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的住院患者。

一、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脱位病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为:BGT00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ICD-10编码为:835.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髋关节后脱位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 (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疾病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1~2周内

(2)中期:伤后2~3周

(3)后期:伤后3周以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

2.患者适合并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诊断标准的患者。

2.因患者意愿以及陈旧性脱位接受切开复位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且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髋关节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下肢血管彩超、胸部X线片、血脂、血液流变学、感染性疾病筛查、髋关节CT、MRI、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闭合手法复位。

2.中药及其他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脱位早期(血瘀气滞证):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

脱位中期(营血不调证):和营生新,续筋活络。

脱位后期(肝肾气血亏虚证):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

(2)其他疗法。

3.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髋关节功能良好

2.X线片显示髋关节关系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髋关节功能恢复良,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原发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或病情变化需要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髋关节脱位整复术讲解

髋关节脱位整复术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且熟练地进行髋关节脱位整复术的操作。 一、病例介绍 杂交犬,1.5岁,雌性,未绝育,免疫齐全。主诉:昨日从高桌子上掉下,右后肢不敢着地,没有看到有伤口,精神一般。 二、临床检查 触诊右后肢,未发现有明显骨折部位,活动髋关节,该犬抗拒,疼痛,且有摩擦感,进行髋关节X 光拍片检查,发现右侧髋股关节脱位(见图1)。 三、病例分析 髋股关节脱位常由于车祸、坠落等外伤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大小取决于所遭受的外伤情况。股骨头圆韧带总是完全受到损伤,可能是韧带撕裂或撕脱。纤维性的关节囊完全撕裂股骨头才能移位。关节囊撕裂可以是一个小的裂缝,通过裂缝股骨头离开原位,或者发生整个关节囊的完全磨损。髋关节脱位应该尽早治疗以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继续破坏以及关节软骨的退化。关节软骨从滑液获取营养,在正常软骨活动中滑液被泵进软骨基质。早期复位有助于软骨营养来源的迅速恢复。 四、术前准备 A.髋关节脱位腹背位X 光片 图1节脱臼的X 光片 B.髋关节脱位侧位X 光片

1. 术前谈话 告知宠物主人其所饲养宠物患右侧髋关节脱位疾病,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整复治疗。该手术必须要对宠物实施全身麻醉,吸入麻醉的相对安全性比非吸入麻醉要好。 手术中和手术后还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但是我们一个手术团队的人员各司其职,在每一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会尽全力去处理解决的,虽然如此,还有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生,必须宠物主人去承担这种风险。告知宠物主人可能会产生的大概的费用情况。 2.手术协议书的签订 3.手术器械与物品的准备 手术刀一把、手术剪两把、圆针和三棱缝针各四个、1-0缝线若干、医用专用高强度缝线一根、2-0丝线若干、医用专用不锈钢卡子一个、止血纱布10块、组织镊两把、巾钳四把、止血钳四把、持针钳两把、医用电钻一把,打包高压灭菌。 4.手术场所的准备 手术场所清理干净,打开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两小时。 5.手术动物的准备 手术动物术前禁食六小时,禁饮两小时,保持体表清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确定生理状态最佳,等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手术。 6.手术人员的准备 (1)理论知识的准备进行局部解剖学习(见图2)。 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球和窝的关节。正常构造是:环绕肌肉组织、关节液对关节有牵引作用,股骨头韧带对关节有稳定作用。关节面在髋臼的背外侧面,内侧面是圆韧带所在。关节囊的纤维连接起源于外侧的髋臼边缘,嵌入到股骨颈部。臀部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组织包括臀肌、内旋肌、外旋肌以及内侧的髂腰肌。 坐骨神经经由背内侧到髋臼,髋臼骨折远端骨片会错位到近端骨片内侧。坐

急诊科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的患者。 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ICD-10编码:J11.1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证 风热犯表证 暑湿袭表证 卫气同病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行性感冒(ICD-10:J11.15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住院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26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ICD-10编码: M17.96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分期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发作期 (2)缓解期 3.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气滞血瘀证 (2)寒湿痹阻证 (3)湿热痹阻证 (4)肝肾亏虚证 (5)气血虚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各种保守了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膝关节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 (2)寒湿痹阻证:散寒除湿。 (3)湿热痹阻证:清热除湿。 (4)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 (5)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 2.特色疗法 (1)手法治疗 (2)针灸治疗 (3)牵引疗法 3.其他疗法 (1)其他外治法 (2)物理治疗 (3)功能锻炼 (4)手术疗法 4.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好转或消失。

骨科试题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Thomas征是髋关节屈曲畸形的检查方法。 2、临床上容易导致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四类骨折是胫腓骨下1/3骨折、月骨骨折、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距骨骨折。 3、治疗骨折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4、骨折的特有体征是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5、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是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6、肢体外伤早期缺血表现可以用5P表示,它们的英文原词为Pain or Painlessness、pallor、paralysis、pulselessness、paresthesia。 7、肱骨干中下1/3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桡神经损伤。 8、Colles骨折远端的典型移位是向桡侧及背侧移位,Smith骨折的移位是向桡侧及掌侧移位。 9、髋关节后脱位典型的畸形为短缩、屈曲、内收、内旋,常用的复位方法为Allis法。 10、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是旋股内侧动脉损伤。 11、骨盆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腹膜后血肿、腹腔内脏损伤、膀胱或后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 12、棘上韧带损伤多见于脊柱的中胸段,棘间韧带损伤多见于脊柱的腰5-骶1节段。 1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14、化脓性关节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为血源性感染。 15、骨肿瘤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临床、病理、放射三结合。

16、骨巨细胞瘤的肿瘤细胞为基质细胞。 二、名词解释: 1、Dugas征:正常人将手放在对侧肩上,肘能贴近胸壁,肩关节脱位时,肘不能贴近胸壁,或肘贴近胸壁时,手不能搭到对侧肩部,此为Dugas征阳性。 2、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o~70o始感腘窝不适,如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活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下肢在60o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4、Brown-Séquard syndrome:脊髓半切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的痛觉和温觉消失。 5、Tennis Elbow:网球肘,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故称网球肘。 三、选择题 1、下列哪项检查常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修复水平的判断(A) A、Tinel征 B、Thomas征 C、食指指鼻试验 D、Hoffmann征

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分析

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2T11:47:30.4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陈婧李春燕杨素碧 [导读]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在老年人髋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治疗中属于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2例,第一组患者采取蛛网膜下麻醉的方式,第二组患者采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方式,第三组采取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之中,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复位时间也最短,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 Anaesthesia of manipulative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in the elderly Chen Jing Li Chunyan Yang Subi 638500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esthetic method and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in the elderly. 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66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disloc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2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firs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The patients in the second group were anesthetized by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the third group by propofol and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succinylcholine. Results: propofol and fentanyl were used in three different anesthetic methods.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low-dose succinylcholine anesthesia had the least hemodynamic effect and shortest reduction tim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dislocation, and 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propofol and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low dose succinylcholine are mo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manual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Keywords: elderly; manual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anaesthesia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005-02 髋关节脱位是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传统的复位治疗通常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或者直接不使用麻醉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比较强烈,甚至会出现难以忍受疼痛而休克的情况,同时可能会由于暴力的作用产生关节的撕脱或骨折,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合理、有效的麻醉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可以较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ASAI-II级,无脑外伤及内脏复合伤,无既往药物过敏史、哮喘病史,无麻醉禁忌证。第一组22例患者,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 2.3)岁,体质量53-74千克,平均(66.5± 3.1)千克。第二组22例患者,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5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 4.8±2.7)岁,体质量55-77千克,平均(66.9±3.4)千克。第三组22例患者,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5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 5.2±2.4)岁,体质量55-76千克,平均(6 6.6±3.3)千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对其BP、SpO2、HR、心电图等进行密切监测,开放外周静脉,迅速补充300毫升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在面罩吸纯氧的时候设置氧流量为每分钟4升。第一组患者采取蛛网膜下隙麻醉的方式,选择T3-4为穿刺点,使用1-1.5毫升的0.5%的布比卡因在患者蛛网膜下隙进行注射,注射需要在3-5秒时间之内完成,15分钟之后进行手法复位,麻醉之后的半小时以上,麻醉平面在T8以下,且生命体征平稳才能离开手术室[2]。 第二组患者需要先使用0.05毫克的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注射每千克2.0-2.5毫克的异丙酚,在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使用异丙酚,在患者出现呼吸减弱的情况下,需要将面罩扣紧,手控进行辅助呼吸[3]。 第三组患者使用0.05毫克的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然后使用每千克1.5-2.0毫克的异丙酚进行静脉推注,在患者睫毛反射小时之后,使用每毫升10毫克的琥珀胆碱进行静脉注射,每千克0.5毫克,在30秒之后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患者自主呼吸消失之后需要紧扣面罩,采取手控或者机控的方式进行通气的控制,直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为止[4]。复位完成之后需要马上进行床旁拍片,对复位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如果患者的收缩压(SBP)<85mmHg(1mmHg=0.133kPa),则需要静脉注射麻黄素或者去氧肾上腺素进行纠正,如果患者的HR<50 次/min,则需要使用阿托品进行静脉注射纠正。静脉麻醉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减弱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控辅助或者控制通气的方式维持SpO2>95%,在患者的呼吸、神智完全恢复之后在继续采取鼻塞吸氧15分钟以上,等待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才可以离开手术室。 对三组患者的麻醉前、麻醉后、复位后、离开手术室时的SBP、ECG、HR、SpO2、累计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手法复位时间、手法复位成功率与恶心、呕吐、术后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并仔细记录[5]。 1.3统计学分析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BP比较 第一组患者入室时SBP为(125±12)mmHg,麻醉后SBP为(95±9)mmHg,复位后SBP为(98±5)mmHg,离开时SBP为(103±6)mmHg;第二组患者入室时SBP为(120±14)mmHg,麻醉后SBP为(102±6)mmHg,复位后SBP为(105±5)mmHg,离开时SBP为(110±7)mmHg;第三组患者入室时SBP为(128±9)mmHg,麻醉后SBP为(104±10)mmHg,复位后SBP为(110±7)mmHg,离开时SBP为(113±8)mmHg。麻醉之后三组患者的SBP均比入室时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一组SBP

急诊科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引起咳嗽的门诊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 编码:J44.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燥伤肺证 痰热郁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2.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内伤咳嗽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咽拭子检查,痰培养+药敏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咽镜检查、鼻窦CT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胸部CT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嗽。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2.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 3.针灸治疗。 4.拔罐、耳针等疗法。 5.其他疗法。 6.生活、饮食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咳嗽频次减少,症状明显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咳嗽时间延长、反复发作,需住院进一步诊察,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有原发慢性基础疾病并加重,需要积极治疗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最新骨科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 (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

髋关节脱位问题及答案

股骨骨折 病因: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包括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 临床表现: 1.外伤史 一般有受伤史,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合并多处伤或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2.疼痛、肿胀、畸形 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 3.其他部位 特别重要的是检查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以免遗漏,同时存在的其他损伤,如髋关节脱位,膝关节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检查:行X线片检查。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不难得出诊断。 治疗:1、非手术疗法 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皆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常用牵引方法有: (1)悬吊牵引法用于4~5岁以内儿童。将两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重量1~2公斤,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牵引时,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趾缺血坏死。 (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罗索氏牵引法)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用宽布带在腘部向上牵引,同时小腿行皮肤牵引,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板及Pearson 氏连接架上,进行滑动牵引。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或利用牵引复位。

手术指南-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与后脱位两大类,临床常见为后脱位。一般说来,髋关节新鲜脱位无论前后,在完善的麻醉下,手法复位甚易成功,疗效也好。但陈旧性脱位;并有大块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因而妨碍手法复位的新鲜脱位;或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手法复位失败的新鲜脱位,则均须切开复位。陈旧性脱位还应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及股骨头病理改变等行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前脱位甚少,本节仅介绍后脱位的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1.陈旧性脱位术前应作持续骨牵引1周左右。 2.显露途径的选择:髋关节脱位的显露途径可选用前外侧显露途径或后侧显露途径。前者取仰卧位,手法复位比较方便,但脱位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的后面,比较深,分离有一定困难。后侧显露一般取俯卧位,显露股骨头、坐骨神经及髋臼比较直接,容易;但手法复位不方便。如将体位改为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则可克服此困难。因此,前脱位及某些不须探查坐骨神经,不须内固定髋臼的新鲜后脱位;或虽为陈旧性后脱位,但股骨头的活动度较大者可考虑用前外侧显露。反之,后脱位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大块髋臼骨折,或脱位的股骨头在髋臼以上,而且活动度甚小者,可考虑用后侧显露途径。 [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与显露采用前外侧显露途径(见下肢骨关节显露途径),病人仰卧,将患侧腰背部及臀部垫高,与手术台面成20°~30°。作前外侧切口,近侧于骨膜下剥离髂骨翼内、外侧的肌肉,远侧自缝匠肌及阔筋膜张肌之间进入,下翻股直肌,即抵髋关节的前面。采用后侧显露则病人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使病人腹部与手术台成45°角。作后侧切口,裂牙臀大肌,先探查坐骨神经,予以分离和保护[图1 ⑴分离并保护坐骨神经]。自大转子切断梨状肌、闭孔内肌及上、下孖肌肌腱,并翻向内侧,即可见脱位的股骨头[图1 ⑵分离股骨头和颈部]。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合订本

(合订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二零一○年 总目录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 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39 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45 精神科中医临床路径...................................................57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69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89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137 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145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67 外科中医临床路径......................................................193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229 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265 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287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293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313 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347 传染科中医临床路径...................................................365 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377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407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449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491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511)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Ⅰ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臼缘裂纹骨折 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处骨折 Ⅲ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粉碎性骨折 Ⅳ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和髋臼底骨折 Ⅴ型: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类 Ⅰ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远侧 Ⅱ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近侧 Ⅲ型:Ⅰ型或Ⅱ型损伤伴股骨颈骨折 Ⅳ型:Ⅰ型Ⅱ型损伤伴髋臼后缘骨折 全髋关节安装标准 (1)髋臼安装标准髋臼安装应符合以下4条标准: 1.髋臼的高度人工髋臼应安装在髋关节真髋臼的位置上,放置位置过高或过低或放置在假髋臼上常常造成髋臼的不稳定。 2.髋臼的包容安装的人工髋臼应被髋臼窝所包容,包容过浅,髋臼假体外上缘露于髋臼窝之外,常是松动的主要原因。 3.髋臼角 4.髋臼前倾角 (2)股骨安装标准 1.股骨距高度股骨距应在小粗隆上方保留1~1.5CM 2.股骨颈截骨面应于水平面保持30~40度角。 3.股骨头假体安装后的股骨头假体高度,应与下肢中立位时,过大粗隆顶点的平行线通过股骨头中心。 4.股骨柄的位置假体股骨柄的轴线应与股骨干解剖轴线重合或者平行,误差不超过5度。 髋臼骨术后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定义: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周围肌肉组织、软组织细胞转化成骨母细胞、骨细胞,导致异位骨化的一种疾病。肘部、髋部

常见 髋臼术后并发症:感染,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而异位骨化发生率最高为30% 机制:与松质骨内的诱导因子如BMPS(骨形成蛋白),TGFB(生长转移因子),I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原始干细胞释放有关,再有髋关节周围组织内存在的成骨干细胞和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在异位骨化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BROOKER分级:0级:无骨化 I级:1个或2个直径小于1cm的骨化区 II级:为孤立骨化,或位于股骨头端或髋臼缘的骨化,其覆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 III级:固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但二者之间未形成骨桥 IV级:股骨和髋骨之间形成骨桥 骨化性肌炎不仅可压迫坐骨神经形成退变性神经炎,还可影响髋关节活动,术后大部分异位骨为2级以下,对髋关节功能影响,3,4级骨化如严重影响髋关节活动,可手术切除,但应在术后半年以上,待异位骨化成熟后进行 治疗及预防:对于肘,髋部脱位应尽早复位:不迟于伤后24小时,在良好麻醉下复位,忌多次粗暴反复复位,伤后2-3周内切忌过早功能锻炼。手术前后的局部放疗及术后口服NSAID对异位骨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术前5GY单次髋部照射,骨化率较对照组低59%,口服NSAIDS,消炎痛50mgtid 共8天,必须在手术当天开始,术后大于5天开始则基本无效,这可能与骨化起动过程已经开始,后续过程NSAIDS无法抑制有关。Johson将手术后3天内髋部接受700-1200reds计量的放疗和口服NSAIDS联合应用,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降为0 先天性髋脱位和髋关节发育异常的人工全髋置换适应症 1、先天性髋关节完全脱位或囊性脱位(难以行关节外稳定的髖臼造盖的Chiari手术或 Rembeiton手术等重建髖关节稳定者 2、只能以人工全髖关节置换重建髖关节功能,且屈髖肌伸髖肌在3-4级以上,术后能有一定功能如支撑站立(坐位或行走能力者或有助于改善护理状况者

急诊科急乳蛾(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方案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咽部疼痛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2.注射给药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忌。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有无过敏反应。 (二)特色技术 1. 耳穴压豆(详见附录1) 2. 拔火罐(详见附录1)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1)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环境整洁凉爽,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2.慎起居,避风寒,适寒暑,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不要高声说话。 3.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组织疾病。 4.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5.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二)饮食调理 1.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为宜,保证身体需要,勿食粗糙、辛辣刺激炙热之物及烟酒、肥甘厚味之品。忌食大热大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2.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 3.风热外犯,当清热利咽,宜食冬瓜、萝卜、梨等食物。 4.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宜食绿豆、苦瓜、菠菜等食物。 (三)情志调理

第四节 下肢脱位

第四节下肢脱位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好发年龄是()。 A.幼年 B.少年 C.青壮年 D.中年 E.老年 2.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常见类型是()。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中心性脱性 D.上脱位 E.下脱位 3.髋关节脱位后根据股骨头的移位情况可分为()。 A.上脱位、下脱位、中心性脱位 B.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 C.上脱位、下脱位、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 D.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 E.以上都不是 4.不符合髋关节后脱位体征的是()。 A.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 B.患侧臀部和股骨大粗隆异常突出 C.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后上方可触及股骨头 D.患肢不能主动活动,作外展、外旋动作时呈弹性固定 E.X线检查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内下方 5.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维持患肢正确的位置是()。 A.轻度内收伸直中立位 B.轻度外展伸直内旋位 C.轻度外展伸直中立 D.轻度内收伸直外旋位 E.以上都不是 6.髋关节后脱位正确治疗后患肢逐步负重的时间应是()。 A.1个月后 B.2个月后 C.3个月后 D.4个月后 E.5个月后 7.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不能过早负生的主要理由是()。 A.防止再脱位 B.防止神经损伤 C.使并发骨折顺利愈合 D.防止发生骨化性肌炎 E.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 8.当髋关节处于下列哪种位置时易发生前脱位?() A.过度内收、外旋位 B.过度外展内脱位 C.过度内收内旋位 D.过度外展外旋位 E.以上都不是 9.髋关节脱位后,当股骨头在耻骨横支水平时易引起()。 173 A.闭孔神经损伤 B.闭孔动脉损伤 C.坐骨神经损伤 D.股动、静脉损伤 E.股深动脉损伤 10.髋关节前脱位复位后伤肢必须固定在()。 A.外展外旋伸直位 B.外展内收伸直位 C.内收外旋伸直位 D.内收内旋伸直位 E.以上都不是 11.髋关节中心型脱位不能过早负重的主要理由是()。 A.防止发生再脱位 B.防止神经损伤 C.防止股骨头坏死 D.使并发骨折顺利愈合 E.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12.髋关节中心型脱位宜采用持续牵引治疗,时间一般是()。 A.3~4周 B.4~6周 C.6~8周 D.8~10周 E.3个月以上 13.髋关节脱位中,需要采用持续骨牵引方可复位的是()。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中心性脱位 D.以上都需要 E.以上都不需要

急诊科 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脓毒症高热的住院患者。 一、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热(TCD编码: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脓毒症(ICD-10编码:R50.902-A4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3版)(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及《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高热(脓毒症高热)协作组制定的“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 高热(脓毒症高热)临床常见证候: 卫气同病证 气分实热证 气分湿热证 气营两燔证 气虚发热证 (三)诊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高热(脓毒症高热)协作组制定的“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高热(脓毒症高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高热(脓毒症高热)的患者。 2.体温>39℃。

3.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和隐血; (2)CRP、PCT、痰培养、血培养、尿培养、分泌物培养、咽拭子培养;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动脉血气分析; (6)胸部X线片或CT。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D-二聚体、血清病毒抗体、心肌酶谱、传染病相关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卫气同病证:清气透表。 (2)气分实热证:清气泻热。 (3)气分湿热证:清热化湿。 (4)气营两燔证:清气凉营。 (5)气虚发热证:甘温除热。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灌肠或结肠滴注 4.针刺疗法 5.内科基础治疗 6.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发热消失。 2.体温恢复正常超过48小时以上。 3.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相关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 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膝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发表者:赵东奇1831人已访问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 行关节镜下清理术(ICD-9-CM-3:80.86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1.症状:反复膝关节疼痛,可伴有关节肿胀、僵硬、无力及活动障碍等。 2.体格检查:患膝可出现畸形、肿胀、周围压痛、活动受限等。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站立或负重位)显示关节间隙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 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指征: 1.轻至中度的骨关节炎患者,或伴有游离体; 2.严格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轻至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3.严格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膝关节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膝关节MRI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3.术后2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3天。 1.麻醉方式: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包括关节灌洗、滑膜切除、关节软骨损伤的处理、游离体取出、骨赘切除、半月板手术、髁间窝和前交叉韧带撞击症的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