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黄福华、李坚飞版 重点

管理学原理—黄福华、李坚飞版 重点

管理学原理—黄福华、李坚飞版 重点
管理学原理—黄福华、李坚飞版 重点

第一、二章管理与基本理论

◆管理的定义:指管理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以人为中心来协调各种资源,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人员类型:1.高层管理者(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对组织的管理负全责,侧重于制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联系等。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组织的成败。2.中层管理者(做什么):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并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基层管理者(具体怎么做)通常称为监工。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计划的完成。

◆管理者技能要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目的:提高劳动生产率。2.原则:①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单凭经验的办法;②科学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③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④资方与工人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均分,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3.作业管理:①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②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③实行激励性工资制度:工时确定工资标准,差别计件工资制,按工人实际工作表现而非工作类别支付工资;④组织管理: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使科学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⑤心理革命。(局限性:基本假设人是“自然人”,诸项原则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没很好贯彻,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态度)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1.区分经营与管理;2.提炼出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服从整体、人员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1.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确定组织目标,明确分工,自上而下等级系统,人员考评和教育,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2.理想官僚组织模式:组织中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结构是层层控制体系,成员间关系对事不对人,成员的选用与保障,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成员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3.权力观:传统权利,超凡权利,法定权利。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职工是社会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度。

第三章目标设立与战略安排

◆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是个人或组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努力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目标的性质:1.多样性:管理人员目标数适当,分清主次;2.层次性:社会层、组织层、个人层;3.网络性。

◆目标管理特点: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时限、评价绩效。

◆目标管理优缺点:优: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绩效;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有助于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缺:偏重操作忽视原理;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制定目标困难;过多强调短期目标;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缺乏灵活性;有时惩奖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难保证公平性,从而削弱目标管理效果。

◆战略层次:公司层、业务层、管理层战略。

◆战略管理过程: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组织外部环境分析,组织内外部条件分析,SWOT 分析和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控制。

◆公司层战略选择:1.稳定型战略:无变化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暂停战略、谨慎实施战略。

2.增长型战略:集中于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单一战略、同心多样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复合多样化战略。

3.收缩型战略:抽资转向战略、放弃战略、清算战略。

4.组合型战略:同一类型战略组合、不同类型战略组合。

◆业务层战略选择:1.业务层战略框架/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包括现有企业间竞争、进入障碍、替代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选择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

第四章计划与决策

◆计划工作:根据环境需要和组织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目标实现方法。(1.特点: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经济性、创造性。

2.作用:弥补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有利于有效进行控制。

3.原则:限制因素原则、许诺原则、投入原则、灵活性原则、导向变化原则)

◆计划的类型:1.按时间期限:长、中、短期计划;2.按明确性:指导性、具体性计划;3.按广度:战略、作业计划;4.按表现形式: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则、预算。

◆计划工作的程序:描述宗旨,评估状况,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制订计划方案,评价方案,选择方案,制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

◆决策:组织为达到某一目标、目的或企图,而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或策略并加以实施的过程。(1.特点:针对、现实、优化、选优性;2.过程:找出差距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可行性方案,可行性方案的评价,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决策类别:1.按重复程度:常规、非常规决策;2.按作用和重要程度:战略、管理、业务决策;3.按决策问题条件:确定型、风险型、非确定型;4.按决策主体:个人、群体决策。

第五章组织设计与人员配置

◆组织的特征:1.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2.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3.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协作。

◆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统一原则,指挥统一原则,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责权相结合,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精简高效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横向结构:1.部门划分原则:精简、弹性、目标实现、分工与协调原则;2.部门划分方法:按人数、时间、职能、产品、地区、服务对象划分。

◆组织纵向结构:(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人员能力、下属员工能力、组织内信息沟通效率、管理层次高低、工作的属性、工作环境稳定性、工作计划完备性)

◆锥形和扁平型组织:1.锥形:优点: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缺点:影响信息传递速度可能信息失真,影响积极性,容易使计划的控制工作复杂化。2.扁平型:优点:信息纵向传递速快,密切上下级关系,管理费用低,被管理者有较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满

足感;缺点:主管不能对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管,上下级协调较差,同级间相互沟通困难。

◆组织结构基本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结构、矩阵式结构。

第六章冲突与协调

◆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决策的代价,政策的一致性,组织规模,组织的成长,管理哲学,人才的数量与素质,控制的可能性,职能领域。

◆分权集权的衡量标志:决策的数量、范围、重要性和审核。

◆授权:1.内容:分派任务、委派权利、明确责任。2.原则:重要原则、明责原则、适度原则、不可越级授权。3.好处:信任下属得到下属尊重,发挥下属聪明才智,减轻上司工作负担。4.心理障碍:怕失去控制、怕竞争、怕失去权威、被奖赏的欲望、需要工作的感觉。5.艺术:清楚明确地陈述管理政策,明确规定各种工作任务和目标,根据所要完成任务挑选人员,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

第七章领导与激励

◆领导:行为论、过程论、能力论。(三要素:被领导者,能力,领导行为明确目的性影响下属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和管理:1.含义不同。领导是率领或引导某个组织朝着某个目标努力,一般包括引导、率领和指挥等含义;管理是负责并督促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一般包括管辖、处理、约束等含义。2.任务不同。3.对象不同。4.作用不同。5.途径不同。6.工作重点不同。

◆领导者权利来源:法定性、奖赏性、强制性、专家性、参照性权利。

◆激励:组织为激发员工内在潜力,开发员工能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某种或多种措施与手段。(四要素: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目标、激励手段;实质:动机激发、推动、强化人的行为的过程即激励过程。尚未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行为结果可能满足需要后法生对新需要的追求,也可能未得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或积极的行为。)

◆激励理论:1.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①内容: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②特征: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及人际关系等。3.期望理论:①内容:激励力=期望值×效价;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②基础是自我利益,核心是双向期望,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知觉。③贡献:提出目标设置与个人需求相统一理论,注重量化分析。4.公平理论:横向纵向。5.强化理论:正强化和负强化,连续固定强化和间断的事件数量不确定的强化。

◆激励方式与手段:1.物质利益激励:避免相应制度缺失,和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2.社会心理激励:目标、教育、感情、尊重、参与、榜样、竞争激励。3.工作激励:委以恰当工作;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

第八章管理沟通

◆组织沟通:特定组织中的人们为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交流。

◆沟通的作用:1.使组织管理更有效率;2.是协调个体行为模式、使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3.是领导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沟通种类:1.按组织程度:正式、非正式沟通;2.从发送信息者与接收信息者地位是否变换:单向、双向沟通;3.按语言的不同形式:口头、书面沟通;4.按信息流动方向:上行、下行、平行沟通。

◆沟通网络:链式、环式、Y式、轮式、全通道式。

第九章管理控制

◆控制:即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的主要内容: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组织绩效的控制。

◆控制的类型:1.按时机、对象、目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2.按手段:直接(时滞、信息繁杂、忽略企业中人)、间接控制;3.按来源:正式组织控制(实施标准化、保护组织财产不受侵犯、质量标准化、防止滥用权力、对职工工作进行指导和测量)、群体控制、自我控制。

◆控制基本原则:适时性,适度性(防止控制过多或不足、针对重点、考虑经济性),客观性,弹性。

◆控制的基本过程:1.确立标准:时间、生产率、消耗、质量、行为标准(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重点;制定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方法、经验估计法、工程方法)。2.衡量工作成效:收集信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衡量频度。3.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恰当纠偏措施。

◆控制的基本方法:1.预算控制。2.生产控制:对供应商、存货、质量的控制。3.比率分析:注意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科学性。4.审计控制:内、外部。

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2、国内专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3、教材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要点:1、预期目标; 2、必须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 3、本质为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有多样:关键是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 二、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职能和过程:法约尔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孔茨著作《管理学》中——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一般的教科书已将管理的职能精简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代表人监督者企业家 领导者传播者干扰对付者 联络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管理技能:卡茨(L.Katz)的看法: L.Katz教授在研究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所必须的特征时,把成功的管理人员在 完成工作时所显示的技巧(skill)概括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平均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人员。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 的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准。 管理系统:两种基本系统: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不与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不受环境的影响; 开放系统(open system):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 在不同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 三、什么是组织 1、组织的特征: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组织日益成为 更加开放,灵活和响应变化的实体) 2、变化中的组织 传统组织:稳定的、缺乏灵活性、关注职位、根据职位定义工作、个人导向、永久

管理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1

_1管理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 ,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成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1961年12月,()孔茨C.

C 答案 2. 某顾客准备在银行办理一期固定存款业务,在可供选择的三家银行中,一年期利率。该顾客面临的决策就是选择哪家银行。这种决策属于, 3.21%,分别是3.15%2.98%)。(确定型决策A. ? A 答案3. 由霍桑试验的结论发展起来的学说是() )。 A. 决策理论学说? B. 科学管理学说? C. 管理过程学说? D. 人际关系学说?答案D 4. )结构效果较好。当员工人数较少,或者组织是新建的、环境简单的时候,(. B. 直线型? B 答案5. 以组织产品、地域和服务对象等为基础,把组织划分为若干单位而组成的组织结构,)。称为( A.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答案A 6. 在管理决策中,只要选择满意方案即可,无须苛求最优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现实中不存在最优方案,只能寻求满意方案A. ?答案A 7. )方式领导为适宜。根据菲德勒理论,当领导环境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取( 以关系导向型的领导A. ? B. 任务导向型领导? C. 资源导向型领导? D. 职位导向型领导?答案B 8. 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作为该研究所所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D. 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D 答案. 9. 某顾客准备在银行办理一期固定存款业务,在可供选择的三家银行中,一年期利率。如果这三家银行都存在倒闭的可能,但不知道倒闭的,3.21%分别是3.15%,2.98%)。概率,则这种决策属于(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剖析

第一章绪论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承担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能的人员及其集群,他们是管理的主体。 物本管理:是以任务、以物为中心,追求固定正规的管理,实行的是“任务管理制”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经营艺术与现代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管理,是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是从控制为主的专项管理转向实施更具全面性、长远性的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工商管理: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务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运用模型来研究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定量研究方法: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权变方法: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关于管理的职能有哪几种观点? P5 3.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管理管理者。第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4.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三大类型、十种角色。人际关系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类角色:监察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目的、价值目标、权力来源、活动方式。P7 联系: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1.工作定额原理 2.选择、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艺。3.实行职能工长制(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6.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7.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1.企业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2.管理的14项原则:P32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丛林: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贡献是什么? 2.霍桑实验的结论及意义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贡献是什么?

管理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

管理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27 10:10:49 一、单选题 1. (5分)现场控制是()。 ? A. 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的控制 ? B.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实施的控制 ? C. 在计划执行过程的输入环节上的控制 ? D. 对制定工作细则的控制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控制活动应该()。 ? A. 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 B. 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 C. 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 D. 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以下是某企业制订的若干目标,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未来5年内,企业产值达到1000万元 ? B. 机械车间本月的制造费用大幅度降低 ?C. 每个职工每班生产50个零件,合格率100% ? D. 年底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台阶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下列有关激励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A. 强化理论不考虑目标、期望、需求等因素,只关注个体采取某种行动后产生的结果 ? B.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作为员工比较参照对象的只是他人的报酬 ? C. 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能够带来员工的满意 ? D.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所有人最终都会到达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因为有()的存在。 ? A. 社会人 ? B. 经纪人 ? C. 复杂人 ? D. 理性人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6. (5分)许多组织设有意见箱、接待日、走动管理等管理办法,是为了()。? A. 上行沟通 ? B. 下行沟通 ? C. 非正式沟通 ? D. 反馈沟通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对于任何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 ? A. 技术技能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复习重点与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 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4.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 者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问答: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身产率(2)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有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第二版) 一、单选题 1.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环境分析方法是指( A )。 A.SWOT分析 B.PEST分析 C.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D.波士顿矩阵分析 2.玛莎是一个服装企业的品牌。该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坚持高质量、体现个性化色彩的原则。在营销理念上,主要是通过专卖店的方式进行销售,而且销售人员都经过专门的培训,要求他们掌握销售的技巧并树立为顾客服务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根据以上信息,这个品牌的产品战略是(B)。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目标集中化战略 D.多样化战略 3.人们对组织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下面的说法哪种最为正确?( A )A.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B.组织文化是一种包装组织的方法,如用名言警句做口号、做广告或包装 C.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思维系统,如组织精神、组织哲学的差异等 D.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文化网络,如文娱演出、体育竞赛、图书报刊等 4.广告公司总经理吴烨在一次公司全体会议上说:"上半年大家对公司管理提出了一些批评与建议,我们对大家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午餐送餐、报销手续简化等问题,都将在近期解决。我们解决了关系大家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看到诸位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更大的工作成果。"哪一个理论最适合判断并解释总经理讲话所能产生的效果?(C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强化理论 5."上梁不正下梁歪"说明领导具有( A)。 A.模范权 B.合法权 C.惩罚权 D.专长权 6.有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发现会议室的窗户很脏,好像很久没有打扫过,便打电话将这件事告诉了行政后勤部负责人,该负责人立刻打电话告诉事务科长,事务科长又打电话给公务班长,公务班长便派了两名员工,很快就将会议室的窗户擦干净。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这表明该公司在管理存在着什么问题?( C) A.组织层次太多 B.总经理越能级指挥 C.各部门职责不清 D.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 7.某大型企业将其组织结构划分为计划、生产、采购、销售、检验、后勤等部门。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市场开拓的需要,公司高层领导决定在未来1年内要按照产品类别对公司的组织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版)全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三:管理的概念 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 d:协调的中心是人 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 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一一这就 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 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一管理的自然 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1: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职能经理人岀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2:部分职工持有股票,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增多。 3: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经济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干预 4:企业管理需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管理学原理笔记 2018 年7月

1 基础理论(一) 本篇知识结构 考试重点 ●领会:(参照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霍桑试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 ●应用:(参照题型:案例分析题) ?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法,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1 基础理论(二) 考试重点分析 一、简答管理的产生p35 1.管理产生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所拥有的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和有限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需要协调。通过管理使用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更高的目标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有群体活动,就必须协调群体的活动,以便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每个人的目标。此时,协调人类群体活动的管理就产生了。 【单选题】()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A.改革 B.重组 C.激励 D.管理 【答案】D 【答案】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总体协调手段的宏观机制。 【知识点】“管理”的概念 二、简述管理的必要性。P36-37 有人类群体活动或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群体活动和群体组织如影相随。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考虑,管理都有其作用。所以,管理成为社会基本、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主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三、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P41 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1.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比如,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她人并与她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者: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经过协调她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责任: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进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政策:组织对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规划: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愿景: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摄像,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回答了“追求什么”的问题。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它有三个特点: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 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战略计划: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工作人员中间所拥有的级数。 职权:是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权利。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正确,没有绝正确集权也没有绝正确分权。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 授权:指上层管理者将适当的权利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人员配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 甄选: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工作胜任程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价到录用的过程。 绩效考核:组织定期测量、评估和检验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及其业绩的一种正式的制度。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学原理重点

《管理学》课程知识点 第1章 1.必须清楚的概念: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职能获得、配制和利用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 过程。 ●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管理的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即管理者对什么实施管理活动。从工商企业组织来看,管理的 对象主要指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 ●狭义管理学(美国):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管 理学学科群中最为基础的学科。 ●广义管理学(日本和德国):包括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即我们日常所说的经营管理学。 2.必须清楚的问题: ●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是二重的,一方面,管理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另一方面又有与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是科学,因为它符合科学的特点:(1)客观性;(2)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真理性;(5)发展性。 管理也是艺术,因为它符合艺术的特点。⑴艺术表达丰富的想象力;⑵艺术是丰富的想象力基础上的创造;⑶艺术的“诀窍” 要通过实践;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艺术。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 不同层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具有差异性。 专业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管理实践学习。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 ● ●管理的内涵包括:(1)管理是在一个特定组织中发生的;(2)管理是有目的性的,可以是组织的目标;(3)达成组织的目标 需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4)管理活动随着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创新,是一个动态创新的过程。 ●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目标的矛盾是管理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第2章 1.必须清楚的问题: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泰罗倡导的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理论,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挑选工人。 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差别计件工资制。 职能管理。 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 ●科学管理的贡献与局限性: 科学管理的贡献 (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倡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简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6种:(1)技术性的工作——生产、制造;(2)商业性的工作——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性的工作——资金的取得与控制;(4)会计性的工作——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5)安全性的工作——商品及人员的保护;(6)管理性的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管理学原理 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C 2.BCDE 3.BCE 4.ACDE 5.ABCDE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 四、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社会实体”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既定目标”指组织要获得的预期效果;“正式结构”指组织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协作完成的。 按照组织的社会功能划分,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和群众组织。 按组织的基本性质划分,可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2.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1)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2)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4)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 (5)管理是一个过程。 (6)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3.简述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职能构建起来的。管理是一个围绕实现组织目标而展开的复杂过

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职能构成了管理过程。这个过程以计划为起点,制定好计划后,就要对组织内各构成素和活动进行组织,继而实施领导,然后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组织运行情况进行控制,最后实现计划目标,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管理过程。之后再提出新的计划目标,开始新的循环。管理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4.为什么环境研究对于管理十分重要?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要受到各种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组织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环境,并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分析、确定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针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管理形式和方法。管理者只有提高自己对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与预见能力,才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 5.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管理环境通常将其归纳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类。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管理的外部环境可分为特定环境和一般环境。 6.简要说明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者如果掌握了系统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就有可能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管理的艺术性,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当具有创造性。由于管理工作所处的环境和要处理的许多问题常常是复杂多变的,管理科学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仅凭书本上的管理理论和公式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成功的。在实践中,管理者应用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必须与具体的管理环境和管理对象相结合,发挥创造性,灵活运用,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7.如何识别一个人是不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即在组织中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但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并不都是管理者。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是管理者拥有直接下属,负有直接指挥下属开展工作的职责。 8.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制订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他们在与外界交往中,往往代表组织以“官方”的身份出现。 9.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中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中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做出的决策,把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并检查、督促、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保证任务的完成。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者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完整word版)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过程(四个) 1、计划工作(目标、方案) 2、组织工作(分工、协调、部门) 3、领导工作(指导、奖惩、指挥) 4、控制工作(标准、检查或考核、纠偏) 二、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管理者需要为别人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作业者只需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此答案为老师口述内容,详情参阅各自课堂笔记!) 三、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抽象逻辑思维) 2、人际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 3、技术技能 四、管理者的分类或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 1、人际方面的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者、纠纷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式选择的技巧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理论: 科学管理——泰勒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行政管理理论——韦伯 1、科学管理——泰勒 泰勒制的内容: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C、实施科学管理要求精神上的彻底变革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以下六个管理制度:

A、最佳动作原理 B、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C、第一流工人制 D、刺激性付酬制度 E、职能管理原理或职能工长制 F、例外原理 对泰勒制的评价: 贡献: A、泰勒制提出科学操作代替传统的个人经验 B、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 C、管理职能与执行的分离 局限性: A、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 B、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C、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会产生劳资双方的精神变革 PS: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实验(具体内容见PPT) A、动作时间研究 B、搬运生铁的试验 C、铁锹的试验 D、金属切削试验 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管理的十四项一般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责权对等。 (3)纪律严明。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等级链(常考) (10)秩序。 (11)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性。 (14) 团结精神。 管理的五项职能: A、计划: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B、组织: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C、指挥: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D、协调: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E、控制: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管理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1

管理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1 一、单选题 1. 1961年12月,()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成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 C. 孔茨 答案C 2. 某顾客准备在银行办理一期固定存款业务,在可供选择的三家银行中,一年期利率分别是 3.15%,2.98%,3.21%。该顾客面临的决策就是选择哪家银行。这种决策属于()。 ? A. 确定型决策 答案A 3. )由霍桑试验的结论发展起来的学说是()。 ? A. 决策理论学说 ? B. 科学管理学说 ? C. 管理过程学说 ? D. 人际关系学说 答案D 4. 当员工人数较少,或者组织是新建的、环境简单的时候,()结构效果较好。 ? B. 直线型 答案B

5. 以组织产品、地域和服务对象等为基础,把组织划分为若干单位而组成的组织结构,称为()。 ? A.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答案A 6. 在管理决策中,只要选择满意方案即可,无须苛求最优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 A. 现实中不存在最优方案,只能寻求满意方案 答案A 7. 根据菲德勒理论,当领导环境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取()方式领导为适宜。 ? A. 以关系导向型的领导 ? B. 任务导向型领导 ? C. 资源导向型领导 ? D. 职位导向型领导 答案B 8. 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作为该研究所所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D. 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答案D

9. 某顾客准备在银行办理一期固定存款业务,在可供选择的三家银行中,一年期利率分别是3.15%,2.98%,3.21%。如果这三家银行都存在倒闭的可能,但不知道倒闭的概率,则这种决策属于()。 ? B. 不确定型决策 答案B 10. 管理的二重性是由()。 ? C. 生产经营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决定的 答案C 二、多选题 1. 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 ? A. 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 B. 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 C. 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 D. 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学原理(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B,C,D 解析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学习笔记 一、学习内容(30分)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学习内容。 按照章节来说: 1.理解管理的内涵,熟悉管理的性质,掌握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及其技能。 2.了解中国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熟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理解现代管理理论,解释“管理丛林”现象。 3.明确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熟悉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掌握管理道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企业加强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4.定义计划的概念;描述计划的特征和作用;区分计划的类别;概述计划过程的步骤;解释战略管理的概念;说明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识别并选择组织的基本战略和发展战略;理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5.明确预测的概念、特征和类别,解释预测的行为过程及意义,了解时间管理的步骤和基本原则,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过程以及影响目标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6.定义决策的概念,识别决策的特征和类型,说明决策的意义,解释决策的行为过程,掌握各种决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解释决策的有效性,阐明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7. 明确组织的相关概念,熟悉组织结构的各种形式及其特征,了解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程序。 8. 定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掌握员工招聘的基本程序,对比人员选拔的两种方式,熟悉员工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理解员工职业发展的内涵,了解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说明绩效评估的实施程序。 9. 明确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的概念;熟悉组织文化的特征、功能、结构、内容以及组织文化的塑造过程;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推动力量及排除变革阻力的方法;了解组织变革的程序及基本类型。 10. 定义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的职能,理解领导者权威的内在含义,了解人性假设的内容,理解不同的领导风格对于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领导权变理论。 11. 明确激励的概念和作用,了解需要、动机、激励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理解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群体行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2. 理解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熟悉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说明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掌握期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把我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意义,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常用的激励方法。 13. 明确沟通和谈判的定义;了解沟通的过程、类别,理解有效沟通的障碍和方法;分析冲突产生原因,掌握冲突管理的方法和有效的谈判技巧。 14. 系统掌握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明确管理控制的涵义及控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熟悉常见的控制类型、控制的基本原则及管理控制过程,结合实际分析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