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张法T梁施工技术交底

后张法T梁施工技术交底

后张法T梁施工技术交底
后张法T梁施工技术交底

紫荆大桥预应力T梁后张法施工技术交底T梁预制

一、模板安装

(1)将模板表面除锈干净,用脱模剂(鲜机油:鲜柴油=1 :4)将模板表面湿润(湿润即可,不让模板表面出现油团)。

( 2)将地胎面清理干净。

( 3)模板按设计图纸安装,调整各拼装块位置、尺寸、高程和竖直度正确后,两侧模顶上设钢筋拉杆对拉定位。底部则用圆木支顶在两侧支撑墙上将模板和地胎顶紧,两端模在钢筋安装完成后通过螺栓与侧模固定,并用海绵将接缝挤压密实。保证各接缝密闭不漏浆。

( 4)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安装钢筋。

二、钢筋安装

( 1)钢筋根据设计图纸下料和加工。主筋长度不够时,可采用闪光对接接长,但必须按规范要求抽样检验合格。

( 2)梁肋钢筋先在仓库内焊接拼成骨架,经质检人员和监理检验合格后,再用龙门吊将其吊入模板内,吊入前按适当的密度加绑水泥砂浆垫块,保证保护层正确。

(3)翼板钢筋按图纸现场安装,为使施工方便,部分伸出的I级钢筋可适当弯折,在脱模后将其根部砼凿除弯回原位。

( 4)钢筋应绑扎牢固,焊缝、保护层等应符合要求,并在安装通过验收后才能浇注砼。

( 5)要注意安装伸缩缝、防撞栏、人行道栏杆预埋构件。并预埋吊环,吊环采用?20圆钢筋每端两个,预埋在翼板靠近梁肋位置,埋入深度要大于25 cm,埋入段弯折防脱。三、砼浇注

( 1)除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外,其他材料必须严格称量后才能进料,进料按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

(2)砼拌和时间不少于3min,其坍落度、和易性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浇注。

( 3)砼浇注前,应做好防雨工作。砼一次连续浇注到位,以保证浇注质量。

(4)砼分层浇注,松铺厚度不超过30 cm,腹板两端以插入式振捣为主,辅以附着式振动器振捣,中间腹板较薄的位置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为主,辅以插入式振动器,捣注至密实、表面平整泛浆、无气泡止,但应注意过振导致离析。上层砼振捣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 5 cm以上,翼板因砼层薄,不易起浆,更应加密振捣,避免漏振出现蜂窝麻面。

( 5)振捣时要注意防止钢筋移位或上浮。切记防止插入式振捣器碰到波纹管,导致波纹管漏浆。

4、砼养护

在砼初凝后适当时间养护。不能洒水过早损坏砼表面,也不能过迟。

梁面覆盖稻草或麻袋。侧面则直接洒水养护,养护期为 1 周,在养护期内砼表面应处于连续湿润状态。

5、脱模

1)、脱模时,砼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脱模时,拆除拉杆、螺栓及支撑点快后先用小锤小力向下敲击模板附带,用力要适当,以使模板与梁体略微剥离,然后采用手拉葫芦向侧边向下将模板拉出,严禁用大锤大力锤击,大力撬动模板,振坏、振裂砼和出现崩边角现象。脱模后出现微程度麻面时,应适当修整,但修整后颜色应与原砼一致。

2)、脱模的同时应在横隔板的一侧用枕木或原木及楔形垫块将大梁支撑稳妥,

木头的上端应支撑在翼板与腹板交接处,严禁用木头竖直支撑

翼板边缘或在两横隔板之间中央位置设置支撑,横隔板下方用木块垫好,并用楔形木块楔牢靠。

6、验收:

按规范要求进行。

四、预应力钢筋施工

1.预应力束(波纹管)按设计坐标进行安装。并由质检人员在安装完成后认真复核,确保波纹管线型、锚头位置正确(锚头端面垂直预应力束)。波纹管定位筋按设计要求安装并定位牢固。若有必要,应增加定位构造,务必保证波纹管和锚头在砼浇注过程中位置不变动,点焊定位筋时严禁焊渣烧伤波纹管,当波纹管与水平分布钢筋并行或交叉时,应适当调整水平分布钢筋的位置,防止因粗骨料无法通过而导致梁体出现蜂窝、狗洞等质量缺陷。

水平分布钢筋位置调整示意图

2.波纹管接头应作套接处理,并用胶布包裹密实,保证在砼浇注过程中不漏浆。波纹管与锚头间的接头、压浆口等,也应用海棉填塞和用胶布包裹密实,防止砼浆进入堵塞压浆口和波纹管。波纹管安装完成后,应临时穿入钢绞线束,并对波纹管仔细检查一遍,发现波纹管有变形和被电焊烧穿等情况,应妥善处理,防止漏浆。

3.在砼浇注过程中,应严防振动棒碰触波纹管引起波纹管移位或变形漏浆。

4.在梁体砼浇注过程中,没隔30?40分钟要将钢绞线束向两端来回拖动一次防止波纹管局部漏浆,导致波纹管堵塞,浇筑完成并在发生初凝前应立即朝波纹管道内注入清水,并前后拉动预先穿入的临时钢绞线束,将可能进入波纹管道内的砼浆搅散于水中。

5.预应力束张拉应在梁体砼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

具体为:

引墩盖梁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90%,因此在砼浇注时,试验人员应制备一定数量的砼试件,并通过试件抗压强度来掌握张拉时机。

6.此外,预应力束的张拉还要严格遵照如下程序分批进行。具体为:

首先张拉处于最底下的4#束,以确保该束预应力束的锚下砼在大梁起拱以前已处于预压应力状态,避免因大梁起拱而导致锚下混凝土被拉裂。然后再依次张拉其他几束预应力束。

7.用于结构的预应力钢绞,锚具、夹具等,其生产厂家和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出厂合格证。在进场后,还应按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准使用。

8.张拉机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验。千斤顶和油泵的压力表配套校验,以确定各级张拉力和压力表间的读数关系。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 1.5 级。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定期校验(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

9.张拉前应将锚垫板板面上的粘着物清除干净,以使其与锚板结合紧密,传力良好。

10.张拉前应用高压空气将梁体波纹管道内藏水和杂物吹干净,然后才能穿入结构钢绞线束。

11 .钢绞线下料长度按设计长度再加上两端各70 cm的工作长度,编束后再穿入管道内。

12. xx程序:0—10%°

K (初应力,划线)—60%°

K (测伸长量)—100%°

K (测伸长量)—103%°

K (测伸长量,持荷5分钟,锚固),各级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的对应关系见附表。

13 .xx 方法:

两端同时张拉,张拉过程中应保证两端压力表读数同步。

14.张拉时要认真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并填写张拉记录表,若发现实际伸长

量与理论值误差超过6%,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后再继续进行。

理论伸长量应事先计算好以供对比。

15.张拉过程中要注意对梁跨中上缘等各处梁体表面加强观察,如有裂纹,应暂停张拉,并及时报告,待研究处理,张拉的同时应及时尖紧因大梁起拱而导致松动的顶撑。

16.钢绞线锚固后,多余量要用砂轮机切割,严禁火焰切割。

17.在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并检查张拉过程无异常情况后,应及时压浆封锚。孔道压浆由试验人员根据规范要求确定配合比。施工时要严格保证浆体质量。压浆前应湿润管道并用高压空气将孔道内积水完全清除。压浆按规范要求的程序进行,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和出浆,并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主。

18.压浆过程中要填写好压浆记录表。

19.由于第一批预应力束张拉后距第二批预应力束张拉还有较长时

间,尚未能浇注梁端封头砼,因此应严格保证封锚质量。封锚后应在锚板、锚垫板的表面和缝隙上涂上带锈防锈漆,保证锚头封闭,防止钢绞线、夹片被水渗入锈蚀。

Txx安装

一、架桥机拼装及就位

1、架桥机的组成:

紫荆大桥为30米后张法预应力T梁,这里采用贝雷片拼装的自行式架桥

机,其主要构成部分为:

导梁、前支点、中支点、后支点起重龙门吊。其中导梁采用单层三排上弦

加强贝雷片及115X 11&m的支撑架组拼而成,长度为60米,如下图所示:

架桥机示意图

2、组拼及推进就位

1)、由于受场地限制,本桥先只拼装48 米导梁(即16节贝雷片),安装好前指点及临时中、后支点,其中中支点安装在第八第九片的接头处,后支点安装在最后一节贝雷片处,并在桥台后两米处用枕木设置临时固定支点,以防止导梁倾覆。

2)、在导梁上铺设枕木及钢轨,枕木铺设间距为50 cm,钢轨间距

为115 cm,枕木及钢轨暂时只铺设临时中支点以后部分,铺设好枕木及钢轨后

安装好起重龙门吊,并将其推至中支点与后支点之间,尽量靠近后支点, 并手拉葫芦及楔形木块将其固定好防止溜车。

3)、第一次推进导梁,首先在临时固定支点处将导梁顶起,并在临时支点上放置平滚将导梁落于其上,然后开动行走电机使导梁缓缓推进15米;并在导梁尾部用枕木设置临时固定支点。

4)、接长导梁至60米,顶起导梁将中支点移到设计位置安装,后支点移至倒数第三节贝雷片处安装好。

5)、在前起重龙门吊上挂一台卷扬机,后起重龙门吊上挂一台卷扬机及六片贝雷片,并将两起重龙门吊移至倒数第二三节导梁之上并固定稳妥。

6)、顶起导梁后端在后支点后侧及前方 6 米处用枕木设置临时固定支点并在其上放置平滚后落下导梁。

7)、在最后一节导梁上用钢轨压重,压重钢轨重量不得少于12吨,拆除桥台前临时固定支点及后支点两端千斤顶,启动行走电机使架桥机前行道第一跨大梁安装位置,先临时支撑好前支点,铺设好横移轨道后逐步拆除后端压重落下前支点。

8)、铺设中支点横移轨道,顶起导梁,拆下中支点行走轮箱转90度后至于横移轨道行上并上好连接螺栓。

9)、安装好第一跨梁后调整架桥机纵移轨道,间距为420 cm,安装完第二跨以后纵移轨道调整为480 cm。以后每次纵移架桥机时都必须将后起重龙门吊尽量往后,固定稳妥后在其上挂上一片T梁,T梁后端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