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就是考自信

高考就是考自信

高考就是考自信
高考就是考自信

高考就是考自信

一、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没有自信就不会有远大的理想,就不会有积极的心态,就不会有坚强的意志。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帮助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

下面是一个有关自信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级的大赛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的他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于是他叫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很快他发觉还是不对:他认为一定是乐谱有问题,于是就问在场的评委,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遭到权威人士“否决”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发现乐谱错误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说:“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孩子能否顺利通过高考自信心相当重要,可以说“自信是成功之本”。

高手档案:张恒,女,毕业于广东省实验中学,2000年广东省理科状元。

家长张建荣言谈录:

一般考试考后,我们以鼓励为主,考得不好以安慰为主,帮她调整一下心理,不采用奖励和处罚的手段。

这次高考成绩是最理想的。高考前那两次模拟考试,她都考得不太好。一模时物理答卷不知是粗心还是紧张,她把B卷填错了,填错了就等于没分。第二模也很糟糕,她写作文偏题了,分比较低。

考大学之前定的目标就是北大,一模二模以后,我们发现要是这样下去就比较危险了。但孩子决心比较大,不怕,一模二模这种情况和问题都出现了,高考就再也不会这样了。她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暴露了这种错误,到高考的时候就不会再犯,这样更好。如果这两次考得好了,一骄傲,到真正高考的时候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她很自信,我们也很支持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吸取了教训,最后考试把自己最高的水平发挥了出来。

二、失去自信,难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缺乏自信的一般表现

1、不自信的人为了得到别人的接纳往往要违心做一些自己并不愿做的事,比方说,从众吸烟,但其实自己并不乐意等。

2、不自信的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往往会挖空心思标新立异,表现得个性张扬、行为乖张。

3、不自信的人往往情绪变化无常,易走极端,会为一些在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而发火,让人莫名其妙,自尊心过于敏感。

4、不自信的人遇事总犹豫不决,频繁要求得到肯定。

5、不自信的人大多是孤僻、沉默的性格。

不自信的一般原因

1、对自己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平时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结果越比越丧气,久而久之丧失自信心。

2、过去的失败与挫折。

比如几次考试失败,就觉得自己“低能”,焦虑自责,对自己丧失信心。

3、成长、生活环境的消极暗示。

不自信的危害

不自信是一种不正常心态,也是人的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表现。有调查显示,对自己充满自信的考生,在考场上一般发挥稳定,高考成绩也较理想;相反,那些平常能力强、成绩好,但缺乏自信的考生,在考场上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造成高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

什么是“克拉克现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被誉为田径场上的奇才。在1963—1968年短短5年的时间内,他在田径场上所向披靡,夺金摘银,先后十七次打破世界记录,掀起一阵狂风。

可就是这位田径天才,却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连连发挥失常,与金牌无缘。好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他两次都会失败呢?有人说是技术原因。但一个连续17次打破世界记录的运动员怎么会有技术上的缺陷?他只要发挥平常水平的百分之八十,便无人能撼动他的王位。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对自己信心不足,在赛场上患得患失,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拿不到冠军,结果他真的没有拿到冠军。后来人们把这种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叫“克拉克现象”。

自高中分班以来,你的心头就笼罩着一块消不去的阴影--你所在的是普通班。看着身边那些重点班或者实验班的同学,你就感到心虚气短,底气不足。怎么办?其实不必太在意别人,你的前途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生活中到处都是“奇迹”。

三、普通班不是“不行”的代名词

分重点班(或称实验班)、普通班现在已成了几乎所有中学的常规。一般说来,学校的师资都往重点班倾斜,普通班无形中成了“鸡肋”。身为普通班的“鸡肋”,心里自然不大好受。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分班的标准仅仅是那一、二次的考试成绩,或许那次考试你不幸“走手”了,就掉到了普通班;或许那次他“走运”了,就进入重点班。因此,我们不要把一次偶然看成必然。另一方面,从分班到高考之间有着三年的距离,这三年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下面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班的真实故事: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只是个普通班,比起学校里抽出的尖子生组成的六个实验班来说,考上大学的机会不多,因此除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很努力外,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等着毕业混个文凭,然后找个工作。

我们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是个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他非常敬业,每日催着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业作业再作业。但是说归说,由于许多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们的成绩却仍然上不去,在全校各科考试中屡屡倒数。直到高二的一次英语联考,张榜公布的我们班的成绩却破天荒地超过几个实验班,这使我们接连兴奋了好几天。后来才得知,是老师为我们每个人多加了20分!

在发卷的时候,老师沉重地说:“你们只不过分在普通班就丧失了信心,我很替你们难过。我希望我的学生做要强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服输。现在还只是高二,离高考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努力还来得及,愿你们不靠老师弄虚作假就挣回足够的分数,让老师能把头抬起来,继续要强下去。”

那一节课,我们什么也没有学,但一年后的高考,我们以普通班的身份夺得了全校高考第一名。据校长讲,这在学校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据介绍,2001年重庆市理科状元周锞就出自学校的普通班。还有毕业于河北省定州二中的徐冀静,高中没考上,是自费上的,结果却成为该校当年惟一考上北京大学的文科学生……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因此,对于普通班的考生来说,“奇迹”随时都可能发生,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创造。努力终有收获,放弃只能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如果你安于“普通”,你就会永远“普通”;如果你不安于“普通”,一步一步地努力往前走,纵然你没能赢得这一次高考的成功,但已从这次努力中获得了知识和信心的积累,而高考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只要持之以恒,最终笑傲高考考场就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70多岁的母亲从河北徒步走到广州,见到了在广州打工的女儿。人们奔走相告,以为奇迹。当一家电台的记者采访她:“您是如何鼓足勇气充满信心克服重重困难走到广州的?”哪知老太太很平常地回答了一句她不以为奇的话,她说:“每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是的,只重过程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必有结果。

面对这样的母亲,我们还有放弃的理由吗?

四、女生真的不如男生吗

这几年高考状元中男女比例是多少,没有人做过确切统计,但仅以2001年王极盛教授访谈的状元计:文科31人中女生就占了19席,理科34人中也占了11席,加在一起,65位状元中女生总共占了30席,基本上就是“男女各顶半边天”。而据王教授自己调查,北京大学2000年51个状元中有27个是女生,2001年38个状元中有25个是女生。这一数据本身就很清楚,女生并不比男生差。但我们的一些老师和家长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女生。

200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杨铭,年级排名30名左右。她想报考北京大学,但和往届毕业生比较,只有排名年级前10名的人才敢报考清华、北大。教她的老师们说:女生就比男生笨!你现在的成绩到顶了,你没有潜力可挖了。杨铭不断听到老师的泄气话非常伤心。后来她在专家的指导下重新找回了自信,最终进入雄心万丈的竞技状态。最后一次排名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二名。高考以663分考入北大化学系。她的考分是当年北大招收的辽宁考生中的最高分。

事实胜于雄辩。历来的高考成绩都证明了这一点:女生与男生相比,丝毫不处于劣势。因此作为女生,你有必要自卑吗?

高手档案:王极盛,著名心理学家与创造学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高考成功规律研究领域的权威。

过去不少人都认为男生比女生学习成绩好,特别是到高中都是如此的。据我现在的调查表明,情况不是这样。不少学校的男生成绩不如女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男生受外界的引诱多了,自制能力太差了,抵挡不住外界的引诱。各地都有因玩游戏机上瘾而不能自拔,最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的情况。因此,谁能抵制外界的引诱,谁就能集中精力学习。而这一点女生要比男生强。

现在还有些女生和家长,总认为女生智力不如男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学大量研究证明,男生女生在智力上是一样的,谁能学习好,谁能考上大学,谁能考上名校,不在于性别,而在于自己努力程度怎样。在当今社会,还在于能否抵制外界的引诱。

五、复读生就一定会出问题吗

应该说,人们从孩提时起都有美好的梦想,有远大的目标,都希望自己能考上清华、北大,将来成为科学家,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但是,为什么有人终能功成名就,有人却功亏一篑呢?这是因为,冠军的奖杯内盛满的是汗水,科学家的发明中凝结的是心血,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挫折过后,他们仍不屈不挠地付出汗水,浇灌心血,终于催开成功之花。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它,要有坚强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它,要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去战胜它。挫折可以练就成熟,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女作家赵淑侠也曾是高考的受挫者,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挫折不是失败的代名词,更不是挫人志气的沮丧剂,它是考验人的韧力和耐力的测量器,亦是在人跌倒时鼓动他奋勇再起的能源。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事事成功,很易造成他生存太容易,世间一切任我取,我即…万能?的印象……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遇挫折就先气馁、自怜自怨、羞恼忿怒、恨东骂西,使得挫折愈演愈烈,最后成为真正的失败者。”

因此,人生只有挫折,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有一个人被挫折征服时,才意味着失败的真正到来。

所以,复读不是问题,害怕复读才是问题;挫折也不是问题,轻易屈服于挫折才是问题。

高手档案:幸婧,女,毕业于重庆市江津中学,2001年重庆市文科状元。

我最大的挫折就是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了,但是没考上。我觉得没考上最大的原因就是心态不稳定。经过一年的思考和调整,今年发挥得就比较稳定了。另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学习成绩还不算特别好,所以在信心上有点动摇,临考的时候突然觉得对自己没把握了,就造成了情绪上的波动,这也是高考失利的最大原因。我觉得失败之后就不能怕挫折,应该向前看,复读当然是比较痛苦的经历,但是人总要走过来才能长大。

这一年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丧失了信心,动摇了,本来自己有希望也有能力考上北大,如果就因为这个挫折丧失信心不去努力的话,将是终身的遗憾。

当时,家人和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对自己,我觉得还是应该坚强一点。刚进复读班的时候很不习惯,但后来就渐渐地好了,相信自己总有成功的一天。

经过一年的复读,我不仅是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且自己的心理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这一年是宝贵的,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如果没有经过这一次挫折,我觉得自己不会这样成熟。

六、自负是自掘的“陷阱”

自负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

自负往往会导致骄傲自满,使人丧失进取心,容易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自负往往使人看不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对事物的复杂性、曲折性缺乏认识;自负的存在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到人的学习和成长。

反映到高考上,自负同自卑一样,危害甚大,自卑的考生因为缺乏信心,总是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自负的考生则因为骄傲自大,在高考时往往因粗心大意犯错而遗憾终生。

考生的自负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般说来,自负的考生多具有较优越的家庭条件或具有某种先天优势,比如某种专长或智力超群,他们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赞扬要远远多于批评。久而久之,使他们拥有了特殊的优越感,从而形成其自负心理。

要纠正考生的自负心理,家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1、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应客观、恰当。

2、适当的批评。当孩子做错了事,也应进行适当的批评,就像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表扬一样。

3、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受挫折的机会,使孩子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份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4、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同龄人,多接触社会,多看看外面纷繁复杂、精彩纷呈的世界,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5、改变教育观,科学地爱孩子,理智地爱孩子。

高手档案:杨永亮,男,毕业于陕西省西安中学,2000年陕西省理科状元。

家长冀慧兰言谈录:

孩子是保送进入高中的,这样他就产生了一些骄傲情绪。假期一放松就玩起来了,结果,开学一考试,语文只考了68分。

针对他的情况,他爸爸给他提出了读书八戒,即“戒满、戒惰、戒浮、戒躁、戒急、戒粗、戒袭、戒奇”。主要就是告诫孩子不要产生骄傲情绪。这张纸都已经变黄了,现在还在保留着。

七、等着吧太阳就会出来的

当一个人树立了人生理想,并开始了为人生的梦想而奋斗的时候,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你梦想成真、迈向成功的平台。

人生态度五彩缤纷,乐观和悲观,热情和冷漠,进取和颓废,坚韧和软弱等等,构成了人生态度的两极,也昭示了人生态度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美国著名企业家亚科卡常深情地怀念他父亲在人生态度方面对他的训诫。当亚科卡感到事情的前景暗淡或为一时受挫而心烦意乱时,他的父亲总会说:“等着吧,太阳就会出来的!”

许多年后,正是这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帮助亚科卡在被福特公司突然解雇后,走出人生低谷,成功挽救了克莱斯特汽车公司而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

对人生抱积极态度的人,容易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而对生活持悲观论者,则不易看到光明的一面,整日意志消沉、灰心颓丧,对任何事情都不再抱有希望。

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对生活中的新奇事物总有一种由衷的惊喜和热心的探索,总是能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总是有一种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高手档案:张涵冰,女,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市十七中,2002年河北省文科状元。

高考结束后的数次经验交流会上,很多同学都问及考场上紧张的心情如何调节。我说,坐在考场中,我心里只有一个意念:我有家,一个最温馨的地方。即使全世界的门都向我关闭,全世界的人都对我说“NO”,却还有一扇门永远向我敞开--这是家门,我心中最神圣、最温馨的地方--还有我的爸爸妈妈守在门口静静地等我归来。既然如此,那失败又何所惧呢?况且,有了这种亲情的支撑,有了这种挚爱的呵护,我们又怎能选择失败呢?我们没有理由退却,我们必须选择成功。

我很幸运,有幸福的家庭,有爱我的父母,在家庭这个范围不大却包容万千的特殊空间里,我汲取了成长中需要的各种养分。有了适宜的环境,还有园丁悉心的照料,花有不开、树有不长的理由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