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镜用戊二醛固定液配制使用

电镜用戊二醛固定液配制使用

电镜用戊二醛固定液配制使用
电镜用戊二醛固定液配制使用

电镜用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别名:Glutaric dialdehyde solution;Pentane-1,5-dial

分子式:C5H8O2

分子量:100.12

CAS#:111-30-8

外观:几乎无色液体

特性:类型:Grade II

R:22-23-34-42/43

S:23-26-36/37/39-45

戊二醛固定液配制步骤

Step 1:

0.2M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

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 2.6克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29克

双蒸馏水加至500毫升

pH调至7.4

Step 2:

戊二醛固定液的配制:

---------------------

25% 戊二醛1ml

双蒸馏水4ml

0.2mol/L磷酸缓冲液5ml

戊二醛最终浓度 2.5%

pH值7.3-7.4

戊二醛固定剂的配方:

(a)磷酸缓冲液的配方:

A液:0.2M磷酸氢二钠贮备液:

Na2HPO4·9H2O 17.81 克

或:Na2HPO4·7H2O 26.83 克

或:Na2HPO4·7H2O 35.82克

加双蒸水至500毫升

B 液:0.2M磷酸二氢钠贮备液

NaH2PO4·H2O 13.8 克

或:NaH2PO4·2H2O 15.61 克

加双蒸水至600毫升

使用时将A液40.5毫升和B液9.5毫升混合成0.2M磷酸

缓冲液。(PH7.4)

(b) 2.5﹪戊二醛固定液的配方:

0.2M磷酸缓冲液50毫升

25﹪戊二醛溶液10毫升

加双蒸水至100毫升

具体步骤如下:

离心收集细胞,PBS漂洗两遍,双醛固定(2%多聚甲醛+2.5%戊二醛。双

醛固定对免疫电镜更加适合。)30min,PBS漂洗两遍,1%锇酸固定1h,

PBS清洗3遍,用小的样品勺取出一点标本,置包埋板或小的离心管中,

然后常规梯度脱水,浸透,包埋。

把细胞离心取沉淀细胞,,然后拿PBS液漂洗两遍后,倒去上清,直接加2.5%戊

二醛固定后,送电镜室脱水、包埋、切片后置透射电镜下观察

储存条件:室温

产品名称:戊二醛固定液(2.5%) 规格:100ml 分类:固定液储存条件:4℃,避光,6个月用途: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主要用于电镜标本的固定。备注:主要由戊二醛溶液、PBS组成。产品库存:现货戊二醛固定液(2.5%) 说明书请致电销售人员。作为实验用品不能直接用于人体。

戊二醛(25%)水溶液,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扫描电镜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 2.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微观形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如图1(a)所示。各部分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1.电子光学系统 它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如图1(b)所示。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

其性能如表2所示。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由表可以看出场发射电子枪的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 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 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105~1061~10 ≈500 10-4 场发射电子枪107~108 0.01~ 0.1 ≈5000 10-7~10-8 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运动。 2.扫描系统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信号检测、放大系统 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

扫描电镜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扫描电镜的原理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为SEM,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浓缩了电子光学技术、真空技术、精细机械结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 扫描电镜的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用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阴极射线管内的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电子束同步扫描,将电子束在样品上激发的各种信号用探测器接收,并用它来调制显像管中扫描电子束的强度,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上就得到了相应衬度的扫描电子显微像。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显微像的意义也不一样。入射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图2所示的信息种类[1-4]。 这些信息的二维强度分布随试样表面的特征而变(这些特征有表面形貌、成分、晶体取向、电磁特性等),是将各种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按顺序、成比率地转换成视频信号,再传送到同步扫描的显像管并调制其亮度,就可以得到一个反应试样表面状况的扫描图如果将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转变成数字信号,就可以由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扫描电镜主要是针对具有高低差较大、粗糙不平的厚块试样进行观察,因而在设计上突出了景深效果,一般用来分析断口以及未经人工处理的自然表面。 图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图2 电子束探针照射试样产生的各种信息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的各种信号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扫描电镜中主要信号及其功能 二、扫描电镜的构成

图3给出了电镜的电子光学部分的剖面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子枪——产生和加速电子。由灯丝系统和加速管两部分组成 2.照明系统——聚集电子使之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电子束。由两级聚光镜组合而 成。 3.样品室——样品台,交换,倾斜和移动样品的装置。 4.成像系统——像的形成和放大。由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的三级放大系 统。调节物镜电流可改变样品成像的离焦量。调节中间镜电流可以改变整个系统的放大倍数。 5.观察室——观察像的空间,由荧光屏组成。 6.照相室——记录像的地方。 7.除了上述的电子光学部分外,还有电气系统和真空系统。提供电镜的各种电 压、电流及完成控制功能[3]。 图3 电镜的电子光学部分剖面图

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

附件2: 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由2.中所列原料组成的,戊二醛含量在2.0%~2.5%之间,加pH调节剂后pH7.5~8.0,且符合下列三元包装要求的消毒液: 第一单元:戊二醛,或戊二醛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戊二醛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或戊二醛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 第二单元亚硝酸钠(防锈剂); 第三单元碳酸氢钠(pH调节剂)。 2.对原料的要求 2.1.戊二醛:应为医用或药用级,标示含量为50%。 2.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质量要求,含量≥99%。 2.3.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质量要求,含量≥45%。 2.4.亚硝酸钠:应为医用级或分析纯,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要求,含量≥98%。 2.5.碳酸氢钠:应为食用级或分析纯,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要求,含量≥98%。 2.6.水:纯化水。 3.对消毒液的要求 3.1.产品感官性状 透明液体、无沉淀物,有醛刺激性气味。 3.2.戊二醛含量 2.0%~2.5%。 3.3.pH值 加pH调节剂前:pH3.5~4.5。 加pH调节剂后:pH7.5~8.0。 3.4.杀灭微生物要求 3.4.1.对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消毒液,其实验室杀灭微生物要求如下:

3.4.1.1. 作用时间≤6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达消毒合格要求; 3.4.1.2. 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60min达到消毒要求(对人工污染芽孢杀灭率对数均值≥3.00)。 3.4.2.对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消毒液,其实验室杀灭微生物要求如下: 3.4.2.1.作用时间≤4h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3.4.2.2. 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5h内达到灭菌要求。 3.5.稳定性要求 3.5.1.有效期:在室温避光、密封保存条件下,有效期不低于2年。在标识有效期内戊二醛有效成分含量应≥2.0%。 3.5.2.连续使用期限:室温状态下,加入防锈剂和pH调节剂后,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或灭菌,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4天,且使用期间戊二醛含量应不得低于1.8%。 4. 使用范围 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不得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不得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皮肤粘膜消毒。 5.使用方法 5.1.使用前加入碳酸氢钠(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防锈剂)充分混匀。 5.2.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处理前应充分清洗干净、干燥。 5.3.新启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前应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洗涤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 5.4.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 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60min。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5.5.医疗器械的浸泡灭菌 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10h。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电镜专用戊二醛固定液(2.5%)使用说明书

https://www.doczj.com/doc/8a18062505.html,/ 仅供科研使用版本号:170608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产品组成】 Component SBJ-0639S SBJ-0639M Store at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100ml 500ml 4℃,避光 【保存条件】 4℃,避光 【产品概述】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固定剂能阻止内源性溶酶体酶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自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固定剂通过凝固、生成添加化合物等使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活。固定剂对细胞核细胞外成分发生物理改变。固定液主要分为醛类固定液、汞类固定液、醇类固定液、氧化剂类固定液、苦味酸盐类固定液等,较为常用的是醛类中的福尔马林、醇类中的乙醇。戊二醛固定液会引起蛋白质α-螺旋结构变形,不利于过氧化物酶染色。戊二醛固定液固定速度快,渗透力差。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由戊二醛、磷酸盐、去离子水等组成,pH7.2~7.4,该固定液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经常用于电镜标本的固定。 【使用方法】 1、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取新鲜标本,立即入戊二醛固定液4℃固定1~4h,稍大标本应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3、送检或4℃保存。 【注意事项】 1、戊二醛固定液有一定腐蚀性,请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小心操作,避免吸入。 2、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常规活检组织比较适合的厚度为2~4mm,一般不超过6mm。对组织恰当的选材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3、固定液的容量应足够,一般固定液与组织块的体积比率应大于10:1。如果容积不够大,可以在固定期间更换1~3次固定液。 4、温度对固定的影响很明显,提高温度可以加速固定作用,但本固定液最好不要提高温度。 5、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姓名:xxx 专业:xxx 学号:xxxxxxxx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学习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 3. 学习扫描电镜的操作; 3. 利用扫描电镜对铝粉的形貌进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并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经过检测、视频放大和信号处理,在荧光屏上获得能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扫描图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1.电子光学系统。其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其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倾斜、转动等运动。 2. 扫描系统。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 信号检测、放大系统。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检测器和X射线检测器。 4. 真空系统。镜筒和样品室处于高真空下,它由机械泵和分子涡轮泵来实现。开机后先由机械泵抽低真空,约20分钟后由分子涡轮泵抽真空,约几分钟后就能达到高真空度。此时才能放试样进行测试,在放试样或更换灯丝时,阀门会将镜筒部分、电子枪室和样品室分别分隔开,这样保持镜筒部分真空不被破坏。 5. 电源系统。其由稳压、稳流及相应的安全保护电路所组成,提供扫描电镜各部分所需要的电源。

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说明书 - Coolaber

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说明书 产品编号:SL1580X 保存条件:-20℃保存,一年有效。4℃保存,一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产品组成SL177X X%戊二醛固定液10mL/100mL/500mL 说明书1份 产品简介: 1.对于较大的动物要做电镜,灌注固定,选择4%多聚甲醛+(0.5-2%)戊二醛的混合固定液,这两种固定剂优缺点可以互相补充。 2.多聚甲醛与戊二醛相比,其渗透力强、固定迅速、价格低廉,它对细胞基质保存不如戊二醛,但对酶的活性保存好。如果做免疫电镜或者电镜的细胞化学,则戊二醛浓度要低一些为好。 3.而且取材后固定的时间,方法也有讲究。如果是个体较大的动物,也需要在具体试验中做一些处理,比如兔子,就可以只灌注头颈部。小白鼠,数量也不多,做常规透射电镜,也可以用4%戊二醛灌注。 固定液成分选择: 1、多聚甲醛+5%戊二醛:溶解2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10ml25%戊二醛,再加15ml0.2PB,调pH备用。此固定液中含多聚甲醛4%,戊二醛5%,属高渗液,但固定效果不错,尤其对细胞内的微管保存较好。 2、2%多聚甲醛+2%戊二醛:溶解1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4ml25%戊二醛,再加21ml0.2PB,调pH备用。常规固定选用这种配方。 3、4%多聚甲醛+0.5%戊二醛:溶解2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1ml25%戊二醛,再加24ml0.2PB,调pH备用。推荐用作免疫电镜标本固定剂,对于抗原较强的标本,可将浓度降低到2%多聚甲醛+0.25%戊二醛。 第1页共1页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镜的发展,原理,应用范围。 2 初步掌握扫描电镜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二实验仪器及样品 JEOL扫描电镜;硫酸钙晶须。 三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全称为扫描电子显微镜,英文为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是一种用于观察物体表面结构的电子光学仪器。 1 扫描电镜的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依据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当一束高能的人射电子轰击物质表面时,被激发的区域将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在可见、紫外、红外光区域产生的电磁辐射。同时,也可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声子)、电子振荡(等离子体)。如对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的采集,可得到有关物质微观形貌的信息;对X射线的采集,可得到物质化学成分的信息。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电子束入射角有关,也就是说与样品的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体收集,并在那里被闪烁器转变为光信号,再经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标本的表面结构。 2扫描电镜的结构 (1)镜筒镜筒包括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及扫描系统。其作用是产生很细的电子束(直径约几个nm),并且使该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激发出各种信号。 (2)电子信号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在样品室中,扫描电子束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产生多种信号,其中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X射线、吸收电子、俄歇(Auger)电子等。在上述信号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电子,它是被入射电子所激发出来的样品原子中的外层电子,产生于样品表面以下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区域,其产生率主要取决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通常所说的扫描电镜像指的就是二次电子像,它是研究样品表面形貌的最有用的电子信号。检测二次电子的检测器的探头是一个闪烁体,当电子打到闪烁体上时,就在其中产生光,这种光被光导管传送到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即被转变成电流信号,再经前置放大及视频放大,电流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 (3)电子信号的显示与记录系统扫描电镜的图象显示在阴极射线管(显像管)上,并由照相机拍照记录。显像管有两个,一个用来观察,分辨率较低,是长余辉的管子;另一个用来照相记录,分辨率较高,是短余辉的管子。 (4)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扫描电镜的真空系统由机械泵与油扩散泵组成。电源系统供给各部件所需的特定的电源。 3扫描电镜的用途 扫描电镜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各种固体样品表面进行高分辨形貌观察。大景深图像是扫描电镜观察的特色,例如:生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冶金学等等。观察可以是一个样品的表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 简介: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固定剂能阻止内源性溶酶体酶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自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固定剂通过凝固、生成添加化合物等使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活。固定剂对细胞核细胞外成分发生物理改变。固定液主要分为醛类固定液、汞类固定液、醇类固定液、氧化剂类固定液、苦味酸盐类固定液等,较为常用的是醛类中的福尔马林、醇类中的乙醇。戊二醛固定液会引起蛋白质α-螺旋结构变形,不利于过氧化物酶染色。戊二醛固定液固定速度快,渗透力差。 Leagene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由戊二醛、磷酸盐、去离子水等组成,pH7.2~7.4,该固定液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经常用于电镜标本固定。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取新鲜标本,立即入戊二醛固定液4℃固定1~4h,稍大标本应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3、送检或4℃保存。 注意事项: 1、Leagene 戊二醛固定液有一定腐蚀性,请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小心操作,避免吸入。 2、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常规活检组织比较适合的厚度为2~4mm,一般不超过6mm。对组织恰当的选材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3、固定液的容量应足够,一般固定液与组织块的体积比率应大于10:1。如果容积不够大,可以在固定期间更换1~3次固定液。 4、温度对固定的影响很明显,提高温度可以加速固定作用,但本固定液最好不要提高温度。 5、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相关:编号 名称DF0159 Storage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 100ml RT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 编号 名称DC0032Masson 三色染色液

SEM扫描电镜结构与断口观察

扫描电镜结构与断口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成相原理; 2、掌握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和各种信号在测试分析中的作用; 3、了解扫描电镜基本操作规程; 4、掌握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5、掌握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的典型断口形貌。 二、实验原理: 1、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扫描电镜是介于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微观性貌观察手段,扫描电镜的优点是,①有较高的放大倍数,20-30万倍之间连续可调;②有很大的景深,视野大,成像富有立体感,可直接观察各种试样凹凸不平表面的细微结构;③试样制备简单。目前的扫描电镜都配有X射线能谱仪装置,这样可以同时进行显微组织性貌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因此它像透射电镜一样是当今十分有用的科学研究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由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收集处理、图象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其中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电子枪、电磁透镜、扫描线圈和样品室。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的各个电磁透镜不做成相透镜用,而是起到将电子束逐级缩小的聚光作用。一般有三个聚光镜,前两个是强磁透镜,可把电子束缩小;第三个透镜是弱磁透镜,具有较长的焦距以便使样品和透镜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装入各种信号接收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直径越小,就相当于成相单元的尺寸越小,相应的放大倍数就越高。 扫描线圈的作用是使电子束偏转,并在样品表面做有规则的扫动。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动作和显相管上的扫描动作保持严格同步,因为它们是由同一个扫描发生器控制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有两种扫描方式,进行形貌分析时都采用光栅扫描方式,当电子束进入上偏转线圈时,方向发生转折,随后又有下偏转线圈使它的方向发生第二次转折。发生二次偏转的电子束通过末级透镜的光心射到样品表面。在电子束偏转的同时还带用逐行扫描的动作,电子束在上下偏转线圈的作用下,在样品表面扫描出方形区域,相应地在样品上也画出一帧比例图像。样品上各点受到电子束轰击时发出的信号可由信号探测器收集,并通过显示系统在

戊二醛消毒液更换时间

戊二醛消毒液更换时间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每周更换的消毒液按要求如果您单位每日浸泡量很多应该天天监测,如果一周浸泡只有几次或器械量少,个人认为可以一周二至三次监测.第二含氯消毒剂每日更换应该在配置后监测,也要依据使用频次决定一天中是否还要监测,目的是保持其有效浓度.第三治疗室与换药室台面我们每天一次用消毒液擦,地面无污染时用清水拖,但也要定期用消毒液拖.您最好按当地要求去做,否则检查时说不清理 1、关于戊二醛:规范要求:容器每周灭菌,溶液每两周更换(前提是在有效浓度 内),每周监测浓度(如果用于内镜消毒/灭菌,应每天使用前监测浓度)。我认为刚更换的戊二醛应该测浓度,避免深圳妇儿医院的事件重演。建议尽量减少戊二醛的的使用,选择更安全的灭菌/消毒方法,也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关于含氯消毒剂:规范要求:先用现配,即使用前配制并检测浓度。 3、关于治疗室、换药室台面及地面:规范要求: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或含溴消毒剂擦 拭。但现在不主张频繁使用化学消毒剂,一是微生物会耐药,二是减少化学消毒剂的污染(对人对环境都不好)。建议湿式清洁,遇污染时消毒。 戊二醛应每周检测,但如使用频率多也可一天两次。能高压灭菌尽量高压,最安全且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对病人和医护人员也有保护。不能高压的检测如到位同时也要严格遵守浸泡时间。一些效益好的科室对浸泡时间持怀疑态度。如果每天检测10次也无济于事。环节控制很重要。有效氯应每天检测,但没有东西浸泡时我觉的应现配现用。注重别为了应付检查而浪费财力。护士的咽喉炎治不好也是天天闻出来的,自身防护也重要。只要我们能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就行。 “84”一般用于泡体温表、止血带、雾化管道等 浸泡镊子用戊二醛,夹取无菌物品,可你有没有想到镊子上戊二醛怎么去处?残留在无菌物品上会给病人带来伤害的

戊二醛固定液的配制

Step 1: 0.2M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 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 2.6克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29克 双蒸馏水加至500毫升 pH调至7.4 Step 2: 戊二醛固定液的配制: --------------------- 25% 戊二醛1ml 双蒸馏水4ml 0.2mol/L磷酸缓冲液5ml 戊二醛最终浓度 2.5% pH值7.3-7.4 戊二醛固定剂的配方: (a)磷酸缓冲液的配方: A液:0.2M磷酸氢二钠贮备液: Na2HPO4·9H2O 17.81 克或:Na2HPO4·7H2O 26.83 克

或:Na2HPO4·7H2O 35.82克 加双蒸水至500毫升 B 液:0.2M磷酸二氢钠贮备液 NaH2PO4·H2O 13.8 克 或:NaH2PO4·2H2O 15.61 克 加双蒸水至600毫升 使用时将A液40.5毫升和B液9.5毫升混合成0.2M磷酸缓冲液。(PH7.4)(b) 2.5﹪戊二醛固定液的配方: 0.2M磷酸缓冲液50毫升 25﹪戊二醛溶液10毫升 加双蒸水至100毫升 具体步骤如下: 离心收集细胞,PBS漂洗两遍,双醛固定(2%多聚甲醛+2.5%戊二醛。双醛固定对免疫电镜更加适合。)30min,PBS漂洗两遍,1%锇酸固定1h,PBS清洗3遍,用小的样品勺取出一点标本,置包埋板或小的离心管中,然后常规梯度脱水,浸透,包埋。 把细胞离心取沉淀细胞,,然后拿PBS液漂洗两遍后,倒去上清,直接加2.5%戊二醛固定后,送电镜室脱水、包埋、切片后置透射电镜下观察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HUNAN UNIVERSITY 姓名: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姓名:高子琪 学号: 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2.掌握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 3.掌握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并上机操作拍摄二次电子像; 4.了解扫描电镜图片的分析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样品 1.实验仪器:D5000-X衍射仪 基本组成:1)电子光学系统: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光阑、样品室等 2)偏转系统:扫描信号发生器、扫描放大控制器、扫描偏转线圈 3)信号探测放大系统 4)图象显示和记录系统 5)真空系统 2.样品:块状铝合金 三.实验原理 1.扫描电镜成像原理 从电子枪阴极发出的电子束,经聚光镜及物镜会聚成极细的电子束(0.00025微米-25微米),在扫描线圈的作用下,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作扫描,激发出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等信号,被二次电子检测器或背散射电子检测器接收处理后在显象管上形成衬度图象。二次电子像和背反射电子反映样品表面微观形貌特征。而利用特征X射线则可以分析样品微区化学成分。 扫描电镜成像原理与闭路电视非常相似,显像管上图像的形成是靠信息的传送完成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逐点逐行扫描,依次记录每个点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X射线等信号强度,经放大后调制显像管上对应位置的光点亮度,扫描发生器所产生的同一信号又被用于驱动显像管电子束实现同步扫描,样品表面与显像管上图像保持逐点逐行一一对应的几何关系。因此,扫描电子图像所包含的信息能很好地反映样品的表面形貌。 2.X射线能谱分析原理 X射线能谱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Moseley定律,即各元素的特征X射线频率ν的平方根与原子序数Z成线性关系。同种元素,不论其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如何,所发射的特征X射线均应具有相同的能量。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扫描电镜的功能和用途; 2)了解能谱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用途; 3)了解扫描电镜对样品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备样品。 二、实验原理 (一)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是对样品表面形态进行测试的一种大型仪器。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电子与元素的原子核及外层电子发生单次或多次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一些电子被反射出样品表面,而其余的电子则渗入样品中,逐渐失去其动能,最后停止运动,并被样品吸收。在此过程中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样品热能,而其余约1%的入射电子能量从样品中激发出各种信号。如图1所示,这些信号主要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俄歇电子、电子电动势、阴极发光、X射线等。扫描电镜设备就是通过这些信号得到讯息,从而对样品进行分析的。 图1 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的信息示意图

从结构上看,扫描电镜主要由七大系统组成,即电子光学系统、探测、信号处理、显示系统、图像记录系统、样品室、真空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电源供给系统。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从灯丝发射出来的热电子,受2-30KV电压加速,经两个聚光镜和一个物镜聚焦后,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和斑点直径的入射电子束,在扫描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入射电子束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做光栅式扫描。由于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样品中激发出的二次电子通过收集极的收集,可将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收集起来。这些二次电子经加速并射到闪烁体上,使二次电子信息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进入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入到显像管的栅极中,调制荧光屏的亮度,在荧光屏上就会出现与试样上一一对应的相同图像。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时,因二次电子发射量随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变化而变化。 故视频放大器放大的二次电子信号是一个交流信号,用这个交流信号调制显像管栅极电,其结果在显像管荧光屏上呈现的是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并反映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的二次电子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和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必须是“同步”,即必须用同一个扫描发生器来控制,这样就能保证样品上任一“物点”样品A点,在显像管荧光屏上的电子束恰好在A’点即“物点”A与“像点” A’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一一对应。通常称“像点”A’为图像单元。显然,一幅图像是由很多图像单元构成的。 扫描电镜除能检测二次电子图像以外,还能检测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发光等信号图像。其成像原理与二次电子像相同。 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前,要对样品作相应的处理。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主要要求是:尽可能使样品的表面结构保存好,没有变形和污染,样品干燥并且有良好导电性能。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 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 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 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每次用后盖旋紧、垂直放置。 对使用中的安尔碘、碘伏消毒液进行染菌量的监测,由院感科采样。 (三)、紫外线消毒监测 紫外线灯: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253.7nm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线副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单位:uw/cm2。 1、日常监测:所有使用紫外线的单位,必须记录紫外线灯管的使用时间,累加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2、生物监测:每季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3、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 1)物理监测每年两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 2)化学监测每季度一次,以及更换新管、或使用累积小时数达1000小时监测。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化学监测方法: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由紫外线光敏色块、标准色块和卡片纸组成。 【使用方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受到规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卡片纸中央的紫外线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使用中的旧灯管,辐照强度值≥70 uw/cm2时,可继续使用,辐照强度值<70 uw/cm2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3)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结果判定: 普通30w 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30W 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要求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要求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意义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2、掌握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 3、掌握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并上机操作拍摄二次电子像 4、了解扫描电镜图片的分析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构造 2、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3、扫描电镜成像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JSM-5610 LV扫描电镜 2、JFC-1600离子溅射仪(样品喷涂导电层用) 3、银导电胶、双面胶(制样用) 4、粉末样品、块状样品 四、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1、介绍扫描电镜的基本情况与最新进展(场发射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的特点及应用) 2、结合具体仪器介绍扫描电镜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重点介绍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并要求每位同学动手制样,掌握扫描电镜样 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 4、了解扫描电镜的操作过程,掌握二次电子像的观察过程,要求每位同学上机操作,并在 2-4个样品上拍摄2-4张二次电子像图片,要求图片清晰有代表性; 5、仔细观察和分析现场给出的200多张图片,并对某类或某几张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描 述(要求总字数150字以上)。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 一、实验原始记录 按实验过程进行记录: 1、样品的准备与制备过程 2、仪器操作过程与照片的拍摄过程。 第三部分: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与分析 1、现场没描述照片的同学,对“附件二、扫描电镜图片”进行微观形态描述(要求:写清 楚图片或样品名称,不需要打印照片,描述图片张数自己确定,总字数要达到150字以上); 2、将2-4张自己拍摄的照片打印并粘贴到实验报告上,写上样品名称。 3、总结对扫描电镜实验课的体会。

扫描电镜及其观察

扫描电镜及其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 3. 利用二次电子像对纤维纵向形貌进行观察; 4. 了解背散射电子像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发射扫描型号JSM-5610LV)、真空镀金装置。 扫描电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并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经过检测、视频放大和信号处理,在荧光屏上获得能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扫描图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主要作用简介如下:1.电子光学系统。其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其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倾斜、转动等运动。 2. 扫描系统。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 信号检测、放大系统。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检测器和X 射线检测器。 4. 真空系统。镜筒和样品室处于高真空下,它由机械泵和分子涡轮泵来实现。开机后先由机械泵抽低真空,约20分钟后由分子涡轮泵抽真空,约几分钟后就能达到高真空度。此时才能放试样进行测试,在放试样或更换灯丝时,阀门会将镜筒部分、电子枪室和样品室分别分隔开,这样保持镜筒部分真空不被破坏。 5. 电源系统。其由稳压、稳流及相应的安全保护电路所组成,提供扫描电镜各部分所需要的电源。 三、实验步骤 1.开机准备 (1)开启电子交流稳压器,电压指示应为220V,开启冷却循环水装置电源开关。(2)开启试样室真空开关,开启试样室准备状态开头。

戊二醛消毒液浓度配比及使用方法.

戊二醛消毒液浓度配比及使用方法 有效成分及含量 这里主要讲市面上用的比较广泛的环凯牌戊二醛消毒液, 环凯牌戊二醛消毒液是以戊二醛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戊二醛含量为 20g/L~22g/L。 性能 环凯牌戊二醛消毒液戊二醛与强化剂的复配物, 无色透明液体。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能灭活病毒。戊二醛消毒液属高水平消毒剂,使用安全,经济实用 , 对物品无腐蚀、无损坏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1、使用前加入戊二醛消毒液附带的 pH 调节剂 (碳酸氢钠 ,充分搅匀溶解 ; 如用于金属器械,再加入附带的缓蚀剂 (亚硝酸钠溶解均匀。 2、消毒方法:用原液浸泡待消毒物品 1小时。 3、灭菌方法:用原液浸泡待灭菌物品 10小时。 4、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须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残留的消毒剂后, 方可使用。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配制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 必要时就医。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3、加入 pH 调节剂的消毒液可连续使用 14天。 4、使用过程中如消毒液颜色变为淡黄色不影响消毒效果,但使用时应该用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戊二醛浓度,浓度如低于 20g/L则不再使用。 5、污染的器械应先用清水冲净沥干,然后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新手术器械应事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 洗干净后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使用时容器应加盖, 浸泡后须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使用。 6、对醛过敏者禁用。 7、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8、有效期 24个月。

扫描电镜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扫描电镜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不断需要从更高的微观层次观察、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细胞、微生物等微米尺度的物体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显微镜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纳米科技成为研究热点,集成电路工艺加工的特征尺度进入深亚微米,所有这些更加微小的物体光学显微镜也观察不到,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分为扫描电了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TEM)两大类。本文主要介绍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发展,阐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材料;应用 引言: 自从1965年第一台商品扫描电镜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从第一台的25nm提高到现在的0.01nm,而且大多数扫描电镜都能通X射线波谱仪、X射线能谱仪等组合,成为一种对表面微观世界能过经行全面分析的多功能电子显微仪器。扫描电镜已成为各种科学领域和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有力工具。从地学、生物学、医学、冶金、机械加工、材料、半导体制造、陶瓷品的检验等均大量应用扫描电镜作为研究手段。 在材料领域中,扫描电镜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形态结构、界面状况、损伤机制及材料性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可以直接研究晶体缺陷及其生产过程,可以观察金属材料内部原子的集结方式和它们的真实边界,也可以观察在不同条件下边界移动的方式,还可以检查晶体在表面机械加工中引起的损伤和辐射损伤等。 1.扫描电镜的原理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为SEM,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浓缩了电子光学技术、真空技术、精细机械结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 扫描电镜的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用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阴极射线管内的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电子束同步扫描,将电子束在样品上激发的各种信号用探测器接收,并用它来调制显像管中扫描电子束的强度,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上就得到了相应衬度的扫描电子显微像。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与样品发生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信号,获得的相应的显微像的意义也不一样。入射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图2所示的信息种类[1-4]。 这些信息的二维强度分布随试样表面的特征而变(这些特征有表面形貌、成分、晶体取向、电磁特性等),是将各种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按顺序、成比率地转换成视频信号,再传送到同步扫描的显像管并调制其亮度,就可以得到一个反应试样表面状况的扫描图如果将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转变成数字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戊二醛消毒液有效成分及含量 戊二醛消毒液是以戊二醛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戊二醛含量为20g/L~22g/L。 戊二醛消毒液为戊二醛与强化剂的复配物,无色透明液体。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能灭活病毒。本品属高水平消毒剂,使用安全,经济实用,对物品无腐蚀、无损坏作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方法 1、使用前加入本品附带的pH调节剂(碳酸氢钠),充分搅匀溶解;如用于金属器械,再加入附带的缓蚀剂(亚硝酸钠)溶解均匀。 2、消毒方法:用原液浸泡待消毒物品1小时。 3、灭菌方法:用原液浸泡待灭菌物品10小时。 4、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须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残留的消毒剂后,方可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戊二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配制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必要时就医。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3、加入pH调节剂的消毒液可连续使用14天。 4、使用过程中如消毒液颜色变为淡黄色不影响消毒效果,但使用时应该用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戊二醛浓度,戊二醛消毒液浓度如低于20g/L则不再使用。 5、污染的器械应先用清水冲净沥干,然后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新手术器械应事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洗干净后再放入中浸泡,使用时容器应加盖,浸泡后须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使用。 6、对醛过敏者禁用。 7、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戊二醛固定液(2.5%)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8a18062505.html, 戊二醛固定液(2.5%) 简介: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固定剂能阻止内源性溶酶体酶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自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固定剂通过凝固、生成添加化合物等使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活。固定剂对细胞核细胞外成分发生物理改变。固定液主要分为醛类固定液、汞类固定液、醇类固定液、氧化剂类固定液、苦味酸盐类固定液等,较为常用的是醛类中的福尔马林、醇类中的乙醇。戊二醛固定液会引起蛋白质α-螺旋结构变形,不利于过氧化物酶染色,速速度快,渗透力差。Leagene 戊二醛固定液(2.5%)主要由戊二醛、磷酸盐等组成,pH7.2~7.4,该固定液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是最常用的标准戊二醛固定液,经常用于电镜标本的固定。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按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 取新鲜标本,立即入戊二醛固定液(2.5%)中,固定,稍大标本应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3、 送检或4℃保存。 注意事项: 1、 戊二醛固定液(2.5%)有一定腐蚀性,请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小心操作, 避免吸入。 2、 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常规活检组织比较适合的厚度为2~4mm ,一般不超过6mm 。对组织恰当的选材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3、 固定液的容量应足够,一般固定液与组织块的体积比率应大于10:1。如果容积不够大,可以在固定期间更换1~3次固定液。 4、 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有效期: 12个月有效。 编号 名称 DF0151 DF0151 DF0151 Storage 戊二醛固定液(2.5%) 100ml 500ml 5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