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学》任务2

《犯罪学》任务2

《犯罪学》任务2
《犯罪学》任务2

a.

b.

c.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五年

题目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

选择一项:

a. 复杂性

b.

技术性

c. 单一性

d. 综合性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综合性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地研究选择一项:

a. 犯罪原因

b. 犯罪工具

c. 犯罪方法

d. 犯罪手段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犯罪原因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如染色体、()等生理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都对认知犯罪的个体原因有了新的发展。

选择一项:

a. 基因

b. 荷尔蒙

c. 性别

d. 年龄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荷尔蒙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现象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

a. 犯罪行为

b. 犯罪黑数

c. 犯罪率

d. 犯罪方法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犯罪行为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春秋时期()提出贫困是犯罪的原因。选择一项:

a. 庄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管仲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管仲

题目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智能犯罪,主要指运用现代高技术手段进行的犯罪,其中最常见的是

选择一项:

a. 经济犯罪

b. 暴力犯罪

c. 计算机犯罪

d. 女性犯罪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计算机犯罪

题目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全部犯罪学研究说到底最终就在于认识、掌握(),从而设定有的放矢的预防犯罪对策。

选择一项:

a. 犯罪规律

b. 犯罪行为

c. 犯罪黑数

d. 犯罪原因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犯罪规律

题目9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的研究

选择一项:

a. 经济犯罪

b. 计算机犯罪

c. 青少年犯罪

d. 暴力犯罪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青少年犯罪

题目10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的时期是

选择一项:

a. 1950—1955年

b. 1956—1965年

c. 改革开放之后

d. 1966—1976年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1956—1965年

题目1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益,犯罪类型可以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b. 对家庭法益的犯罪

c.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d. 对国家法益的犯罪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对国家法益的犯罪题目1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对于“犯罪”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对犯罪学影响较大的学科是选择一项:

a. 法学

b. 心理学

c. 医学

d. 社会学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法学

题目1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按照犯罪形成的特点,对罪行为的的分类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蓄谋性犯罪行为

b. 突发性犯罪行为

c. 连带性犯罪行为

d. 暴力性犯罪行为

反馈

正确答案是:暴力性犯罪行为, 蓄谋性犯罪行为, 突发性犯罪行为, 连带性犯罪行为题目1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现象的特性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相关性

b. 因果性

c. 综合性

d. 直观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直观性, 综合性, 因果性, 相关性

题目1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互相对立的

b. 互相依存的

c. 互相包容的

d. 互相认同的

反馈

正确答案是:互相对立的 , 互相依存的

题目1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具有刑事违法性

b. 具有特殊复杂性

c. 具有社会危害性

d. 具有刑罚当罚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具有刑事违法性, 具有刑罚当罚性题目17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成瘾性犯罪行为主要由以下特征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犯罪人的动机不合常情常理

b. 犯罪人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c. 犯罪行为有连续性

d. 行为人并没有处心积虑的反侦查手段

反馈

正确答案是:犯罪人的动机不合常情常理, 犯罪行为有连续性, 行为人并没有处心积虑的反侦查手段

题目18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被害人的被害性表现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被害的受容性

b. 被害的易感性

c. 被害的可猎性

d. 被害的诱发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被害的可猎性, 被害的诱发性, 被害的易感性, 被害的受容性

题目19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行为的特征可概括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客观规律性

b. 主观罪过性

c. 产生危害性

d. 广义处罚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主观罪过性, 广义处罚性, 产生危害性题目20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动机的特点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隐蔽性

b. 复杂性

c. 主动性

d. 动态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复杂性, 动态性, 隐蔽性

题目2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行为的实施准备条件。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实施,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将要指向犯罪所要侵犯的目标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犯罪现象的显隐程度,犯罪现象可分为常规犯罪现象和随机犯罪现象。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罪过犯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即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总是一致的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被害人,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即危害结果的加害者。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7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8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9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犯罪现象的不可避免性和某些积极功能构成对犯罪预防必要性的否定。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0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吸毒是一种无被害人犯罪。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1

完成

满分20.00

标记题目

题干

袁某在前夫死后,带着3个孩子生活,经人介绍,于1993年与某乡人贺某结婚,婚后贺某性情暴戾,经常对袁和3个孩子殴打虐待。2005年1月4日,因袁某长女在外打工期间谈了一个男朋友,想和家里经人介绍的未婚夫退婚。贺某非常恼怒,再次对袁某及其长女打骂,并于当晚将其长女赶出家门。多年的辛酸一齐涌上袁某的心头,产生了绝望的情绪,遂起杀人之心。2005年1月5日凌晨4时许,绝望的袁某用斧头朝熟睡中的贺某头部猛击数下,致使贺某头骨骨折,当场死亡。之后,袁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试从案例出发,结合犯罪人、被害人特征,论述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

答:犯罪与被害现象是被害人与犯罪人互动的结果,以被害现象的发生过程为依据,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表现为被害前、被害中和被害后的关系。被害前的关系又包括二者是否相识、相识的程度、时间和关系性质。被害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被害人对犯罪的反应,以及犯罪人的行为基于被害人的反应而发生的变化。被害后的关系,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被害人所采取的与犯罪人相关的态度与措施,以及犯罪人对之的反应。(一)被害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被害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二者存在人际交往关系和不存在人际交往关系两种。许多犯罪的被害人与犯罪人有一定的交往关系。二者的交往关系从相识程度而言,他们可能仅互相认识,但并不相知;也可能既相识,又相知。从关系性质来看,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如近亲属、恋爱、朋友、同学、雇佣、上下级、邻里、经营的竞争对手或合作者等等。以相识时间划分,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初次见面

和长期相识两类。(二)被害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被害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是指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相互联系的性质状况。有两种,一是侵害与被侵害的关系;二是对立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被害人的反映模式有三种类型,第一、激烈反抗。当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时,可能基于紧张、恐惧、愤怒、勇敢等原因,以激烈的方式积极反抗犯罪行为。第二、顺应。顺应又分为主动顺应、被动顺从和表面顺应三种类型。主动顺应是指被害人主动配合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主动顺应主要有两种状况,一是被害人不知道犯罪人实施的行为是在伤害自身利益,有的甚至以为是对自己有利的,并加以积极配合。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愚昧、无知或贪婪,使其主动与犯罪人配合,并且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主动将自己的财物交给犯罪人。二是具有特殊属性的被害人,比如同性恋、受虐狂。被动顺从,是指被害人明知自己的利益正在遭受犯罪侵害,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服从犯罪人的意志。被动服从的原因各种各样,主要有犯罪人的力量或势力过于强大、被害人的胆怯、被害人有把柄握在犯罪人手中、被害人为了得到其他利益等等。表面顺应是指被害人表面顺从犯罪人或乔装已经进入犯罪人的圈套,实际通过采取另一个犯罪行为来制服犯罪人。显然,这是另外一种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形式。第三、应对。应对是指被害人以机智的方式与犯罪人周旋,以避免犯罪侵害。被害人积极的应对方式有许多种,在此仅以通过唤醒犯罪人的“人”的意识避免被害为例。(三)被害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被害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是指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被害人与犯罪人形成的特定联系。如被害人追究犯罪人的责任,犯罪人应承担责任。在这种关系中,责任显然是特定联系的因素。

犯罪学

名词解释: 1、犯罪学:是指关于犯罪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犯罪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2、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由犯罪原因引起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诸客观事实的总和。 3、犯罪状况:又称犯罪状态,是指犯罪现象在数量方面的静态反应,即一定时间内犯罪的发生率及其比率。 4、犯罪结构:是依据犯罪学原理,通过对各种犯罪进行分类然后确定的某种比例关系。 5、犯罪动态:是指犯罪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和变动,是犯罪现象的状态和结构在未来某一时期内的变化趋势。 6、犯罪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时空中犯罪数量的增减与犯罪人的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或必然趋势。 7、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受处罚或矫治的客观外在活动。 8、犯罪人: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严重社会越轨行为,应受到法律和道德责罚的自然人。 9、犯罪被害人:是指因犯罪行为侵犯而遭到一定程度损害的自然人、单位或国家。 10、暴力犯罪:是以暴力为内容或与暴力内容密切相关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11、狱内犯罪:是指依法被判刑罚的罪犯在监狱执行刑罚期间,实施的严重危害监管安全,符合我国《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2、犯罪原因系统:又称犯罪原因结构,是指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序动态体系。 13、犯罪预防: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主体在犯罪发生之前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犯罪发生的各种可能。 14、犯罪预测: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过去和现在犯罪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犯罪趋势所进行的推测。 简答题 一、研究犯罪学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犯罪调查研究法 2、观察法 3、统计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 5、比较研究法 二、意大利犯罪学家、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十分重视犯罪预防,他提出的犯罪预防犯罪的手段有哪些? 1、制定明确、通俗的法律 2、思想启蒙与自由相结合 3、司法当局遵守法律 4、奖励美德 5、改善教育 三、简述19世纪实证犯罪学派的诞生的背景? 19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革命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革命的完成,城市化加剧,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加剧,所以犯罪也越来越严重,少年犯、累犯大量增加,犯罪浪潮一浪接一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古典犯罪学派理论的不足,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发展,为犯罪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方法。 四、龙勃罗梭将犯罪人分为哪几类? 1、天生犯罪人 2、精神病犯罪人 3、激情犯罪人 4、偶发犯罪人 五、试简述菲力的犯罪原因的三因素论? 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六、什么是犯罪现象?以及犯罪现象的特征? 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由犯罪原因引起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诸客观事实的

犯罪学期末考试

从犯罪学角度分析醉驾 姓名:彭双高学院:理学院学号:11008030117 为了能够更为公正、客观、统一的规制醉驾行为,准确适用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规定,应该由最高司法机关及时发布相应的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性案例,对较为典型的犯罪情节予以明确。 近日,“醉驾是否一律入罪”的争议,把醉酒驾驶的争执从最初是否应该犯罪化推向今天醉驾行为能否一律入罪的高峰。如果说,立法上醉驾行为应否入刑是可以借助公众讨论的“民意”问题,那么,司法中醉驾能否一律入罪应当是相对专业的法律适用问题。因为,犯罪认定是依赖严谨与科学,需依法进行的司法过程,不能掺杂任何非理性的激情与私利。就此而言,回顾近来“醉驾是否一律入罪”问题所面对的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分析相关刑法规范和刑法理论,可以更好地厘清这一问题。 一、从刑法典第十三条“但书”谈起 刑法典第十三条在正面阐明犯罪的基本特征之后,又以“但书”规定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把危害行为的情节对犯罪成立的影响予以明确化。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除了根据犯罪构成要件加以认定外,还必须考虑包括犯罪情节在内的所有要素对相关法益所造成的侵害或威胁是否符合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本质特征,“醉驾能否一律入罪”也不例外。 从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犯罪概念与具体犯罪类型的关系来看,刑法总则规定了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犯罪概念、刑罚种类等原则、原理内容,刑法分则是刑法总则之原则、原理的具体体现;刑法分则要接受

刑法总则的指导和制约,不能与总则相抵触。从这个意义上说,“醉驾入罪”的司法适用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危险驾驶罪作为犯罪的具体类型,其司法认定需要遵从罪刑法定原则和犯罪概念的制约。虽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一般不能直接依据犯罪概念判断具体犯罪的成立与否,但是,认定犯罪成立决不能超越犯罪概念的约束,这是总则指导性、制约性的体现,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化判断的需要——借助犯罪概念将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出罪化。二是司法者把醉驾行为认定为危险驾驶罪时,必须把“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排除在犯罪圈之外。作为犯罪的具体类型,不但要符合危险驾驶罪的具体犯罪构成,同时犯罪行为须符合严重社会危害性特征。前者的判断依赖于刑法条文的明文规定,后者的考量则需要结合案件情节予以审慎斟酌。总之,不能因为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没有为醉酒驾驶机动车设定情节限制,就突破刑法总则第十三条关于犯罪特征的相关规定;“醉驾不能一律入罪”正是承认 刑法总则效力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应有之意。 二、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客体考察 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以侵害或威胁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为前提,不具有法益侵害性或威胁的行为是不能被认定为犯罪的。即使在危险与冲突不断加剧的当今风险社会,立法者为更好地防范风险与保障公共安全而在刑法中设置抽象危险犯——以期能够对造成法益危害的行为予以提前规制,预防危害结果的发生,也仍应以违法行为对法益造成抽象危险为前提。 具体到以醉酒驾驶机动车为客观行为之一的危险驾驶罪,立法者将其归入刑法典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可知危险驾驶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应该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人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利益;其直接客体,应该是道路交通安全。由此,根据犯罪客体的基本理论,醉驾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必须在客观上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威胁,没有威胁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便不能被认定为犯罪。

犯罪学复习题完整版

《犯罪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一般认为,“犯罪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人类学家( C)提出来的(p3) A.加洛法罗 B.菲利 C .保罗·托皮纳尔 D.贝卡利亚 2.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D)(p7) 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 C.犯罪治理 D.犯罪预防 3.犯罪学是一门独立的(A )(p9) A.社会科学 B.人文科学 C.法学学科 D.心理学科 4.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p19) A.社会结构 B.犯罪现象 C.社会规律 D.越轨行为 5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 C )(p40) A.发展经济 B.制定法律 C.改善教育 D.奖励美德 6.关于犯罪原因,菲利提出了( B)(p49) A.犯罪二原因论 B. 犯罪三原因论 C. 犯罪四原因论 D. 犯罪五原因论 7.实证派犯罪学将犯罪学的研究从犯罪行为转向了( A)(p51) A.犯罪人 B.犯罪被告人 C.犯罪嫌疑人 D.犯罪被害人 8.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也随之不断(D )(p61) A.消失 B.上升 C.下降 D.发展变化 9.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犯罪具有(C) A.阶级性 B.相对性 C.社会性 D.政治性 10.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 )(p41) A."幸福计算"理论 B.性善论 C.社会解组论 D.刑罚个别化理论 11.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 C)(p114) A.内容体系 B.组织体系 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 12.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著名的() A.亚文化论 B.亚文化群论 C.文化解组论 D.文化冲突论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修订稿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第一部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以( A )为理论基础。 A.犯罪古典学派 B.犯罪人类学派 C.犯罪社会学派 D.犯罪心理学派 2、首先应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是( C )。 A.边沁 B.贝卡利亚 C.龙勃罗梭 D.菲利 3、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或道德异常的犯罪学家是( C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边沁 4、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代表作( B )中提出了“接触理论”。 A.《文化冲突与犯罪》 B.《犯罪学原理》 C.《少年犯罪的原因》 D.《命定的犯罪》 5、恢复性司法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简明概括是﹙ A ﹚。 A.有害的正义 B.无害的正义 C.普世的正义 D.绝对的正义 6、将犯罪人和被害人二者视为“刑事伙伴”或“犯罪搭档”的犯罪学家是( D )。 A.京蒂 B.施耐德 C.萨瑟兰 D.门德尔松 7、犯罪学家( D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着《犯罪学》。 A.龙勃罗梭 B.贝卡利亚 C.菲利 D.加罗法洛 8、功利主义的创始人( A )。 A.边沁 B.霍尔巴赫 C.孔德 D.菲利

9、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D )。 A.犯罪人类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学理论 C.犯罪生理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10、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代西方犯罪问题的犯罪学派是 ( A )。 A.激进派犯罪学 B.芝加哥学派 C.社会生态学理论学派 D.社会结构理论学派 11、被尊称为近代刑法之父的是( A )。 A.贝卡利亚 B.边沁 C.费尔巴哈 D.菲利 12、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 B )开始的。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 D.暴力犯罪 13、李斯特的犯罪原因观被后人称为( A ) A. “犯罪原因二元论” B. “犯罪原因三元论” C. “犯罪原因四元论” D. “犯罪原因多元论” 14、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A )。 A. 社会危害性 B. 形式多样性 C. 传染性 D. 违规性 15、( B )在犯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是犯罪发生的必然因素。 A.犯罪条件 B.犯罪直接原因 C.犯罪根源 D.犯罪相关因素 16、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 B ) A.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B.抑制犯罪动机 C.严厉打击犯罪 D.预防重新犯罪 17、强调刑罚的个别化的犯罪学派是( B )

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专业张远煌中国刑法、犯罪学与刑事政策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专业张远煌中国刑法、犯罪学与刑事政策考博真题-参 考书-分数线 一、专业的设置 张远煌老师的中国刑法、犯罪学与刑事政策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张老师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这一个方向属于刑法学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由于张老师每一年只带一个博士生,在这里提供各位考生,要想报考这个方向,很有必要跟张老师提前沟通。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刑法、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80中国刑法③3037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三、导师介绍 张远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分党委书记,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师考博英语 北师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北师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

2014电大《犯罪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2014电大《犯罪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犯罪行为的类型: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对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依据其内在的相似性所做的分类。 2、自然犯罪:是指违反一般人类所共有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情绪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违反了人的本性,因此在任何社会都会被视为犯罪。 3、被害赔偿:是指犯罪人或国家对于被害人因被害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失,损害或痛苦所进行的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 4、犯罪的心理预防:是指旨在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人能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做出符合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的行为选择,而对人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5、犯罪治安预防:是指出专门的社会控制力量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控制犯罪行为实施所需要的或可能利用的外部条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的实施,防止和减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和各种行政措施。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B)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2、根据犯罪现象的地位,犯罪现象可分为(AB)

A、主犯罪现象 B、副犯罪现象 C、常规犯罪现象 D、随机犯罪现象 3、按照犯罪形成的特点,犯罪行为可分为:(ABD) A、蓄谋性犯罪行为 B、突发性犯罪行为 C、无罪过犯罪行为 D、连带性犯罪行为 4、犯罪行为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ABC) A、犯罪决意 B、犯罪实施 C、犯罪准备 D、犯罪处理 5、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基本互动模式有:(ABCD) A、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 B、冲突模式 C、被害人催化模式 D、斯德哥尔摩模式 6、犯罪场包括:(ABCD) A、时间因素 B、空间因素 C、侵犯对象因素 D、社会控制疏漏 7、犯罪自然原因的特性包括:(ABD) A、原生性 B、间接性 C、间接性 D、非可控制性 8、下列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特性有:(ABC) A、决定性 B、普遍性 C、间接性 D、非可控制性 9、犯罪心理矫治的中心环节是:(C) A、改善生活态度 B、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 C、消除思想障碍 D、改善生活习惯 10、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论是:(AC) A、系统论 B、整体论 C、因果论 D、环境论 三、判断题 1、20世纪以来,随着女权的伸张,妇女地位的提高,妇女犯罪率明

《犯罪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犯罪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行为的类型:指根据一?定的FI的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对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依据其内在的相似性所做的分类。 2、自然犯罪:是指违反一?般人类所共有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情绪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违反了人的本性,因此在任何社会都会被视为犯罪。 3、被害赔偿:是指犯罪人或国家对于被害人因被害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失,损害或痛苦所进行的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自然犯罪 4、犯罪的心理预防:是指旨在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我控制能力,使人能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做出符合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的行为选择,而对人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5、犯罪治安预防:是指由专门的社会控制力量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控制犯罪行为实施所需要的或可能利用的外部条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的实施,防止和 减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的各种行政措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AB 3、ABD 4、ABC 5、 ABCD 6、ABCD 7、ABD 8、ABC 9、C10、AC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 1、X 2、X 共12分) 3、V 4、V 5、V 6、X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菲利认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都是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各种因素起作 用的程度和方式有很大不同,但总的来说,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大。 (2)据此他提出了“犯罪饱和法则”,即每-?个国家在客观上都存在着促使犯罪产生和变化的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并由此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故犯罪也有年终平衡,其增多或减少,比国民经济的收支还有规律。 (3)菲利的三因素论实际上标志着犯罪学多因素理论的建立,与此相适应,他提出了相应的犯罪控制理论,即在重疏导、轻刑罚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刑罚替代措施”的概念,主张以社会防卫概念取代刑罚的概念,在刑罚制度方面,主张广泛使用保安处分和其他预防性措施,并极力推崇不定期刑。 2、(1)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2)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3)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4)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3、犯罪现象基本包括:(1)犯罪状况;(2)犯罪特点;(3)犯罪规律 犯罪现象的特性有:(1)直观性;(2)综合性;(3)因果性;(4)相关性; (5)饱和性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

精品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第一部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以(A )为理论基础。 A.犯罪古典学派 B.犯罪人类学派 C.犯罪社会学派 D.犯罪心理学派 2、首先应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是(C )。 A.边沁 B.贝卡利亚 C.龙勃罗梭 D.菲利 3、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或道德异常的犯罪学家是( C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边沁 4、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代表作(B )中提出了“接触理论”。 A.《文化冲突与犯罪》 B.《犯罪学原理》 C.《少年犯罪的原因》 D.《命定的犯罪》 5、恢复性司法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简明概括是﹙ A ﹚。 A.有害的正义 B.无害的正义 C.普世的正义 D.绝对的正义 6、将犯罪人和被害人二者视为“刑事伙伴”或“犯罪搭档”的犯罪学家是( D 。)D.门德尔松萨瑟兰 B.施耐德 C.京蒂 A.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犯罪学》。7、犯罪学家( D D.加罗法洛C. B.贝卡利亚菲利A.龙勃罗梭 A )。8、功利主义的创始人( D.菲利B.霍尔巴赫 C.孔德 A.边沁 D )。9、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犯罪心理学理论犯罪人类学理论 B.A. 犯罪社会学理论 D.C.犯罪生理学理论。)10、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代西方犯罪问题的犯罪学派是(A B.芝加哥学派 A.激进派犯罪学 社会结构理论学派D.C.社会生态学理论学派 )。11、被尊称为近代刑法之父的是(A D.菲利C.费尔巴哈 A.贝卡利亚 B.边沁 )开始的。12、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B D.暴力犯罪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13、李斯特的犯罪原因观被后人称为( A )A. “犯罪原因二元论” B. “犯罪原因三元论”C. “犯罪原因四元论” D. “犯罪原因多元论” A )。14、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违规性 D. C. 传染性形式多样性A. 社会危害性 B. )在犯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是犯罪发生的必然因素。B 15、( D.犯罪相关因素C.犯罪根源 B.A.犯罪条件犯罪直接原因 )16、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B B.抑制犯罪动机A.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预防重新犯罪 D C.严厉打击犯罪)B 17、强调刑罚的个别化的犯罪学派是( B.实证犯罪学派A.古典犯罪学派 D .社会犯罪学派C.当代犯罪学派 )、一般认为,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之间的关系是(18 D AB.初犯年龄越大再犯可能性越大.初犯年龄与再犯可能性无关. 精品文档 C.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小D.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大

犯罪学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犯罪学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犯罪学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犯罪学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犯罪学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犯罪学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犯罪学期末考点

犯罪学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再度被害:就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在随之而来的调查与诉讼过程中,因不得不接受警方询问、出庭作证或进行控诉、辩论等活动,而再次遭受的物质损失(时间与金钱等)、人格侮辱与名誉损害以及精神刺激。这些因犯罪被害而来并具备被害性的损失、损害或痛苦,通称为再度被害。 2、犯罪场:就是指犯罪原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领域。或者说,犯罪原因产生犯罪效应的特定领域,称为“犯罪场”。其构成内容包括四种因素: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社会犯罪控制机制。这些因素给犯罪人以易于得逞的印象。无犯罪人则无犯罪场,通过控制犯罪场可以制止犯罪。 3、被害人贬值:犯罪人在预备,实施犯罪或就是犯罪后,为了防止产生或就是消除自己的犯罪感,有意无意地贬损被害人的存在价值,否定被害人的固有人格的一种心理纹饰活动。 4、犯罪饱与理论:每个国家都存在着促使犯罪发生与变化的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分别就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与人类因素。这三种因素就是不断变化的,并由此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每个国家始终都存在一定数量与一定种类的犯罪,犯罪始终处于与其原因相适应的饱与状态。环境与犯罪数量之间的比倒就是保持不变的,呈现动态的规律,有可能局部国家或地区犯罪会出现超饱与现象,但最终还就是会回到饱与状态。(菲利的观点) 5、犯罪标签理论:犯罪并不就是客观的,而就是人们主观的产物。犯罪之所以为犯罪就是因为人们将之解释为犯罪,即司法认定。任何行为本身都不就是有罪的,而就是社会把某些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她们贴上犯罪的标签。 6、犯罪亚文化:就是指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与遵循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如犯罪暗语,犯罪亚群体及其规则、禁忌与仪式,纹身以及与犯罪有关的手势、图像等非语言符号。 7.自然犯罪:就是违反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这种最基本的怜悯与正直的道德观念的犯罪,其为任何文明社会所不容,就是真正的犯罪。

犯罪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犯罪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具体见教材 二、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三、简答题 1、简述恢复性司法的基本模式 (一)被害人与犯罪人调解模式;(二)小组会议模式;(三)圆桌会议模式 2、简述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基本互动模式 (一)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 在此互动关系中,犯罪人觉得被害人具有某些可予“利用”的特征,或者,被害人是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实施了某些令犯罪人感到系属诱惑的行为。 (二)冲突模式 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因某种社会性联系而形成了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互动关系,并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常常互换角色,即出现被害人易位现象。互动的结果使得双方既是加害者又是被害人,而共同构成一个不断冲突着并发展到一方最终被害为止的社会互动过程。 (三)被害人催化模式 被害人因实施了某种行为而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了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不过是对于被害人“催化”、“刺激”或“推动”行为的一种还击或过当反应,其发生恰好是被害人的此类行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合乎规律的结果。 被害人的“催化”行为包括诱引、暗示、挑衅、激惹甚或加害对方等足以刺激对方不适当地采用侵害行为作为反应的行为。 比如:伤害案件中,被害人“首先挑起争端并诉诸暴力”而招致对方的伤害;性侵害案件中,“被害人的性诱惑”,即被害人针对具体对象或泛对象进行性诱惑,从而招致被诱惑者的性攻击。 (四)斯德哥尔摩模式 1973年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起银行抢劫案中,两名恐怖分子将部分银行职员扣押在金库内,人质中的一名女性竟与一名恐怖主义分子产生了爱情。这种被害人与加害者之间彼此产生赞赏、喜爱的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的情况,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症状” A: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由开始的敌对、冲突转为积极地结成联盟,即以“打”起始而以“交”告终; B:被害人对当局和法律抱持怀疑与敌视态度,回忆自己的被害过程时,被害人更多想起的是加害人的友好行为而不是其暴行。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古典犯罪学派和实证犯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古典犯罪学派是在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产物,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派的观点正是资产阶级这种政治地位的反映和表现。这一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和唯意志论。同时,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特别是自然法学派和社会契约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古典社会学派的理论观点。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卡里亚、边沁和费尔巴哈。

英国剑桥大学犯罪学哲学硕士入学要求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位于英国的剑桥市,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剑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第二大最古老的大学,同时也是全球第七大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市是英国剑桥郡的行政中心,它是一座大学城。剑桥市位于伦敦北部50英里左右的东安格利亚地区,是高科技中心Silicon Fen的核心地带。剑桥大学校内有许多着名的建筑,如:卡文迪什实验室、国王学院教堂、剑桥大学图书馆、圣约翰学院教堂塔等。立思辰留学360为大家解析该校的犯罪学哲学硕士(MPhil in Criminology)课程。 专业描述: 剑桥大学的犯罪学哲学硕士以及其研究型硕士时长一年,是全英国最大的全日制犯罪学专业之一,每年招收40个左右的学生。该专业在英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名望和声誉,并且受到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协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ESRC)的认可,同时意味着该专业的申请者可以申请1+3 ESRC金融援助。该专业的教学包括核心模块以及四个主题领域话题的研讨会。核心模块是必修课程,帮助学生熟悉当代犯罪学思想和研究成果,研讨会主要涵盖四个主题领域的话题。对于想要进入到博士阶段学习的学生,犯罪学学院强烈推荐学生先申请研究型哲学硕士学位,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将会直升到博士学位阶段。 就业方向: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剑桥大学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会继续深造以取得博士学位或者研究型硕士学位,其它一部分学生会从事律师、刑侦、监狱管理等与法律有关的职业。 入学要求: 学术要求:英国大学的2.1等荣誉学位,且成绩优异,或者达到同等程度; 语言要求:雅思7.5分以上,且单项不低于7.0分;或托福笔试637分以上,且写作不低于5.5,或托福网考110分以上,且单项不低于25分;无双录取。 申请材料: 申请表;学历证明级成绩单;英语语言能力证明;个人简历;两封推荐信;银行资金证明。 授课校区: 剑桥大学

犯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教程文件

犯罪学考试题目及答 案

犯罪学2015.7 题型:单选:20道/20分多选:5道/10分名词解释:5道/15分简答:5道/25分论述:2道/20分综合论述:1道,10分名词解释:1.犯罪学:关于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的知识与理论体系。 2.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时空中表征、 状述和反应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括。 3.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 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

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是犯罪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4.犯罪人: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以 及其他严重社会越轨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责罚的自然人。 5.犯罪的自然原因:是指触引、促发 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主体存在与活动的外部自然环境的诸因素及其过程。 6. 犯罪的文化原因:是指触引、促发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主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文化背景的诸因素及其过程。 7.犯罪亚文化:是指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

循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 8.犯罪的个体原因:是指触引、促发 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生物、生理、心理特质与观念结构等主体的内在素质及其相互关系。 9.犯罪预防:是指国家、社会(群体、 组织、社区)和个人所采取的旨在消除犯罪原因、减少犯罪机会、威慑和矫正犯罪人,从而防止犯罪发生或减少犯罪发生的策略与措施的总和。10.犯罪的社会预防: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发展经济,完善制度与文化,组织和管

2016年东师秋季《犯罪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犯罪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错)1.“万恶淫为首”,此为我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孔孟儒学所奉行的性道德信条。 (对)2.人类性行为不仅是性生理本能的反映,而且是包括、情感、道德形态影响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 (错)3.我国现今性犯罪的增长同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 (错)4.我国《宪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虽有“青少年”这一称谓,但对“青少年”的概念(并未)作出明确的表述和界定。 (错)5.从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年龄结构来分析,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比“文革”前提前了1到2岁 (错)6.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分类,可将犯罪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经济犯罪,性犯罪,激情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街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 (对)7.犯罪概念回答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犯罪的形式标准、犯罪的本质意义以及犯罪的应然期待。(错)8.犯罪的形式标准,严格地说,就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具体犯罪。 (对)9.总体犯罪现象由个体犯罪现象构成,个体犯罪现象包含在总体犯罪现象之中,它们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错)10.某个个体犯罪现象的变化对于总体犯罪现象的波动,有直接而根本的影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犯罪学犯罪分类结构。 (1)犯罪主体性质类型,基于主体性质的特殊特征,展开犯罪分类。 (2)犯罪行为性质类型,基于行为性质的特殊特征,包括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行为附随情况等的特殊表现。 (3)犯罪特殊类型。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2)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着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3)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在预防和化解上狠下功夫 (4)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建设 3、财产犯罪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1)贫富差距,贫富差距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经济根源,是财产犯罪滋生的重要原因。 (2)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从社会问题的角度看,失业是犯罪滋长的重要诱因。 (3)文化冲突,现代文化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和,以及在交流融和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冲突。 4、暴力犯罪的对策有哪些? (1)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发展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犯罪学体系研究30年述评_陈谦信

犯罪学体系是指在有关犯罪学的知识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各个部分间的结构关系,即犯 罪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关系。它是犯罪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反映和系统形式。它有两种含义,即作为犯罪学教科书的体系和作为犯罪学学科群的体系。[1]7犯罪学体系关系到犯罪学的成熟与发展,关系到犯罪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在对其具体内容体系的划分上,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旨在对我国犯罪学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关于“犯罪学体系”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概括性梳理,尝试选取相关论点进行阐述,并做出简要评论。 一、犯罪学教科书体系 1. “罪前篇—罪中篇—罪后篇”体系说“罪前篇—罪中篇—罪后篇”体系说认为,依照犯罪的自然过程,应将犯罪分为罪前、罪中、罪后三个阶段来研究,并以如何消除犯罪为整个犯罪问题的归结。此体系说将犯罪学理论体系划分为三篇,即“罪前篇”、“罪中篇”和“罪后篇”。“罪前篇”共有四章,分别为“犯罪与犯罪学现状”、“犯罪行为”、“犯罪分类”和“犯罪原因”,以“犯罪原因”为主章,其余三章为辅论。因为原因论虽是犯前阶段主要论题,但必须从现状与行为谈起,使初学者有一个认识基础,才能进一步探究犯罪原因,也才能使初学者认识 到犯罪分类理论的实质。“罪中篇”共有两章,以“犯罪实施”为主章,辅以“年龄、性别的犯罪学意义”一 章,因为“犯罪实施”是犯罪学的一个新增论题,是研究犯罪活动规律的论题,而犯罪是有年龄与性别的特点的。“罪后篇”共有三章,以“犯罪预防(犯罪的防治)”为主章,辅以“罪后诸问题”与“犯罪行政”两章,因为探究犯罪预防必先从罪后诸问题开始,并以犯罪行政为助力。[2]前言 “罪前篇—罪中篇—罪后篇”体系说,按照犯罪 的自然过程来构建犯罪学体系,形成“罪前—罪中—罪后”的体系,这符合事物最初的存在形态。从这个 意义上说,这种体系说有其合理之处。这种体系中除了关注“犯罪原因”外,还将“犯罪预防”纳入到犯罪学体系中来研究,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一个较大的进步。但这种体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体系,只是对犯罪最初形态的一种阐述。此外这种体系中对犯罪现象的研究过于薄弱。 2.“绪论—犯罪原因—几种主要犯罪—犯罪预防”体系说“绪论—犯罪原因—几种主要犯罪—犯罪预防”体系说认为犯罪学由以下三个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第一,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犯罪的情况、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第二,我国犯罪现象存在的原因,这是犯罪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第三,我国社会的犯罪预防措施。故而,此体系说主张犯罪学理论体系可以这样建构: 中国犯罪学体系研究30年述评 陈谦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犯罪学体系即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关系。它有两种含义,即作为犯罪学教科书的体系和作为犯罪学学科群的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犯罪学体系研究30年的发展史,说明了我国对犯罪学体系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由浅入深,由片面走向全面。 关键词:犯罪学体系;教科书体系;学科群体系;述评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0)01-0092-05收稿日期:2009-09-10作者简介:陈谦信(1981-),男,福建长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刑法学、犯罪学研究。 第12卷第1期石家庄学院学报 Vol.12,No.12010年1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Jan.2010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3答案 综合考核答案

国开(内蒙古)00383-犯罪学-形考任务1答案 第1题 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设计()。 A. 犯罪预测 B. 犯罪对策 C. 犯罪预防 D. 依法处理犯罪 第2题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所采取的行政性()的总称。 A. 罚款 B. 处理行为 C. 打击措施 D. 强制措施 第3题 犯罪人的()是其犯罪个人原因中最直接的犯罪因素。 A. 人生观 B. 心理特征 C. 思想观念 D. 世界观 第4题 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A. 犯罪预防 B. 依法处理犯罪 C. 改造罪犯 D. 科学的犯罪预测

第5题 对犯罪预测做出最早尝试的是() A. 美国的欧林 B. 美国的格卢克夫妇 C. 美国的伯吉斯 D. 美国的梯伯滋 第6题 要控制和减少犯罪,必须要筑好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即() A. 家庭防范 B. 单位防范 C. 社会防范 D. 学校防范 第7题 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 A. 目的 B. 规律 C. 原因 D. 动机 第8题 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德国的李斯特 B. 意大利的贝卡利亚 C. 意大利的龙勃罗梭 D. 美国的希利

第9题 研究犯罪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 比较论证法 B. 社会调查法 C.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D. 数理统计法 第10题 综合治理违法犯罪的中心环节是() A. 改造罪犯 B. 科学的犯罪预测 C. 依法处理罪犯 D. 犯罪预防 第11题 把统计学的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上,首推意大利犯罪学家() A. 贝卡利亚 B. 菲利 C. 盖拉威 D. 赫德森 第12题 依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自然犯罪和() A. 对国家法益之犯罪 B. 对个人法益之犯罪 C. 对社会法益之犯罪 D. 法定犯罪 第13题

犯罪学单选

单项选择 一、 1、联合国每隔( A )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商讨犯罪控制问题,此即“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一年 2、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 B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3、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关是。( A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B、各级政府 C、各级党委 D、政法部门 4、文化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索斯坦·塞林 B、罗伯特·默顿 C、艾伯特·科恩 D、劳埃德·奥林 5.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 C )。 A.多拉德 B.萨瑟兰 C.弗洛伊德 D.斯金纳 6、“白领犯罪”最早是由( D )提出的。 A龙勃罗梭B李斯特 C塔尔德D萨瑟兰 7、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贝卡里亚的主要观点是( B )。 A、天生犯罪人论 B、自由意志论

C、犯罪饱和律 D、三元论 8、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 D )。 A、50年代初 B、60年代初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9、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的下限是( A )。 A、14岁 B、16岁 C、18岁 D、20岁 10、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 C )。 A、暴力犯罪的研究 B、女性犯罪的研究 C、青少年犯罪的研究 D、反革命犯罪的研究 11、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地研究( C )。 A、犯罪工具 B、犯罪地点 C、犯罪原因 D、犯罪载体 12、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如染色体、( C )等生理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都对认知犯罪的个体原因有了新的发展。 A、年龄 B、遗传基因 C、荷尔蒙 D、性别 13、犯罪现象的核心是( B )。 A、犯罪率 B、犯罪行为 C、犯罪人 D、被害人

犯罪学期末论文

犯罪学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 学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形式。青少年网络犯罪智商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本文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和研究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提出了防范这类犯罪的几点建设性意见。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防范对策。 第33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10-19岁网民数占27.3%,20-30岁网民占29.8%。[①]可见青少年网民数量非常巨大。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现,色彩纷呈的网络世界驱使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活动,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较之其他犯罪行为更大。近几年我国网络犯罪的数量不断上升,犯罪者却多为青少年。青少年网络犯罪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针对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必须把握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本质及内涵,正确认识其成因,有针对性地防范与惩治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 (一)网络犯罪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网络犯罪的概念,从犯罪学意义上来看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其特性,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危害社会信息安全、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②]而从刑事立法方面来定义则是指个人或者单位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与解码等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攻击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传统犯罪的总称。[③]从上述两种网络犯罪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网络犯罪具有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