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监护责任由谁承担
- 格式:docx
- 大小:52.08 KB
- 文档页数:13
Don't live in the eyes of others, let alone live in the mouths of other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在校期间学校是监护人吗学校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对学生是有管理和保护的职责的。
所以说,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如果学校已经尽到了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但证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过错,学校就应该对学生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在校期间学校是监护人吗?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监护责任还是监护人的,而不是转移到了学校。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有对学生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法律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学校是学生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说法不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答如下:1、学校并非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即法定代理人)。
我国未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其中并不包括学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仅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2、学校也不是学生的委托监护人,学校只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但不属于监护义务。
因此学校在未成人侵权或者被侵权的案件当中只承担过错责任,根据其过错程度的大小来承担民事责任。
分析学校是否有过错应从学校的职责来看,如果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及管理当中的确存在过错,则学校就应对学生承担相应的责任二、监护人的职责1、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
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
学校幼儿园对被监护人的责任是什么学校幼儿园对被监护人承担教育、管理、保护人身安全等的责任;被监护人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学校幼儿园对被监护人的责任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我为你详细解答。
一、学校幼儿园对被监护人的责任是什么1、学校幼儿园对被监护人的责任如下:(1)学校或者幼儿园,对被监护人要承担教育、管理、保护人身安全等的责任;(2)被监护人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学校、幼儿园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条【教育机构的过错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校园侵权由谁承担侵权责任不同的情形下,承担侵权责任的赔偿主体是不同的:1、由于教育管理机构本身的过错造成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教育管理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由于未成年人相互之间造成的人身损害,教育管理机构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教育管理机构的过错程度较低,所造成的损害主要由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教育管理机构责任与监护人责任之间不是连带责任,而是按份责任;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未成年人人身损害的,应当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3、第三人没有清偿能力或清偿能力不足,教育管理机构有过错的,承担与其过错程度相适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此种情况下,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和教育管理结构的补充赔偿责任之间不是连带责任,至于教育管理机构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后能否向直接侵权人追偿,法律未有明文规定,但参照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以后可向第三人追偿的法理,以可向第三人追偿为宜。
监护人要求及职责监护人是指在法律范围内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照管、抚育和教育的责任的人,包括父母、祖父母、法定代理人以及承担监护职责的其他人。
监护人的要求及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监护人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率作用。
作为未成年人的指导者和榜样,监护人应具备良好的品质,如诚实、正直、守法、勤奋、宽容等,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监护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模式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监护人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努力为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榜样。
其次,监护人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和利益。
未成年人享有与成年人相同的基本人权,监护人必须保障其在物质、精神、教育等方面的正当权益。
这包括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和成长。
监护人还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和个性,积极引导他们认识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
第三,监护人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责任。
监护人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应该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目标,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学术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
监护人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业进展和个人兴趣,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和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第四,监护人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监护人要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安全状况,确保他们的生活环境安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意外伤害和危险事件的发生。
监护人还应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和心理支持,及时解决孩子在健康方面的问题。
此外,监护人还有责任教育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各种侵害和欺凌。
最后,监护人要与未成年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亲密的关系。
监护人应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平等和真诚的,能够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如何理解监护人责任与学校侵权责任之间的关系作者:李树学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20年第07期原告肖某某与被告李某系某小学五年级七班学生。
某日上午上科学课时,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室外操场进行聚积光能科学实验。
在去操场途中,原告肖某某与被告李某等几位同学自行去玩双杠,被告李某用双脚夹住原告肖某某的双腿,将原告摔倒在地,致使原告右尺桡骨骨折。
被告李某的家长认为,自己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已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应当由学校对发生在校园里的安全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肖某某与被告李某等几位同学在去室外操场上科学实验课途中自行玩双杠,被告李某用双脚夹住原告肖某某的双腿并致其摔倒受伤,因被告李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被告怀化某小学任课教师虽然在教室内向学生交待了安全注意事项,但原告受伤发生在学校上科学课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在室外上科学实验课,应当预见到学生在室外难以管理,但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学校未尽到管理职责,亦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原告肖某某违反课堂纪律,与被告李某等同学自行在双杠上玩用脚夹人的危险游戏,自身具有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据此,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39条等有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李某及其监护人蒲某某、怀化某小学分别赔偿原告肖某某因伤所受经济损失的65%、25%,其余10%的责任由原告自行承担。
在上述事故中,法院以被告学生李某、某小学和原告肖某某均具有过错为由,判决其分别承担相应责任,这就涉及到校园安全事故中,学生监护人与学校之间民事责任划定的理解与适用问题。
一方面,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也就是说,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实施致害行为给其他学生造成人身损害时,应当由实施致害行为的学生的家长对受伤害学生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家长不能以孩子不在自己的管理控制之下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监护人是谁?未成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监护人,因为未成年,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监护人帮助进行执行,监护人的责任就是监督我们的行为,并保护被监护人的自身利益与安全。
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在学校期间,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监护权只能由学校行使,监护责任也只能由学校承担。
因为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因年龄、智力关系,不能或不能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也不能承担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双亡或丧失监护能力,依次是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妹等等。
现在的问题是,在未成年人上学期间,脱离其法定监护人实际监护的情况下,发生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时,其法定监护人与学校之间经常引起争执:法定监护人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应履行监护职责;学校则认为自己没有监护义务,不应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其父母(法定监护人)有义务让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而父母在履行这一法定职责时,必须让子女到学校就读,从而出现在学校期间未成年人处于不在其法定监护人监护之下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学校不愿意承担监护人责任,法律也没有规定学校是在校学生的监护人,这是否意味着未成年人在校期间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却丧失了受监护的权利呢?如果不明确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的监护地位,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在子女上学问题上就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不送子女上学就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送子女上学,在没有明确学校具有监护职责的情况下,使子女处于法律意义上的无监护状态,又违反了民法通则第十八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关于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的规定。
那么是否应该明确学校对学生的监护人地位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是特殊主体,分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都必须在未成年人父母或近亲属中产生,这就从法律上排除了学校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可能性。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6.0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0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校园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0号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已经2021年5月25日教育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21年6月1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学校保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对本校未成年人(以下统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履行学生权益保护法定职责,健全保护制度,完善保护机制。
第四条学校学生保护工作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注重保护和教育相结合,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听取学生意见。
第五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落实工作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学校学生保护的支持措施、服务体系,加强对学校学生保护工作的支持、指导、监督和评价。
第二章一般保护第六条学校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得因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统称家长)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情况等歧视学生或者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第七条学校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在校期间人身安全。
学校不得组织、安排学生从事抢险救灾、参与危险性工作,不得安排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及其他不宜学生参加的活动。
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情形严重的,应当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法规一、总则第一条本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在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年满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应当遵循依法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的原则。
二、家庭保护第五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第六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迫使未成年人从事有害其身心健康的劳动。
第七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
三、学校保护第八条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关心、爱护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九条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关注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社会保护第十二条全社会应当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
第十三条公共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等应当设置未成年人专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彩票等。
第十四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产品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
五、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公民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六、附则第十七条本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法的解释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有。
寄宿制幼儿园监护职责1、学生在学校里受伤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监护职责,不管是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监护职责,还是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监护职责,都应该根据伤害事故的性质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监护职责,来判定学校是否承担责任,不能不调查事故性质,就一味认定学校必须承担责任如果学生受伤是因为学校的教育和安全管理措施有问题。
2、学校幼儿园对被监护人的责任是教育管理被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负责任。
3、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因幼儿园未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导致幼儿遭受人身损害时,幼儿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5、关于幼儿园监护资格的思考在当前多起未成年幼儿在园伤害事件中,幼儿园是否是在园未成年幼儿的监护人,是否承担监护责任,已经成了判断幼儿园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大责任的焦点问题。
6、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在执行过程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入园生活学习,幼儿园就应当承担监护责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孩子发生伤害事故,就应当由幼儿园承担。
7、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在执行过程申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入园生活学习,幼儿园就应当承担监护责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孩子发生伤害事故,就应当由幼儿园承担。
8、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监护职责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规定主要是这两条法规,不管是普通走读式学校还是寄宿制学校,学校都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不会因学生在校期间未与父母在一起而将监护人转变为学校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保护责任要明显高于走读式学校。
未成年保护法122条释义
未成年保护法第122条是指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
根据该
条款,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监护
人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行为。
监护人应当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指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监护人
有责任教育未成年人尊重老人、爱护弱小、尊重师长、团结同学、
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勇于创新。
此外,监
护人还应当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并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法律角度来看,该条款规定了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了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保护和指导责任。
监护人
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不得实施任何侵害行为,并且要积极促
进未成年人的良好成长。
从社会角度来看,该条款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
监护人的责任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社会责任。
通过强调监护人对
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关爱,营造
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的来说,未成年保护法第122条的释义强调了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责任,体现了法律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的高度重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的监管教育责任书学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保护在校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每个在校学生家长应尽的义务。
为了促使学校和家长共同维护在校学生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与家长同志签订学生安全目标责任书,希望家长与学校一道做好对您子女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一、学生在校时间的安全保障由学校负责1、学校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安全的设施和服务,保障学生在校内的安全。
2、学校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维护学生在校内的安全。
3、学生在校内故意违反校纪校规及学校安全制度,造成的人身伤害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按《学生伤害及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校外的安全负责,维护和保障子女的安全1、家长要教育子女注意家庭生活安全,正确使用各种家庭生活器具,如高压锅、液化器、热水器、电磁炉等各种家电。
2、家长要教育子女注意户外活动安全,如不私自下河、下塘、下水库等游泳,不在有危险标志的地方玩耍,不使用可能危害他人的玩具,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燃放烟花炮竹等。
3、家长要教育子女自觉遵守国家的交通法规,不违章行走、骑车,不乘坐非载客车船和严重超载的车船。
严禁学生驾驶机动车辆和电动车。
4、家长要经常教育子女随时注意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
5、学生在校外发生的不安全事故,由学生家长负责处理,必要时可通知学校,请学校协助处理。
6、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脱离监护人的监护在外单独居住。
如发生任何事故,由其监护人负责。
三、因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或由学生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按照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洪江市硖洲中学(盖章)年级班学生签名:学生家长(监护人)签名:__年___月___日学生的监管教育责任书(2)尊敬的家长、同学们: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为了更好地履行学生的监管和教育责任,我们特制定本《学生的监管教育责任书》。
学校对学生的监护责任有哪些见《学生伤害处理条例》第七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其次,学校是否应承担责任得具体看是否确实疏于管理,没有履行职责范围内的义务。
主张学校承担责任的,要举证证明。
具体哪些情形学校应该承担责任请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如下规定:第五条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
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情形(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学校对学⽣教育监管责任是监护责任吗学校对学⽣有⼀定的监护权,那学校的监管责任可以和监护权是⼀样的吗?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学校对学⽣教育监管责任是监护责任吗⾯的知识,欢迎⼤家阅读!学校对学⽣教育监管责任是监护责任吗从《民法典》对监护的规定来看,对监护⼈义务的规定相当多,只在《民法典》第三⼗四条规定:监护⼈依法履⾏监护职责产⽣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在学校对未成年⼈是否负有监护责任的问题上,不同的利益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
问题是,社会往往把受害学⽣或受害他⼈作为同情对象⽽忽视学校权益的保护,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显然是⼀个法律误区。
(⼀)“学校监护论”的理论缺陷。
监护责任“转移说”认为,家长将学⽣送到学校,家长对学⽣的监护责任就像接⼒棒⼀样完全传交给了学校。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没有依据的。
其⼀,监护主要体现为⼀种义务,⽽民事义务的转移要经过义务承受⼈(学校)的同意,不能以⼀⽅的意思表⽰⾃由转移。
因此监护⼈不能在未经对⽅同意的情况下将其监护责任转移给他⽅。
其⼆,未成年⼈特别是年龄较⼤的未成年⼈具有⼀定的⾃主性,流动性⼤,故让监护责任随未成年⼈的转移⽽转移,那么监护就难以维持其稳定性,若未成年⼈到他⼈家⾥做客,难道监护责任就转移到那⼈家⾥吗?若未成年⼈与未成年⼈出去玩耍,监护责任⼜转交给谁呢?监护责任“委托说”认为,家长将未成年学⽣送到学校是为将其监护责任部分委托给学校承担,故学校因受委托⽽负有监护责任。
这种观点有如下缺陷:其⼀,家长将未成年学⽣送到学校,⼀般情况下并未向学校作出监护责任部分委托的意思表⽰,学校更没有作出同意接受的意思表⽰,⽽未成年学⽣到学校的⽬的主要是学习,并不当然包括委托监护的意思,仅凭家长送未成年学⽣到学校的⾏为就推定双⽅达成委托监护协议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其⼆,若强⾏凭双⽅⾏为推定未成年学⽣的家长与学校之间存在委托监护关系,那么学校该承担哪些监护责任呢?由于双⽅没有约定,⽽学校与学⽣的情形各不相同,监护责任的范围不能明确,学校如何⾏使监护权利难以确定,监护责任根本⽆从谈起。
校园法律基本知识校园法律基本知识校园法律小知识:学生利益三问问题 1 :学生在校内以外受伤的风险谁承担?答:学生在校内意外受伤学校不一定承担根据教育部 2002 年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情况而定。
《办法》规定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如果学校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学生的监护人,履行了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则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学校发现情况,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致不良后果加重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问题 2 :学生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受到的损害呢 ?答:一般情况下,只要致害方在体育竞赛中没有故意或者严重违反运动规则,参赛学生受伤应损害自担。
体育竞赛,既具有群体性、对抗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篮球、足球等人体发生直接冲撞的对抗性竞赛,是很容易出现人身损害后果的。
已知或者应知体育竞赛潜伏着此种固有的风险而仍然参加此种竞赛,实际上是对此种活动中风险的接受,受害人只能自行承担损害而不能要求致害人承担侵权责任。
这就是民法理论上的“自愿承担危险”。
如果运动员故意或者严重违反运动规则而侵害其他运动员的人身,则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问题 3 :学生在校期间经常自行组织活动出现损害怎么办?答:学生在休息时间自行组织的,并没有报告学校,故学校对此没有特定的注意义务。
况且他们系中学生,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体育竞赛中可能发生的损害,应该有所预见和防范,不需要学校特别提醒。
因而对非学校组织的正常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学校没有过错,是不应承当赔偿责任的。
校园法律小知识:什么是法律上的保证保证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主合同的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保证人的权利(1)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享有向主债务人请求偿还的权利。
其实际清偿额大于主债权的,保证人只能在主要债权范围内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监护人很多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监护人是对于未成年人或者是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一些精神方面出现问题的人,对这类人实施监护义务,一般我们的监护人都是我们的父母,但是其实一些国家政府机构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那么关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监护人很多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监护人是对于未成年人或者是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一些精神方面出现问题的人,对这类人实施监护义务,一般我们的监护人都是我们的父母,但是其实一些国家政府机构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那么关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一、监护人失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相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十七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第1篇在我国,监护制度是维护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承担着重要的法律义务。
以下将详细阐述我国监护人的法律义务规定。
一、监护人的定义与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负有监护责任的人。
监护人的种类主要包括:1. 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当然的监护人。
2. 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作为监护人。
3. 兄、姐: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兄、姐可以担任监护人。
4. 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如其他亲属、朋友、愿意并有能力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二、监护人的主要义务1. 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监护人应当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包括:- 人身保护:监护人应当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其受到伤害。
- 财产保护:监护人应当妥善保管被监护人的财产,不得侵占、挪用、变卖或者损坏被监护人的财产。
- 教育保护:监护人应当对被监护人进行适当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应当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具体包括:- 代理签订合同:在必要时,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签订合同。
- 代理参加诉讼:在涉及被监护人的诉讼中,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参加诉讼。
- 代理接受赠与、遗赠等:在涉及被监护人的赠与、遗赠等事项中,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接受。
3. 监督被监护人的行为监护人应当监督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从事违法行为。
具体包括:- 教育引导:监护人应当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约束行为:在必要时,监护人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从事违法行为。
4. 保管被监护人的身份证明、户口簿等证件监护人应当妥善保管被监护人的身份证明、户口簿等证件,不得遗失、损坏或者擅自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义务和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这一条款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基础。
我们来看看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究竟指的是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监护人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管理方面具有首要责任和义务。
而如果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法定监护人则需要代替父母履行监护职责。
这些监护人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这一条款的重要性在于强调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未来,其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和支持。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的出台,正是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并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这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和伦理道德的体现。
在具体实践中,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我认为社会应当加强对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社会各界也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让他们茁壮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的出台,为我国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量。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未成年人保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也会更加关注和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
让我们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成年人的保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更是明确了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
这一条款的出台不仅为未成年人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更是对社会各界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监护责任由谁承担民法中设立监护制度,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因为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因年龄、智力关系,不能或不能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也不能承担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双亡或丧失监护能力,依次是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妹等等。
现在的问题是,在未成年人上学期间,脱离其法定监护人实际监护的情况下,发生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时,其法定监护人与学校之间经常引起争执:法定监护人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应履行监护职责;学校则认为自己没有监护义务,不应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其父母(法定监护人)有义务让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而父母在履行这一法定职责时,必须让子女到学校就读,从而出现在学校期间未成年人处于不在其法定监护人监护之下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学校不愿意承担监护人责任,法律也没有规定学校是在校学生的监护人,这是否意味着未成年人在校期间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却丧失了受监护的权利呢?如果不明确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的监护地位,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在子女上学问题上就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不送子女上学就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送子女上学,在没有明确学校具有监护职责的情况下,使子女处于法律意义上的无监护状态,又违反了民法通则第十八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关于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的规定。
那么是否应该明确学校对学生的监护人地位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是特殊主体,分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都必须在未成年人父母或近亲属中产生,这就从法律上排除了学校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等于排除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
事实上,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监护权只能由学校行使,监护责任也只能由学校承担,因为学生在校读书,事实上处在学校监护之下,只是这种监护责任的履行应理解为是学校代理学生家长进行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22条,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
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与学生家长构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委托监护关系,而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职责不过是代理学生家长行使。
监护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监督和保护的意思,即保护被监护人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等等。
同时“意见”第22条规定,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由监护人承担。
我们再来看看民法上的代理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由被代理人承担。
民法通则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就是他的监护人。
而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的法律概念是不一样的,监护人必须为被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法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的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则由被代理人承担。
明确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是一种事实上的委托监护关系,学校只是代理家长行使监护权,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或致他人伤害,学校可以不负责了呢?笔者认为,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看学校是否有过错,是否尽到了其代理监护的职责。
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意见”的第22条规定: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由监护人承担(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也就是说,只有学校有过错,不履行代理人的义务,即不履行学生家长委托的监护义务,给学生造成损害才应该承担责任。
不过这种责任是一种代理监护的过错责任,而不是监护人责任。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监护人应无条件为被监护人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无过错责任;而过错责任,必须有过错才应负责。
至于学校在从事正常教学活动中,因无法避免的偶然性因素,致使学生受到伤害的,笔者认为,这不属民法调整范围。
因为既然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宪法和教育法中强制规定了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是国家利用其强制力赋予未成年人的一种国家义务,未成年人在履行这一国家义务过程中受到伤害,理应由国家负责,其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而且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父母与学校不是一种民事上的合同关系,因为民事合同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而义务教育中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与国家是一种非经济的、非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尽管现在中小学都存在收费现象),不属于民法调整范畴.∙男子砍杀邻居儿子潜逃16年自首或可从轻处罚/l/xf/603359.html∙3名司机接导管盗取公司液化气犯盗窃罪分别领刑/l/xf/603358.html∙6岁男童被浇硝酸大面积烧伤_母亲男友再作案/l/xf/603357.html∙如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l/xf/603356.html∙有期徒刑的执行 /l/xf/603355.html∙2018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l/xf/603354.html∙公职人员收受贿赂回赠假字画充做退还/l/xf/603353.html∙骗取出口退税罪 /l/xf/603352.html∙剥夺政治权利期限是多久/l/xf/603351.html∙侵占公司财产罪量刑/l/xf/603350.html∙大排档店员穿拖鞋用脚洗菜完全无视一旁用餐的食客/l/xf/603349.html∙幼儿园园长贪污数十万被判12年/l/xf/603348.html∙浅谈侵占行为及侵占对象的认定问题/l/xf/603347.html∙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理方法/l/xf/603346.html∙为逃避责任将交通肇事被害人送至医院后逃跑是否构成逃逸/l/xf/603345.html∙受贿都有哪些隐蔽方式/l/xf/603344.html∙美军证实IS最高宗教领袖已击毙_其曾奴役数千女性/l/xf/603343.html∙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规定/l/xf/603342.html∙走私毒品罪案例 /l/xf/603341.html∙银川制造毒品罪量刑标准/l/xf/603340.html∙取保候审的条件及程序/l/xf/603339.html∙管制和拘役的区别有哪些方面/l/xf/603338.html∙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l/xf/603337.html∙文化低遭丈母娘鄙视男子自学成黑客非法牟利/l/xf/603336.html∙规定,公民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l/xf/603335.html∙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定罪判刑后查清财产真实来源的是否应予改判 /l/xf/603334.html∙女童被妈虐待致死丈夫向法庭递交谅解书/l/xf/603333.html∙走私假币罪的刑法处罚/l/xf/603332.html∙走私罪论文 /l/xf/603331.html∙女乘客擅开飞机滑梯被拘12天_什么是破坏交通工具罪/l/xf/603330.html∙英国曼彻斯特体育场爆炸已致至少19死50人受伤_疑为恐怖袭击 /l/xf/603329.html∙撤诉的概念 /l/xf/603328.html∙个人如何签订装修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l/xf/603327.html∙交通肇事致多人轻伤也应纳入调整范畴/l/xf/603326.html∙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l/xf/603325.html∙小产权房最新政策 /l/xf/603324.html ∙俩贼疯狂砸车玻璃盗窃财物被刑拘/l/xf/603323.html∙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_本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l/xf/603322.html∙将非法占有的财物占为己有能否认定侵占罪/l/xf/603321.html∙清洁工撬门偷4万元新书_低价购买盗赃物要处罚吗/l/xf/603320.html∙一年制造多次交通事故_遇到碰瓷怎么办/l/xf/603319.html∙江苏省公安机关适用取保候审/l/xf/603318.html∙学校旁发生砍人事件三死两伤案件正在侦查中/l/xf/603317.html∙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特征/l/xf/603316.html∙刑事责任年龄不应因个案而调整/l/xf/603315.html∙房屋抵押登记有关事项/l/xf/603314.html∙哪些情形适用转交送达/l/xf/603313.html∙男子带硫酸安检谎称酒警察让喝一口时懵了/l/xf/603312.html∙程序员用代码求救求助同事们成功脱身传销组织/l/xf/603311.html∙哪些情况可以做无罪辩护(四)/l/xf/603310.html∙网购突遭客服狂骂发消息辱骂他人属于违法行为/l/xf/603309.html∙有期徒刑 /l/xf/603308.html∙侵占罪中的问题研究/l/xf/603307.html∙谈刑事自诉案件的几个问题/l/xf/603306.html∙武汉男子裸体捅伤路人自己不想活了别连累别人/l/xf/603305.html∙常见的走私方法 /l/xf/603304.html∙徇私枉法罪及处罚 /l/xf/603303.html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但情节较轻的_应否核准死刑立即执行/l/xf/603302.html∙哈尔滨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l/xf/603301.html∙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量刑的规定/l/xf/603300.html∙怎样正确运用正当防卫/l/xf/603299.html∙骗取出口退税罪及处罚/l/xf/603298.html∙6岁男童被浇硝酸大面积烧伤_凶手竟是母亲男友/l/xf/603297.html∙情侣联合诈骗2000万_开庭时女子撇男友独资揽罪/l/xf/603296.html∙如何认定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l/xf/603295.html∙保外就医疾病范围是怎样规定的/l/xf/603294.html∙抢夺罪的数额标准(2018),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l/xf/603293.html∙作废的发票可否当成非法出售发票罪的犯罪对象/l/xf/603292.html∙办理房屋抵押登记的程序和资料/l/xf/603291.html∙超载车辆致人死亡,车主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l/xf/603290.html∙什么是故意犯罪 /l/xf/603289.html∙如何解决罚金刑执行困难的对策/l/xf/603288.html∙不得强迫自证有罪两高三部联合发布新规/l/xf/603287.html∙介绍贿赂罪 /l/xf/603286.html∙走私淫秽物品罪的处罚/l/xf/603285.html∙罚金的数额种类 /l/xf/603284.html∙有期徒刑量刑的三种情况/l/xf/603283.html∙42岁老扒手行窃被发现还耍横_身上藏18个刀片/l/xf/603282.html∙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l/xf/603281.html∙浅析我国死刑案件中辩护权的保障及律师辩护/l/xf/603280.html∙神药专家被揭底百变身份电视节目推销神药/l/xf/603279.html∙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及处罚/l/xf/603278.html∙8.5万吨固体废物走私入境进口垃圾祸国殃民为哪般/l/xf/603277.html∙青少年性犯罪的法律问题/l/xf/603276.html∙五旬女子将裸照发给男网友遭敲诈勒索/l/xf/603275.html∙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l/xf/603274.html∙帮忙点”路灯“致伤亡粗心大意却带来刑事处罚/l/xf/603273.html∙检察机关采取拘传 /l/xf/603272.html ∙小区地下车位的处理方式包括哪些/l/xf/603271.html∙90后女孩约见网友遭强奸对方被判3年缓刑3年/l/xf/603270.html∙人被抓了,家属想见面问一些情况,该如何办理/l/xf/603269.html∙漾濞县检察院查处特大经济犯罪案—一公司董事长8次受贿/l/xf/603268.html∙因争执手推被害人致死_构成故意伤害还是过失致人死亡/l/xf/603267.html∙伪造 /l/xf/603266.html∙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家庭做起/l/xf/603265.html∙出手大方90后“小土豪”竟是盗窃犯/l/xf/603264.html∙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l/xf/603263.html∙中学女生遭轮番掌掴校园暴力需要完善相关法律/l/xf/603262.html∙什么是偷税罪 /l/xf/603261.html∙罚金的四种缴纳方式/l/xf/60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