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大09语言学与翻译B卷

长大09语言学与翻译B卷

长大09语言学与翻译B卷
长大09语言学与翻译B卷

考试科目:语言学及翻译第 1 页共 3 页(B卷)

考试科目:语言学及翻译第 2 页共 3 页(B卷)

考试科目:语言学及翻译第 3 页共 3 页(B卷)

语料库翻译学_问题与展望_龙绍赟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244 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 ■龙绍眖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 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存在内容上的缺陷。因此,未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构建并完善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发挥其方法优势,突破自身的缺陷,实现其发展预期。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跨学科属性;代表性;应用文体;深度与广度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12-0244-05 龙绍眖(1969—),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江西南昌330022) 20世纪以来,描写性译学悄然兴起,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相继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学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 —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主张从大量翻译事实或现象出发,在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阐明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活动的制衡因素,有效地弥补了定性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翻译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概况 语料库翻译学,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1]语料库翻译学最早由Mona Baker于1996年正式提出[2],Tymoczko将该领域的研究命名为“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语料库翻译学研究)。[3]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Sara Laviosa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连贯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范式。该范式涉及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代描写性译学研究的新范式”。[4]相应的,语料库翻译学具有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即语料库方法的运用与注重描写与实证。[1] 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语料库翻译学区别于传统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应属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不同于以学者直觉和

课本答案网址大全——免费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网址大全!留着绝对有用,赶紧转吧! ?分享 ?复制地址 转载自郑静 2010年10月13日 00:13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为人处世权限: 公开 ?字体:大▼ o小 o中 o大 ?更多▼ o设置置顶 o权限设置 o推荐日志 o转为私密日志?删除 ?编辑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2008-12-18 16:50 |(分类:默认分类)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7-1-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6-1-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5-1-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4-1-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答案3-2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175-1-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答案3-1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174-1-1.htm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13-1-1.html 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mp3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thread-11-1-1.htm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对比语言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 作业 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 姓名:朝鲁门 学号:20104004017 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2.1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2.2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 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 3.1叶斯帕森 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从这点出发,叶氏的“一种新的比较语法”可以被认为就是所谓的“对比语言学”。 他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强调语言比较研究中本民族的“语感”。 3.2 沃尔夫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是美国人类学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 1897-1941)首先提出来的, 沃尔夫在发表于1941年的《语言与逻辑》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 沃尔夫在语言学史上之出名,主要不是因为他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而是因为以他名字命名的“沃尔夫假说”(或加上他老师名字的“沃尔夫—萨丕尔假说”)。这一假说包括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两个内容。沃尔夫假说是沃尔夫提出对比语言学的根本出发点。 后人从沃尔夫假说出发,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既然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要了解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必须研究和比较各种各样的语言,特别是差别很大的语言。第二,由于以上认识,他对当时以印欧语为中心的比较语言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元语言观特别担忧:这些语言是同属印欧语系的同源语,其基本轮廓大致相同,从历史角度看是从很久以前的同一个言语共同体传承而来;这些同源语长期以来分担了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任务;这种共同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复习点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复习点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复习点: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包括

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中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信度:又称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或稳定性,也就是考试成绩是否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水

平。 区分度(性):指测试区分受试者知识和能力差别的性能,是试题的质量标准。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法。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语法翻译法的知识要点:概念:又称传统法,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主张在L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

母语语目的语并用,通过翻译和系统那个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L2。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基础:联想心理学 基本原则和特点:语法是教授L2、外语的基础。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ona Baker 1993 语料库翻译学文献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ona Baker Cobuild, Birmingham Abstract The rise of corpus linguistics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any discipline in which language plays a major ro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corpora is likely to have o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s an empirical phenomenon. It argues that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y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corpus linguistics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its theoretical and descriptive branches. The nature of this impact is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nd brief reference is made to some of the applications of corpus techniques in the applied branch of the discipline. 0.Introduction A great deal of our experience of and knowledge about other cultures is mediated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translation, including written translations, sub-titling, dubbing, and various types of interpreting activities. The most obvious case in point is perhaps literature. Most of us know writers such as Ibsen, Dostoyevsky and Borges only through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ir works. But our reliance on translation does not stop here.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issues, of art, and of various other areas which are central to our lives is no less dependent on translation than our understanding of world literature. Given that translated texts play such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our experience of life and our view of the world,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y translation has traditionally been viewed as a second-rate activity, not worthy of serious academic enquiry, and why translated texts have been regarded as no more than second-hand and distorted versions of …real? text s. If they are to be studied at all, these second-hand texts are traditionally analysed with the (233) sole purpose of proving that they inevitably fall short of reproducing all the glory of the original. A striking proof of the low status accorded to translated texts comes from the young but by now well-established field of corpus linguistics. A recent survey commissioned by the Network of European Reference Corpora, an EEC-funded project, shows that many corpus builders in Europe specifically exclude translated text from their corpora.1 This

2018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应)考研初试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应)考研初试经验 本科国际政治专业,跨考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初试总分410,复习那么久有了收获,感谢一直帮助我的那位上一届学姐,这里我也分享一些复习准备的经验,希望对19级考外应或者英语语言文学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 这个专业对我来说相当于一张白纸,尤其是语言学,所以我开始得比较早,大三寒假确定了考研的学校和专业,上学期开学的时候买好了参考书以及一些复习资料,然后就着手慢慢复习了。前期的进度比较慢,基本上是以看书和做笔记为主,下半学期才进入完全的背记阶段。这里我分科说一下。 1/政治 政治考了68,比我预期的高。虽然我是学政治的,但是真的一点优势也没有(因为我对自己的专业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学得也不好),政治可以说是复习得比较不上心的一门。我全程是跟着肖秀荣走的,但是我开始得比较晚,舍友七月份就开始看了,我九月份才开始看精讲精练,中途也断断续续的,最后可以说是赶进度才看完。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握好进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所有的资料都是肖秀荣教授的,从七八月份到十二月份,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看的内容。前期精讲精练一定要看仔细,但不需要完全背诵下来,主要练的是选择题,大题前面不用担心,到十一二月直接背肖四肖八就好。 精讲精练配套的1000题是要做好几遍的,我是看完大概两三章做一次题的,第一遍可以用铅笔写,然后把错题勾出来,再做一遍,最后一个月再把那些错题拿出来反复看。错题的价值是很高的,有些多选题我看了两三遍都还是会错。 大题最后直接背肖四肖八就好啦,肖四是必须要背的,不背写不出来,然后大题的平均分都差不多,所以选择题的正确率决定了最后的分。 2/二外 我的二外是日语,考了92分。日语可以说是救了我,考完专业课的时候真的崩溃,所以总分其实也就是日语捞了我一把。 我本科是外国语大学,然后专业课也没什么兴趣,大一下学期就修了日语双学位并且坚持上完了,三年级上学期准备了N2考试,所以这一门基本上没怎么操心,也没花太多时间。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对比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比较:同类语言中亲属语言之间求共性 对比:不同语言间e.g.汉英对比求个性 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比 2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建立语言学史. 3象限:不同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亲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比。有三种类型 A、多种语言对比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倾向性的规律 B、多种语言对比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建立语言类型学 在A 、B 中对比的语言愈多愈好,对比的语言愈不同愈好 C、两种语言对比,目的在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 给出解释(一般说来解释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

e.g. .第1象限名动形的区别 “不”—剔除n 不-桌子* “很”—剔除一般的v 很-看*/喜欢书 “加宾语”-剔除adj 很-好 e.g. 第2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区别比较 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 注:汉语小词类分25种 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注:对比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 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 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英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二者对比,发现问题-1篇论文、 注:历时是动态的过程解释答案可能要 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 1.3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2”研究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释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 “5”运用对比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他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用在于检索完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检索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可行性;可对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精细的分类,促进语言普遍现象研究。 注:理论对比是双向的对比应用对比是单项的对比 e.g. x (被动范畴) x (被动范畴) X(a) X(b) A(xa) B A语言的被动范畴在 B语言中是如何表现的 “6”探讨对比语言学应用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和对比的语言有关的语言活动中去,特别上应用于外语教学或其他语 言教学活动中去。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翻译规

对比语言学

浅谈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摘要: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这一学科的联系较为紧密,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转换,势必涉及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转化。因此,将对比语言学中的有关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去无疑会对翻译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所以本文试从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和语用层面浅谈两者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活动。 Abstract: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ranslation study, which refers to the exchan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lative theory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must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translation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o do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al level, grammar level, discourse level as well as pragmatic level,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to translation practice.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翻译;关系; Key word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tudy; relation 1.引言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法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表达法的过程。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涉及到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熟知与掌握。翻译的内容庞大,无所不包。因此,必须做到将翻译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在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对翻译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所涉及的就是对两种语言的对比与研究,这无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指导。 2.对比语言学与翻译 2.1对比语言学的相关定义 许余龙先生在他的著作《对比语言学》中给对比语言学作如下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2002)。到目前为止,许余龙先生对对比语言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也是为众多学者所赞同的。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语言学分支的对比语言学,着重强调两种不同语言的相异之处。 2.2翻译的相关定义 翻译的相关定义有很多,有从通俗层面上对翻译的界定,也有从文艺学、语言学等其他领域对翻译的界定。例如从通俗层面的角度来讲,《辞海》对翻译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讲,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正确无误得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文字中去的创造性活动。此外,从语言学角度来说,Catford将翻译理解为“把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中对等的文本材料”。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辞海》对翻译的解读,还是从文艺学角度、语言学角度,都点明了翻译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其中涉及到的两种语言的转换。 2.3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纵观中外对翻译的研究,最初的翻译研究大都是从哲学和文艺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译文的风格与韵味,之后又有学者将语言学的相关成果运用到翻译中去,试从语义、句法等方面探讨翻译研究的等值现象。其实,与翻译这一涉及到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研究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 王克非1 ,秦洪武2 ,王海霞 2 (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2.曲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本文通过语料呈现实验探讨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显示,学生在观察语料后能够归纳和总结出有意义的翻译技巧,并能据此评估或反思自己的翻译行为。实验表明,在翻译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料资源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的创建,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 稳定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发现式学习;语料呈现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07)12-0003-0006 近20年来,语料库的创建和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应语料库大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建,起步较晚,但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欧美,这类语料库有十多个,涉及近20个语种,如H ansard(法-英对应语料库)和ENPC (英语-挪威语对应语料库)(V ron is 2000:14-15);在中国,有中科院计算所的大规模汉英对应语料库、北京大学的/B ABLE 汉英平行语料库0,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该库现有可检索语料2千万字/词以上,见王克非2004a),后者是本项研究使用的主要工具。对应语料库的创建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用于语言与翻译研究,二是用于外语教学。用于前者的研究成果丰富,涉及语言对比、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研究(Lav i o sa 1997;Baker 1999;Serpellet 2000;H unston 2002)。用于后者尤其是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已取得不少成果,如Zanetti n 1998、Pearson (2003:15-24)和Bernardini (2004b :97-111),但大都研究平行语料为翻译训练提供的可能的资源和手段,还没有研究探讨大型对应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 研究内容 有关运用语料库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而将对应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则是刚刚开始(Bo w ker 2003;Ber nardi n i 2004b)。从理 论上看,语料库用于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环境的创建(Bernardini 2004a :22;秦洪武、王克非2007)。自主性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learning as discovery)。前者假定学习者和教师研究兴趣相投、研究能力相当;后者则鼓励学习者自行调节兴趣点,并给他们提供机会来提高自己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两种语言的特征和差异有敏锐的觉识。本文认为,研究和发现虽不矛盾,但在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翻译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发现式学习这一提法更合适一些。 近年来,国内也有研究关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有些研究探讨了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用途(郭红2004;于连江2004;王克非2004b),但还没有研究系统地探讨对应语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也没有研究关注学生对于语料使用的态度。鉴于此,我们以/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为翻译教学平台,探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翻译语料用于翻译教 作者简介:王克非: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 秦洪武: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王海霞: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07-03-18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大型英汉对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平台0的阶段性成果(编号05BYY 013),并获得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编号Bsqd2007022)。 # 3#第118期2007年12月 外语电化教学 C AFLE N o .118D ec . 2007

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

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 2017 年自学备考正在开展中,考生们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以下是搜索整理的一份《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I .Multiple Choice Directions: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B,C or D in the brackets.(2% x 10=20%) 1. The pair of words “lend”and “borrow”are ___.( ) A. gradable opposites B.relational opposites C.co-hyponyms D.synonyms 2. The discovery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began with the work of the British scholar .( ) A. Jacob Grimm B.Rasmus Rask C.Franz Bopp D.Sir William Jones 3. A linguist regards the changes in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as __.( ) A.unusual B.something to be feared C.abnormal D.natural 4. __produce fast and fluent speech with good intonation and pronunciatio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speech ranges from mildly inappropriate to complete nonsense,often as unintelligible.( ) A.Broca's aphasic B.The linguistic deprivation C.The damage on the angular gyrus D.Wernicke's aphasic 5.Some Southern learners of English in China tend to say “night ” as “light ”.This shows: .( ) A. They cannot pronounce/n/ B. Interlangue interference because there is notthe sound /n/in their mother tongue C. Th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good teaching method D. They do not like to pronounce nasal sounds 6. A word with several meanings is called __word.( ) A.a polysemous B.a synonymous C.an abnormal D.a multiple 7.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 is __.( ) https://www.doczj.com/doc/8a15679022.html,rmative B.phatic C.directive D.performative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Abstract]Die Feststellung, da bersetzen ohne linguistisches Wissen nicht m glich ist, erübrigt sich von selbst. Auch die Tatsache, da dieses Wissen in mehreren Sprachen vorhanden sein mu, kann als trivial angesehen werden. Somit hat die Linguistik bereits ein weites Feld von Ph nomenen, die sie beschreiben kann, sei es bei der Ausbildung von bersetzern (die in der Regel auch w hrend der Ausbildung unabh ngig vom Grad ihrer Fremdsprachenbeherrschung weitere Sprachkenntnisse erwerben), sei es im Hinblick auf Mehrsprachigkeit in all ihren Erscheinungsformen (nebenordnend, vermischend oderzusammengesetzt und unterordnend). [Key words]Sprachwissenschaft,bersetzung,linguistischen Modellen I. Einleitung Da die F higkeit zum bersetzen jedoch mehr erfordert als gute Fremdsprach- beherrschung, und da bersetzen alles andere ist als eine blo e Umkodierung ist mittlerweile zu einer Binsenweisheit geworden, die sich jedoch leider noch nicht bei allen an einer bersetzung Beteiligten herumgesprochen hat. Bei Wilss findet sich folgende Anekdote: “Verbürgt ist die Weisung eines Bonner Ministerialbeamten an

翻译研究之2: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Basil Hatim)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 ext Linguistics 跨文化交际 ----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 Basil Hatim 出版前言 这是一部将对比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术专著。作者巴兹尔?哈蒂姆是英国爱丁堡赫利奥特----沃特(Heriot-Watt)大学阿拉伯语研究中心主任,篇章语言学界的权威人士、著名理论家,一直走在该研究领域的前列。本书是他长达10年的科研成果。 针对目前翻译理论、对比语言学、话语分析三个学科自成一体的学术局面,作者试图将三者融会贯通,明确提出在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如果将母语语言、修辞的习惯表达应用与篇章转化,比如翻译实践当中,并在另一语言体系寻求对应表现法,其结果将是大有裨益的。 本专著共分17章。全书说理透彻,脉络清晰。首先,作者简单介绍了对比语言理论应用于翻译过程的可行性,即句法与语义性质等语言结构的重要意义,指出文本类型是进行上下文分析研究的中心课题,篇章才是有效信息交流的根本单位;进而,作者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修辞、文本风格、语域等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由于阿拉伯语具有悠久独特的修辞风格,作者通过现在篇章语言学以及传统的阿

拉伯语修辞学在语言研究分析中的有利地位,对篇章类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除此以外,作者还就文本类型、礼貌表达、交际文化、文学作品中的意识形态的分析与翻译、非小说类的散文文学中反语用法的翻译以及口译研究等问题从对比篇章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探讨。 本书贯穿书中的指导思想,就是将语篇分析的理论模型应用于笔译、口译及语言教学实践之中,并通过这些目标在实际中的结合来证明翻译的介绍可以加大对比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总之,本书论述系统全面,资料翔实,从理论到实践环环相扣,是一部侧重语言实际运用的学术著作,对于从事语言学、文学理论、话语分析、翻译以及文化等学科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建设性的知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