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表1地层接触关系

表2 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重点

习题 一、填空题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A)岩石就是岩体(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大部分岩体属于()。 (A)均质连续材料(B)非均质材料 (C)非连续材料(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 3.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 4.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 (A)B、(C)(D) 5.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A)脆性材料(B)延性材料 (C)坚硬材料(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 6.剪胀(或扩容)表示()。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B)裂隙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 (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 7.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 (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 8.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A)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B)岩体中含有水 (C)岩体为非均质材料(D)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9.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A)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D)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10.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A)岩石类型、埋深(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11.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

地质图用色标准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地层色标号R G B C M Y K 地形线22518512504010030第四纪60125525521700150第四纪60225525517800300第四纪60325525515300400第四纪60425525517800300第四纪60525525517800300第四纪60625525515300400第四纪60725525515300400第四纪6082552552550000第四纪6092552552550000第四纪6102552552550000第四纪6112552552550000第四纪612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3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425525510200600第四纪61525525510200600第四纪616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725525512800500第四纪61825525510200600第四纪61925525510200600第四纪62025525512800500第四纪6212552557600700第四纪6222552552600900第四纪6232552498903650(*)第四纪6242552493803850(*)第四纪6252552491303950(*)第四纪62625525510200600第四纪62725525510200600第四纪6282552557600700第四纪6292552557600700第四纪6302552555100800第四纪6312552557600700第四纪6322552557600700第四纪6332552555100800第四纪6342552555100800第四纪6352552552600900第四纪6362552557600700第四纪6372552557600700第四纪6382552555100800第四纪6392552555100800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道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1) 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1)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叫矿山压力控制。(1)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40) 5、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58) 6、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65) 7、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65) 8、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70) 9、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98)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如图4—3所示,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

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99) 11、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101) 12、关键层: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174) 13、开采沉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p177) 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未达到充分采动的称为非充分采动。. 地表下沉边界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15、岩层移动角称为岩层移动角。将相邻区段巷道保留下来,沿空留巷:如果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17、)(供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使用的巷道,称为沿空保留煤体—无煤柱)巷道。(203: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沿空掘巷18 )(煤体—无煤柱)巷道(203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沿空掘进 19、锚固力:为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242)、软岩:分为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256)20:顶板大面积来压主要是由于坚硬顶板被采空的面积超过一定21、顶板大面积来压的极限值,引起大面积冒落而成的剧烈动压现象。: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

遥感地质图式图例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 遥感地质图图式图例 (讨论稿) 2016-**-**发布 2016-**-**实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

目录 前言 (1) 引言 (2)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一般规定 (1) 3.1 符号的分类 (1) 3.2符号的尺寸 (1) 3.3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 3.4符号使用方法与要求 (2) 3.5 图例的编制原则 (2) 3.6 图例的拓展原则 (3) 4 图例 (3) 4.1 主要内容 (3) 4.2 区域地质与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图例 (3) (1)第四系堆积物图例(按照物质成分及成因分类 (4) (2)构造图例 (6) (3)遥感蚀变异常图例 (7) (4)高光谱矿物填图图例 (9) (5)成矿预测区图例 (16) 4.3 基础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 (17) (1)基础地质环境遥感图例(线状) (17) (2)基础地质环境遥感图例(面状) (20) (3)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点状) (27) (4)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线状) (32) (5)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图例(面状) (34)

4.4 矿山开发现状与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图例 (36) (1)矿山资源规划图例 (36) (2)矿产开发现状遥感调查图例 (38) (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遥感监测图例(矿山占地变化图例) (38) (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例(矿山开发占地) (39) (5)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图例(环境污染) (39) (6)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部分)点图例 (40) 4.5遥感影像图图例 (41) 5图件整饰 (41) 5.1 图件整饰内容 (41) 5.2 图件分幅方法 (42) 5.3专题整饰要素配置 (4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4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4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55) 附录D(资料性附录) (61) 参考文献 (65)

第4章 地层接触关系

第4章地层接触关系 4.1 概念 地层接触关系:指上下岩层之间在空间上的接触形态和时间上的发展概况。直接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地壳运动发生和演化历史。 4.2类型 1、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和所含化石基本一致或基本递变,他们的产状基本平行,是连续沉积的产物。这种接触关系称整合接触关系。 鉴别特征:地层连续,没有尖端,岩性和生物演化递变,产状基本一致。 2、不整合:与上述特征相反,按特征可分: 1.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近于平行,但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代表地壳运 动以上升和下隆为主。 2.角度不整合:地层上下岩层不平行,之间存在地层确实,形成的机理及反 映的地质构造过程,并说明在地质发展史中的应用。 4.3 观察与研究 1、识别标志 (1)平行不整合 A、上下地层间缺失某些地层及化石带。; B、地层厚度,特别是接触面相邻层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明显的横向变化,反映接触面起伏不平。 C、接触面由有风化壳的痕迹,残存在底砾岩,古址等。 (2)角度不整合: A、上下地层产状有明显差异,若走向相近则倾角不同。 B、上下地层的褶皱、断裂、劈理等构造的类型、方位、期次、强度不同; C、上下地层经受的变质作用及岩浆活动的期次、强度、类型及特征不同。 2、研究要点 1.研究上下两套地层时代,确定不整合的存在及时代;

2.研究上下两套岩系的构造特征,如岩层产状、褶皱与断层的方位、类型及 特征的发育情况; 3.研究上下两套岩系的岩石性质,如变质程度差异等; 4.不整合面的形态,古风化壳及底砾岩的特点等。 5.研究不整合面的空间展布与变化; 6.研究不整合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3、研究意义 (1)是重要的地质现象,提供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史的重要信息; (2)是划分地层的标志; (3)地质填图的标志; (4)通过古风化壳的研究,可以了解古环境; (5)不整合面的矿床:风化矿,热液充填矿床; (6)是一个力学不稳定面,控制构造的发展,强度,推覆构造; 4.4 各种接触关系地质图上的表示特征 1、整合接触的各地层的地层谷线相互平行,产状一致,无地层缺失; 2、平行不整合的各地层的地层谷线相互平行,产状一致,有地层缺失; 3、角度不整合的下伏地层的地质谷线被不整合界线交切,如果未被交切,则倾角与上覆岩层有明显差异。 思考题 1、什么是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它有那些主要类型? 2、岩层顶地面的识别标志是什么? 3、什么叫岩层产状?有哪些要素?怎样测量岩层产状?产状的记录方法有哪些 在地质图上如何表示?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3)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对采场矿山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 (3)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2 生产工艺过程对顶板下沉速度上的影响 (4) 2.3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4 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4) 2.5 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5) 3 矿山压力的各种控制措施 (5) 3.1 支架和围岩的相互关系 (5) 3.2 巷道矿压控制方法及原理 (6) 3.3 冲击地压压及其控制 (6)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正文 摘要:通过对采场矿山压力呈现规律的研究,总结了对采场矿山压力的6种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的影响、开采深度的影响、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支护材料及顶板管理方法对矿山压力的影响、采空区处理方式对采场压力产生的影响。掌握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对控制顶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介绍了对采场矿山压力假说的探讨,提出了对软顶板、厚煤层顶板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压力控制研究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是安全专业主干的课程的一个重要事件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得毕业设计及矿压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运用该方法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2.1 生产条件对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 采面矿山压力与采高控顶距的关系。直接顶下沉量应符合或接近于岩层整体移动曲线。由于L远大于S0,因此岩层移动曲线可近似于直线,控顶距为R处的顶板下沉量SR与岩层最终下沉关系值为:SR/R=S0/L,因此: SR = S0/L×R,SR=1/L×[(kp -kp’)/ (kp -1)]×m×R,令:1/L×[(kp -kp’)/ (kp -1)]=η,则S=ηmR。因此,

【官方】地质矿产国家标准最新目录(2015)

【官方】地质矿产国家标准最新目录(2015)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穿行在行业内外,可是关于国家对本行业的标准,有几个人是真正清楚的呢?今天小桔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区域地质调查国家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1-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 958) 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 1949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洋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GB/T 17229-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综合勘查规范(GB/T 25283-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 13727-199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国家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1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地质术语(GB/T 14498-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溶地质术语(GB/T 12329-19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4538-19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2328-199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2719-19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 14158-199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T 14497-1993)

智慧树知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采矿工程的力学本质是 A:围岩的破坏及其控制问题 B:压力拱假说 C:掩护梁假说 D:铰接岩块假说 答案:围岩的破坏及其控制问题 2、下列不属于矿压引起的事故的是 A:冲击地压 B:冒顶事故 C:透水事故 D:火灾 答案:火灾 3、安全采矿最核心的问题是 A:如何保障采掘空间的安全问题 B:冒顶事故 C:透水事故 D:冲击地压 答案:如何保障采掘空间的安全问题 4、以下属于矿压引起的问题的是 A:巷道冒顶、片帮

B:巷道两帮鼓出 C:巷道顶板移近 D:顶板下沉与支架承载 答案:巷道冒顶、片帮,巷道两帮鼓出,巷道顶板移近,顶板下沉与支架承载5、下列属于有关矿压的理论中属于掩护拱假说的是 A:自然平衡拱假说 B:压力拱假说 C:掩护梁假说 D:铰接岩块假说 答案:自然平衡拱假说,压力拱假说 第一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直应力都是压应力,且水平应力比垂直应力小得多 B:垂直应力随深度增加呈正比例增加 C:采动前岩层中任何点的垂直平面和水平面上都不存在剪应力分量 D:垂直应力是由水平应力引起的 答案:垂直应力是由水平应力引起的 2、下列不属于矿山压力显现条件的是 A:采动 B:矿山压力作用 C:围岩运动和支架受力 D:基本顶垮落

答案:基本顶垮落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矿山压力的存在是可观的、绝对的 B:矿山压力存在于采动空间周围的岩体中 C:矿山压力显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矿山压力是显现跟矿山压力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矿山压力是显现跟矿山压力没有必然联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围岩的明显运动是有条件的 B: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 C:底板运动压力显现强力的部位一定在应力高峰位置 D:支架明显受力没有条件限制 答案:围岩的明显运动是有条件的 5、下列属于矿山压力的来源的是 A:原始应力场 B:覆盖岩层的重力 C:构造运动的作用力 D:岩体膨胀的作用力 答案:原始应力场,覆盖岩层的重力,构造运动的作用力,岩体膨胀的作用力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矿山压力显现一定有矿山压力 B: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地下岩体在受到开挖以前,原岩应力处于平衡状态。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始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直至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道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在相关学科中也称为二次应力或工程扰动力。(1) 2、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岩体的变形、破坏、塌落,支护物的变形、破坏、折损,以及在岩体中产生的动力现象。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1)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叫矿山压力控制。(1)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40) 5、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58) 6、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一般是由砂岩、石灰岩及砂砾岩等岩层组成。(65) 7、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65) 8、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70) 9、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98)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如图4—3所示,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99) 11、周期来压: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在老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岩层形成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数字化制图要求 引用标准: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 《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 《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总则 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用黑色,图名距图幅

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同一类型图例应按时代顺序由新到老排列。 14、图例框长为12mm,高8mm,线宽为0.15mm。图例上下间距一般为12-16mm,等间距分布。 15、图例中“图例”黑体,高8mm,宽7mm。 16、图例描述的字体用宋体,高5mm,宽4.5mm(若写成两行文字,则高4mm,宽3.5mm)。当图例框中的文字和符合大于图例框时,可适当缩小。 17、责任表采用统一的格式,可直接调用,修改文字内容。图名与图头一致,图号用“该报告图件总数-该图件顺序号”(如8-5表示),责任表一般应放在图的右下角。

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课程英文名称:Mine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归属单位: 制定时间:2013年3月18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 课程设置的性质、任务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是研究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规律,探讨矿山压力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其它井下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煤矿中采场和采区巷道周围煤(岩)体内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基本掌握控制采场和井下巷道矿山压力的方法和措施。结合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得到有关研究和解决煤矿生产现场矿山压力问题基本技能的训练。 2. 通过教学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有关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巷道围岩变形、应力、破坏的分布规律、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采场顶底板的变形破坏规律、工作面来压规律及确定方法、巷道与采场的围岩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煤矿动压现象、矿山压力测试技术;另一方面使学生达到能够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采场和巷道围岩控制设计、解决有关矿山压力控制方面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和学时数 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岩土工程专业,共56学时 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⑴ 《煤矿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煤矿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在本课程之前教授; ⑵ 本课程应在《开采方法》、《井巷工程》之前或同时讲授; 5. 教材与参考资料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蒋金泉王国际等编 (2)《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钱鸣高、石平五等编 (3)《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姜福兴等编

岩体的分类分级与隧道支护及其案例分析

岩体的分类分级与隧道支护及其案例分析 J09220210 09土木2班冯博 一、岩石开挖分级与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依据 开挖分级: 开挖分级依据岩石类型、天然湿度下的平均容重、凿岩机钻孔(每米耗时)、坚固系数f,将岩石划分为Ⅴ~ⅩⅥ级。其中,对应的坚固系数f为 1.5~2,2~4,4~6,6~8,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25,25 以上。这种划分方法主要考虑了岩石的强度和开挖的难易程度,开挖级别越高,强度越大、开挖难度越大,相应的开挖成本也越高。这实际上是一种工程技术经济分类。 2.2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是从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为选择地下工程临时和永久支护方案服务的,是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的基础。其分类思路是对岩体的质量进行评价,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岩体的坚固性、完整性和含水性3 个方面。国内外有关分类方案不下数十种,目前尚未统一,比较流行的有Q系统和RMR分类法。“六五”期间,原水电部将“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分类”这个课题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并吸取国内外众多围岩分类方案的优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围岩分类体系。该体系主要从控制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状态、地下水活动程度、主要结构面产状(由结构面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决定)五个方面分别对岩体进行定量评分,根据五项得分总和并考虑围岩强度应力比,将工程岩体划分为Ⅰ~Ⅴ类。后来,通过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并在GB 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中列出。Ⅰ~Ⅴ类围岩特征见表1。 二、几种隧道围岩类别支护方法

关于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的用法

关于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的用法 前提:你要有正确的、与之对应的系统库 1、首先要看懂8.1表 这个表是确定花纹的颜色,最后一列的角度不用去管它,是印刷是用的。 横向的表头是颜色浓度,纵向表头是颜色类型,中间的编号是MAPGIS中色谱编号。 你若还是不大明白,不要紧,一会解释实际应用时会详细说。 花纹颜色MAPGIS编号 2、8.2表—8.8表 这是具体的颜色。 黑色的编号是顺序号,不用理他,蓝色的编号是MAPGIS中的颜色编号。 8.2—8.6表都是一个大块的格子和3个小块的格子组成。大格子中的颜色是由3个小格子中的颜色组合而成,在MAPGIS中使用时不必管它是怎么构成的。 单色的只需输入颜色编号(蓝色数字)就可以了。 花纹编号 花纹颜色,“/”前面的是颜色浓度,后面的是色 号,去8.1表中寻找对应的MAPGIS颜色编号 MAPGIS颜色编号 但带花纹的除了要输入底色的编号(同上),还要输入花纹编号、花纹大小和花纹颜色。 花纹编号:看小格子中的花纹,上部带括号的就是花纹编号。 花纹大小:看“8.9网纹”这一节,每个花纹都有规定的大小,高宽一样。 花纹颜色:看小格子中的花纹部分,下部,如果写成30/5的样子,其中5是色号,30是颜色浓度,去8.1表中看色号5和颜色浓度30%对应的MAPGIS色谱编号,可以看到是553,这

个553号就是这个花纹的颜色。

如果花纹的下部只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色号,其颜色浓度为100%,同样在8.1表中找到颜色编号。 花纹大小,每种花纹都有指定的高宽 8.7表—8.8表,输入蓝色数字的颜色编号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花纹编号为32、34、36、38、40号的是漏空花纹,花纹颜色为9号色(即白色)。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总结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总结 一、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实验室实验,现场测试等不同形式的研究。 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解析方法主要通过力学模型,利用平衡条件、本构方程、变形条件,破坏判据和边界条件求解其应力,变形和破坏条件。 3、矿山压力检测中采场主要检测顶底板移近量、支架阻力、活柱下缩量和顶板破碎度。 4、矿山压力检测中,巷道主要检测顶底板移近量、支架变形、围岩应力分布和岩层内部移动规律。 5、岩石密度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 6、岩石变形指标一般有:泊松比、弹性模量、体积变形量。 7、原岩应力场主要由:重力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组成。 8、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孔叠加时,大孔对小孔的应力影响较大,而小孔对大孔的影响较小。 9、支撑压力指采场周围或巷道两侧的全部切向应力(或者竖直应力) 10、早期采场上覆盖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有:压力拱假说,悬臂梁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 11、砌体梁结构模型中:A 块为煤壁支撑区,B 块为离层区,C 块为重新压实区;Ⅰ为垮落带,Ⅱ为裂缝带,Ⅲ为弯曲下沉带。 12、按直接顶稳定性分类:直接顶可分为:破碎顶板,中等稳定顶板,完整顶板。 13、目前所使用的支柱的工作特性有以下几种:急增阻式,微増阻式,恒阻式。 14、液压支柱单独与顶梁配合支护顶板称为单体液压支架,与顶梁,底座,移架千斤顶组合液压自移支架。 15、岩层与地表移动会导致其产生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前者称为下沉,后者称为水平位移。 16、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破坏程度,可分为三带:垮落带,裂缝带,弯曲下沉带。垮落带和裂缝带合两带,又称为导水裂缝带。 17、两带(冒落带与裂隙带)与煤层采高有关,对于软弱岩层,两带高度为采高的9至12倍,中硬岩层为采高的12至18倍,坚硬岩层为采高的18至28倍。 18、圆形巷道按切向应力分,可分为A 破裂区,B 塑性区,C 弹性区,D 原始应力区 19、煤层开采后,在采空区四周形成支撑压力带,在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形成超前支撑力,它随着工作面掘进而向前移动,又称为移动性支撑压力或者临时支撑压力,工作面倾斜和仰斜方向及开切眼一侧煤体上形成的支撑压力称为固定支撑压力或者残余支撑压力,采空区后方的支撑压力称为采空区支撑压力。 20、巷道围岩变形量包括: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量,行帮接近量,深部围岩移近量以及巷道剩余断面积。 21、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围岩变形量要经历5个阶段,巷道掘进影响阶段,掘进影响稳定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二、基本概念。 1、矿山压力 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叫做矿山压力 2、矿山压力显现 由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现象 3、矿山压力控制

第四章 岩体工程地质性质

第四章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体工程分类 §1 岩体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岩体:(rock mass)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岩石,它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岩体是岩石结构体与结构面的组合。 岩体的结构特征:岩体中岩石结构体与所包含的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状况的特征。 结构面:系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或具一定厚度)的地质界面 (或带),例如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等。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为不连续面(discontinulties)。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体(如下图)。

岩体的结构特征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特定的建造(如沉积岩建造,火成岩建造和变质岩建造)为其物质基础。建造确定了岩体的原生结构特征,而岩体所经历的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构造作用改造以及浅、表生作用(epigene—action,如卸荷,风化,地下水作用等,主要出现在地壳浅部或表部岩体中)改造,使岩体结构趋于复杂化。岩体的结构正是建造与改造两者综合作用的产物。 “岩体”这一术语在工程地质学中广泛出现、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不过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它标志着这门学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以前,人们习惯用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质来评价岩体稳定性,对岩体中的软弱面在岩体稳定性中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近百年来世界大坝失事的统计资料表明,在重力坝失事原因中,因软弱面引起坝基失稳而酿成的事故竟占45%以上。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世界上又发生两起重大岩体失稳事件,其一是法国的60m高的马尔帕塞(Malpasset)薄拱坝,因左坝头沿片麻岩中的绢云母页岩发生滑动,导致坝体破裂而于1959年(蓄水后5年)失事,这是世界拱坝建筑史上第一次巨大破坏事件,另一起发生在意大科的瓦伊昂(Vajont)水库,这个当时世界上最高(267m)的薄拱坝建成蓄水后,于1963年大坝附近约2亿多m3岩体迅速下滑,填满水库,造成严重事故,全部工程报废。这两起重大事件在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界引起极大震动,此后对岩体结构特征、岩体的力学属性,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与过程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界的重视。 岩体的结构特征的研究意义: (1)岩体中的结构面是岩体中力学强度相对薄弱的部位,它导致岩体力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1.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 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 2.矿山压力显现: 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 4.原岩应力: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应力; 4.支撑压力: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增高区的切向应力; 5.周期来压: 老顶平衡结构周期性失稳而施加给工作面以大型压力的过程 6.初次来压: 老顶平衡结构第一次失稳而施加给工作面以大型压力的过程 7.砌体梁: 工作面上下两区破断的岩块咬合形成的外表似梁,实质是拱的平衡结构 8.关键层: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岩层 9.冲击地压: 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的力学现象。 10.底板比压:底板单位面积所受支架的压力 11.回采工作面: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直接进行采煤或采有用矿物的工作空间 2.简答题 1.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答:(1)实测铅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量; (2)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直应力;

(3)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4)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2.绘图说明横三区/竖三带 三区:A煤壁支撑影响区B离层区:C重新压实区: 三带:I垮落带:II裂隙带III弯曲带 (硬度越高,三带发育越好)(自下至上) 3.绘图说明支柱特性工作 支柱力学特性——受顶板压力作用,支柱变形(下缩)性质。

(完整版)地层接触关系基本知识

地层接触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平行整合接触(也称整合接触):两地层之间产状一致,时间连续。两个地层之间是连续接受沉积形成的沉积岩,中间未发生明显的构造运动。 (2)平行不整合接触(也称假整合接触):两地层之间产状一致,但时间不连续。两个地层之间沉积是不连续的,因中间发生了地壳的均匀抬升和均匀下降,虽然中间缺失了地层,但两次形成的沉积岩,产状未发生明显变化。 (3)角度不整合接触(也称不整合接触):两地层之间产状不一致,时间也不连续,中间不仅缺失地层,还由于构造运动使得岩层产状发生变化。 (4)沉积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或变质岩之间一种接触关系。是在先期形成的岩浆岩或变质岩表面接受沉积形成了沉积岩。 (5)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与围岩(可以是岩浆岩、变质岩或沉积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岩浆侵入到先期形成的围岩中经冷凝结晶而形成岩浆岩。 例题、下图为某地区典型地质剖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期岩浆岩γ、δ是什么接触关系? (2)两期岩浆岩γ、δ各形成于什么时代? (3)岩浆岩γ与变质岩A是什么接触关系?γ和A哪个先形成 (4 )与花岗岩γ之间是什么接触关系? (5)O与C是什么接触关系?

(6)C与P是什么接触关系?( (7)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答: (1)两期岩浆岩γ、δ是侵入接触,γ侵入到δ中。 (2)岩浆岩δ形成于变质岩A之后、寒武纪之前,γ形成于奥陶纪之后、石炭纪之前。 (3)岩浆岩γ与变质岩A是侵入接触,A先形成。 (4 )与花岗岩γ之间是沉积接触。 (5)O与C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 (6)C与P是整合接触干洗。 (7)该地区首先发生大规模变质作用,形成大范围的变质岩A;之后发生岩浆作用,花岗岩浆向上侵入到变质岩A中形成花岗岩δ;之后该地区整体上升遭受剥蚀,然后到寒武纪时又整体下降接受沉积并持续到奥陶纪,期间形成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岩;然后该地区再次遭受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γ,地壳上升并遭受剥蚀,缺失泥盆系地层;到石炭纪时该地区又下降接受沉积并持续到二叠纪,形成石炭系、二叠系地层。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 3、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4、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亚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5、回采工作面: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或采有用矿物的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简称采场。 6、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7、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8、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9、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

加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初次来压。 11、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之承压力。12、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13、冲击能指数: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煤样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C前所积聚的变形能Es与峰值后所消耗的变形能Ex之比值。 13、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 14、沿空掘巷:回采工作面采过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 15、软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的复杂岩石力学介质。 16、底鼓:底板向上鼓起的现象。 17、煤矿动压现象: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况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使能量突然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的动力效应,这些现象通称为煤矿动压现象。它有三种形式:冲击矿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煤与瓦斯突出。 18、冲击矿压:冲击矿压是聚积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和设备损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