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廖惜春]习题详解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廖惜春]习题详解

此习题答案由AP09057班廖汉杰(22号),梁裕成(21号),梁明浩(20号)梁恩铨(19号)李树明(18号)陈燕媚(5号)刘嘉荣(24号)同学及AP0905810坤鹏同学携手完成,由于编写时间有限,编者才学疏浅,难免有许多错漏之处,恳请各位同学原谅,如发现有错误及疑问的地方请致电客服中心。最后,祝各位学习愉快,逢考必过!O(∩_∩)o...

第一章

1-2

1-5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定理:串联谐振时,电感线圈和电容器两端电压幅值得大小等于外加电压幅值的Q 倍,Q 是品质因数(参见课本P11 电压谐振) 首先A-B 短路时,100==

sm

c

O U U Q

H C f C

L μππω25310100)102(1

)2(11

12

262020=⨯⨯⨯==

=

-

A-B 接阻抗X Z 时,有

Ω=-===⨯=

=+==<-=-⨯⨯⨯=-=⇒=

+-9.15112501.05.22p 2001,05.12625310200)102(1

11)(0

20200'

'0012

262000CQ CQ R Q Q F C C C C C C C L C R Z X H L C

X C X L L X L X X

X

X X C C C ωωωωμμπωωω,故故解得其中则应有串联)与电容器为(电阻器表明

1-6

未接负载时,R

P Lg Q ω1=

接负载后消耗功率的并联总电导

L

S R R R G 111++=

则此时

)

1()

1(1

)

1()

111(1

1L S L

S R P L S P L

S P

P L R R R R Q

R R

R R Lg R R

R R L R

R R R L LG Q ++=

++=

++=

++=

=

ωωωω

1-7

(1)解:Ω=⇒

--=++=

===

=

k 2.61

1121111122,,7.07.007.00L

P S L L

P S P

P R R R C BW R R R R G C

BW G f BW f Q G C

Q πππ

ω

ω)中的结果有结合(导

电路中消耗功率的总电综上既有:又已知

1-9

解(1)

将各回路电阻电容等效到电感L1中

接入系数:n1=

41,n2=4

1 图中Is Is 41'= S S C C 161'= S S G G 161'= L L C C 16

1'

= L L G G 16

1

'=

则''1L S C C C C ++=总

C f L p 2)2(1

π=

代入数据得: L= (有时间这里自己算下了)

(2)

''L S G G G G ++=总 ·····················①

L G Q p 11

ω总=

·

·····················②

1

7.0Q f BW p =

·························③

综上三式可解得:

=7.0BW (答案还是自己有空算下)

1-10

解:其等效电路如下:

72

1

0.125''';'25

.0205

211,21212

22121=======+=+=

N N p R R p R R p R R C C C p N N N p L S L L S S ,所以

解得依题意

1-12 解:

Ω

≈⨯⨯⨯⨯⨯=

=

===

≈====-k 104105110514.323

.3321212,3

.3388.19,)2(1112

67.07.07.02

2C Q R R R Q BW C R Q Q f BW BW f

Q uH L C f C L P P L L L L

P

P L p ωωπω所以变为原来的,既是则需变为原来的倍,变为原来的所以要使代入数据得: 1-17 解:

第二章

2-1

解:画出该电路交流Y 参数等效电路如下

由等效电路可知谐振时放大系数

L p oe fe uo g g g G G

Y A ++=-=

,

带负载时有:

7

.021

BW f LG f p p =π

由以上两式子可以⇒H L μ864.3=

不带负载时6021

==p

p p Lg f Q π 可以

=⇒p g (自己算下)

既有: Ω=⇒--=k R g g G g L p oe L

53.8

谐振时又有:p oe f C C L

πωωω2),(1

=+= 即可

pF C 6.61=⇒

2-2

(1)画出电路Y 参数等效电路如下

其中L

Q g n n P P p ω1,41,4121===

(2)谐振时有:

pF

C F C F C H L C n C n C L

ie ie oe 8.53p 18,p 7,4)(11oe 22211====++=代入上式解得将μωω (3)

由图可知:

3.161

1085.2267.13,p 52

22121==

⨯=-=++=-=

-GL

Q S G A g n g n g G G

Y n n A L uo ie

oe p fe

uo ω,代入数据得 MHz Q f BW L

P

656.07.0==

∴ (4)要使实际7.0'

7.06.75BW MHz BW ==∴ 需使

Ω

=⨯⨯==⇒=+=-6631085.226.616.616.75

'G R G g G G L L 应该并联电阻实际

实际

2-3

(1)解:由公式可知最大谐振功率增益

17951

5.04155842

22

max

≈⨯⨯+==ie oe fe

po g g Y A

(2)有公式得

失配系数:5.410

12.0105.06.03

23

22221=⨯⨯⨯⨯==--ie oe g n g n q 失配系数:2

2)

5.41(5

.44)1(4+⨯=+=

q q s ρ

2-5

本题答案参考:课本P58~P59 (1)中和法 (2)失配法 2-6

1,减少负载对回路的影响 2,极间交直流隔开 3,阻抗匹配

2-7

(1)单极放大系数

z k 333

125.255467.136533.161

1085.2267.133

17.037.03

337.05uo 2

212

12121H BW BW A A kHz Q f BW GL

Q S G A g n g n g Y n n G

Y n n A uo uo L

P

P L ie

oe p fe

fe

uo =-====

==

∴==

⨯=-=++-=

-=

-)()()()则(,代入数据得ω

(2)保持总同频带为单级同频带,则单级通频带需变成

MHz BW BW 306.11

23

1

7.07.0=-=

总单

因为增益带宽之积保持不变,所以当总频带为单级频带时,总放大系数也应该变为单级放大系数,即是

67.13)('

3=uo A

2-8

解:衰减量为20db 对应的通频带为1.0BW 又kHz BW BW 5001107.02

1.0=-=

kHz kHz BW 25.501

105002

1.0=-=

21325.507.107

.0==

=

kHz

MHz

BW f Q p L

所以,每个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为213 2-12

根据公式有:

68

.212

151

3.31513.28.111)(2

131

213~1=⨯-+-+=-+

-+=pm pm f pm f f f A A N A N N N

本题公式参考课本P70页 2-13 (1)

203

.311)(165

.111)(12

131

213~12131213~1=-+

-+

==-+-+=pm pm f pm f f f pm pm f pm f f f A A N A N N N A A N A N N N 噪声系数:系统噪声系数:系统

(2)系统一指标分配更合理,因为多级放大器总噪声系数主要取决与一,二级,后面各级的噪声系数对总噪声系数的影响较小,所以要使第一级噪声系数尽量小,额定功率尽可能高

第三章

3-1 (略)

3-2(略) 3-7 解:因为E O C P P =

η ⇒W P P C O E 3.86

.05

==

=η 又因为W P P P P P O C C O O C 3

10

32==⇒+=

η

又A U P I I U P CC E CO CO CC E 346.024

3

.8===

⇒= 同理,当0080=c η时 可得 w P P C

O

E 25.68

.05

==

=

η

W P P O C 3

1032==

3-8 解:

A I I R I U m A m A

I i i I i U P P CO c CO O m 3.1727026.395253

.0100)70()70(702

10

1

cmax c1m c1m cm 0cmax 0max 1

cmax cm ======

⇒==)(而及:)(由公式:。

。。

αααα

00001max 05.821006

.397

.26.31003697.2)70(2

1

46.34=⨯===⨯====⇒=∴⇒E O C CO CC E c cm cm P P V mA V I U P W

i U P U ηα效率:

3-11

解:电压利用系数:CC

CM

cr

U U =ξ

根据公式有:

\

Ω

≈≈===Ω≈==

≈⨯==

=-=-====⨯=

=⨯==∴===-+=

3.92%

7.8242.042.270)2(28.93207

.0309

.19%7610063

.2263.0263.263.2131.0)()

(207.0309

.192

22309.19965.0)(241

210c cm cm 0001m

1c 0cm o m 1c cm 21P C C E P E O C O E C CO CC E c c C CC cr cr CC

c mr O cr R W

P W P I U R P P W

W W P P P W

I U P A I I A U P I V U U U g P ηθηθαθαξξθαξ时,同理可得当而故有:代入数据可得:

第四章

4-5

(a)

(b)(c)

4-6

(a)该电路为三点式振荡器,但其电路不满足“射同它异”的判断准则,故无法满足震荡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震荡

(b)当L j C j X ωω+=

3

1

呈现感性时,可以产生震荡,此时电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c)当2

2

11

1C j L j X ωω+=

呈现感性,且1

1

21

1C j L j X ωω+=

呈现容性时,可以产生震荡,

此时电路为电感三点式震荡

(d )可以产生震荡

4-12

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如下

pF C C C e b 3320203300'2'

2=+=+=

时pF C pF pF C pF C C C C C C 250,30012,62331

'

21

'23====++=∴

则有

pF

C MHZ pF C MHZ LC

f p 250,1312,6.2821

33=====

π 电路反馈系数

015.03320

5121===

=

C C U U F o

f 据此,应由AF>1来判断13~28.6MHz 范围内是否都能起振

pF

C k pF C k L Q R P P P 250,3.312,8.733=Ω==Ω==ω

98.0'

2

1'2

=+=C C C n MHz

f k MHz f k R R R R n R p p P

P

P L L 13,1.26.28,5.3)108.6108.6(98.0)//('3

32

2

=Ω==Ω=+⨯⨯⨯==∴

此时有|AF|=F R g L m 得

|AF|=

MHz

f MHz f R P P L 13,945.06.28,575.1015

.0'10303====⨯⨯⨯-

在MHz f p 13=时,|AF|=0.945<1,不能起振 所以由起振条件得

MHz

MHz MHz

f MHz LQ R F

g LQ R F g F

g R R R R F g R F R g AF p P L

m P

L

m m P L P L m L L m 89~2.142.1489)1

n (1

1g 1

n g 1)n ,1'1'p 2p p p 2p 2

能起振的频率范围为代入数据得:又(即∴>∴>-

>

∴=->⇒>+>

∴>=ωωω

4-19 (a)

此电路为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

(b )

(c )

该电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第五章

5-5.解:AM U =100*COS(12π*610t)+ 25*COS(12.006π*610t)+ 25*COS(11.994π*610t)

=100*(1+0.5COS6000π)*COS(12π*610t) =100*(1+0.5COS2π*3000)*COS(2π*6*610t) 因此,载波幅度为100。载波频率为6*610Hz. 调幅系数为0.5.调制频率为3000Hz 频谱图(略)

5-9.解:由题意得:Pt=10kw

①当载波被频率为Ω,余弦信号调制时,由P=Pt (1+macos Ωt )2积分可得,

AV P =Pt+Pd+Pu=Pt (1+1/22ma )=11.8kw

即 11.8=10(1+1/22ma ) 解得:1m =0.6

②由题意得:2a m =0.3 此时, 两个信号同时调幅时总发射功率为:

AV P =Pt(1+1/21

m 2

+1/22a m 2)

=10*(1+1/2*26.0+1/2*23.0) =12.25kw 5-10.

解:已知 t t t U AM

107

*2sin )1000*2cos 3.03500*2cos 6.01(10π

ππ-+= (1)

t t t t t U AM

1010107

7

7

*2sin *1000*2cos 3*2sin *3500*2cos 6*2sin 10π

ππππ-+=

t t t t t 1010107

7

7

*2100*2cos(5.1)2*23500*2cos(3)2*2cos(10π

ππππππ+-+++-==)2

*21000*2cos(5.1)2107

π

π

ππ

+---t t

由上式可知

U

AM

包括的频率分量有:

s rad c /10

7

, s rad c /)3500(107

1+=+Ω

ω

, s rad c /)3500(107

1-=-Ωω, s rad c /)1000(107

2+=+Ω

ω

, s rad c

/)1000(107

2

-=-Ω

ω

其中

ω

c

为载波频率,

Ω1

为调制波的角频率,Ω2

为另一个调制波的角频率。

该调幅波所占的带宽为s rad s rad BW AM

/7000/3500*22max ===Ω

(2) 由

U

AM 可知,

V U cm

10=

,载波频率为 W cm R U P L

t

150*22102

2

== 该调制信号

U

1

Ω的调制度为

m 1

,U

2

Ω的调制度为

m

2

,从

U

AM

中,已知

3211=U m cm , 5.12

1

2=U m cm

6.010/6/61

===U

m cm

3.010/3/32

===U

m cm

调幅波的总功率为

W m m P P t

AV 225.1)2

2211(2

2=++=

5-12.

(!)如图所示,据环路电压法得 211u u u D += ① )(212u u u D +-= ②

又因为,21D D D i i i += 由 ①②得, 21D D i i -=

得出 02221=+-=+=D D D D D i i i i i 流过负载L R 的电流为零 图a 不能实现双边带调幅。 (2)

如图b 所示,由环路电压法可得,

211u u u D -=,212u u u D +=

又因为,12D D D i i i -=

)()(21)(11t S u u g S gu i t D D -== )()(21)(22t S u u g S gu i t D D +==

所以, )(2212t S gu i i i D D D =-=展开为

....)3)3/2(/22/1(cos 152+⨯-+⨯⨯=t w t g i c D ππω

式中只出现包含c w 的分量,并不包含调制信号∏u 的频率分量。 所以图b 也不能实现双边带调幅。 5-16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高频电子线路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二章选频网络 1、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a )。 A、最大 B、最小 C、不确定 2、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b )。 A、感性容性阻性 B、容性感性阻性 C、阻性感性容性 D、感性阻性容性 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 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 C、改变了通频带的大小 D、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a A、增大 B减小 C 相同D无法比较 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d )。 A、10dB B、20 C、20 dB D、10 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b ) (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 b’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 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 a ) (A)465KH Z (B)75KH Z (C)1605KH Z (D)10.7MH Z 2、接收机接收频率为f c,f L>f c,f I为中频频率,则镜象干扰频率为( C ) (A)f c>f I (B)f L+f c (C)f c+2f I(D)f c+f I 3、设混频器的f L >f C,即f L =f C +f I ,若有干扰信号f n= f L +f I,则可能产生的干扰称为()。 (A)交调干扰(B)互调干扰(C)中频干扰(D)镜像干扰 4、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 A、调幅 B、检波 C、变频 D、调频 5、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 )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 6、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 b ) (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 7、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 A、i=b0+b1u+b2u2+b3u3 B、i=b0+b1u+b3u3 C、i=b2u2 D、i=b3u3 8、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 A ) (A)465KH Z (B)455KH Z (C)75KH Z (D)10.7MH Z 9、在混频器的干扰中,组合副波道干扰是由于----------- 造成的。() (A)有用信号与本振信号的组合(B)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同时作用 (C)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作用(D)外来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的组合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1、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说明:θ为半导通角) (A)θ = 180O (B)90O<θ<180O (C)θ =90 O (D)θ<90O 2、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放大器的区别是() 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 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 3、已知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改变电源电压时,管子发热严重,说明功放管进入了 A欠压状态B过压状态C仍在临界状态 4、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A、临界B、欠压C、过压 5、根据高功放的负载特性,由于RL 减小,当高功放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变化时() (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 (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提纲与习题答案(1)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英文名:Electronic circuit of high frequency 课程类型:本科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5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 开课单位:信息学院 开课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 考试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所用教材:1.《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曾兴雯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学习目的和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非线性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主体,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主要的高频电子电路的组成、电路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分析方法及应用;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课外实验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方法(用计算机采用EDA软件)。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制定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依据 制定《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考试大纲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考试成绩能比较正确和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水平,同时还能起到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能够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考核要求,主要是依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所使用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吉祥编著的《高频电子线路》一书,并依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制定的。 三、考试大纲内容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高瑜翔版课后习题解答

2。3 解: 设放大电路的选频电路由简单LC 并联回路构成。 则LC 回路谐振频率465kHz,为满足带宽要求,回路的品质因数应为 5810 8104653 3 7.0≈⨯⨯==BW f Q o L 此回路谐振电阻为5.922== C f Q R o L π (k Ω) 改为1992L o Q R f C π== (k Ω) 回路未接电阻时固有谐振电阻为1592≈= C f Q R o o o π (k Ω) 改为3422o o o Q R f C π= ≈ (k Ω) 因此需并联电阻为221=-= R R RR R o o L (k Ω) 改为476o L o RR R R R ==- (k Ω) 2.4 解:为计算简化,这里1R 与电容2C 的容抗之比 π22 1 =C X R 较大,可采用部分接入法公式 )(1002 12 1pF C C C C C =+= ∑ 电感 )(253.0)2(1 2mH C f L o ≈= ∑ π 接入系数 P= 5.02 12 =+C C C 1R 在两端等效为)(2021 Ω== k P R R T 电感固有品质因数50,对应的固有谐振电阻)(58.792Ω≈= ∑ k C f Q R o o o π 端等效电阻为 )(16Ω≈+k R R R R o T o T 有载品质因数10101623=⨯⨯=∑C f Q o L π

习题 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应对它提出哪些主要要求? 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高频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要求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3。2 为什么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要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若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又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因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i c为电流脉冲,负载必须具有滤波功能,否则不能获得正弦波输出。若回路失谐集电极管耗增大,功率管有损坏的危险。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则没有连续的正弦波输出。 3。3 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来区分,当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右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欠压状态,在临界线上时高频功放工作临界状态,在临界线左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较少使用,但基极调幅时要使用欠压状态。 临界状态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较高. 过压状态下,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且幅值较大,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发射机的中间级、集电极调幅级常采用过压状态。 3。4 分析下列各种功放的工作状态应如何选择? (1) 利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时,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或集电极时,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2) 利用功放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3)利用功放放大等幅度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答:(1)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时,选择欠压状态;加到集电极时,选择过压状态。

CCKJ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题型与分值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共20分)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三、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四、 问答题:(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五、 计算题:(共3题,共20分) 填空题: 1.通信系统由( )、( )、( )、( )以及( )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2. 接收机分为( )式和( )式两种。 3. 无线通信中,信号的调制方式有( )、( )、( ) 三种,相应的解调方式分别为( ) 、( )、( )。 4. 在无线电技术中,一个信号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数学表达式)、(波形)、(频谱)。 5. 调谐放大器以LC 回路为负载,有三个重要的指标: 、 、 。 6. 两级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率增益和噪声系数分别为1PH A 、1n F 和2PH A 、2n F ,总的噪声系数n F =1211pH n n A F F -+ 。 7. 当LC 调谐回路的电容增大时,谐振频率变( ),回路的品质因数变( )。 8.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当LC 调谐回路的电感增大时,谐振频率( ),回路的品质因数( )。 9. LC 并联谐振回路的带宽2Δf 0.7(BW 0.7)与谐振频率f 0和品质因数Q 的关系式是( )。 10. 谐振回路具有选频滤波能力,Q 值越高,通频带越( ),选择性越( )。 11. 丙类谐振功放有( )、( )和( )三种工作状态。 12. 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为余弦波时,其集电极电流为( )波,由于集电极负载的选频作用,输出的是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的( )波。 13. 从噪声的角度考虑,在多级放大器中,最关键的是第 级,不仅要求它的 低,而且要求它的 尽可能高。 14. 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画法的要点是:画直流通路时,把 电容 视为开路;画交流通路时,把 电容 视为短路。 15. 自激振荡器的振幅平衡条件是( ),相位平衡条件是( )。 16. 三点式振荡器判别法则是Xbe 和Xce 电抗性质相同, Xcb 和它们电抗性质相反 17. 反馈式LC 振荡电路按反馈耦合元件类型,可分为( )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和( )振荡电路。 18. 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通常可分为( )型晶体振荡器和( )型两种晶体振荡器。在并联谐振回路中,石英晶体作为( )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则作为( )元件。 19. 通常将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称为 调制信号 ,未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载波 ,通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已调波 。 20. 解调是调制的 逆 过程。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称为振幅 检波电路 ,它的作用是 从调幅信号中不失真地捡出调制信号 。 21. 常用的幅度调制方式是( )、( )、( )。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 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应对它提出哪些主要要求? 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高频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要求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3.2 为什么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要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若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又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因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i c为电流脉冲,负载必须具有滤波功能,否则不能获得正弦波输出。若回路失谐集电极管耗增大,功率管有损坏的危险。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则没有连续的正弦波输出。 3.3 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来区分,当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右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欠压状态,在临界线上时高频功放工作临界状态,在临界线左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较少使用,但基极调幅时要使用欠压状态。 临界状态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较高。 过压状态下,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且幅值较大,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发射机的中间级、集电极调幅级常采用过压状态。 3.4 分析下列各种功放的工作状态应如何选择? (1) 利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时,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或集电极时,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2) 利用功放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3) 利用功放放大等幅度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答:(1) 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时,选择欠压状态;加到集电极时,选择过压状态。 (2) 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选择欠压状态。、 (3) 放大等幅度信号时,选择临界状态。 3.5 两个参数完全相同的谐振功放,输出功率P o分别为1W和0.6W,为了增大输出功率,将V CC提高。结果发现前者输出功率无明显加大,后者输出功率明显增大,试分析原因。若要增大前者的输出功率,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前者工作于欠压状态,故输出功率基本不随V CC变化;而后者工作于过压状态,输出功率随V CC明显变化。在欠压状态,要增大功放的输出功率,可以适当增大负载或增大输入信号。 3.6 一谐振功放,原工作于临界状态,后来发现P o明显下降,ηC反而增加,但V CC、U cm 和u BEmax均未改变(改为:V CC和u BEmax均未改变,而U cm基本不变(因为即使Ucm变化很小,工作状态也可能改变,如果Ucm不变,则Uce不变,故工作状态不应改变)),问此时功放工作于什么状态?导通角增大还是减小?并分析性能变化的原因。 答:工作于过压状态(由于Ucm基本不变,故功率减小时,只可能负载增大,此时导通角不变);导通角不变 3.7 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频率f =520MHz,输出功率P o=60W,V CC=12.5V。(1) 当ηC=60%时,试计算管耗P C和平均分量 I的值;(2) 若保持P o不变,将ηC提高到80%,试问管耗 c0 P C减小多少? 解:(1) 当ηC=60%时,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课程设计 (2)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高频电子线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涉及电路设计、信号处理和电磁场理论的课程。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高频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 •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 •熟练掌握微波元器件的基本参数、特性及其应用; •熟悉射频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混频器、环行器、功分器等微波电路的设计方法; •具备应用仿真软件进行微波电路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微波元器件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S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常用微波元器件的参数; •微波传输线和阻抗匹配。

2. 微波电路的分析方法 •等效电路法; •双端网络参数法; •调制法。 3. 微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 •带通滤波器设计; •射频放大器设计; •混频器和频率倍频电路设计; •环形耦合器和功分器的设计。 4. 微波电路的仿真与实验 •ADS软件的基本使用; •微波电路的仿真分析; •微波电路的实验设计与测试。 四、课程设计分工 本次课程设计需要分工合作完成,分工如下:任务成员 微波元器件和传输线的测量实验李明、陈华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王婷、张强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刘洋、赵梅 混频器、环行器和功分器设计王超、李丽

任务成员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全体成员 五、课程设计要求 •每位同学需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仿真和实验,并向全组进行汇报; •每组需撰写完备的课程设计报告,包含实验数据、仿真结果、分析和总结; •每位同学应当独立思考并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务,并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和交流;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安全,并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整洁。 六、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本次课程设计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参与度:20% •实验和仿真成绩:30% •课程设计报告:50% 七、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第一周:课程设计介绍和任务分工; •第二周:微波元器件的测量实验; •第三周:带通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第四周:射频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电子信息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电子信息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9类【一共15类】【电子信息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 第9类【一共15类】【电子信息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详细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42&fromuid=1000 《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232&fromuid=100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阎石,第五版)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90&fromuid=1000 《电路》习题答案上(邱关源,第五版)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137&fromuid=1000 《电工学》习题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112&fromuid=100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共10章)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21&fromuid=100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杨素行第三版)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41&fromuid=1000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习题答案及辅导参考(吴大正版)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74&fromuid=1000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203&fromuid=1000 《电力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四版,王兆安,王俊主编)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164&fromuid=1000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题答案(胡寿松,第四版)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52&fromuid=1000 《信号与系统》习题答案(第四版,吴大正)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268&fromuid=1000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下册) https://www.doczj.com/doc/8a19138791.html,/viewthread.php?tid=237&fromuid=1000

(2021年整理)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带答案

(完整)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带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带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带答案的全部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一、填空 1、调幅的几种调制方式是 普通调频(AM )、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 )、 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制(SSB )。 2、集电极调幅,应使被调放大器工作于_过压_状态。 3、反馈式振荡器的振荡平衡条件是 T(jw )=1 、和 π ϕ n T 2= n=0,1,2,3,.。。 。 4、通常将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称为 调制信号 ,未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载波信号 ,通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已调信号 . 5、三点式振荡器判别法则是 发射极 和 相接的两个 电抗性质相同, 集电极和基极 和它们电抗性质相反 . 6、LC 串联谐振回路品质因数(Q )下降,频带 越宽 ,选择性 越差 。 7、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测得 cm U =22v ,co I =100mA ,P R =100Ω, c E =24v ,当放大器的负载阻抗P R 变小时,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过渡到 欠压 状态,回路两端电压cm U 将 减小 ,若负载阻抗增加时,则工作状态由临界 过渡到 过压 状态,回路两端电压 cm U 将 增大 . 8、调相时, 调相指数 与调制信号幅度成正比。(瞬时频偏) 9、模拟乘法器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可用来实现调制 、混频和检波 等频谱搬移电路中。 10、谐振功率放大器的 负载特性 是当 CC V 、BB V 、bm V 等维持不变时,电流、电压、功率和效率等随电阻p R 的增加而变化的特性。 11、混频器按所用非线性器件的不同,可分为 二极管双平衡 、 混频电路 和 晶体三极管混频电路等。(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12、超外差接收机中,中频频率为465KHZ ,当接收信号载频为 535 KHz 时,本振频率为1000KHz 。 13、直接调频的优点是 电路简单频偏较大 ,间接调频的优点是 调相时可以不在主振荡电路中进行,易于保持中心频率的稳定 。 14、矩形系数K r0。1定义为单位谐振曲线N (f)值下降到 0.1时的频带范围与通频带之比。 15、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 压电效应 工作的,其频率稳定度很高,通常可分为 并联晶体振荡 和 串联晶体振荡两种。 16、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F N 是指输入端的 信噪比 Pni Pi 与输出端的 信噪比 Pno Po 两者的比值,用分贝表示即为 ) log( 10)(Pno Po Pni Pi dB T N =. 17、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在 丙 类,此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为 余弦波时,其集电极电流为 周期性余弦 波,由于集电极负载的 选频 作用,输出的是与输 入信号频率相同的 余弦 波。 18、放大器的设计是要在满足 通频带 和选择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电压增益。(信噪比) 19、若载波信号 t U t u c cm c ωcos )(=,调制信号t U t u m Ω=ΩΩcos )(,试写出调幅信号AM 的表达 式 ()t t t w m U u c a om o cos )cos 1(Ω+=,调制度 a M = U A m m Ω.DSB 表达式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 5.1 已知调制信号()2cos(2π500)V,u t t Ω=⨯载波信号5()4cos(2π10)V,c u t t =⨯令比例常数1a k =,试写出调幅波表示式,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调幅波波形及频谱图。 [解] 5()(42cos 2π500)cos(2π10)AM u t t t =+⨯⨯ 54(10.5cos 2π500)cos(2π10)V t t =+⨯⨯ 2 0.5,25001000Hz 4 a m BW =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1(s )(a )、(b )所示。 5。2 已知调幅波信号5[1cos(2π100)]cos(2π10)V o u t t =+⨯⨯,试画出它的波形和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2100200Hz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2(s )(a )、(b)所示. 5.3 已知调制信号3[2cos(2π210)3cos(2π300)]V u t t Ω=⨯⨯+⨯,载波信号55cos(2π510)V,1c a u t k =⨯⨯=,试写出调辐波的表示式,画出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35()(52cos 2π2103cos 2π300)cos 2π510c u t t t t =+⨯⨯+⨯⨯⨯

3555353555(10.4cos2π2100.6cos2π300)cos2π5105cos2π510cos2π(510210)cos2π(510210)1.5cos2π(510300) 1.5cos2π(510300)(V) t t t t t t t t t =+⨯⨯+⨯⨯⨯=⨯⨯+⨯+⨯+⨯-⨯+⨯++⨯- 3max 222104kHz BW F =⨯=⨯⨯= 频谱图如图P5。3(s )所示。 5.4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6()[2012cos(2π500)]cos(2π10)V u t t t =+⨯⨯,试求该调幅波的载波振幅cm U 、调频信号频率F 、调幅系数a m 和带宽BW 的值。 [解] cm 20V U =,6c 10Hz f =,500Hz F = Ωm a cm 12 0.620 U m U = ==,225001000Hz BW F ==⨯= 5.5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 66363()5cos(2π10)cos[2π(10510)]cos[2π(10510)]V u t t t t =⨯++⨯+-⨯, 试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 [解] 由a cm 11V 2 m U =,可得a cm 2/2/50.4m U === 32510Hz=10kHz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5(s)(a)、(b )所示。 5.6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4()[2cos(2π100)]cos(2π10)V u t t t =+⨯⨯,试画出它的波形和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若已知 L 1R =Ω,试求载波功率、边频功率、调幅波在调制信号一周期内平均总功率. [解]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6(s )(a )、(b )所示。 2200Hz BW F ==,a 0.5m =

高频电子线路最新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七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答案

第七章 思考题与习题 7.1 什么是角度调制? 解: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频率(相位),使其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线性变化的过程即为角度调制。 7.2 调频波和调相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有何联系? 解:调频波和调相波的共同点调频波瞬时频率和调相波瞬时相位都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体现在m f MF ∆=; 调频波和调相波的不同点在:调频波m f m f k V Ω∆=与调制信号频率F 无关,但 f m f k V M Ω= Ω 与调制信号频率F 成反比;调相波p p m M k V Ω=与调制信号频率F 无关,但 m f m f k V Ω∆=Ω与调制信号频率F 成正比; 它们的联系在于() ()d t t dt ϕω= ,从而具有m f MF ∆=关系成立。 7.3 调角波和调幅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调角波是载波信号的频率(相位)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线性变化,振幅不变,为等福波; 调幅波是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线性变化,频率不变,即高频信号的变化规律恒定。 7.4 调频波的频谱宽度在理论上是无限宽,在传送和放大调频波时,工程上如何确定设备的 频谱宽度? 解:工程上确定设备的频谱宽度是依据2m BW f =∆确定 7.5为什么调幅波调制度 M a 不能大于1,而调角波调制度可以大于1? 解:调幅波调制度 M a 不能大于,大于1将产生过调制失真,包络不再反映调制信号的 变化规律;调角波调制度可以大于1,因为f f cm m V M k V Ω=。 7.6 有一余弦电压信号00()cos[]m t V t υωθ=+。其中0ω和0θ均为常数,求其瞬时角频率和 瞬时相位 解: 瞬时相位 00()t t θωθ=+ 瞬时角频率0()()/t d t dt ωθω== 7.7 有一已调波电压1()cos()m c t V A t t υωω=+,试求它的()t ϕ∆、()t ω∆的表达式。如果 它是调频波或调相波,它们相应的调制电压各为什么? 解:()t ϕ∆=2 1A t ω,()() 12d t t A t dt ϕωω∆∆= =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5)

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 把题图5-1所示几个互感反馈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改画成实际电路,并注明变压器的同名端(极性)。 5-2 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规则说明题5-2所示几个三点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中,哪个电路是正确的(可能振荡),哪个电路是错误的(不可能振荡)。 [解]: (a )、(b )、(c )不能振荡。(d )、(e )、(f )可能振荡,但(e )应满足 (f )应满足 使 5-3 检查题图5-3所示振荡器电路有哪些错误,并加以改正。 5-4 题图5-4所示三回路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假定有以下六种情况,即: (1); (2); (3 ) ; (4 ) ; (5 ) (6 ) 试问哪个情况可能振荡?等效为哪种类型的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与个回路的固有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 (1)、(2)、(4)可能振荡;(3)、(5)、(6)不可能振荡。 (1)电容三点式 (2 ) 电感三点式 (3) 电容三点式 5-5 如题图5-5所示的电容反馈振荡电路,其中 , 试求该电路振荡频率和维持振荡所必须的最小放大倍数 [解]: 5-6 题图5-6所示的克拉泼电路,为68~ 125pf 的可变电容器。试求振荡器的波段范围。 1 1011C L g = >ωω112211C L C L > 0201ω ωω<>332211C L C L C L <<332211C L C L C L ==3 32211C L C L C L >=<11C L ; 3322C L C L =; 11332 2C L C L C L <<321ωωωω<<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技术指标是() [单选题] * A、电压增益 B、通频带 C、非线性失真系数(正确答案) D、选择性 2、多级单调谐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级联,将使总通频带() [单选题] * A、减小(正确答案) B、增大 C、不变 D、未知 3、集电极调幅要求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状态。 [单选题] * A、欠压 B、临界 C、过压(正确答案) D、未知 4、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若保持其它参数不变,将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 [单选题] * 增大,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将变为( D )(正确答案) A.过压 B.弱过压 C.临界 D.欠压

5、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通角() [单选题] * A.θ=180° B.90°<θ<180° C.θ=90° D.θ<90°(正确答案) 6、丙类谐振功放集电极电流iC脉冲出现凹陷称为()状态。 [单选题] * A、欠压 B、过压(正确答案) C、临界 D、未知 7、丙类谐振功放其谐振回路调谐于()分量 [单选题] * A、基波(正确答案) B、二次谐波 C、其它高次谐波 D、直流分量 8、在高频放大器中,多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其作用不包括() [单选题] * A.选出有用频率 B.滤除谐波成分 C.阻抗匹配 D.产生新的频率成分(正确答案) 9、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区别是() [单选题] * 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

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正确答案) 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 10、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平衡条件是() [单选题] * A、AF=1,φA+φF = 2nπ(正确答案) B、AF>1,φA+φF = 2nπ C、AF<1,φA+φF = 2nπ F = 2nπ F = 2nπ D、AF=1,φA+φF = nπ 11、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 [单选题] * A.容易起振 B.振幅稳定 C.频率稳定度较高(正确答案) D.减小谐波分量 12、如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单选题] * A该电路可以产生正弦波振荡 该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原因在于振幅平衡条件不能满足; 该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原因在于相位平衡条件不能满足;(正确答案) 该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原因在于振幅平衡、相位平衡条件均不能满足;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第二章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 对集中选频放大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集中选频放大器具有接近 理想矩形的幅频特性; B. 集中选频放大器具有选择性好、调谐方便等优点; C. 集中选 频放大器可用陶瓷滤波器构成。 2. 单调谐放大器中,Qe对选择性和通频带的影响是()。 A. Qe 越大,选择性 越好,通频带越宽 B. Qe 越大,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窄 C. Qe 越大,选择性越差,通 频带越窄 3. 单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回路有载品质因素及谐振频率的关系为()。 A. B. C. 4.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中,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时常采用抽头接入,其目的是 () A.展宽通频带 B.提高工作频率 C.减小晶体管及负载对回路的影响 5.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多级级联,其总通频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 LC并联谐振回路两端并联一电阻后,回路的通频带将会( )。 A.缩小 B.展 宽 C.不变 7. 并联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为( )。 A.≈10 B.与Q值有关 C.与谐振频率有关 8. LC并联谐振回路相移频率特性在谐振频率处的斜率是()。 A.负值 B.正 值 C.零 9. 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回路相移为()。 A.零 B.+90° C.-90° 10. 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其等效阻抗为()。 A.零 B.小且为纯电阻 C.大且为纯电阻 二、判断题(每题1分)1. 单谐振回路的Q值越大,选择性越好,所以矩形系数越小。 ( ) 2. 谐振回路Q值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选择性越差,而通频带越窄。( ) 3. 谐振回路Q值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选择性越好,而通频带越窄。( ) 4. 单谐振回路 的Q值越大,其通频带越窄,矩形系数越小。( ) 5. 单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是一个常数,与回路的Q值及谐振频率无关。( ) 6. 单谐振回路的通频带与回路Q值成正比,与谐振频率成反比。( )

廖惜春-高频电子线路课后答案

第2章 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2.1 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1μH,20pF,100,L C Q ===求该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0f 、谐振电阻p R 及通频带0.7BW 。 [解] 90-61211 0.035610Hz 35.6MHz 2π2π102010f LC H F -= = =⨯=⨯⨯ 2.2 并联谐振回路如图P2.2所示,已知:300pF,390μH,100,C L Q ===信号源内阻s 100k ,R =Ω负载电阻L 200k ,R =Ω求该回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通频带。 [解] 2.3 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00.710MHz,C=50pF,150kHz,f BW ==求回路的L 和Q 以及 600kHz f ∆=时电压衰减倍数。如将通频带加宽为300 kHz ,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 626212 011 5105μH (2π)(2π1010)5010 L H f C --===⨯=⨯⨯⨯⨯ 当0.7300kHz BW =时 而 由于,p e p RR R R R = +所以可得 2.4 并联回路如图P2.4所示,已知:360pF, C =1280μH,L ==100,Q 250μH,L = 12=/10,n N N =L 1k R =Ω。试求该并联回路考虑到L R 影响后的通频带及等效谐振电阻。 [解] 6 312 28010100881088k 36010 p R Q ρ--⨯===⨯Ω=Ω⨯ 2.5 并联回路如图P2.5所示,试求并联回路2-3两端的谐振电阻p R '。已知:(a)1100μH L =、 210μH L =、4μH M =,等效损耗电阻10r =Ω,300pF C =;(b) 150pF C =、2100pF C =, 10μH L =、2r =Ω。 [解] 61212 2(1001042)10(a)39.3k 3001010 p L L M L R cr Cr --++++⨯⨯====Ω⨯⨯ 2.6 并联谐振回路如图P2.6所示。已知:010MHz f =,100Q =,12k s R =Ω,L 1k R =Ω,40pF C =,匝比11323/ 1.3n N N ==,21345/4n N N ==,试求谐振回路有载谐振电阻e R 、有载品质 因数e Q 和回路通频带0.7BW 。 [解] 将图P2.6等效为图P2.6(s),图中 2.7 单调谐放大器如图2.2.4(a)所示。已知放大器的中心频率010.7MHz f =,回路线圈电感134μH L =, 100Q =,匝数1320N =匝,125N =匝,455N =匝,2mS L G =,晶体管的参数为:200μS oe G =、7pF oe C =、m 45mS g =、0bb r '≈。试求该大器的 谐振电压增益、通频带及回路外接电容C。 [解] 2.8 单调谐放大器如图 2.2.4(a)所示。中心频率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解答

5章习题解答 5.1 普通双边带调幅(AM )信号电压u(t) 5[1 0.5 cos(2 % 103 t)]cos(2 % 1061),试画出 其时域波形图以及频谱图,并求其带宽BW . 解:该AM 调幅波的时域波形见题解图5.1 (a);(注:为便于观察,这里设载频为 20kHz) 频谱图见题解图5.1 (b);由(b)图见:该调幅波的带宽:BW 2F 2kHz 5.2 调幅波表达式: ___51__5__31__5__3 u(t) 3cos(2 兀 10 t)3cos[2K 02 10)t]3cos[24102 10)t],试求其调幅系数及市 宽,画出该调幅波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 解:...rn a Uc m 1 调幅系数:m a 2/9 23 带宽:BW 2F 4kHz 根据表达式所画时域波形图见题解图5.2 (a);(注:为便于观察,这里设载频为 30kHz). 频谱图题解图5.2 (b)0 f/Hz 1■ 10 2 1(3105 105 2 10 5.3 图(a)和(b)分别示意的是调制信号和载波的频谱图,试分别画出普通双边带( AM)调 幅波、抑 制载波的双边带(DSB)调幅波以及上边带(SSB)调幅波的频谱图. 解:相应的AM 、DSB 、SSB (上边带)信号频谱见题解图 5.3 (b) ,U() (a) 题解图5.2

题解图5.3 5.4 调幅波表达式u 〔t 〕 [10 5cos 〔2兀500t 〕]cos 〔2兀105t 〕,假设比例常数k 1. 调幅波的载波振幅U cm 、调制信号频率F 、调幅系数m a 和带宽BW . 解:解析所给调幅波表达式可得: U cm 10V; F 500Hz; 1 m a — ; BW 2F 1kHz 2 5.5 AM 调幅波的频谱题5.5图所示,试写出信号的时域数学表达式. 解:•••可以从题5.5图中读出以下参数: 4U C () (a) (b) 题5.3图 |U DSB () |U SSB () 试求该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廖惜春]习题详解

此习题答案由AP09057班廖汉杰(22号),梁裕成(21号),梁明浩(20号)梁恩铨(19号)李树明(18号)陈燕媚(5号)刘嘉荣(24号)同学及AP0905810坤鹏同学携手完成,由于编写时间有限,编者才学疏浅,难免有许多错漏之处,恳请各位同学原谅,如发现有错误及疑问的地方请致电客服中心。最后,祝各位学习愉快,逢考必过!O(∩_∩)o... 第一章 1-2 1-5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定理:串联谐振时,电感线圈和电容器两端电压幅值得大小等于外加电压幅值的Q 倍,Q 是品质因数(参见课本P11 电压谐振) 首先A-B 短路时,100== sm c O U U Q

H C f C L μππω25310100)102(1 )2(11 12 262020=⨯⨯⨯== = - A-B 接阻抗X Z 时,有 Ω=-===⨯= =+==<-=-⨯⨯⨯=-=⇒= +-9.15112501.05.22p 2001,05.12625310200)102(1 11)(0 20200' '0012 262000CQ CQ R Q Q F C C C C C C C L C R Z X H L C X C X L L X L X X X X X C C C ωωωωμμπωωω,故故解得其中则应有串联)与电容器为(电阻器表明 1-6 未接负载时,R P Lg Q ω1= 接负载后消耗功率的并联总电导 L S R R R G 111++= 则此时 ) 1() 1(1 ) 1() 111(1 1L S L S R P L S P L S P P L R R R R Q R R R R Lg R R R R L R R R R L LG Q ++= ++= ++= ++= = ωωωω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