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二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历史必修二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历史必修二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历史必修二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经济成长历程(模块二)(2013.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13.(1)信息:牛耕、犁耕为主(曲辕犁)等;田间排水灌溉;农民在田头吃饭(辛苦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中国南方的农业景象(水田中的牛耕)。

(2)①曲辕犁:唐代长江下游出现,是自汉代以来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②精耕细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与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井田制、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的发展使精耕细作逐步发展,借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特点:一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是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三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4.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都江郾、郑国渠等),各国的变法,私田取代公田,新生产方式的确立等。

8.(1)材料一反映的是井田制。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名义上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有“公田”“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土地的私有逐步合法化。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略)

13.(1)主要成就:丝织工艺中缂丝技术诞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2)经营方式的特点:官营手工业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分工细密);私营手工业日益发展,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

14.介绍内容包括:瓷器名称、朝代或时期、产地、瓷器特点或地位。

15.(1)唐朝长安,市处于城中的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开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

(2)唐朝城市在规定的时间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朝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

(3)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言之成理即可)

16.(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

(2)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以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收购、苛税盘剥等手段压制打击工商业,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手工业生产的再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大地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变革。

11.(1)新现象:民营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区域性商帮形成。背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2)海禁闭关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12.(1)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带来了早期殖民扩张,加速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给被掠夺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非洲精壮劳动力显著减少,黑人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地区的境地);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11.航程:殖民者携带工业品从西欧出发,在非洲掳掠黑人奴隶,在美洲交换殖民地产品,获得巨额利润返回西欧。影响: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促进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使殖民地丧失大批劳动力和原料,造成当地的贫穷落后。

19.(1)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依靠科学的进步。

(2)1870年以后,科学研究对工业生产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和使用,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影响深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火车、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0.(1)表现: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航行时间;海底电缆和洲际铁路的出现,加强了洲际联系;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2)特征:以欧洲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三大洲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作用大。

21.(1)地位: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为其他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在全世界占有工业垄断地位;控制海上运输;世界其他地区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实力迅速增强,欧美工业国开始分享英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11.(1)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极大地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便利于列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13.(1)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工伤等问题。

(2)唯恐中国产品产量增加,竞争力加强,造成英国商品滞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为获取利润,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列强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及在华攫取的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官员勒索等增加企业成本;民族工业自身实力薄弱技术落后;自然经济的对民族经济发展的阻碍、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等。

11.(1)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国内因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面粉业、纺织业。

(3)20世纪30年代后期遭到空前残酷的打击。原因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2.(1)第一阶段:19世纪70——80年代,广州出现一批近代轻工企业。原因:外国经济侵略导致广州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第二阶段:清朝末期,广州出现了近代工业初步发展的景象。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外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第三阶段:民国初年广州出现兴办企业的高潮。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中华民国的建立并颁布发展实业的政策,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并制定相关条例及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2)以轻工业为主;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11.(1)第一,近代社会“尤尚机器”,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第二,辫子的存在不便于近代方式的战争的需要;第三,辫子的存在既不卫生又会耗时梳刮。

(2)①辛亥革命。②辛亥革命前的发辫具有清统治时期的发型特征;“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12.(1)出现了西式风格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

(2)剪发辫;更新服饰。

(3)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发了许多服饰平等的法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1.(1)修铁路的倡议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2)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是艰难曲折;自行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代表着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便于对中国掠夺和侵略。

(3)评价: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加强地区间联系与交往;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进步;修筑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目的: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摆脱苏俄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2)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领域除经济命脉外,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意义: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15.(1)罗斯福主张国家对经济积极干预(利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民生问题。

(3)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具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及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国家立法。

(4)可从发挥国家职能、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谈。(言之有理即可)

10.趋势:经济发展迅速,稳定增长。共因:利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率;战后各国时局相对较稳定;各国均调整政策,致力于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功能。

11.(1)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益多;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证。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

(2)积极作用: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负面影响主要是: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导致了经济滞胀现象出现。出谋划策:社会福利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建立起可靠优越的社会保障,也不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同时国家应兼顾刺激经济发展的责任等。(对问题的探究,言之有理即可)

11.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11.(1)状况: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体系不完备,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政策: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果: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不同:建国初期能够正确认识国情,较为实事求是的;1957年出现“左”的倾向,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脱离实际。后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积极性受挫,以至出现三年严重困难、十年”文革”也是这种错误发展的后果。

(3)启示:进行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17.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人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

(3)可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进行叙述。(具体内容略、搜集图片略)

10.(1)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E闽南三角区、F海南(注:ABCD可不按顺序)

(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实例略)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冲击。(具体实例略)

5.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经济;物质的匮乏。取消:改革开放后,农业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6.网络有利于人类的交往;网络有利于文明程度的提高。虽然存在网络垃圾、网络欺骗和网上信息垄断等不文明行为,但不应该因网络的负面效应反对或放弃网络;应从人类整体文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网络。(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

第23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关于家庭日常生活变化的调查,可以多种形式呈现(略)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1.(1)基本特征: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 关税及贸易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性质:它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历史作用: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

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制成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尽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但是它们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11.(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近代以来,各国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传统的国际地位;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实行“冷战”。

(2)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发展;而且因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有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3)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内容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9. (1)主要特点: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

(2)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实施目标渐进性原则。

(3)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合作,使亚太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APEC方式”,引起世界的关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10.(1)引起商业革命;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通过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讯手段的创新使世界各地间联系更为便捷;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发展的重要手段。

(3)事件: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原因: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外经济贸易的交流;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4)可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或发展状况、双刃剑及利弊、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或身边生活等角度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第28课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略)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必修模块考试样卷(岳麓版)历史Ⅱ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4分

(1)唐朝长安,市处于城中的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3分)宋朝开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3分)

(2)唐朝城市在规定的时间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3分)宋朝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3分)

(3)商业发展,城市繁荣。(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27.共20分

(1)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答出2项具体的工业建设成就亦可)(2分)教训: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8分)

(2)“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公有性质;“剩下都是自己的”说明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8分)(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28.共16分

(1)股票暴跌,挤兑现金;失业剧增,生活困苦;金融危机,社会动荡。(6分)

(2)实行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通过立法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6分)

(3)可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制度的创新及影响等角度谈看法。(回答史实无误,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4分)

高一历史试题(一)

二、非选择题

43.(1)开辟新航路;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直接的贸易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工业国生产的产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加大了经济文化联系;欧美国家凭借经济军事实力抢占商品市场。

(3)目的:获得自身利益(或: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便于掠夺原料抢占市场等)。影响:印度成为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冲击印度原有经济结构;客观上带动印度工业的发展。

44.(1)花园洋房、西餐馆开业、八国联军、革命党人、实业救国……(短语符合题意即可)。

(2)政治民主、发展民生。

(3)政治领域: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日本对华侵略等;经济领域:民族工业的发展。如收购《申报》、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势力的干涉;教育、文化领域:关注近代教育的发展;增刊、白话文、现代印刷等新闻业的发展。

高一历史试题(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共18分)

1.信息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认识:城市格局改变,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信息二:出

现夜市;认识:商业活动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等。信息三:瓦肆娱乐场所出现;认识:城市生活更加丰富。(信息1分,认识2分,共6分。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表现:商业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商品化;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广泛使用);形成徽商、晋商等大商帮。(每点2分,共8分)

3.上海成为最早的通商口岸;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立轮船招商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4分,写出两点即可)

二、(共21分)

1.对欧洲:大量财富流入欧洲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对世界: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或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得到拓展)。(2分)

2.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每点2分,共6分。写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3.趋势: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1分)第3阶段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民国政府实行奖励实业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投资近代企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每点2分,共8分。写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

三、(共11分)

1.古典市场经济:“自由放任”模式。(1分)特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1分)

2.现象:国民收入急剧下降;失业率迅速上升;社会动荡不安。(3分,若答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只给1 分)措施:整顿财政金融;加强工业的计划指导;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保障和以工代赈。(2分)借鉴:可从国家的立法、协调矛盾、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等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分)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高一历史试题(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共18分)

1.原因:主要因为政治、军事的需要而兴建。(2分)变化:在古代城市发展中经济功能突显。(2分)

2.现象: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2分)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2分)商品交易量很大;许多娱乐场所出现;有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许多流动人口。(每点1分,共4分)

3.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中外贸易得到发展;(2分)天津近代工业比较发达(出现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2分)天津是港口城市,交通便利。(2分) 二、(共17分)

2.主要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或以英文缩写表达)(3分)

3.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因素: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清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共

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给满分) 三、(共15分)

1.共同原因:政府实行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社会上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自然经济的逐 步解体;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给满分)

3.社会条件: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开放与世界接轨。(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给满分)

经济(必修Ⅱ)补充题参考答案

一、

1.第一次工业革命:选①②③均可;第二次工业革命:④;飞机、汽车、电话、无线电报等。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或民族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

3.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二、

1.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几大洲建立直接经济联系;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2.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国际分工不同,收益分配比例不同,加强自主创新等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4.举例恰当,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

1.描述:殖民者携带武器和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在非洲获取大量的黑奴,将黑奴运往美洲,换取蔗糖、烟草、黄金、白银。作用: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形式:以经济手段倾销工业品;以军事手段迫使落后国家满足他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直接实行殖民统治。影响: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初步发展原因: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黄金时期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扫除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③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⑤实业救国的推动。

四、

1.长期的殖民掠夺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将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或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失败,计划经济体制解体。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

1.新现象:民营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区域性商帮形成。背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2.特点:范围广,以商品输出为主。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趋势:经济全球化。说明: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但也带来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六、

1.现象:欧洲殖民者贩卖西非海岸的黑人(或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扩张加剧。

2.变化:提倡女子接受教育;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女子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3.特点: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5单元测试卷

历史必修二1-5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3、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4、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 A、“衣,依也” B、“衣,隐也” 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也” 5、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6、下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观察下图,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 ①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②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③明眸

皓腕携幼儿,发鬓宽袖显身份④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8、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9、《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 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 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最能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10、“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12、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1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 1.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2.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3.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4.“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族资本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6.阅读下表,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 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中的% 占工农业总 产值中的%近代工 业产值 手工业 产值 工业总 产值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高考历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1.(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6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2.(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第3题)“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3.(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第10题)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4.(2008上海历史)“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5.(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 6(2008上海历史)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 7、(09年北京卷).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09年上海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1(09年天津卷)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12(09年浙江卷)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3(09年江苏卷)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4(09年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5(09年广东卷B)“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 16(09年广东卷B)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7(09年广东文基卷)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B.明C.汉D.秦 18(09年海南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19(09年海南卷)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20(2008海南历史)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21(20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2、(2008江苏历史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 针对( )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 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 ) 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 代”,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影响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4.《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下图)。胡佛水坝是1931 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水坝表明() 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 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5.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

济发展情况的描述,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B.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C.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6.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 A.福利制度的形成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8.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9.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出的有益探索是( ) A.图1: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渊 B.图2: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股票的卫士 C.图3:失业保险卡,生活有保障 D.图4:挖沟渠,兴办公共工程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模块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此耕作方法( )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 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 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 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 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 A.都江堰B.郑国渠 C.漕渠D.灵渠 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 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 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 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 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鸦片战争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D.启蒙运动 解析:18世纪末主要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廉价原料,与材料中?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 6.?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解析:根据题干中?腥风血雨??和风细雨?等关键词可知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可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B 7.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大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 A.14世纪B.15世纪 C.16世纪D.17世纪 解析:本题考查了荷兰的崛起。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8.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 ) 解析: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

高中历史 必修一 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 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翻阅下面这部着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 ) 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城邦是具有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 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 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字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被写名字的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该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 ) ①人民主权②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③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④轮番而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12届广东梅岗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这说明( )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6.(2012届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月考)中国当代着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6.19 世纪 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 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7.1882 年 9 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 开,群情若骛, 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 说明了 专题二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 分) 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 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从 16 世纪开始到 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 园产品, 19 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 A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 .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 .工业革命原料需求增大 3. 16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 到 16 世 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 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C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 4.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 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 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以及一打羹匙。 B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 ”下列关于 “我们时代”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 5.图 1 数据来源于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 图 1 1838 ~ 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 .财产C.信仰B.地域D.血缘 2.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 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 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 A .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 D. 三儿子 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 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 皇帝任命 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 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6.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 A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 .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D .兵赿多,战斗力赿弱 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 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科举考试C. 投笔从戎戍边 B.等待朝廷察举D.投做官吏幕僚 8.科举制的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来源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9.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11.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 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C. “事无不总”,负 责执行政令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 3.据下幅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 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7.《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高中历史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测试题 湖北武穴实验高中郭万升 1、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 建铁厂。如右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4、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 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 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 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 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清政府 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 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 D、城市管理 体制趋向近代化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 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 才是民族致使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 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 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 2

(完整)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3、下列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 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 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坊 8、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9、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400亩 B、300亩 C、700亩 D、100亩 10、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11、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1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1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2 分,共50 分) 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 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 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 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4.《四友斋丛说》记载:“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 是 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 5.早在公元1000 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 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 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 6.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 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D.大企业的出现 7.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 输业的发展 8.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 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 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 主义排挤、压迫 9.右图是红金龙香烟作的广告。(注意广告语:今有 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 少许其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 惟诸君实图利之。)由此反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附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图3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图3《市担婴戏图》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

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 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 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 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A.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B.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7.《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 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 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 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 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 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此材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 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8.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B. 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C.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D.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9.有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已经“站起来了”,下列组合中,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是() ①抗战胜利洗雪了以往反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②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大提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③中国收回了部分被侵占的国家权益,民族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④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势力空前壮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录取率也很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有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真正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11.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斗争,先后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12.毛泽东在汉口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历史必修1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项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使大夫 C.太尉 D.诸卿 2、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 A.皇权日益加强 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C.相权战胜皇权 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 3、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都涉及到的是 ①开埠通商②开办工厂③割占土地④战争赔款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6、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和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精神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8、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 B.多党执政、互相监督 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9、党和政府在少数民主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繁荣 10、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11、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与苏联等17国建交 D.中美建交 12、中国积极推进与下列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相关的区域合作 ①亚太经合组织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联合国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3、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以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 C、城邦之间没有任何往来 D、实行奴隶制 14、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