过一段时间,其作用就逐渐丧失了。因此,必须经常变换恢复手段,并不断创造新方法,以加快疲劳的消除。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检测必须以GB/T12347-2008等现行有效标准及相关标准和现行有效的《煤矿安全规程》等为依据。 1、接样: 1.1办公室负责对客户新近批量订购到货的钢丝绳接受委托检验。 1.2接样时请客户出具出厂证明书、订货合同、提货单等资料、并填写 本中心/站申请书。 2、试样要求 2.1 试样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钢丝绳上截取。 2.2钢丝绳直径20~26.5mm的试样最小长度为2倍轮距+圆周长=12.5m, 钢丝绳直径26.5~32.5mm的试样最小长度为15.5m,若为绳卡固定, 还要加上卡绳段长度。由于需要留备样长度,20~26.5mm的试样长 度需26m, 直径为26.5~32.5mm的试样长度需32m。 2.3 试样两端在截取之前应用软金属丝或专用夹头固紧。 3、备样 3.1 对客户的钢丝绳送检、报验样品进行登记、编号、标识。 3.2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新绳要注意压痕、跳丝、松散、露麻等主要 缺陷,旧绳要注意磨损、断丝、锈蚀、绳芯干硬糟烂等主要情况,并 记录在案。 3.3依据钢丝绳直径和标准中的规定截取钢丝绳长度,直径为20-26.5mm 的钢丝绳截取13m,直径为26.5-32.5mm的钢丝绳截取16m。 3.4对剩余样的剩余部分在编号、标识后存贮保管,期限为检验检测周期。 3.5 实验前,应用沾有煤油或其他溶剂的棉纱将试样表面的油污擦掉,但 允许钢丝绳股间存在少量油脂。 4、试验机 4.1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是钢丝绳试样以一定的包角绕过试验轮,并对其 施加张力,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弯曲,考核钢丝绳承受弯曲疲劳的性能。 4.2根据最新《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检测。 4.3选用的弯曲疲劳试验机应该是“绿色”标识且在检定周期内的试验机。

金属疲劳试验机

一、产品用途: FLPL金属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合金材料的耐久疲劳性能测定。配置FL高温炉系统可以试验高温疲劳的测试,配置FLWK高低温环境试验装置可以实现高低温疲劳性能的测定。 计算机控制系统疲劳试验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自动存盘,显示、打印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随机成组试验数据、S-N试验曲线、试验报告,广泛适用于科研院所、冶金建筑、航空航天、大专院校、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 二、疲劳机技术参数: 1.试验机型号:FLPL504、FLPL105、FL305; 2.动态试验力:±25KN、±50KN、±250KN; 3.试验力精度:±2%; 4.试验力测量范围:1%--100%FS; 5.伺服作动器的最大位移:±50mm/75mm; 6.试验频率范围:0.1-50 Hz; 7.框架形式:双立柱距离:≥500mm;上下夹头拉伸空间:50~600 mm按要求订制; 8.控制系统:动态闭环疲劳伺服控制系统; 9.控制方式:力、位移、变形控制; 10. 试验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斜波、随机波形以及外部输入波形;可实现多段不同频率或幅值组合的正弦波形;用户可以自定义参数的随机波形等; 11.配置FL1200度高温炉、FLWK高低温试验箱、高温变形引伸计、高温疲劳试验夹具等实现复杂的动态力学性能测定; 12.金属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设计有一套完善的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能实时对试验系统进行巡回自检,实时判断、报告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进程,具有自动监测、自动报警和自动停机功能; 13.试验控制软件FULETEST,在Windows 多种环境下运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完成试验条件、试样参数等设置、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能以多种文件格式保存,试验结束后可再现试验历程、回放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可导入在Word、Excel、Access、MATLAB等多种软件下,进行统计、编辑、分类、拟合试验曲线等操作,试验完成后,可打印出试验报告。

怎样缓解身体疲劳

怎样缓解疲劳(健康之谈)(十二) 现在工作压力大,久坐久站的人身体很容易疲劳。那么身体疲劳怎么办呢?身体疲劳要如何缓解呢?要缓解疲劳,首先得了解疲劳的种类。 身体疲劳从医学角度上说,一般分四种: 1.体力疲劳,又称运动性或肌肉收缩性疲劳。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锻炼或比赛时,肌肉过度紧张,机体能量消耗过多,身体就会产生疲劳感。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酸、软、痛,疲乏无力和力不从心等。 2.脑力疲劳。长时间伏案工作,过多的脑力劳动,使血液里的葡萄糖、多种氨基酸消耗量过大,引起脑部血、氧及营养供应不足,脑细胞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产生疲劳感。表现为头昏、目眩、头痛、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等。 3.精神心理疲劳。这种疲劳本质上属于脑力性疲劳,但它有较浓厚的精神因素和感情色彩。当受到压抑的感情冲突未能得到宣泄时,就会在肉体上出现疲劳症状,或因受强烈持久的精神因素刺激而引起心理上的扭曲、变态,而诱发心理疲劳。 4.病理疲劳。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导致人体疲劳,其特点是持续疲乏,且不易恢复。 怎样缓解疲劳 专家们认为,对于疲劳必须查明原因,综合调理。消除疲劳可用以下四法: 1.肌肉放松法。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比赛后,可进行放松性慢跑,或轻轻拍打易疲劳的部位、肌肉,或做各种抖动肌肉的动作,都有助于肌肉的放松和消除肌肉的疲劳;也可坐下或躺下休息3~5分钟,从头到脚分段实施肌肉放松;或请旁人帮助按摩,必要时可擦些活络油、酸痛灵等。 2.饮食补充法。营养专家认为,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食物,如豆腐、牛奶、鱼、肉类等可缓解疲劳。水果、蔬菜和适量饮水亦有助于消除疲劳。 3.按摩消除法。按摩部位以四肢关节、腰背部肌肉为主,肌肉多的部位如大腿可揉、捏、按压、扣打等,最后再轻推、抖动。 4.休息恢复法。在稍事休息后洗个热水澡,能马上解除疲劳。对脑力疲劳者,可停下手中的工作,躺下放松肢体,听音乐。也可练书法、绘画、散步等,这些都有消除生理疲劳的作用。 对于消除脑力疲劳,医学专家建议,要科学用脑、劳逸结合,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如跳舞、做健身操、打太极拳、慢跑、打高尔夫球、网球、乒乓球等。 对于心理疲劳,切不可用镇静剂、安眠药等,而应找出原因,适当宣泄和调整,使心理恢复平衡。若为病理性疲劳,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病因一旦去除,疲劳自然也就解除了。(有所借鉴)

机械性能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9131 机械性能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机械性能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工作前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工具的性能、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其性能、润滑是否正常,电气装置和防护装置必须良好、可靠,否则不准开动。 3 使用试验设备应严格遵守各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4 试验机上不准放置工具、试样等物品。 5 脆性材料的硬度、弯曲、压缩及疲劳试验须加设防护装置,

6 高温拉伸或其他升温试验,需电炉加热时,应控制电流均匀上升。在装卸试样时,必须断电,必要时要戴石棉手套装卸。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远离电炉,室内应有灭火器材。 7 室内配电柜应有专人管理。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电,通知电工检查修理。 8 试验设备不准超过额定负荷运行。工作时,精力要集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9 进行试验时必须注意: a.根据试样形状、规格及性能,选择好测量范围、夹具,加相应砝码及安装必要的附件; b.试验开始应先做几次瞬时启动(开、停),便于润滑和检查试验机运转部位状况; c.工作完毕,将一切运转机件调整到原始位置,关闭油阀和电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