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j基础知识(精华)
- 格式:ppt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100
基层党务工作基础知识
基层党务工作基础知识
大家好,我是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目前主要从事基层党建工作,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探讨党建实务方面的问题。
在座各位都是在一线指导或组织开展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所以今天也是我学习提高的一个好机会。
在讲的过程中,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要讲的大致分三块内容:一是党组织工作概述;二是党组织基础实务;三是发展党员工作实务。
先看第一块内容:党组织工作概述
1、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首先是政治核心——凝聚人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个领导核心,是根据自己的纲领与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支部是这个领导整体的基础部分,就如显示器的终端一样。
也犹如项链上的线,如果没有支部把党员统一起来,党就成一盘散沙,就不可能有战斗力。
(“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从战争时期就提出来的重要理论,中国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党的号召力这么强、尤其在天灾人
1。
党务知识基本内容党务知识基本内容党务知识涵盖了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党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党的基本工作、党的重要工作、党支部组织生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党务知识的基本内容。
党的基本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这要求党组织在接收新党员时,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同时,党组织还应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具体来说,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认识,增强党性修养。
此外,党组织还应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党员教育和管理党员教育和管理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
党组织应定期上党课,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此外,党组织还应通过民主评议党员、严格组织生活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通过党员互评、自我批评等方式,帮助党员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组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党员管理档案,及时更新党员信息,确保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干部考察和监督干部考察和监督是确保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
党组织应定期对干部进行考察,了解他们的政治表现、思想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实绩。
同时,党组织还应加强对干部的监督,防止他们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干部队伍的廉洁性和纯洁性。
具体而言,党组织可以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全面考察,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和群众口碑。
此外,党组织还应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务工作基本知识一、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和选举工作(一)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基层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设置。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1、机关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2、机关党员5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3、机关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
党员7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如党员不足7人的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书记1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1人。
机关党委、总支每届任期三年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二年。
成立党的支部、总支部、基层委员会,均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二)党支部委员的职数和设置1、党支部委员的职数和设置。
(1)应是单数,一般以3-5人为宜。
最多不超过7人。
可分别设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
支委多的还可以设青年委员、XX委员、统战委员等。
(2)成立支部只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
成立支部委员会,一般可设3一5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1人或3人。
2、机关党委、机关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5—9人,最多不超过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5人或7人。
(三)党组织换届改选工作程序1、凡任期届满的支部委员会,都应召开党员大会按期进行改选。
2、选举产生:机关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通过选举产生。
3、换届选举程序:第一步:拟定方案与请示批准。
主要的是按照差额20%的要求提出下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书记、副书记的拟任意见,形成本党组织关于委员会换届改选的请示报送上级党委(设有机关党委、总支部的加具意见),上级党组织审批换届改选方案。
第二步:会前准备。
做好党员大会的会前准备工作,包括:起草工作报告,拟定换届改选工作程序、选举办法、选票等,并送上级党委审查;布置会场。
第三步:两会选举。
党员大会选举委员、委员会会议,选举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分工。
特别注意1、选举时:(1)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含达到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党务政务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党务知识点总结1.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党的组织和领导制度党的组织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党的领导制度,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3.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指导方针。
4. 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等。
5. 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定、保守党的秘密、服从党的组织安排等。
6. 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指党的决策和党内事务的管理,应当充分调动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的积极性。
7. 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
8. 党的制度党的制度是指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党的章程、准则、纪律等。
9. 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政治路线。
主要内容是坚持党的一切工作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0. 党的党风党的党风是指党员在党内工作和党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包括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遵纪守法等。
二、政务知识点总结1. 政府组织和职能政府的组织是按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有关法律规定组成。
政府的职能是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国家机构、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等。
2. 政府工作制度政府工作制度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规章制度,包括政府工作机构、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政府决策程序等。
3.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政府实施职能的具体活动,包括组织管理、财政管理、人事管理、宏观调控等方面。
4. 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国家政府制定的法律规章,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5. 人大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政府工作的职权,包括对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