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学概论论文

物流学概论论文

物流学概论论文
物流学概论论文

课程名称:物流学概论

题目:浅谈我国物流的现状、前景及

对应策略

专业:信息工程

学号:20102765

姓名:闫敏

指导老师:刘敬严

浅谈我国物流的现状、前景及对应策略

摘要

在过去的很长—段时间内,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非常缓慢的状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我国物流化程度低,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管理体制混乱,难以实现规模化得经营,造成了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并被喻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接轨后,我国的物流业特别是在信息化过程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物流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展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流现状前景信息化对应策略

Abstract

In the past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en in a very slow, the main reason is restrict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Previously, China adopted a planned economy, the low level of our logistics, the logistics system is imperfect,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confusing, difficult to achieve operating scale, resulting in a facility utilization is low, the irrational, duplication and waste of funds seriously.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s an emerging economy in the service sector is developing rapidly worldwide. Internationall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considered to b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asic industries arteries, which measure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an important symbol, and was hailed as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or."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particularly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 has also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pointed ou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rise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its solutions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Keywords: logistics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tus quo policy outlook

第一章绪论

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中,离不开市场的快速流通。快捷的物流,为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做强做大市场流通,这既是企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更是流通领域本身的发展需要。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亦是如此。物流,当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行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现已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积聚规模且较规范化的庞大的产业。业内专业人士认定为物流行业是前景可观和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出现以及其迅猛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配送中心也越来越多,而绝大多数的配送中心都是连锁商业自己筹建的。从投资和节省成本的角度来看,自建配送中心可以使企业节省资金,从而增加利润,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配送中心如果特别完善,对其的投资也相当大,如果配送量过小,就会造成资金的回收期长,资金周转困难,反过来会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现在的物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所以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和自主创新模式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那么就要通过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这一需求,此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物流的现状、前景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第二章我国物流业发展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物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过去,我国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业的运输。着加大了对水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投入,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量逐渐增大,物流配送随着我国政府宣传和鼓励力度的加大,已经被广大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配送商品的规模、类型、方式和服务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货运代理与其他服务行业近几年在企业数量和服务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起步,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很快,与物流相关的电子商务开始形成。

第三章我国物流的现状

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情况是,从简单的送货上门阶段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阶段,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即处于物流配送得初级阶段,还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不过国家相关机构和部门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并积极努力地从宏观调控上努力引导我国物流配送向着新型的物流业发展,并已经开始实践。目前来看,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但物流配送相对落后。导致商流与物流脱节,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这就使得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与经营模式,但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了商流和物流高质量与高效率。

一、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但物流需求高于经济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高速增长。2010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2006—2010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复合增长率为20.44%,反映了我国物流总需求的强劲增长态势。从构成情况看,2010年,工业品物流总额11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提高0.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1%,增幅比上年提高34.9%,表明我国进口货物物流重回快速增长通道。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3%、39.5%和14.7%。

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不断增加,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根据有关部门公布,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达到了53亿美元。从投资效率来看,物流投资率在八五时期平均为24.1%,地域国民经济投资率4.4个百分点,进入十五时期,这一比率已经达到50%,高于国民经济投资率。

二、物流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三、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运输、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箭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已自土开发研制了包类包装和搬运机构设计,这为先进机械的投产使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降低小行业如应用新技术的成本。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四、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我国

随着我幽加入WTO以来,我在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的开放,为从事物流服务的外资企业提供多样化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给冈内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国内物流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其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经营经验的可能,对促进我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第四章我国物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对改善企业的资金筹划,减少不合理的库存,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信息反馈能力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物流行业担负着改变我国物流水平低下、设施设备落后和流程不完善的重要任务。虽然我国的物流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物流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物流业不够重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化程度不高,造成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把注意力和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环节,从而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此外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内大部分资金主要投向了农业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投入资金和精力相对较少。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2)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物流业的有效进行和流通不能缺少物流载体。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物流

业的载体形式单一,难以与发达过节的物流业相竞争,企业缺乏创造性,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3)供应链管理薄弱。从采购订货、运输、包装、仓储、加工、配送等环节都是独立的、分割的经济活动,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物流。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完整性日益重要,供应链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物流的发展,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很少。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一、物流服务信息化程度较低。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从总体来说信息化起步比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信息化存在许多分歧,不少物流企业还处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工装卸的低级阶段。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等,都处于学习起步阶段。

二、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投入较少。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投入较少,很多物流企业还在沿用过去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比如我国的邮政行业,虽然拥有全国最大的物流配送网络,但是大部分邮件的作业流程没有实现真正的条码化管理,仍然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出错概率高。

三、物流服务业专业化人才短缺。

我国现阶段物流专业化人才相当缺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在缺乏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情况下,各企业只能靠经验来制订物流服务标准,或者是仿效他人,使物流服务老套成规,不具有新颖性因而缺乏活力与竞争力。有数据显示,未来5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超过25%。目前深圳市就有150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资产过亿元的就有32家,但懂得物流管理的人才极其匮乏。

四、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小经营过于分散。

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经营太过分散,经营结构和范围比较雷同,还处在低级地无序竞争中。除了中国邮政。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服务能够覆盖全国范围的物流企业,而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很多物流企业都无法做大和做强。

五、我国物流企业制度落后

物流企业制度落后,经营机制不灵活,人才和资金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盈利模式单一。虽然涌现了很多民营物流企业,他们承担着发展我国物流行业的重任,但是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盈利模式单一,其发展力度有限。

六、服务创新意识不足

我国物流行业服务创新意识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物流解决方案的推动力尚未形成,因此导致大量潜在顾客和市场的流失。

七、企业运营战略缺乏前瞻性,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

首先,我国在物流人才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虽然现在有些高校开设了物流学科,但是是否真的能够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还需要用实践来验证;其次,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行业标准,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还未完成,与国际标准接轨还需时日;最后,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还未跟上物流行业的发展。

八、思想意识里没有将自己和客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我国物流行业不能将自己和客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正如目前在物流配送中出现的野蛮装卸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不利于留住现有顾客和发展新顾客,更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第五章我国物流发展的前景

一、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

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物流总成本约相当于GDP的16.7%,而同期美国为1O.5%,欧洲为12.02%。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的空间还非常大。在“十二五”期间,如果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的流成本,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物流产业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首先,物流产业发展在促进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调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次,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形式的发展。传统的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近年来都在尝试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在零售企业中,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工作和为中小连锁企业提供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也发展十分迅速。第三,物流产业能够促进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传统运输企业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物流产业发展还会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领域(如物流设备制造行业、电子商务等)的发展。

第六章解决与完善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

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产业,完善物流业发展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文提出的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本文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解决我国物流行业的问题。

一、物流行业走规模化发展,降低成本

我国物流行业的成本与美国相比,就是管理成本太高,所以我们降低成本的突破口就应该是降低管理成本。物流行业可以加大资金的注入,扩大规模,走规模化道路,规模化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保管成本和仓储成本从而使企业的总成本降低,利润率上升。并且规模化的企业与中小型和个体物流户合作。带领他们走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轨道。人力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物流企业只有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提高全方位服务,提供低成本扩张,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因此,应打破物流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股权制转换,合资合作或组成联盟等形式,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经营网络,扩张经营规模。火力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样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物流行业散、多、小、弱的局面。

二、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进一步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

三、加强物流服务的管理创新

物流企业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以顾客为核心,超越传统功能性物流服务的辖区,为其量身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案,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四、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我们应该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以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指定的标准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接轨。

五、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为顾客提供的超出常规的服务,或者是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机制入手,努力整合各种物流功能,变单项服务为全方位服务,将目前市场上的“分包”逐渐转化成一条龙的“全包”或“总包”。

六、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创新物流服务

现代科学技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效率,因此我国物流企业要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创新物流服务。

七、建立长效的双应合作方式

传统的物流服务是为顾客提供专门解决某一问题的服务,属于短期交易,这种形式不利于一体化物流的发展,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长期合作的合

同方式进行长期的合作,为顾客提供稳定的令人满意信任的双赢服务。

八、在运营战略的层次上,要将企业和客户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我国物流企业要真正的将客户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通过提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为客户降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成本,通过和客户分享利益,为企业仓I造效益,同时.伴随着客户规模不断成长,企业运营规模也不断扩大,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形成企业和客户双赢的局面

九、发展现代物流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式下,中国目前是启动发展现代化物流的最好时机。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轨,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物流业想现代物流方向发展。

十、加大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只有具备了物流主体,才会有物流的发展,因此,在物流发展中,要通过积极的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改造、壮大物流主体,增加其在物流管理何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减少流通中不重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十一、扩大物流业的对外开放并加强人才培养

在物流领域,我们要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欢迎国外投资者到国内物流领域投资,并多多学习国外物流领域管理和运行的良好经验。我国长期以来对物流业的发展中山不够,现代物流方面的人才缺乏,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我们要通过在学校开办物流专业课程,加强同国外大学的联合培养、引进外国物流人才等方式来振兴我国的物流业。

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状况,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内著名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在囤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国际物流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使之适应现在物流发展的需要,设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物流个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物流人才的竞争。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让他们不断学习应用先进技术才能提

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我们要鼓励和促进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要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我们还要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组织牵头来推行我国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认证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制。

十二、政府要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导物流行业的发展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利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对工商、税收征管制度等进行必要的调整,激励物流企业更好的经营物流业务。此外,国家政策要在鼓励企业实现跨区域经营上提供更好的条件,促使我国能够形成一批具有完善物流网络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国内顶尖物流企业。最后,国家政策要能够引导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向物流行业输入,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和物流管理部门对物流行业的管理不到位,引导不充分。所以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比较混乱。要改善我国物流发展的这种状况.政府部门的支持、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税费,同时应该改变原来的多头领导的模式。应由一个部门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负总责任,其他部门可以监督该部门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物流管理部门能发挥其职责。

十三、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首先,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目前世界各国物流企业非常重视4R原则:Reduction(少耗材)、Reuse(可再 )、Reclaim(可回收)、Recycle(可再循环),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发展的重点。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其次,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第七章结语

物流业是我国最近才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之一,物流在各个行业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并且需要政策进行适当引导,我国物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会形成自己的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应用会尤为突出。、我国将来的物流业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业将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中流砥柱,很多服务业的交叉合作中物流业不仅作为单纯的服务,还将作为成为一种提升其他服务的增值业务,如一些餐饮行业鲜花、礼品等行业都增加了快递送货到门的服务,可见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在以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有着广阔前景。如果能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正确指引下,以民营为主的快递行业在加快自身改革,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局限性,在和传统寄送服务和外资快递行业竞争中逐步做大做强。我们相信,在未来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参考文献】

[1]孟建华.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张奉礼.现代物流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3]朱伟涛.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腱[J].现代经济信息2O10.19

[4]贾卫丽.《关于物流的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物流学概论》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物流学概论》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1) 盗传必究 论述题 1. “2009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分别达到12万亿元和27. 74万亿元,因此带来流通业物流量快速增长。传统的各类批发市场提升改造物流功能,连锁零售企业重构物流系统,新兴的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期货交割等业态,越来越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据此请结合实际谈谈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社会效益。 答:(1)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效益(10分) 除了独特的经济效益外,第三方物流还具有其社会效益。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1分) ①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的众多闲散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可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物流效率。(3分) ②第三方物流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加强运输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组织共同配送、货物配载等,可减少城市车辆运行数量,减少车辆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解决由于货车运输的无序化造成的城市交通混乱、堵塞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3分) ③由于城市车辆运行效率的提高,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声污染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分) ④第三方物流的成长和壮大可带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4分)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2011年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总量将达到446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左右。这一速度明显快于同期GDP的增长水平,反映了我国物流需求仍处在较高增长期。与“十五”末期相比,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双双实现了总量翻番,其中商贸物流发展迅速。现在,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生产批量大,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大量贸易顺差与此有关,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在综合成本中起的是抵销作用。请针对我国物流成本高的现象,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思路。 答:(1)分析物流成本高的原因(3分) 如:目前物流行业的成本中,高速公路收费占到了总成本的1/3。这一比重比发达国家要高一倍左右。

物流学概论思考题重点

物流学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 物流物 合。 律背反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 商流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做商业流通,简称商流。 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在本地市区开有商铺,那么你只能向这个城市的人或者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你只能占有本地市 场。但是一旦有物流作为辅助,那么你就能将你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占有更多的市场,而且一旦你的商品物流成本比别人的物流成本低,那么你的商品就 更具市场竞争力。所以才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怎么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它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服务的提高,相应的成本要 上升,也就是说运价高。降低服务,成本下降,运费也会低。 4、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①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②“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③流价值与利润理念④物流系统化理念

物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概论自测题 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物流是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过程。 A、生产 B、分配 C、消费 D、流动 ()2、物流的总体效果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4、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5、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看企业本身拥有了多少资源,而是企业本身能够使用多少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的问题。 A、内部资源外用 B、内部资源内用 C、外部资源内用 D、外部资源外用 ()6、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7、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A、供应链 B、物流管理 C、库存 D、生产 ()8、国际物流活动中的贸易合同和文书涉及运输、报关、结算等方面。 A、保险B、登记 C、装卸 D、信息 ()9、由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以部、委、局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行政法规 B、法令 C、法律 D、法规 ()10、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必须对所有的物流要素进行。 A、集成 B、协调 C、调控 D、集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 ()1、合理设置包装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装卸 B、保管 C、运输 D、生产 ()2、销售物流的顺畅将使企业迅速及时地将产品传送到用户或消费者手中,达 到的目的。 A、满足用户需求 B、扩大商品销售 C、加速资金周转 D、降低流通费用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 A、供应 B、生产计划 C、物流 D、需求 ()4、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即。 A、普遍性 B、方便性 C、整体性 D、安全性 ()5、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包括: A、运输活动B、配送活动 C、包装、装卸、信息 D、保管和流通加工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物流主导部门的核心由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为主体组成。 ()2、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相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高价值区转移到低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价值”。 ()3、一般来说,原材料等大批量的货物运输适合公路运输或水运。 ()4、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是物流信息的结点。 ()5、在网络经济时代,很多企业要构筑广域的或者全球的供应链,这就要物流企业有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水平,这是一般生产企业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必须要依靠销售企业来做这一项工作。 ()6、物流业务外包就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多了一个风险的承担者。 ()7、物流作为过程来管理的目标在于:所有的努力必须集中使服务(或产品)增值,保证成本最低、产出最大、效率最高。 ()8、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内的部分企业必须克服它们各自的功能障碍,采取一种流程的方法。 ()9、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是,与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了物流配送功能。 ()10、国际多式联运的核心工具是货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物流

物流学概论复习要点

物流就是包括运输、搬运、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动,它是由供应地流向接收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不属于经济活动范畴的物质实体流动,不属于物流。 物流在社会经济的作用 1.物流在经济中的作用 体现:1.物流是商业的一个主要支出,与其他经济活动相互影响。 2.物流服务于许多经济交易活动,它实际上是所有商品和服务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物流对社会的作用 体现:1.物流保障生产 2.物流服务于商流 3.物流是实现‘一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4.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5.物流—现代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结合并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仓储的功能 1.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是指为满足市场的基本储存需求,仓库所具有的基本操作或行为,包括存储,管理,拼装,分类等基础作业。 2.增值功能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信息的传递 3.社会价值 时间调整功能;价格调整功能;衔接商品流通的功能 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 1.货物的入库 货物入库的准备;货物的接运;货物的验收;货物的入库 2.货物的保管 3.货物的出库 货物出库的方式:货主自提;送货上门;代理托运 货物出库的程序:审核仓单;核对登帐;配货备货;复核查对;点付交接;填单销帐 零库存的意思 1.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 2.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与劳动消耗同时趋于零 零库存的实现途径 1.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制度 3.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4.依靠专业流通组织准时而均衡供货 现代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1.物品由静态仓储变为动态仓储 2.仓储业由储备型转为流通型 3.仓储业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北大崔介何第四版物流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二律背反: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 4.精益物流: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利益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 5.一体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6.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7.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或是企业的物流部门从处理客户订货开始,直至商品送客户过程中,为满足客户要求,有效的完成商品供应、减轻客户物流作业负荷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8.物流联盟:两个或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盟与合作 9.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系统 10.物流外包: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合同内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 1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12.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设计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13.包装:为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取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4.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 15.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16.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17.储存:保护、保管、贮藏物品 18.流通加工:根据顾客的需求,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简单加工作业活动的总称 19.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方位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配件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0.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第二章 1.物流管理: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物流管理组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3.物流专门性评论: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 4.物流综合性评论:对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的物流活动进行全面衡量的综合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B )。 A 社会物流 B 企业物流 C 区域物流 D 综合物流 2、对于一个零售商,物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它的( C )与零售商之间。 A 货物运输 B 生产部门 C 配送中心 D 消费者 3、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是( B )。 A 智能型物流 B 人工物流 C 机械物流 D 集成物流 4、物流创造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和( C )所决定的。 A 社会供给 B 社会生产 C 社会分工 D 社会需求 5、物流早期发展的价值体现主要在( B )。 A 经济价值方面 B 军事后勤方面 C 生产消费方面 D 商品流通方面 6、下面哪种( C )采购模式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A 分散采购 B 集中采购 C 单一来源采购 D 招标采购 7、可以说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是( D )。 A 重复运输 B 迂回运输 C 倒流运输 D 空车无货载行驶 8、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被称为( C )。 A 工业包装 B 运输包装 C 商业包装 D 缓冲包装 9、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尽量实现流通加工的( A )。 A 最优配置 B 最好配送 C 最快运输 D 最有效方法 10、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一般采用( D )标准。 A 编制条形码 B 扫描 C 拷贝 D 电子数据交换 11.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 B )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D.物流信息 12. ( B )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量多、最复杂的。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空运13. 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衔接是通过( A )予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考虑的基点主要是。 A、复杂化 B、简单化 C、条理化 D、系统化 ()2、将储存的物资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是。 A、ABC分类法 B、零库存法 C、成本分类法 D、运输分类法 ()3、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 A、具体性和局部性 B、具体性和综合性 C、综合性和全局性 D、局部性和全局性 ()4、传统的企业供应物流,都是以为调节企业内外物流的结点。 A、大门 B、车间 C、指挥中心 D、企业仓库 ()5、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6、物流冰山学说是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西欧 ()7、衡量物流信息系统能力的最重要方面是。 A、信息采集 B、信息传输

C、信息处理 D、信息存储 ()8、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物流效率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的水平。 A、物流信息化 B、物流网络化 C、物流现代化 D、物流普及化 ()9、国际物流的经济风险可分为汇率风险和。 A、市场风险B、价格风险 C、利率风险D、货币风险 ()10、全国人大通过,以国家主席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法令 B、法律 C、政策 D、文件 ()11、包装按其作用分类可分为工业包装和。 A、企业包装 B、商业包装 C、运输包装 D、机械包装 ()12、物流的总体效果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1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14、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物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概论自测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1、物流就是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过程。 A、生产 B、分配 C、消费 D、流动 ( )2、物流的总体效果就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 )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与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 )4、就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 )5、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就是瞧企业本身拥有了多少资源,而就是企业本身能够使用多少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其实就就是一个的问题。 A、内部资源外用 B、内部资源内用 C、外部资源内用 D、外部资源外用 ( )6、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就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 )7、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就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A、供应链 B、物流管理 C、库存 D、生产 ( )8、国际物流活动中的贸易合同与文书涉及运输、报关、结算等方面。 A、保险B、登记 C、装卸 D、信息 ( )9、由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以部、委、局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就是。 A、行政法规 B、法令 C、法律 D、法规 ( )10、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必须对所有的物流要素进行。 A、集成 B、协调 C、调控 D、集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 ( )1、合理设置包装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装卸 B、保管 C、运输 D、生产 ( )2、销售物流的顺畅将使企业迅速及时地将产品传送到用户或消费者手中,达 到的目的。 A、满足用户需求 B、扩大商品销售 C、加速资金周转 D、降低流通费用 (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 A、供应 B、生产计划 C、物流 D、需求 ( )4、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即。 A、普遍性 B、方便性 C、整体性 D、安全性 ( )5、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包括: A、运输活动B、配送活动 C、包装、装卸、信息 D、保管与流通加工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 )1、物流主导部门的核心由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为主体组成。 ( )2、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相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高价值区转移到低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价值”。( )3、一般来说,原材料等大批量的货物运输适合公路运输或水运。 ( )4、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就是物流信息的结点。 ( )5、在网络经济时代,很多企业要构筑广域的或者全球的供应链,这就要物流企业有更强的能力与更高的水平,这就是一般生产企业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必须要依靠销售企业来做这一项工作。 ( )6、物流业务外包就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多了一个风险的承担者。 ( )7、物流作为过程来管理的目标在于:所有的努力必须集中使服务(或产品)增值,保证成本最低、产出最大、效率最高。( )8、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内的部分企业必须克服它们各自的功能障碍,采取一种流程的方法。 ( )9、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特点就是,与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了物流配送功能。 ( )10、国际多式联运的核心工具就是货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B )。 A 社会物流 B 企业物流 C 区域物流 D 综合物流 2、对于一个零售商,物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它的( C )与零售商之间。 A 货物运输 B 生产部门 C 配送中心 D 消费者 3、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是( B )。 A 智能型物流 B 人工物流 C 机械物流 D 集成物流 4、物流创造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和( C )所决定的。 A 社会供给 B 社会生产 C 社会分工 D 社会需求 5、物流早期发展的价值体现主要在( B )。 A 经济价值方面 B 军事后勤方面 C 生产消费方面 D 商品流通方面 6、下面哪种( C )采购模式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A 分散采购 B 集中采购 C 单一来源采购 D 招标采购 7、可以说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是( D )。 A 重复运输 B 迂回运输 C 倒流运输 D 空车无货载行驶 8、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被称为( C )。 A 工业包装 B 运输包装 C 商业包装 D 缓冲包装 9、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尽量实现流通加工的( A )。 A 最优配置 B 最好配送 C 最快运输 D 最有效方法 10、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一般采用( D )标准。 A 编制条形码 B 扫描 C 拷贝 D 电子数据交换 11.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 B )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12. ( B )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量多、最复杂的。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空运 13. 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衔接是通过( A )予以沟通和实现的。 A.信息 B.线路 C.结点 D.物流中心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供应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了服务,同事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客观上协助( C )扩大了市场。 A.双方 B,买方 C.销售方 D.企业自身 15. ( B )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D.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16. 销售物流的起点,一般情况下是生产企业的( D ),经过分销物流,完成长距离、干线的物流活动,再经过配送完成市内和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到达企业、商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 A.生产车间 B. 运输车辆 C. 原材料仓库 D. 产成品仓库 17. 物流企业,严格意义上讲是指( C )。 A.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二方物流企业 B.第二方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C.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D.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18. 物流企业把自己的职能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而把非核心领域( B )给其他专业企业。 A.内包 B.外包 C.归口 D. 并购 19.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具有( D )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 A. 时点 B. 短期 C.中期 D. 长期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 A 经济价值方面 B 军事后勤方面 C 生产消费方面 D 商品流通方面 6、下面哪种( C )采购模式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A 分散采购 B 集中采购 C 单一来源采购 D 招标采购 7、可以说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是( D )。 A 重复运输 B 迂回运输 C 倒流运输 D 空车无货载行驶 8、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被称为( C )。 A 工业包装 B 运输包装 C 商业包装 D 缓冲包装 9、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尽量实现流通加工的( A )。 A 最优配置 B 最好配送 C 最快运输 D 最有效方法 10、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一般采用( D )标准。 A 编制条形码 B 扫描 C 拷贝 D 电子数据交换 11.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 B )和物流结点。 A. 物流企业 B ,物流线路 c .物流网络 D .物流信息 12. ( B )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量多、最复杂的。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运 D .空运 13. 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衔接是通过 ( A ) 予以沟通和实现的。 A. 信息 B ?线路 C.结点 D ?物流中心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供应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了服务,同事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 客观上协助 ( C ) 扩大了市场。 A.双方 B ,买方 C .销售方 D .企业自身 15. ( B ) 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 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D .准时供应方式 c .到线供应方式 D .零库存方式 16. 销售物流的起点,一般情况下是生产企业的 ( D ) ,经过分销物流,完成长距离、干线的物 流活动,再经过配送完成市内和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到达企业、商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 A. 生产车间 B. 运输车辆 C. 原材料仓库 D. 产成品仓库 17. 物流企业,严格意义上讲是指 ( C ) 。 A. 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二方物流企业 B. 第二方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C. 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D. 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18. 物流企业把自己的职能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 而把非核心领域 ( B ) 给其他专业企业。 20. 第四方物流成功的关键,是以“ ( A )”的物流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技术。 1、 2、 3、 4、 5、 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A 社会物流 B 企业物流 C 区域物流 对于一个零售商,物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它的( A 货物运输 B 生产部门 C 配送中心 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是( A 智能型物流 B 人工物流 C 机械物流 物流创造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和( A 社会供给 B 社会生产 C 社会分工 物流早期发展的价值体现主要在( B )。 B )。 综合物流 )与零售商之间。 消费者 )。 集成物流 )所决定的。 社会需求 A.内包 B. 外包 C. 归口 D. 并购 19.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具有( D A. 时点 B. 短期 C. 中期 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 D. 长期

物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物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概论自测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物流是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 过程。 A、生产 B、分配 C、消费 D、流动 ()2、物流的总体效果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4、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5、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看企业本身拥有了多少资源,而是企业本身能够使用多少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的 问题。 A、内部资源外用 B、内部资源内用 C、外部资源内用 D、外部资源外用 ()6、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7、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A、供应链 B、物流管理 C、库存 D、生产 ()8、国际物流活动中的贸易合同和文书涉及运输、报关、结算等方面。 A、保险B、登记 C、装卸 D、信息 ()9、由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以部、委、局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行政法规 B、法令 C、法律 D、法规 ()10、为了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必须对所有的物流要素进 行。 A、集成 B、协调 C、调控 D、集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 ()1、合理设置包装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装卸 B、保管 C、运输 D、生产 ()2、销售物流的顺畅将使企业迅速及时地将产品传送到用户或消费者手中,达 到的目的。 A、满足用户需求 B、扩大商品销售 C、加速资金周转 D、降低流通费用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 A、供应 B、生产计划 C、物流 D、需求 ()4、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即。 A、普遍性 B、方便性 C、整体性 D、安全性 ()5、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包括: A、运输活动B、配送活动 C、包装、装卸、信息 D、保管和流通加工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物流主导部门的核心由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为主体组成。 ()2、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相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高价值区转移到低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价值”。

物流学概论-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1.物流学: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的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这三个支点,支撑起物流学科体系。 2.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并反复进行。 3.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4.物流专门性评价: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这便是物流评价。按照对物流评价的范围不同,物流评价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 5.物流综合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在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全面衡量物流管理水平的综合性评价。 6.物流纵向评价: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物流项目经理在一定的时间,成本,数量和质量约束下,各个部门负责对物流项目的支持。 7.物流横向评价:执行某一相同物流业务的部门之间的各种物流结果的对比。它通常能表示出某物流部门在社会上所处的水平高低。

8.物流管理行政机构:指那些负责制定物流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管理和编制物流并组织实施的组织 9,物流管理业务机构:指那些负责执行物流计划,具体进行各项物流活动的组织,如运输管理组织、仓储管理组织等。 10,物流工程: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客户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1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Logistic system)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物流系统的"输入"即指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所需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要素,由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成功要素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以及合理化,并服从或改善社会大系统的环境。 12.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系统工程(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

物流学概论复习及答案

物流学概论综合测试 物流学概论名词解释 1.物流: 2.企业物流: 3.物流系统: 4.效益悖反: 5.第三利润源: 6.包装: 7.流通加工: 8.物流网络规划: 9.企业物流: 10.生产物流: 11.物流企业: 12.第三方物流: 13.物流成本: 14.供应链管理: 15.国际多式联运: 物流学概论单选题 1.(D)类型的电子商务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是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

A.B to B B.B to C C.B to G D.C to C 2.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B)。 A社会物流B企业物流 C区域物流D综合物流 3.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法、特殊劳动对象以及特殊技术装备的物流活动是(B)。 A一般物流B特殊物流 C区域物流D社会物流 4.通过物流活动的(D),能够对企业的成本降低和差异化产生影响,从而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A大跨度性与动态性B实行按专门路线配送 C联合运输和交流D有效组织和协调 5.物流产业对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新装备工具出现的诱导作用被称为(C )。 A后向效应B旁侧效应 C前向效应D乘数效应 6.物流产业对某些供给资料部门的影响被称为(A)。 A后向效应B旁侧效应 C前后效应D时间效应 7.人们有时把供应链称之为( A )。 A物流网络B物流

C配送中心D微观物流 8.时间价值是“物”从(A)之间存在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或“时间效用”。 A供给者到需求者B生产商到销售商 C销售商到需求者D供给者到销售商 9.加工是生产领域常用的手段,“物”通过加工而增加价值,取得新的使用价值,这是( A )。 A生产过程的职能B流通过程的职能 C分配过程的职能D管理过程的职能 10.物流总体效果是(B)。 A树木的效果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D相同的效果 11.在物流管理体制下,目标是连接市场、分销网络、制造流程和(B),使顾客得到高水平和低成本的服务。 A运输活动B采购活动 C生产活动D消费活动 12.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业信息活动。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C)。 A使用权效应B价值 C使用价值D所有权效用 13.物流在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进行(C)。 A.管理B.协调

物流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2012—2013学年度第 2 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考核课程:物流学概论考核类型:统考考核形式:闭卷 适用班级: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属于堆垛的基本要求。 A 整齐 B 美观 C 合理 D 方便 2、()是影响储存商品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A.商品自身的结构、成分和性质 B 仓库保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业技巧 C 保管场地的环境条件 D 仓库湿度的控制 3、中层货架高度在() A 5M以下 B 5--15M C 15---25M D 25m以上 4、()是以悬吊方式装卸搬运货物的设备。 A 起重机 B 牵引车 C 叉车 D 堆垛机 5、国际物流的特点不包括( )。 A跨越国家或地区界限B涉及到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具 C面临的语言、法律环境等完全不同D国际物流的风险仅仅是指自然风险 6、将保管物品直接堆放在地面上的保管方式为( ) A托盘平放式 B地面平放式C货架存放式 D直接堆放式 7、货物运输分类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按()进行分类。 A 运输线路 B 运输作用 C 运输工具 D 运输协作 8、准时制要求配送作业应该是( )的准时送货 A大批量、高频率 B大批量、低频率 C小批量、高频率 D小批量、低频率 9、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不在于( )。 A降低物流费用 B缩短生产周期 C提高管理水平 D增加物流复杂度 10、托运单是()印制的标准格式单证。 A 承运人 B 托运人 C 货运代理 D 中性单证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公路运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 ) A方便 B快捷 C成本低 D灵活 12、某电视机厂为了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库存的原材料是属于( ) A消费储备B生产储存C国家储备D流通储备 13、管道运输一般用来运送( ) A气体B液体C粒状固体D粉状固体 14、历史上曾经作为物流定义的英文是()

物流学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述 1.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 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2.流通的内容:(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2)物流:实物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过程; (3)信息流与资金流: 3.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与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和物流不一定是同时发生,并且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 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物流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 能实施有机结合。 5.物流概念的起源:(1)“军事起源说”:以詹姆士·约翰逊和唐纳德·伍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物流一词首先用于军事”,军事中的后勤供应就是物流的原型。 (2)“市场营销起源说”:英国克兰菲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主任、资深物流 与市场营销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教授认为,物流概念起源与市场营提 销理论,阿奇·萧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 6.物流活动的构成:包装活动、装卸搬运活动、运输活动、储存活动、流通加工活动、配送活 动、物流信息活动(这些也称之为“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7.物流的性质:(1)物流的生产属性:①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②物流活动同样具 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物流的社会属性:物流的社会性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3)物流的服务性:物流是为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提供后勤

物流学概论 第一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精益物流: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它的目标是企业在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3.一体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它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充分实现用户的价值为目标。 4.物流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盟与合作。 5. 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企业是物流联盟的主体。 6.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7.物流外包: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的业务合同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是一种物流联盟形式。 8.供应链: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设计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9.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10.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1.装卸:物体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法的作业过程。 12.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13.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14.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15.流通加工:根据客户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物流学概论全部复习重点

物流学概论 题型: 一、选择题20分(20道) 二、名词解析18分(6道) 三、简答题42分(7道) 四、论述题20分(1道) 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物流概念(理解书上很多,大家看看咯)p1-6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 1935年,美国营销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定义:物流对货物,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掌握)p6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物流动的过程。 “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的理念,今天人们赋予其新的内涵: ①通过为用户服务来开拓市场 ②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为潜在的市场机会 ③物流被看做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④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军事后勤为部队和战争服务,工业后勤为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商业后勤为商业运行和顾客服务,总之,物流的核心是服务观念。物流被称为“后勤保障体系”。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把改进物流体系称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美国经营学家德鲁克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p7) 4、二律背反的概念(掌握)p8(效益悖反) 二律背反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功能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5、精益物流理念(掌握)p8 精益物流是消除物流过程中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 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掌握p8):

物流学概论 第九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它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等。 制造企业物流:制造企业物流是包括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产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的企业物流 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它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而实践则可以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论证相对性与绝对性统一的真理。 订货点采购:订货点就是仓库必须发出订货的警戒点。到了订货点,就必须发出订货,否则就会出现缺货。因此,订货点也就是订货的启动控制点,是仓库发出订货的信息。由于订货是与库存控制密切相关,所以订货点也是库存控制的一个决策变量。 定量订货法采购:定量订货法采购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一个订货批量,然后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相同。

定期订货法采购: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水准,然后以规定的订货周期为周期,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不一定相同,订货量的大小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量与规定的最高库存水准的差额。 JIT采购:即准时化采购模式。需求方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供应商下达订货指令,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品种、按指定的数量送到指定的地点。 VMI采购:即供应商掌握库存采购模式。用户只需要把自己的需求信息向供应商连续及时传递,由供应商自己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量,并根据这个预测需求量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用户的库存量的大小由供应商自主决策的采购模式。 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指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即按照工厂布局、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实现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等物料,在工厂内部供应库与车间、车间与车间、工序与工序、车间与成品库之间流传的物流活动。 项目型生产物流(固定式生产):物流凝固,即当生产系统需要的物料进入生产场地后,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或者说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性不强。 连续型生产物流:又叫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进行,并且生产出的产品和使用的设备、工艺流程都是固定与标准化的,工序之间几乎没有在制品存储。 离散型生产物流:又叫加工装配式生产,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