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可编辑版】1.doc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可编辑版】1.doc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可编辑版】1.doc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可编辑版】1.doc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可编辑版】1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共莱西市委办公室《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卫生系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围绕构建和谐卫生这条主线,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融入贯通在整个工作中。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组织活力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工作大局,以全员学习、全程学习、集中学习为基础,全面提高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

后于时代。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必须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实现知识不断更新,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提高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广大卫生工作者开拓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广大卫生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公共卫生、农村合作医疗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了加快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市卫生发展的新局面。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

1、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卫生局党委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五带头”学习活动:

即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撰文,带头听课,带头调研。认真研究卫生改革发展,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抓好党支部的班子建设;以“三会一课”为主要载体,抓好党员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等规章制度;抓好党支部的阵地建设,安排固

村庄整治工作方案

村庄整治工作方案 **镇位于**市南部,距市区27公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贵新高等级公路、210国道、墨(冲)平(塘)县道穿镇而过,**河绕城流淌。2000年**镇被列为**省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2010再次列为全州“185工程”示范镇、**市产业聚集区以及全州重点打造的5个镇区人口发展为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之一。新坪村位于**镇北面,距集镇仅2公里。劳动力和水源充沛,社会稳定,群众积极,有较好的种植基础和发展意识。该区涉及3个村民小组,260户,1451人,耕地面积848.57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在黔南州“185”工程、村庄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农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基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等方面成效显著。现将我们在村庄整治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抓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自觉加入到村庄整治行动中来。 以全州“185”工程、村庄整治示范点为契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只有把农村经济搞

上去了,才能增强农民加入到村庄整治行动的信心。全村2010年发展大葱、玫瑰花种植示范区建设250亩,辐射带动1500亩。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以种植玫瑰花、大葱、养兔等5个特色种养殖合作社,直接带动群众500余人,2010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元,比上年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长 %。2010年以来全村自愿报名参加村庄整治的有182户,占总户数的70%。全村上下形成了政府在政策、技术、资金和物质上予以指导、支持,村民自发组织,投劳投资参与“村庄整治”的新热潮。 二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按照“先规划后整治,先设计后施工”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策划方案,我们委托**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镇新坪村村庄整治规划》,经论证审批后作为新坪村村庄整治建设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深入调研把布依族建筑元素引入到房屋包装改建中来,确保了示范点改建风格户户有不同、家家有特色、整体有看头,凸显布依民居特色。 三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布依民居风格特色、乡村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为准则,寻求不同模式整体推进,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干工作,切实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房的实用性。首先对全村现有建筑物质量进行调查,分为三类,一类是建筑质量较好的,包括砖房和在建房,该类建筑占总数的90.8%;二类建筑建筑质量一般,以石房为主,

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嵊泗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规划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目前的规划工作尚存在许多问题,规划的指导作用还不能真正发挥。特别是村庄规划的编制,科学性、可行性不强。 一、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编制理念缺乏创新。在村庄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单位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对村庄原有的区位、经济、资源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村庄的历史文化缺乏理解,对村庄发展的需求认识不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只是将当地政府的意见文本化,而不注重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使得村庄规划变得千篇一律,更多体现出村庄被城市化的味道,导致实施主体对规划的不认同,无法有效的激发其对规划实施的积极性。 2、规划内容缺乏深度。多数村庄规划基本等同村庄整治规划,很大篇幅集中在农房美化、治污改厕、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方面,而对于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指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设计篇幅过少,无法有效指导村庄发展。 3、编制过程缺乏互动。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乡镇,而规划的实施主体往往是社区、村,公众参与明显不足。作为实施主体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村民意愿等的调查不重视,流于走过场,导致很多规划无法得到村民的认同,实施过程难度加大。

4、规划表达缺乏动态。村庄规划中空间布局的规划占有很大篇幅,设计单位往往试图采用简单的空间布局来描述村庄建设远景和实施手段,更多体现的是现状和远景建设成果两个静态比较,缺乏实施计划性的研究,缺乏实施过程各节点的动态描述,对规划的实施过程缺乏有效引导,规划实施进程表达缺乏可读性,导致实施主体憧憬美好未来却又无从着手。 二、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村庄规划。 为了解决目前村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村庄规划,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要求,以面向实施的理念来编制村庄规划。 1、提倡公众参与,建立村庄规划互动机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能仅限于规划主体单位、设计单位、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闭门造车,更多的应该让规划实施单位和民众参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可以采用召开村民代表现场座谈会、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让村民更多的参与其中,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实现互动。综合社会各层面的意见,掌握村民意愿,总结规划需待解决的问题,实现有的放矢,使村庄规划变为体现他们生活、生产意愿的规划,同时有利于今后规划的实施。 2、强化村庄特色,体现村庄规划因地制宜。通过对村庄历史文化的解读,对人文风情的体验,对产业功能的分析和村庄布局肌理的梳理,继承发扬村庄文化、把握村庄特色、挖掘村庄潜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1.4.2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1.5 规划原则 1.5.1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1.5.2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1.5.3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1.5.4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1.5.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6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5.7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1.5.8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1.6 编制依据 1.6.1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2 城镇总体规划; 1.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4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5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1.6.6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1.7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1.8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第十次党代会、县委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年”活动,全力做好全乡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县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我县旅游立县战略;以全面建设幸福乡村,完善村庄最基本的公共设施,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标,从我乡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群众在全乡营造一个环境整洁、村容村貌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明确整治项目,规范运作程序,量化整治任务,强化政策引导,使村庄整治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2、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部门帮扶力度。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区别城乡差异,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村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4、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各村根据本村农民经济实力,制定治理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 5、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环境的原则。以满足群众实际需要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推山、不砍树,不随意拆房开路或取直道路,维护农民利益,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内容目标 1、编制规划。编制规划是做好整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坚持用规划统筹各方资源,统一各方步调,统领整治工作。各村要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优美”的原则,制定《村庄整治规划》,规划要体现创建美好环境,建设幸福家园的主基调,要体现环境整治常抓不懈,防止反弹的长效性,要体现短治出成果,维护见成效的时效性。各村在2月20日前将整治规划报乡环境整治办公室。 2、清理五乱。整治工作以清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各村要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清理,精心部署、明确责任、迅速行动、强力推进,彻底清除街道和院落的垃

乡镇中心村庄规划实施方案

乡镇中心村庄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作用,根据省、市、县的要求,现提出全乡各村中心村庄规划实施方案: 一、中心村庄规划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心村庄规划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进一步改变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尊重农民意愿。在中心村庄规划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全过程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中心村庄规划在审批公布之前应充分听取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增加农民对中心村庄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农民的集思广益,在规划上要克服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3、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功能的原则。中心村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4、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要体现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和传统特色。中心村庄规划要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习俗。中心村庄规划要科学合理,集聚要适度有序,要切实重视并保护

中心村庄特色。 二、中心村庄规划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编制中心村庄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心村庄的位置,规划要力求体现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中心村庄布点规划 1、中心村庄布点规划,要依据相对集中的原则,规划布局结合学校、村部等公益设施集中的地方设置中心村庄。 2、规划中心村庄的规模:我乡属山区,中心村庄规模应在60户左右,户均占地不得超过220平方米。彻底打破宅基地私人所有传统观念,厂实行每户一处宅基地制度。 3、中心村庄应预测村发展的规模及并入该中心村庄的其他自然中心村庄或村民组,并作为中心村庄规划的规划布点,确定户数及用地规模。中心村庄规划,从选址上首先要提高新建房屋的避灾能力。 编制中心村庄建设规划 依据中心村庄布点规划,结合中心村庄现状,规划房屋要与原有永久性房屋有机衔接,要选择符合规划要求的原有砖混房屋大多数的朝向和标高作为新规划房屋的基准,编制中心村庄建设规划,并形成规划成果图。在编制中心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信、卫生、绿化、防灾等设施的规划。主建筑物幢与幢前后间距满足日

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篇一:布局编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地方、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无关精神,统筹安排、科学指点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据和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国土资耕发[20XX]号)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文件精神,结合 的实际,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点思维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地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动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厉”土地治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全体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添加有效耕地面积、进步耕地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顿复垦等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逾越式发展。 二、编制准则

1、依法依规科学布局。以《土地治理法》等无关法律法规为根据,细化和落实《 区土天时用总体布局(20XX-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正当确定土地整治指标,明确布局期间的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严重工程和相干政策措施等,确保布局的全面实施。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步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互相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思考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统筹安排全区土地整治指标任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到上下衔接;增强部门协调,做好与城乡布局、区域布局、行业布局等相干布局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专家队伍,增强协作,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好土地整治布局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布局编制的公众参与,顺便要思考相干利益人的意见,加强布局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专制决策。

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三篇

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_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三篇 【医院工作总结】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环境整治实施方案(1)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根据《凤县xxxx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现就xxxx镇xxxx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全面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建立起农村保洁队伍,健全好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各村(社区)应重点改善212省道、凤太路沿线环境卫生,力争到xxxx年底,实现”两整治两建立一达到”的任务目标,即:整治环境卫生、整治镇容村貌,

完善保洁队伍建设、建立垃圾处理体系,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公路沿线和村容村貌治理,强力推进村庄内部环境整治。 全镇在去年全面开展卫生整治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以”八清”和”除三乱”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212省道和凤太路沿线两侧5米内无”三堆”(垃圾堆、柴草堆、沙石堆)。村庄内部合理布局农户粪土、垃圾、柴草、沙石堆放点,每20户应设立1-2处集中堆放点。开展河道环境整治活动,各村必须做到辖区内河道无面源垃圾。清理农户室内外卫生,规范畜禽养殖,治理乱搭、乱建,保持村庄整洁。完善镇区范围内包括公厕、路灯、休闲场所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庄服务功能。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巩固提高公路沿线和重点区域保洁效果 各村要在去年确定的卫生保洁制度上狠下工夫,探索出

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规划定位。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 (二)工作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坚持有序推进、务实规划,防止一哄而上,片面追求村庄规划快速全覆盖。 (三)工作目标。力争到X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暂时

没有条件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在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对已经编制的原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经评估符合要求的,可不再另行编制;需补充完善的,完善后再行报批。 二、主要任务 (四)统筹村庄发展目标。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五)统筹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 (六)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七)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

全乡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全乡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改善全乡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现就20**年度全乡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为整治内容,围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重点整治对象对全乡自然村庄深入整治;全面建立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着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即治即管,巩固已有整治效果;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主要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对外形象;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提升村庄管理水平。 二、时间安排 (一)全面启动阶段(2月25日一3月31日)。重点完成主要道路沿线自然村庄和镇区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全面完成20**年度自然村整治任务。 (二)深入推进阶段(4月1日一4月30日)。认真对照省级整治标准,组织对所有整治村“回头看”,及时跟进进行长效管护措施,确保所有自然村实现“即治即管”。 (三)全域验收阶段(5月1日一5月31日)。5月10日前,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全域验收工作;5月31日前,全面完成省级全域验收。 (四)常态监管阶段(6月1日一12月31日)。全面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乡所有整治村庄全面实现常态管理。该阶段重点做好常态督查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村庄面貌整洁有序。村民房前屋后和自家院落卫生整洁,生活垃圾入桶,家畜家禽圈养,圈舍清洁卫生。村庄内无裸露垃圾、无零散的草垛杂物、无乱堆乱放。无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无

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村庄道路两侧、公共场所、房前屋后能绿尽绿、应栽尽栽。村内树木得到妥善养护,无乱砍乱伐,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二)生活垃圾妥善处置。村庄垃圾收集设施和清运设备配置合理,服务半径一般不超70米,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取得进展,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村组保洁、乡镇集中、县转运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高收集率,建立健全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 (三)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结合城镇化工作,加快集镇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并正常运行。已投入使用的农村集中居住区,要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在年内建成可满足实际需要的污水处理系统,并运行。全面清理简易旱厕,实施卫生户厕改造工作,消除露天粪坑。污水无向街道、河渠、田间直接排放现象。对污染的河渠沟塘进行疏浚,要及时清理沟塘内积存垃圾、漂浮垃圾、秸秆等废弃物,维护水系和坡岸环境,确保水质清澈,岸坡整洁,保持“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四)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各村居为村庄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对散养户划片集中,已废弃的养殖棚舍要彻底拆除,避免村居零散养殖;对整治区域内上规模的畜禽养殖点,要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庄台内无畜禽养殖污染源。 (五)农村道路通达安全。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路肩整洁、平整顺直,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桥涵、构造物完好。交通标志、防护设施完好,沿线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打谷晒场等影响车辆安全的脏乱差现象。镇村公交、校车等通行安全,村道路肩宽度适宜,平交道口、急弯、陡坡、宽路窄桥等路侧险要路段设有警示标志。 (六)公共设施运行良好。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等有专人维护,设施完好、维护到位、使用正常。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

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核心内容摘要剖析

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核心内容摘要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中国城镇化背景。在过去30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在均衡、包容、和谐的前提下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发展,成为目前城市和乡村共同面临的课题。 建村如村,而不是建村如城,我们不能像“打造”城市一样去打造一个乡村,也不能在推倒之后像重新竖起一个城市新区一样去毁掉一个原生态的乡村。乡村建设的大量工作都会在村落更新上发生。 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先纠错,才能避免以试错的方式形成高代价成果。 纠错,需要认清在村落更新中文化保护的五大误区:把装修当文化,把造价当原则,把规模当成绩,把工艺当装饰,把更新当开发。 就乡村建设的核心价值来讲,人是主体。不仅要解决为什么人而建、为什么人而回归乡愁的问题,还要解决什么人来建的问题。要在村落更新中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就需要遵从“有村有人,有房有田,有居有社,有车有行”的四项原则。“有村有人”,是指可持续的乡村建设,需要有原生居民的持续居住,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带有深深的田园肌理的痕迹,是乡愁不能抹掉的部分。“有房有田”,是指可持续的乡村建设,除了要保护房子,还要保护生态产业。“有居有社”,是指除了保护原生居民外,还要保护他们的聚落文化生活,这是居民的凝聚力所在,也是村落的生命力体现。“有车有行”,是指在一些村落改造中,修路曾经成为第一件大事,路修宽了,汽车进了村,但

是少了阡陌交通步行相达带来的邻里关系。我们倡导田野间的步行健康生活,需要还汽车道给乡间小路。 村落更新的宗旨在于恢复乡村生活活力,进行本土文化的保护;遵循四项原则,建村如村,是回归乡愁的有效途径。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李郇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 规划者往往延续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模式,以城市空间理念与建设标准进行村庄规划,强调城市发展意图而忽略群众诉求,导致新旧村落空间分离与规划难以实施。 实际上,村庄规划的本质应是以公众参与为主的新社区规划。其本身是一种纯农业公共产品,实施有赖于以村民为本位、多方参与互动而凝聚的公众力量。在村庄发展日趋分散化与去集体化的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核心在于找回农村传统的集体主义、培养村民的自组织能力,让村民持久受益。在实践中,规划师具有多重身份:引导村民参与规划、表达诉求的引导者,整理需求、挖掘资源、分析研究、制订方案的规划者,联系政府与村民、统筹双方力量的沟通者等。 这种规划模式,我们称之为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新社区规划,源自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考。人居环境科学指出五大系统的产生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互动的结果,强调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应以人为本。秉承该原则,我们通过以群众参与为核心,实践完整社区建设;以培育精神为根本,形成可持续基础;以奖励优秀为动力,激励群众广泛参与;以项目活动为载体,融合人与社会空间关系;以分类统筹为手段,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1.4.2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1.5 规划原则 1.5.1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1.5.2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1.5.3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1.5.4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1.5.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6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5.7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1.5.8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1.6 编制依据 1.6.1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2 城镇总体规划; 1.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4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5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1.6.6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1.7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1.8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住建厅《关于开展村庄整治促进美好家园建设的意见》(建村[2011]28号),现就我区村庄整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为原则,以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规划有序、风格统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秀美乡村。 二、工作目标 在我区三个乡(镇)中挑选出短时期无规划开发征收的或有条件的村庄,作为村庄整治的试点,按照基础条件具备、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高、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的原则,重点推进3个乡(镇)村庄整治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以线促片,实现乡乡都有示范点,引领和推动全区村庄整治工作。 三、实施内容 1、统一村庄建筑风貌。按照住建部门《村庄建筑图集》要求,突出地方建筑风格和乡村特色,注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在村庄整治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行统一建设、统一风格,逐步建成一批设计精巧、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农村美好家园。

2、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对试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和道路硬化,修建引排水设施,进行农网改造,配套建设文化室、村民广场和公共厕所,安装体育健身器材,有条件的村庄铺设天然气管道或进行沼气工程建设,使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3、抓好村庄环境整治。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的要求,发动村民自行主动拆除危旧房屋、猪圈、厕所、院墙等,自觉清除村庄内垃圾杂物,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在村庄内实行卫生保洁责任制,对河流、池塘和引用水源进行保护,农户主动做好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卫生保洁责任人定期对村庄公共场所、道路进行清扫,使村庄更加靓丽整洁。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根据村民自愿推选出村民理事会,并通过村民理事会或“一事一议”方式,建立健全村庄民主管理和建设发展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将村庄整治工程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抓景点开发,建立农家乐旅游点;抓产业培育,建立农林渔牧基地,促进农业增收,带动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繁荣,使村庄整治工作更具活力。 四、实施步骤 1、启动准备阶段。成立大观区村庄整治工程指挥部,出台实施方案,确定乡(镇)村庄整治点,委托设计院进行村庄整治规划设计。 2、动员部署阶段。召开全区村庄整治建设工程动员大会,与各有关乡(镇)签订村庄整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村庄整治点规划设计。 3、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启动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完成试点

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质量,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的村庄,包括农场、林场、工矿区居民点等(以下统称为村庄),组织编制规划,应当遵循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原则,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保护历史文化,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村庄包括行政村、中心村和基层村。行政村是指村民委员会所管辖的行政区划范围;中心村一般是指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或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周围地区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村庄;基层村一般是指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含农场、林场和独立工矿区居民点)。 第五条村庄规划一般分为行政村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编制行政村总体规划应一并编制所辖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经济

条件有限的地方必须包含中心村和重点基层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行政村与基层村重叠的直接编制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 第六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遵循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云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确定的规划原则,符合《村镇规划标准》、《云南省村庄建设与整治技术导则》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标准规范。同时,要以上层次和同级法定相关规划为依据。 第七条村庄规划必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成果中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含义清晰;图纸所表达的内容应与规划文字说明一致。对于农民关心的项目,规划要力争做到让农民看得懂,以便广泛征求意见。村庄规划成果文件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由县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八条编制村庄规划,须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基础资料由县和镇(乡)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提供,并协助规划编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完成基础资料汇编。 第九条编制村庄规划,须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方可按程序上报批准实施。 第二章行政村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第十条行政村总体规划是对村民委员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中心村、基层村等各类居民点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第十一条行政村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村庄规划的要点

村庄编制规划的要点 一、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 (一)多规合一 按照“多规合一”的总要求,村庄规划编制要做到规划工作底图、技术标准、规划范围、规划指标、规划目标期限、规划数据建库等方面统一。 (二)突出村庄特色 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全域规划的理念,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千村一面”。 (三)坚持保护建设并重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好建设开发的生态底线,为生产、生活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坚持“听民声、汇民智、重民意”的工作理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诉求,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参与集体决策,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村庄规划编制流程 从现有的村庄规划编制来看,村庄规划编制大致需要以下七步程序:工作准备、现状调研及分析评价、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方案编制、村民意见征询、规划论证审查、规划上报。 (一)村庄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准备(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召开规划动员会等)、技术准备(选定规划编制技术协作单位、确定规划编制技术方案、工作方法与技术培训等)与经费准备(编制经费预算报告、申请经费等) (二)村庄规划基础调查及分析评价 1、资料收集 制定村庄基础资料调查表,向县乡镇相关部门及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收集材料,充分掌握村域范围内自然资源状况、地质灾害、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资料。 2、入户调研 深入开展驻村调研、逐户走访,详细了解村庄发展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和人文风情,充分听取村民诉求,获取村民支持。

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及总体工作计划

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及总体工作计划 编辑推荐更多文章: 婚礼亮点创意与实施方案计划 农业环境调查计划及实施工作计划 XX年区妇联总体工作计划 XX年公司党委工作要点 为实施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各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计划,进一步做好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根据建设部、省建设厅、泰安市建设局《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村庄整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完善村庄最基本的公共设施,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村庄整治工作总的思路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整

治,后规范;先试点,后推广;先近期,后长远”的工作原则进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整治项目,规范运作程序,严格按规划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建立政策体系,引导村庄整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注意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和设施,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 4、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推进,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5、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随意拆房开路或取直道路,维护农民利益,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村镇人居环境。

山东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试行稿) 山东省建设厅 2006.02.19

前言(初稿) 本导则主要为指导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而制定。 根据建设部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政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省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本导则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反馈给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

目录 1、总则 1 1.1 规划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规划依据 1 1.4 规划原则 1 1.5 规划任务 2 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 1.7 规划期限 2 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 2.1 村庄用地分类 2 2.2 宅基地标准 3 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 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3 3、村庄分类 3 3.1 村庄规划分类 4 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4 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4 3.4 村庄撤并 5 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 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 4.2 规划布局原则 5 4.3 规划布局类型 6 5、住宅 6 5.1 住宅建设标准 6 5.2 住宅设计原则 6 5.3 住宅平面设计 6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我县特点、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加快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村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镇农村住宅建设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 在规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为整体推进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示范和依据。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农村防火规范(GB50069)》 《防洪标准(GB50201)》 《农村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 《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CECS354)》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DL493)》 其他相关规范 三、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切实以规划带动解决***村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搞活经济,立足生态农

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方案

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乡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加快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步伐,根据市、县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完成6个省批建设点整治建设任务(见附件1),并达到省市考评验收要求,其中省建设点5个,市县自建点1个。 2.抓好福村村和谐秀美乡村示范中心村、下坑村竹林和谐秀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点建设。 二、工作重点 1.基础村点: (1)抓好“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着力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房、改环境”六大关键工作,确保区域内农户100%覆盖,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2)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主推具有客家风格坡屋顶或马头墙的新房型,确保新建房屋100%采用新房型。 (3)积极推广集沼气池、化粪池、有机垃圾发酵池于一体的“三池合一”型沼气池,实现改厕、改能与垃圾处理同步推进。 (4)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推广普及使用太阳能。 (5)推进“森林村庄”建设,抓好村庄出入道路绿化、村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 (6)全面建立“1+3+5”农村垃圾运行机制,搞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7)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确保省批建设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以上。(8)组建运作规范、管理有效的农民合作社,有1/4以上的农户组建或加入农民合作社。(9)有条件的村庄逐步完善社区服务建设。

2.村落连片点: (1)对连片村点进行全域性、一体化高标准规划建设,全面完成“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建设任务。 (2)整合资源,充分发掘当地自然景点、古迹保护、特色农业、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民俗等元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农家乐。 (3)逐步完善村民议事、文化活动、医疗卫生、警务调解、农资超市、便民服务、休闲广场等社区服务设施。 (4)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社区”等管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等民主制度,探索创建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 (5)完善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 3.村镇联动点: (1)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好村镇联动点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计划。 (2)按照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街坊美化、环境绿化、产业强化、商贸繁化、服务优化、管理细化、生活现代化“十化”要求,全面加快圩镇整治建设。 (3)按照省批建设点要求,把圩镇周边村庄作为城中村、郊区村进行整治打造,一并纳入村镇联动点范围,重点解决水、电、路、厕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改善圩镇周边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4)把圩镇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集镇和周边村庄综合配套、联动建设、同步推进。 (二)市县自建点。(1)围绕“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重点抓好“路、水、厕、房及周边环境整治”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内容 一、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分析 1、现场调研 规划设计人员在当地管理部门指导和配合下,采取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当地自然、人文情况、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各农户房屋建筑的详细情况、院落布局情况以及村民改造意愿,全面收集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2、政策与区域背景分析 在对国家、住建部和河北省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本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背景、区域背景分析。 3、基本情况分析 针对村庄环境现状进行描述和评价,重点是分析总结村庄路面硬化、饮水安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农膜回收、

柴草堆放治理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禽粪便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使用清洁能源农户数、森林覆盖率、卫生公厕和农户卫生改厕、村卫生室建设、学龄前与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五保供养人群及集中供养、村庄班车、管护人员设置、农房改造、村庄亮化、村庄绿化、村庄美化、村庄生态优化、村庄管理优化、特色打造、现状产业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村庄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两大部分内容。村域规划是根据所在镇(乡)总体规划与村庄布点规划,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对各项建设及产业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村庄建设规划是在村域规划的指导下,对村庄建设活动进行具体安排。 1、规划范围 村域规划范围原则上是村庄所在的行政村范围,村庄建设规划范围指行政村建设规划用地范围。

2、村域规划 (1)确定村庄发展定位。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分区分类确定村庄发展定位,其中中心村定位总体上应突出人口集聚与居住服务功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使之发展成为当地配套设施齐、服务功能全、社区管理同步的人口集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社会管理中心。同时,应根据村庄的人文积淀、资源禀赋与区位条件,按照经济集聚型、特色农业发展型、农家乐休闲旅游型、文化古村保护型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明确村庄发展定位。 (2)明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义务教育、农民健身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3)确定村庄发展规模。从空间上协调城乡建设与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综合分析评价基础上预测中心村人口规模,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村庄建设边界。根据村庄的功能定位、区域特点以及农村人口的分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