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161《影片剪辑premiere》自考教学大纲

01161《影片剪辑premiere》自考教学大纲

01161《影片剪辑premiere》自考教学大纲
01161《影片剪辑premiere》自考教学大纲

01161《影片剪辑premiere》自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课,是关于后期制作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软件Adobe Premiere为平台,重要介绍了后期数字特效合成中的影视基础知识、数字合成、特效控制、动画控制以及绘图文本工具的使用。通过单元化的、以模块为主导的实例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对软件功能的具体把握。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科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适应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同学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全面介绍Premiere Pro的操作以及Premiere的新功能。给出了大量的提示和技巧,提高使用Premiere 的效率。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了解剪辑的概念。

了解短片的制作的流程。

掌握Adobe Premiere的特效基本操作,包括:剪切、转场、校色等,同时掌握好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剪辑技巧。

了解一定的剪辑常识,能够通过已知的视听经验,剪辑出一段具体的视频作品。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Adobe Premiere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剪辑工具。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名誉。但是这只是一个工具。要熟练的掌握这个工具不仅仅需要软件上的熟练,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清晰的头脑,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才能作出优秀的短片。所以要求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拘泥于软件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镜头的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Adobe Premiere Pro CS4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操作环境和基本操作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媒体素材类型,了解如何导入素材,掌握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工作区结构以及工作界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应用领域

(二)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界面

(三)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预设管理器

识记: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工作区域和界面

理解:剪辑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选择设置、调整选项和管理素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设置和调整选项以及素材管理有一定认识,能够在剪辑的过程中,合理的管理文件素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创建新项目设置

(二)导入素材

(三)管理文件夹中的素材

识记: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文件管理模式和选项设置

第三章创建仅有硬切的视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基本剪辑方法有大致的了解。能够创建简单的剪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在Timeline上编辑剪辑

(二)用Ripple Delete消除间隙

(三)在Timeline上移入、移出和移动剪辑

(四) 工具栏中的工具使用方法

识记: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基本剪辑方法

理解:不同的镜头衔接的不同感受

第四章视频切换特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视频特效模块有一定了解。能够创建简单的剪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在Effect Controls面板内改变参数

(二)使用A/B模式细调切换特效

(三)尾帧不足(或缺少)情况的处理

(四) 同时向多段剪辑应用切换特效

(五) 音频切换

识记: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特效基本使用方法

理解:如何恰当谨慎的使用视频特效

第五章创建动态字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字幕模块有大致了解。能够制作简单的字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改变字幕参数

(二)从零开始创建字幕

(三)将字幕放置到路径上

(四) 创建滚动字幕和游动字幕

(五) 添加文字特效:光泽、描边、阴影和填充

识记: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字幕基本使用方法

第六章应用专用编辑工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几个剪辑工具有更加详细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剪辑工具作业。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Rolling、Slip和Slide编辑

(二)替换剪辑和替换素材

(三)Replace Clip功能

识记:各种剪辑工具的用法

理解:各个剪辑工具的工作原理

第七章添加视频特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特效部分有深入了解。能够恰当的运用视频特效为短片增光添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向多个剪辑应用特效

(二)应用关键帧特效

(三)添加关键帧插值和速度

(四) 添加灯光效果

识记:几种简单的特效工具的参数含义

第八章改变时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对原素材修改时间,以加快和减慢原有的视频播放速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用Rate Stretch工具改变速度

(二)具有速度过渡的Time Remapping

(三)同时改变多个剪辑的速度

(四) 同时改变多个静态图像的长度

识记:改变时间的几种方法

理解:不同的改变时间的方法之间的异同

第九章获取和编辑音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编辑音频文件,并能对其加以简单的处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调整音量

(二)调整音频增益

(三)添加J切换和L切换

识记:编辑音频文件的几种方法

第十章颜色、嵌套序列和快捷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利用Adobe Premiere Pro CS4内附带的一些工具,对原素材进行色彩校正、嵌套序列等操作。同时开始熟悉快捷键的运用,加快工作效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颜色特效概述

(二)颜色的删除或替换

(三)色彩校正

(四) 嵌套序列的多种用途

(五) 推荐使用的键盘快捷键

识记:颜色特效的理论依据,色彩校正工具的参数设置。快捷键熟练运用。

理解:不同色调下,影片所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第十一章导出帧、剪辑和序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将自己所剪辑出来的片段进行输出,了解不同的输出格式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导出选项概述

(二)使用Adobe Media Encoder

(三)导出可编辑的电影和音频文件

识记:不同的格式下的各种参数设置

第三部分:实践环节

实验一拍摄分镜头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几张画面的展示,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镜头感。

二、考核的内容

用照相机拍摄8-20张相片,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实验二音乐mv

一、目的与要求

以一首音乐的旋律为基调,剪辑自己生活中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试听感受。

二、考核的内容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用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做出一个1-2分钟的音乐mv。

实验三预告片剪辑

一、目的与要求

为一部电影剪辑预告片,培养学生视听语言的综合能力。

二、考核的内容

挑选一部影片,为该片剪一个3分钟左右的预告片。

第四部分:有关说明与实践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Adobe Premiere Pro CS4经典教程》

Adobe公司编著王永炫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制作技巧和方法必须从原理上厘清思路,对基本工具和使用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对书上的具体例子要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共90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

重点,试题内容不超纲。

2.考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0%,理解占15%,应用占75%。

3.反映不同难易的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较易、中等难度共占80%,较难占20%。

4.试题类型一般为:操作题。涵盖:一般工具的操作,具体图形的基本设计制作等。考试为上机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与其他课程例如《动画编导基础》相结合,创作1到3分钟的短片。短片要求:短片中的素材可以是实拍素材、三维素材或者是影片截取素材等,要求要有一定的创作理念。

作品要求附带5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文件格式为.mov

自考第二外00840日语单词方法句型总结

きようしぼくかいしやいんしゆふ主妇 じやあ那么じだい时代こいびと恋人きせつ季节 そら天空でう怎样すずしい春はるなつ夏 あき秋ふゆ冬むしあつい蒸し暑い闷热 ちむい寒い-冷寒冷つよい强,强烈 だんとう暖冬つめたい冷いちげんめ「1限目」第一节课 はつおん发音じよし助词つかいかた使用方法 おもしろい有意思有趣がんばります「頑ばります」努力 えらい了不起べんきよう勉强学习 どうぞ、よる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おはよございます こちらは馬さんです 初めましで、馬です そうですか いいお天気ですね。 北京の秋はどですか。北京的秋天怎么样?句中的“~はどですか”用来打听事物或人的状况,意为:~怎么样?~如何? 馬さんはえらい それはいいですね。用于应答对方所说的表感叹,译:那感情好呀! わあ、きれいですね。哎呀,好漂亮! 馬さん、日本の田舎(いなか)初めてですか。小马上第一次来日本乡下吗? ほら、見(み)てごらんなさい。喂,请看啊! ほんとだ。真的名不虚传 あのう、あの川は。对不起,请问那条河是什么河呀?あのう唤起注意 提示助词 ①は接在体言后面,表对主题、话题的提示或强调 馬さんは大学生です ②も接在体言后面与は一样,起凸显作用,表对主题话题的提示或强调。译为:也 わたしは大学生です。馬さんも大学生です。 格式助词 ③の接在体言后修饰定语,句中做连体修饰语(定语)表领属关系,属性等译为:~的僕の父は医者です。 并列助词 ④と接在两个以上的体言,表并列。译为:和 わたしは3人家族です。父、母とわたしです。 终助词 ⑤か接在句尾后面,构成疑问式。译为:~吗? ⑥です接体言做判断的谓语,表示肯定。译为:是~ 根据词尾活用可构成判断句的否定和过去式。 ⑦はい用于回答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后面接“そうです“,或者其它表肯定的词语。 馬さんは大学生ですか?―――はい、すですか。 いいえ用于回答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后面常接““或其他表否定的词。 木村さんの趣味はもカラオケですか。――いいえ、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

00840 第二外语 日语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南京师范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自考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在课程结束时,使学生能够: 1.掌握基本语音语调。 2.掌握日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初级的阅读、会话、翻译。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无先修课程,亦无相关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语种的学习。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语音 语音包括日语假名的发音和语句朗读。假名主要包括五十音图的清音、浊音、长音、促音、拗音,语句朗读时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

领会掌握2000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其中熟练掌握1500词。主要包含日语假名和日语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各类词汇(如体言、用言、助词、助动词、接续词、副词等)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3.语法 语法主要包括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所出现的各语法点、句型、惯用型、用言的活用变化规则等。 具体范围如下: (1)单词的标记,日语单词的标记有三种形式:假名、日语汉字和汉字加假名。 (2)十个实词,其中尤其是体言(名词、代词、数词)和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体言的特点是本身没有词尾,所以进入句中起什么作用,主要靠后续的虚词。实词后添加不同的虚词,就起着不同的作用。用言都有词尾,要记住用言的各种词尾变化形式。 (3)两个虚词:助词和助动词。虚词总是附在实词后,起语法作用。掌握助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掌握助动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③本身的形态变化。 (4)日语句子的种类和句子的成分 日语句子从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一个句子里,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仅成立一次者叫单句。单句中的成份重点是谓语。按谓语的结构,单句可分为动词句、形容词句、形容动词句和名词句。一个句子里,主语和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案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 适用专业:工科类各专业总学分数: 总学时数:修订年月: 编写年月:执笔:韩晓卓、李锋 课程简介(中文): 线性代数是理、工、经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其它科学领域中。主要包括: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秩问题、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内容。 课程简介(英文): , . , , . . , , , , , , . 一、课程目的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矩阵和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代数思维模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线性代数在经济方面的简单应用,并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教案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案内容 第一章行列式(学时) 教案内容:

二阶三阶行列式;阶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证明选讲);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证明选讲,行列式按某行(列)展开选讲);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克莱姆法则的应用。 难点:阶行列式的定义的理解;阶行列式计算。 第二章矩阵(学时) 教案内容: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加、减法;数乘;乘法;矩阵转置;方阵的幂;方阵的行列式);几种特殊的矩阵(对角矩阵,数量矩阵,三角形矩阵,单位矩阵,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分块矩阵(分块阵及其运算,分块对角阵);逆矩阵(可逆阵的定义;奇异阵,伴随阵与逆阵的关系;逆阵的性质,二阶上三角分块阵的求逆方法);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矩阵的运算规律;逆矩阵的性质以及求法; 难点:矩阵的乘积及分块矩阵的乘积;逆矩阵(抽象矩阵的逆矩阵)的求法。 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学时) 教案内容: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定义;初等矩阵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的秩(矩阵的秩的定义;矩阵的秩与其子式的关系;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的消元解法(消元解法与初等行变换的关系;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穷多组解和无解的讨论;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与矩阵的秩;利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难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自考二外日语经验

上个星期六下午,我参加了自考二外日语考试,考完后感觉还不错。休整了几天,特地来英语巴士写一点我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是在成都,我们这里使用的教材是任卫平的日语教程。本来挺担心这门的,毕竟对于我来说日语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不过我一直都对日本的动漫啊,电影啊,日剧什么的都挺感兴趣的(当然还没到哈的程度,呵呵),所以对日语的学习还是很有信的。 有一点我需要说明的是,暑假的时候我报了一个日语入门课程的培训班,学费550块钱的样子。从8月初一直上到8月底,差不多经历了奥运会从揭幕到闭幕的整个过程。每天3个多小时,用的教材是标日初级上。当时去上课的心态只是为以后的自考日语打下一个基础。而那时的教学进度很快,要在月底结束的时候把初级上的24课都学完,所以前面的课程学得还行,后面的就有点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但是,正是暑假这次日语入门培训,为我以后在自学任卫平的这本书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议有条件的学友最好还是可以去报个类似的培训班什么的。 言归正传。结束了日语培训,我其实并不知道自考日语考试是在什么时候。等到09年的考试安排表出来的时候,发现日语是在1月和4月。想来想去,我决定趁着暑假的那个热乎劲,1月报考日语。结束了10月的考试,我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日语的学习中。刚开始学自考教材的时候,发现前面几课都挺简单的,由于基础打得不错,我很轻松就把前8课都过了一遍,着重看语法。我在想,如果没有报培训班,光是这个五十音图就得花费我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然后学到第8课估计要半个月吧。而我只用了短短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前8课,相当轻松,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很不错的熟记日语假名的资料,就在巴士的那个汇总帖里,是一个软件,大家不妨下载下来。从第9课开始,课文逐渐有了一点难度,我也放慢了学习的脚步。由于只考前20课的内容,所以我首先制定了一个计划,争取在11月底把前20课的内容认真学完。我在看教材的时候,主要是看语法和单词。我觉得日语的语法很重要,里面的规则和变化特别多,有很多东西都特别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花功夫在语法的学习上。比如动词的各种活用,五段动词的音便形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一定得牢牢掌握,不然很难往下开展后面的学习,切记! 好不容易把前20课的课文都认真过了一遍,但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东西又忘了,经常是看了后面的而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怎么办呢?我想到用一个小本子把语法解释里的例句全部抄下来,然后进行识记。我觉这方法挺不错的,如果想背背例句也不用翻书了,直接看本子,很方便。随后,我又在英语巴士论坛找到一个叫《日语语法超级详解》的资料,这个要重点推荐,对我的帮助很大。大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料,内容很全。每天看一点上面的内容,对你日语的提升肯定能起到很大作用。在这里真的很感谢那些上传资料的朋友,谢谢你们的分享! 由于日语考试词汇题占有不小的比重,所以接下来把重心转到了单词的复习上。由于不知道词汇的考核是以填空题还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为了保险起见,我把前20课的单词进行了分类,然后抄在本子上。抄完后,每天花些时间来看单词,记单词,不断地重复。我曾经在论坛上看到一个朋友说过重复就是力量,我很赞同,真的是这样的啊! 最后,终于迎来了二外日语考试。拿到试卷的时候,一审题,心里一阵窃喜,感觉不太难,而且词汇题是选择题,这样又降低了一些难度。和我想的不一样的是,没有考到片假名。词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某研究者试图进行一项"恐吓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这项研宂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哪一主要原则? A.伦理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公共性原则 2、被誉为"教育测量之父",提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 东西都可以测量"的学者是 A.斯金纳 B.梅伊曼 C.桑代克 D.麦柯尔 3、将适合城市小学的某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农村小学的研究属于哪种水平的研究? A.直觉观察水平 B.探索原因水平 C.迁移推广水平 D.理论研究水平 4、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年鉴属于 A.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5、根据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特征,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A.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C.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D.非实验室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6、某校共有教职工500名,其中青年教师250人,中年教师150人,老年教师100人。 某研究者从这三类人群中分别抽取50、30、20人构成100人的样本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査研究。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等距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7、在某一研究者设计的调査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 为体罚有碍于儿童身心发展,你同意吗"。这一问题违背了问题设计的哪一要求? A.语义清楚 B.语句简洁 C.面向对象 D.价值中立 8、对任何一种教育测量来说,最重要的测量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9、19世纪以来,在行动研究方面出现了不同的取向,其中斯坦豪斯所主 张的行动研究取向属于

自考《日语教程》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第一課私は日本人です课文译文 我是日本人 (一) 这是桌子。 那是笔记本。 那是书。 这是什么 那是报纸。 那是什么 这是词典。 那是什么 那是铅笔。 (二) 小王,你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田中也是中国人吗 不,田中不是中国人,是日本人。 你是日本人吗 对,我是日本人。 佐藤也是日本人吗 对,是的。 练习答案 一、①D②C③B④A 二、①B②B③B④C 三、①D②B③B④C

四、1.これは新聞です。 2.それは辞書ではありません。 3.王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4.私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第二課ここは教室です 课文译文 这里是教室 (一) 这里是教室。 那里是图书馆。 那里是食堂。 学校的前面是百货商店,对吗 不,学校的前面是一家公司。 是什么公司 是家电脑公司。 那里以前是百货商店吗 不,那里以前不是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在哪里 百货商店在学校的后面。 (二) 山下:各位,早上好。我是山下。请多多关照。 小赵:初次见面。我是中国人,我姓赵。是东京大学的留学生。专业是日语。请多多关照。 练习答案 一、1.C2.D3.A4.B

二、1.B2.D3.B4.C 三、1.A2.B3.B4.B 四、 1.①それは田中さんの本です。 ②これはわたしの鉛筆です。 ③あれは新聞です。 ④先生の机はそれです。 ⑤佐藤さんは日本人です。 2.①いいえ、わたしは田中さんではありません。 ②はい、わたしは張です。 ③いいえ、王さんの新聞はそれではありません。 ④はい、あの日本人は留学生です。 3.①いいえ、これはノートではありません。本です。 ②いいえ、このノートは王さんのではありません。佐藤さんのです。 ③いいえ、わたしは中国人ではありません。日本人です。 ④いいえ、わたしは田中さんではありません。山下です。 五、1.この机は山下のです。 2.これは新聞です。本ではありません。 3.わたしはもと学生でした。 4.デパートは図書館の後ろです。 第三課春は暖かいです 课文译文 春天暖和 (一) 春天暖和。 夏天炎热。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5) 来源:考试大 2009/10/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www.Ehttps://www.doczj.com/doc/8a12330973.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采集者退散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 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8.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9.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区分度 10.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XO B.O1X02 12.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 A.被定义项 B.定义项来源:考试大 C.定义联项 D.定义的规则 13.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来源:考试大 D.演绎 14.★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因果联系归纳法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2016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线性代数课程是高等院校理科(非数学类专业)、工科、经济和管理各专业(特别是需要数学基础知识较强的相关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线性代数主要处理线性关系问题,它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通过线性代数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还可以提升学生相应的数学素养。 2.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 行列式和矩阵是学习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利用行列式,根据克拉默法则可以求解某些非齐次方程组的解;利用行列式可以判定某些齐次线性方程组是否有非零解。行列式也可以判定矩阵是否可逆,并用之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利用矩阵可以判定和求非齐次方程组的解,以及可以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非零解;建立R n的基与向量在基下的坐标及坐标变换,并讨论欧式空间及其结构;讨论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矩阵 - 1 -

的对角化问题;利用以上理论讨论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等。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 并行课程:微积分,高等数学等; 后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计算机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密码学、经济学、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课程中,都会涉及到线性代数的相关基础知识。由于理解及知识储备的原因,建议在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时,学生开始选修《线性代数》。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为非数学类专业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扩大数学知识面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更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掌握行列式、矩阵的基本定义及性质等,能够计算行列式的值; (2)理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理论,掌握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秩、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会分析并求解齐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3)熟练掌握向量的运算,理解R n中的基、坐标、基变换与坐标变换及内积的相关知识; (4)掌握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对角化理论; (5)掌握二次型的标准型和正定二次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6)能够借助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进行行列式的计算、求解线性方程组等。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 1 -

自考《日语教程》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

第一課私は日本人です 课文译文 我是日本人 (一) 这是桌子。 那是笔记本。 那是书。 这是什么? 那是报纸。 那是什么? 这是词典。 那是什么? 那是铅笔。 (二) 小王,你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田中也是中国人吗? 不,田中不是中国人,是日本人。 你是日本人吗? 对,我是日本人。 佐藤也是日本人吗 对,是的。 练习答案 一、①D②C③B④A 二、①B②B③B④C 三、①D②B③B④C 四、1.これは新聞です。 2.それは辞書ではありません。 3.王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4.私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第二課ここは教室です 课文译文 这里是教室 (一) 这里是教室。 那里是图书馆。 那里是食堂。 学校的前面是百货商店,对吗? 不,学校的前面是一家公司。

是什么公司? 是家电脑公司。 那里以前是百货商店吗? 不,那里以前不是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在哪里? 百货商店在学校的后面。 (二) 山下:各位,早上好。我是山下。请多多关照。 小赵:初次见面。我是中国人,我姓赵。是东京大学的留学生。专业是日语。请多多关照。 练习答案 一、1.C2.D3.A4.B 二、1.B2.D3.B4.C 三、1.A2.B3.B4.B 四、 1.①それは田中さんの本です。 ②これはわたしの鉛筆です。 ③あれは新聞です。 ④先生の机はそれです。 ⑤佐藤さんは日本人です。 2.①いいえ、わたしは田中さんではありません。 ②はい、わたしは張です。 ③いいえ、王さんの新聞はそれではありません。 ④はい、あの日本人は留学生です。 3.①いいえ、これはノートではありません。本です。 ②いいえ、このノートは王さんのではありません。佐藤さんのです。 ③いいえ、わたしは中国人ではありません。日本人です。 ④いいえ、わたしは田中さんではありません。山下です。 五、1.この机は山下のです。 2.これは新聞です。本ではありません。 3.わたしはもと学生でした。 4.デパートは図書館の後ろです。 第三課春は暖かいです 课文译文 春天暖和 (一) 春天暖和。 夏天炎热。 秋天凉爽。 冬天寒冷。 日本哪个月份最热?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某研究者试图进行一项"恐吓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这项研宂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哪一主要原则? A.伦理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公共性原则 2、被誉为"教育测量之父",提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学者是 A.斯金纳 B.梅伊曼 C.桑代克 D.麦柯尔 3、将适合城市小学的某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农村

小学的研究属于哪种水平的研究? A.直觉观察水平 B.探索原因水平 C.迁移推广水平 D.理论研究水平 4、在文献检索中,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年鉴属于 A.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5、根据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特征,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A.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C.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D.非实验室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6、某校共有教职工500名,其中青年教师250人,中年教师150人,老年教师100人。 某研究者从这三类人群中分别抽取50、30、20人构成100人的样本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査研究。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等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代码:0084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自学考试课程,适用于非日语专业自学考试的所有考生。为英语专业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及专升本的必考课程之一。 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考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考特点而制定。旨在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的内容、要求、考试原则及有关其他问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考试的范围和标准。不仅是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及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亦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总之,与专业日语课程及一外日语课程教学和考试不同、二外日语教学及考试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时数少,大多数考生为自学者,这就决定了二外日语课程只能要求采取更高效的教学方式,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共核教学,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本课程考试要求考生及社会助学组织采用与此相对应的教材和辅导书。在教学及自学活动中既要注意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又要注意系统性,更重要的是要围绕课文,围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来教与学,切忌追求过多的语法理论的解释或孤立地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考生应熟读课文,重点掌握基础词汇、基础语法的用法及具有代表性的语法例句,并通过课后习题和辅导书中的练习题,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总之,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注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钻牛角尖,不追求高难题型是社会助学辅导和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日语语音语调的特点,识记并掌握日语的基本语音知识;了解文字与词汇的标记、来源及构成,掌握相当数量的基本词汇;领会并掌握语法及惯用句型的意义和活用,能较为熟练的运用常用基本词汇、基础语法知识及惯用句型从事初级水平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结构不太复杂的句子及文章。其基本要求为: 1、在了解日语语音特点及发音标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日语假名的发音规则。要求考生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基本具备正确认读、正确拼写单词和简单句子的能力。 2、文字与词汇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必须首先了解日本的文字是由假名、汉字、罗马字构成的特征;了解日语汉字的读音一般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音、有些汉字既有音读又有训读的特征;重点掌握教材中一部分常用汉字的读音;基本具备写出常用汉字的假名及写出假名的汉字的能力;了解日语词汇的四大来源及构成,基本具备辩析常用词汇的词义及词性的能力和正确使用的能力。 3、课文教学是教学的核心,而语法学习又是课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求考生通过学习,了解并努力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新语法,清晰地获得日语的基本词法和句法的概念,尤其要领会基础语法知识中最重要且较为复杂的部分——助词、助动词的语法功能、用法及用言的活用等。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练习,能较熟练的根据句中词的语义和语法规则,将“用言”及“助动词”的词尾变成所需要的形式。具备辩析句子的基本形式、种类、成分以及语序的能力,领会和使用所学的常用惯用句型,基本具备阅读和理解一般现代文以及翻译简单句子及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见“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自学考试课程,是英语专业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及专升本的必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没有关联,不存在先期课程及后续课程,可以与其他课程同时开始学习。

《线性代数(B)》课程大纲

线性代数(B 类)课程教学大纲

理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与求法。 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以及n 阶方阵能相似于对角矩阵的充要条件。掌握求矩阵的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 理解正交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 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掌握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于对角矩阵的方法。 对于相似于对角矩阵的方阵,能由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构造出对应的方阵。 6.第六章实二次型(学时数:2.5 次课5 学时,对应代码:A3、A4、A5、B1、B2、 B3、C1、C2、C4 ) 理解实二次型和它的矩阵、秩等概念。了解实二次型经非退化的线性代换仍为二次型且秩不变的性质。 知道矩阵的合同的概念及简单性质。 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与规范标准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用正交代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能用非退化的线性代换化二次型的标准形为规范标准形。 了解惯性定理。理解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正定二次型的判别方法。 7.第七章线性变换(学时数:4 ~6,对应代码:A3、A4、A5、B1、B2、B3 C1、C2、C4 )(由于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不讲授该章的内容) 了解线性变换、变换的象与原象等概念。知道线性变换的简单性质。 了解线性变换与矩阵之间的关系,知道线性变换的矩阵。 掌握R^n 中线性变换在一组基下的矩阵的求法与已知向量在一组基下的坐标求向量在线性变换下的象的坐标的方法。 了解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之间的关系。掌握在R^n 中利用过渡矩阵求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的方法。 了解在一般的线性空间中线性变换在一组基下的矩阵的求法与已知向量在一组基下的坐标求向量在线性变换下的象的坐标的方法。了解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的求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自考重点

1.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3.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5.“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中第一个时期的特点。 6.英国的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以归纳法取而代之。归纳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 7.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验。 8.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9.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10.依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 价研究、预测研究。 1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 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 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 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 究。 12.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 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 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 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 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13.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 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 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 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 结论。 14.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 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 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 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 因素的干扰,探索教育活动相 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15.某教授在市的一些中小学进 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 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 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这 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 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后面 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 的研究。 16.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 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 确定问题。 17.科学研究的其始环节是选择 和确定课题。 18.教育科学研究选定研究课题 的科学性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 科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还 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 为实践基础。 19.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必须有价值。2,问题 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3,问 题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有新 颖有独创性。5,问题要有可行 性。 20.以下不属于课题选择原则的 是D.需要性原则 21.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问题 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 学理论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 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 题要有可行性。 22.选定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要 求之一是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 性,可行性包括客观条件、主 观条件和时机问题。 23.研究课题的产生有哪些途 径?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 出问题。2,学科建设与发展中 需要解决的问题。3,教育实践 中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 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困惑和 矛盾。4,从日常生活观察中发 现的问题。5,从当前国外教育 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 24.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 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 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 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 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 幻灯片、缩微胶片、信息自动 化系统等。 25.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 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 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 始文献,具有创造性。 26.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 的起点,按照从现在到过去 (如由2009到2005年)的时 间顺序去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 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1.教育科学研究 1.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3.实验研究 1.4.基础研究 1.5.描述研究 1.6.相关研究与比较研究 1.7.理论研究 2.1.文献 2.2.选题 2.3.理论构思 2.4.总体 2.5.样本 2.6.取样 2.7.分层随机取样 2.8.系统随机取样 3.1.历史研究法 3.2.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3.3.外部评论 3.4.内部评论 3.5.历史的分析方法 3.6.现实感 4.1.教育观察研究 4.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4.3.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4.4.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4.5.教育现场观察 4.6:全结构式教育观察 4.7.观察记录代码系统 4.8.取样记录法 5.1.教育调查研究 5.2.个案调查 5.3.抽样调查 5.4.相关调查 5.5.发展调查 5.6.测量调查 5.7.调查表法 5.8.问卷调查 5.9.访谈调查 5.10.预测调查 5.11.普遍调查 5.12.现状调查 6.1.教育实验研究 6.2.准实验 6.3.真实验 6.4.无关变量6.5.内在效度 6.6.外在效度 6.7.组间设计 6.8.组内设计 6.9.因素设计 6.10.教育实验科学水平评价 7.1.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7.2.逻辑思维方法 7.3.比较 7.4.分类 7.5.分析 7.6.综合 7.7.归纳 7.8.演绎 7.9.历史一逻辑方法 7.10.系统方法 7.11.信息方法 7.12.发生学方法 8.1.定性分析 8.2.资料分类 8.3.现象分类 8.4.本质分类 8.5.完全归纳法 8.6.简单枚举法 8.7.科学归纳法 8.8.共变法 8.9.剩余法 8.10.求同求异并用法 8.11.信度 8.12.效度 9.1.定量分析 9.2.数据资料的描述 9.3.统计表 9.4.简单表 9.5.次数分布表 9.6.统计图 9.7.数据特征值 9.8.差异量数 9.9.相关系数 9.lO.总体参数估计 9.11.假设检验 9.12.单因素方差分析 9.13.回归分析 9.14.独立性检验 9.15.适合性检验 10.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10.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 10.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10.4.学术价值 10.5.社会价值 10.6.定性评价 10.7.定量评价 10.8.通讯评价 10.9.会议评价 10.10.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评价 10.11.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 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 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1.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 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 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法。 1.3.实验研究: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 究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能验证 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 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 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1.4.基础研究:通过研究,寻找新的 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 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 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 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1.5.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 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 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问 题。 1.1.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1.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有哪些主 要特点? 1.3.简要叙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 展中的主要作用。 1.4.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分,教育 科学研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5.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问题, 必须注意哪几点? 1.6.为什么说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未 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2.1.简答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 2.2.选题应遵循哪些原则? 2.3.简述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文献检索 的主要作用。 2.4.简答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遵循 的基本要求。 2.5.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有何作 用?

自考大纲-00840--第二外语(日语)

高纲1581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自考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在课程结束时,使学生能够: 1.掌握基本语音语调。 2.掌握日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初级的阅读、会话、翻译。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无先修课程,亦无相关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语种的学习。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语音 语音包括日语假名的发音和语句朗读。假名主要包括五十音图的清音、浊音、长音、促音、拗音,语句朗读时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 领会掌握2000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其中熟练掌握1500词。主要包含日语假名和日语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各类词汇(如

体言、用言、助词、助动词、接续词、副词等)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3.语法 语法主要包括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所出现的各语法点、句型、惯用型、用言的活用变化规则等。 具体范围如下: (1)单词的标记,日语单词的标记有三种形式:假名、日语汉字和汉字加假名。 (2)十个实词,其中尤其是体言(名词、代词、数词)和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体言的特点是本身没有词尾,所以进入句中起什么作用,主要靠后续的虚词。实词后添加不同的虚词,就起着不同的作用。用言都有词尾,要记住用言的各种词尾变化形式。 (3)两个虚词:助词和助动词。虚词总是附在实词后,起语法作用。掌握助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掌握助动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③本身的形态变化。 (4)日语句子的种类和句子的成分 日语句子从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一个句子里,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仅成立一次者叫单句。单句中的成份重点是谓语。按谓语的结构,单句可分为动词句、形容词句、形容动词句和名词句。一个句子里,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要求 (一)矩阵 1. 理解矩阵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对称矩阵等特殊矩阵。 2. 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运算及其运算规律。 3. 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行列式的计算。 4. 掌握克拉默(Cramer)法则。 5. 熟练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理解初等矩阵的概念。 6. 熟练掌握矩阵秩的求法,了解满秩矩阵的性质。 7. 理解逆矩阵的概念及其存在条件,熟练掌握求逆的方法。 8. 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并能利用矩阵分快法简化矩阵运算。 (二)n维向量 1. 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 2. 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义。了解有关的定理结论。 3. 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组的的秩与极大无关组的求法。 4. 理解向量的内积及正交的定义,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方法及正交矩阵的判定及性质。 5. 了解n维向量空间、子空间、基、维数、坐标等概念。 (三)线性方程组 1. 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 2. 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熟练掌握其求法 3. 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4. 熟练掌握用行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方法。 (四)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 理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熟练掌握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

求法。 2. 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掌握矩阵相似对角化的充要条件及求法。(五)二次型 1. 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的概念及惯性定理。 2. 熟练掌握用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的方法。 3. 了解二次型的分类,熟练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与判别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章矩阵(8-10学时) §1 矩阵的概念 §2 矩阵的线性运算 §3 方阵的行列式及其性质 §4 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 §5 初等矩阵与逆矩阵 §6 分块矩阵 习题课 第二章 n维向量(7-8学时) §1 n维向量及其运算 §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 向量组的秩 §4 向量空间 §5 向量组的正交性与正交矩阵 习题课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3-4学时) §1 齐次线性方程组 §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习题课 第四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4-6学时) §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自考日语考试大纲.doc.gzip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 《日语》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日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本科段)的专业课程之一。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考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考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 二、使用教材 《新大学日语简明教程》,王诗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三、学习内容(含重点、难点) 第1課 発音あ·ア————な·ナ行清音 新出単語 予備知識一、日本的文字 二、日语单词的音调 練習 第2課 発音一、は·ハ————わ·ワ行清音 二、拨音 新出単語 予備知識一、日语的特点 二、日语汉字的音读和训读 練習 第3課 発音一、浊音 二、半浊音 三、促音 新出単語 予備知識一、日语词汇的来源 二、日语单词的写法 練習 第4課 発音一、长音 二、拗音、拗长音、拗促音、拗拨音 新出単語 予備知識词类 練習 第5課 本文これは何ですか 会話 新出単語 文法一、敬体判断句与指定助动词です

二、助词类别 三、こそあど系词汇 練習 第6課 本文ここは僕のうちだ 会話 新出単語 文法一、简体判断句与指定助动词だ 二、存在句与存在动词ある、いる、おる 三、并列助词と、终助词ね 四、句子成分(一) 練習 第7課 本文日本と日本人 会話 新出単語 文法一、文章体判断句与指定助动词である 二、动词终止形 三、动词的自、他分类与宾格助词を 四、格助词に、ヘ、から、并列助词や、副助词など 五、句子成分(二) 練習 第8課 本文自己紹介 会話 新出単語 文法一、动词按活用分类 二、动词连用形与敬体叙述句 三、格助词で、まで、提示助词は、も(一) 四、时间名词的用法 練習 第9課 本文中国と日本 会話 新出単語 文法一、形容动词和以形容动词作谓语的描写句 二、主谓谓语句 練習 第10課 本文日本の季節 会話 新出単語 文法一、形容词和以形容词作谓语的描写句 二、格助词より 三、数词及其用法 練習 第11課 本文鈴木さんの仕事と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