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白露

学习目标:

1、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并对朱自清其他部分作品进行鉴赏。

2、品味本文质朴自然的语言,感受文中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停顿。用红笔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句。

2.阅读下发的作家作品资料,用红笔勾画重点内容。

3.阅读朱自清其他作品。如:《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儿女》、《悼亡妇》。

一作家作品介绍

教学步骤:

1.印发作者资料,提前发给学生阅读

2.安排抢答作家作品知识环节(答对一个空,得一分)

抢答内容(幻灯显示):

A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出生后,由于其父朱鸿钧,十分喜欢苏东坡,就从东坡的诗句「腹有诗

书气自华」,给儿子取名「自华」。

他为了激励自己,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自清”二字

就改名为自清,表明自己甘于清贫。

B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这地方对他的影响很大。

C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

D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绿》《荷塘月色》等文章均列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E朱自清创作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

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3.安排学生讲述朱自清故事,比一比,谁讲得好

印发资料如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1912年入高等小学。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绿》《荷塘月色》等文章均列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著作概论】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为人所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就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善,是指作品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作者是非爱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美,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别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语言秀美而富有韵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畅,又如橄榄般甘美耐嚼。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怎样追求真、善、美的呢?从内容看,朱自清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仅大的事情有根有据,就是一个细节,也力求真实准确。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现丝毫不真实的地方。有这样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后来有一个读者写信告诉他,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觉得自己那晚确是听到了蝉声,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问了好几个人,并写信向某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只是偶尔才叫。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准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删掉蝉叫这个句子。可是后来,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而一般人对月夜蝉叫的认识不准确。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对待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方面,态度是多么认真严肃。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给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他在《论逼真和如画》、《论标语口号》、《钟明<呕心苦唇录>序》等文章里,强调“真”“就是自然”,强调“修辞立其诚”,强调“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至诚的态度”。正是这种“至诚的态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佩弦逸事

朱自清的名、字的由来

据说,朱自清出生后,由于其父朱鸿钧,十分喜欢苏东坡,就从东坡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给儿子取名「自华」。而朱自清外号「实秋」,除了因为算命先生说他「五行缺火」,以「秋」字取「火」外,还包含了「春华秋实」的寓意。「朱自清」一名则是他自己在上大学前改的,取其「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之意,他要以「清」字自励。而这个名字,又的确反映了朱自清一生凛然不屈的气节。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自清这个名是1917年改的。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按照正常学历,他需要读两年预科,升入本科后还要读四年,由于家境的渐近窘迫,他已经不能按部就班地学满这漫长的六年时光,便在上预科的第二年跳级报考本科,并且被录取。此时他为了激励自己,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自清”二字就改名为自清,表明自己甘于清贫。这就是朱自清名的由来。他的字为佩弦,也是有典故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弦,绷紧,性刚劲。朱自清取字佩弦,有明显的勉励意义

函请接济家父

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宁死不领美国面粉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

二、正音释词。(学生在黑板上注音)

交卸(xiè)]解除职务,向后一任官吏交代。

[奔丧(bēnsā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踌躇(chóuchú)]犹豫。

[迂(yū)腐][颓(tuí)唐]

[琐屑(xiè)][晶莹(yíng)]

[差(chāi)使][狼藉(jí)]

[簌簌(sùsù)][赋(fù)闲]

[游逛(guàng)][栅(zhà)栏]

[举著(zhù)]

三、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整体内容

让学生自读课文,概括出段意层意。(幻灯板书)

第一部分(1):难忘“背影”---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描绘背影

第一层:(2、3)交代家境,(祸不单行)--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4、5)送行前(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6)买橘告别(细致入微)-----细写背影

第三部分(7):再现“背影”------思念

四朗读指导

纪实散文《背影》的语言平实自然。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同时,在诵读中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感情基调——深情

朗读的节奏——舒缓

朗读示例(粗体重音)(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个人朗读,学生齐读)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

..。(读出思念之情)

...了,我/最不能

...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

..流下来了。(读出感动之情)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

..了(读

...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出离别伤情)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

........的/背影。唉!

..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

我不知/.何时

../再能与他/相见

..!(读出绵延无尽的思念之情)

第二、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精心赏析

语文姓“语”,所以应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来探究文本。作者描述的是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接着扣紧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来组织课堂教学。

重点要研读第四环节中的“合作探究,精心赏析”部分的“五句话儿”与“一声长叹”,要读出与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才有助于准确解读文章主旨。朗读是一项很好的训练,既有训练功

能,又有教育功能,一篇好文章可以读得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做人。

1.聚焦“背影”

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明确后,用多媒体展示进行纵向比较)

2.解读眼泪

见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3.研读文中三处跌宕的情感潜流。

(1)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

(2)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

(3)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

你能推测父亲的这三段心路历程吗?

(1)“我”到南京为的是谋事糊口,心烦事忙,没有空送儿子。但是怕这个熟识的茶房敷衍“我”,不放心就又来车站送儿子了。

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作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这里也两次使用了副词“终于”,更表示作出“送”的决定的艰难思考过程。

(2)上车后帮儿子忙前忙后,将诸事安排停当,儿子却让“我”走,但“我”还不想走,还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去买桔子给他路上解渴吧!

(3)“我”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家庭琐屑让“我”发怒。唉,“我”的身体又不好,在北平的孙儿现在多高了?不知儿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4.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哪里是父亲说话难听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啊。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觉得第二个“聪明”使用了程度副词“太”,还加了“!”,均是褒词贬用,都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之意。恨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深深的自责!感情是层层推进的!

5.文末一声长叹:“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声叹息“唉”,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读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吗?

前一个“唉”用的是逗号,表示短叹;后一个“唉”用的是感叹号,这声长叹是前面那声短叹的感情递增,表达了对健康欠佳的父亲无限的思念,也表达了对辛苦辗转的自己无力尽孝的愧疚!

6.学生自由地、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全文。其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打动你(至少3处)?为什么?

老师让学生思考:在这个自然段中,哪些词,或者哪个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或者说,你认为哪个词、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好?再将认识和看法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产生碰撞,以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此处,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思考。这样做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投入学习,去和作品及作者认真“对话”,自己去体验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这样才有实效,不使讨论流于形式。

将小组讨论的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其中“攀”“向上缩”“微倾”“努力”这些动词等用得好,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准确地写出了父亲“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一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股脑儿”用得好,买来的句子全部留给了儿子。“心里很轻松似的”,如同完成一件大事,了却了心头的一个愿望。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

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戴着黑布小帽,而“我”却穿着皮大衣。

一“布”一“皮”的对比,说明了年迈的父亲是多么地爱自己的儿子,怕北上的儿子冻着,尽管家境不好,可给儿子穿的是“皮大衣”,而自己浑身上下全是“布衣”。一位多么可敬的父亲呵!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这是心痛父亲的泪水。“我赶紧去搀他”,“搀”字表现了儿子爱父亲。

“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感激的也是心疼的泪水。

“蹒跚”一词用得妙。表现了父亲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不稳。“父亲蹒跚地走到地铁道边”,这是走平路。父亲走平路都是蹒跚的,那么爬月台就更加困难——这就更能表现父亲爱额日子的感情是多么深沉。

所以文学大家所用之笔墨,无一词不用之精到。

7.试试看,哪位同学能以教桌为月台,按课文所说表演这个动作?最好是胖一点的男同学来试一试。并请这位表演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真的很累。父亲年纪大了,又是个胖子,就更难了。

越不容易,越要自己爬月台去买橘子,就越表现出父爱子的深情。

此问题的探究过程,充分体现出老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倾听者。当答案没有出来,万不可越俎代庖。老师不能超越“引导”的权限,要激活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完全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感情体验,自己去感悟文章中的深情,实实在在地去经历读书的过程,汲取人文素养。学生发现的“父亲”穿布衣“我”穿皮衣,就是学生独特的体验。是学生和作品认真“对话”而碰撞出来的火花。当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涵之后,再集体朗读一遍第6自然段,就有了厚重的感情底蕴了。

8.重点语句理解: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4)“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5)“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6)“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7)“进去吧,里边没人。”

9.问题研究:

(1)文章写父子二人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没有介绍南京见闻?

(2 )天下写父爱的文章数不胜数,为什么本文能成为经典?请列举几点原因。

二讨论背景,加深理解。

读了《背影》,我们不由得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天底下的父亲都象朱自清的父亲那样,十分爱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孝敬父母,作一个关心父母的好子女。

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落泪了,我们读来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否可以去掉?这是不是多余的笔墨?

学生通读前5段,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讨论。

祖母死了,父亲事失业了,祸不单行——丧失亲人之痛,失业无生活保障之苦,同时涌来。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借钱办了丧事,又有了新的亏空,家中经济拮据。

父亲心里更痛苦,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还要供“我”念书。

“我”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比较起来,此时家中最痛苦的是父亲,祖母刚去世,父亲又失业,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年迈的父亲身上。最应该得到安慰和照顾体贴的应该是父亲。

这是多么不寻常的日子啊,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应该受到安慰和照顾的父亲,却是痛苦和忧愁深深地埋在心里,反过来安慰一个往来北京两三次的、已有20岁的儿子,怎能不会令人感到心灵震颤呢!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的火焰,在那平静的言语中喷薄而出。

学生品味父亲说过的简短的五句话,明确每句都是以儿子为中心,安慰儿子,为儿子担心。

由此看出,前几段的作用是——起铺垫作用,交代了背景。

正因为在这种令人痛心、忧伤的背景下,父亲的爱才显得那么伟大和可贵。所以前几段实在不是多余的,而是必需的,没有这不平常的背景,也就没有那么感人至深的背影。

这是一个永恒的定格在人们心底深处的特写镜头。

以上过程,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里,真切地感到了伟大的父爱。然后再引导学生更宏观地整体把握作品。有首歌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领略到父爱的深沉,我们应该真诚地说“时尚还有爸爸好。”这就进入了体验与反思。

三扩展延伸,感受父爱。

1.平日里或许你没有感到父亲对你的关爱,那是因为你没有留意。你只是自然地接受了父亲的爱,而又没意识到。现在,你能不能也来说说父亲对你的爱呢?

2.写作:父(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读完《背影》,你一定想对父(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一封信,并念给父(母)亲听,爱要说出口。

这堂课至始至终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兴趣盎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展开思维;在作者的感情世界里尽情徜徉;在作品洋溢的伟大的父爱的感召下思索父爱的力量和永恒。

第四课时

一你还知道朱自清的其它文章吗?挑选你喜欢的,讲一讲。

朱自清一生勤勤恳恳,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

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为人所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就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善,是指作品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作者是非爱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美,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别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语言秀美而富有韵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畅,又如橄榄般甘美耐嚼。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怎样追求真、善、美的呢?从内容看,朱自清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仅大的事情有根有据,就是一个细节,也力求真实准确。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现丝毫不真实的地方。有这样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后来有一个读者写信告诉他,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觉得自己那晚确是听到了蝉声,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问了好几个人,并写信向某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夜晚是不叫的,只是偶尔才叫。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准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删掉蝉叫这个句子。可是后来,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而一般人对月夜蝉叫的认识不准确。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对待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方面,态度是多么认真严肃。

二朱自清其他作品阅读

下面是课文《荷塘月色》的选段,仔细阅读后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下面是课文《荷塘月色》的选段,仔细阅读后回答文后的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①上文中的□□内都是叠音词,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静静、薄薄、淡淡、弯弯,试谈它们

的作用:

②〈一〉叠音形容词在写景状物中能突出景物的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二〉叠音

形容词在写景状物中具有抒情性。〈三〉在写景状物中运用叠音形容词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

②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

荷塘上的月色

③这段文字写景的顺序是

从光到影

④“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分别指什么?

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二)下面是课文《匆匆》选段,仔细阅读后回答文后的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的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去的尽管去子,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2)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3)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4)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去了;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去了;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去了。(5)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6)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了。(7)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一天。(8)我掩着面叹息。(9)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个匆匆的日里,除了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

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

l、反复诵读全文,从以下四句中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一句填入第4段中的括号内。

A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B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C像游丝样的痕迹何曾被我留着!

D我连像游丝样的痕迹也没留下。

2、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生命、时光的叹惋和思考。

3、第一段中加点的词“他们”。指代什么?日子、时光

4、简析第二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在你为逝去的时光而慨叹的时候,眼前的时光将要流走了。

5、用“//”给第三段划分层次。

(1)(2)/(6)(7)/(9)

6、从第三段中依次摘抄标志叙述、描写顺序的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这些语句依次是:

这些语句作为语言标志,表明本段是按时间顺序写了时光匆匆而逝的情景。

这些语句依次是: 24568

7、说说第三段写法上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间当作人来描写,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时光飞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