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论新课程改革下普通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a18885965.html, 浅论新课程改革下普通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作者:张峰伶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7期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随之开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怎样通过实验教学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完善课堂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高中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纵观生物学发展的过程是由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过程。高中生物新课改强调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创新的发展过程。《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现实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生物学实验教学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与大多数非重点示范性中学一样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令人担忧。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本文就此作分析。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设施不足,陈旧,且缺乏经费。 我校高中共有15个班级,生物实验室仅有一个。相对于班级来说,实验室太少,且设备破损,老化严重。开展实验教学时难以全面安排,导致实验教学在时间上严重滞后于课堂教学进度。 2.生源质量较差,实验动手能力弱,部分教师实验观念落后。 我校高一新生大多来自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在初中未做过或很少做生物实验。许多学生在做“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显微镜摆放前后倒置,不知道什么是物镜、目镜。使用高倍镜时玻片标本被挤压破损严重,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先补做初中的某些最基本的实验。实验课前没有预习,不知道如何操作,整个实验室一片嘈杂。部分教师尽管知道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中对此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题目讲解和应付各种考试上,把实验课上成“辅助课”。 二、如何切实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1.学校应加大实验硬件设施的投入。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由。其二,实验仪器的资源共享。开放性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仪器种类比传统的药理实验教学所用的仪器要多。有些容易搬动的小型仪器如离心机、电子秤等可以考虑集中在某个实验室,仪器适用规则贴到仪器附近显眼的地方,方便大家使用。不容易搬动的大型仪器或是灵敏度要求高不适宜搬动的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等由带教老师负责,带领学生使用。这样既可以提高仪器的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三,实验经费的相对开放。实验经费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除了学校的常规实验经费支持外,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课题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可以采取鼓励学生申报校内课题,通过本科生科研立项的方式获得部分经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热情,鼓励他们加入到科研工作者的行列中来,也可以激发带教老师的热情[3】。 ?19l? 总之,开放性实验既是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韩云海,李海岭,吴焕周,等.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63—165. [2]乐江,汪晖,武汉生,等.药理学探索性实验中教学方式的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638— 640. [3]盛瑞,耿明华.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科研性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6一18. 作者简介:王婷,女,1979—03生,博士,讲师. [收稿日期:2009—11-09]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付志锋,王琳(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6) 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在教学中,加大了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开展了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并加强与医药生产企业的合作。结果表明,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917R一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49(2010)02—0191—03 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药学的各个相关学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运用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研究药品性质、制定药品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此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又要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知识,所以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可以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构建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2009JY088)意识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现介绍如下。 1改革实验教材。精选实验内容 药物分析实验教材采用的是自编教材,打破了过去基础性实验多,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的格局。我们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为基础,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国药 万方数据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学习心得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学习心得动物学是生物学基础学科。在中国近代第一份生物学高等教育专门的课程表中动物学实验安排在第一学年,每星期10个课时,仅次于第三学年的植物学实验20课时,位于第二。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生物学分为动物学与植物学两门,并对两门学科的课程进行了明确规定。 20**年代中后期,一批留学生学成回国,从事生物学教育,实验生物学课程也纷纷发展起来,如1929年,寿振黄在清华大学开设胚胎学课程;1930年,蔡堡在中央大学开设胚胎学和实验动物形态学课程。解放以后至1956年,全国各所大学生物系基本上设置的是生物学专业。1991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根据国内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专业设置过细的问题,提出了宽口径培养的人才培养规划。根据国家教委的指导精神,1991年生物学教指委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探讨了生物学专业设置问题,提出了国内生物类本科生专业设置的指导性建议,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逐渐走上了6+*模式,即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6门主要课程,另外根据学校的不同和特点,设置了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门课作为补充。1998年以来,全国高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在211工程、基地建设项目、世行贷款国家财政拨款项目及国家有关部委与地方政府共建项目契机下,深入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探讨出了一条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较强综合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面向21 世纪生物学人才需求的实验课改革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道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是学会运用它,并用它来启迪智慧、塑造性格,动物学实验

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多数接受过动物学科严格理论学习、实验训练的学生来说,无论他们进入产业界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到中小学当教师,他们将是医药、农学、生物技术产业最优秀的人才资源。实验训练是培养高质量生物学人才的关键之一,它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其核心任务。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又是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是每一个公民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所需必备的基本素质。科学方法的本质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每一种科学方法的背后都包含着一种科学思想。学生在实验课程中首先是科学方法的获得。学生将逐步学会操作一些具体的科学方法,并知道如何选择使用:这些方法都适用于什么场合、情境或问题;在面对什么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应用哪些方法。其次是科学观念的获得。学生们将在课程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中逐渐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当新的事实和证据出现时,科学家们就着手修正曾经被认可的理论;我们所学习的各种知识只是目前我们所能获得的对世界最合理的解释,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些知识有可能被修正。第三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获得。当学生通过逐年不断的学习,了解了这些科学方法,科学观念,那么,在逐年的实践中,他就能够逐渐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自觉应用所学的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并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上,不人云亦云,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一种质疑的习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习惯,对新事实和不一致的敏感能力,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找出矛盾、提出问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李一峰?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桂林 530031) 摘要: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着内容多、授课和实验学时少的矛盾,本文介绍了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和方法、考核几个方面改革的具体做法,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 总结出适合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对象的教学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 生应用电类科技的意识和兴趣。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51(2008)03-0056-02 1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我校许多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不断出现新的内容,相应的课程也在不断增加,而每门课的学时又在减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不例外。我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在80-100学时之间,其中安排的实验项目有8-16个,内容多但是授课和实验学时少,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电类课程,因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电式电子学实验课,课前实验技术人员已经准备好了实验器材、调试好了仪器设备,开始做实验前,老师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学生只要根据指导书上的要求连线,就能得出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保险丝坏了不会换,接线夹子断了不会接,一切由实验教师代劳,学生盲从又被动。这种方式,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束缚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内容着手,修改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删除了欧姆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实验,增加了电路故障判断实验,常用电式电子仪表使用,电动机星形——三角形自动启动控制、电动机顺序控制、变压器使用等实验,并且实验中元件参数不固定,自行设计。在实验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突出应用性、技能性、综合性、创新性,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以及计划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设计实验项目。修改后的实验教材力争保证验证性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占4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40%,研究创新性实验占20%。 同时,在教材中还注意理论知识与工艺实践相结合,基本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根据情况还可以布置大作业、引导学生自行开发设计、组织学生装调测试;针对不同的实验,提出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认真思考;对实验步骤不作规定,由学生自己设计等等。 2 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改革 2.1 实验设施与师资配备 2000年以来,我们对实验室进行了改装,安装了实验实训操作台,购置了实验实训工具和材料,上第一次课前,就把实验实训工具和材料发给学生,还发给每位学生一把锁,由学生自己保管工具。在师资配备方面,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应该是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熟悉生产工艺,即具备“讲师”和“工程师”能力的双师型队伍。 2.2 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 让元器件暴露本来面目。原有电工电子学实验大都在电工实验台上做,电工实验台优点很多,如接线容易,安全可靠,灵活性好,老师准备实验方便等。但其缺点也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学生做实验看不到真正的设备元件,如交流接触器,学生仅仅从面板上画的符号知道哪是线圈的接线柱,哪是主触点、哪是常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5-07

医学生物类安全题

1、[判断题]关于紫外线消毒,因可见光能复活生物体中的光复活酶,使形成的二聚体拆开复原,所以不能同时开启日光灯和紫外灯。(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2、[判断题]生物安全柜使用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应在柜内的前部操作。(分值1.0)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3、[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一定要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弃掉。(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4、[判断题]生物学实验室内的松香、硫磺、无机磷等是易燃易爆物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必须妥善安置,正确使用。(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5、[判断题]次氯酸钠一般不用作杀菌剂,常用于一般用途的消毒剂以及浸泡污染的非金属物质。(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6、[判断题]要规范生化类试剂和用品的采购、实验操作、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程序,加强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管理,责任到人。(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7、[判断题]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各有特点,但总的说来,干热灭菌较湿热灭菌消毒效果更好。(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8、[判断题]操作者在双臂进出生物安全柜时,应动作缓慢,以维持操作面开口处气流的完整性。(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9、[判断题]学生在生物实验室里时,可以吃口香糖。(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0、[判断题]学生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使用手术器械,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严禁用手术器械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1、[判断题]由于紫外线透过物质能力很差,不适于室内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2、[判断题]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值1.0)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3、[判断题]使用离心机时,离心样品的平衡并不重要。(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4、[判断题]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后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的物品都应该进行表面消毒并拿出生物安全柜,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分值1.0)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微生物实验在微生物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微生物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微生物实验观念的转变以及最终考核方式的改变,探索出一条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并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标签: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9-0154-01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时间地点和内容都固定,整个教学过程以老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这种老师准备实验,学生完成实验的教学方法机械、死板,很不符合当代“两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1]。因此,笔者尝试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相应探索,具体操作如下。 1重视实验课的教学 长期以来,实验课总是作为理论的课依附,使一部分学生甚至少数老师在平时都只注重理论课而忽略实验课的重要性,这在相当部分的情况下会对微生物学的整个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作为老师应该首先重视实验课的教学,认真对待对每次实验课,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内容,积极备课,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问题和相关技术的发展都做到胸有成竹,在实验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充分发掘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开拓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巩固理论课的知识。作为学生,除了从思想上加深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实验课是整个微生物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自身科研素质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强调实验前的预习,实验前的预习是对将进行的实验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准备,实验过程的理解以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或解决什么问题等,只有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才能在实验过程中收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因此,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进行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用到的器材以及实验步骤等,写出实验前预习报告。 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教学中来。以往实验课都是老师将实验的设备准备好,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按部就班就行。现在则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准备步骤中来,包括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样品的采集等,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能够使学生对整个实验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最后,规范实验报告的写作,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为了提高学生对试验报告的重视,将实验报告的成绩算作期末综合成绩中的一部分。对实验报告的书写也作相应的要求,如书写格式,书写纸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改革实验考核的方式 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在实验前进行公布,目的是要学生重视实验课的各个阶段[1]。实验总成绩=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操作准确性+实验报告+期末实验考试成绩:通过检查实验预习报告,考核学生对实验任务设计能力以及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准确性能够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操作的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4T10:18:03.8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孙伟 [导读] 需要同学有选择性的完成,在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个体知识和技能的构建和能力发展。 黑龙江技师学院 158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成为诸多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实验课程就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与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之中,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引言 电子技术为工科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属于基础性课程,该项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巩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清楚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内容,完成一个项目的主要步骤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做完这个项目有哪些收获,在完成时间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扩展,包含一些综合性的设计题目,需要同学有选择性的完成,在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个体知识和技能的构建和能力发展。 1实现教学的现状 1.1实验内容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十分单一,其中的内容主要为较为简单的验证实验,学生只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便可完成。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下,非常不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无法将学生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此外,实验教材的设计,在设计性和综合性方面比较差,这样的教学内容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进行培养。 1.2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电工技术实验为学生入学之后新接触的知识内容,可以说几乎没有基础,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比较差。并且,电工技术实验与之前所学的物理课程进行比较,会复杂的多,应用的实验设备以及器件也比较多,其中有些设备,如继电器、电容器等都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会处于十分迷茫的状态,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和在学习中学习的积极性。 1.3实验课程不受重视 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将理论课程作为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很强的依附性。这样的授课形式,会使学生和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有所忽视。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很觉得课程十分的枯燥,学习的过程比较单一,对实验也提不起研究的兴趣。 2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 2.1革新实验内容 对于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需要结合课程的特征以及学生的情况,将关键性的验证实验当作授课的基本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将设计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实验内容增加,以便对学生的创新性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提升。例如:在《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的授课中,需要学生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进一步掌握功率表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低功率因数表。在之前的教学当中,只需要学生对电容和功率之间的因素关系进行简单的证明。在对实验内容进行改编之后,不但将基础性的内容进行了保留,还增加了相应的应用性实验。例如:可安装日光灯照明电路,并测试和维修灯管、整流设备和起辉设备,这样有益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原理,如:日光灯负载是感性负载,因此可以用功率因数表直接测量电路的功率因数,同时观察在日光灯电路两端并联上不同值的电容器时,线路电流及负载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此外,在学生研究模拟简单供电线路的工作情况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其中的注意事项,如:注意单相调压器的正确使用,身体不要触及带电部分,以保证安全;实验中注意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以保持负载端电压不变;在改变负载端的功率因数时,尽量测出cos准接近于1的一组数据;若日光灯作负载,注意电路的正确联接,镇流器必须与灯管相串联,以免损坏灯管,以便保障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2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将原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操作能力考核、试题应用抽签进行考核的形式,占最终总成绩的一般。在综合实验课程当中,学生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的30%。在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课程之后,还需要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总结报告,其中包括: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理解、对内容设置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针对实验设备的意见以及教师的教学评价等,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问题,以便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相应的提升和改进。 2.3加入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有一些内容抽象、实验原理图复杂的实验,学生对其理解能力较差,在搭建实际电路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解决学生遇到的这些问题。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实际电路,更好的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新的电子产品向学生展示,介绍它们的应用场合,让学生对前言知识充满好奇,让他们主动去查找时尚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2.4让学生课后走入实验室 让学生课后走入实验室,就是开放实验室,教师可以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完成,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验学生只能在实验室开放的时候做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设计的题目,自行购买所需要的实验耗材,实验室可以提供

医学生物类安全题

529、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0、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离心机有异常响声,待离心完成后再停机检查原因。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1、高速离心机各转头有其使用的额定转速,使用时不能超过其额定转速。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2、离心机使用时,针对离心液体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离心管。为避免玻璃套管的破裂,有机溶剂和酶溶液选择塑料套管,盐溶液选择金属套管。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3、在用匀浆器操作生物材料时,建议采用特氟隆材料的匀浆器。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4、如在液氮罐中保存安瓿瓶,应将其存放在液氮的气相中。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5、高压灭菌液体终止时,为尽快地取出灭菌液体,可快速排气使压力迅速降低。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6、高压灭菌锅灭菌时,待灭菌的物品可与含有腐蚀性抑制剂或化学试剂的物质放在一起灭菌。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7、被微生物等生物材料污染的玻璃器皿应立即高压灭菌,然后清洗。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8、实验时间紧迫时,可以在开启的紫外灯下工作。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9、进入同位素实验室之前和实验结束后应及时用同位素探测仪检查污染状况。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0、开展病原微生物类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在分类处置前,必须先自行高压蒸汽灭菌。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1、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应用吸收纸巾立即处理,并立即用浸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安全柜及其内部的所以物品进行擦洗。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不论是摘下手套还是更换手套都要洗手。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2、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后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的物品都应该进行表面消毒并拿出生物安全柜,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3、学生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使用手术器械,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严禁用手术器械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4、学生在动物实验中,抓取蟾蜍时应注意使其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万一被射入,则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5、凡是基因工程操作所用的一切塑料器具(eppendorf管、tip等),在使用前都应装入盒子和瓶子中灭菌,且装盒或装瓶过程中都应采用镊子或戴上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不能直接用手去拿,严防手上杂酶污染。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6、在微生物实验中,一定要有“有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意识”,操作中一定要按正确的程序严格无菌操作,一方面避免感染,另一方面加强自我防护。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7、如果在微生物实验中出现意外事故(如菌种管打破等),应立即用消毒剂(84消毒剂)清洁桌面、洗手等,及时杀灭细菌和病毒,避免污染面扩大。 对 错

医学生物学实验及习题整理word精品

< 医学生物学实验>整理 1. 常用的吸量管有: 奥氏吸量管、移液管、刻度吸量管 4. 如何正确使用吸量管? 答:(1) 选用原则:就近原则 (2) 吸量管的使用:吸- 擦-调-放 5. 如何正确使用微量加样器? 答:转-按-吸-擦-按 6. 如何正确使用离心机? 放置-装管-平衡-启动-取出 二、主要实验方法原理 1.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是什么?答: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在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浓度成正比,故可利用各种物质的不同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强度, 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分光光度法常被用来测定溶液中存在的光吸收物质的浓度,其基本原理是根据Lambert 和Beer 定律。该定律 阐明了溶液对单色光吸收的多少与溶液浓度及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答:直接比较法(公式法) 、标准曲线法 3. 层析法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层析法就是利用混合物在经过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的过程中,其中的待分离物质在不同的两相中不断地进行交换、分配、吸附及解吸附等过程,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间在理化性质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当它们经过上述相同重复过程时,各自的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从而使各物质得以分离。 4. 常用的层析法有哪几种? 答: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 5. 离子交换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①阳离子交换剂吸附阳离子;②阴离子交换剂吸附阴离子; 当离子结合到固定相交换基团上以后,用提高流动相中离子强度或改变pH 的办法,把它们从离子交换剂上依次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6. 凝胶层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分子筛 7.亲和层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答:亲和层析是以能与生物分子进行特异结合的配基作为固定相,对混合物中某一生物分子进行高效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9. 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1) 电泳溶液的pH 值|: 当溶液的pH 值等于某种两性电解质的等电点时,不带电荷。当溶液pH 小于其等电点时,则呈正离子状态,移向负极;反之,溶液pH 值大于其等电点时, 则呈负离子状态,移向正极。 (2)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低,电泳速度快,分离区带不易清晰;离子强度高,电泳速度慢,但区带分离清晰。常用离子强度为0.02~0.2 。 (3) 电场强度: 电泳速度和电场强度成正比关系。电场强度愈高,则带电粒子的移动愈快,但电压增加,相应电流也增大,电流过大时易产生热效应, 可使介质中溶液蒸发及生物样品变性。 (4) 电渗作用: 如纸上电泳蛋白质移动的方向与电渗现象相反,则实际上蛋白质泳动的距离,等于电泳移动距离减去电渗距离。如电泳方向和电渗方向一致,其蛋白质移动距离,等于二者相加。电渗现象所造成的移动距离可用不带电的有色染料或有色葡聚糖点在支持物的中间,观察电渗方向和距离。

生物科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成效

生物科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成效 摘要:本文从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出发,总结了生物科学专业在实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实践。新实验体系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深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质量工程 生物科学是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生物科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实践教学改革归纳如下。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的地位和条件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然而,本科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整体设计与课程体系优化相对缺乏,实验分散现象普遍存在,不同课程之间实验内容重复、脱节严重,验证性实验项目多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所有这些均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继而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为此,我们确立了以科研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思维、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训练并举”的实验教学总体改革思路。 具体思路是:根据生命科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按照“目标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原则,建立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从群体水平及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研究层面,构建科学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整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不断拓展学习时空,引导学生全面成才。 二、建立综合、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龚红梅,于洪飞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摘 要: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行多种途径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综合的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对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旨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 提升植物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 4956(2010)08-0167-04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plant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for biotechnologyical specialty Gong  Hongmei,Yu Hongfei(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lant biology was reformed and practised with a series of measures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including changing the teaching ideas,integrating the teachingcontents,construct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plant biology with multistrata and modularization,executing multi-channel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chanism,in which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 was given prominence,their positivity and creativity were advanced,and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nd operational capacity were enhanced.Thus the favorable effect was achieved abou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ation.Key  words:biotechnology;plant biology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收稿日期:2009-10-09 修改日期: 2010-01-29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2008—2010年重点课程建设项目(ZH2008-9)作者简介:龚红梅(1972—) 女,宁夏西吉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与研究. E-mail:gong hm0701@yahoo.com.cn 许多专家预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举足轻重。植物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既是植物学科类各门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植物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它不仅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综合 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 1- 3]。由于地方理工科院校开设生物技术专业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在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 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对植物生物学实验课进行全面深入的理性分析,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1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基于对上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同和重视,很多地方理工科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实验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教学中也还存在有如下问题。1.1 实验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植物生物实验教学是植物生物学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满足生物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 ISSN  1002-4956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第27卷 第8期 2010年8月Vol.27 No.8 Aug .2010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1.1加强实验示范教学 目前,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接触很少,很多时候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实验课前很少预习,甚至不预习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按照教师的示范来做实验,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实验目的、原理、基本要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很多时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实验失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教学加以融合,教师的实验示范能够使学生直观看清实验的具体操作动作、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教师在实验示范中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操作的榜样与依据,与学生实验技能能否提高息息相关,教师实验示范的好坏是决定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加强实验课程平台建设,提高教学示范的可见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实验示范录像播放给学生,可以使学生看清实验操作,掌握实验过程中的细节,规范实验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所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2开展研究性教学 2010年5月正式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传统教育中,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单向程式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的意识,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开展研究性教学,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将学生探究实践知识的过程引入并结合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兴趣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曾说:“一个学生在学校受教育,做习题,上课,而没有时间深深思考的话,三五年过去了,毕业的时候,只不过像是机械加工厂里加工出来的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问题导向及主动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将其“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应用到教育领域,导致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的产生。学生的主动思考,是发挥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就要求学会悟道。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条件改变了,结果会有怎样的改变?为什么会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发生此类现象的环境条件如何?”在学生思考和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研究的方法和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做科学研究的思维。因而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方式。 1.3改革实验内容 根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生实验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调整和完善。针对基础性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规范基本操作技术。比如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实验。针对综合型实验,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每年可以申报创新计划项目,可以参与教师科研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经历理论-实验-实践的过程。如“郑州市农用地畜禽污染物调查及环境

医学生物学实验及习题整理

<医学生物学实验>整理 1. 常用的吸量管有: 奥氏吸量管、移液管、刻度吸量管 4. 如何正确使用吸量管? 答:(1) 选用原则:就近原则 (2) 吸量管的使用:吸-擦-调-放 5. 如何正确使用微量加样器? 答:转-按-吸-擦-按 6. 如何正确使用离心机? 放置-装管-平衡-启动-取出 二、主要实验方法原理 1.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在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浓度成正比,故可利用各种物质的不同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强度, 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分光光度法常被用来测定溶液中存在的光吸收物质的浓度,其基本原理是根据Lambert和Beer定律。该定律阐明了溶液对单色光吸收的多少与溶液浓度及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答:直接比较法(公式法)、标准曲线法 3. 层析法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层析法就是利用混合物在经过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的过程中,其中的待分离物质在不同的两相中不断地进行交换、分配、吸附及解吸附等过程,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间在理化性质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当它们经过上述相同重复过程时,各自的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从而使各物质得以分离。 4. 常用的层析法有哪几种? 答: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 5. 离子交换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①阳离子交换剂吸附阳离子;②阴离子交换剂吸附阴离子; 当离子结合到固定相交换基团上以后,用提高流动相中离子强度或改变pH的办法,把它们从离子交换剂上依次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6. 凝胶层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分子筛 7.亲和层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亲和层析是以能与生物分子进行特异结合的配基作为固定相,对混合物中某一生物分子进行高效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9. 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1) 电泳溶液的pH值|: 当溶液的pH值等于某种两性电解质的等电点时,不带电荷。当溶液pH小于其等电点时,则呈正离子状态,移向负极;反之,溶液pH值大于其等电点时,则呈负离子状态,移向正极。 (2)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低,电泳速度快,分离区带不易清晰;离子强度高,电泳速度慢,但区带分离清晰。常用离子强度为0.02~0.2。 (3) 电场强度: 电泳速度和电场强度成正比关系。电场强度愈高,则带电粒子的移动愈快,但电压增加,相应电流也增大,电流过大时易产生热效应, 可使介质中溶液蒸发及生物样品

医学生物学实验

医学生物学实验 60道单选,一道0.5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移液管的使用:吸—擦—调—放 量取4.5毫升液体用什么移液管:应该用10ml吸量管(注意看书p5下方吸量管的种类和使用) 微量加样器的使用:装吸液头之后扭一下,保证不漏气,吸液到第一停止点,缓慢释放按钮,停留1s,滑出,擦去吸液头外面的液体,不擦尖端。放液先到第一停止点,停1s,到第二停止点,放液要贴壁,也是滑出。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Lambert-Beer定律光吸收和什么因素有关A=-lgT 直接比较法(公式法)、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A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取直线部分作定量依据。 凝胶层析:分子量大的先出,考了一道给了四种蛋白质的分子量,问哪个先出的。还考了一道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用什么层析的。(亲和层析、薄层层析的原理最好也看看吧) 离子交换层析:和后边的血清γ球蛋白的实验一起考了好几道题,等电点的概念还有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一定要清楚,题目会变换一下流动相的ph什么的来考。咱们实验用的是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具有碱性基团,和流动相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 离心机的使用:尤其注意平衡哦~根据转速的离心机的分类低速<6000r/min<高速<25000r/min<超速 各种离心方法: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速度区带离心、等密度离心)、超速离心,要知道各种离心方法适用于分离什么。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左眼观察右眼看图,左手调焦右手移片或绘图。低倍镜转到高倍镜需要光圈调大。油镜也出了一个选项,可以瞅一眼。 蟾蜍软骨细胞中性红染色:淡红色的是细胞核和核仁,玫瑰红色的是高尔基液泡。 大蒜根尖用盐酸水解之后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3s 亚细胞组分沉降的先后:最先离心出的是细胞核,然后是线粒体,最终上清中是微粒体。沉降速度:细胞核>线粒体>微粒体。细胞核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甲基绿染的是DNA,绿色,派洛宁染RNA,红色。为什么用冷玻片?细胞核过酒精是密度由高到低,每次5min。在丙酮中分色时间过长会?詹纳斯绿B染线粒体,绿色。 永久制片观察:铁苏木精染线粒体:蓝色。镀银染色:高尔基体,网状,深棕色。考马斯亮蓝染微丝束,蓝色。 DNA的特异显示方法(feulgen反应):60°C盐酸水解使醛基暴露,和Schiff氏试剂(无色亚硫酸品红)反应成紫红色化合物。考了一道为什么和希夫试剂反应要放在抽屉里,避光防止变质。胞质被亮绿染成绿色。 乳酸脱氢酶在细胞中的定位分析: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脱氢,传递给NAD+,显色的是四唑盐被还原成的双甲臜蓝紫色沉淀。 糖原同样是希夫试剂和游离醛基反应,成为PAS反应。苏丹黑染脂类为黑色。 蛋白质含量的folin—酚法测定:酪氨酸带有酚基,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螯合,使磷钼酸—磷钨酸还原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深浅可用分光光度法测,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考了铜离子和氧化还原反应、空白对照管) 血清γ球蛋白:前一部分初步分离是设计性实验哦~要提前自己设计,写实验报告,实验之后再写一份~考了好几道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改流动相的ph先流出的是哪个蛋白啊, DEAE—纤维素的处理啊,层析的步骤顺序啊,还有用20%磺基水杨酸检验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了SDS作用、β巯基乙醇的作用、催化剂和引发剂、上下各是正负极、显色、浓缩胶和分离胶的上下和缓冲液的ph、浓缩胶的作用、分离胶的作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