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40分)

1、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多穿衣服)、(跑步)、(吃热的东西)、(晒太阳)等。

2、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传递。

4、双手握住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手会慢慢地(热)起来;要是握住一块冰,手就变得越来越(冷)。

5、我们平时所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

6、(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7、衣服是(不会)产生热的。

8、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9、同体积的热水重量比冷水重量(轻)。

10、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将一杯冷水变成热水。

1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12、酒厂没有把酒瓶装满,是怕酒因受热后(体积膨胀)而发生爆炸危险。

13、(温度)变化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

1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1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架在(滚轴)上。

16、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

17、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8、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9、同温度的水装在同体积的钢杯和塑料杯中,冷却最快的是(钢杯),冷却最慢的是(塑料杯)。

2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二、判断题(共20分)

1、(× )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2、(× )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3、(× )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4、(× )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5、(× )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6、(√ )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 )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 )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9、(× )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

10、(× )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11、(× )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量,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12、(× )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13、(× )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4、(× )厂家为了多赚一些钱,他们总是不愿把瓶中的饮料装满。

15、(× )空气是不会热胀冷缩的。

16、(×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铁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 )所有固体都是热胀冷缩的。

18、(× )石头和铁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9、(× )金属条一端浸在热水中,露出水面的一端不会热起来。

20、(√ )人们用铁做锅,是因为铁是热的良导体。

三、选择题(共20分)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②)发生变化。① 颜色② 体积③ 重量

2、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③)。①银和水银② 铁和铝③ 锑和铋

3、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①)。① 水管冻裂② 沸水外溢③ 河水结冰

4、夏季(③)的温度最高。① 教室里② 室外树阴下③ 阳光下

5、选出下列最容易传热的物体(②)。①玻璃②铝合金③陶瓷

6、下列哪种现象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②)。①热气球升空②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③气温计液柱上升

7、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②)。①羽绒服能产生热量②羽绒服能保温③羽绒服能传递更多的热量

8、把一小塑料袋冷水放入装有热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冷水会(②)。①浮在水面上②沉在水底③停在水中的任何地方

9、往杯里倒入热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②)。① 会上升一点②会下降一点③ 不变

10、下列物质中,(③)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①空气②水③ 铜球

11、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②)。①这些材料能生热②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③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12、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①)。①上方②中间③ 下方

13、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③)的方式传播的。①热传导②对流③辐射

14、给空烧瓶安一个带弯玻璃管的橡胶塞,在玻璃管中滴几滴红墨水,当用手捂住烧瓶时,管中的红墨水滴(①)。①向外移动②向内移动③不会移动

15、相同体积的70摄氏度的热水和30摄氏度的热水相比较,(②)。①两者一样重②70摄氏度的热水轻

③30摄氏度的热水轻

16、实验证明,( B )的热胀冷缩现象最明显。①液体②气体③固体

17、下列物体不会热胀冷缩的是(②)。①牛奶②锑③空气

18、我们经过实验知道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②)。①铝②铜③铁

19、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②)里凉得快。①玻璃杯②铁杯③塑料杯

20、将一瓶常温下的水放入一盆装满水的盆子里,我们发现瓶子里面的水液面明显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盆水应该是(②)① 热水② 冰水③ 常温下的水

四、探究题(共20分)

1、想办法让套在烧瓶口上扁着的气球鼓起来,看谁的办法多。(3分)

(1)、(用手捂烧瓶)(2)、(给烧瓶上浇上热水)(3)、(给烧瓶加热)

2、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1分)

(为了防止胎内空气受热膨胀而引起轮胎爆破)

3、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3分)

冬天:(电线拉的紧些,冷缩现象);夏天:(电线拉的松些,热胀现象)。应注意:(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太紧)。

4、小明的乒乓球被小刚不小心踩瘪了,但没有漏气。小刚要赔一个新的给小明,小明说不用赔的,他有办法使乒乓球完好如初的。你有办法吗?请你想一个办法使乒乓球鼓起来,把你的想法和理由写下来。(1分)

答:把踩瘪的乒乓球,浸人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就重新鼓起来。是运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5、为什么铁路上的每根钢轨之间都留有一定间隙?(1分)

答:(钢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的研究设计(5分)

研究的问题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我们的推测热会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所需材料蜡烛;火柴棍、铜丝、蜡烛油、酒精灯、铁架台。

研究方法 1、在一端加热2、在中间加热

研究步骤 1、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2、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都向下悬挂,3、在铜丝的一端和中间用酒精灯加热。

研究结论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棍先掉下来,接着依次掉下来,直至最远一根。

7、请设计一个可行的传热比赛的实验。(6分)

用的材料是:铜条、铝条、钢条。

研究的问题:铜条、铝条、钢条的传热性能一样吗?

所用的材料:铜条、铝条、钢条、酒精灯、火柴、蜡、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实验的方法:用易融化物体使得肉眼看不到的热传导能看得到。

具体的操作:(1)、将火柴用蜡分别粘在铜条、铝条、钢条上。(2)、把铜条、铝条、钢条固定在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上。(3)、用酒精灯同时加热,观察哪根金属条上的火柴棒先掉下来。

研究结论:物体的材料不同,传热性能不一样,铜条传热性能最快,钢条传热性能最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 钟表以()、()、()单位来计量时间。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位。 2. 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小时。 3、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运转的。 4.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制成的计时器。 5. 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6.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的。 7.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 ),摆绳越短摆动越()。 8.古代的水钟有()水钟和()水钟。 9、虽然像()、()以及()、()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间。()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判断 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3、中午时,太阳的影子是最长的。() 4、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 ) 6、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7、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8、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9、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10、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三、选择 精品

期末五年级测试卷及答案及答案(五)

莎车县教学质量监测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五年级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4页莎车县教学质量监测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五年级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4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___诸位请想一想___廉将军和秦王比___谁厉害___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请在“____”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定要细心考虑哟!(2分) 2.“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1分)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2分) (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个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什么?(2分) 8.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秘密》选段,回答问题。(15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2分) 菲薄:(1)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2)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和第()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2分)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2分) 5.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分)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2分) 第三部分作文。(30分)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顺遂(shui)呼嚕(lu)黯然(àn)莱茵河(lái)B.瞄准(miáo)篝火(gōu)踉跄(niàng)窘迫(jiǒng)C.奔赴(fù)翻译(yì)咆哮(jiào)恶劣(lüè) D.衣裳(shang)蚌壳(bàng)绊倒(bàn)污秽(huì)2.看拼音,写词语。 3.巧填同音字。 4.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严肃严厉 (1)有人过来给沉默的奶牛挤奶。 (2)他受到了的批评。 5.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惊疑惊讶

(1)他永远没尝过这种不定的难过,与绝对的寂寞。 (2)中国人有着令人的对建筑群体的驾驭能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子李穿着一件黑衣服、黑裤子黑布鞋,就好像和白浆较上了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的。 (2)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 (3)《威尼斯的小艇》的第4自然段主要写。先概括地写出船夫,然后具体地写了三种情况下,船夫的表现:在疾驶的时候能够;在拥挤的时候能够;在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而且。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大意是,这表明了毛泽东主席。 二、阅读. 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完整)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一、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覆盖本册4个单元的知识点,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从学生平时考试的成绩看,这份试卷让他们考,平均分可以达到75分左右,但是碍于学生对待本次质量检测的过度紧张心理反应,很多孩子考不了高分,导致段平均分只有68左右。当然其中有部分是因为教师本身对知识点复习的不到位以及学生对一些概念掌握的不够透彻和深入。大致考试情况如下: 1.各班平均分不太高,班级与班级之间差异不大。 2.各班优秀率不高,而且高分不多。 3.班级中不及格的人数较少。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和连线题、实验和探究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实验和探究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设计和探究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又考察基础,试题出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该份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但是其中个别题目比较生,比如简答题中的第2小题,考查的是河道中岩石分布的规律和原因。个别同学

失分严重。第五大题科学实践题,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做对,也许是平时实验做得不够,个别同学根本看不懂表格,不会做记录。 原因分析: 1.复习时间较少。因为是期末将至,各科教师均加大复习力度,学生负担突然加大。大部分孩子把复习的侧重点放在了语文和数学上面,平时很少顾及科学的复习。大部分对科学的复习只是在课堂上进行。 2.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十分积极,但是后进生把科学当游戏课,上科学课的习惯不是很好好。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虽然优秀生上课积极认真,但是粗心大意的很多,经常在考试的时候出现落做题目,错看题目。尽管每次都强调,但还是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这次三个班级很多优秀生就因为粗心而失去了很多分数。 3.科学课让学生记和写的太少,学生虽然会讲了,但是却不会写。有些题目甚至做过很多次的还是记不住。 4.学生对知识点的活用能力不足,很多知识点都是靠死记硬背,结果遇到稍微转换提问方式的题型就出错了。 三、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失分较多。 大部分学生失分在第2、3、4小题,学生平时掌握的不够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对于部分知识点,老师强调得还是不够。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逸夫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我会填。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 力称为水的(浮力)。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4、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5、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6、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浮)。 8、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10、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二、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6、轮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B)。 A、铁块 B、木块 C、橡皮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B)。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B)。 A、铜块 B、塑料泡沫 C、硬币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C、)有关。 A、物体的重量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排开的水量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B)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017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全卷共6个大题,满分100分,80钟完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5题每空1分,6、7题每题3分,8题4分,共23分) 1、250×0.38=25×___5.374÷0.34=___÷34 2、在括号里填上“>”、“<”、“=”。 1.5×0.5()1.5 1.5÷1()1.5 1.5÷0.8()1.5 3、()时=15分0.68吨=()千克 4、5.98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保留整数约是_ 5、东方小学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a人,五年级有b个班,每班45人。(1)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a-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仓库里有货物96吨,又运来12车,每车a吨,用式子表示现在仓库里货物是____吨;当a=5时,现在的货物是____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____厘米。 8、(如右图)(1)在右图梯形内加一条线段, 使它成为一个平等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量出相关数据(取整厘米)算出梯形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3.25×0.46的意义是求3.25的百分之四十六是多少。()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m×7.5可以简写成m7.5。() A D E 4、在右边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

三角形D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 5、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B C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提示:个别不止一个答案。10分) 1、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其方法是() A、旋转 B、平移 C、旋转和平移 2、空调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760台空调机,实际平均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 来的1.25倍,______?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A、这批空调一共有多少台? B、生产这批空调实际用了多少天? C、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 3、34.5除以5的商减去8与0.2的积,得多少?正确列式是() A、(34.5÷5-8)×0.2 B、34.5÷5-8×0.2 C、34.5÷(5-8 ×0.2) 4、下面各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 A、0.3737 B、2.0525252…… C、0.618 5、下面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3=15 B、x+5 C、3×2+x=22 四、注意审题,认真计算(共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4-0.9=3.7+6.4=4.5÷0.9=2.5×2×0.8=9÷2=0.8×60=0÷3.7=9.5÷(2.5×2)=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0.26×2.5+0.74×2.5+2.5 (2)18.09-7.5×(0.14+1.06)(3)9÷[(38.02+1.98)×0.5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汉字。 ɡù bǒ zhí lánɡ()佣颠()()子()中 pà lián qín kuī手()可()家()幸() 二、填字成词。 任劳任()肝()相照全()全意冲()陷阵身强力()目()口呆点头哈()语()心长美()美奂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对:①回答②向着;朝着③对抗;敌对④对待 ⑤正确;正常;相合⑥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 ⑦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⑧投合;适合⑨成双的 1、不管怎么说,她对.我真的很好。() 2、小方,你见过这幅对.联吗?() 3、我看他神色不对.,肯定有什么事瞒着我。() 4、咱俩对.一下表吧,我的表好像慢了。() 5、不管老师问什么,他总能对.答如流,真厉害! () 6、他们俩挺对.脾气的,没见他们闹过别扭。() 7、把破成两半的镜子对.起来,先凑合着用两天吧。() 8、战士们把枪口对.准了敌人。() 9、这次,刘大爷算是碰上对.手了。() 四、选词填空。 陈列陈设排列 1、展览室里()着同学们的作业,本本()得很整齐。 2、王老师家里的()极其简单。 盼望期望渴望愿望指望 3、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共同的()。

4、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没有()。 5、去北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已久的一项活动。 6、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 7、我()自由,但也知道不能拿信仰去交换。 五、考考你的积累。 1、如今直上银河去,。 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地满红花红满地 (回文联) 4、关公赴会—— 5、徐庶进曹营—— 6、梁山泊的军师—— 六、按要求给句子变个样子。 1、大地好像都被潮声震得颤动起来。(改成“把”字句) 2、绿树环抱着村庄。(扩句,至少扩两处) 3、她那水晶般的闪耀着欢乐光芒的蓝眼睛多么像清澈的泉水。(缩句) 4、明天下雪。 我们不去看电影了。(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及特点 整个试卷各部分比例适当,由: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分析题、作图题、实验题组成。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试 题既要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 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 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试卷分析 参考人 27 及格率96.43% 优秀率82.14% 均分82.81 数 从分析的数据来看,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的。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临 场发挥水平是一般的,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还是合理的,能够完成科学课 的学习任务。 三、问题归纳 五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 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 情和现象,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很容易混淆,比如:不少学生把凸透镜和凸镜的 作用混淆,答题时张冠李戴。学生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差,在做作图题时,不能 用做出清晰准确的图来说明科学问题,而有些同学在设计制作能看见身后景物 的潜望镜时,虽然能做对图,但表现出画图不认真。 反思我在教学这些知识点时没有真正在帮助学生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以至于出现不同的理解,导致许多学生答题出错,平时对学生画图也满意 严格要求,导致学生比较随意。 四、应对举措

1.教师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3.教师要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 4.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同一块橡皮不管切成大小如何,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2、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排开了一定的水量。()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7、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窗外的物体都是移动的。()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新课标第一网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10、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由东向西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做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的 B、消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4、相邻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 A、冬天大 B、夏天大 C、冬天夏天一样大 5、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6、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还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固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 A、铁 B、铝 C、锑 8、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传的科学家是() A、傅科 B、哥白尼 C、托勒密 9、沉在水底的水泥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10、下列三个勺子,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 A、铝勺 B、木勺 C、塑料勺 四、连一连 (1) 纸盒气球 木块沉入水底石子 小刀铅笔 橡皮浮在水面排球 泡沫羽毛球 玻璃球铅球 (2) 塑料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昼.夜(zòu zhòu)眺.望(tiào tiǎo) 踌.躇(chóu chú)桅.杆(wéi wēi) 玷.污(diàn zhān)土匪.(fěi fēi)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6分) 1.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 shèng()不可qīn fàn()的。王继 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sù rán qǐ jìng()。 2.乡间生活chéng()载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在花丛间捉hú dié(),在草地上逮mà zhɑ()…… 三、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并从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5分) 外甥打灯笼—— 四月的冰河—— 咸菜烧豆腐——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的序号填到句中的横线上。 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 攀登上;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凭着超人的 智慧,你可以描绘出。 A.一方蔚蓝的天空 B.一幅精美的画卷 C.一座巍峨的高山 D.一片肥沃的土地 五、精彩回放。(9分) 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的诸葛亮,的武 松,__________的小嘎子,的严监生,的刘伯承。 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读《稚子弄冰》中的 “,”,我体会到了小孩子 玩冰的快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我感受到了诗人初闻 收复蓟北时悲喜交加的心情。

2019年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2019年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填空、选择、连线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题型较为全面、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四大题。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二题,填空,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10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第四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每一连1分,共6分;第五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44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五(2)班22人参加考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18.2%,最高分89分,最低分63分,平均分76.6。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2、3、6小题。第2小题“做对比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正确答案为对的,有许多同学误选了错误,原因这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可能学生对于掌握的知识不牢固。第3小题问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没绝()。学生很多都选择对,原因学生掌握知识还是不牢固,跟生活联系不到,没考虑到人类行为。第6小题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答案是对的,还有部分学生选择错的,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2)填空 本题学生得分率不高,失分较多的是第2、3、6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的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并且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3)选择题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分值一般在18-20分左右。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2、10小题,说明此类涉及生活实践和实验的问题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因而造成学生失分。 (4)实验题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尽量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2.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生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附送: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2)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2) 二、判断题 1、同一块橡皮不管切成大小如何.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2、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排开了一定的水量。(∨)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7、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窗外的物体都是移动的。(×)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10、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B)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由东向西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B) 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做法错误的是(B) A、做成空心的 B、消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4、相邻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 A) A、冬天大 B、夏天大 C、冬天夏天一样大 5、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A)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6、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还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C)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固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C) A、铁 B、铝 C、锑 8、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传的科学家是(A) A、傅科 B、哥白尼 C、托勒密 9、沉在水底的水泥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A)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10、下列三个勺子.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A) A、铝勺 B、木勺 C、塑料勺 四、连一连 (1) 纸盒气球 木块沉入水底石子 小刀铅笔 橡皮浮在水面排球 泡沫羽毛球 玻璃球铅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版

2016年春季期末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1分) 1、 9 4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2、18÷( )=53=( ) 21 =( )÷40=( )(填小 数)。 3、25秒=( )分 1040升=( )立方米 560cm 3=( ) ( )dm 3 75cm 2=( )dm 2 4、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 ),每段长( )米。 6、用一根长60cm 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忽略不计),并在表面糊上红纸,至少需要红纸( )cm 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cm 3。 7、有15袋糖果,其中14袋同样重,有一袋少了2颗,质量稍轻,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袋稍轻的糖果。 8、用0、1、5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中,既有因数2,又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 )。 9、把0.334、31、0.34、4 1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 10、一个长方体木块,高2.4dm ,平行于底面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 增加了100cm 2。原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 )cm 3。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5分) 1、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 ( ) 2、大于51而小于5 3的分数只有52 。 ( ) 3、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 ,那么这个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 组成的。 ( ) 4、因为65比43大,所以65的分数单位也比4 3 的分数单位大。 (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 的64倍。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将左边图案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 2、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 A 、奇数 B 、偶数 C 、合数 D 、质数 3、 7a 是真分数,6 a 是假分数,a 是( A 、1 B 、6 C 、7 D 、5 4、15 4 的分子加上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 、加上30 B 、加上8 C 、乘2 D 、乘8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全新测试卷(附答案)-统编版最新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测试卷共11套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套) ........................................................(1套).........................................................(1套) .........................................................(1套).................................................................(1套).........................................................(1套) .........................................................(1套) .........................................................(1套) .........................................................(1套)..................................................................(2套)

五年级常识试卷分析

《五年级常识》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常识分为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部分。 一、科学部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科学试题共有三大题:选择、连线、科学探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科学技能的考查,较全面,系统性强。本次考试有()人参加,平均分为。。。及格率。。。%,优秀率。。。%。 (二)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选择、连线为基础知识,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固。这些知识基本是通过背诵就能记牢的东西,即使有少数学生出现错误,也可以短期内弥补。需要老师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 2. 科学探究部分:这一部分比较贴近生活,正确率稍低。说明学生联系生活或科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药注重生活与科学的联系,将知识渗透于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 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品社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品德与社会部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品德与社会测试共有三大题:判断、连线、综合。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在生活的应用。 ( (二)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共8个小题,每题2分,计16分。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高,错的较多的是第6、7小题。 2.综合部分:这一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考察学生对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反思,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测验,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得分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有些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楚,处理问题方式欠妥,以及个别学生出现空题现象,这些应该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弥补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 测试卷 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40分) 1、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多穿衣服)、(跑步)、(吃热的东西)、(晒太阳)等。 2、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传递。 4、双手握住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手会慢慢地(热)起来;要是握住一块冰,手就变得越来越(冷)。 5、我们平时所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 6、(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7、衣服是(不会)产生热的。 8、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9、同体积的热水重量比冷水重量(轻)。 10、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将一杯冷水变成热水。 1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

叫做(热胀冷缩)。 12、酒厂没有把酒瓶装满,是怕酒因受热后(体积膨胀)而发生爆炸危险。 13、(温度)变化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 1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1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架在(滚轴)上。 16、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 17、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8、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9、同温度的水装在同体积的钢杯和塑料杯中,冷却最快的是(钢杯),冷却最慢的是(塑料杯)。 2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二、判断题(共20分) 1、(× )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五年级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 一、我会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 2、“火把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3、毁掉信誉容易,重建信誉得花很长时间。(√) 4、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5、黄河是中国第一长河。(×) 6、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7、我国的地势是自从东向西逐渐下降,成三级阶梯式。(×) 8、12、我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还多。(×) 9、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我们都应予以理解和尊重。(√) 10、我国的海域,在祖国大陆的东面,自东向西。(×)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3)位。 2、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及其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几十座岛屿。 4、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友好交往的新时代。 5、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山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回民支队),领导人是(马本斋)。 6、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三、我会选择(每空3分,共30分) 1、被称为我国“两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是( C)

A:华罗庚 B:钱学森 C:邓稼先 2、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实现祖国统一的是( 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 A) A:《论语》 B:《道德经》 C:《礼记》 4、献哈达是(B )民族的习俗礼仪。 A:回族 B:藏族 C:苗族 5、我国农村的村委会主任是由( A)产生的。 A:村民们直接投票选举 B:政府任命 C:党委决定 6、( C )人跳锅庄舞,( A )的孔雀舞,( D )人爱对歌,( B )人拉马头琴。 A、傣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壮族 7、集体讨论时,我们有( C )。 A、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B、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义务 C、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 D、倾听的权利和义务 四、简答题(16分) 1、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为什么还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8分) 答:热爱祖国,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化解了乡愁,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2、集体的事谁说了算?(8分) 答:集体的事情要大家商量,商量时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集思广益,商量时要通过表决来采纳多数人都同意的意见。

五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大河一中命题人:陈勇波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xiùsèqīng xīyūhuíxuàn rǎn ( 羞涩) ( 清晰) ( 迂回) ( 渲染) fǔmōzhēng níng lǐmào shuāi jiāo (抚摸)(狰狞)(礼貌)(摔跤) 二、辨字组词。(5分) 僵(僵硬)陷(陷入)勒(勾勒)偏(偏旁)zài(载重) 载 疆(新疆)馅(馅饼)鞋(布鞋)编(编写)zǎi(记载)三、填空,并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襟)飘带舞高大(挺)秀栩栩如(生) 始料不(及)不(计)其数美(轮)美奂 (浑)黄一体废(寝)忘食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造句: 四、选词填空。(3分) 矗立屹立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挺立)在茫茫戈壁上。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晚会上,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表现了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 表演了美丽 2、这动人的歌声让人民欢呼、鼓掌。(改为反问句) 这动人的歌声怎能不让人民欢呼鼓掌呢? 3、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 ..需要它,它就在哪儿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用带点的词造句) 4、通过学习第一组课文,使我领略了祖国西部的奇丽风光。(修改病句) 5、春天的草原是多么美丽的季节啊!(修改病句) 地方

六、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4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 ,同到牵牛织女家。 2.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请联系,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七、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2分) A、陷.(xiàn)入狰.(zhēng)狞效率.(lǜ)勾勒.(lè) B、乐.( lè)趣目的.(dí)地拨.(bō)转不计其数.(shǔ) C、高歌一曲.(qū)喷.(pēn )出商贸.( mào)枝干.(gàn ) D、匕(bì)首开凿(zhuó)逞(chěng)凶矗(chù)立 八、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没有语病的是C.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活动.或这学期,我校掀起 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D、这次语文考试,同学们普遍成绩提高了. A搭配不当 B“上午”和“一整天”矛盾 D “全班”和“普遍”语义重复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13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