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试验报告.doc -

电力系统试验报告.doc -

电力系统试验报告.doc -
电力系统试验报告.doc -

电缆试验报告

A-03-1610001 试验日期:2016年10月09日温/湿度:26℃/ 58﹪安装位置:新建10 kV南洋线莎米特三号公用电缆分接箱G01进线柜至10kV南洋线十和田围墙旁二号公用电缆分接箱10kV电缆

线路名称——电缆规格YJV22-3×300mm2额定电压8.7/15kV电缆长度378m

制造厂——

1:相位检查首尾一致

2:绝缘电阻

相别

耐压前耐压后

15s 60s 吸收比15s 60s 吸收比

A相对BC及地 35000 50000 1.43 3500050000 1.43 B相对AC及地30000 40000 1.33 3000040000 1.33 C相对AB及地30000 50000 1.67 3000050000 1.67标准:新做电缆头和中间接头绝缘电阻大于1000 MΩ;运行中自行规定。

使用设备:2500V电动兆欧表证书编号:2B1601000-0029机身号:W0192873 有效期:2017.06.12

3:交流耐压

测量相别电压(kV)频率(Hz)时间(min)结果A相21.7554.85通过B相21.7554.85通过C相21.7554.85通过

使用设备: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证书编号:GTt150********机身号:121018

有效期:2016.09.07

备注——

结论合格

———本页以下空白———

报告编号:A-02(2)-1610001 试验报告表格QOP—041—004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试验性质交接试验日期2016.10.09 天气:晴温度:26℃湿度:59%

铭牌参数

型号GAE 4K-B-/16/ 额定频率(Hz) 50

额定电流(A) 63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额定电压(kV) 12 出厂日期2015.12

出厂编号161005407 制造厂欧玛嘉宝(珠海)开关设备

1.回路电阻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测量值(μΩ)79.2 76.5 77.5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回路电阻测试仪HLC5501 892 保定市金达电气有限公司2017.01.28

2.操动机构试验

操作类别试验结果操动机构动作情况检查(合、分)正常防误操作性能检查正常3.绝缘及交流耐压试验

相别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M )试验电压

(kV)

试验时间

(S)

试验结果试验前试验前

A 相对地20000 20000 42 60 通过断口40000 40000 42 60 通过

B 相对地20000 20000 42 60 通过断口40000 40000 42 60 通过

C 相对地30000 30000 42 60 通过断口40000 40000 42 60 通过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试验变压器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

2017.01.28 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05.17

试验说明——

试验结论合格

报告编号:A-02(2)-1610002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试验性质交接试验日期2016.10.09 天气:晴温度:26℃湿度:59%

铭牌参数

型号GAE 4K-B-/16/ 额定频率(Hz) 50

额定电流(A) 63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额定电压(kV) 12 出厂日期2015.12

出厂编号161005407 制造厂欧玛嘉宝(珠海)开关设备

1.回路电阻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测量值(μΩ)78.2 78.5 76.5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回路电阻测试仪HLC5501 892 保定市金达电气有限公司2017.01.28

2.操动机构试验

操作类别试验结果操动机构动作情况检查(合、分)正常防误操作性能检查正常3.绝缘及交流耐压试验

相别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M )试验电压

(kV)

试验时间

(S)

试验结果试验前试验前

A 相对地30000 30000 42 60 通过断口40000 40000 42 60 通过

B 相对地30000 30000 42 60 通过断口50000 50000 42 60 通过

C 相对地30000 30000 42 60 通过断口50000 50000 42 60 通过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试验变压器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

2017.01.28 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05.17

试验说明——

试验结论合格

报告编号:A-02(2)-1610003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试验性质交接试验日期2016.10.09 天气:晴温度:26℃湿度:59%

铭牌参数

型号GAE 4K-B-/16/ 额定频率(Hz) 50

额定电流(A) 63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额定电压(kV) 12 出厂日期2015.12

出厂编号161005407 制造厂欧玛嘉宝(珠海)开关设备

1.回路电阻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测量值(μΩ)78.8 82.1 79.3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回路电阻测试仪HLC5501 892 保定市金达电气有限公司2017.01.28

2.操动机构试验

操作类别试验结果操动机构动作情况检查(合、分)正常防误操作性能检查正常3.绝缘及交流耐压试验

相别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M )试验电压

(kV)

试验时间

(S)

试验结果试验前试验前

A 相对地50000 50000 42 60 通过断口80000 80000 42 60 通过

B 相对地40000 40000 42 60 通过断口50000 50000 42 60 通过

C 相对地30000 30000 42 60 通过断口50000 50000 42 60 通过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试验变压器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

2017.01.28 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05.17

试验说明——

试验结论合格

报告编号:A-02(2)-1610004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试验性质交接试验日期2016.10.09 天气:晴温度:26℃湿度:59%

铭牌参数

型号GAE 4K-B-/16/ 额定频率(Hz) 50

额定电流(A) 63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额定电压(kV) 12 出厂日期2015.12

出厂编号161005407 制造厂欧玛嘉宝(珠海)开关设备

1.回路电阻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测量值(μΩ)81.2 82.1 83.2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回路电阻测试仪HLC5501 892 保定市金达电气有限公司2017.01.28

2.操动机构试验

操作类别试验结果操动机构动作情况检查(合、分)正常防误操作性能检查正常3.绝缘及交流耐压试验

相别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M )试验电压

(kV)

试验时间

(S)

试验结果试验前试验前

A 相对地40000 40000 42 60 通过断口50000 50000 42 60 通过

B 相对地45000 45000 42 60 通过断口60000 60000 42 60 通过

C 相对地35000 35000 42 60 通过断口55000 55000 42 60 通过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试验变压器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

2017.01.28 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05.17

试验说明——

试验结论合格

报告编号:A-02(2)-1610005 10kV 高压负荷开关试验报告

铭牌参数

型号

161005310 额定频率(Hz) 50 额定电流(A) 63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额定电压(kV) 12 出厂日期 2016.03

出厂编号

161005310

制造厂

欧玛嘉宝(珠海)开关设备

1.回路电阻

测量相别 A 相 B 相 C 相 测量值(μΩ) 98.6 92.5

92.6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回路电阻测试仪

HLC5501

892

保定市金达电气有限公司

2017.01.28

2.操动机构试验

操作类别

试验结果 操动机构动作情况检查(合、分)

正常 防误操作性能检查

正常

3.绝缘及交流耐压试验

相别

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M ) 试验电压

(kV ) 试验时间 (S ) 试验结果 试验前 试验前 A

相对地 120000 120000 42 60 通过 断口 200000 200000 42 60 通过 B

相对地 140000 140000 42 60 通过 断口 180000 180000 42 60 通过 C

相对地 100000 100000 42 60 通过 断口

180000 180000 42 60

通过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试验变压器 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

2017.01.28 2500V 兆欧表

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

2017.05.17

试验说明

——

合格

报告编号:A-04(1)-1610001

10kV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铭牌参数

型号YH5WZ-17/45 额定电压(kV) 17 1mA直流参考电压≥24kV持续运行电压(kV) 13.6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1.绝缘电阻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

绝缘电阻(MΩ) 耐压前15000 18000 20000 耐压后15000 18000 20000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5.17

2.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

U1mA(kV) 26.4 25.8 25.9 75%U1mA下泄漏电流(μA) 7 7 7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直流高压发生器ZGSⅢQ60/2 Q062396

苏州华电电气

技术有限公司

2016.09.08

试验说明——

试验结论合格

\\’

报告编号:A-04(1)-1610002

10kV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安装地点G05出线柜(PT工程名称金洋站F35南洋线东莞市莎米特运行编号——

柜)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试验性质交接试验日期2016.10.09 天气晴温度℃26 湿度% 59

铭牌参数

型号YH5WZ-17/45 额定电压(kV) 17 1mA直流参考电压≥24kV持续运行电压(kV) 13.6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1.绝缘电阻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

绝缘电阻(MΩ) 耐压前13000 15000 15000 耐压后13000 15000 15000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5.17

2.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测量相别A相B相C相

U1mA(kV) 26.2 25.9 26.5 75%U1mA下泄漏电流(μA) 7 8 7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直流高压发生器ZGSⅢQ60/2 Q062396

苏州华电电气

技术有限公司

2016.09.08

试验说明——

试验结论合格

报告编号:3A-05-1610001 10kV 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一)

安装地点

G05出线

柜(PT柜)

工程名称

金洋站F35南洋线东莞市莎米特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运行编号——

试验性质交接试验日期2016.10.09 天气晴温度26℃湿度59%

铭牌参数

型 号 JSZV12-10R

出厂编号 16208623 相 数 三相 额定一次电压(kV )

12 最大输出

500 零序输出 —— 端子标志 二次电压 准确级次 额定输出(VA )

1a-1b 0.1 0.5 40 2a-2b 0.22

3 40 制 造 厂

浙江天际互感器有限公司

生产日期

2016.03

1.绝缘电阻

A-B 相 B-C 相 C-A 相 一次对二次及地(M Ω) 3000 3500 3500 二次对一次及地(M Ω) 1500 2000 1800 二次绕组间(M Ω)

1000

1200

1000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2500V 兆欧表 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

2017.05.17

2.直流电阻

A-B 相 B-C 相 C-A 相 A-N (Ω) 4230 4229 4125 1a-1b (Ω) 1.28 1.22 1.22 2a-2b (Ω)

0.56 0.58

0.58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数字钳表

2002PA

1372922

日本共立

2017.09.06

3.变比及极性检查

一次加压500V

绕 组 1a-1b 2a-2b 额 定 变 比

10/0.1 10/0.22 二次电压(V)

A 相

5.01 11.01 B 相 5.02 11.02 C 相

5.03

11.01

极性检查

与铭牌一致,A (B 、C )与a (b 、c )同极性。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互感器特性测试仪

FA-103

自编互01#

武汉豪迈电力

2017.06.12

10kV 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二)

4.交流耐压

试验位置

试验电压 (kV ) 电压频率 (Hz ) 加压时间(s) 试验结果 耐压后绝缘

(M Ω) 一次对二次

A 相

33

50

60

通过

3000

及地

B 相 33 50 60 通过 3500

C 相

33

50

60 通过 3500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试验变压器

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限

公司

2017.01.28

5.励磁特性

电压(V )

相别 绕组 20 50 70 90 100 120 150 170 190 200

A

1a-1b (A ) 0.038 0.071 0.104 0.127 0.148 0.247 0.371 0.401 0.460 0.481 da-dn (A ) 0.071 0.085 0.101 0.113 0.124 0.128 0.136 0.140 0.146 0.152 B

1a-1b (A ) 0.039 0.070 0.105 0.128 0.149 0.246 0.370 0.401 0.461 0.475 da-dn (A ) 0.072 0.086 0.102 0.114 0.123 0.129 0.135 0.141 0.147 0.159 C

1a-1b (A ) 0.039 0.072 0.106 0.125 0.149 0.245 0.376 0.405 0.469 0.482 da-dn (A ) 0.072 0.085 0.101 0.113 0.125 0.129 0.138 0.145 0.149 0.158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互感器特性测试仪

FA-103

自编互01# 武汉豪迈电力

2017.06.12

试验说明 —— 试验结论

合格

报告编号:A-12-1610001

接地装置试验报告

安装地点 —— 工程名称 金洋站F35南洋线东莞市莎米特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运行编号 —— 试验性质

交接

试验日期

2016.10.09

天气

温度

26℃

湿度

59%

1.测试数据

安装地点 接地电阻(Ω)

接地线与电气设备及接地极

连接情况

要求(

Ω) 高压配电柜接地

2.36 良好 ≤4Ω —— —— —— —— —— —— —— —— —— —— —— —— —— —— —— —— —— —— —— ——

仪表规范

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厂家

有效期

接地电阻测试仪

4105A

8075844

KYORITSU

2017.09.08

——

—— —— —— ——

试验说明 —— 试验结论

合格

报告编号:A-14-1610001

其它设备绝缘、耐压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 工程名称 金洋站F35南洋线东莞市莎米特 箱包有限公司业扩界面延伸工程 运行编号

——

试验性质

交接

试验日期

2016.10.09

天气

温度 26℃ 湿度 59%

1.绝缘及交流耐压试验试 验 内 容 序号

设备名称及型号

安装位置

绝缘电阻(M Ω)

交流耐压

时间

结果

耐压前耐压后试验(kV) (min)

1 高压母排

G01进线柜至G05

出线柜(PT柜)A:2000

B:2500

C:3000

A:2000

B:2500

C:3000

2.5 1 合格

————

————————————

————

————————————

————

————————————

————————————————————————————————————————————————————————————————试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厂家有效期

试验说明2500V兆欧表ZC-7 SYSB-ZOB-#1 上海苏特电气2017.5.17 试验变压器YDJ 0803069

武汉江瀚电力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

2017.01.28

试验结论合格

安工大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4年12 月4 日

实验三 简单库存模型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STELLA 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加深对系统动力学主要要素和基本思想的理解 3、 学会利用STELLA 软件建立一阶反馈系统模型、仿真运行及结果分析 二、 实验要求 1、简单库存模型各变量及其因果关系图如下图: 2、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LI?K=I ?J+DT*R1?JK NI=1000 RR1?KL=DK/Z AD?K=Y-I ?K CZ=5 CY=6000 3、要求利用STELLA 建立上述库存模型的流图,仿真计算并分析结果 三、实验步骤 1、确定水准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及水准变量初值; 2、熟悉STELLA 软件操作指导,建立模型的四个基本构造块为:栈(stock )、流(flow )、转换器(converter)、连接器(connector ),设置仿真参数(采用默认值); 2、根据因果关系图连接流; 3、确定水准方程、速率方程、辅助方程、赋初值方程和常量方程; 库存量 库存 差额 订货量 + (—) R1 D I — + 期望库存Y

4、建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所需的数据模块; 5、仿真及结果分析 实验内容: 1.确定水准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及水准变量初值; 2.建立四个基本块,根据关系图连接,如下图 3.确定水准方程、速率方程、辅助方程、赋初值方程和常量方程,并且运行仿真得输出特性示意图,如下图.

4.仿真得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精确流程,如下图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华科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气11级 《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 电力电子部分实验报告 姓名学专业班 同组学号专业班号 同组者 实验评分表

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 PWM信号的生成和PWM控制的实现 DC/DC PWM升压降压变换电路性能的研究 三相桥式相控整流电路性能的研究 DC/AC单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性能的研 究 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 实验三十九信号的调制—SPWM信号 的产生与实现 教师评价意见总分 目录

实验二十八 PWM信号的生成和PWM控制的现 (4) 实验二十九 DC/DC—PWM升压、降压变换电路性能研究 (11) 实验三十三相桥式相控整流电路性能研究 (14) 实验三十一DC/AC单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性能研究 (23) 实验三十九信号的调制—SPWM信号的产生与实现 (32) 实验心得 (40)

实验二十八 PWM信号的生成和PWM控制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分析并验证基于集成PWM控制芯片TL494的PWM控制电路的基本功能,从而掌握PWM 控制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外围电路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将宽度变化而频率不变的的脉冲作为电力电子变换器电路中的开关管驱动信号,控制开关管的适时、适式的通断;而脉冲宽度的变化与变换器的输出反馈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输出变化时,通过输出反馈调节开关管脉冲驱动信号,调节驱动脉冲的宽度,进而改变开关管在每个周期中的导通时间,以此来抵消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满足电能变换的需要。 本实验中采用实验室中已有的PWM控制芯片TL494来完成实验,当然在进行具体的PWM控制之前,我们必须要详细的了解和认识该控制芯片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如何输出?输出地双路信号存在怎样的关系?参考信号是如何形成的?反馈信号是如何加载到控制芯片上,同时又是如何以此反馈信号来完成输出反馈的?另外我们也必须了解和认识到对不同开关管进行驱动时,为保证开关管的完全可关断,保证电路的正常可靠工作,死区时间的控制方式。最后我们也要了解为防止电力电子变换器在突然启动时,若开放较宽脉冲而带来的较大冲击电流的影响(和会给整个电路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控制芯片要采用“软启动”的方式,这也是本实验中认识的一个重点。 三.实验内容 (1)考察开关频率为20kHz,单路输出时,集成电路的软启动功能。 (2)考察开关频率为20kHz,单路输出时,集成电路的反馈电压Vf对输出脉宽的影响。(3)考察开关频率为20kHz,单路输出时,集成电路的反馈电流If对输出脉宽的影响。(4)考察开关频率为20kHz,单路输出时,集成电路的保护封锁功能 (5)考察开关频率为20kHz,单路输出时,集成电路死区电压对输出脉宽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 本实验采用单路输出,将端口13接地。 1.PWM脉宽调节:软启动后,在V1端口施加电压作为反馈信号Vf,给定信号Vg=2.5v,改变V1端口电压大小,即可改变V3,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脉宽。V3越大,K越大,C=J+K越大,脉宽越小;反之脉宽越大。记录不同V1下的输出波形并与预计实验结果比较。 2.软启动波形:为防止变换器启动时较大的冲击电流,控制芯片TL494和其他控制芯片相似也采用了软启动。在启动时,为防止变换器冲击电流的出现,驱动脉宽应从零开始增大,逐渐变宽到工作所需宽度。本实验中此功能由脉冲封锁端口电位的逐渐开放来实现,电位又打逐渐变小,便可实现软启动。为对控制芯片的该控制过程有更明确和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观察芯片启动过程中“启动和保护端口4”(TP3)的电压波形变化并与实验前预测进行比较。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电压源是有源元件,可分为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压源在一定的电流 范围内,具有很小的电阻,它的输出电压不因负载而改变。而实际电压源的端电压随着电流变化而变化,即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以及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4-1所示(参阅实验一内容)。 2、电流源也分为理想电流源和实际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是恒定的,不因外电路不同而改变。实际电流源的电流与所联接的电路有关。当其端电压增高时,通过外电路的电流要降低,端压越低通过外电路的电 并联来表示。图4-2为两种电流越大。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阻R S 流源的伏安特性。

3、电源的等效变换 一个实际电源,尤其外部特性来讲,可以看成为一个电压源,也可看成为一个电流源。两者是等效的,其中I S=U S/R S或 U S=I S R S 图4-3为等效变换电路,由式中可以看出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一个参数为U s 和R s 的 电压源变换为一个参数为I s 和R S 的等效电流源。同时可知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两者 之间不存在等效变换的条件。 三、仪器设备 电工实验装置: DG011、 DG053 、 DY04 、 DYO31 四、实验内容 1、理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1)按图4-4(a)接线,毫安表接线使用电流插孔,R L 使用1KΩ电位器。 2)调节恒流源输出,使I S 为10mA。, 3)按表4-1调整R L 值,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表4-1中。 2、实际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按照图4-4(b)接线,按表4-1调整R L 值,将测试的结果填入表4-1中。

通信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届别:07 B班 学号:0715232022 姓名:吴林桂 指导老师:陈东华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一、 实验要求: 信源书记先经过平方根升余弦基带成型滤波,成型滤波器参数自选,再经BPSK ,QPSK 或QAM 调制(调制方式任选),发射信号经AWGN 信道后解调匹配滤波后接收,信道编码可选(不做硬性要求),要求给出基带成型前后的时域波形和眼图,画出接收端匹配滤波后时域型号的波形,并在时间轴标出最佳采样点时刻。对传输系统进行误码率分析。 二、系统框图 三、实验原理: QAM 调制原理:在通信传渝领域中,为了使有限的带宽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负载更多的用户必须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QAM 就是一种频率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技术。 t B t A t Y m m 00sin cos )(ωω+= 0≤t ≤Tb 式中 Tb 为码元宽度t 0cos ω为 同相信号或者I 信号; t 0s i n ω 为正交信号或者Q 信号; m m B A ,为分别为载波t 0cos ω,t 0sin ω的离散振幅; m 为 m A 和m B 的电平数,取值1 , 2 , . . . , M 。 m A = Dm*A ;m B = Em*A ; 式中A 是固定的振幅,与信号的平均功率有关,(dm ,em )表示调制信号矢量点在信号空

间上的坐标,有输入数据决定。 m A 和m B 确定QAM 信号在信号空间的坐标点。称这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方式为 正交幅度调制。 图3.3.2 正交调幅法原理图 Pav=(A*A/M )*∑(dm*dm+em*em) m=(1,M) QAM 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其原理图如图3.3.5所示。 图3.3.5 QAM 相干解调原理图 四、设计方案: (1)、生成一个随机二进制信号 (2)、二进制信号经过卷积编码后再产生格雷码映射的星座图 (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后的信号 (4)、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调制 (5)、通过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滤波,同时产生传输信号 (6)、增加加性高斯白噪声,通过匹配滤波器对接受的信号滤波 (7)、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解调 五、实验内容跟实验结果:

电力电子技术matl新编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m a t l新编仿真实验报告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上海电机学院卢昌钰 BG0801 10号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电阻性负载(R=1欧姆,U2=220V,α=30°) 接线图 电阻性负载二次电压,输出电压,二次电流,输出电流,晶闸管电压曲线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 (2)阻感负载(R=1欧姆,L=,U2=220V,α=30°) 接线图 阻感负载二次电压,输出电压,二次电流,输出电流,晶闸管电压曲线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 (3)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R=1欧姆,L=,U2=220V,α=30°)有问题 接线图 阻感负载二次电压,输出电压,二次电流,输出电流,晶闸管电压曲线 输入与输出电压波形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电阻性负载(R=1欧姆,U2=220V,α=60°) 电阻性负载电路图搭建 电阻负载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对比 电阻负载直流电压和电流波形 电阻负载时晶闸管T1的波形 电流i2的曲线 (2)电感性负载(R=1欧姆,L=,α=60°,U2=220V,) 阻感负载电路图搭建 阻感负载电压输入与输出波形 阻感负载输出电流id 阻感负载输出电压ud 阻感负载交变时的电流i2

阻感负载交变时的电压u2 阻感负载VT1的电压波形 (3)电感性负载+续流二极管(R=1欧姆,L=,α=60°,U2=220V,) 电感性负载+续流二极管接线图 输入和输出电压波形 负载电流 负载电压 二次侧电流 晶闸管两端电压 3.单相桥式半空整流电路 (1)电阻负载(R=1欧姆,α=60°,U2=220V,) 接线图 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负载电流,晶闸管电压,二极管电压,二 极管电流波形图 (2)阻感负载(R=1欧姆,L=,α=60°,U2=220V,) 接线图 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负载电流,晶闸管电压,二极管电压,二 极管电流波形图 (3)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R=1欧姆,L=,α=60°,U2=220V,) 接线图 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负载电流,晶闸管VT1电压,二极管VD4 电压,二极管VD4电流波形图

成都理工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报告 学院: 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班 学号: 201202060227 姓名: 徐茁夫 指导老师: 罗耀耀 完成时间: 2015年7月6日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 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典型方式下的同步发电机起励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几种起励方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⒉分析不同起励方式下同步发电机起励建压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同步发电机的起励方式有三种:恒发电机电压Ug 方式起励、恒励磁电流Ie 方式起励和恒给 定电压UR 方式起励。其中,除了恒UR 方式起励只能在他励方式下有效外,其余两种方式起励 都可以分别在他励和自并励两种励磁方式下进行。 恒Ug 方式起励,现代励磁调节器通常有“设定电压起励”和“跟踪系统电压起励”两种起 励方式。设定电压起励,是指电压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稳定在手动 设定的给定电压水平上;跟踪系统电压起励,是指电压设定值自动跟踪系统电压,人工不能干预, 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稳定在与系统电压相同的电压水平上,有效跟踪范围为85%~115%额定电 压;“跟踪系统电压起励”方式是发电机正常发电运行默认的起励方式,可以为准同期并列操作 创造电压条件,而“设定电压起励”方式通常用于励磁系统的调试试验。 恒Ie 方式起励,也是一种用于试验的起励方式,其设定值由程序自动设定,人工不能干预, 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一般为20%额定电压左右。 恒UR(控制电压)方式只适用于他励励磁方式,可以做到从零电压或残压开始人工调节逐渐 增加励磁而升压,完成起励建压任务。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常规励磁装置起励建压在第一章实验已做过,此处以微机励磁为主。 ⒈选定实验台上的“励磁方式”为“微机控制”,“励磁电源”为“他励”,微机励磁装置菜 单里的“励磁调节方式”为“恒Ug”和“恒Ug 预定值”为400V。 ⑴参照第一章中的“发电机组起励建压”步骤操作。 ⑵观测控制柜上的“发电机励磁电压”表和“发电机励磁电流”表的指针摆动。 ⒉选定“微机控制”,“自励”,“恒Ug”和“恒Ug 预定值”为400V。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⒊选定“微机控制”,“他励”,“恒Ie”和“恒Ie 预定值”为1400mA。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⒋选定“微机控制”,“自励”,“恒Ie”和“恒Ie 预定值”为1400mA。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⒌选定“微机控制”,“他励”,“恒UR”和“恒UR 预定值”为5000mV。 操作步骤同实验1。 四、实验报告 ⒈比较起励时,自并励和他励的不同。 答:他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联接关系,而由其他直流电源对励磁绕组供电的直流电机称为他励直流电机,永磁直流电机也可看作他励直流电机。并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相并联,作为并励电动机来说,励磁绕组与电枢共用同一电源,从性能上讲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相同。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必须先保证有磁场(即先通励磁电流),而后加电枢电压。否则在加励磁电流之前,电枢中一直为起动电流(或理解为电能只以电枢绕组中热量的形式释放)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学院:管工学院 班级:工业工程102班 姓名:管华同 学号:109094042

实验一:解释结构模型 一、实验目的: 熟悉EXCEL,掌握解释结构模型规范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已知可达矩阵如下表1 12345678 111010000 201000000 311110000 401010000 501011000 601011111 701011011 800000001 2. EXCEL中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的可达矩阵用实用方法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1)对可达矩阵进行缩减,得到缩减矩阵 12345678 111010000 201000000 311110000 401010000 501011000 601011111 701011011 800000001 (2)按小到大给每行排序 1 2 3 4 5 6 7 8 每行的和 2 0 1 0 0 0 0 0 0 1 8 0 0 0 0 0 0 0 1 1 4 0 1 0 1 0 0 0 0 2 1 1 1 0 1 0 0 0 0 3 5 0 1 0 1 1 0 0 0 3 3 1 1 1 1 0 0 0 0 4 7 0 1 0 1 1 0 1 1 5 6 0 1 0 1 1 1 1 1 6

(3)调整行列构成对角单位矩阵 2 8 4 1 5 3 7 6 每行的和 2 1 0 0 0 0 0 0 0 1 8 0 1 0 0 0 0 0 0 1 4 1 0 1 0 0 0 0 0 2 1 1 0 1 1 0 0 0 0 3 5 1 0 1 0 1 0 0 0 3 3 1 0 1 1 0 1 0 0 4 7 1 1 1 0 1 0 1 0 5 6 1 1 1 0 1 0 1 1 6 (4)画出递阶结构有向图 28 4 15 37 6(4)递阶结构模型完成。第一级第五级第二级 第三级第四级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6;78]B=[910;1112]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52221417;111024030;552315865]c=A>=10&A<=20运行结果: 1-5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电力电子仿真仿真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特性测试 (3) (一)实验目的: (3) 掌握几种常用电力电子器件(SCR、GTO、MOSFET、IGBT)的工作特性; (3) 掌握各器件的参数设置方法,以及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3) (二)实验原理 (3) (三)实验内容 (3)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 1.仿真系统 (3) 2.仿真参数 (4) 3.仿真波形与分析 (4) 4.结论 (10) 实验二:可控整流电路 (11) (一)实验目的 (11) (二)实验原理 (11) (三)实验内容 (11)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2) 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系统,下面先以触发角为0度,负载为纯电阻负载为例 (12) 2.仿真参数 (12) 3.仿真波形与分析 (14) 实验三: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19) (一)实验目的 (19)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9) 1)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19) 实验四:逆变电路 (26) (一)实验目的 (26)

(二)实验内容 (26) 实验五:单相有源功率校正电路 (38) (一)实验目的 (38) (二)实验内容 (38) 个性化作业: (40) (一)实验目的: (40) (二)实验原理: (40) (三)实验内容 (40) (四)结果分析: (44) (五)实验总结: (45)

实验一: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几种常用电力电子器件(SCR、GTO、MOSFET、IGBT)的工作特性; 掌握各器件的参数设置方法,以及对触发信号的要求。(二)实验原理 将电力电子器件和负载电阻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给器件提供触发信号,使器件触发导通。 (三)实验内容 ?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仿真电路,设置相关参数。 ?改变器件和触发脉冲的参数设置,观察器件的导通情况及负载端电压、器件电流的变化情况。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仿真系统 以GTO为例,搭建仿真系统如下: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2.25A,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1.5A。2.25=0.75+1.5。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可以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若回路电流已求得,则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这样即可求得电路的解。回路电流法就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网孔电流法就是对平面电路,若以网孔为独立回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简单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实验人:王新博 学号:20091141003 指导教师:赵宏伟 实验日期:2012-5-4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PSCAD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力系统三相短路中,元件的参数用次暂态参数代替,画出电路的等值电路,短路电流的计算即相当于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单相接地,两相相间,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计算中,采用对称分量法将每相电流分解成正序、负序和零序网路,在每个网络中分别计算各序电流,每种短路类型对应了不同的序网连接方式,形成了不同复合序网,再在复合序网中计算短路电流的有名值。在并且在短路电流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初始值。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示电力系统, G T 已知:发电机:Sn=60MV A,Xd”=0.16,X2=0.19 ; 变压器:Sn=60MV A,Vs%=10.5 ; 1)试计算f点三相短路,单相接地,两相相间,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有名值。 2)若变压器中性点经30Ω电抗接地,再作1)。 3)数据输入 4)方案定义

5)数据检查 6)作业定义 7)执行计算 8)输出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包括实验数据记录、程序运行结果等) 1、手算过程: 1)、三相短路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2)、三相短路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3)、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4)、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5)、两相相间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6)、两相相间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7)、两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8)、两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2、通过PSCAD仿真所得结果为: 1)、三相短路(有接地电抗):

系统工程仿真计算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 1、实验目的 通过vensim仿真软件使用介绍,结合理论课内容,根据系统工程课后案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使学生得到仿真软件的基本技能训练。 2、实验内容 本部分实验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主要熟悉vensim软件各功能模块的情况并能够完成课本例题的仿真;第二个环节主要是运用vensim软件解决课后习题第9、10、11、12题的流程图绘制以及仿真,并结合部分试题撰写实验报告(把过程截图放到报告中)。 9、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 9.1因果关系图 9.2流程图 10 画出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对该校未来3~5年的在校本科生和教师人数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点,以及缺点,能否用其他模型

方法来分?又如何分析? 10.1因果关系图 10.2流程图 10.3DYNAMO方程 L S.K=S.J+DT*SR.JK L T.K=T.J+DT*TR.JK N S=10000 N T=1500 R SR.KL=X*T.K R TR.KL=W*S.K C X=1 C Y=0.05 10.4仿真计算(以年为单位)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点: (1)系统动力学是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经济学的综合,可以用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帮助做出决策。 (2)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是一种面向实际结构模型的建模方法,可以方便的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做长期、动态、战略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3)系统动力学定义复杂系统为高阶次、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结构,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可以知道各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系统动力学以仿真实验为基本手段,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计算时较为方便,数据较为精确。 系统动力学的缺点: (1)系统动力学是在对一些系统的研究之后,进行主观抽象和和概括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2)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时,必须有数据的支撑才能进行仿真。 (3)DYNAMO方程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需要也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基础。 (4)系统动力学能做长期、动态的战略分析,相对于短期,中期,较为有限。 可以使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法,构建差分方程。 11、 绘制相应的流程图以及因果关系图,在因果关系图当中找出因果反馈回路,并判断回路的性质,根据给出的方程,进一步仿真,提供仿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1.1因果关系图 一阶正反馈回路:城市人口数、年增长人口数 一阶负反馈回路:年新增个体网点服务数、个体网点服务数、实际拥有服务网点数、千人均网点数、实际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报告模板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 实验报告 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实验1降压变换器 一、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50V,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0.2%,负载电阻为20欧,工作频率分别为220kHz。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参数。 2、建立仿真模型。 3、仿真结果与分析。 三、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MATLAB仿真软件 四、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在MATLAB的菜单栏上点击File,选择New,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Model,这时出现一个空白的仿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绘制电路的仿真模型。 2.提取电路元器件模块。在仿真模型窗口的菜单上点击Simulink调出模型库浏览器,在模型库中提取所需的模块放到仿真窗口。

3.仿真模型如图所示。 六、参数设置 七、仿真结果分析

实验2升压变换器 一、实验目的: 将一个输入电压在3~6V的不稳定电源升压到稳定的15V,纹波电压低于0.2%,负载电阻10欧,开关管选择MOSFET,开关频率为40kHz,要求电感电流连续。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参数。 2、建立仿真模型。 3、仿真结果与分析。 三、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MATLAB仿真软件 五、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在MATLAB的菜单栏上点击File,选择New,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Model,这时出现一个空白的仿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绘制电路的仿真模型。 2.提取电路元器件模块。在仿真模型窗口的菜单上点击Simulink调出模型库浏览器,在模型库中提取所需的模块放到仿真窗口。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五邑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 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仿真软件的初步认识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掌握电力系统的结构组成,了解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并且学会了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学会单线图的快捷菜单、文件菜单、编辑菜单、插入菜单、格式菜单、窗口菜单、仿真控制等菜单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一)熟悉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用仿真器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1、画一条母线,一台发电机; 2、画一条带负荷的母线,添加负荷; 3、画一条输电线,放置断路器; 4、写上标题和母线、线路注释; 5、样程存盘; 6、对样程进行设定、求解; 7、加入一个新的地区。 三、电力系统模型: 按照实验指导书,利用PowerWorld软件进行建模,模型如下: 四、心得体会: 这一次试验是我第一次接触PWS这个软件,刚开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软件,我只能听着老师讲解,照着试验说明书,按试验要求,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了解熟悉这个软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输电线的画法、断路器的设置、仿真时出现错误的解决办法等等,在试验的最后,通过请教老师同学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对这个仿真软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了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点操作才能更好地熟悉这个软件。

实验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入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具体样程的分析和计算,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对偶发性故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在运行模式下,对样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选择主菜单的Case Information Case Summary项,了解当前样程的概况。包括统计样程中全部的负荷、发电机、并联支路补偿以及损耗;松弛节点的总数。进入运行模式。从主菜单上选择Simulation Control,Start/Restart开始模拟运行。运行时会以动画方式显示潮流的大小和方向,要想对动画显示进行设定,先转换到编辑模式,在主菜单上选择Options,One-Line Display Options,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Animated Flows Option选项卡,将Show Animated Flows复选框选中,这样运行时就会有动画显示。也可以在运行模式下,先暂停运行,然后右击要改变的模型的参数即可。 三、电力系统模型

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OFDM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FDM 技术的实现原理 2、利用MATLAB 软件对OFDM 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并对结论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OFDM 调制基本原理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调制(MCM)技术的一种。MCM 的基本思想是把数据流串并变换为N 路速率较低的子数据流,用它们分别去调制N 路子载波后再并行传输。因子数据流的速率是原来的1/N ,即符号周期扩大为原来的N 倍,远大于信道的最大延迟扩展,这样MCM 就把一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划分成N 个窄带平坦衰落信道,从而“先天”具有很强的抗多径衰落和抗脉冲干扰的能力,特别适合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OFDM 是一种子载波相互混叠的MCM ,因此它除了具有上述毗M 的优势外,还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 选择时域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创门虽然在频域相互混叠,却仍能在接收端被分离出来。 2 OFDM 系统的实现模型 利用离散反傅里叶变换( IDFT) 或快速反傅里叶变换( IFFT) 实现的OFDM 系统如图1 所示。输入已经过调制(符号匹配) 的复信号经过串P 并变换后,进行IDFT 或IFFT 和并/串变换,然后插入保护间隔,再经过数/模变换后形成OFDM 调制后的信号s (t ) 。该信号经过信道后,接收到的信号r ( t ) 经过模P 数变换,去掉保护间隔以恢复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再经过串/并变换和DFT 或FFT 后,恢复出OFDM 的调制信号,再经过并P 串变换后还原出输入的符号。 图1 OFDM 系统的实现框图 从OFDM 系统的基本结构可看出, 一对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它的核心,它使各子载波相互正交。设OFDM 信号发射周期为[0,T],在这个周期内并行传输的N 个符号为001010(,...,)N C C C -,,其中ni C 为一般复数, 并对应调制星座图中的某一矢量。比如00(0)(0),(0)(0)C a j b a b =+?和分别为所要传输的并行信号, 若将

电子仿真实验报告doc

电子仿真实验报告 篇一: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路仿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几个电路分析中常用定理和两个典型的电路模块,对Multisim的主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元器件栏、仪器仪表和一些基本操作进行学习。 二、实验内容 1.叠加定理:在任何由线性元件、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每一支路的响应都可以看成是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产生响应的代数和; 2.戴维南定理:一个含独立源、线性受控源、线性电阻的二端电路N,对其两个端子来说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的模型。其理想电压源的数值为有源二端电路N的两个端子间的开路电压uoc,串联的内阻为N内部所有独立源等于零,受控源保留时两端子间的等效电阻Req,常记为R0; 3.互易定理:对一个仅含线性电阻的二端口,其中,一个端口夹激励源,一个端口做响应端口。在只有一个激励源的情况下,当激励与响应互换位置时,同一激励所产生的响应相同; 4.暂态响应:在正弦电路中,电量的频率、幅值、相位

都处于稳定的数值,电路的这种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电路从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转换的过程称为过渡过程,由于过渡过程一般都很短暂,因此也称为暂态过程,简称暂态; 5.串联谐振:该电路是一个由电阻、电容和电感串联组成,当激励源的频率达到谐振频率时,输出信号的幅值达到最大。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叠加定理: ①两个独立源共同作用时: ②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③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2.戴维南定理: 所以,根据戴维南定理可知,该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 Req=10.033/(781.609*10-6) =12.8 kΩ 3.互易定理: 当激励源与响应互换位置之后, 该激励源所产生的响应不变。 4.暂态响应: ①当电容C=4.7uF时, ②当电容C=1uF时, 对比①、②所对应的输出响应的波形图可以得知:电容

系统工程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仿真实验报告 姓名:_蒋智颖_ 学号:_110061047_ 成绩:___________ 实验一:基于VENSIM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VENSIM是一个建模工具,可以建立动态系统的概念化的,文档化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模型。PLE(个人学习版)是VENSIM的缩减版,主要用来简单化学习动态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富有弹性的方法从常规的循环或储存过程和流程图建立模型。本实验就是运用VENSIM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进一步加深对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理解。 二、实验软件 VENSIM PLE 三、原理 1、在VENSIM中建立系统动力学流图; 2、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 3、仿真出系统中水准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趋势;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某城市国营和集体服务网点的规模可用SD来研究。现给出描述该问题的DYNAMO方程及其变量说明。 L S·K=S·J+DT*NS·JK N S=90 R NS·KL=SD·K*P·K/(LENGTH-TIME·K) A SD·K=SE-SP·K C SE=2 A SP·K=SR·K/P·K A SR·K=SX+S·K C SX=60 L P·K=P·J+DT*NP·JK N P=100 R NP·KL=I*P·K C I=0.02 其中:LENGTH为仿真终止时间、TIME为当前仿真时刻,均为仿真控制变量;S为个体服务网点数(个)、NS为年新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年)、SD为实际千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个/千人)、SE为期望的千人均网点数、SP为的千人均网点数(个/千人)、SX为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SR为该城市实际拥有的服务网点数(个)、P为城市人口数(千人)、NP为年新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DOC)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基于SystemView的仿真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目录 实验一、模拟调制系统设计分析 -------------------------3 一、实验内容-------------------------------------------3 二、实验要求-------------------------------------------3 三、实验原理-------------------------------------------3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4 五、实验心得------------------------------------------10 实验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设计分析------------11 一、实验内容------------------------------------------11 二、实验要求------------------------------------------11 三、实验原理------------------------------------------11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2 五、实验心得------------------------------------------16 实验三、数字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分析------------------17 一、实验内容------------------------------------------17 二、实验要求------------------------------------------17 三、实验原理------------------------------------------17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8 五、实验心得------------------------------------------27

实验报告-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309班 学号: 1131540517 学生姓名:王睿哲 指导教师:姚蜀军 成绩: 日期:2017年 1月2日

目录 实验一晶闸管仿真实验 (3) 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验 (6) 实验三电压型三相SPWM逆变器电路仿真实验 (18) 实验四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实验 (25) 实验五VSC轻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实验 (33)

实验一晶闸管仿真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晶闸管仿真模型模块各参数的含义。 理解晶闸管的特性。 实验设备:MATLAB/Simulink/PSB 实验原理 晶闸管测试电路如图1-1所示。u2为电源电压,ud为负载电压,id为负载电流,uVT 为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电压。 图1-1 晶闸管测试电路 实验内容 启动Matlab,建立如图1-2所示的晶闸管测试电路结构模型图。

图1-2 带电阻性负载的晶闸管仿真测试模型 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模型参数,如图1-3、1-4、1-5所示。 图1-3 交流电压源模块参数

图1-4 晶闸管模块参数 图1-5 脉冲发生器模块参数 固定时间间隔脉冲发生器的振幅设置为5V,周期与电源电压一致,为0.02s(即频率为50Hz),脉冲宽度为2(即7.2o),初始相位(即控制角)设置为0.0025s(即45o)。 串联RLC分支模块Series RLC Branch与并联RLC分支模块Parallel RLC Branch的参数设置方法如表1-1所示。 元件串联RLC分支并联RLC分支 类别电阻数值电感数值电容数值电阻数值电感数值电容数值单个电阻R0inf R inf0 单个电感0L inf inf L0 单个电容00C inf inf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