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份(五)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份(五)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份(五)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份(五)

第四章句子成份

一.句子成份的性质

(一)配对性

句子结构中的直接构成成分,往往是两两相对的,是同现的,相互依存的,这就是句子成分的配对性。

句子成分的配对性通常体现在,具有直接关系的句子成分之间往往是对应关系:

句子成分配对性的特点是:具有配对关系的句子成分之间是同现的,相互依存的,离开了一方,另外一方也就无所谓存在了。

这一点,在前边的“语法概说”中,已经有所表述,这里不再讨论。

(二)应对性

句子成分的应对性,指的是某些句子成分之间可以互易位置,而句子的意思基本不变。

汉语句子成分应对性通常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主—宾应对:主语、宾语互换位置而句子的意思基本不变。如:

①三个人坐一条凳子。→一条凳子坐三个人。

②西昌通火车了。→火车通西昌了。

③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少年出英雄。

2.定—中应对:句子中的定语和中心语互换位置而句子的意思基本不变。如:

①水汪汪的眼睛。→眼睛水汪汪的。

②朵朵白云,阵阵春风。→白云朵朵,春风阵阵。

3.状—中应对:句子中状语和中心语互换位置而句子的意思基本不变:

①你错写了几个字。→你写错了几个字。

②四周出奇地肃静。→四周肃静得出奇。

③车子很慢很慢地开着。→车子开得很慢很慢。

4.主—谓应对:句子中的主语、谓语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如:

①一斤白菜三元钱。→三元钱一斤白菜。

②一张死契六十块大洋。→六十块大洋一张死契。

上述各种应对关系的事实都是存在的,语法研究要做的是:进一步找到上述各种易位的条件

二.主语、谓语

(一)主语的语法构成

总体上说,可以充当汉语主语的语言成分很多。在汉语的词类中,除了副词、叹词和各种虚词之外,其他各类实词和词组都可以充当主语。就此而言,汉语的“主语”似乎是比较讲究“民主”的——汉语的主语不是“名词性成分”的专利。

从具体情况来看,汉语主语通常由以下各种成分来充当。

1.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这是汉语最为常见的主语构成形式。如:

①他松了一口气。

②小王走了。

③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④这来的便是闰土。

⑤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2.数词、量词、数量词组作主语。如:

①九是三的三倍。

②个个是英雄。

③一公斤等于二市斤。

3.处所名词、方位名词、方位词组作主语:

①郊外很干净。

②中午太热。

③村子的东面是一条河。

与这类主语相配和的谓语通常是描写、判断或者说明性的。

4.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主语。如:

①去是正确的。

②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③写得清楚不等于写得好。

④向群众宣传是对的。

⑤我们讨论讨论好不好?

⑥俭朴是一种美德。

⑦聪明伶俐是他的天性。

5.介词短语充当主语。如: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

②靠西墙是一片竹林。

上边较为详尽地讨论了汉语主语的语法构成情况。之所以要如此细致地分析汉语主语的构成情况,目的还是在于提醒人们:汉语的主语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都是由名词性成分充当的,一些非名词性成分,甚至于个别由虚词参与构成的短语,有时也可以充当主语。隐含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最为基本的原因还在于: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一对多的或者交叉的关系。

课前提问

(1)词和短语的相同点有哪些?

(2)词和短语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句子成分的两种特性是什么?

(4)主语的语法构成说明什么问题?

(二)主语的语义类型

上边谈到的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要是从主语的自身来讲的:汉语的主语都是由哪些成分充当的。此外,汉语的主语还可以从它与句中动

词的逻辑、语义关系上来观察。这就是主语的语义类型。

从语义的角度来看,汉语的主语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施事主语:句子的主语是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

①小王已经吃完饭了。

②他走了。

2.受事主语:句中主语是句中动词所表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

①信写完了。

②饭吃过了。

③他被人推醒了。

3.当事主语:交际双方交谈时涉及到的第三者。如:

①这个学生我教过。

②老张这个人我听说过。

4.工具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工具。如:

①这把刀我切过菜。

②那个筐子只能装菜。

5.时间、处所主语:主语表示时间、处所。如:

①中午太热,就不要来了。

②山顶上是一片树林。

通过上边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语义上,汉语的主语不一定都是施事,受事、时间、处所、工具等等也都可以充当主语。研究汉

语主语的构成,可以明确汉语主语在语法构成方面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殊性,并以此印证汉语语法的特点。

(三)谓语的语法构成

1.在通常情况下,汉语的谓语由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构成,如:

①他来了。

②我愕然了。

③他能干、会说。

④故乡好多了。

2.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①他神色慌张。

②什么事他都明白。

3.有时谓语可以是谓词性代词,如:

①他怎么样?

②他这人就这样。

4.此外,数词、量词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①他二十三。

②歌声阵阵,白云朵朵。

5.有时,名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谓语:

①他四川人。

②那个人黄头发。

分析表明:汉语的谓语不都是动词、形容词性的,一些名词性成分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充当谓语。当然,在语法研究上,这种条件是值得研究的。

三.动语和宾语

(一)动语的语法构成

如前所述,动语是带宾语的成分,它和宾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可以带宾语的角度来观察、研究汉语句子成分中带宾语的成分——动语,可以发现动语在构成上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动语最常见的语法类型是动词性成分:

①他是矿工。

②我知道他来了。

③桥上站着一个人。

④大家学习讨论了这个问题。

⑤他学会了做饭。

2.个别情况下,动词性的代词也可以带宾语:

⑥我怎么他了。

从上边的讨论基本上可以看出:汉语的动语基本上是动词性的。

(二)从宾语的角度看动词的类

从带宾语的情况,可以看到动词内部的种种差异。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宾动词:可以带上宾语的动词。有以下几种:

(1)单宾动词:只带一个宾语的动词。

a.体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如:

种庄稼拔草写信穿衣服建设国家垄断市场

b.谓宾动词:只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

禁止吸烟企图反抗感觉身体不舒服

渴望自由予以驳斥严加防范

c.自由动词:可以带上述两种宾语的动词,又称“万能动词”。如:

喜欢:喜欢数学喜欢小孩(+名词性宾语)

喜欢打球喜欢热闹(+名词性宾语)

怕:怕热怕水(+名词性宾语)

怕冷怕挨打(+名词性宾语)

(2)双宾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如:

我给他一本书。

我送你一支笔。

我借给他三十块钱。

2.无宾动词:不带宾语的动词。有两类。

(1)典型的无宾动词:不带宾语,也不能扩展。如:

病醒休息出发发抖

(2)离合词:通常不带宾语,有时可以扩展出宾语来:

睡觉→睡了一觉革命→革他的命上当→上了别人的当

其他还如“结婚、打仗、作主、走路”等等。

三)宾语的语法构成

汉语宾语的语法构成情况也比较复杂。

1.最常见的宾语当然是名词性的:

①我是教师。

②他写完信了。

③我正在打电话。

④他打了一场篮球。

2.动词、形容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宾语:

①他们开始行动。

②我学会了开车。

③他认为干得不错。

④自己觉得很美。

⑤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上边的讨论证明:汉语的宾语不都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性的。语法研究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在何种条件之下,汉语的非名词性成分可以充当宾语。

(四)宾语的语义类型

宾语的语法构成,主要是从宾语自身来考察宾语的情况。而宾语的语义类型则是联系它与动语的关系而进行的。从这一点出发,汉语的宾语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受事宾语:宾语是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这是最典型的宾语,有人称为“逻辑宾语”。如:

①他打人。②我吃饭。

③小王写字。④老李打井。

2.施事宾语:宾语是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

①前面走过来一个人。

②胡同里飞出来几只燕子。

3.工具宾语:宾语表示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工具,如:

①他在刻钢板。

②我用毛笔,你用钢笔。

4.处所宾语:宾语表示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

我一直吃食堂。

5.原因宾语:宾语表示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原因,如:

①他正在笑自己。

②他一直呆在家里养肝病。

6.目的宾语:宾语表示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如:

①他在跑调动。

②我去忙器材。

7.角色宾语:宾语表示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角色,如:

①他唱青衣。

②小李踢中锋。

研究表明,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型是非常丰富的,具体语义类型一时难以列举完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汉语的宾语在语义上不都是受事。

课前提问

(1)汉语谓语构成情况怎样?

(2)汉语谓语构成情况体现什么原则?

(3)动语和谓语什么关系?

(4)汉语动语的构成情况怎样?

(5)单宾动词的情况怎样?

(6)无宾动词的内部情况怎样?

(7)宾语从语法构成上说明什么问题?

(8)宾语的语义类型根据什么划分的?

(一)定语的含义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前附加成分。如:

①(桌子的)材料是木头的。

②我喜欢(大)房间。

③我想找点儿(吃的)东西。

(二)定语的构成

汉语定语的构成成分范围比较广泛,在各类实词、短语中,除了副词和“的”字短语之外,其他各类实词和短语都可以充当定语。如:

①他买了些新鲜水果。

②一连开了三天的会。

③他们成为了患难与共的朋友。

④正在跑过来的小女孩是他的孩子。

(三)定语的种类

定语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从形式的角度来看,定语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组合式定语”和“粘合式定语”。

(1)组合式定语:直接附加在中心语之前,中间不加“的”的定语。即“定+中”。比如:

①(他)弟弟考上清华了。

②我喜欢看(古代)小说。

(2)由结构助词“的”与中心语连接的定语。即:“定+的+中”。如:

①《呐喊》是(鲁迅的)小说。

②(黑色的)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

③他不太适应(北方的)气候。

2.从意义的角度来看,定语也可以区分为两个种类:“限定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

(1)限定性定语:从领属、时间、处所、范围、数量等方面对中心语加以限定的定语。在形式上,限定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具有应对性。如:

①(他们的)教室很大。 (领属) →*教室他们

②(今天的)事情都做完了。 (时间) →*事情今天

③(中间的)商店是卖花的。 (处所) →*商店中间

④(所有的)报纸都卖光了。 (范围) →*报纸所有

⑤(十二个)月是一年。 (数量) →*月十二个

(2)描写性定语:从性质、状态、特征等方面对中心语加以描述、说明的定语。在形式上,描写性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具有应对关系。如:

①女孩都喜欢穿(漂亮的)衣服。 (性质) →衣服漂亮

②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 (状态)→庄稼绿油油

③(脖子上吊着望远镜的)连长转过身来。 (特征)

→连长脖子上吊着望远镜

此外,一些数量短语充当的定语似乎也可以看作是描写性定语:

①他拿出来(几件)东西。→东西几件

②今天买了(两条)长裤。→裤子两条

③屋子放得下(四张)桌子。→桌子四张

其实,将上边的两种定语——限定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两点:

a.在定语中,限定性定语是多数的,定语通常都必须能够对中心语进行某个方面的限定。

b.描写性定语则是定语中的少数的。况且,即使是描写性定语,也是具有限定性的:它的描写性在处于定语位置时还只是隐性的,此时,限定性才是显性的。只有它位移到中心语之后,对原中心语加以描写、说明的时候,它的描写性才得以显化。

描写性定语可以看作是定语的特殊类别。

(四)多层定语及其顺序

1.多层定语

事物往往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规定或者说明。与此相应的是,在语法中,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中心语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限定、描写,这就形成多层定语:一个中心语之前带有多个定语的现象。

2.多层定语的顺序

语言是一种线性的序列,几个定语通常一字排开,先说的在前,后说的在后,这样,多层定语与中心语的空间距离有远有近,于是,就形成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研究表明,汉语多层定语的一般排列顺序是:

领属词/名词 +时间/处所词+数量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名词性短语+粘和名词/形容词+中心语

①(我们今天晚上那个——歌咏)比赛改期了。

②(——未有过的—新的—)生活开始了。

③(——一个新来的—理科的)毕业生分来了。

④(—地上两本封面掉了的—中学)教材随风翻动着。

⑤(我们—两位有30年教龄的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上边的顺序是一个普通的顺序,有时,出于强调的目的,也可以打乱上述一般顺序。

五.状语

(一)状语的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前附加成分。

2.构成

汉语的状语在构成成分上是非常广泛的,研究表明,汉语的各类实词大都可以作状语,各种短语中,除了“的”字短语之外,都可以充当状语。

(1)最常见的是副词、形容词性成分充当状语,如:

①我[马上]去。

②他[大度]地说。

(2)名词性成分充当状语,如:

①他[昨天]走了。

②咱们[北京]见。

(3)非名词性的代词充当状语,如:

①他[怎么]说?

②他[这么/那么]说过。

(4)动词性成分作状语,如:

①他[感激地]看着我。

②事情[有计划地]进行着。

(5)数量短语充当状语,如:

①我[一眼]就看见了他。

②我曾经[多次]去过北京。

③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

(6)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如:

①我[为大家]做饭。

②小王[把自行车]丢了。

(7)主谓短语充当状语,如:

①他[表情复杂地]看着我。

②她正[感情丰富地]唱着一首歌。

(二)状语的位置

1.汉语的状语通常位于主、谓语之间。例略。

2.有时,也可以位于句首:

① [昨天],我们去了郊外。

② [在价格方面],他们也格外关照。

很显然,这种位于句首的状语是出于表述的需要,由句中前移过去的,因而,通常可以还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①'我们[昨天]去了郊外。

②'他们[在价格方面]也格外关照。

3.有时,状语还可以位于句子的末尾,如:

①他们走过来了,[悄悄地,慢慢地]。

②我要去广州,[今天晚上]。

这最后一种位置,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悄悄地,慢慢地”和“今天晚上”分别是一些独立的小句,不是倒置的状语。

三)句首状语与主语的区别

如前所述,主语是位于句首的名词性成分,而汉语某些名词性成分

充当的状语也可以位于句首,那么,当:

NP[时间/处所]+VP

的时候,句首那个“NP[时间/处所]”到底是句首状语呢,还是主语? 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表明,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在句首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可以分别处理。

1.句首是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其后续成分属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这个句首时间词、处所词应该是主语:

(1)后续成分是形容词性成分。如:

(2)后续成分是名词性成分:

(3)后续成分以“是”为核心:

2.句首是一个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其后是一个主谓短语,且句首的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后移到主、谓语之间,则句首的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是状语:

① [明天],我们去春游。→我们明天去春游。

② [今天],红旗如海,歌声如潮。→*红旗今天如海,歌声如潮。

3.句首是一个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后边是表示“出现/消失”意义的动词,宾语表示不定指的人或物,在句首的时间词/处所词是状

语。即:

[时间词/处所词]+出现、存在、消失类动词+不定指名词

例如:

① [上午]走了一伙客人。

② [西屋]有一张床。

③ [台上]唱着戏。

总之,状语是汉语各种句子成分当中使用比较灵活的一个分子,其中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课前提问

(1)定语的分类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

(2)组合式定语和粘合式定语本质差异在哪?

(3)描写性定语和限定性定语本质差异在哪?

(4)定语对中心语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

(5)状语的位置有几种?

(6)什么情况下会使句首状语与主语发生混淆?

(7)应该怎样理解补语?

六.补语

(一)补语的语法构成

从总体上说,汉语的补语在语法构成上,也是比较丰富的。一般认为,除了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的”字短语之外,其它的汉语词、短语都可以充当补语。研究表明,汉语的补语构成起码有以下几

种情况。

1.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补语。如:

①太阳映<红>了大地。 (形容词)

②他们干得<又快又好>。(形容词性短语)

2.动词性成分充当补语:

①他站<起来>了。(动词)

②他说得<有道理>。(动词性短语)

3.数量短语充当补语:

①武汉我去过<一趟>。

②这种事我经历过<一次>。

4.主谓短语作补语:

①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②小李讲得<唾沫四溅>。

(二)补语的语义类型

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型是根据补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来确定的。由此出发,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的补语。如:

①这句话听<懂>了。

②家具修<好>了。

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及性状的程度的补语。如:

①他气<极>了。

②病好了<一些>。

③好得<很>。

3.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的补语。如:

①他走<过去>了。

②他拿<来>一支笔。

4.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补语。如:

①他又看了<一遍>。

②他被人踢了<一脚>。

5.可能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可能与否的补语。如:

①这件事做<不得>。

②饭还吃<得饱>。

6.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的补语,如:

①他已经走到<操场上>。

②把这个拿回<办公室>。

③鲁迅生于<一八八一年>。

④他讲了<五个小时>。

(三)宾语、补语的顺序

宾语和补语都是位于谓语核心之后的成分,即:

V+〈R〉+O

因而它们的排列顺序可能不止一种。总体上说,汉语的宾语和补语的顺序有以下几种。

高中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成分辨识学案(整理精校版)

高中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成分辨识学案 语文学习 0114 1853 一、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主语: 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_____。 宾语: 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 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二、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 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 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 一般来说,句子主干已经可以把意思表达清楚,而枝叶只是修饰一下,是意思表达得更精确、明了。 主干不一定完整的主语、谓语、宾语,也可能只有主语和谓语。 所以所有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是以这两种来表达: 1、什么干什么,这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句子,由此可以看出,主语(什么)一般是名词或者代词,谓语(干)一般是动词,宾语(什么)一般是名词或者代词,主语和谓语的区别是: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者承受者,这是所谓的动宾短语,这里的动词有点象英语的及物动词,后面要有对象,就是宾语。 2、什么怎么样,这是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这里的谓语通常是不及物动词,没有动作对象,已经把主语的状态描述清楚了,所以句子也结束了。而定、状、补则是对句子进行修饰,对事物或者其动作、状态进行更精确、明了的描述。修饰名词的叫形容词,形容词通常用“的”来和名词连接,对事物的

高中语文语法综合练习答案

高中语文语法综合练 习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随堂练习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一) 词类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除了()始终()依照()沿着()索性()扑通()哦()屡次()何必()自从()砰()啊()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二) 短语 一、辨别下列短语的种类: 天气睛朗发挥作用仔细翻阅丰功伟绩 扫得干净美好回忆甜言蜜语打击敌人 舒活筋骨认真讲解歌咏春天黑得发亮 差得很远长江源头一粒种子灵魂深处 性格和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 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 二、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 (动宾短语) 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 (并列短语) 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 (偏正短语)

(完整版)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 主语 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例如:⑴(中国人民)定(志气)主(高)谓。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3.符号:双行线═。 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例如: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符号:单行线_____。 4.谓语(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谓语是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及练习

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及其分析图文稿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 分及其分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及其分析 一、汉语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如: ①名词:社会主义好 ②代词:他天天锻炼身体 ③名词性短语: 群众的智慧无穷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学习语法很有必要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如: ①动词: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 ②形容词:身体健康叶子红了 ③短语:他又说又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4、符号:波浪线。如:

①名词:我写字,你读书 ②代词:大家喜欢他 ③短语: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我看见他来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如: ①形容词:﹙红﹚花﹙红的﹚花 ②数量词:﹙三个﹚人﹙两本﹚书 ③名词、代词:﹙祖国﹚的儿女﹙他﹚的书 ④短语:﹙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代词、介宾短语等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如: ①副词:【刚】来【很】好 ②形容词:【快】走【慢慢地】说 ③代词:【那么】高【这么】说 ④介词结构:【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 ⑤短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很高兴地】说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

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判断文言文倒装句式的方法(公开课资料) 导入: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介绍: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厂主语:是句子中的称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称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J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按以上次序排成的,称为常式句。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 会发生变化,或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在现代汉语称为变式句,古汉语中则称为倒装句。 语法功能:变式句对于常式句而言,能保留常式句的基本句义,与此同时,变式句又能在保留常式句基 本句义基础上,通过语序的变化,衍生出了一些常式句所没有的语义,因此,就具有了修辞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当人们在一定的语体、语境、情景中需要突出、强调句子某一个句法成分时,就可以在汉语句法运作的机制的基础上,将这个句法成分调离原来的位置,同时按照汉语的句法规则,将之置于可以出现的位置上,从而,达到突出、强调这个句法成分所负载的语义的作用。 文言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 ④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 ⑤大哉,尧之为君也!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 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岀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 ⑤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及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选讲之二:句子成分及其分析 一、汉语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 主语[状语] 谓语<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 重要绕口令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符号标出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这种做法又叫找句子的主干)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如:

高中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成分辨识学案

高中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成分辨识学案学案博苑 2012-01-12 0642 5d56b7b40102du0o 高中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成分辨识学案 一、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 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_____。 宾语 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 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二、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 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 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 一般来说,句子主干已经可以把意思表达清楚,而枝叶只是修饰一下,是意思表达得更精确、明了。 主干不一定完整的主语、谓语、宾语,也可能只有主语和谓语。 所以所有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是以这两种来表达 1、什么干什么,这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句子,由此可以看出,主语(什么)一般是名词或者代词,谓语(干)一般是动词,宾语(什么)一般是名词或者代词,主语和谓语的区别是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者承受者,这是所谓的动宾短语,这里的动词有点象英语的及物动词,后面要有对象,就是宾语。 2、什么怎么样,这是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这里的谓语通常是不及物动词,没有动作对象,已经把主语的状态描述清楚了,所以句子也结束了。而定、状、补则是对句子进行修饰,对事物或者其动作、状态进行更精确、明了的描述。修饰名词的叫形容词,形容词通常用“的”来和名词连接,对事物的形态、外表等进行描绘,放在主语和宾语前面叫定语;修饰动词的副词,通常用“地”和动词连接,对动作的性质、程度等进行描绘,所以又分为程度副词和其他副词(一下忘了,不好意思),放在谓语的前面叫做状语;补语顾名思义,是补充说明,通常放在谓语的后面,用“得”来连接,比如“他高兴得跳起来”,“他”肯定是主语,但是要分辨这个句子到底是说他怎么样还是说他干什么,显然,“得跳起来”不是“高兴”这个动词的对象或者承受者,而是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并且“高兴”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已经把主语的状态表达清楚了,所以这个句子是一个“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句子主干只有主语和谓语,“得跳起来”是补语。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我是天才中(我)是主语. 谓语句子陈述内容。我是天才中(是天才)是谓语。宾语(复杂一点)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我是天才中(天才)是宾语。所以说宾语是处于谓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 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 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 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岀、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 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 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 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 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丿『。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人称代词代替名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知识讲解

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判断文言文倒装句式的方法2011.05.18 (公开课资料) 导入: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介绍: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是句子中的称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称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 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按以上次序排成的,称为常式句。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或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在现代汉语称为变式句,古汉语中则称为倒装句。 语法功能:变式句对于常式句而言,能保留常式句的基本句义,与此同时,变式句又能在保留常式句基本句义基础上,通过语序的变化,衍生出了一些常式句所没有的语义,因此,就具有了修辞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当人们在一定的语体、语境、情景中需要突出、强调句子某一个句法成分时,就可以在汉语句法运作的机制的基础上,将这个句法成分调离原来的位置,同时按照汉语的句法规则,将之置于可以出现的位置上,从而,达到突出、强调这个句法成分所负载的语义的作用。 文言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宜乎) ④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 ⑤大哉,尧之为君也!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 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 ⑤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现代汉语语法》期末复习(精)

《现代汉语语法》期末复习 一、课程说明 “现代汉语语法”课程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专业(专科第一学年必修的基础专业课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完善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今后广泛阅读、翻译、研究汉语言书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语法》,内容包括词和词的构成、词类、词组、句子、句子成分、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以及复句等。系统讲授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构词规律、句子结构规律等。注重理论解释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要求: 掌握汉语语法的概念、内容(语法包括什么、词法研究什么、句法研究什么,为什么学习语法。 2、内容要点 语法的概念、内容、学习语法的重要性及方法。 3、重点、难点 语法包括哪几部分,词法包括什么,句法包括什么

第二章词和词的构成 1、教学要求 字、词、语素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单纯词、什么是合成词,合成词的四种构成方式,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2、内容要点 语法单位,词、语素、字,词的构成。 3、重点难点 词、语素和字之间的关系,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第三章:词类 1、教学要求: 实词、虚词的定义,实词、虚词各包括哪几类词,特殊的实词和虚词,名词的定义、种类、语法特征,两类特殊的名词,形容词的定义、语法特征、形容词和动词的区别,数词和量词的定义、表示法,“十、零、二、两、倍数、概数、序数、半、几、多少”的用法,物量词的种类及用法,不定量词“点儿、些”的用法,动量词的种类及用法,动量词与物量词的区别,代词的定义、特征、种类及用法,副词的定义、种类及用法,副词“都、还、又、再、也、就、才”的用法,介词的定义、种类、介词词组的用法,动词和介词的区别,“把、将、被、叫、让、连、对、对于、比、给、于、以、除、和、同、跟、与、关于”的用法,连词的种类、用法,“还是、或、或者、因为、由于、以至、以致、而且、况且、何况、不管、尽管”的用法,助词的定义、种类、及用法,“的、地、得、着、了、过”的用法,语气助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叹词的定义、特征、种类及作用,为什么说叹词是特殊的虚词,拟声词的定义、用途,为什么拟声词是特殊的虚词,五种兼类词,同音词的定义、种类、用途。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儿”。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人称代词代替名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讲解学习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代词:可以代替实词和短语的词。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汉语语法---句子成分

汉语语法---句子成分 ●句子是什么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谓宾。补充成分是:(定)[状]<补>。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划分句子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写人——格式:谁(主语)+干什么(谓语+宾语) 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主语)+怎么样(谓语+宾语) 例:写人 杨亚‖写字 主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例:写物 猫‖捉鱼 主谓宾 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 主谓宾 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状补)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⑴、(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⑵、[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⑶、(一首)歌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 一、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从结构上看,短语和 句子同属句法结构:不带语气的句法结构是短语,带上语气的句法结构是句子。但短语与句 子毕竟不是一回事。短语是材料单位、静态单位,句子是表达单位、动态单位。句子有自 己的结构类型和语气类型,还有特殊成分。 二、句子的类型 1.从结构上分,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 词构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取消了独立性的单句)构成。我们一般所说的“句子”,指的是“单句”。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明天晴天。”“这里风景优美。”“他来了。”是主谓句。“好!”“严禁吸烟。”是非主谓句。 2.从语气上分,句子 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例如: 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陈述句) B.你上哪儿?(疑问句) C.请勿吸烟!(祈使句) 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感叹句) 从结 构上对句子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型,从语气上对句子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类。句型和句类 是对句子作不同角度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因此,一个句子总是兼属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 例如: 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主谓句、陈述句) B.你上哪儿?(主谓句、疑问句) C.请勿吸烟!(非主谓句、祈使句) 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非主谓句、感叹句) E.你真了 不起!(主谓句、感叹句) 三、单句句型单句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一)主谓句由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 1.名词性谓语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性谓语句。名词单独充当谓语的情 况较少,较多的情况是名词性偏正结构。例如: A.今天阴天。 B.明天中秋。 C.鲁迅浙江人。 D.赣,江西省的简称。 E.猪肉两斤半。 F.他两个儿子。 G.这部小说去年出版的。 H.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 I.老李好眼力。 2.动词性谓语句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性谓语句。 例如: A.他去了吗?(单个动词作谓语) B.我喜欢这绚丽的秋色。(动宾结构作谓语) C.她急忙告诉我去月亮湖就在这里上岸。(双宾结构作谓语) D.他讲得很清楚。(动补结构 作谓语) E.水生昨天从北京出发。(动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 3.形容词性谓语句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性谓语句。例如: A. 冬天冷,夏天热。 B.这声音清脆、响亮。 C.小伙子壮壮实实的。 D.地里的小麦绿油油的。 E.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F.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G.老李高兴得合不上嘴。 4.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例如: A.他一个字都不 会写。 B.我什么苦都吃过。 C.中国人死都不怕。 D.整个晚上眼都没眨一下。 E.我 们上海也去过。 F.这个困难,我们一定能克服。G.北京我没有去过。 H.这种专业,报 考的人不多。I.你那种说法,我认为有些片面。 J.鲁迅的文章,我读过很多。K.庐 山风景秀丽。 L.这部电影,女主角是刘小庆。M.他态度和谒。 N.孩子们心早就飞到动 物园了。O.甲班五个人一间住房。 P.他的孩子,一个胜过一个。Q.他们谁也不理谁。R.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S.新兴的边缘科学,他的兴趣十分浓厚。T.田间管理,他的经验很丰富。 U.这次比赛,你得的分最高。 5. 主谓句中的省略句 A.去北京。(省略句,省去了主语“我”) B.说吧!(省略句,省 去了主语“你”) (二)非主谓语句(无主句) 非主谓句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构成的句子。可分为名词性的、动词性的 和形容词性的三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