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氢呋喃

四氢呋喃

四氢呋喃
四氢呋喃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CSDS CSDS

四氢呋喃

编制日期:2011-03-18

1.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四氢呋喃 化学品英文名称:tetrahydrofuran 中文名称2:氧杂环戊烷

英文名称2:Tetramethylene oxide

生产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Sinopharm Chemical Reagent Co.,Ltd 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号 邮编:200002

传真:86-021-******** 应急电话:86-021-******** 电子邮件地址:qc@https://www.doczj.com/doc/8a9668945.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a9668945.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SCRCCSDS801245 生效日期:2011-03-18 2.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

2.1危险性类别:第

3.1类 低闪点液体。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

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2.4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2.5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3. 成分成分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四氢呋喃 109-99-9

99.5

4. 4.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5. 5. 消防措施消防措施消防措施

5.1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6. 泄漏应急措施泄漏应急措施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7. 7. 操作处置操作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与储存与储存

7.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包装要求密

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 8. 接触控制接触控制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个体防护 8.1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 3

): 无 PC-STEL(mg/m 3

): 450* TLV-TWA(mg/m 3): 200ppm PC-TWA(mg/m 3): 300 TLV-C(mg/m 3

): 无 TLV-STEL(mg/m 3): 250ppm

8.2检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8.3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8.4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配戴空气呼吸器。 8.5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8.6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8.7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8.8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9. 9. 理化特性理化特性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pH: 5(20%水溶液) 熔点(℃): -108.5 沸点(℃):66

相对密度(水=1):0.89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2.5 饱和蒸汽压(kPa):19.3(20℃) 燃烧热(kJ/mol): 2515.2 临界温度: 268

临界压力: 5.1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46 闪点(℃): -15 引燃温度(℃): 321

爆炸上限%(V/V):11.8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爆炸下限%(V/V):1.8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化学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 10.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和反应性 10.1稳定性:稳定

10.2禁忌物:酸类、碱、强氧化剂、氧。 10.3避免接触条件:光照、空气。 10.4聚合危害:不聚合 10.5分解产物:过氧化物。 11. 11. 毒理学信息毒理学信息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属低毒类。大鼠吸入浓度590mg/m3时,可出现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吸入14750mg/m3时,刺激症状明显加重。 LD 50:大鼠经口LD 50(mg/kg): 1650 mg/kg LC 50:大鼠吸入LC 50(mg/m 3

): 21000 ppm/3H

刺激性:无 家兔经皮:无 家兔经眼:无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1 umol/L。

致畸性:小鼠孕后6-17天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2592 mg/kg,致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 致癌性:大、小鼠吸入不同剂量,按照RTECS 标准可致肾、输尿管、膀胱、肝脏肿瘤。 12. 12. 生态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生态学信息 12.1生态毒性:

半数抑制浓度IC 50:225mg/l/72h(藻类) 12.2生物降解性:无 12.3非生物降解性:无 12.4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

12.5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13. 13. 废弃处置废弃处置废弃处置

13.1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13.2废弃处置方法:把废液浓缩,再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敞口燃烧。 13.3废弃注意事项: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14. 14. 运输信息运输信息运输信息 14.1危规号:31042 14.2 UN 编号:2056 14.3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14.4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14.5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14.6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

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15. 15. 法规信息法规信息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第344号令颁布,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工作场所安全

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液体。

16. 16. 其他信息其他信息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安全文化网相关资料。 填表时间: 2011-03-18。

填表部门: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检测中心。 数据审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修改说明: 每5年修订一次或有国家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时。

聚四氢呋喃简介

聚四氢呋喃(PTMEG)简介 【性质】 分子式:HO-[-CH2CH2CH2CH2O-]n-H 聚四氢呋喃按照分子量的不同分为:250 650 1000 1400 1800 2000 3000七种。中文别称: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丁二醚。 聚四氢呋喃是分子两端具有羟基的直链聚醚二醇,分子呈直链结构,骨架上连接着醚键,两端为一级羟基,具有整齐排列的分子结构。聚四氢呋喃的形态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从粘稠的无色油状液体到蜡状固体,它的物理性质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决定。在常温下,低分子量的聚四氢呋喃为无色液体,分子量较高的聚四氢呋喃为白色蜡状物。 聚四氢呋喃的脂肪醚主链骨架容易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产品中过氧化物的存在将对氨纶和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聚四氢呋喃产品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由企业规定产品的质量指标,但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区别不大,其中美国DuPont公司生产的聚四氢呋喃商品名为“Terathane”,其规格具有代表性。 【主要用途】 国内聚四氢呋喃消费中氨纶的生产用原料占到90%以上,而其他领域的消费应用只占不到10%。而在发达国家市场,聚四氢呋喃产品应用消费比例中,约50%左右用于氨纶生产,40%用于合成橡胶弹性体,10%用于其他领域。。 【生产工艺】 聚四氢呋喃只能由四氢呋喃进行正离子聚合得到。反应如下:

nC4H8O+H2O====(引发剂)====HO-[-C4H8O-]n-H 工业上是用乙酸酐-高氯酸、氟磺酸或发烟硫酸为引发剂,使四氢呋喃聚合成分子量为600~3000、双端基为羟基的产物。 【生产技术及专利商】 有四种生产方法:高氯酸一醋酐法(专利商不明),氟磺酸催化剂法(专利商:杜邦公司),固体酸催化剂法(专利商:韩国PTG公司),杂多酸催化剂法(专利商:日本旭化成公司) 【国外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 2005年全球聚四氢呋喃的总生产能力约56.1万吨。美国、日本、西欧地区是主要的生产国家和地区,其中巴斯夫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四氢呋喃生产公司,总生产能力达到l8.8万吨/年,约占世界聚四氢呋喃总生产能力的33.5l%,分别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建有生产装置。其次是杜邦化学公司,生产能力为l6.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9.23%,分别在美国、荷兰、新加坡等地建有生产装置。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

BDO(有一个很不错的PTMEG_聚四氢呋喃__流程)

甲醇公司学习报告 一,项目简介 甲醇项目以煤为原料,采用德士古技术。共一套设备,单套设备规模为60万吨,由于生产了10万吨CO(≥98.5%wt,送醋酸)和1.3万吨氢气(≥99.5%wt,送BDO),所以只能产出50万吨甲醇,其中36万吨供园区自用,14万吨用于外销。 储罐情况,10000立方×2个=20000立方,约储存26天。 二,甲醇预计单耗 注:生产甲醇原料可以是天然气、煤炭、焦炭、渣油、石脑油、乙炔尾气等。 三,甲醇国标

四,甲醇理化特性 五,甲醇危险特性

六,包装和储运 七,甲醇用途 甲醇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胺、丙烯、烯烃、氯甲烷、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一系列有机产品。另外,上述产品又可生成各自的衍生物,由甲醇生产的化工产品可达数百种。可以用作民用燃料、汽车燃料等。还可用甲醇制微生物蛋白(SCP)作为饲料乃至食品添加剂。国内主要消耗领域是甲醛、

醋酸、二甲醚、甲醇燃料。 八,我公司甲醇装置组成及工艺简述

注:在国际上煤气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以荷兰壳牌为代表的煤粉技术;另一种是以美国德士古为代表的煤浆技术,我公司甲醇项目采用该公司该技术。 九,工艺流程简述

BDO公司学习报告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原料大多由园区自备,采用英威达的reppe技术生产纯度大于99.5%的BDO以及型号为1800、1800B 、2000分子量的PTMEG。 储罐情况,BDO:4000立方×2个=8000立方,约储存25天。 PTMEG:400立方×6个=2400立方, 2000立方×6个=12000立方,约储存50天。二,预计单耗 1、甲醛预计单耗 2、BDO预计单耗 注:BDO的工艺路线有17种以上,但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是以

四氢呋喃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四氢呋喃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四氢呋喃的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四氢呋喃(THF)生产主要来自于由Reppe法,环氧丙烷/烯丙醇法合成的1,4-丁二醇(BDO)脱水环化路线,迄今该路线仍占总THF产能的50%左右。以正丁烷为原料的杜邦工艺等是近年来开发的技术,杜邦以正丁烷为原料经顺酐生产THF路线已在西班牙建成工业装置。其他主要生产路线有丁二烯/醋酸法和糠醛法等。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1,4-丁二醇法和顺酐法制四氢呋喃,因此四氢呋喃的主要原料是1,4-丁二醇和顺酐。 7.1.1 1,4-丁二醇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1,4-丁二醇(简称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四氢呋喃(THF) 、γ-丁内酯( GBL )、N-甲基吡咯烷酮(NMP)、聚氨酯(PU)、工程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及增塑剂等。近年来,因为PBT暖塑性工程塑料、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 PTMEG)中间体等1,4-丁二醇下游产品的需求敏捷增加,1,4-丁二醇的需求呈现较大幅度增加。我国因为1,4-丁二醇产不足需,欲扩建和新建1,4-丁二醇装置的企业较多。 生产1,4-丁二醇有多种方式,已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有Reppe法、顺酐酯化加氢法、烯丙醇氢甲酰化法、顺酐直接加氢法、丁二烯乙酰氧化法和二氯丁烯水解加氢法等。从原料起源、技术经济性和产品构成等方面综合斟酌,顺酐酯化加氢工艺是生产1,4-丁二醇的最新工艺,具有较广发铺远景。顺酐酯化加氢工艺的主要原料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是主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且跟着正丁烷氧化制备顺酐工艺技术上的突破,顺酐成为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原料,其下游产品具有普遍的开发和利用远景,仅加氢衍生物就有琥珀酸酐、1,4- 丁二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等。

聚四氢呋喃PTMEG-MSDS

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 PTMEG 130000015312修订日期:2006年3月7日 1.化学产品/公司标识 物料标识 分子式:HO[(CH2)4-O]nH 等级:250 到2900 (根据分子量进行分级) 商品名称和同名: 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 公司标识: 制造厂家/销售商 英威达S.à r.l. 英威达楼 4123 East 37th Street North Wichita,KS 67220 电话号码 产品信息:1-877-446-8478 (美国以外770-792-4221) 运输应急:CHEMTREC 1-800-424-9300 (美国以外703-527-3887) 医疗应急:1-613-348-3616 (24 小时) 2.组分/有关成份的信息 组份 物料CAS号% 25190-06-1 POLY(OXY-1,4-丁二醇)-A-HYDRO-W-HYDROXY 100 3.危险识别 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会刺激皮肤和眼睛。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果接触皮肤,会刺激皮肤,出现不适或皮疹。如果接触眼睛,会刺激眼睛,出现流泪或视觉模糊。 致癌信息:在浓度等于或高于0.1%时,本物质中的组分没有被IARC、NTP、OSHA 或ACGIH列为一种致癌物质。 4.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如果吸入该物质,移到空气新鲜处。如果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输氧并打电话叫医生。 皮肤接触:接触以后用水冲洗皮肤。衣服在清洗后再使用。如果搬运发热的物料,进行灼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万一接触眼睛,立刻用大量的水至少冲洗眼睛15分钟。打电话叫医生。 摄入:无特殊的干预措施可建议,因为该物品不可能存在摄入危险。不过,如果出现症状,看医生。 5.消防措施 #易燃特性 闪点:>163℃(>325 F) 对于250 – 2900的等级 方法:TOC 在空气中的易燃限值(%)(体积计)

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的研究

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的研究 摘要:对于当今的社会来说,聚四氢呋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细化工以及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用途是十分的广泛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聚四氢呋喃的生产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聚四氢呋喃的主要生产来源还是以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主,尤其是巴斯夫的公司生产量最大,可以达到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本文就我国的聚四氢呋喃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使我国的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我国聚四氢呋喃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研究 在1960年,原有的工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聚氨酯弹性替氨纶纤维工业的发展,聚四氢呋喃便被研发出来并投入到了使用之中。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现了聚四氢呋喃越来越多的优点,从而使得聚四氢呋喃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当今的聚四氢呋喃的生产技术来说,各个国家的竞争都是非常的激烈的,同时所有的生产技术都是处于一个保密的状态的。因此,如果我国的聚四氢呋喃的生产技术想要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应该对能够参考的技术进行深度的研究,从而提高我国聚四氢呋喃的生产技术。 一、什么是聚四氢呋喃 聚四氢呋喃的学名叫做聚四亚甲基咪二醇,同时还可以叫做四氢呋喃均聚醚,英文是polytetramethyleneetherglycol,英文缩写是PTMEG。聚四氢呋喃的链体主要是由碳链和醚链组成,据四氢呋喃的组成部分并没有酯键的存在,所以它具备着十分卓越的耐水解的能力,同时也不含不饱和键,所以在抗老化和力学方面的性能也是十分的出色的,并且具有了十分出色的柔顺性。 聚四氢呋喃是具有无色可燃的性质,因此在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使用经过干氮密封的罐子进行包装,用于包装的罐子最好带有保温和加热盘管,同时在对其进行储存的时候要远离火种和热源,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此外,在对聚四氢呋喃进行运输时,通常都是按照易燃有毒物品的规格来进行操作。 二、聚四氢呋喃主要的生产技术 四氢呋喃是聚四氢呋喃生产的主要原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所使用的催化剂是不同的,所以制作工艺也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分别是氟磺酸技术、杂多酸技术以及醋酐酯化—醇解技术。 1、氟磺酸工艺 氟磺酸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产工艺,它的基本流程是:四氢呋喃在氟磺

聚四氢呋喃的生产工艺及发展建议

第46卷第19期 2018年10月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6No.19 Oct. 2018聚四氢呋喃的生产工艺及发展建议 程 亮,李健达,马 骏,苏军平,卫世锋,刘 旭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丁二醇分厂,山西 临汾 041603) 摘 要:详细介绍了聚四氢呋喃的4种生产工艺,并分析各种工艺的优点及不足,包括氟磺酸工艺二高氯酸-醋酐工艺二黏土法工艺二杂多酸工艺,其生产工艺都是以四氢呋喃为原料,然后在不同的催化剂作用下,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生成,经过一系列分离等操作得到产品;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国内外聚四氢呋喃的生产现状,对未来国内聚四氢呋喃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三关键词: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Q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8)19-0114-03 第一作者:程亮(198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生产技术及管理工作三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Advice of PTMEG CHENG Liang,LI Jian-da,MA Jun,SU Jun-ping,WEI Shi-feng,LIU Xu (Shanxi Sanwei Grop Butanedoil Factory,Shanxi Linfen041603,China) Abstract:The4production processes of polytetrahydrofuran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rocesses were analyzed,including the fluorine sulfonic acid process,perchloric acid acetic anhydride process,clay process and heteropoly acid process.The production process was based on tetrahydrofuran.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catalysts,the cationic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was produced,and the produc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a series of separation and other operations.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polytetrahydrofura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further analyzed.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olytetrahydrofuran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PTMEG;production process;advice 聚四氢呋喃(PolyTHF,简称PTMEG,分子式HO[(CH2)4O]n H) 是制取嵌段聚氨酯和聚醚弹性体材料的重要原料,与其他弹性 体材料相比,具有优异的物理及机械性能[1]三其制品具有优异 的水解稳定性二透气性二和耐磨性,低温下也能表现出良好的 弹性二柔韧性和抗冲击性,在纺织二管材二化工二医疗器械等 方面,具有独特而广阔的应用前景三 PolyTHF(PTMEG)分子呈直链结构[2],整齐排列,骨架上 连接着醚键,两端为一级羟基三其形态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 加,粘稠逐渐增大直到蜡状固体,它的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量 决定三在常温下,低分子量的PTMEG为无色油状液体,分子 量较高的PTMEG为白色蜡状物三 阳离子开环聚合目前是由四氢呋喃生产聚四氢呋喃的唯一 方法三在引发剂存在下,四氢呋喃的聚合反应是一个平衡过 程,高温反应速率快二平衡转化率低,当高于一定温度是,只 存在解聚反应;低温平衡转化率高二反应速率慢,当低于一定 温度反应几乎不进行三这就需要选用低温高效催化剂来提高反 应速率,是聚合反应能在适宜的温度下,短时间能达到较高的 平衡转化率,反应过程见下式 : 1 生产工艺 石油法合成聚四氢呋喃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在催化剂存在 下,以四氢呋喃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反应生成三主要有 4种[3-6],分别为氟磺酸工艺二高氯酸-醋酐工艺二黏土法工 艺二杂多酸工艺,各工艺对比见表1所示三 表1 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对比 Table1 Comparison of polyTHF production process 方法过程原料副产物优点缺点 氟磺酸法 引发 水解 精制 四氢呋喃 氟磺酸 碳酸钾 甲苯 水 氟化钾 硫酸钾 过程连续 转化率高67% 稀强酸对设备材质要求高 大量甲苯循环导致能耗大

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1-2015年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市场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内容简介 聚四氢呋喃主要用作嵌段聚氨酯或嵌段聚醚聚酯的软链段。由平均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制得的嵌段聚氨酯橡胶,可用作轮胎、传动带、垫圈等;也可用于涂料、人造革、薄膜等。制得的嵌段聚醚聚酯为热塑性弹性体。平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可用以制聚氨酯弹性纤维。近年来又发现,由聚四氢呋喃制成的嵌段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可用作医用高分子材料。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市场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聚四氢呋喃相关概述、中国聚四氢呋喃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聚四氢呋喃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聚四氢呋喃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聚四氢呋喃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聚四氢呋喃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聚四氢呋喃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第一章 聚四氢呋喃行业概述 第一节 聚四氢呋喃相关概念 一、聚四氢呋喃简介 二、聚四氢呋喃的特性 三、聚四氢呋喃的质量指标 第二节 聚四氢呋喃产品相关特点简介

一、聚四氢呋喃的理化特性 二、贮存与运输 第三节 聚四氢呋喃的主要作用简介 第二章 聚四氢呋喃产品主要生产技术分析 第一节 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概述 第二节 聚四氢呋喃主要生产工艺简介 一、糠醛法 二、石油法 第三节 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对比分析 第三章 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聚四氢呋喃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聚四氢呋喃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四章 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聚四氢呋喃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国内聚四氢呋喃生产现状分析 二、国内聚四氢呋喃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聚四氢呋喃

聚四氢呋喃,又名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是生产热塑性弹性体如聚酯(HYTRELO)、聚氨酯(弹性纤维)的重要软化段。THF与阳离子引发剂反应后,生成聚四氢呋喃。 工业上运用一些有限的催化剂系统,如用FSO3H,H2SO4/SO3,HClO4/酸酐,CTSO3H来生产中等分子量的聚四氢呋喃,该分子量范围的四氢呋喃主要用于生产热塑性弹性体。分子量取决于催化剂的浓度、特性及链转移剂(如酸酐及三氧化硫)。但这些催化剂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要生产所需分子量的聚合物,催化剂的浓度要高。其次,聚合反应后,需用碱或酸水解,方可在聚合物的端基上获得羟基并生成分子量分布较窄(低于2.0)的聚合物。再次,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强酸,如HF或硫酸。 为克服上述缺点,我们需尝试研究新的催化剂系统。最近PAPPAS和ENDO曾报道用于环氧树脂、苯乙烯、双环邻位酯、邻位螺环烃聚合的高效潜热催化剂。他们使用各种 盐作为引发剂,如锍、碘 、膦或季铵盐。 1 实验 从ALDRICH化学公司购买了六氟锑酸钾,α-溴-对二甲苯(98 %),邻-氰基吡啶(99 %),不经提纯直接合成新引发剂。聚合级的四氢呋喃未经提纯可直接用作单体。表氯醇用通用方法除去水分后,进行蒸馏,然后贮存在4A的分子筛中。吡啶用CaH2干燥24 h后,进行蒸馏。 1.1 合成对二甲苯基-邻氰基吡啶溴酸盐 在一个双颈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α-溴-对二甲苯(14.95 g,70.2 mmol),邻氰基吡啶(8.53 g,81.15 mmol),氰甲烷(45 mL),在室温下搅拌8 d。反应完成后,氰甲烷被蒸发掉,剩余固体在二乙醚中再搅拌12 h后进行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物质。过滤出来的绿色沉淀物在30 ℃不减压干燥24 h,得到18 g(78 %)的产品。 1.2 合成对二甲苯基-邻氰基吡啶六氟锑酸盐新催化剂 把配置好的吡啶溴酸盐(1.0 g,3.35 mmol)溶解在20 mL的蒸馏水中,在通氮气的情况下搅拌2 h,把六氟锑酸钾溶解在20 mL蒸馏水中后,加入到溴酸盐溶液中,搅拌10 min,收集到白色沉淀,然后在50 ℃下真空干燥24 h,收率40 %。 1.3 THF的聚合 把THF(10 mL)、引发剂及助催化剂的均相混和物加入到配置有冷凝器的圆底烧瓶中,在硅油浴中进行聚合反应。加入1 N HCl(1 mL)后搅拌10 min,反应终止。用苯/蒸馏水(40 mL/120 mL)萃取反应混合物,在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镁(2 g),搅拌3 h,除去残留水分。苯滤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蒸馏。残留的黏性聚合物在30 ℃下真空干燥24 h。我们还通过改变催化剂的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及助催化剂的浓度对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 1.4 黏度的测量 30 ℃下,用Ubbelohde型黏度计测量苯溶液中聚四氢呋喃的特性黏度。 1.5 聚四氢呋喃的水解 把准备好的聚四氢呋喃(0.61 g)和1 N HCl(60 mL)回流12 h,冷却至室温。用二氯甲烷/蒸馏水(50 mL/50 mL)萃取3次,直到pH值中性。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过滤。蒸发滤液,除去二氯甲烷溶剂。生成的黏性聚合物在减压下干燥24 h,可得蜡状的聚四氢呋喃,端部羟基含量达80 %。 2 特性 用Varina Gemini—300摄谱仪做H—核磁共振,用Brucker IFS48光谱仪做红外试验。在Perkin-Elmer 7 seriesDSC上以10 ℃/min的速率加热;通氮气的情况下测量热变温度(Tg和Tm)。用ShimazuLC-4A GPC,STYRAGEL柱,THP作为溶剂,聚苯乙烯进行标定来测量分子量分布。 3 结果及讨论 3.1 合成催化剂 对二甲苯基-邻氰基吡啶六氟锑酸盐(MPH)为一种新型催化剂。通过邻-氰基吡啶与ɑ-溴-对二甲苯反应,然后与水溶液中的反离子SbF6-交换而成。 我们通过H-核磁共振及FT-IR红外光谱确认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典型的几个峰分别为对于甲苯基中的甲基和亚甲基。苯基在质量分数为2.4×10-6,6.1×10-6和7.4×10-6时出峰,在9.2×10-6,8.8×10-6,8.7×10-6和8.4×10-6时分别观察吡啶基团中的4种质子,它们的结合比例与预期效果相同。

聚四氢呋喃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聚四氢呋喃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本课题以中石油某聚四氢呋喃厂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聚四氢呋喃生产废水的处理研究。设计一套有效的生产工艺,并通过试验验证。 该废水中甲醇、制氢装置区产生的生产废水中主要含有少量的磷酸盐、低级醇类、BYD、基本上没有有毒和难降解物质,水质比较简单;天然气制乙炔废水,成分较复杂,有焦油、炭黑、杂环、NMP等难降解类物质,但浓度不高;BDO及PTMEG 生产装置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THF、PTMEG等少量有毒难降解物质,但其废水可生化较好。本课题针对该废水特点设计出两套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 并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工艺一由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MBBR、二沉池为核心装置组成。 该工艺试验除甲醛废水为某化工厂甲醛生产废水,其他废水均为人工配制。该试验分别对各反应器满负荷,冲击试验。 试验发现好氧反应器在现场废水对比试验阶段,特别是在考核验收阶段都是超负荷运行(COD在1000mg/L~1500mg/L),出水效果好。其中最高进水COD浓度为2227mg/L,平均进水COD浓度为968mg/L,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1%。 经过冲击负荷阶段的运行考验,好氧反应器能抗40ppm的甲醛冲击。但出现了污泥膨胀,分析认为是营养成分不均衡和曝气内基质浓度低引起的。 此外,气浮设备运行良好,在较少加药量的情况下,对PTMEG、油类及其不溶性物质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该设备对Cu2+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3%,能减小Cu2+浓度过高对微生物的影响;臭氧活性炭系统在进水COD 达到308mg/L时,出水可以达到88mg/L,同时能对甲醛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根据现场的运行情况和水质的分析,PTMEG项目的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好,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