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计算机网络最终版

高等计算机网络最终版

高等计算机网络最终版
高等计算机网络最终版

1.简述主动网络体系结构及主要的设计目标与对等网络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如课本第七页图2.1所示,主动网络最上层是主动应用(Active

Application),中间是执行环境(Execution Environment),每个执行环境都可以运行多个主动应用。

执行环境接收到达的主动分组,或者执行其中的程序,或者修改他们的状态,然后再发送一个或者更多的新的分组和程序。执行环境是体现主动网络可编程特性的最主要的部分。执行环境运行在节点操作系统(Node OS)之上,节点操作系统为执行环境提供相应的接口完成对系统资源的管理。

主要的设计目标:

<1>在设计和开发端到端的服务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标准化协议的依赖。

<2>在实现主动服务时提供尽可能多的灵活性。

<3>提供灵活的网络操作与管理功能,尤其是应该提供完善的安全管理能力。

<4>在网络规模和性能方面具有可拓展性。

<5>兼容现有的协议,主要是IP协议。

(2)对等网络特点:

[1] 没有服务器。在对等网络中,没有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对等节点都是客户机,也都是服务器

[2] 可扩展性好。对等网络随着加入节点数量的增长而增长,新节点的加入会给系统增加新的资源,

这种扩展性几乎是无限的,理论上限是现有的Internet的规模

[3] 完全对称。在对等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是对称的,运行完全相同的软件,完成完全相同的功

能。

主要功能:

[1] 实时通信 (RTC) 对于 RTC,对等网络可实现无服务器介入的即时通讯以及实时的游戏对战。

[2] 协作在协作方面,对等网络允许用户共享工作区、文件和体验。

[3] 内容分发对等网络允许对用户分发文本、音频和视频,以及软件产品更新。

[4] 分布式处理对等网络允许分发计算任务,并聚合处理器资源。

[5] 改进的 Internet 技术对等网络还可进一步挖掘 Internet 的潜能,支持新的 Internet 技术

2.IP使用的有五种不同字段长度的模式,每种模式都定义了一个地址类,不同的类被设计成包含了不

同组织类型的需要,简述有哪些类型、及地址如何分配?

一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字段组成,根据网络号字段的前几位,可以讲IP地址分为A、B、C、

D、E五类地址。

?A类地址地址共有四个字节,网络号字段占第一个字节,其中只有7位可用,第一位为类别位,固定

为0.可以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网络号为00000000和01111111不可指派。主机号占三个字节。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为1,最后一个为126

?B类地址共有四个字节,网络号字段占两个字节,网络号字段的最前面2位为类别位,固定为10.主

机号字段占后两个字节。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为128.1,最后一个为191.255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占3个字节,网络号字段的前三位为类别位,固定为110,主机号字段占一个字

节。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为192.0.1,最后一个为223.255.255

?D类地址前四位为类别位,固定为1110,此类地址用于多播。

?E类地址前四位类别为固定为1111,保留为以后使用。

3. 比较距离向量路由与链路状态路由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1] 距离向量路由与链路状态路由都是自适应的分布式路由算法

[2] 距离向量路由与链路状态路由每一个路由器都要不断地和其他一些路由器交换路由信

息。

[3] 距离向量路由与链路状态路由算法都需要周期性的发送报文信息来维护路由器的路由

表。

[4] 距离向量路由与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路由器在收到报文后都要对各自的路由表进行刷

不同之处:[1]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每个路由器只向相邻路由器周期性的发送报文,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则是像所有参与的路由器广播报文。

[2]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交换的报文信息很多,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广播的路由信息很少,

只与该路由器相连的链路数目和状态有关。

[3]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路由器的路径变化信息像波动一样从相邻路由器传播出去,过程

非常缓慢,可能出现路由不一致问题;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路由信息以广播的形式传

播,反应迅速,性能优越。

[4]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对路由器和CPU处理能力要求不高,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则对路由

器和CPU处理能力要求很高。

4.描述距离向量路由器的初始路由表

距离向量路由器中包含V-D路由表。V-D路由表中包含由若干(V,D)序偶组成的序偶表。在(V,D)序偶中,V代表向量指出路由器可以到达的目标(网络或主机),D代表去往目标V的距离。D按照路径上的hop数来计数,其他路由器收到(V,D)报文后,根据最短路径原则对各自的路由表进行刷新。

当一个路由器启动时,对其V-D路由表进行初始化,包含所有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的路由,距离为0。然后各路由器周期性的向外广播其V-D路由表的内容,与之相连的路由器Gi受到后,检查各相邻路由器Gj的V-D报文,并作相应修改:

(1)Gj中的某个Vm在Gi中没有,则Gi路由表中需要增加相应的表项,且

Gi(Vm):=Gj(Vm);

Gi(Dm):=Gj(Dm)+1;

Gi(nexthop-m):=Gj;

(2) Gj中的路由比Gi中的路由短时,即Gj(Dn)

Gi(Dn):=Gj(Dn)+1;

Gi(nexthop-n):=Gj;

(3)Gj中的nexthop是Gi,而Gj中去往该目的的路径发生了变化。

Gj的V-D表不再包含去往该目的的路由,则Gi中应删去该路由。

Gj 的V-D 表去往该目的的距离发生变化,即Gi(Do)≠Gj(Do),则Gi 中的距离需要修改为:

Gi (Do ):=Gj (Do )+1;

V-D 算法的路由刷新发生在相邻路由器之间,所以V-D 报文不一定以广播方式发送出去,比较优化的方法是路由器直接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V-D 报文。

5.使用有权图模型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使用有权图模型是为了将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抽象成易于接受和处理的数据结构,以便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例如:网络有交换节点和链路以及主机组成,在研究中往往将其抽象为有权图G(V,E)。一个有向图G 是由一个非空有限集合V(G)和V(G)中某些元素的有序对集合E(G)构成的二元组,记为G=(V(G),E(G))。其中V(G)称为图G 的顶点集或节点集,元素v V ∈称为图的一个顶点或节点;E(G)称为图G 的弧集,元素ij e E ∈记为e(v i , v j )或ij e = v i v j, 为V 中元素的有序对,称为图G 的从v i 到v j 的弧。在有向图G=(V,E)中,令元

素e E ∈具有一组有序数列(w 1,w 2,…,w k )作为e 的属性,则称G 为有权图,其中(w 1,w 2,…,w k )称为弧e

的权。节点集V 可以表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节点设备;E 则为连接V 中两个节点的链路,以及具有的k 个属性(w 1,w 2,…,w k ),这些属性可以是可用带宽、链路传输延迟、接口队列长度,、花费等

参数。

6.请解释V-D 算法中出现“慢收敛”问题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如何解决,有哪些方法。

a) b)

如图,a)是一个正常的网络拓扑结构,从R1可以直接到达net1,从R2经过R1可以到达net1.正常情况下,R2收到R1的向量报文后,会建立一条路径(net1, R1, 1)。现在假设从R1到net1的路径因故障而崩溃,但R1仍能正常工作。R1一旦检测出到net1不可到达,它会立即将原来去往net1的路径废掉(将距离值设为16)。如果R2赶在R1发送新的更新路由报文之前广播自己的路由更新报文,该报文必然有一条(net1, 1)表项,说明从R2出发经过一个路由器就可以到达net1。这时R1会根据此表项修改自己的路由表,产生关于net1的新路径(net1, R2, 2)。于是在R1与R2之间出现了路由环路,如图b)所示。

上述路径环路会通过R1、R2之间不断的路由更新报文交换而解除,但是解除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在出现路径环路之后,在下一轮路由广播中,R1将向R2广播(net1,2)表项,R2收到此表项后,将去向net1的路径改为(net1, R1, 3);然后R2向R1通告(net1, 3)表项,R1将去往net1的路径改为(net1, R2, 4)…….如此下去,直到路径长度变为16。也就是说,要经过7次来回(至少307?秒)路径环路才可以消除。这就是所谓的慢收敛问题。

解决方法:

(1)

简单的水平分裂法。当路由器从某个网络接口发送路由更新报文时,其中不能包含从该接口获取的路径信息。 (2) 带有毒性逆转的水平分裂法。路由器向某一个接口发送路由更新报文时,包含从该接口获取的路

由信息,但是将这些路由项的路径设为无穷。

(3) 触发更新法。一旦发现某一些路由表项发生变化,就立即广播路由更新报文,而不必等待下一次刷新周期。

7.简述求解Steiner 树问题的近似算法。 R1 R2 R2

R1 net1 net1

KMB算法是求解Steiner树问题的一种近似算法,它分为以下5个步骤:

(1)从最初的网络拓扑G中创建完全距离图H。完全距离图(complete distance graph)是这样一种图,它包括图G中所有的组成员节点并且每两个节点之间有一条边代表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

(2)寻找图H的最小生成树U。

(3)通过把U中的每条边都替换成图G中的最短路径得到一个连接子图V。

(4)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在V中求得最小生成树T。

(5)删除T中所有不在组播组中的叶子节点。

KMB算法的性能保证是2(1-1/|M|)。

8.描述因特网中,一个路由的IP层所执行的路由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根据是否随着当前网络状况(信息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分为两大类:非自适应(静态)、自适应(动态)。非自适应算法不能根据网络当前实际传输量和拓扑变化来做路由选择,而是按原先设计好的路径传送,路径的设定和修改时静态的。非自适应路由算法包括扩散式、随机式、固定式等。自适应算法是根据当前网络流量和拓扑而动态惊醒的,能较好的适应网络中通信量和拓扑的变化。自适应算法包含集中式、孤立式、分布式、混合式、分层式等。从宏观上看,Internet采用的是一种分层、分布式的路由算法;从微观上看,在局部范围内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路由算法。

再加上谢希仁第五版P128面的那个分组算法的步骤

9.什么是网络服务质量(QOS)?为什么说传输层的功能之一是加强互联网QOS?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是网络传输业务流时,业务流对网络服务的需求集合,其中业务流是指与特定QoS相关的从源到目的地的分组流。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是完成网络中不同电脑上的用户进程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而QoS是应用业务对网络传输服务提出的一组可度量的要求,主要包括带宽、端到端延迟、分组丢失率、抖动、花费的代价等,网络传输相应的数据业务是必须满足这组要求。传输层在功能上就加强而言就是提高服务的可靠性。

10.距离向量算法就是让每部路由器都和相邻的路由器交换路由表,借以得知网络态、判断信息包传送路径。更精确地说应该是每一步路由器都会将自己的路由表广播到网络上,已建立动态路由表。试述每一步路由表收到此广播信息包时,会核对自己的路由表和进行下一步的哪些操作步骤?

首先,当一个路由器启动时,对其V-D路由表进行初始化,包含所有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的路由,距离为0。然后各路由器周期性的向外广播其V-D路由表的内容,与之相连的路由器Gi受到后,检查各相邻路由器Gj的V-D报文,并作相应修改:

(4)Gj中的某个Vm在Gi中没有,则Gi路由表中需要增加相应的表项,且

Gi(Vm):=Gj(Vm);

Gi(Dm):=Gj(Dm)+1;

Gi(nexthop-m):=Gj;

(5)Gj中的路由比Gi中的路由短时,即Gj(Dn)

Gi(Dn):=Gj(Dn)+1;

Gi(nexthop-n):=Gj;

(6)Gj中的nexthop是Gi,而Gj中去往该目的的路径发生了变化:

1)Gj的V-D表不再包含去往该目的的路由,则Gi中应删去该路由。

2)Gj的V-D表去往该目的的距离发生变化,即Gi(Do)≠Gj(Do),则Gi中的距离需要修改为:

Gi(Do):=Gj(Do)+1;

V-D算法的路由刷新发生在相邻路由器之间,所以V-D报文不一定以广播方式发送出去,比较优化的方法是路由器直接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V-D报文。

11.简述IPV6的标记法与移动IPV6切换的研究目的?

IPv6地址为128位长,通常写作8组,每组为四个十六进制数的形式。如果有一组四个数字都为0,可以省略不写,冒号压缩为一个。但是这种零省略只允许出现一次。每组中前导的0也可以省略。一个IPv6地址可以将一个IPv4地址内嵌进去,并且写成IPv6形式和平常习惯的IPv4形式的混合体。IPv6有两种内嵌IPv4的方式:IPv4映像地址和IPv4兼容地址。

移动节点从一个子网到另一个子网必然产生切换,由于切换过程中信令报文的传输和处理造成了切换的延时,只是通信的暂时中断。因此保持通信的连续性,缩短切换引起的通信中断时间,减少切换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是IPv6切换的研究目的。

12. 请提出一个TCP窗口流控策略,当拥塞程度高时减小窗口大小,当拥塞程度低时扩大窗口大小,再提出一种方法来测量拥塞。最后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分析你的流控策略的性能。

P208:TCP窗口流控策略:在接收端或发送端维护一个叫拥塞窗口的状态变量,拥塞窗口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地在变化。控制拥塞窗口的原则是:只要网络没有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再增大一些,以便把更多的分组发送出去。但只要网络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减小一些,以减小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只要发送方没有按时收到应当到达的确认报文,就可以猜想网络可能出现了拥塞,通过拥塞窗口来控制未应答分组的数量。与TCP类似,发送一个数据分组会占用拥塞窗口的一部分,收到一个分组的应答后会释放占用的部分;拥塞窗口有空闲时,发送端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没有拥塞时,增加拥塞窗口;拥塞发生时减小拥塞窗口。

P303:评价数学模型:资源分配效率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一般取@=1.如果在评价时更偏重与吞吐量,则取@>1;如果在评价时更偏重于反应时间,则取@<1.

,该式用来评价资源分配公平性

13.针对INTERNET提出的、能达到具有可扩展的、满意的端到端质量要求的各种建议,看来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直觉,即随着连接数的增加,QOS相对的可变性变小。根据这一直觉,Internet研究者提出通过接纳控制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来控制QOS,(例如,控制负载型服务,集成服务,RSVP)以及在主干上使用简单的QOS(如Diff-Serv).请提出一个模型并进行分析证实或反驳这种直觉。

通过接纳控制机和资源分配机制来控制QoS,以及在主干网上使用简单的QoS,的确可以使QoS的到提升,但这并不能证明随着连接数的增加,QoS相对的可能性会变小。以DiffServ模型为例,DiffServ采用边缘监管,分配和业务优先级的结合,为不同QoS要求的应用分配不同的服务优先级,从而满足不同业务的QoS 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随着连接数的增加,但由于没有提高应用的服务优先级,并且不提供全网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反而削弱了定量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

14.传输出错对TCP吞吐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请给出一种模型和一些分析结果。

传输错误会导致TCP传输丢失数据包,延迟,传输顺序出错和数据错误,这会导致T CP吞吐量下降。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TCP假设丢包都是由于网络拥塞造成的。但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存在许多于拥塞无关而可以导致丢包的原因。一旦检测出丢包,TCP便触发拥塞控的协议性能将下降,尤其是TCP 吞吐量的下降。

TCP吞吐量模型。TC P吞吐量方程,描述了 TC P发送速率T和丢失指示率P、往返时延t RPT、累积应答因子 b

(每个ACK应答的分组数量)及重传超时定时器t RTO之间的关系,如式( 1 ) :

W m 是拥塞窗口的最大值,考虑了TCP超时。在高丢失率的网络中,上式更精确的模拟了TCP行为。

分析结果:传输出错会导致W m 是拥塞窗口的最大值,丢失指标P,累积应答因子b以及传送超时增大,根据TCP吞吐量模型继而导致TCP吞吐量减小。

15.用OSPF算法(dijkstra)找到从源节点S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见图1)。所有的链路长度为1,给节点编一个号,每走一步,表示出每个应被表示的节点,并选出正确的链路。按从左到右自顶向下顺序选择具有最小标号的节点,直到最后。给出算法的每一步。

1

2 3

S 4

5

步骤N D(1) D(2) D(3) D(4) D(5)

初始化S ∞ 1 1 ∞∞

1 S,

2 2 1 1 ∞2

2 S,2,

3 2 1 1 2 2

3 S,2,3,1 2 1 1 2 2

4 S,2,3,1,4 2 1 1 2 2

5 S,2,3,1,4,5 2 1 1 2 2

(1):设置集合S和V,数组D[6],将集合S初始化为空,集合V初始化为{1,2,3,4,5,S},数组D的值全部设为无穷。

(2):将起点S添加到集合S中,V=V-{S};D[0]=0;D[2]=1;D[3]=1;

(3):将顶点2添加到集合S中,V=V-{2};D[1]= D[2]+1=2;D[5]= D[2]+1=2;

(4):将顶点3添加到集合S中,V=V-{3};D[1]== D[3]+1,所以D[1]不变;D[4]= D[3]+1=2;(5):将顶点1添加到集合S中,V=V-{1};

(5):将顶点4添加到集合S中,V=V-{4};D[5]=2

(6):将顶点5添加到集合S中,V=V-{5}=空集;算法结束。

结果:起点S到顶点1的最短路径为S->2->1; 起点S到顶点2的最短路径为S->2; 起点S到顶点3的最短路径为S->3; 起点S到顶点4的最短路径为S->3->4; 起点S到顶点5的最短路径为S->2->5。

16.IP地址为IP1.4的计算机A要向IP地址为IP2.3的计算机B发送[data1],详细说明发送这个分组经过的过程。(图2)

计算机A向计算机B发送[data1]的目的地址是计算机B的IP地址IP2.3,。计算机A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判断计算机B是否与计算机A在同一个子网中。经判断,计算机B与计算机A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因此计算机A不能把[data1]直接交付给计算机B,而必须交给子网IP1*上的路由器R1,由R1来转发。路由器R1收到[data1]后,根据IP地址IP2.3将其与子网掩码进行运算确定计算机B所在的子网号为2,从路由表中的第一行开始找起,看看这一行的网络地址和收到的[data1]的网络地址是否一样。经比较,路由器第二

行的网络地址与[data1]的网络地址相同,因此确定[data1]应该经过路由器R1的端口b发送。R1把[data1]从端口b直接交付给计算机B,分组发送完成。

18. 流量控制在网络工作中有何意义?流量控制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之处?

在网络数据传输中,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的过快,接收方就可能来不及接受,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流量控制在网络工作中主要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过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路由选择是指选择通过互连网络从源节点向目的节点传输信息的通道,是路由器根据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为数据传输选择一条最佳路径。流量控制在网络工作中主要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过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它们都为保证用户网络高效而稳定的运行服务。

异同点:

1 传输层主要负责流量控制,路由选择由网络层完成。

2路由选择是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其次,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事先无法知道。流量控制是收发两端相互协调的结果。

3好的流量控制可以使更多的通信量流入网络;而好的路由选择使网络的平均时延较小。

4路由选择可保证分组通过一条最佳的路径达到目的;流量控制要考虑网络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19.基于窗口的算法与基于速率的算法有什么不同?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4KB即64*1024字节,而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计算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答:基于窗口的拥塞控制算法在接收端或是发送端维护拥塞窗口,通过拥塞窗口来控制未应答分组的数量。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算法根据网络拥塞动态调整发送速率,可以分为两种:简单的AIMD拥塞控制和基于模型的拥塞控制。

在基于窗口的算法中,随着组规模的增大,为每个接收端维护拥塞窗口会导致发送端的拥塞控制任务变得非常复杂,从而影响协议的可扩展性。另外发送端如果接收所有接收端的反馈,他将遭遇反馈爆炸。基于窗口的算法通常采取与TCP类似的AIMD行为,从而较容易保证TCP-Friendly。

基于速率的算法不需要为接收端维护拥塞窗口,但是发送端也要从接收端手机必要的控制参数,例如RTT。如果不提供适当的抑制机制,发送端也会遭遇反馈爆炸问题。基于速率的算法为了保证TCP=Friendly,需要获得RTT信息,但是组播环境中,对RTT的大规模测量比较困难。

可见在报文段平均往返时延20ms内,发送方最多能发送64*1024*8比特,所以最大的吞吐量为

=64*1024*8/(20*10-3)=26214400bit/s=26.21Mbit/s。

20.解释一下名词并写出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WWW,URL,URI,HTTP,HTML,CGI,XML,浏览器,超文本,超媒体,超链接,页面,表单,活动文档,搜索引擎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

藏所,英文简称Web

●URL (Uniform /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

和访问着这些资源的方法。URL给资源的位置提供一种抽象的识别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给资源定位。

只要能够对资源定位,系统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各种操作,如存取、更新、替换和查找其属性。

●URI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通用资源标识符,对Web上可用的每种资源-HTML文档、图

像视频片段、程序等进行定位。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定义了浏览器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

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给浏览器。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使用面向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且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

●HTML(Hy perT 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它消除了

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CGI是一种标准,它定义了动态文档应该如何创建,

输入数据应如何提供给应用程序,以及输出结果应如何使用。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

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浏览器:浏览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包含若干个协同在一起工作的大型软件组件。一个浏览器包括一组

客户程序、一组解释程序,以及一个控制程序。控制程序管理这些客户程序和解释程序,是浏览器的核心部件。控制程序解释鼠标的点击和键盘的输入,并调用有关的组件来执行用户指定的操作。

●超文本:所谓超文本是包含指向其它文档的链接的文本,也就是说,一个超文本由多信息源链接成,

而这些信息源的数目实际上是不受限制的。利用一个链接可使用户找到另一个文档。

●超媒体: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文档内容的不同,超文本文档仅包含文本信息,二超媒体文档还包

含其他表示方式的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甚至活动视频图像

●超链接:每一个万维网站点都存放许多文档,在这些文档中有一些地方的文字是用特殊方式显示的,而

当我们将鼠标移动到这些地方时,鼠标的箭头就变成一只手的形状,这就表明这个地方有一个链接,也成为超链接,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点击鼠标,就可以从这个文档链接到可能相隔很远的另一个文档。

经过一定的时延,在我们的屏幕上就能将远方穿过来的文档显示出来。(链接的终点可以是其他网站的页面)

●页面:一个客户程序主窗口上显示的万维网文档成为页面

●表单: 表单是用来提交资料、意见,规范流程执行过程的格式。在网页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主要

负责数据采集的功能。一个表单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表单标签、表单域、表单按钮。

●活动文档:是一种提供屏幕连续更新的技术,这种技术是把所有的工作都转移给浏览器端。每当浏览

器请求一个活动文档时,服务器就返回一段活动文档程序副本。使该程序副本在浏览器端运行。这时,活动文档程序可与用户直接交互,并可连续地改变屏幕的显示。

●搜索引擎:万维网中用来进行搜索的工具叫做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

类即全文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搜索引擎。

21.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IGMP和ICMP.

◆IP: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是用来使互联起来的许多计算网络能够进行

通信。IP层抽象的互联网屏蔽了下层复杂的细节,只要在网络层上讨论问题,就能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研究主机和主机或路由器间的通信。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它的作用是在一个局域网内,已知一个机器的IP

地址,用其找出相应的物理地址。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它的作用是在一个局域网内,已知一个机

器的物理地址,找出相应的IP地址。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 数据报和提高交付

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它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它的作用是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

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参加或退出了某个多播组。它使用IP数据报传递其报文,但它也向IP提供服务,因此,我们不把IGMP看成一个单独的协议,而是属于网际协议I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为什么说:“只要任意增加一些资源就可以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是不正确的?

网络拥塞本质上是由于资源短缺引起的,但是增加网络资源并不能避免拥塞的发生。即使在网络中增加资源也不能解决拥塞,甚至会加重拥塞的程度。例如,如果网关的缓冲很多,报文通过网关的延迟就会增大,当延迟超过端系统中重传时钟的值时,就会导致报文重传,而这种重传反而加重了拥塞的程度。值得指出的是,拥塞总是发生在网络中那些资源“相对”短缺的位置,而拥塞发生在地理上的不均衡性反映了Internet 的不均衡性。Internet中的不均衡性首先体现在资源分布的不平衡,这些资源包括链路带宽、网关中的缓冲和网关中的处理能力等。在Internet中,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流量分布的不均衡都是广泛存在的,由网络中的不均衡性所导致的拥塞不能靠增加资源的方法来解决。

网络拥塞往往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例如,当某个结点缓存的容量太小时,到达该结点的分组因无存储空间暂存而不得不被丢弃。现在设想将该结点缓存的容量扩展到非常大。于是凡到达该结点的分组均可在结点的缓存队列中排队,不受任何限制。由于输出链路的容量和处理机的速度并未提高,因此在这队列中的绝大多数分组的排队等待时机将会大大增加,结果上层软件只好把它们进行重传(因为早就超时了)。由此可见,简单的扩大缓存的存储空间同样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而解决不了网络的拥塞问题。

24.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是怎样进行的?是否是同一种概念? 流量控制是一种协调发送站的接收站工作步调的技术,其目的是避免发送速度过快,使得接收站来不及处理而丢失数据。

他们不是同一个概念。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都是对数据传送的速率进行控制,但是它们的出发点不同。流量控制往往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主要考虑了发送过程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它的目的是保证不使发送端的发送速率超过接收端的接收能力。而拥塞控制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当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它是通过网络节点采取措施来避免拥塞的发生或者对拥塞的发生做出反应的,它的目的是保证网络中的数据不超过网络的传送能力,从而避免网络性能严重下降的情况。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

25.设有一通信子网。若使用虚电路,则每一分组必须有3字节的分组首部,而每个网络节点必须为虚电路保留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来识别虚电路。但若使用数据包,则每个分组要有15个字节的分组首部,而节点就不需要保留路由表的存储空间。设每段链路每传1兆字节需要0.01元。购买字节存储器的费用为每字节0.01元,而存储器的寿命为2年工作时间。假定每一条虚电路的每次平均使用时间为1000秒,而在此时间内发送200个分组,每个分组平均要经过4段链路。试问:采用哪种方案(虚电路或数据报)更为经济?两者相差多少?

答:4段链路意味着涉及5个路由器。虚电路实现需要在1000秒内固定分配5×8=40字节的存储器。数据报实现需要比虚电路实现多传送的头信息的容量等于(15-3)×4×200=9600字节链路。现在的问题就成了40000字节秒的存储器对比9600字节链路的电路容量。如果存储器的使用期是两年,假设每周工作40小时,即3600×40×52×2≈1.5×107字节秒的代价为1÷(1.5×107)=6.7×10-8分,那么40000字节秒的代价约等于2.7毫分。另一方面,1个字节链路代价是10-6分,9600个字节链路的代价为

10-6×9600=9.6×10-3分,即9.6毫分。显然,对于这样的参数,虚电路的实现要便宜一些。9.6-2.7=6.9毫分,即在这1000秒的时间内便宜大约6.9毫分。

26.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重发时延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它取决于电磁波在信道上传输的速率

以及所传播的距离,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为

m =

m/s 信道长度()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发送时延: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

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数据块的长度和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发送时延也叫做传输时延,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为

b =

数据帧长度()发送时延信道带宽(b/s ) 重发时延:数据在传输中出了差错,需要重新传送,因而增加的总的数据传输传输时间

***2010级题目***

1.线程池与内存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内存池如何对多地址空间进行支持者?

答:(1)主要区别:线程池是主要计算能力的抽象结构,在域创建的时候进行初始化,以端到端的方式运行;内存池是主要的存储抽象,它主要用于实现分组缓存和保存执行环境的状态。内存池为一个或者多个域保存内存资源,使这些资源对所有和这些域相关的线程都可用。

(2)内存池按照层次进行组织并允许在内存池之间进行有限制条件的共享。内存池的层次结构不是为了对资源吗进行控制而是为了在池之间共享内存。这样,父内存池可以看到所有子内存池的内存,而子内存池则只能看到自己的内存,这种结构实现了对多地址空间的支持。

2.用户A与用户B进行连接,A需要使用一条速度快的路径,路径经过路由器I,路由器II等,于是用户A向路由器发送要求更改路由的主动程序。简述用户A与主动路由器I之间交互过程中安全系统结构如何工作。

答:用户A首先使用自己的公钥与私钥和主动路由器I之间进行身份认证,取得进行下一步通讯的会话密钥。然后,用户向主动路由器I发送了一个主动数据包,其中的主动代码要求更改路由,将从192.168.1.*子网到202.112.58.*子网路由的next hop更改为166.111.68.1,如果没有该路由,则进行创建。并且该主动数据包是用刚刚协商得到的会话密钥进行了加密。

主要路由器I接收到到该主动数据包之后,用会话密钥进行解密,并且提交主动代码执行模块。主动代码执行模块解释执行该主动代码后,发现要修改路由表,于是提交访问控制模块处理。访问控制模块通过用户A的ID查找访问控制列表,发现如下表项,,表示该用户A对于路由表有读取、创建、修改和删除的权利,于是主动代码可以继续执行。原先的路由将被新路由覆盖掉,而如果没有此路由,则创建新路由。至此,用户A完成了对于主动路由器I

的配置。

3.什么是标准的Java虚拟机接口?

Java 本地接口(Java Native Interface,JNI)。JNI 是本地编程接口。它使得在 Java 虚拟机 (VM) 内部运行的 Java 代码能够与用其它编程语言(如 C、C++ 和汇编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和库进行互操作。JNI 最重要的好处是它没有对底层 Java 虚拟机的实现施加任何限制。因此,Java 虚拟机厂商可以在不影响虚拟机其它部分的情况下添加对 JNI 的支持。

本地代码通过调用JNI的函数来访问JVM,这是通过一个界面指针实现的(界面指针实际上是指向指针的指针),该指针指向一个指针数组,数组中的每个指针都指向了一个界面函数,而每个界面函数都是在数组中预先定义过的。本地方法将JNI界面指针当作一个参数,如果在同一个Java线程中,出现对该本地方法的多重调用,JVM则保证传递相同的界面指针到本地方法。

4.在移动IPv4中,如何判定IP地址

移动节点拥有两个IP地址,第一个为家乡地址,指的是“永久”地分配给该节点的地址,当移动节点切换链路时,家乡地址并不改变。另一个地址称为转交地址,它是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上时由外地代理分配的临时IP地址,是连接家乡代理和移动节点的隧道的出口。移动节点通过这些代理广播消息可以判断自己是在家乡链路还是外地链路。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代理广播消息中ICMP路由器广播部分的生存时间域来判断。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网络前缀进行检测。

5.移动IPv6定义了哪几种目的地的可选项

(1)绑定更新移动节点通过向通信对端和家乡代理发送“绑定更新消息”来告知其当前的转交地址,绑定更新消息可以单独发送,也可以放在移动节点和其他数据分组中发送。

(2)绑定应答当通信对端或家乡代理收到绑定更新消息后,它们需要向移动节点发送“绑定应答消息”表明绑定更新消息的正确接收。

(3)绑定请求通过发送”绑定请求消息”可以向移动节点请求获得绑定更新消息,从而获得移动节点当前的绑定消息。

(4)家乡地址用来告诉分组的接收者移动节点的家乡地址。当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发送数据时,数据分组IPv6报头中的源地址使用的是移动节点的一个转交地址,同时该分组中还有“家乡地址”选项头。当通信对端收到该数据时就可以用家乡地址替换转交地址,这样对于通信对端的上层协议来说,移动节点对转交地址的使用是透明的。

6.Ad Hoc 网络有哪两种基本结构?简述它们的结构及优缺点。

答:Ad Hoc 网络一般有两种结构:平面结构和分层结构

在分层网络的网络中,节点被划分为组,称为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簇成员组成,簇头主要负责簇间数据的转发。当两个不同簇中的节点需要交互数据时,通常都需要源簇和目的簇中的簇头进行转发。根据分层的数量,Ad Hoc 网络的深度可分为单层和多层。

而在平面结构中,所有节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当两个节点的距离足够近,使得无线电波能够相互传播时,这两个节点就建立连接。

平面结构的Ad Hoc 网络最大的优点在于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可以存在多条路径,这样就可以在多条路径上实现流量平衡,减少了网络拥塞,也降低了流量“瓶颈”产生的几率。

相对于分层网络的簇头,平面结构中的节点发送数据时使用能量是非常低的。这就意味着:首先,平面结构更加有利于节省资源,其次,平面结构可以更好地使用无线频谱,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传输能力;再次,平面结构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实现更少的侦听和检测。从而提高网络操作的安全性;最后,由于所有节点功能都相同,因此在平面结构中只需要一种网络设备,并且网络中不存在“集中失效点”,即簇头。

平面结构的最大缺点是网络规模受限。

分层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可扩展性好,网络规模不受限制。

分层结构的缺点:首先,维护分层结构需要较复杂的簇头选择算法,簇头选择算法需要认真设计。其次,分层网络中的路由常常不是最优路由。

7.简述弹性覆盖网络(Resilient Overlay Networks RON)体系结构

答:RON节点可以位于Internet的任意位置,他们形成了一个应用层的覆盖网络并且相互协作完成分组转发。每个RON节点都监视它和其他节点之间的Internet路径的质量并使用该信息进行路径选择。两个RON节点之间的Internet路径称为虚拟链路。

通过RON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称为RON客户程序。RON客户端通过conduit接口和RON交互。RON节点的Forwarder提供分组转发功能,RON Router实现路由协议。RON采用主动探测和被动监听相结合的方式来得到链路的度量参数。探测得到的样本信息保存在性能数据库(Performance Database)中。

8.移动用户(mobile user)分为几类?他们如何工作和访问网络?

答:移动用户可以分为移动IP协议用户和AD HOC网络用户。

对于移动IP 协议用户,通过移动IP提供的一种IP路由机制,使移动节点可以通过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并通过在合适的节点上设立路由表,最终将IP包送到那些不在家乡链路上的移动节点。而AD HOC网络有一组移动主机组成,这些主机不需要依赖已经建立好的基础设施(例如,基站,接入点)进行集中控制就可以通信,,我们利用天线就可以建立主机之间的无线链路从而完成通信。考虑到无线电波的能量限制和频道利用率问题,一台移动主机不能够只以单一跳数的形式直接和其他移动主机进行通信,而必须采用多个跳数的通信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源移动主机发送出去的包被几个中间节点的主机相继传递直到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9.移动主机从一个区域漫游到另一个区域,首先必须登录,举例说明登陆的大致过程

移动节点拥有两个IP地址,第一个为家乡地址,指的是永久的分配给该节点的地址,另一个是转交地址。

移动主机漫游到外地,通过外地代理的中继(可选)向家乡代理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请求注册,家乡代理收到该请求消息后,通过外地代理的中继(可选)向移动节点发送注册应答消息进行确认。从而完成了登陆过程。

10.简述有权图模型

答:网络有交换节点和链路以及主机组成,在研究中往往将其抽象为有权图G(V,E)。一个有向图G 是由一个非空有限集合V(G)和V(G)中某些元素的有序对集合E(G)构成的二元组,记为G=(V(G),E(G))。其中V(G)称为图G 的顶点集或节点集,元素v V ∈称为图的一个顶点或节点;E(G)称为图G 的弧集,元素ij e E ∈记为e(v i , v j )或ij e = v i v j, 为V 中元素的有序对,称为图G 的从v i 到v j 的弧。在有向图G=(V,E)中,令元素e E ∈具有一组有序数列(w 1,w 2,…,w k )作为e 的属性,则称G 为有权图,其中(w 1,w 2,…,w k )称为弧e 的权。节点集V 可以表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节点设备;E 则为连接V 中两个节点的链路,以及具有的k 个属性(w 1,w 2,…,w k ),这些属性可以是可用带宽、链路传输延迟、接口队列长度,、花费等参数。

11.请解释端口(port )与IP 地址的关系?

一台拥有IP 地址的主机可以提供许多服务,比如Web 服务、FTP 服务、SMTP 服务等,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1个IP 地址来实现,因此IP 地址与网络服务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主机是通过“IP 地址+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一个IP 地址可以对应多个端口。计算机需要IP 地址加端口号,才能确定使用的是哪项服务。

12.简述任意播的定义。

任意播是指源主机把数据传输给由任意播地址标识的一组目的主机之中最近的一个。使用任意播的应用只需要把任意播分组发送给一组主机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而并不关心到底是哪台主机收到了分组。

13.TCP 中确认报文的丢失并不一定导致重播,请解释原因

收到了更高序列号的确认报文

14.域名系统的缓冲存储作用

域名系统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使本地负责控制整个分布式数据库的部分段。每一段中的数据通过客户、服务器模式在整个网络上均可存取。它通过采用复制技术和缓存技术使得整个数据库可靠的同时,又拥有良好的性能。缓存策略是把最近查找过得目的地址存放到缓存表中,下次访问相同域名时查找缓存表,只有当缓存表中查找失败的时候,才需要真正的匹配查找过程,在查找过程上缓存技术起到了加快速度、提高效率的功能。

15. TCP/IP 域名解析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它有什么优点?

答:为了方便对域名的有效管理,并使域名与IP 地址之间的解析和反向解析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因特网采用了一种分布式分层机制的域名系统DNS (Domain Name System )。

特点:以域名的层次结构来组织名字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名字的唯一性问题;利用DNS ,一台主机的名字只需在它的域中是唯一的,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与所有其它主机不同的名字。

16.你认为网络管理的难点在哪里?为什么?

答: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等三个方面。

我认为其中的难点为系统管理,它可以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1)故障管理:对网络中被管队象故障的检测、定位和排除。故障并非一般的差错,而是指网络已无法正常运行,或出现了过多的差错。网络中的每一个设备都必须有预先设定好的故障门限,以便确定是否出了故障。

2)配置管理:用来定义、识别、初始化、监控网络中的被管对象,改变被管对象的操作特性,报告被管对象状态的变化。

3)计费管理:记录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并核收费用,同时也统计网络的利用率。

4)性能管理:以网络性能为准则,保证在使用最少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网络时延的前提下,网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讯能力。

5)安全管理:保证网络不被非法使用。

由此可见,系统管理是维护网络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他是网络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

17.FQDN全靠DNS服务器来转换IP地址,但是网络上的主机数不胜数,一台DNS服务器能完成吗?试述DNS的结构并举例说明。

DNS域名系统主要负责记录互联网中主机名和该主机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现行Internet网络域名系统被划分为两个级别,即顶级域名与二级域名。

FQDN全名FullyQualifiedDomainName,一个域的全名。下面以查https://www.doczj.com/doc/8d12142466.html,为例子进行解释。在IE中输https://www.doczj.com/doc/8d12142466.html,,DNSServer会先查找自己本机中DNS记录,如果没有它会向根域服务器提出请求解析,根域服务器将告诉DNS Server一个.com域名

服务器地址,DNS 向.com服务器同样请求解析,.com服务器将告诉DNS Server一个https://www.doczj.com/doc/8d12142466.html, 服务器地址。DNS Server 再次向https://www.doczj.com/doc/8d12142466.html,服务器请求解析,得到IP地址。DNS Server 将IP 地址告诉用户就可以访https://www.doczj.com/doc/8d12142466.html,了。如果可以直接在DNS Server中找到记录将跳过其他过程。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

浅析计算机网络的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计算机网络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摘要: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术。目前比较热门的关键技术有云计算、软交换以及IMS 等。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软交换、IMS 21 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成为了计算机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迅速地发展着,对世界、社会和人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学术界和技术界对许多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进行着认真刻苦的研究工作。其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技术涵盖了云计算、软交换以及IMS 等。一、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也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云计算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软件和数据的能力。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未来如手机、GPS 等行动装置都可以透过云计算技术,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服务。进一步的云计算不仅只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未来如分析DNA 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都可以透过这项技术轻易达成。笔者认为,云计算技术具备以下四个显著特征。第一,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数据保存电脑里实际上并不安全。电脑可能会因为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上的数据无法恢复,而有机会接触私人电脑的不法之徒也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窃取里面的数据。反之,当用户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 的网络服务上,当用户把照片上传到类似Google Picasa Web 的网络相册里,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验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试验二:网络命令的使用 1.实验目的: 1)了解或掌握一些网络常用命令; 2)掌握Ping、netstat、IPConfig、ARP等命令的功能及一般用法; 3)能应用上述命令进行网络连通、网络状态、网络配置等。 2.实验所需要的设备 一台已连网的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 3.实验要求:(command.doc为参考命令文件) 进入DOS模式,:(开始-附件-命令提示符,或开始-运行cmd ) 1、利用Ping对某个已知IP或域名的计算机进行连通查询,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再ping某个不存在的域名或地址。 2、利用netstat至少一个参数对本机的网络状态进行查询,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析记录; 3、利用IPConfig对本机的网络状态进行查询,对查询结果 进行分析记录(哪些是你不理解其含义的内容); 4、测试本机与相邻机器的物理连通性,记录并说明原因; 5、使用arp察看本地缓存中的内容,添加一条新的静态项 目,并用ping进行测试; 6、tracert某个著名域名,记录经过多少个节点?响应时 间?对方网关IP地址是什么?

7、使用route察看本地路由表,记录非自身环路的路由信息 (无则不纪录); 8、利用nbtstat至少一个参数对本机的网络状态进行查询,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析记录 9、使用NET命令察看本地机的共享有哪些并记录,删除默 认共享; 使用net use将网络上某个共享目录映射到一个驱动器字母。 4.简述实验步骤: 尽可能完成实验要求中的步骤并用简单语言进行记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及答案)

xxx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试卷 A卷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总分30分) 1、OSI 模型分为几层 ( D ) A、4 B、5 C、6 D、7 2、在 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 C )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3、ISP 是( A ) 的缩写。 A、Intranet 服务提供商 B、Internet 履务提供商 C、Internet 管理 D、Internet 连接 4、TELNET协议使用的端口号是?( D ) A、 7 B、20 C、21 D、23 5、下列哪种协议的目的是从已知 IP 地址获得相应的 MAC地址( C ) A、TELNET B、HTTP C、ARP D、ICMP 6、下列属于私有地址的是( C ) A 、193.168.159.3 B 、100.172.1.98 C 、172.16. 0.1 D 、127.0.0.1 7、以下连网络设备中,工作于网络层的设备是 ( D ) 。 A、调制解调器 B.、以太网交换机 C、集线器 D、路由器 8、 100Base-FX 采用的传输介质是( B ) A、双绞线 B、光纤 C、无线电波 D、同轴电缆 9、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 C ) A、LAN B、MAN C、WAN D、Internet 10、TCP/IP 网络的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以下协议中 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 ( B ) A、TCP和 ICMP B、IP 和 ARP C、TCP 和 UDP D、ICMP 和 UDP 11、基于 TCP/IP 的互联网服务中, TCP 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 A )报文传输服务。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8、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9、一个计算机网络应当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1)若干个主机,它们向各用户提供服务; (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 (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为在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1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4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网络组建方法 2.掌握Quidway S 系列中低端交换机几种常见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2.通过Telnet 搭建配置环境 3.熟悉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交换机配置方式 交换机通常的配置方式有:Console 方式,telnet 方式,web 方式和modem 拨号方式 2. 命令行接口Command-line Interface 华为网络设备中运行的操作VRP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配置命令以及命令行接口,方便用户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包括以太网交换机。命令行有如下特性: 1)通过Console 口进行本地配置 2)通过telnet 进行本地或远程配置 3)通过modem 拨号登录到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 4)配置命令分级保护,确保未授权用户无法侵入到网络设备 5)用户可以随时键入以获得在线帮助 6)提供网络测试命令,如tracert、ping 等,迅速诊断网络是否正常 7)提供种类丰富、内容详尽的调试信息,帮助诊断网络故障 8)用telnet 命令直接登录并管理其它网络设备 9)提供ftp 服务,方便用户上载、下载文件 10)提供类似Doskey 的功能,可以执行某条历史命令 11)命令行解释器对关键字采取不完全匹配的搜索方法,用户只需键入无冲突关键 字即可解释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熟悉实验内容; 2.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辅导; 五、实验条件 1.华为Quidway S/思科Catalyst 2960/中兴ZXR10 交换机 2.计算机一台即可 六、实验步骤 1.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1)如图1-2,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 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_软件资源共享_和_用户间信息交换_三个方面。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三个阶段。 3.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_______和_______。 4.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5.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_______和_______,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IP、ICMP、_______及_______。 7.WWW上的每一个网页(Home Page)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称为_______。 8.在网络中有线传输媒体主要包括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9.以太网为了检测和防止冲突而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 10.ARP是把计算机的________地址转换成该机的________地址。 11.FTP的中文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 。 12.第一级域的域名中,_______ 表示网络资源;________ 表示政府部门。 13. 从计算机域名到IP地址的翻译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 14. 网络安全包括5个基本因素,即机密性、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等。 第 1 页共5 页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15.网络攻击行为主要有中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2.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B )。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3.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毕业论文(中小型企业网络搭建__完成版)

************ 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中小型企业网络搭建 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2011年月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小型网络搭建 摘要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网络系统集成项目,掌握对中小企业网络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以及进行实施的步骤。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系统集成需求分析解决方案实施步骤网路布局网络安全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网络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为突出的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对网络依赖性的快速增加,这就使网络在带给企业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一旦网络出现问题,企业的正常生产办公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更严重的将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如何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让网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中小型企业计算机网络组建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必须掌握的技术。如何科学地组建一个中小型企业网络,使其具有便利、快捷的可维护性是组建网络的重点。 1、企业背景和需求 1.1企业的需求 某公司计划建设自己的网络,希望通过这个新建的网络,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可扩展、高效的网络环境。使公司内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全网接入Internet等目标。 1.2该公司的具体环境如下 1、公司有2个部门,财务部、市场部,还有经理办公室; 2、为了确保财务部电脑的安全,不允许市场部访问财务部主机; 3、财务部不能访问外网; 4、公司只申请到了两个公网IP地址(202.100.103.2/29、 202.100.103.3/29),供企业内网接入使用,其中一个公网地址分配给公 司服务器使用,另一个公网地址分给公司员工上网使用。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潘爱民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潘爱民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概述 1.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18公里/小时的速度等于0.005公里/秒,走过x公里的时间为x/0.005=200x秒,产生的 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Gbps或者840/xMbps。因此,与通信线路相比较,若x<5.6公里,狗有更高的速度。 2.使用局域网模型可以容易地增加节点。如果局域网只是一条长的电缆,且不会因个别的失效而崩溃(例如采用镜像服务器)的情况下,使用局域网模型会更便宜。使用局域网可提供更多的计算能力和更好交互式接口。 3.答:横贯大陆的光纤连接可以有很多千兆位/秒带宽,但是由于光速度传送要越过数千公里,时延将也高。相反,使用56kbps调制解调器呼叫在同一大楼内的计算机则有低带宽和较低的时延。 4.声音的传输需要相应的固定时间,因此网络时隙数量是很重要的。传输时间可以用标准偏差方式表示。实际上,短延迟但是大变化性比更长的延迟和低变化性更糟。 5.答:不,传送.速度为200,000公里/秒或200米/微秒。信号在10微秒中传送了2千米,每个交换机相当于增加额外的2公里电缆。如果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距离为5000公里,平均通过50个交换机给那些总道路只增加100公里,只是2%。因此,交换延迟不是这些情形中的主 要因素。 6.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米。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公里/秒,因此最佳的第2页,共76页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msec。 7.显而易见,在这里没有正确的独立的答案。但下列问题好像相关:目前的系统有它的很多惯性(检测和平衡)。当新的团体掌握权力的时候,这惯性可保持法律、经济和社会制度的稳定。此外,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没有真的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却具有很强烈的、引起争论的意见。将不允许讲道理的观点写进法律也许不合适。还必须考虑某些专业组织有影响的宣传活动。另一主要问题是安全。黑客可能侵入系统和伪造果。 8.答:将路由器称为A,B,C,D和 E.:则有10条可能的线路;AB,AC,AD,AE,BC,BD,BE,CD,CE,和DE。每条线路有4种可能性(3速度或者不是线路),这样,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张程程 学号:1202100110 班级:电气自动化类121班实验一、网络基本知识及网线的制作 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 2、使学生掌握RJ-45接头的制作。 实验内容: 1、阅读预备知识掌握网络基础知识; 2、一般双绞线的制作 3、交叉双绞线的制作 4、测试一般双绞线的导通性 思考问题: 1、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答:(1)在OSI/RM中的工作层次不同 交换机和集线器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中对应的层次就不一样,集线器是同时工作在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交换机至少是工作在第二层,更高级的交换机可以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和第四层(传输层)。 (2)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 集线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broadcast)方式,而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是有目的的,数据只对目的节点发送,只是在自己的MAC 地址表中找不到的情况下第一次使用广播方式发送,然后因为交换机具有MAC地址学习功能,第二次以后就不再是广播发送了,又是有目的的发送。这样的好处是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不会出现广播风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会出现其它节点侦听的现象。具体在前面已作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 在带宽占用方面,集线器所有端口是共享集线器的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具有自己的带宽,这样就交换机实际上每个端口的

带宽比集线器端口可用带宽要高许多,也就决定了交换机的传输速度比集线器要快许多。 (4)传输模式不同 集线器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的,因为集线器是共享传输介质的,这样在上行通道上集线器一次只能传输一个任务,要么是接收数据,要么是发送数据。而交换机则不一样,它是采用全双工方式来传输数据的,因此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这不但令数据的传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在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方面交换机比集线器至少要快一倍以上,因为它可以接收和发送同时进行,实际上还远不止一倍,因为端口带宽一般来说交换机比集线器也要宽许多倍。 2、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哪些 答: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星型结构 (2)环型结构 (3)总线型结构 (4)星型和总线型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3、局域网的几种工作模式 答:目前局域网主要存在着两种工作模式,它们涉及到用户存取和共享信息的方式,它们分别是:客户/服务器(C/S)模式和点对点(Peer-to-Peer)通信模式。 4、T568A、T568B 打线方法 答:在EIA/TIA布线标准中规定了双绞线的两种线序568A与568B。 568A标准: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568B标准: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中要求12、36、45、78线必须是双绞。这是因为,在数据的传输中,为了减少 和抑制外界的干扰,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均以差分方式传输,即每一对线互相扭在一起传输一 路差分信号。 实验二、常用网络命令及网络软件的使用

高等计算机网络论文..

水下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周芳 学号:2015216140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零一六年一月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系列具有声学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水下检测网络系统,在海洋资源勘测,水污染检测、海洋地震监控、战术监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有关水下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水下传感器网络依靠声音进行通信,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低,数据往往通过多个中间节点的转发才能传输到基站。由于水声网络本身具有能量受限、高延迟、低带宽、信号衰减、信道质量依环境变化等特点,使得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径选择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与传统网络不同的特点, 且与应用高度相关。传统网络及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协议不能有效地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因而研究人员提出了众多的路由协议。在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路由协议设计的关键问题之后, 总结分析了现存的路由协议的分类方法, 并对各类路由协议从路由策略、路由协议的特点、性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各类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及其包含的路由协议。 关键字: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路径选择

1 绪论 (1) 2 水下传感器网络拓扑 (3) 2.1研究现状 (5) 3 水下网络协议分析 (7) 3.1基于深度信息的水下路由协议 (7) 3.2无线传感器网络MAC 协议的分析 (8) 3.3 VBF路由协议 (10) 3.4 HHVBF路由协议 (13) 4 路由协议的性能比较 (16) 5研究展望 (17) 参考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部分计算题及答案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部分计算题及答案参考 一.一台机器在TCP/IP中设置如下: IP地址:156.56.97.100 子网掩码:255.255.240.0 问: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属于哪一类网络?其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划分为几个?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以及广播地址? 答:1.由A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126,B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28-191,C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92-223可知:156.56.97.100所在的网络属于B类网络。 2.标准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而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故知网络进行了子网划分。 3.由于子网掩码中的240=(11110000)2 可知:借4位做子网号,故子网划分数目是 24-2=14 4.网络地址:156. 56. 97.100 97=( 01100001)2 ?255.255.240.0 240=(11110000)2 156.56. 96.0 见( 01100000)2=96 既网络地址是156.56. 96.0; 广播地址:96.0= ( 01100000 00000000) 2 ?(1111 11111111)2 ( 01101111 11111111) 2=111.255 既广播地址为:156.56.111.255 二.已知网络中的一台主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了172.31.128.255/18,试计算: 1.该网络中子网数目; 2.该网络中总的主机的数目; 3.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以及广播地址; 4.该子网中可分配IP的起止地址范围。 答: 1.由于172.31.128.255/18网段属B类网络,B类网络标准子网掩码位数是否16位。 故子网借位:18-16=2 则子网数目:22-2=2 2.该网络表示主机的位数是:32-18=14 则总的主机数目是:214-2=16382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报告 20 11 --2012 学年第2学期 系部:计算机系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专业班级:2010级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董书廷,郭金婷,孙庆玲,周惠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制

填写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要与实验指导书或课程标准中相一致。 2、实验类型:一般需要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实验。 3、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的名称;组别:实验分组参加人员所在的组号。 4、实验方案设计(步骤):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验(验证型),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于创新型实验,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5、实验小结:对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等。 6、备注:分组实验中组内成员分工、任务以及其他说明事项。注意: ①实验实训分组完成的,每组提交一份报告即可,但必须说明人员分工及职责。不分组要求全体成员独立完成的实验实训项目可由指导老师根据个人完成情况分组填写。 ②实验成绩按照百分制记,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考核要求具体区分独立计算、折算记入两种情况。 ③本实验实训报告是根据计算机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学院教务处制的实验实训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特此说明。

2.单击“下一步”按钮,随后出现Windows Server 2008“授权协议幕。 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所示的“您想进行何种类型的安装?对话框。其中,“升级”选项用于从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8,且如果当前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集锦

下面是为你整理整合的关于计算机络的一些论文,欢迎阅读浏览,希望你喜欢。 计算机络原理教改探索 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计算机络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1]。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成为高校各个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针对信息社会对高校学生的更高要求,多次调整了本科生培养的教学计划,提出培养宽口径、工程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改革方案。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络技术,计算机络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讲授,课堂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使课程更符合当前高校要求,体现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使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一、教改探讨 信息社会的到来给全球带来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系统的建立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了计算机络原理这一课程。这一课程面向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以学生掌握计算机络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为目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开发设计、使用、维护络、能够基于络开发应用程序,为学生成为络方面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尖端知识,培养出在思想、知识、技能方面,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这门课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外语教学,课堂采用英语课件、中文讲解的方式,在选择的教材上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教学。通过原版教材的学习,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1.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采用英语原版教材,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了英语的学习。同时,我们在考试环节,采用英语试卷的形式,在客观上,督促学生平时着眼于原版教材的学习,掌握英语阅读的同时,掌握大量的计算机络专业词汇,从而达到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同步提高。 2.使学生了解国际前沿技术。虽然我们国家近几年随着经济上 D 的快速提升,科研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反映在知识体系上,就是教材的内容和更新不够快,不能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和科学研究方向的发展。而国外原版教材在这些方面要优于国内教材。我们从几年之前就开始一直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影印版教材,并且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讲授的内容也和国外的大学同步,这样使得我们的学生能以更快的速度接近计算机络技术发展的前沿,对学生将来工作以及进一步的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低年级阶段,已经选修过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计算机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重点介绍计算机络的基本知识。该课程基于,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和工

计算机网络技术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答案单选题(65题) 填空题(50题) 1.传输层、数据链路层 2.调频、调相 、 、OSPF 6.双绞线、光纤 7.传播 8.频分复用 9.点对点 11.电气特性 13.物理 15.慢启动 16.传输层、网络接口层 17.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 、20

21.透明网桥 22.差错报告、询问 23.静态 27.报文 28.曼彻斯特 30.或传输控制协议 32.星型、环型 33.同步 、 35.单工、半双工 36.源路由网桥 、HFC 38.动态 、 40.环回测试 42.询问 46.香农定理 47.循环冗余检验 48.随机接入 49.存储转发 50.RARP或逆地址解析协议 51. TCP 52. POP3 53. DHCP 5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55. 统一资源定位符 56. TFTP 57. 随机早期检测 58. 1 59. 虚拟专用网

60. 协议 61. 具体 62. 以太网 63. 随机 64. 65 名词解释(20题) 1.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以太网的协议。 3.端口号:16个比特长,具有本地意义,标识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交互的接口。 4.私有地址:只用于内部,不能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地址,包括10/8、12和16。 5.地址解析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6.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可变长子网掩码,也称为子网的子网,可以在一个子网中使用不同的掩码。 8.套接字:48个比特长,由IP地址和端口号组合,标识连接的一个端点。 9.服务访问点: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地方,是一个逻辑接口。 10.生成树:生成树把交换机冗余造成的物理环路改造成逻辑无环的树形结构,从而改进交换性能。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用于大型互联网。 :无分类域间路由协议,构成超网,消除了传统的有类地址划分。 13.网络性能:网络性能是衡量计算机网络质量的指标,常见有带宽、时延、吞吐量等。 14.流量控制:匹配计算机网络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速率,使得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15.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者链路不致过载。 16.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17. 地址转换协议: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在进出公网和私网而进行的转换过程。18.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19.10BASE-T:10表示数据率10Mbit/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表示双绞线。 20.实体:在数据通信中,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21. BGP:边界网关协议,是不同AS 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22. DNS:域名系统,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域名转换成IP地址。23:Peer-to-Peer:对等连接方式或计算模式,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不区分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计算机网络学期论文

计算机网络学期论文 ——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前言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现如今局域网越来越普及,不仅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许多办公室、家庭里面的小型局域网也纷纷出现,建立一个局域网已经不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布线就是其中最麻烦的。如果建筑物中没有预留线路,你就要从设计线路的走向开始,开挖布线槽,铺设线路,调试等等,在布线完成以后,进行维护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遇上搬家、扩容或者有什么比较大的改变,那可就更要大大地费时费力了。至于移动办公,在这种网络环境里几乎不可能。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移动和网络的需求,无线局域网应运而生。虽然如今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在以它的高速传输能力和灵活性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缩写为"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通俗地说,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缆线的同时,提供以太网或者令牌网络的功能。 在同一建筑物之内,无线局域网使得信息交换、协作无论在线或者移动状态下都能进行。只要在笔记本或PC上安装PC Card适配器,用户就能够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内自由移动而保持与网络的联结。将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到台式机系统,则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桌面用户能够安放在缆线所无法到达的地方,台式机的位置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变换。 按与有线局域网的关系,无线局域网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两种。独立式无线局域网指整个网络都使用无线通信的无线局域网,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指局域网中无线网络设备与有线网络设备相结合使用的局域网。目前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居于无线局域网的主流,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其本身还要依赖于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补充,而不是有线局域网的替代产品。 二无线局域网的结构 根据不同局域网的应用环境与需求的不同,无线局域网可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互联。常用的具体有如下几种: 1、网桥连接型:不同的局域网之间互联时,由于物理上的原因,若采取有线方式不方便,则可利用无线网桥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点对点连接,无线网桥不仅提供二者之间的物理与数据链路层的连接,还为两个网的用户提供较高层的路由与协议转换。 2、基站接入型:当采用移动蜂窝通信网接入方式组建无线局域网时,各站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基站接入、数据交换方式来实现互联的。各移动站不仅可以通过交换中心自行组网,还可以通过广域网与远地站点组建自己的工作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 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 杀毒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 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计算机网络安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与10.110.1 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1.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1.18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C)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1.21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C)。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22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