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1.项目生命周期定义

2.一个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实施以及运行维护阶段。

参见下图标准过程:

3.软件过程模型是从项目需求定义直至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营维护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4.软件过程模型一般分为: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

5. 5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a.瀑布模型:

1)特点

l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输入。对本阶段工作进行评审,若得到确认,则继续下阶段工作,否则返回前一阶段,甚至更前阶段。只有前一阶段输出正确,后一阶段才能正确。

l推迟实现的观点:在编码之前,设置了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各个阶段,分析与设计阶段的根本任务规定在这两个阶段主要考虑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软件的物理实现。

l质量保证的观点:

每个阶段都坚持两个做法:

规定文档,没有文档就没有完成该段任务。

每个阶段结束前都要对完成的文档进行评审,以便尽早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2)缺点

l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的一次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l由于是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

l风险往往迟至后期的开发阶段才显露,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3)适用项目

l需求清晰明了且时间要求宽松的软件开发项目;

l规模小,需求简单,功能单一的项目

4)阶段划分

计划阶段

需求阶段

设计阶段

编码阶段

测试阶段

发布阶段

实施阶段

运行维护阶段

b.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他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一般来说,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解决用户最迫切需要,完成一个可以演示的产品,这个产品只实现部分功能。原型最重要的是为了确定用户的真正需求。

原型模型在克服瀑布模型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给开发工作带来风险方面,确有显著效果。软件系统的原型常用有以下形式:

抛弃型:开发原型为了获取需求,在原型开发之后,已获取了更为清晰的需求信息,原型无需保留而废弃;

渐进型:原型作为软件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可满足用户的部分需求,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开发,则可增加需求,实现后再交付使用;

1)特点

l用户需求不完全或不确定;

l针对总体的轮廓先建立一个用户需求原型,然后进行评价和反馈;

l对原型进行扩充、改进和求精;

l完成最终系统

2)缺点

l没有考虑软件的整体质量和长期的可维护性。

l大部分情况是不合适的操作算法被采用目的为了演示功能,不合适的开发工具被采用仅仅为了它的方便,还有不合适的操作系统被选择等等。

l由于达不到质量要求产品可能被抛弃,而采用新的模型重新设计。

3)适用项目

l客户能提出一般性的目标,但不能标出详细的输入、处理及输出需求;或开发者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及人机交互的形式。

l用户定义了一组一般性目标,但不能标识出详细的输入、处理及输出需求;

l开发者可能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形式

4)阶段划分

抛弃型原型模型的阶段划分:

需求分析阶段--获取业务需求

原型实现阶段—主要是界面实现,业务流程用图形方式表示。

客户评价阶段--和客户确认,完善业务需求

渐进型原型模型的阶段划分: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原型实现、客户评价)

设计阶段

编码阶段

测试阶段

发布阶段

实施阶段

运行维护阶段

c.螺旋模型

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并且加入两种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

1)特点

风险驱动的,关注风险,风险分析后决策是否继续进行项目

2)优点

l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软件的重用,也有助于把软件质量作为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

l减少了过多测试或测试不足;

l维护和开发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

3)适用项目

主要是用于大规模软件项目,需求不明朗,风险比较高的项目。

4)阶段划分

螺旋模型沿着螺线旋转,自向外每旋转一圈便开发出更完善的一个新版本。一个螺旋为一个阶段,每个螺旋式周期可分为:l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

l风险分析:分析所选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

l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按螺旋周期推进)

l客户评估:评价本轮的开发结果,提出修正建议,计划下一轮的工作。

d.增量模型

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的迭代特征。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把软件产品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

1)特点

l第一阶段增量往往是核心产品

l每一阶段增量均为可发布一个版本,早期的增量是最终产品的“可拆卸”版本

2) 优点

l人员分配灵活,刚开始不用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当核心产品很受欢迎时,可增加人力实现下一个阶段增量。同时人员可以并行工作。

l需求明确部分可以分阶段实现,逐步优化系统需求,逐步集成系统元素

l阶段交付,当配备的人员不能在设定的期限完成产品时或者客户/市场要求进度急迫时,提供了一种先推出核心产品的途径,这样阶段交付部分功能给客户,对客户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3) 适用项目

适用于需求逐渐清晰的软件项目

4) 阶段划分

计划阶段

第一阶段(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发布)

第二阶段(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发布)

第N阶段(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发布)

发布阶段

实施阶段

运行维护阶段

e.V模型

最典型的V模型版本一般会在其开始部分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描述:

v-model是一种软件生存期模型,旨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有效性,是瀑布模型的一种改进,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计划、分析、设计、构建、测试和维护六个阶段,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由于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所以带来严重的后果。v-model就是在这点改进了瀑布模型,在软件开发的生存期,开发活动和测试活动几乎同时的开始,这两个并行的动态的过程就会极大的较少bug和error出现的几率。在v-model中,我认为一个关键词就是parallel,说起来简单,却是v-model的核心。

v-model包含了三个等级,分别是生存期模型,分配模型,功能性工具需求模型,生存期模型回答了“What has to be done?”的问题,阐述了应当实施哪些活动,应当产生哪些结果,诸如此类。分配模型回答了“How is it be done”,决定了在实施活动的时候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功能性工具需求模型回答了“What is used to do it”,采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实现这些活动。所有这些等级中又是由4个子模块组成的,分别是项目管理模块(PM),系统开发模块(SD),品质保证模块(QA),配置管理模块(CM),这些模块的功能就显而易见了。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改进的瀑布模型 虽然瀑布模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瀑布模型仍然是最展本的和最效的?种可供选择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要求软件开发严格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测试的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可以定义明确的产出物和验证准则.瀑布模型在每?个阶段完成后都可以组织相关的评审和验证,只有在评审通过后才能够进入到下-个阶段. 由于需要对每?个阶段进行验证,瀑布模型要求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文档产出,对于严格的瀑布模型每?个阶段都不应该重叠,而应该是在评审通过,相关的产出物都己经基线后才能够进入到下?个阶段. 瀑布模型的优点仍然是可以保证整个软件产品较高的质量,保证缺陷能够捉前的被发现和解决. 采用瀑布模型可以保证系统在整体上的充分把握,使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但对于前期需求不明确,而又很难短时间明确淸楚的项目则很难很好的利用瀑布模型.另外对于中小型的项目,需求设计和开发人员往往在项目开始后就会全部投入到项目中,而不是分阶段投入,因此采用瀑布模型会导致项目人力资源过多的闲置的情况,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往往会以进度约束而不选择瀑布模型,这往往是?个错误的观点.导致这种情况的?个关键因素往往是概念需求阶段人力不足.冈此在概念需求阶段人力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瀑布模型和迭代模型在开发周期上并不会存在太人的差别.反而是很多项目对于迭代或嫩捷模型用不好,为了赶进度在前期需求不明确,没有经过?个总体的架构设计情况下就开始编码,后期出现大量的返工而严重影响进度. 架构设计是软件开发中?个重要的关注点.因此在RUP中也捉及到软件开发要以架构为核心.因此在架构设计完成后系统会彼分为相关的f?系统和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间的接口都可以定义淸楚.在这种情况下,当模块B的详细设计做完成后往往就没有必妥等到其它模块的详细设计都妥完全作完才开始编码,冈此在架构设计完成后可以将系统分为多个模块并行开发,每个模块仍然遵循先设计和编码测试的瀑布模型思路.这是瀑布模型的?种最重要的改进思路,也可以说这是?种增量开发的模型.

浅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浅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蔡琦斌 工程项目建设一般都是企业的重大投资,一方面它占用企业很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投资成功与否将对企业产生长期影响,甚至与企业生死攸关。如何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确保其设计合理、运行安全有效,同时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规划、设计失误或设备选型错误造成影响工程使用效果,资金浪费的现象,帮助企业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资源。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运营、维护到最后报废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以自然资源和市场预测为基础,选择建设项目,寻找有利的投资机会;判断工程项目的生命力,进行市场调查、工厂试验等专题研究;对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地点、主要技术工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研究和初步评价和可行性论证;深入研究市场、生产纲领、工艺、设备、建设周期、总投资额等问题。 设计/选型阶段。编制设计方案及工程项目总概算书,考虑项目实施的成本、费用支出,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行设备选型。 建设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竣工前的生产准备,对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与调试。 运营/维护期。对工程从安装调试合格进入正常使用起,直至该工程退出生产的全过程,通过组织、管理、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使工程项目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需要对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对设备进行维护。根据工程使用情况,及时作出报废、整改、替换的决定。 跟踪/评估期。合理选取指标,科学建立模型,选择不同的评估时点进行动态评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分析,指导日后的建设管理,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实现科学决策,防止资金浪费,及时纠正项目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汇总情况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想目标。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 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畴。

CMMI生命周期模型选用指南解读

编码:SHZIM-O-OPD-P02 xxxx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周期模型选用指南

更改控制页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模型介绍 (1) 3.1瀑布模型 (1) 3.1.1模型说明 (1) 3.1.2模型分析 (1) 3.2迭代模型 (2) 3.2.1模型说明 (2) 3.2.2模型分析 (3) 3.3快速原型模型 (3) 3.3.1模型说明 (3) 3.3.2模型分析 (4) 3.4精简模型 (4) 3.4.1模型说明 (4) 3.4.2模型分析 (5) 3.5V模型 (6) 3.5.1模型说明 (6) 3.5.2模型分析 (6) 4模型选择 (8) 4.1模型选择原则 (8) 4.2项目分类 (8) 4.3模型选择指南 (9)

1目的 描述适合公司现状、可供项目选择的组织级生命周期模型。 2范围 公司所有软件项目。 3模型介绍 3.1瀑布模型 3.1.1模型说明 图1 瀑布模型 对于需求比较明确的项目,可以使用瀑布模型进行项目开发,每个阶段的输入都是依靠上一个阶段的输出,每个阶段内都需要完成与最终产品相关的所有工作。 3.1.2模型分析 优点:

1.可以明确划分项目的各个阶段,便于管理; 2.项目成员只需要在被安排的阶段开展项目工作,不需要全程参与; 3.阶段工作内容清晰,降低了开发难度。 缺点: 1.对项目的启动条件要求较高; 2.若出现需求不明确或设计开发技术瓶颈,将会影响后续阶段的工作启动; 3.最终产品提交给用户确认的时间比较晚,存在一定的风险。 3.1.3模型参照 参见《瀑布模型》。 3.2迭代模型 3.2.1模型说明 图2 迭代模型 通常有许多项目不能在需求开发阶段提供准确的需求,对于这样的项目,可以选择迭代开发模型,将能够确定的需求分析确定下来。之后便可以对这部分确定的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整个项目可以进行多次迭代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迭代的起点从需求开发开始,然后进行设计、编码和测试,但是有时候也可能出现从设计或编码阶段安排新的迭代过程。

生命周期模型描述-模板1

XXX有限公司 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目录 1简介 ....................................................................................................................................................................... I 目的 ........................................................................................................................................................................... I 适用范围 ................................................................................................................................................................... I 术语表 ....................................................................................................................................................................... I 2过程概述 ............................................................................................................................................................. II 3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 II 3.1V字模型............................................................................................................................................................ II 3.1.1概述 ............................................................................................................................................................ II 3.1.2阶段定义 ................................................................................................................................................... III 3.1.3适用情况 ................................................................................................................................................... III 3.1.4优点 ........................................................................................................................................................... IV 3.1.5缺点 ........................................................................................................................................................... IV 3.1.6本企业适合项目类型 ............................................................................................................................... IV 3.2中等简化V字模型.......................................................................................................................................... I V 3.2.1概述 ........................................................................................................................................................... IV 3.2.2阶段定义 ..................................................................................................................................................... V 3.2.3适用情况 ..................................................................................................................................................... V 3.2.4优点 ............................................................................................................................................................. V 3.2.5缺点 ............................................................................................................................................................. V 3.2.6本企业适合项目类型 ................................................................................................................................. V 3.3最简化V字模型............................................................................................................................................... V 3.3.1概述 ............................................................................................................................................................. V 3.3.2阶段定义 ................................................................................................................................................... VI 3.3.3适用情况 ................................................................................................................................................... VI 3.3.4优点 ........................................................................................................................................................... VI 3.3.5缺点 .......................................................................................................................................................... VII 3.3.6本企业适合项目类型 .............................................................................................................................. VII 3.4瀑布模型 ......................................................................................................................................................... V II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预测模型及其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报告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预测模型及其在营销决策中 的应用报告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预测模型及其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报告出处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内涵与外延对于产品这种有规律性的发展过程,必须要充分认识,在进行市场需求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及时掌握产品所处市场的不同阶段,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是产品本身的使用寿命。通常,新产品从市场上试销到被淘汰,如同任何生物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和衰亡的过程。市场产品运动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用一条曲线来描述,这条曲线就称为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又称成长曲线),它是指新产品研制成功后,从投入市场开始,发展到成长.成熟以至衰退被淘汰为止的整个销售过程的全部时间。 一般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阶段组成了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而各个阶段可称为它的子系统。投入期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成本高.投入流动资金多.广告费用大,同时产品销售量增长缓慢,企业获利极少甚至为负数。产品从投入期转入成长期的标志是销售量迅速增长.利润额迅速上升,竞争者纷纷涌入,同时生产成本得到降低,生产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均显著提高。第三阶段成熟期

是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量基本区域稳定,利润开始减少。最后,由于成本回升.需求减少.竞争者减少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量减少,利润额也明显下降,产品普及率迅速降低。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制定产品在市场上不同时期营销战略及策略的基础。在进行产品营销决策前,首先要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产品定位工作,把影响产品销售的各种主要因素,纳入市场营销系统来进行分析预测。具体来说,就是认真确定企业现有业务或产品的市场现状,对每项业务和产品的战略性盈利潜力都要进行评估分析,决定哪些业务应维持.哪些应减少.哪些应淘汰,进而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经济效益好的业务或产品中去。这种方法除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预测外,也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更新换代,新老技术的交替,对某种产品的普及率及饱和量的预测,还广泛地应用于对人口预测.生物及农作物生长及对某项事业的发展趋势的预测。 二.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预测模型的原理通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呈一条对称的S形曲线。如图1所示:图1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图龚柏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和数学家龚柏兹(Gom鄄pertz)首先提出用作控制人口增长率的一种模型,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其预测模型为:式中:预测值;K限值或饱和点;参数a决定曲线的位置;参数b决定曲线中间部分的斜率;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说明

铁塔建设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 一、需求管理 二、项目管理 三、工程施工管理 四、资产管理 五、档案管理 铁塔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10个关键控制节点:需求获取、方案筛查、需求确认、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会审、工程实施、验收交付、工程转资及审计决算、项目归档; 一、客户需求管理 1.需求收集:客户经理收到运营商建设需求,1天内完成运营商需求的确认,并提交产品经理处理。(一次确认) 2.需求整合、制定方案:产品经理通过筛查,初步制定解决方案,下发《站址筛查任务书》,由设计院到现场进行初勘,形成站址方案建议书。 时间要求:批量需求≤50个,5天内完成;50〈需求量≤100个,10天内完成;零星需求3天内完成。 3.选址定点:根据初勘结果,产品经理下发新建站点选址任务清单,由站址经理分派至各区域经理开展选址。城区单站选址定点时长5天内完成,乡镇及农村时长为3天;站点确定后2天内站址经理将结果反馈产品经理。 4. 拟共享站点:产品经理提交《共享需求单》至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协调资源产权运营商进行共享确认,每5天反馈一次结果。 5. 筛查方案确认:产品经理根据选定点位,组织设计院3天内完成《站址筛查方案》编制;客户经理将方案提交需求运营商确认,若双方意见达成一致,3天内完成《站址筛查方案确认》。(二次确认) 6. 站址谈判:选址经理分解谈站任务至区域经理,区域经理组织施工单位/社会力量进行谈站,单站谈站时长城区10天;郊区及乡镇7天,农村5天),同时完成租赁合同/征地合同的签订。 7. 输入文档: (1)附件1:项目建议书(可研)模板 (2)项目立项审批单 (3)立项的请示文件模板 (4)客户建设需求订单确认表 (5)项目规模统计表 (6)会审纪要模板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企业的生命是以其产品为载体的,产品的兴衰也意味着企业的兴亡,企业唯有不断开发研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产品,才能永保企业生命活力,而建立一个先进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保持强大产品研发能力的前提。 金蝶K/3WISE创新管理平台PLM是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思想,结合中国制造企业管理特点而开发的国内最先进的PLM系统,已经在数百家各种行业的企业中应用,是企业搭建先进产品研发管理体系的最佳平台。 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困扰 ?企业产品研发管理的滞后影响产品生产管理 很多企业实施应用了ERP,覆盖企业的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财务等业务,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得到有效管控,管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随着应用的深入,往往会发现企业对产品研发这个生产制造的源头缺乏有效管控,产品研发周期难以控制,图纸、BOM等数据不准,导致ERP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产品研发信息化管理的严重滞后,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先进的研发管理思想的贯彻执行方面 大部分的企业都通过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有的甚至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制定的业务流程效率很低甚至难以执行,项目组织与项目流程难以协调,制定的管理规范很难贯彻,使得ISO、IPD等先进管理体系没有发挥出作用。 ?开发周期难以控制 研发人员之间沟通不顺畅,数据共享困难,互相之间很难协调作业,而且开发项目的进度难以实时监控,使得项目开发没法按计划执行和完成。 ?数据管理混乱 企业有海量(T级)的产品数据,有二维/三维CAD、电路CAD等格式各异数据,而且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如未受控图纸和受控图纸的关系,物料和图纸的关系,物料与BOM、工装、模具的关系,新版数据和旧版数据之间的关系等等),查找和使用数据非常困难,很容易出错而导致损失。而且数据分散掌握在个人手上,容易因人员的变动导致数据流失。 ?战略层: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供应链协同设计\系统制造能力 快速开发出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 强化研发环节流程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研发质量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介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简介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阶段:衰退期

生命周期模型及选择指南

生命周期模型及选择指南 Version 1.1 文档名称:ZD-MMI-Guidelines-生命周期及模型选择指南-V1.1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1) 2 生命周期可选模型简介 (1) 2.1 瀑布模型 (1) 2.1.1 标准瀑布模型 (1) 2.1.2 V模型 (3) 2.1.3 中等简化V字模型(V4模型) (5) 2.1.4 最简化V字模型(V3模型) (6) 2.2 原型模型 (8) 2.2.1 原型模型的形式 (8) 2.2.2 特点 (8) 2.2.3 缺点 (9) 2.2.4 适用项目 (9) 2.2.5 阶段划分 (9) 2.3 螺旋模型 (10) 2.3.1 特点 (10) 2.3.2 适用项目 (11) 2.3.3 阶段划分 (11) 2.4 增量模型 (11) 2.4.1 特点 (12) 2.4.2 适用项目 (12) 2.4.3 阶段划分 (12) 2.5 迭代模型 (13) 2.5.1 特点 (14) 2.5.2 适用情况 (15) 2.5.3 迭代分类 (15)

3 生命周期模型选择指南 (16) 3.1 生命周期模型选择特性指标 (16) 3.1.1 需求清晰性、完整性、稳定性 (16) 3.1.2 项目规模 (16) 3.1.3 项目类型 (17) 3.1.4 技术复杂度 (17) 3.1.5 可重用性 (18) 3.1.6 重用已有产品 (18) 3.2 生命周期模型选择决策参考 (18) 3.3 生命周期模型与特性指标对应关系 (19) 3.4 生命周期选择 (20) 附录:标准项目生命周期图 (21)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办法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 案办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范围 第一条目的 (一)为了更好的规范设备管理考核工作,做到“故障必究、明确责任、稳定生产”。 (二)规范设备的计划性检修维护工作,逐步实现设备的预检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考核的范围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引导各层级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第二条考核范围 (一)新增设备的立项、设计、选型、到货验收、试运转及效果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二)设备的操作维护、计划性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的日常管理考核。 (三)设备外委维修、到货验收、试运转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四)电机事故的管理考核。 (五)设备事故管理考核。 (六)本管理考核办法同样适用于公司内部特种设备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二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记录考核内容。 第四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根据设备的性能、运行现状和特殊环境进行区别考核。 第五条考核过程中统一思路,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别进行考核。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第六条针对设备管理考核办法中专业术语定义如下: (一)设备:考核办法中提到的设备特指公司内部服务于工艺生产的转动和静止设备及其附属的电仪配件。 (二)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指设备的非正常停机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系统装置停车影响生产的事件,如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停机、本机联锁停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停机处理等类似现象。 (三)设备检修:设备检修指设备出现机械故障更换零部件及备件;设备维保周期内以下计划性检修维护项目不参与考核:紧固、找正、检查更换油封、填料、尼龙棒、清洗、更换托辊。 (四)备件:特指检修设备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 第七条设备的附属电仪配件包含在设备内,不再另行划分,和设备等同纳入管理考核。 第四章新增设备及备件管理考核 第八条新增设备管理包括:新增设备(包含技改更新)的立项和审批、设备技术参数的确定、设备制造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注意:1.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使用寿命不同。2.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某个具体品种的生命周期。3.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是通过市场销售量的变化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和衰亡期。 (1)第一阶段: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阶段:销售下降期 当国外的生产能力达到能满足本国需求,新产品进入销售下降期。这一时期产品已高度标准化,技术投入更少,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降低,创新国失去优势,出口量下降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对于一个软件的研制,从问题的提出,经过开发、使用、维护、修订,直到最后终止使用而被另一软件所取代,就像是一个生命体从孕育、出生、成长到最后消亡,软件的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life cycle)。软件生命周期的演化具有阶段性,依据一定的原则,可以把软件生命 周期划分为若干不同阶段,相邻的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每个阶段都以 其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作为本阶段工作的基础。软件生命周期的划分有助于软 件开发和管理人员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软件开发及其管理。软件开发的经 验表明,软件开发越到后期,改正前期开发工作的失误越困难,因此在软件开 发工作中应该对软件开发工作的阶段性给予充分认识,在前期工作不无分的前 提下不应过早地进入软件开发的下一阶段。依据不同的原则对软件生命周期的 划分也不同,《软件工程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中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8个阶段: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 设计、实现(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使用和维护。 本书按照人们所习惯的粗分方法把上面8个阶段划分为计划、开发和维护3个 阶段,在概述其他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软件的开发过程。2.软件开发方 法在规定的投资规模和时间限制内,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是软件开 发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人们根据软件开发的特点,提出了多种软件开发 策略。通过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阐明从问题提出到最终软件实现,软件开发工 作过程的阶段性任务分解,并规定了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以及工作结果的 表达形式。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渐进模型(increamental model)、演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螺旋模型(spiral model)、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智能模型(intelligent model)等。这里介绍其中的3种。(1)瀑市模型瀑市模型1970年由W.Royce提出,其开发过程 依照固定顺序进行,各阶段的任务与工作结果如图1所示。该模型严格规定各 阶段的任务,上一阶段任务输出作为下一阶段工作输入。此模型适合于用户需 求明确、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工程管理严格的场合使用,其缺点是:由于任务 顺序固定,软件研制周期长,前一阶段工作中造成的差错越到后期越大,而且 纠正前期错误的代价高。图1瀑布型开发过程(2)渐进模型从一组简单的基本用户需求出发,首先建立一个满足基本要求的原型系统。通过测试和运行原型系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石油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力一案研究. 石油规划设计,2011, 25 (2):1619摘要石油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其资产管理类型多、范围广、存量大、链条长、涉及专业多,资产管理难度及创效压力较大。因此,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极为重要。阐述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涵,并根据石油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了石油 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需求,论述了基于ER 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石油企业资 产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期望借助于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帮助石油企业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关键词ER P 系统;石油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方案研究 中I 冬}分类号:TE-9, TP315 文献标识码:A DO 丁:10.3969/j. issn. 1004-2970.2014.02.005 石油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其资产管理具 有类型多、范围广、存量大、链条长、涉及专业多等特点,资产管理难度大。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资产管理降本增效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效益型资产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的全过程、全方位和精细化管理,提升石油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质量及效益,已经成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的迫切需求。 1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涵 资产是指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各种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问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 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本文主要着眼于固定资产研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以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为着眼点,依据企业业务发展战略,采用一系列的管理、经济和技术措施,统一管理企业资产的规划、购建、运维、退出的全过程,是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的一种科学管理理念。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3 个主要特征:一是,全过程性。也就是资产管理需要考虑资产从取得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长期性,而不是暂时的、阶段的,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管理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二是,全员化性。作为创效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涵盖面广泛,各个部门、各级单位包括全体员工,都在参与资产的管理与运营;三是,全方位性。也就是资产管理运营效益的评价,这种效益性应该是统筹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社会效益等因素的效益最优化或最佳化。 实现对实物资产的动态监控管理; 支持和利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技术,实现从故障维修、计划维修走向预知维修、以可靠性为基础的维修。 2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石油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总体需求是对资产规划、购建、运维、退出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综合管理,实现物资采购与库存、设备、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财务等资产相关业务的“集成与协同” 实现企业资产相关各级管理层级及操作层级问资产业务管理的“贯通与管控” ,实现资产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全过程集约化管理。对信息化的具体需求体现在搭建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信息管理平台,为石油企业提供“全过程、全员、全效益、全技术”管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2.1 实现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资产从规划、设计、采购、安装调试、投运、维修、改造、报废处置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包括风格型产品生命周期、时尚型产品生命周期、热潮型产品生命周期、扇贝形产品生命周期四种特殊的类型,它们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并非通常的S型。 风格(style):是一种在人类生活基本但特点突出的表现方式。风格一旦产生,可能会延续数代,根据人们对它的兴趣而呈现出一种循环再循环的模式,时而流行,时而又可能并不流行。 时尚(fashion):是指在某一领域里,目前为大家所接受且欢迎的风格。时尚型的产品生命周期特点是,刚上市时很少有人接纳(称之为独特阶段),但接纳人数随着时间慢慢增长(模仿阶段),终于被广泛接受(大量流行阶段),最后缓慢衰退(衰退阶段),消费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另一种更吸引他们的时尚。 热潮(fad):是一种来势汹汹且很快就吸引大众注意的时尚,俗称时髦。热潮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快速成长又快速衰退,主要是因为它只是满足人类一时的好奇心或需求,所吸引的只限于少数寻求刺激、标新立异的人,通常无法满足更强烈的需求。 扇贝型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指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延伸再延伸,这往往是因为产品创新或不时发现新的用途。 □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生命周期曲线的特点:在产品开发期间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在引进期,销售缓慢,初期通常利润偏低或为负数;在成长期销售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在成熟期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在衰退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

适用范围:该曲线适用于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描述;不适用于风格型、时尚型、热潮型和扇贝型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描述。 □ 产品生命周期优缺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优点是: 产品生命周期(PLC)提供了一套适用的营销规划观点。它将产品分成不同的策略时期,营销人员可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此外,产品生命周期只考虑销售和时间两个变数,简单易懂。 其缺点是: 1、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起止点划分标准不易确认。 2、并非所有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都是标准的S型,还有很多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3、无法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到底适合单一产品项目层次还是一个产品集合层次。 4、该曲线只考虑销售和时间的关系,未涉及成本及价格等其它影响销售的变数。 5、易造成“营销近视症”,认为产品已到衰退期而过早将仍有市场价值的好产品剔除出了产品线。 6、产品衰退并不表示无法再生。如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公司可能再创产品新的生命周期。 □ 产品生命周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