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电复律(详细版)

心脏电复律(详细版)

心脏电复律(详细版)
心脏电复律(详细版)

心脏电复律

一、概念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电复律的一般原则是,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而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或心室扑动(筒称室扑)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扑和室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基本相同。

室颤时,由于丧失了心脏的有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脏停搏,应按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就是电击除颤,而且刻不容缓。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有人提出对心脏停搏患者可实施“盲目电击除颤”。其理由如下:①室颤的电击除颤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若在1min内电击,则基本上有望除颤成功;如在2min以上再电击,则除颤成功率明显下降。若要明确心脏停搏的心电类型,必须进行心电图检查,但是这些时间往往耽误不起。②心脏停搏患者中以室颤比例最高,约占2/3。所谓“盲目电击除颤”实际上用于室颤患者的机会仍较多。③即使非室颤的心脏停搏,电击一次也无多大不良影响,随后仍可采用药物或起搏治疗。因此,在非心电监测条件下发现的心脏停搏可考虑先行电击除颤一次。当然,同时也应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

在心电监测条仵下,病人一旦发生室颤能及时发现,及时电击除颤,可大大提高除颤成功率。因此,对于有可能发生室颤的某些疾病或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都必须在心电监护下治疗。心脏监护病房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

室颤时影响电击除颤成功率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因此要求专业人员训练有素,能熟练地操作除颤器,能对心脏停搏和室颤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一旦确认为室颤,能当机立断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病人进行电击除颤。

缺氧、酸中毒等因素可影响除颤效果,因此,迅速开放气道、人工加压给氧是确保除颤成功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之一。

窒颤波纤细者除颤效果差,肾上腺素能使室颤波增粗并提高电击除颤成功率。肾上腺素用量为每次1~5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首选静脉注射,也可气管内滴入或心内注射。电击除颤是否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尚有争议。有人认为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或溴苄胺可提高除颤效果,但也有人认为抗心律失常药此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在一份941例复苏病人的统计资料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的存活率低于不用者。

(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

室速病人一般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室速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则应采用电复律。老年病人、基础心脏病较严重、心肌储备功能差、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的室速、病人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室速,或出现低血压、少尿或无尿、心功能不全,甚至发展成室颤,这一类病人应及时进行电复律。室速时多采用同步电复律,据报道,成功率可达98%左右。如果心室率很快,QRS 波畸形明显,甚至T波与QRS波难以区分而类似室扑者,除颤器放电不能完全同步,此时可采用低电能(如100J)非同步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治疗。

(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房颤时,由千心房丧失有效收缩而使心室舒张期血液充盈减少。在快速房颤时,由于舒张期明显缩短,心室舒张期血液充盈更趋减少,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这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房颤病人由于心房内血流产生湍流而易发生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则可继发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以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高,是致残或致死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房颤若能转复为正常心律,可使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也可预防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但房颤病因众多,病程长短不一,心脏病变程度不同,尚可伴有其他心律失常,并非所有的房颤都适合于电复律。有些房颤虽然电复律能成功,但术后极易复发,无法维持正常心律者也不宜进行电复律。房颤病人是否需作电复律治疗,必须全面衡量,适当选择。

1、适应证一般来说,符合下列情况者可考虑进行电复律。

(1)患者年龄较轻。

(2)房颤病史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

(3)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55%)者。

(4)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且药物难以控制者。

(5)发生房颤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且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6)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房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后等。

(7)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左心房扩大不明显(一般左心房内径<45mm),且心功能代偿者。

(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瓣膜分离或置换术后仍有房颤者,一般主张在手术后3个月以后再作电复律。因为手术创伤的恢复程度、扩大的左心房缩小的程度都可影响电复律疗效。

(9)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电击复律。

2、禁忌证

(1)房颤病史长者。

(2)心脏明显扩大,或有巨大左心房者。

(3)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4)老年病人的心室率能用药物控制者。

(5)洋地黄中毒。

(6)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7)心动过速一心动过缓综合征。

(8)不能耐受复律后为维持正常心律而必须服用的药物,如奎尼丁等。

(9)以往曾实施电复律,但很快又复发者。

(10)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而尚未纠正者。

(11)风湿病活动期。

(12)近期有血栓栓塞性疾病。

(13)准备近期手术者。

(14)活动性心包疾病。

(15)活动性心肌炎。

(16)失代偿性肺部疾患。

(17)原发性房颤,电复律疗效较差。

(18)短暂发作性房颤。

房颤电复律是选择性电复律,必须严格选择病人,作好各项术前准备,在麻醉下作同步电复律。

(四)心房扑动(简称房扑)

当房扑伴1:1房室传导时,由于心室率太快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如果用药物不能复律或控制心室率者应考虑电复律。

(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阵发性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速应先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中止其发作,或用药物治疗,也可用食管调搏治疗,多数病人能较快终止发作。少数顽固性阵发性室上速经上述治疗无效,发作持续时间长,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如血压下降、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此时应采用电复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室上速,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也可进行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阵发性室上速采用电复律可能是危险的,有报道电复律后发生死亡。在阵发性室上速治疗过程中已经用过洋地黄,尤其是已洋地黄化的病人,电复律也应谨慎,一般采用低能量电复律。若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并同时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则提示有洋地黄过量的可能,应采用其他相应治疗。

对折返循环所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电复律较有效,而由于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加所致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电复律疗效较差,即使复律成功后也容易复发。所以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一般不主张用电复律治疗。

三、电复律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一)病例的选择和准备

室颤和室扑是电击除颤的绝对适应证,是非选择性病例,不需作特殊术前准备,也无暇向家属作详细说明,争分夺秒,一切以争取时间、尽快实施电复律术为原则。

其他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而拟采用电复律的病人均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地选择,决不能仓促实施。电复律的即时成功率很高,但复律后是否都能维持正常心律仍有一定的困难。对复发率高的病例已不主张采用电复律治疗,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拟采用电复律的病人确定后,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电复律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也要说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合理分析对病人的利弊,帮助病人及其家属消除疑虑,并取得其合作。

选择性电复律术前应常规检查血电解质,如有电解质紊乱,必须先给予纠正,尤其

是低血钾病人,电击后易发生心律失常。在电复律前应禁食6h,以免电击过程中发生恶心和呕吐。心力衰竭病人应先改善心功能,可提高电复律的成功率,并减少心律失常的复发。由于洋地黄能使心脏兴奋性增高,电击易诱发室颤,因此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电复律前应停药。地高辛一般停用1~2d,洋地黄毒苷停用2~5d,洋地黄叶停用5d。服地高辛的病人术前应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以免发生意外。若心力衰竭已严重到不能承受短暂停用洋地黄的程度,这样的病例也不宜使用电复律。电复律术后是否继续用洋地黄则视病人的心功能情况而定,若需要可继续服用,若心功能良好可不必再用。

(二)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除颤器作为急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即放电时电脉冲是否落在R波下降支,同时选择R波较高的导程来触发同步放电。

电复律术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三)麻醉

室颤患者心脏停搏、意识丧失,电击除颤时不需麻醉。对选择性电复律患者需要快速、安全和有效的麻醉,保证患者在电击时不感疼痛,事后不能回忆或仅能模糊记忆手术过程。

目前常用地西洋(安定)静脉注射作为麻醉,常用剂量10~40mg,但有个别患者需要更大剂量,尤其是经常服用安眠药或嗜酒者。地西泮(安定)必须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在5min以上,注射时嘱病人数1、2、3…,当病人报数中断或语音含糊呈嗜睡状态时即可电击。注射后约10~20min恢复清醒,镇静作用约持续1~2h。地西泮(安定)虽较安全,但仍有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喉头痉挛伴呛咳,有些病人在电击时会发生惊叫,但事后大多不能清晰回忆。

也可应用硫喷妥钠麻醉,优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效果好;缺点是可引起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目前较少应用。硫喷妥钠麻醉应由麻醉师执行。

(四)电极

除颤器均应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于儿童。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

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

水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当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而需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专用小型电极板,一块置于右心室面,另一块置于心尖部,心脏表面洒上生理盐水,电极板紧贴心室壁。

(五)电能的选择

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电复律时电能的选择很重要。能量大复律效果好,但易造成心脏损害;能量小则疗效欠佳,而且还可能诱发室颤。故电复律电能量的选择应以有效低限为原则。电复律电能选择的有关因素包括心律失常类型,病人的年龄、体重和体质,心脏大小,心功能状态,病程长短,心脏病的种类和心肌状态。

1、室颤和室扑一般主张用较大能量,以争取一次电击复律成功,若第一次电击选用能量太小而需作两次甚至多次电击时,反而延误抢救时机。体外除颤时主张用200~400j,瘦小者用较小能量,体重重者宜用较大能量。如果首次电击复律未奏效,可加大能量再行电击。但也有人主张不提高电能进行第二次电击。因为一次电击后室颤阀值下降,胸壁阻抗减少,这时不提高电能也有望复律成功。顽固性室颤在反复电击除颤的同时应立即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合理应用肾上腺素等复苏措施,以提高除颤成功率。

2、选择性电复律房扑所需电能较低,一般50~100J即可。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和室速初次电击一般用100~150J。一次电击未奏效可增加电能再次电击,一般不超过3次。

3、儿童由于年龄及体重差别较大,电击所需能量差异也大。一般为5~50J,不主张反复高能量电击。室颤时可用100~200J。婴幼儿所需电能应更低一些。

4、开胸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电能,成人为20~100J,儿童为5~25J。若无效,可加大能量后再次电击。

(六)操作步骤

1、作好术前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2、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

4、连接除颤器导线,接通电源,检查同步性能,选择R波较高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5、按要求麻醉。

6、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7、选择电能剂量,充电。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8、放电。

9、电击后即进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和意识的监测,一般需持续ld。

10、室颤时,不作术前准备,不需麻醉,尽快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心律失常

电击后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早搏)最常见,大多在数分钟后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若为严重的室性期前收缩并持续不消退者,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若产生室速、室颤,可再行电击复律。

电击后也可能发生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轻症能自行恢复者可不作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个别病人可能需要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二)低血压、急性肺水肿、栓塞

血压下降多见于高能量电击后,若仅为低血压倾向,大多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恢复;若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及时使用升压药。

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不高,老年人和心功能差者容易发生。一旦发生,应按急性肺水肿抢救。

栓塞的发生率国外报道较高,而国内报道不到1%。可为体循环栓塞,如脑栓塞等,也可为肺栓塞。抗凝和溶栓治疗的评价仍在研究中。

(三)心肌损伤

电击,尤其是高能量电击可引起心肌损伤,心电图上出现ST-T波改变,血心肌酶升高,约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个别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持续时间也较长。

(四)其他

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连续电击、高能量电击有可能引起皮肤灼伤。麻醉剂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一旦发生应气管插管作人工辅助呼吸。

五、体外和体内电复律

根据电极放置的部位,电复律可分体外和体内电复律。电极板放置在胸壁为体外电复律。特殊情况下电极可置于体内者称为体内电复律。现将体内电复律简述如下。

1、心脏直接电复律指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时,电极板直接放置在心室壁的电复律。

2、食管内电复律指把食管电极插入食管左心房水平,另一个电极置于胸壁心前区的电复律。所需电能可降低到20~60J水平。

3、心导管电极心脏内电复律指把装有4个电极的心导管插入心脏,一对电极置于右心室心尖部,另一对电极置于右心房上腔静脉交界处的电复律。所需电能更低。

4、埋藏式自动心脏除颤器(AICD)一种特制的除颤器。一对电极感知心室率,另一对电极感知心电形态并兼作放电除颤电极。通过手术把AICD置于体内,并把电极与心脏相连。当AICD感知并确认为室速或室颤后,经过一定的延迟期后能自动放电进行电复律。用于有心脏性猝死可能的病人,如严重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电生理检查能诱发持续室速或室颤者;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事件中复苏生还者。

电复律即使成功率很高,室颤时电击除颤的治疗价值非其他治疗方法能替代,但复律后能否维持正常心律十分重要。病因难以解除者,心律失常的复发率也很高。有些病人电复律后需要用抗心律失常药来维持正常心律,如房颤复律后常用奎尼丁维持窦挂心律,这些病人宜在电复律前先做奎尼丁试验。预计难以维持正常心律者不宜作电复律。

一种新型自动体表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fibrillator,AEF)开始问世,它能自动识别心律失常是否需要电除颤,而且能自动充电放电。由于自动化程度较高,非医务人员经过短时间培训也能掌握使用。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术是在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亦称心脏电除颤。心脏复律术分体外经胸式和植入式,前者已广泛用于临床,后者在国外安置例数也逐年增加。 适应症 1,房颤(房颤行电复律治疗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症状严重,但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时需尽快电复律;第二,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不需紧急电复律,但电复律后可望维持窦律,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2,心跳骤停,室颤的抢救。 3,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患者。 4,室上性心动过速。 5,室性心动过速。 特别:(1)患者年龄较轻。 (2)房颤病史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 (3)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55%)者。 (4)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且药物难以控制者。 (5)发生房颤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且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6)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房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后等。 (7)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左心房扩大不明显(一般左心房内径<45mm),且心功能代偿者。 (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瓣膜分离或置换术后仍有房颤者,一般主张在手术后3个月以后再作电复律。因为手术创伤的恢复程度、扩大的左心房缩小的程度都可影响电复律疗效。 (9)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电击复律。

禁忌证 1.因洋地黄类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2.心脏明显扩大,持续性房颤超过五年的患者 3.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或心房内血栓治疗无效的患者 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5.不能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窦性心率的患者 6.房扑时心率缓慢或伴有高度或三度AVB及SSS的患者 7.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者不宜选用电复律 8.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 注意:(1)房颤病史长者。 (2)心脏明显扩大,或有巨大左心房者。 (3)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4)老年病人的心室率能用药物控制者。 (5)洋地黄中毒。 (6)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7)心动过速一心动过缓综合征。 (8)不能耐受复律后为维持正常心律而必须服用的药物,如奎尼丁等。 (9)以往曾实施电复律,但很快又复发者。 (10)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而尚未纠正者。 (11)风湿病活动期。 (12)近期有血栓栓塞性疾病

心脏电复律治疗护理

心脏电复律治疗护理 直流电复律﹙direct curment cardioversion﹚是在极短时间经胸壁或直接向心脏释放一定强度的直流电电能﹙高能脉冲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亦称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用于电复律的仪器称除颤仪。目前,电复律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抢救某些危重病人时,其作用药物难以替代。 根据电复律时发放的电脉冲是否与心电图R波同步,可分为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异步)电复律两种。直流电同步电复律就是利用电复律仪上的同步触发装置﹙“同步”功能处于开启状态﹚,使放电时电流正好与病人心电图中R波同步,即电流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在心室的易损期放电导致室速或室颤,主要用于除心室颤动以外的快速型心律失常。而直流电非同步电复律不用电复律仪上的同步触发装置,选择任何时间放电,而心室颤动病人已无心动周期,故直流电非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转复心室颤动。 直流电复律大多采用经胸壁电复律,即体外电复律。心脏手术或急症开胸抢救的病人采用体内电复律,即将一个电极板置于右室面,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电击。近年来,开展的电复律新技术还有经食管内低能量电复律、经静脉电极导管心脏内电复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2.心房颤动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①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②快速心房颤动,用药物控制效果不满意者;③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年,既往窦性心率>60次/min;④原发病经治疗或手术后心房颤动仍持续存在者,如甲亢基本得到控制后、风心病瓣膜置换后3~6个月以上;⑤心房颤动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和不易控制者。 3.心房扑动是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 4.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和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持续时间长使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者(例如出现低血压时),应立即电复律。 5.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心绞痛发作加重,药物治疗无效者。 【禁忌证】 1.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复律成功后,患者均入住CCU病房。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于床旁。保证除颤仪、吸痰器处于功能状态。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24~72h,严密观测心电示波情况,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Q-T间期、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心电监护的电极粘贴部位要避开除颤的位置。发现异常立即记录并报告医生,紧急时作出正确的处理。 2.休息,吸氧 复律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人员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护士协助完成卧床期间的各项生活护理。予以氧气吸入以减轻心肌缺血缺氧,传导复极不均的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不清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和舌咬伤。紧急除颤的患者多有意识丧失伴抽搐,复律成功后应检查有无舌咬伤。 4.用药的护理 予以留置静脉套管针,保证两路静脉通畅,以方便及时用药,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输注药物,准确计算药物的浓度和滴速,同时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饮食和排便的护理 意识清醒2h后的患者,给予半流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产气等刺激性食物和饱餐。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排便,经常为患者按摩下腹部,遵医嘱予缓泻剂,3d未排便者予灌肠,防止用力排便及屏气等动作,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6.监测生化指标,防止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和加重心律失常,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同时限制进食量,入量不足;多数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因此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钾、镁低时及时遵医嘱予以补充。 心理护理复律成功后,意识清醒的患者有濒死的恐惧感,出现焦虑、观的情绪,害怕再次复发,高度的精神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耗氧量,并能使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发生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因此护士应陪伴在患者床边,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做好病情解释,必时给予镇静剂。

心脏电复律(详细版)

心脏电复律 一、概念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电复律的一般原则是,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而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或心室扑动(筒称室扑)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扑和室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基本相同。 室颤时,由于丧失了心脏的有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脏停搏,应按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就是电击除颤,而且刻不容缓。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有人提出对心脏停搏患者可实施“盲目电击除颤”。其理由如下:①室颤的电击除颤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若在1min内电击,则基本上有望除颤成功;如在2min以上再电击,则除颤成功率明显下降。若要明确心脏停搏的心电类型,必须进行心电图检查,但是这些时间往往耽误不起。②心脏停搏患者中以室颤比例最高,约占2/3。所谓“盲目电击除颤”实际上用于室颤患者的机会仍较多。③即使非室颤的心脏停搏,电击一次也无多大不良影响,随后仍可采用药物或起搏治疗。因此,在非心电监测条件下发现的心脏停搏可考虑先行电击除颤一次。当然,同时也应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 在心电监测条仵下,病人一旦发生室颤能及时发现,及时电击除颤,可大大提高除颤成功率。因此,对于有可能发生室颤的某些疾病或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都必须在心电监护下治疗。心脏监护病房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 室颤时影响电击除颤成功率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因此要求专业人员训练有素,能熟练地操作除颤器,能对心脏停搏和室颤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一旦确认为室颤,能当机立断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病人进行电击除颤。 缺氧、酸中毒等因素可影响除颤效果,因此,迅速开放气道、人工加压给氧是确保除颤成功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之一。 窒颤波纤细者除颤效果差,肾上腺素能使室颤波增粗并提高电击除颤成功率。肾上腺素用量为每次1~5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首选静脉注射,也可气管内滴入或心内注射。电击除颤是否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尚有争议。有人认为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或溴苄胺可提高除颤效果,但也有人认为抗心律失常药此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在一份941例复苏病人的统计资料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的存活率低于不用者。 (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课件)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目的】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评估】 1、患者心电监护波形、操作环境。 2、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3、电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及是否装有起搏器. 【准备】 1、护士按要求着装。 2、物品心电除颤、心电监护仪、导电膏、盐 水纱布数块、急救车、卫生纸、快速手消液、污物桶、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静、安全。 4、体位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 【方法】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心律失常(为室颤)--呼叫医生—准备除颤仪及急救车推至床旁—将除颤器插上电源-打开除颤器—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解开患者衣扣,暴露胸部-取下电极片—检查导电膏有效期-将除颤器两侧的电极板分别涂以专用导电

膏,或在患者除颤部位垫上5-6层盐水纱布—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将电极板置于标准位置【常规位置:STERNUM(左手)一块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APEX一块在左侧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心尖部)】--按充电电钮,迅速充电至所需能量—让床旁其他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电击时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放电前大声呼叫“1、2、3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病加压)——固定电极板—观察示波器上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判断电复律成功(如不成功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在进行除颤)-—撤离电极板,关闭除颤器—用卫生纸擦拭患者胸前区导电膏—为患者行心电监护—扣上患者衣扣,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卫生纸擦拭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消毒双手—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呼吸、脉搏、意识—记录—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分离除颤器电源-推除颤器及急救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除颤器擦拭干净后充电备用—洗手。......感谢聆听【评价】 1、选择除颤方式正确。 2、患者体位摆放正确。

心脏电复律护理常规

心脏电复律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脉搏、心率、心律等。 2.评估患者的皮肤是否完整,身上有无金属饰物、心脏起搏器等。 3.择期电复律患者评估各项检查是否完善,是否停用相关药物。 4.评估抢救设备和药物是否完好备用。 二、护理措施 1.向择期电复律患者说明电复律的目的和必要性、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2.遵医嘱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血电解质等。 3.复律术前禁食6小时,排空膀胱。 4.复律前建立静脉通路,备好各项抢救设备及抢救药物。 5.充分暴露胸壁,去枕平卧于绝缘的硬板床上,做全导联心电图以便与复律后心电图对照。 6.清洁电击处皮肤,连接好心电导联线。 7.连接除颤仪,选择R波高而清晰的导联,选择“同步”键。 8.遵医嘱给予镇静药(地西泮或咪达唑仑)至患者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 9.充分暴露患者前胸,将两电极板均匀涂满导电糊或包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两电极板之间距离不应少于10cm,与皮肤紧密接触并有一定压力,两电极板

同时放电。患者如果装有起搏器,电极板应距脉冲发生器10cm 以上,电复律后进行起搏器测试。 10.电复律后立刻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根据情况是否需要再次电复律。 11.电复律后,卧床休息24小时,注意保暖;持续心电监护及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注意是否发生低血压、高血钾、肺水肿、周围动脉栓塞、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并协助医生给予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向患者说明施行电除颤后,如出现头昏、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复律后患者应卧床休息 24小时,清醒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以免恶心、呕吐。 3.指导遵医嘱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注意自我症状监测。

体外心脏电复律技能教案

也需给肝素一次,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电复律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复律成功率。无论是电复律前用药还是房颤药物复律还是复律后窦律的维持,胺碘酮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所以首选药物应是胺碘酮,必要时也可以应用利多卡因和奎尼丁。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一、同步电复律:病人为意识清醒状态,即同步触发装置能利用病人心电图中R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术前复查心电图并利用心电图示波器检测电复律器的同步性。缓慢静注安定0.3一0.5mg/kg或氯胺酮o.5—1mg/kg麻醉,直至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痛觉消失后开始电复律。 二、非同步电复律:非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称为非同步电复律。可分为胸外电复律和胸内电复律,此时病人情况危急,神志丧失,抢救应争分夺秒。 胸外除颤 若除颤仪不在床旁,立即行心肺复苏(非同步电复律时)。除颤仪到位后,开机,选择导联,在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糊(可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充电,将心间电极板放在右侧锁骨下缘,心底电极板放于左侧乳头外侧,两个电极板间距10厘米,(装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除颤时应避免电极板靠近起搏器,否则将使其失灵,除颤后应检查起搏器的起搏阈值。)让他人不要接触病人,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除颤后,先不要移动除颤电极,以便再次除颤。通过除颤仪示波器或心电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非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应先进行CPR,而后再进行除颤。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可重复进行。 胸外除颤能量的选择 AHA/ACC指南推荐能量为:房颤为单向波100-200J;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较低为单向波50-100J ;单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00J,多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50-200J;室扑单向波200J,室颤,心跳停止单向波200-360J,双向波150-200J。 并发症及其处理: 电复律/除颤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4.5%,主要与基础心脏疾患和电击所用能量大小有关。除心室颤动强调一次除颤成功而首次电击能量较大以外,电复律宜尽量利用低水平的有效能量。1)诱发各种心律失常①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早搏)发生率最高,认为与疾病本身和电刺激有关。②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室速或室颤的发生可因同步装置不良、放电能量不足、心肌本身病变、洋地黄过量、低钾、酸中毒等因素引起,应予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心律平、溴卡胺、5%碳酸氢钠,立即再行电复律/除颤。③缓慢型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房室传导阻滞,这与直流电刺激迷走神经、复律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已存在的潜在窦房结功能不良、房室阻滞等有关,多在短时间内消失,持续时间长或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或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每分钟1~2μg,必要时行临时心脏起搏。2)栓塞:慢性房颤电复律成功后心房恢复有节律的收缩可使心房内的附壁血栓脱落,引起动脉栓塞,发生率约为1%~5%。3)低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约为1%~3%,尤其多见于高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一)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一) 【摘要】应用直流电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施行电除颤获得成功以来,电除颤因其确实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临床上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关键词】电复律心室颤动护理 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3个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 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1)胸内复律 ①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20~100J。 ②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 (2)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用物准备】 1.仪器准备如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布、酒精棉球、纱布、地盘线、必要时备地线。2.备好急救药品(如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心电图机、心肺复苏设备(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氧气、吸引器等)。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直流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min可引起明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伴休克、肺水肿,或并发于肌梗死者,应迅速进行同步电复律。 3.心房颤动 (1)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在半年至1年内,无风湿活动及感染。

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部分试题第十章

第十章急救护理技术 第一节:急救护理原则 一、现场急救护理原则 1、急救车仪器和设备能正常运作,药物及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2、医护人员要熟悉急救车物品摆放。 3、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4、现场急救时,做好现场评估,遵循先排险后施救、先救命后治病、先重伤后轻伤、先 复苏后处置、先救治后转运、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5、多发伤急救用绿、黄、红、黑检伤分类标识代表无伤、轻伤、重伤、死亡。 6、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海氏手法解除气道异物,有舌根后坠者予口咽通气管或鼻 咽通气管畅通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怀疑或诊断有脊椎损伤者做好固定(硬板担架)和搬运。 7、离断肢体用无菌敷料或清洁软物包裹,外加塑料袋密封,周围置冰块,并标明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离断肢体名称及数量、离断时间,随患者转运。 8、外露脏器用无菌敷料或无菌碗覆盖,勿回纳。 9、转运患者过程中,做好病情观察,实施有效急救措施,并做好记录;做好院内外急救衔 接,必要时通知院内相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请会诊。 10、救治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紧急抢救情况下医生的口头医嘱处理:大声复 述医嘱内容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11、急救过程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执行告知制度,取得其配合。 12、如无家属陪伴,病人随身物品需3人同时清点并做好登记,专人保管。 13、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准确记录病人相关信息,并保持医生和护士的记录一致 性。(P398) 二、院内急救护理原则 1、急救仪器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状态,由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定期维护保养,并建立 设备检修档案,有应急调配机制。 2、参加抢救人员须掌握各项抢救技能,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医嘱查对及 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3、建立和完善危重症患者和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员的绿色通道,一律遵循先 抢救治疗后补办手续、先检查用药后补缴费用的原则。 4、对可疑急性传染病者应及时隔离,医护人员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防护措 施。 5、如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应当 先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6、危重病人连接心电监护仪,分析患者心率及心律,必要时尽早进行心脏电复律或除 颤。 7、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头偏一侧或侧卧位,预防呕吐或窒息。 必要时行负压吸引,及时清除口咽、鼻腔部分泌物后呕吐物。 8、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选择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用呼吸囊辅助 呼吸或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 9、根据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10、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急会诊制度,患者转科前做好病情评估、物品准备、通知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新版.pdf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 颤。 适应症 电复律的一般原则是,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而对抗心 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 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而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 律,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扑和室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基本相同。室颤时,由于丧失了心脏的有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脏停搏,应按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就是电击除颤,而且刻不容缓。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早期除颤是增加抢救存活的关键 除颤是治疗心脏性猝死的唯一有效的疗法。但现实中却有95%的心脏性猝死病人最终死亡,由于除颤时间延迟10分钟或更长。 在心脏性猝死发生后前几分钟除颤通常可成功转复,即电击越早疗效越好。每延迟除颤时间1分钟,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 可达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心脏停搏后前4~6分钟心脏未能复跳,病人将会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建立CCU(包括ICU)以来,通过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致命性室性心律 失常,特别是及早地发现部分心室纤颤的预警心律,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对抢救成功具有极重要意义。几乎所有医院赋予急诊及ICU护士除颤权,一些医院甚至赋予急诊和ICU 护士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权。护士实施紧急电除颤,为抢救生命争取了时间,为医生进行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在紧急情况下,值班护士单独完成电除颤是必要的。 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 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除颤器作为急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 施紧急电击除颤。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即放电时电脉冲是否落在R 波下降支,同时选择R波较高的导程来触发同步放电。 电复律术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 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电极 除颤器均应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于儿童。体外 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 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 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 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 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

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护理 一、复律前准备 1、心理准备准备进行电复律治疗的病人,因平时的生活经验,往对电击、疼痛、疗效等问题产生焦虑和惧怕的心,导致失眠和心律加快,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电转复的功及转复后的维持,因此转复前的心理准备极为重要。 应向病人介绍电复律的目的、必要性、操作过程当的感受及如何配合等知识,反复强调对病人有利的面,尽量解答病人的疑问,解除其紧张心理。 2、患者准备 ①复律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在7 0 -8 0次/ 分,纠正酸中毒、低血钾,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及风湿活动,使病人在身体状况最佳的条件下接电复律治疗,提高转律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②电击可引起心肌细胞膜的损害,离子分布改变,从而增强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导致转律后出现严重的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因此用洋地黄治疗的病人应停用洋地黄类酥物1 - - - 3 天,降低其血药浓度。 ③. 电复律前1 -2 天口服奎尼丁0 . 2 9 , 1 日3次,可预防转复后复发,15%的病人配合洋地黄作用,可转为窦性心律而免于电击。服药前必须听心率、做心电图、观察Q R S宽度,Q - T间期,服药过程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奎尼丁过敏现象。 ④备好除颤器、心电图机或心电监护器、心肺复苏设备,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氧气、吸引器等以及急救药命,如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呼吸兴奋剂等。 ⑤转复术当日禁早食,排空膀胧。 二、复律时的配合 ①病人仰卧于木板床上,有假牙者取下,解松衣领、裤带,开放V通路。 ②.接好心电图导联、观察并描记全导联心电图,以便复律后对照。 ③清洁电击处皮肤,减少极板与皮肤间的阻抗。 ④试机、检查除颤器同步性能。 ⑤用面罩吸氧1 0 一1 5 分钟,用安定1 0 一3 0 n a g或硫苯妥钠1 2 . 5-- 2 5 m g 缓慢静注,直至病人处于嗜睡状态。麻醉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 ⑥充分暴露患者前胸,将两电极上均匀涂满导电糊或包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和心尖部,两电极板之间距离不因小于10cm,与皮肤紧密接触,并有一定压力。按不同病情选择能童: 心房颤动转复常用1 5 0 -2 0 0 WS ,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运过速转复常用5 0 - - 1 0 0 WS 。放电后,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如仍未转复,则可在3 -5 分钟后重复,并加大电功率,一般病人连续电击不超过3 次。 三、复律后护理 ①转复后心电监护2 4 小时,以便持续评估病人心律、心率、神态、瞳孔等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吸人,病人清醒后应向其交代转复的成功情况,使之放心。 ②嘱病人绝对卧床2 4小时,并禁食2小时,以免恶心、呕吐。 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血压、皮肤及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病人有无栓塞、肺水肿、以及因电击所致的各种心律失常,并协助医生

电除颤与电转复术知识要点

电除颤与电转复术知识要点 一、电除颤 (一)定义 电除颤是讲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心肌在瞬间除极,然后心脏自律性的最高起搏点(通常放电后,通过电极板迅速评估心电波形是否恢复窦性.。结果分类处理:A1.出现窦性心律,意识清醒:宣布除颤成功,后续监护观察;A2.出现窦性心律,意识不清:立即判断,触摸颈动脉搏动。①无脉者,胸外按压加球囊辅助呼吸2分钟后再判断;②有脉者,宣布除颤成功,后续监护观察;B1.仍为室颤(粗颤):直接再次除颤,准备除颤期间,令助手配合CPR;B2.细颤或一直线:立即CPR并遵医嘱继续抢救(如使用肾上腺素、吸氧等)是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心室颤动时心脏电活动已无心动周期,除颤可在任何时间放电。 (二)适应症 1、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 2、无脉性室速,即室速的频率极快,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心室完全丧失射血功能。 3、无法进行心电图或心电示波明确诊断,但不能排除室颤或室速的心脏骤停,可盲目 电除颤。 (三)能量选择 对心室颤动患者,选用360 J(单相波除颤器)、150 J或200 J(双相波除颤器),对无脉性室速可用200 J (单相波除颤器)或150 J(双相波除颤器)。 二、电复律术(了解定义与常见适应症) (一)定义 电转复术是通过心电图上的R波出发同步放电,电脉冲发放落在R波降支即心室绝对部应期中,使心肌除极。 (二)适应症与能量选择 1、室性心动过速100 J的能量可使90%以上的室速转复。 2、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数药物可终止,少数采用电转复,能量一般选择50~100 J 3、心房扑动是药物治疗最困难的快速心律失常,一般首选电转复,低能量电转复的 成功率较高,一般从25 J开始,用至50 J可使95%的心房扑动转为窦性心律。 4、心房颤动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选用100~200 J,一般200 J能量可使95%的房 颤终止,恢复窦性心律。若仍不恢复也可用至300~360J能量。尤其是预激综合症合 并心室率极快的房颤时,应首选电转复。 以上能量选择均时单相波除颤仪,双相波除颤能量约为单相波的1/2~1/3为宜。 三、电除颤与电复律的注意事项 1、除颤时去除病人身上所有金属物质,溺水者擦干胸部水分;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应用直流电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施行电除颤获得成功以来,电除颤因其确实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临床上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关键词】电复律心室颤动护理 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3个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

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 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1)胸内复律 ①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20~100J。 ②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

电复律和电除颤

电复律和电除颤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再谈电复律和电除颤 1、电复律发展简史 1899年,Prevost和Batelli在狗身上进行心电生理学研究时发现,低能量电击可以诱发心室颤动,而较高能量的电击却可以逆转心室颤动,恢复正常节律。由此,两位生理学家最先提出了电除颤的概念。1933年,Hooker、Kouwenhoven等首次使用60Hz 交流电对实验犬成功除颤。1947年,德国心外科医师Beck在开胸手术过程中为一个突发室颤的14岁小男孩成功实施胸内电除颤,从此开创了人体电除颤治疗的先河。1956年,德国Zoll医师首次使用交流电进行体外电除颤并取得成功,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体外除颤仪。早期的除颤仪采用交流电,对心肌损害较大,而且限制了除颤仪的使用范围。1962年,Edmavk及Lown进行了系统研究,改用直流电转复心律成功,并证明直流电除颤比交流电除颤更为安全和有效。从此,成熟的直流电除颤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伴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20多年来,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除颤仪的小型或微型化与自动化的研究与开发,其成果包括植入式自动除颤仪(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AED 在一些国家甚至进入了公众推广普及阶段。《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再次建议,在发生有目击者心搏骤停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区域(例如,机场、赌场、体育场馆)推广 AED 项目。这项工作通常被称作“公众启动除颤”(PublicAccess Defibrillation,PAD)计划。PAD计划就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与大型社区设置AED,以便于在心脏骤停发生时由熟悉AED使用的现场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通常是非专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实施除颤,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我国,1965年前主要局限地在心脏外科手术时作交流电复律,1965午后则普遍用直流电复律。自1975年在南京召开了“心脏转复、起搏、除颤座谈会”后,电复律治疗心律失常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2、除颤仪的工作原理 除颤仪是一种高压直流放电器,分为蓄电部分、放电部分、能量显示器和心电监护仪四个部分组成。通常由220V交流电供电,经过整流滤波后获得低压直流电(12~ 15V),也能用反复充电的电池供电。电极板为一对板状电极,可在除颤时向人体放电,也可在除颤前后作为记录电极而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变化。体外电极板多为圆形或方形,成人用电极板的直径为90mm,儿童所用则为70mm。除颤仪的工作步骤有两步:①按下“充电”按钮后,在数秒内电压变换器将低压直流电压转换成4000V以上的脉冲高压,通过高压继电器向内置电容快速充电,使电容能量达到设定的能量值(如360J); ②根据操作者的指令放电,通过电极板的正极将适当的电流注入患者体内并通过负极构成回路完成放电。 自动体表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由计算机编程与控制的、用于体外电除颤的、自动化程度极高的除颤仪。AED具有自动分析心律的功能。当电极片粘贴好之后,仪器立即对心脏骤停者的心律进行分析,迅速识别与判断可除颤性心律(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一旦患者出现这种可除颤性心律,AED便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的方式,建议操作者实施电除颤。AED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与使用,不仅专业人员,即使是非专业人员,在经过规定的学时培训之后,也完全可以安全、正确地掌握AED的操作方法。尽管市场上AED的品牌不同.然而它们的基本操作步骤是相同的,即开机、分析心律、建议是否电击。现代的AED大多采用双相波技术。 3、电复律与电除颤的概念区分

心脏电复律试题

心脏电复律试题 单选题 1、一男性患者,45 岁,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不 清,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护导联呈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 次/ 分,QRS 波群消失。应立即采取的最恰当的急救措施为( D ) A 按压人中,同时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B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C遵医嘱利多卡因100mg 静脉注射,之后再考虑除颤 D应用双相波除颤器,200 J 除颤一次 E 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 静脉注射 2、一患者心电图示:房室分离,P-P 间期和R-R 间期有各自规律,P 波与QRS 波无关;P 波频率>QRS 波频率,QRS 波缓慢,频率46 次/分。该患心电图诊断是( D ) A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B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E 窦性心动过缓 3、胸外电除颤时,两电极板应分别置于( C ) A 胸骨右缘锁骨下方,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B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 3 肋间 C 胸骨右缘锁骨下方, 左侧腋中线乳头旁 D 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心尖区 E 胸部两侧对称位置 4.非同步电复律的三个主要步骤是(能量选择)、(充电)、(放电)。 5.急性心梗患者,在CCU 心电监护下,病人突然发生" 室颤" ,立即抢救,第一步应行( D )。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气管插管 C. 心外按压 D.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E. 同步直流电除颤 6.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哪组不正确( C )。A. 频发室性早搏---利多卡因(可达龙) B.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C.阵发室速---洋地黄 D. 窦性心动过缓--- 阿托品 7.男,49 岁。因胸痛 1 小时来急诊。急性病容,大汗,在量血压时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 失,查体: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以下哪组处理正确( E )。 A.先查心电图,明确有无心脏停搏或室颤。 B.先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 C.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做再灌注治疗。 D. 立即请神经及心脏专科会诊 E.立即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或地面上并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尽快准备除颤及心电监护并准备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8.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 A、1 次; B、3 次; C、2 次;D 、4 次 9.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D )。 A、胸外按压; 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0.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 B )。 A、心前区叩击; B、先行约 5 组(约 2 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 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 D 、先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再除颤 11.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 B )。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 5 组(或者约 2 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2.推荐对房颤心脏复律时初始能量值为:( B ) A、50-100J; B、100-150J; C、100-200J;D 、150-200J

【实用】-心脏电复律的护理护理常规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也称心脏电除颤(defibrillation). 1 电复律种类与操作方法 1.1 非同步电复律仅适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此时患者神志多已丧失,立即将两电极板上均匀涂满导电糊或包裹生理盐水湿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3-4肋间和心尖部,并与皮肤紧密接触,按充电钮充电到300J左右,两电极板同时放电,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1.2 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房颤动,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其电脉冲发放在R波降支。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松开衣扣,有义齿者取下,开放静脉通道。先连接好心电监护仪,术前做全导心电图,选择R波较大的导联测试电复律器的同步性。用安定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患者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在此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有呼吸抑制时,面罩给氧,电极板放置方法和部位及操作方法同前,充电到100-200J,按同步复律器放电,如心电图显示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功率,再次电复律。 2 适应症 2.1 心室颤动和扑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征 2.2 心房颤动和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2.3 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速或室速,预激伴快速心律失常者 3 禁忌症 3.1 病史已经多年,心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者或近3个月内有栓塞史 3.2 伴高度或安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扑动 3.3 伴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异位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3.4 有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时,暂不宜电复律 4 护理 4.1 电复律前准备 4.1.1 向择期电复律的患者介绍电复律的意义,必要性,解除思想顾虑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经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一般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适应症 电复律的一般原则是,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而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扑和室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基本相同。室颤时,由于丧失了心脏的有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脏停搏,应按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就是电击除颤,而且刻不容缓。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早期除颤是增加抢救存活的关键 除颤是治疗心脏性猝死的唯一有效的疗法。但现实中却有95%的心脏性猝死病人最终死亡,由于除颤时间延迟10分钟或更长。 在心脏性猝死发生后前几分钟除颤一般可成功转复,即电击越早疗效越好。每延迟除颤时间1分钟,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

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心脏停搏后前4~6分钟心脏未能复跳,病人将会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建立CCU(包括ICU)以来,经过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及早地发现部分心室纤颤的预警心律,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对抢救成功具有极重要意义。几乎所有医院赋予急诊及ICU护士除颤权,一些医院甚至赋予急诊和ICU护士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权。护士实施紧急电除颤,为抢救生命争取了时间,为医生进行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在紧急情况下,值班护士单独完成电除颤是必要的。 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分,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除颤器作为急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分,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即放电时电脉冲是否落在R波下降支,同时选择R波较高的导程来触发同步放电。 电复律术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