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案

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案

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案
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案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渗透“转化”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归纳、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回顾梳理

1.交流导学单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什么是面积?用字母表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2)教师课件展示从三年级到六年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

(3)各个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请学生边演示自己手中的平面图形边说推导过程。

(4)6种平面图形面积推导之间的联系,请学生移动黑板上的6个平面图形构成网络图,教师归纳总结。

2. 前测反馈

(1)出示前测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请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和以后在做题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强调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中要除以2的理由。

(3)强调求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底和高要对应。(三)知识应用

1.基本练习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5分米,高是3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梯形的上底2.3厘米,下底2.7厘米,面积是25平方厘米,高是几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米,它的两条邻边分别是6米和10米,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算一算,画一画

(1)计算梯形的面积(每格1厘米)

(2)画出和梯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图形(能画几个就画几个)(3)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3.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1.本堂复习课能做到查、缺、补、漏,并且做得实。比如前测后的反馈、课堂练习的反馈订正等。

2.重视知识结构的框架。六年级的复习课,重点是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树。围绕主题,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我关注课堂知识的生成,有目的地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以此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3.关注能力的培养,数学方法的渗透。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因为我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如在发现梯形这个万能公式和蝴蝶翅膀的应用上。联系、转化的数学方法能在学习中渗透,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在这节课上也有所体现。

总之,从整节课看,我试图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实际应用”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清旧知、练习巩固并拓展提升,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激励和评价还可以更加到位,教学环节细化得还不够,有些环节我放手还不够大胆,生怕

学生复习不到位。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春霞)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青年巷小学:李春霞 复习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5、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分析: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量÷另一个数。 2、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应纳税额 = 收入×税率 复习过程: 一、典型例题 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辆数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实际比计划多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500辆

500 ÷ 5000 = 0.1 = 10%……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000 = 110%……实际产量相当于原计划的110%110% - 100% = 10%……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答: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0%。 例2、(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的辆数占实际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实际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 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计划比实际少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500辆 500 ÷ 5500 ≈ 9.1%……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500 ≈ 90.9%……计划产量相当于实际的90.9% 100% - 90.9%≈ 9.1%……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答:计划比实际少生产9.1%。 小结:想一想,在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如果和百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求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分率。就用“多(少)的量÷单位1”。 二、难点突破 例3、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20% 分析与解:苹果比梨重20%,表示苹果比梨重的部分占梨的20%,把梨的质量

2019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含时间表)

2019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含时间表) xx年高考数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暑假过后,文科及艺体班和理科班开始高考第一轮复习复习,体育理科班尚有部分选修没有结束。由于今年我省规范办学,教学时间略显紧张,特别是学理科的学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积极组织教学,决胜高考特制定如下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校领导、年级组精神为指导,集思广益踏踏实实搞好集体备课;2、以新的高考方案为指导,稳扎稳打钻研《考试说明》备好每一节课;3、以重读课本例题、重做课本练习,做实基础为指导,步步为营上好每一节课,不留死角、盲点,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 三、文、理科班复习方案 带领学生重读教材,重做练习。重点例题重点研究,多做变式探讨;重点习题反复做,变式做。每周集中时间做一份12题左右的综合题试卷。 2、精心编写学案。在上课前认真做好每一题,做到上课时决不照本宣科;对基础知识梳理部分,要做到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系统;对例题习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又要注重通法的总结;适当补充最新考试信息题,以便紧跟形势;认真

组织单元练习,要限定时间认真监考,仔细批阅按标准量分,力争准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密切关注最新高考信息,随时调整复习方案。 四、体育理班复习方案 尽快结束选修课的教学,争取在8月中旬开始进入第一轮复习。 2、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不补充难度大的例题习题,以完成书本内容为主。 3、每周做一次10题的小测试,以促进学生学习并检测学习效果。 五、复习计划 具体安排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八月初到二月底),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科重温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但这绝不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因为在第一次学习时,老师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大家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的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选考系列参数方程学案

参数方程 【考点梳理】 1.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 ? ?? ?? x =f t ,y =g t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 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通过消去参数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如果知道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 如x =f (t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 (t ),那么? ?? ?? x =f t ,y =g t 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3.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 点的轨迹 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 直线 y -y 0=tan α(x -x 0) ? ?? ?? x =x 0+t cos α, y =y 0+t sin α(t 为参数) 圆 x 2+y 2=r 2 ? ?? ?? x =r cos θ,y =r sin θ(θ为参数) 椭圆 x 2a 2+y 2 b 2 =1(a >b >0) ? ?? ?? x =a cos φ,y =b sin φ(φ为参数) 考点一、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例1】已知曲线C 1:?????x =-4+cos t ,y =3+sin t (t 为参数),C 2:? ????x =8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 (1)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t =π 2 ,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的中点M 到直线C 3: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第1-----6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 六、课后反思: 完整总复习教案点此:点击此文件

2019高考(卷1)理科数学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1)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06,242<--=<<-=x x x N x x M ,则=N M ( ) A 、{}34<<-x x B 、{}24-<<-x x C 、{}22<<-x x D 、{}32<

2019年高考复习计划-学习计划

2019年高考复习计划-学习计划 进入新高三总复习之后,可以预见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学校或同学给自己悬上了高考倒计时。但大多数同学们在这个阶段普遍感到比较茫然,无从下手。新高三马上要进入第一轮复习了,所以我们也应该利用好这一年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为自己赢得迈向成功起点的机会。 下面说一下常规的备考阶段和学习目标,以及当前我们务必要做的几件事: 高三三轮复习按时间大致分为: (一)第一轮复习(9月3月初)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一边是高中三年课程的回顾,一边是知识遗漏的查找,这也是为高考总复习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好准备的时期。高考是考三年的内容,而在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识很多,而高考的其中的一个黄金定律8020法则,就是指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把这部分的基础做好的话,就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所以必须把这两年的基础知识补上,避免高考时这些知识变成失分点,自己通过做大量的题来找漏洞效果不明显而且又浪费了时间。最后以致于信心受挫,决定放弃学习了。这是学习中的最可怕的现象。我们做题不贵多而贵精。应该做囊括高考的重点、难点、考点的题和通过对照老师讲的具体内容检测出漏洞。

显然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如果少部分学生基础没有掌握牢固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第一轮的思想去备考,因为整个高考中,基础及中等难度的分数比例非常之高,抓好基础将能获取更多的分数。 (二)第二轮复习(3月初5月中)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1、进行典型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高考黄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题法则,其实如果我们把高考的方向把握准了,高考的出题模式弄清楚,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会很轻松。不只是在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有典型题,文科的东西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比如语文的作文,一篇文章好的结构、好的句子,我们都可以用来模仿,比如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这是关于诚信的比喻,那我们就可以借鉴一下,仿造句子。如: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学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驾驭的过程,我们在借鉴别人精彩点的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使我们成为一个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项练习。体系是综合的根本,专题是提高的保证。我们在回忆信息过程中会出现的暂时性的遗忘。高三学生在考试时经常答案就在嘴边就是写不出来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学案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考点梳理】 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空间向量 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相等向量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 相反向量 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 共线向量 (或平行向量) 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 共面向量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 (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λb .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 ,y ),使p =x a +y b .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①两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 =b ,则∠AOB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其范围是[0,π],若〈a ,b 〉=π 2 ,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②非零向量a ,b 的数量积a·b =|a ||b |cos 〈a ,b 〉.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结合律:(λa )·b =λ(a·b ); ②交换律:a·b =b·a ; ③分配律:a·(b +c )=a·b +a·c .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 向量表示 坐标表示 数量积 a·b a 1 b 1+a 2b 2+a 3b 3 共线 a =λb (b ≠0,λ∈R )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 垂直 a·b =0(a ≠0,b ≠0) a 1 b 1+a 2b 2+a 3b 3=0 模 |a | a 21+a 22+a 2 3 夹角 〈a ,b 〉(a ≠0,b ≠0) cos 〈a ,b 〉= a 1 b 1+a 2b 2+a 3b 3 a 21+a 22+a 23· b 21+b 22+b 2 3 考点一、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如图所示,在空间几何体ABCD -A 1B 1C 1D 1中,各面为平行四边形,设AA 1→=a ,AB → =b ,AD →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 (1)AP →;(2)MP →+NC 1→. [解析] (1)因为P 是C 1D 1的中点,所以AP →=AA 1→+A 1D 1→+D 1P →=a +AD →+12D 1C 1→ =a +c +12AB →=a +c +1 2 b . (2)因为M 是AA 1的中点,所以MP →=MA →+AP → =12 A 1A →+AP → =-12a +? ? ???a +c +12b =12a +12b +c . 又NC 1→=NC →+CC 1→=12BC →+AA 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 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 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 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 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 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 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 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 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 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 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 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一)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整数、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 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 识。 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 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 1、整理整数的概念。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

2019届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计划清单

2019届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计划

目录 一、背景分析 (1) 三、目标要求 (1) 四、具体计划 (2) (一)总体要求 (2) (二)要解决的问题 (2) (三)总体思路设计 (3) 五、测试制度 (3) (一)周测 (3) (二)单元测试 (3) (三)月测 (3) (四)备注 (3) 六、课程分类 (4) (一)知识梳理课 (4) (二)能力提高课 (4) (三)章节复习课 (4) (四)试卷讲评课 (5) 七、一轮复习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5)

2019届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计划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数学素养,这些变化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任务。通过复习,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从事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新的教学信息,更新教育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指导学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目标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结合高考考点,紧扣教材,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确立一轮复习的总体目标:通过梳理考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思考严谨、分析条理、解答正确、书写规的良好习惯,为二轮复习乃至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第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能力;以及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在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的同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一定要把复习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第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必须让学生明白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题的熟练。 3、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和运算技能。落实网上阅卷对解题规、书写轻重、表达完整等新的要求。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导数及其应用与定积分: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Word版含解析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考点梳理】 函数的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 函数y =f (x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则 (1)若f ′(x )>0,则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2)若f ′(x )<0,则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3)若f ′(x )=0,则f (x )在这个区间内是常数函数. 【考点突破】 考点一、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例1】已知函数已知函数f (x )=ln x +a (1-x ),讨论f (x )的单调性. [解析] f (x )的定义域为(0,+∞),f ′(x )=1x -a . 若a ≤0,则f ′(x )>0恒成立, 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 若a >0,则当x ∈??? ?0,1a 时,f ′(x )>0; x ∈??? ?1a ,+∞时,f ′(x )<0, 所以f (x )在? ????0,1a 上单调递增,在? ?? ??1a ,+∞上单调递减. 【类题通法】 用导数判断或证明函数f (x )在(a ,b )内的单调性的步骤 (1)一求.求f ′(x ); (2)二定.确认f ′(x )在(a ,b )内的符号; (3)三结论.作出结论:f ′(x )>0时为增函数;f ′(x )<0时为减函数. 【对点训练】 已知函数f (x )=x 3+ax 2+b (a ,b ∈R),试讨论f (x )的单调性. [解析] f ′(x )=3x 2 +2ax ,令f ′(x )=0, 解得x 1=0,x 2=-2a 3 . 当a =0时,因为f ′(x )=3x 2≥0,所以函数f (x ) 在(-∞,+∞)上单调递增; 当a >0时,x ∈? ????-∞,-2a 3∪(0,+∞)时,f ′(x )>0,

小学数学总复习全套教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1) 教学内容:总复习(一)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零 ….(小于0)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有限小数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 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小数的性质 …… 2、基数、序数概念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如:18000000=180万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p.9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p.9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0.7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 亿的整数。 d.课本、92页第3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 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总复习(2) 教学内容:总复习(二)整除概念 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整除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能正确的判断。 2、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整除的概念。 一、知识整理 1、复习整除的意义。 出示:下列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 12÷4=3 20÷0.5=40 35÷7=5 45÷45=1 4.2÷1.4=3 78÷7.8=10 (1)学生思考后回答。 (2)问:为什么这些式子表示整除?谁能说说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 出示: 请把这两个概念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复习概念系统。 (1)数的整除单元里,你学过哪些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2)看书93页并填空。 (3)看图回答: 这些概念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 与倍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

2019届高考数学(浙江版)一轮配套讲义:11.1-排列组合

第十一章计数原理 §11.1排列、组合 考纲解读 分析解读 1.排列与组合是高考常考内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还与概率相结合进行考查. 2.常结合实际背景,以应用题形式出现,且背景灵活多变,常见的有排队问题,涂色问题等,也有跨章节、跨学科及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的问题. 3.考查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能力,涉及分类讨论思想. 4.预计2019年高考试题中,排列、组合与概率一起考查必不可少. 五年高考 考点排列、组合 1.(2017课标全国Ⅱ理,6,5分)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12种 B.18种 C.24种 D.36种 答案D 2.(2016课标全国Ⅱ,5,5分)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处出发,先到F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A.24 B.18 C.12 D.9 答案B 3.(2016四川,4,5分)用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A.24 B.48 C.60 D.72 答案D 4.(2015四川,6,5分)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40000大的偶数共有() A.144个 B.120个 C.96个 D.72个 答案B 5.(2014广东,8,5分)设集合A={(x1,x2,x3,x4,x5)|x i∈{-1,0,1},i=1,2,3,4,5},那么集合A中满足条件 “1≤|x1|+|x2|+|x3|+|x4|+|x5|≤3”的元素个数为() A.60 B.90 C.120 D.130 答案D 6.(2014重庆,9,5分)某次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1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是() A.72 B.120 C.144 D.168 答案B 7.(2014安徽,8,5分)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 A.24对 B.30对 C.48对 D.60对 答案C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图象学案

函数的图象 【考点梳理】 1.利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 方法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化简函数的解析式; (3)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值等); (4)描点连线. 2.利用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 (1)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 ①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y =-f (x )的图象; ②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y =f (-x )的图象; ③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y =-f (-x )的图象; ④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 (3)伸缩变换 ①y =f (x )的图象 y =f (ax )的图象; ②y =f (x )的图象 ―――――――――――――――――――――→a >1,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 0<a <1,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a ,横坐标不变y =af (x )的图象. (4)翻转变换 ①y =f (x )的图象―――――――――――→x 轴下方部分翻折到上方 x 轴及上方部分不变y =|f (x )|的图象;

②y =f (x )的图象―――――――――――――→y 轴右侧部分翻折到左侧 原y 轴左侧部分去掉,右侧不变y =f (|x |)的图象. 【考点突破】 考点一、作函数的图象 【例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lg(x -1)|;(2)y =2x +1 -1; (3)y =x 2-|x |-2. [解析] (1)首先作出y =lg x 的图象C 1,然后将C 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y =lg(x -1)的图象C 2,再把C 2在x 轴下方的图象作关于x 轴对称的图象,即为所求图象C 3:y =|lg(x -1)|.如图①所示(实线部分). (2)y =2 x +1 -1的图象可由y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y =2 x +1 的图象,再向下 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②所示. (3)y =x 2 -|x |-2=? ???? x 2 -x -2x ≥0,x 2 +x -2x <0, 其图象如图③所示. 【类题通法】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 (1)直接法.当函数表达式(或变形后的表达式)是熟悉的基本函数时,就可根据这些函数的特征直接作出; (2)图象变换法.若函数图象可由某个基本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翻折、对称得到,可利用图象变换作出. 【对点训练】 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log 2(x +1)|;(2)y =|x -1|,x ∈R ;(3)y =2x -1 x -1 . [解析] (1)将函数y =log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将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上去,即可得到函数y =|log 2(x +1)|的图象,如图①. (2)可先作出y =x -1的图象,将x 轴下方的图象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x 轴上方的图象保持不变可得y =|x -1|的图象.如图②中实线部分所示. (3)∵y =2+ 1x -1,故函数图象可由y =1 x 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 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第1-----6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

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 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 六、课后反思: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2019年高考理科全国1卷数学(含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4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2.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 A. 2 2 +11()x y += B. 22 (1)1x y -+= C. 22 (1)1x y +-= D. 2 2(+1)1y x += 3.已知0.20.3 2log 0.2,2,0.2a b c ===,则(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

高三生物备考复习计划

2019届高考复习计划 高三年级生物备课组 本阶段为高三上学期,复习内容按必修一、三(前两章)、二的各章节顺序进行,以教材为主,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概念、原理、过程等,并辅以适量的训练题,学生在完成一轮复习后能够理清知识点,构建完整和系统的知识框架,在复习的同时对以前学习的不足进行修补,而且阶段性的复习总结要跟上,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在高考全国卷中,除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重视能力的考查,如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科学表述生物学现象及原理,这些能力需要在一轮复习中通过回归教材、知识的讲解和习题的分析训练来培养和加强,恢复参加高考全国3卷考试已有三年全国卷试题整体较稳定。但又体现了一定的变化趋势.只有深入研究历年全国卷考试特点,并充分了解学情和教情,实施正确的策略,方能决胜高考: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 1、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基础知识遗忘率高,主干知识把握不清,反思总结习惯缺失、解题盲目、效率低,对理综考试经验不足、时间分配不合理、应试技巧弱。 2、态度决定高度,思维影响行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键,多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各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绪,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化解负面情绪,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明确一轮复习教学目标 1、准确掌握重要概念:名词术语、本质属性(内涵)、使用条件及范围(外延)、例证(正例、反例、特例)、错误概念等、原理过程等。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概念和原理。 3、能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4、能选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探究简单的生物学问题,并对实验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5、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Word版含解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考点梳理】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数量|a ||b |cos θ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2)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的乘积.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1)交换律:a ·b =b ·a ; (2)数乘结合律:(λa )·b =λ(a ·b )=a ·(λb ); (3)分配律:a ·(b +c )=a ·b +a ·c .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坐标表示 设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θ=〈a ,b 〉. 考点一、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例1】(1)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到点F ,使得DE =2EF ,则AF →·BC → 的值为( ) A .-58 B .18 C .14 D .118 (2)已知点P 在圆x 2 +y 2 =1上,点A 的坐标为(-2,0),O 为原点,则AO →·AP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1)B (2) 6 [解析](1)如图所示,AF →=AD →+DF →. 又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且DE =2EF ,所以AD →=12AB →,DF →=12AC →+14AC →=34AC → , 所以AF →=12AB →+34AC → . 又BC →=AC →-AB → , 则AF →·BC →=? ????12AB →+34AC →·(AC →-AB →) =12AB →·AC →-12AB →2+34AC →2-34AC →·AB → =34AC →2-12AB →2-14 AC →·AB →. 又|AB →|=|AC → |=1,∠BAC =60°, 故AF →·BC →=34-12-14×1×1×12=1 8.故选B. (2)设P (cos α,sin α), ∴AP → =(cos α+2,sin α), ∴AO →·AP → =(2,0)·(cos α+2,sin α)=2cos α+4≤6, 当且仅当cos α=1时取等号. 【类题通法】 1.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利用定义;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向量数量积运算问题时,可先利用向量的加减运算或数量积的运算律化简再运算.但一定要注意向量的夹角与已知平面角的关系是相等还是互补. 【对点训练】 1.线段AD ,BE 分别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在边BC ,AC 边上的高,则AD →·BE → =() A .-32B .32 C .-332 D .332 [答案]A [解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D →|=|BE →|=3,〈AD →,BE →〉=120°,所以AD →·BE →=|AD →||BE →|cos 〈AD → ,BE →〉=3×3×? ?? ??-12=-32,故选A.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总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6页的第1、2、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准确地读、写千亿以内的数。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并会改写简单的名数,会实行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时间单位韵空白表格,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和整、小数的读写 1.十进制计数法。 教师出示空白数位顺序表,提问;“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并说明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甜计数法; 让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并提问:“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再指名说一说整数的数级是怎样划分的,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相对应的位置写出数级,并提醒学生要熟记数位顺序表。 2.整数的读写法。 (1)整数的读法。 教师出示一个多位数,如20034003602,提问:“怎样读这个数?怎样读亿级和万级的数?每级数有零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再指定几个学生把整数的读法法则完整地说一说。还能够进一步提问:“一个多位数右起第九位是什么位?第十二位是什么位?”让学生记熟,以便能较快地读数。然后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实行读数练习。 (2)整数的写法。 教师;“谁能说一说整数的写法法则?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写出来,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的读法。 (2)小数的写法。 4.比较整数与小数的读写法, 教师:“通过以上知识的复习,请同学们想一想整数的读写法与小数的读写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也能够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小数中的整数部分的读写法与整数的读写法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小数的小数部分不再分级读,也不再分节写,而是顺次读、写出每叶个数位上的数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