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题库 2

心理学题库 2

心理学题库 2
心理学题库 2

公共心理学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B、第一本心理学著作的问世

C、第一个心理学流派的形成

D、心理学名词的产生

[答案]A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是( )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3.(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4.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拟理学派别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 )

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6。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B

7.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D

8.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答案]D

9。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答案]B

10.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A、个性倾向性

B、心理状态

C、心理过程

D、心理特征

[答案]C

11.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

A、意志行动

B、意识活动

C、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

D、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

[答案]A

12。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答案]C

13。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状态

D、心理过程

[答案]B

14.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点

[答案]C

15.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答案]C

16.从动态——稳态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B、意识、潜意识、心理特征

C、意识、心理状态、潜意识

D、心理过程、意识、心理特征

[答案]A

17。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活动产品分析法

[答案]D

18。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认知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

[答案]B

19.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B

20。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

A、认识过程

B、心理状态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

[答案]B

21.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的人是( )。

A、李时珍

B、王清任

C、张载

D、戴震

[答案]B

22。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内容,称之为()的个别差异。

A、气质

B、性格

C、能力或智力

D、意志行动

[答案]C

2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 ).

A、人的意识性

B、人的主观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答案]A

24.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象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的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象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答案]C

25。(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答案]D

26。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华生

D、马斯洛

[答案]C

27。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弗洛伊德

C、布伦塔诺

D、冯特

[答案]D

28。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

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

[答案]C

29.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个性

[答案]D

30.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答案]A

31.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A、情感过程

B、心理状态

C、意志过程

D、心理特征

[答案]D

3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体现了下面哪种学习的作用()

A、观察学习

B、发现学习

C、接受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A

33。我们可以边骑自行车边和朋友聊天,这反映了注意的哪一个特性()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C

34.以下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需要是( )

A、权力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A

35.小明厌恶抄写数学公式,在某次数学课上,小明违反了课堂纪律,老师让小明抄写数学公式,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C

36。人们学习了英语后,发现更容易学习德语,这属于学习的()

A、正迁移

B、负迁移

C、记忆

D、遗忘

[答案]A

37。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属于学习的(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记忆

D、遗忘

[答案]B

38。小明今天在课堂上违反了纪律,被爸妈知道了,结果爸妈不让小明看他平时喜欢看的电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D

3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D

40.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与

( )。( )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B、辐合思维散思维

C、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D、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答案]B

41.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内部感觉?( )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

[答案]A

42。某次大扫除中,同学们不劳动.劳动委员见状,说大家完成了劳动任务后,就可离开教室,结果同学们开始积极劳动,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B

4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应.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答案]C

44。人们学会了骑自行车后,较容易学会骑摩托车,这属于学习的(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记忆

D、遗忘

[答案]A

45.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动机冲突

[答案]B

46.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关系的远近,动机可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答案]A

47。()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D

48.( )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C

49。( )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B

50。人的气质类型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匹配是错误的?( )

A、强、不平衡型(兴奋型)——胆汁质

B、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C、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胆汁质

D、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答案]C

51.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 )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110%

B、150%

C、200%

D、200%以上

[答案]B

5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意义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持久性

D、知觉的完整性

[答案]C

53。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外部感觉?( )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味觉

[答案]C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选择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答案]B

55.(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答案]A

56。气质主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方面的动力方面的特点。

A、速度、强度、稳定性和选择性

B、速度、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C、灵活性、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D、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答案]D

57.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应。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答案]B

58。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 )个组块.

A、7±2

B、3±2

C、10±2

D、20±2

[答案]A

59。对取得学习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A

60.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答案]D

61.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动机可分为:(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答案]C

62。()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A

6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结构,其中( )是最强大的.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三者一样强大

[答案]A

64。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且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即()。

A、角色期望

B、角色信念

C、角色认同

D、角色意识

[答案]C

65.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为先决条件的。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答案]B

66。某学生在计算中使用了“如果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那么用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一知识,这一知识应属于(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B

67。“授之以鱼"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传授(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A

68。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意义,或增加一定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组合为一个整体,这种记忆策略称为().

A、复述策略

B、精细阐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提取策略

[答案]B

69。个体逐渐能在抽象的水平上理解图形的形状、大小及相互的位置,这一般要在()才能出现。

A、小学中年级以后

B、小学高年级以后

C、初中以后

D、高中以后

[答案]C

70。为了要记住“电视——服装”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电视里正在播服装广告”等这样的联系,这是()记忆策略的运用。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阐述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C

71.()“授之以渔"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传授(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B

72.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示它们的关系,以此方法来记住信息。这种记忆策略称为()。

A、复述策略

B、精细阐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提取策略

[答案]C

73。现代认识心理学更重视( )知识的教学。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C

74。关于“如何明确并控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这类知识,属于()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C

75.回答“圆的直径与它的半径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主要运用的是(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A

76。采用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来记住课文内容,这种记忆策略称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阐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提取策略

[答案]C

77.一个学生能够熟练地拿笔书写文字,这种进行操作和实践所需的知识是(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答案]B

78。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为中介的。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体验

[答案]C

79.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

[答案]B

80.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答案]B

81。在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答案]C

82。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叫做()。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答案]C

83。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说明学生产生了()。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答案]B

8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答案]B

85。下列哪一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学习材料后的最佳保持?( )

A、仔细而缓慢阅读

B、进行过度学习

C、死记硬背

D、学习完后立即休息

[答案]B

8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C、及时复习

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答案]C

87。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答案]C

88.猛烈爆发而又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

[答案]A

89.依照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 )。

A、理解识记

B、意义识记

C、逻辑识记

D、以上几个都是

[答案]D

90.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吉尔福特

C、阜南

D、卡特尔

[答案]D

91。事先有预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叫做( ).

A、理解识记

B、无意识记

C、有意识记

D、重复识记

[答案]C

92.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方面的差异.

A、性别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类型

[答案]D

93.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答案]B

9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阜南

C、吉尔福特

D、斯腾伯格

[答案]C

95.卡特尔根据智力功能上的差异,把智力分为().

A、特殊因素与一般因素

B、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C、情境智力、经验智力和成分智力

D、言语智力和操作智力

[答案]B

96.“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这种情绪理论属于(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理论

C、沙赫特理论

D、阿诺德—拉扎鲁斯理论

[答案]A

9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

A、情调

B、激情

C、心情

D、心境

[答案]D

98.奥苏伯尔认为,有些学生努力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是为了赢得一定的地位和自尊,这是出于( )的需要。

A、成就动机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答案]B

99.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概念和()相关联。

A、干扰说

B、衰减说

C、信息处理理论

D、腐蚀理论

[答案]A

10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

A、识记后不会遗忘

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

[答案]B

101。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答案]D

10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答案]A

103.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识记叫做()。

A、机械识记

B、无意识记

C、重复识记

D、有意识记

[答案]B

104。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记忆

[答案]D

105.三元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阜南

D、推孟

[答案]B

106。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推孟

B、斯皮尔曼

C、瑟斯顿

D、卡特尔

[答案]B

107.奥苏伯尔认为,有些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这是出于()的需要。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答案]D

108.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答案]C

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