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花象柏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库专家)

一、蓝耳病疫苗免疫的历程回顾

我国最早于1995年底在北京、天津地区的猪群发生了蓝耳病,并于1996年分离出CH-1株蓝耳病病毒。我省最早于1998年在南昌和东乡两地的猪群发生了蓝耳病,通过检测发病猪群血液的蓝耳病病毒抗体呈100%阳性率而得到初步确诊。1999年,上海奉贤兽医站推出了一种蓝耳病弱毒疫苗,据生产疫苗单位的内部人士透露,他们生产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疫苗毒株为VR2332的致弱毒株。我省一些猪场在2000年使用了这种蓝耳病弱毒疫苗。

2001年,我国发生了第一次由蓝耳病病毒CH-1株引起的全国性蓝耳病大流行,病的特征以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无乳为主,母猪基本上不死亡,但乳猪因母猪无乳,死亡率很高。此时发现,母猪注射过上海奉贤兽医站生产的蓝耳病弱毒疫苗的,没有发生蓝耳病,本人认识到蓝耳病弱毒疫苗有预防蓝耳病发生的效果。尔后,蓝耳病在猪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从2002年的第四季度开始,我省一些猪场7周龄以上的保育猪因蓝耳病诱发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了一种以严重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本人称之为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呼吸道疾病,易感猪发病率达到80%以上,致死率达到90%以上。2003年3月,本人曾去过浙江肖山一家有两千头母猪的大型猪场,该猪场因为这种疾病死亡三万多保育猪,证明保育猪发生这种疾病是全国性的。通过摸索,采取蓝耳病弱毒疫苗和发病猪病料做的自家组织灭活疫苗对抗圆环病毒的感染,成功地控制了保育猪的这种灾难性疾病。期间,又有辽宁益康生物药品制造厂推出了一种双价(美洲型和欧洲型)蓝耳病弱毒疫苗,被许多猪场应用。这两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对当时猪场蓝耳病和上述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随着蓝耳病的流行越来越广泛,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应用越来越

多,在学术界,对蓝耳病弱毒疫苗应用的质疑也越来越多。理由是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疫苗毒的毒力会返强,还可能通过与野毒的基因重组产生毒力更强的毒株,欧盟一些国家禁止使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美国也不主张使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等等。还认为蓝耳病不可怕,只要把猪瘟、猪伪狂犬病……等等猪病控制好了,即使发了蓝耳病也问题不大。如果要用疫苗,也只能用灭活疫苗。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来应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猪场不敢用了。加上上述两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均没有批准文号,在一些地方被作为“假苗”而遭到封杀,而这正是我国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极需要蓝耳病弱毒疫苗来对抗蓝耳病稳定猪群之际。

2006年夏季开始,我国发生了第二次蓝耳病大流行。引起这次蓝耳病大流行的蓝耳病病毒是具有高致病性的变异型JXA1株。这次蓝耳病的大流行,在没有应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猪场,引起了包括母猪在内的各类猪群的大量死亡,而在应用了蓝耳病弱毒疫苗较规范的猪场,只在保育猪和中猪有部分死亡。人们再一次看到上述两种(上海奉贤和辽宁益康)蓝耳病弱毒疫苗竟然对JXA1株引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人们还看到,那种认为蓝耳病并不可怕,只要把猪瘟、猪伪狂犬病……等等猪病控制好,即使发生蓝耳病也问题不大的观点完全不符合实际。在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的初期,首先推出的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但在实践中,证明这种灭活疫苗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效果很差。为了解决严重威胁养猪业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问题,于是各种类型的有批准文号的进口的和国产的蓝耳病弱毒疫苗相继推出,一直应用至今,对防控高致性病蓝耳病,维持猪群稳定,起了很好的作用。本人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如今,观察了各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在各类猪场应用已有15个年头,疫苗总体是安全有效的。

二、应用蓝耳病弱毒疫苗防控蓝耳病是当前最简单经济的手段

蓝耳病病毒是一种变异很快的病毒。猪自然感染蓝耳病病毒,或人为给猪注射蓝耳病疫苗,猪体能形成对蓝耳病病毒的免疫力。在免疫压力的情况下,不利于蓝耳病病毒的生存,促使了蓝耳病病毒的变

异。美国于1987年暴发蓝耳病,以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为主;1997年美国出现蓝耳病病毒超强毒株,不仅引起母猪10%~50%的流产率,还引起10%的母猪死亡,有中枢神经症状,被称为“流产与死亡综合征”;朱汉守(《今日养猪》,2008年第2期,P15~19)报道,2007年北美暴发的蓝耳病比2006~2007年中国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还要严重,超过20%的母猪死亡,多达50%的母猪流产。我国于1996年前后发生CH-1株引起的经典性蓝耳病;2006年发生JXA1株引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这是否意味着,每隔10年蓝耳病病毒将会变异出一个新的高致病性的变异株,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认为是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广泛应用导致蓝耳病病毒的快速变异至少是不全面的。我国控制口蹄疫始终都是应用灭活疫苗,但口蹄疫病毒也在快速变异,足见病毒变异的快慢是由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面对如此难于对付的世界性头号猪病蓝耳病,最理想的办法是建立蓝耳病阴性猪场,将蓝耳病病毒拒之于猪场的门外,无疑将大大地提高养猪的生产成绩。然而,建立蓝耳病阴性猪场不仅耗资巨大,更重要的是难于维持。秦荣香等(《猪业科学》,2011年第1期,P20~25)报道,美国84家蓝耳病净化猪场在2年内有50%转为阳性,证明蓝耳病维持阴性猪场的不易。前几年,我省一家公司从加拿大引进500多头蓝耳病阴性种猪,还在隔离检疫期间,就暴发了高致病性蓝耳病,损失惨重,查不出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从哪一个环节侵入猪群。

在具有一定天然屏障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猪场,如果能避免经过空气和蚊、蝇等生物媒介传入新的蓝耳病病毒毒株,并做到谨慎地引进蓝耳病阴性的种猪或公猪精液,同时杜绝人员,特别是运输饲料和装运猪的车辆从外界带入蓝耳病病毒,有可能长期保持猪群蓝耳病的稳定,养猪也会有较好的生产成绩。但随着时间的进展,新出生的大批抗体阴性猪,会使猪群蓝耳病病毒的群体抗体水平下降,一旦哪个环节失误,带进了新的蓝耳病病毒毒株,极易导致蓝耳病的暴发而遭受严重的损失。

谷保杨(《江西养猪》,2013年第1期,P35~38)提出:“用蓝

耳病弱毒疫苗控制蓝耳病是当前最简单经济的手段”。我认为,从我国当前养猪的国情出发,对大多数猪场而言,这个建议是适用的。

依据对2006年我国暴发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观察,可以作一个预测。在规范地应用了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猪场,未来一旦侵入不管以何种方式(包括疫苗毒返强,疫苗毒与野毒的基因重组,野毒的基因缺失与突变等)产生出来的新的甚至毒力更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毒株,蓝耳病可能要发,但损失不会很大;而在没有应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猪场,遭遇了这种情况,其损失肯定会更大。

三、制定适合本猪场蓝耳病弱毒疫苗的最佳免疫程序

目前,我国使用的蓝耳病弱毒疫苗分为两大类:经典型和高致病型。经典型的有三种:一种是进口的,其疫苗毒株为美洲型代表毒株VR2332的致弱毒株。还有两种是国产的。其疫苗毒株一种是我国经典型代表毒株CH-1株致弱的CH-1R株,另一种是于天津分离的自然弱毒再经人工致弱的R98株。高致病型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基因缺失的,其疫苗毒株有自江西分离的JXA1株致弱的JXA1-R株和自湖南分离的HuN4株致弱的HuN4-F112株,两者与CH-1株比较都缺少了30个氨基酸(作为一个基因)。另一种是双基因缺失的,其疫苗毒株是自天津分离的TJM株致弱的TJM-F92株,它在JXA1株的基础上再缺少了120个氨基酸(作为第二个基因)。在使用弱毒疫苗时,要认真在说明上看清它的疫苗毒株类型,还要关注它的每头份疫苗病毒含量。多数疫苗病毒的含量标注不少于105.0TCID50。以其为标准,也有标注不少于106.0TCID50的,其疫苗病毒的含量是标准的10倍,如果属实的话,其应用剂量只要前者的十分之一;也有标注不少于104.5TCID50的,疫苗病毒含量只是标准的三分之一,那么这种疫苗将要按3倍的剂量来使用。每头份疫苗病毒的含量多的是少的30倍,实践中如何选择疫苗的使用剂量,我看这两个生产疫苗的厂家都没有想清楚。关注疫苗使用的剂量是有教训的,多年前某猪场用0.3头份原辽宁益康生产的蓝耳病弱毒疫苗给乳猪作超前免疫,一直未出现问题。由于操作人员擅自将疫苗剂量加至1.2~1.5头份,在原安全剂量

上扩大至3~5倍,结果所有注射了疫苗的近200头乳猪全部都在3~4天之内死亡,人们认识到蓝耳病弱毒疫苗是一把双刃剑。

经典型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经典性蓝耳病有较好的保护,对高致病性蓝耳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保护。其疫苗病毒的毒力中等,对猪造成的免疫抑制(疫苗双刃剑的另一种表现)较轻,表现在凡用这种类型蓝耳病弱毒疫苗控制蓝耳病的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继发比较轻微。存在的问题是在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压力较大的猪场,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致病性蓝耳病。

单基因缺失高致病型蓝耳病弱毒疫苗对当前流行的蓝耳病主体病种高致病性蓝耳病有较好的保护,也可交叉保护经典性蓝耳病。疫苗病毒的毒力较强,其中JXA1-R株的毒力又要稍强于HuN4-F112株的,因为后者在细胞培养的继代要比前者的多14代。这种疫苗用于乳猪如果剂量较大,会对猪造成一定的免疫抑制,表现在副猪嗜血杆菌病在乳猪上的继发的控制会成为棘手的问题。找到一个适合乳猪的最佳疫苗使用剂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双基因缺失高致病型蓝耳病弱毒疫苗其疫苗病毒的毒力最低,对猪造成的免疫抑制轻微,表现在猪群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后用这种疫苗紧急接种风险性很低。这种疫苗适合于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压力低的猪场使用。

在对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种类及其特性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后,每个猪场都要通过不断的摸索,制定适合本场的最佳免疫程序。包括根据本场蓝耳病的发生情况,谨慎地选择使用疫苗的种类;制定各类猪群的免疫时间和次数;摸索各类猪群的免疫剂量,尤其是乳猪,当出现免疫抑制的表现如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生增多时,不要一概认为是疫苗剂量不够,还要考虑疫苗剂量是否过多。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在广东小范围试用效果良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2006年5~12月,该病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农业部随后组织专家开展流行病学、病原学和活疫苗研制等科技攻关,证实疫情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2008年以来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今年7月,农业部兽医局决定在广东等6省,对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药械厂、吉林元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进行小范围试用和效果评价试验。我省的试验结果表明,4个厂家的活疫苗免疫效果总体比较理想,免疫安全性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小范围试验情况 试验用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由上述4个厂家提供。试验前,撕掉疫苗标签,分别用A、B、C、D编号代替进行盲样试验。为顺利开展这项试验工作,我所(中心)组织制定了《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使用和效果评价方案》,选择惠州、江门市的9个猪场的560头猪,组成12个试验组,分本底调查、试验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一)本底调查阶段(6月30日至7月18日)。 试验前,对参试猪场的饲养规模、猪的品种、饲养管理、猪群健康状况、蓝耳病疫苗免疫背景、疫病发生状况等进行调查摸底,并对参试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9个参试猪场存栏生猪50~13225头,猪群生长状况良好,未发生猪蓝耳病等疫病,其中,有7个猪场的能繁母猪和3个猪场的仔猪曾注射猪蓝耳病普通株弱毒疫苗。参试猪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0~92%之间,有4个场6份血清样品检出猪蓝耳病普通株病毒,但均未检出高致性猪蓝耳病病毒。 (二)试验评估阶段(7月20日至9月20日)。 1.小范围免疫试验。为符合养猪生产实际情况,每种疫苗分别选择管理水平有一定差异的1个场规模较大和1个规模较小的猪场进行一次性免疫试验。每场接种50头猪,其中,25头作为免疫对照,25头跟踪采样并用法国LSI公司试剂监测免疫效果。结果显示,4个厂家活疫苗的抗 —1—

蓝耳病症状

蓝耳病症状,怎样治疗蓝耳病? 1、高致病性蓝耳病一般最早3-4月在部分猪群中缓慢流行,6月至9月为爆发期,10月底至12月初结束,在这个时候需要密切注意猪群的动向。 2、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诊断,一般以下面这样分期更有利于蓝耳病的早期临床确诊,抓住时机治疗,更准确的认识蓝耳病。 I期. 无症状期,此期以单纯性的蓝耳病毒感染为主,当猪群出现食欲减退的病猪,体温在40-41度以上时,立即对食欲和行动无明显改变的所有假定健康猪群进行体温监测,当发现达40度或40度以上的体温的部分猪时,可以确定为高致病性蓝耳病早期诊断特有特 征。其二,平时留心观察当一头或极少部分猪在没有喝水,吃食时,猪鼻腔流流一滴一滴的清水样鼻涕,表示高致病性蓝耳病已传到了你的猪场。这时就要每天对猪群进行体温监 测,当体温达40度,当天就开始用第一次药。今天发热的明天就不检查,今天不发热明天就接着体温监测,直到体温升高为止。 II期. 临床期,此期以蓝耳病毒、其它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为特征,一般体温升高3-5天后 从无症状发展到此期,表现食欲减退,废绝,咳嗽症状逐渐加重,鼻涕增多,鼻筒周围粘结较多的污物,进一步发展流脓性鼻液,部分猪表现腹式呼吸,皮肤潮红,眼脸水肿等特征。以便秘为主征,排算盘子大小硬深色粪球。以腹泻型为主征,以顽固性拉稀,口渴症状突出。严重部分出现耳、颈等身体其他部位发紫。后期部分猪出现不可逆转的呕吐,抽搐转圈等神经症状。母猪产死胎及弱仔猪出生以死亡告终。此期特点病情发展迅猛,各器官细胞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破坏严重,生理机能出现严重障碍。 3、高致病性蓝耳病特异治疗 用药最佳时机:1.以通过每天体温监测达40度发热的猪当天用药。 2.对母猪以减食或体温升高任意一项为用药指征,因为有部分发病母猪早期体温无变化仅 表现减食,在病情恶化时体温才升高。 3对流一滴一滴清水样鼻涕或食欲明显减退的猪,体温没有升高,应先用三天药,如果在 三天用药期体温升高了的就将五天一个疗程用完。如果体温没有升起来,用完三天就停下来,等体温监测回升再用三天药就可以了。 药物使用:一般神奇蓝尔康40克以适量温水调匀灌服为主,每日一次。母猪每日80克。或者以拌料为辅。因为灌服药量准确到位,避免猪对药物拒食或猪本身的绝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灌药同时注射青霉素每公斤6至9万单位,用庆大霉素每10公斤5万单位溶解。每天一次,连续用药5-7天,原则不少于5天。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试行)》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试行)》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使用过程中有关运输、贮藏、免疫接种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批号疫苗瓶签上表示产品批次的代码。 2.2剂量标签上标定的特定年龄猪,经肌肉1次接种疫苗的使用量。 3免疫接种 3.1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情况,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 3.2对同一猪群接种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3.3疫苗的运输和贮藏 3.3.1疫苗应采用冷藏运输;冬季运输应注意防冻。 3.3.2疫苗应在2℃-8℃避光贮藏。 3.4疫苗使用要求 3.4.1接种动物疫苗仅用于健康猪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禁用;屠宰前21日内禁用。 3.4.2疫苗的检查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如发生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 3.4.3疫苗的准备疫苗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从冰箱取出后放置2小时-3小时),注射前充分摇匀;疫苗启封后,限当日内用完。 3.4.4接种器具及针头的要求接种用器具应无菌;接种时一般应使用12号针头;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污染。 3.4.5接种部位的选择与消毒耳后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采用碘酊或75%酒精严格消毒。 3.5接种记录 疫苗接种时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日龄、性别,如为怀孕母猪还应包括孕期;疫苗的来源、批号、接种时间等。 3.6接种后观察

3.6.1接种后,应仔细观察猪只反应。个别猪可能出现过敏,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 3.6.2接种后少数猪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减食等反应,一般在2日内可自行恢复。 3.7接种器具及废弃物的处理 接种结束后,接种器具及所有废弃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4接种程序 4.1商品仔猪 仔猪断奶后首次免疫,剂量为2mL。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首免后一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 4.2母猪 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1个月前进行1次加强免疫,剂量为4mL。 4.3种公猪 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4mL。 5其他 5.1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定点企业生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该疫苗粘贴有“中国兽药质量监督”标识的“二合一”疫苗防伪标签。 5.2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使用监管,确保疫苗免疫效果。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花象柏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库专家) 一、蓝耳病疫苗免疫的历程回顾 我国最早于1995年底在北京、天津地区的猪群发生了蓝耳病,并于1996年分离出CH-1株蓝耳病病毒。我省最早于1998年在南昌和东乡两地的猪群发生了蓝耳病,通过检测发病猪群血液的蓝耳病病毒抗体呈100%阳性率而得到初步确诊。1999年,上海奉贤兽医站推出了一种蓝耳病弱毒疫苗,据生产疫苗单位的内部人士透露,他们生产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疫苗毒株为VR2332的致弱毒株。我省一些猪场在2000年使用了这种蓝耳病弱毒疫苗。 2001年,我国发生了第一次由蓝耳病病毒CH-1株引起的全国性蓝耳病大流行,病的特征以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无乳为主,母猪基本上不死亡,但乳猪因母猪无乳,死亡率很高。此时发现,母猪注射过上海奉贤兽医站生产的蓝耳病弱毒疫苗的,没有发生蓝耳病,本人认识到蓝耳病弱毒疫苗有预防蓝耳病发生的效果。尔后,蓝耳病在猪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从2002年的第四季度开始,我省一些猪场7周龄以上的保育猪因蓝耳病诱发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了一种以严重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本人称之为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呼吸道疾病,易感猪发病率达到80%以上,致死率达到90%以上。2003年3月,本人曾去过浙江肖山一家有两千头母猪的大型猪场,该猪场因为这种疾病死亡三万多保育猪,证明保育猪发生这种疾病是全国性的。通过摸索,采取蓝耳病弱毒疫苗和发病猪病料做的自家组织灭活疫苗对抗圆环病毒的感染,成功地控制了保育猪的这种灾难性疾病。期间,又有辽宁益康生物药品制造厂推出了一种双价(美洲型和欧洲型)蓝耳病弱毒疫苗,被许多猪场应用。这两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对当时猪场蓝耳病和上述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随着蓝耳病的流行越来越广泛,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应用越来越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要点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要点 [作者:于桂阳等转贴自:中国动物卫生网] 摘要:猪蓝耳病本身造成的危害并不很大,主要是猪蓝耳病作为原发病毒感染机体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对应激也十分敏感,一旦应激因素(如热应激、天气突变应激等)和饲养管理不良,就很容易发生继发感染猪瘟、链球菌和其它传染病,造成严重的危害,引起猪大面积的死亡。专家指出,现国内外兽医学者普遍认为PRRS单纯感染引起危害并不是很大,但PRRS若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则危害就大大增加。重点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RRS)苗、猪瘟苗和伪狂犬苗工作。临床生产实践证明,注射免疫这三种疫苗的猪场大大地降低了猪高热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猪蓝耳病;临床特点;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主要表现为病猪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红、耳尖发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是目前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2006年以前,该病在我国个别猪场也有零星散发,2006年春季后,“猪高热病”在我国的南方各省陆续发生,呈暴发型流行,造成大批死亡,并迅速席卷全国。笔者从2004年以来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现将其报道如下。 1.发病特点: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育肥猪和保育猪发病率较高,20-80公斤的猪都有发生,其中以20-50公斤左右的猪发病较多,其他阶段年龄的猪发病率较低或不发病。发病主要对象是断奶前后的仔猪, 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疾病以死亡率高、治愈率低而闻名。大型猪场和大山区发病少,小型猪场、散养户和平原与浅丘陵地区发病多。该病一般多发生于夏季,每年的6月-8月,在长时间处于37℃左右的气温下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推测疫病有可能经空气传播。 2.流行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年来本病流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流行快、发病广、危害重、多途径传播。临床表现趋于复杂化,发病程度日渐加重,由流产风暴型转向混合感染高热型;二是仔猪和育肥猪感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80公斤的猪都有发生,其中以20-50公斤左右的猪发病较多,其他阶段年龄的猪发病率较低或不发病;三是亚临床感染日趋普遍,临床症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臵、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2.1 诊断指标 2.1.1临床指标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2.1.2 病理指标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2.1.3病原学指标 2.1. 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 2.1. 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 2.2结果判定 2.2.1 疑似结果 符合2.1.1和2.1.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2.2 确诊 符合2.2.1,且符合2.1.3.1和2.1.3.2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3 疫情报告 3.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控机构报告。 3.2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后,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符合2.2.1规定的,

分析猪蓝耳病病毒特性,制定控制蓝耳病策略

分析猪蓝耳病病毒特性,制定控制蓝耳病策略 一、在控病中难以驾驭的蓝耳病病毒特性 1.病毒的持续感染性 蓝耳病病毒(PRRSV)持续性感染是猪蓝耳病在流行病学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被感染猪产生的毒血症,相对于其他病毒感染,其病毒血症时间长达28天以上。病毒血症消失后,病毒仍可在组织中存活数月。病毒持续感染包括长时间不间断的低水平的病毒复制,带毒猪的血液、淋巴结、脾脏及肺脏等组织中病毒可存在很长时间,向外排毒达4个月之久。病毒还可通过胎盘和精液传播,其妊娠母猪产下的仔猪可长期带毒,在猪群中表现出持续性感染。PRRSV之所以在体内持续存在,是因为宿主免疫体系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 2.抗体依赖性效应(ADE) 感染后的PRRSV在巨嗜细胞中复制,巨嗜细胞不能将病毒杀死。当病毒与抗体在巨嗜细胞上结合后,病毒更容易进入巨嗜细胞,这种作用被称为抗体依赖性效应(ADE)。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RRSV在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非但不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反而能刺激PRRSV在巨噬细胞中的复制。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也会降低中和抗体应答的效力,低效价的抗体会增加病毒粒子与巨噬细胞结合机会,从而导致免疫抑制和持续感染。 3.病毒的免疫原性低 该病毒中真正有抗原作用的是E蛋白(囊膜蛋白),但量非常少。猪产生的大部分抗体是核蛋白,而核蛋白对抗原性的增加几乎没有作用。这是由于产生的有用抗体很少,无用抗体多,且抗体产生很慢造成的。 4.病毒能逃逸免疫监视 PRRSV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的时间很晚,要到蓝耳病毒血症消失后或感染后30 d才能检测到中和抗体,而注射猪瘟疫苗后3-4d就能出现有活性抗体。同时,PRRSV中和抗体的能力也很弱。研究发现,对于一般病毒,只需要1个活性抗体就可以中和1个病毒粒子;而对于PRRSV,需要10个活性抗体才能中和1个病毒粒子。中和抗体延缓产生是PRRSV逃逸免疫监视的主要机制,也是PRRSV感染的主要特征。 5.细胞免疫也无大作为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区别及防控措施 - 副本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均属美洲株,两者的毒株都会造成感染猪群免疫抑制和机体抗病力下降,后者病毒部分基因缺乏后,成为变异株,致病性增强,杀伤力加大。现将两者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 1流行特点1.1 经典猪蓝耳病 经典猪蓝耳病在猪群中带毒率高,许多健康猪带毒,康 复猪通常不会再发生感染。感染猪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染而排毒;即使在临诊症状消失后8周还可向外排毒,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反复传播而难以根除。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据报道,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km 以内传播。隐性感染猪引入猪群时,在应激状态下,会排出病毒,并通过多种途径如口、鼻、眼、粪便等感染其他易感猪只。公猪通过精液在同猪群间水平传播PRRSV ,怀孕母猪感染病毒后,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繁殖障碍。此外,某些禽(鸟)类带毒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各种日龄猪都易感,但是主要危害乳猪和繁育母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迅速,蔓延快;猪场内先发于 中、大猪,后感染保育猪,随后全场大小猪都会发病[1] 。2006年至今,往往春末开始,夏季暴发。发生率为50%~100%,病死率为30%~70%,少数猪场高达80%~100%。 2主要症状2.1 经典猪蓝耳病 本病潜伏期可因地域、季节的不同而长短不一。本病的 病程通常为3~4周,最长可达6~12周。由于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不同,感染猪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孕猪发病初期,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尤其妊娠后期较为严重。少数母猪可见耳朵、腹部、腿部发绀。母猪出现早产、产奶量下降,少部分早产猪的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其中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妊娠晚期发生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配种前感染的母猪产仔率降低、推迟发情、屡配不孕或不发情等。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病情较重,病猪呼吸急促,少数病猪耳朵发紫,有时表现腹式呼吸、咳嗽、厌食、发热达40℃以上,生长缓慢;病后期皮肤青紫发绀,常因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2]。断乳前仔猪的病死率可达30%~ 50%。保育猪以30~90日龄最易感。体温升高至39.5~42.0℃, 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扎堆;多数猪呼吸困难,有时腹泻或四肢关节肿胀;皮肤发红,后期耳尖、臀部皮肤发紫;可有结膜炎;迅速消瘦,多数死亡或成僵猪,少数康复。育成猪感染初期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喷嚏;随后眼睑肿胀、结膜炎、腹泻和肺炎等,死亡率高。种公猪除上述表现外,还有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射精量少;公猪无发热现象,极少数出现双耳皮肤发蓝。 2.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多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猪皮肤发红、充血、淤血、呈 片状、甚至弥漫状,随后发白;少数病猪皮肤散发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丘疹。双眼肿胀,结膜发炎。精神差,个别病猪呈现精神症状,站立困难。病猪呼吸困难;少数病猪流鼻液。孕猪流产、死胎,甚至在分娩中死去。康复猪也有再次发病的,具有回潮性[3-4]。 3重要病变3.1 经典猪蓝耳病 病死仔猪主要病变在呼吸系统:肺脏肿大,间质增宽。 少数病死猪在肾脏散布数量不等的出血点。病死猪淋巴结肿大,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最明显。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显微镜下可见肺支气管、细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扩张;各级支气管的管腔内充斥着数量不一的炎症细胞、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坏死的崩解物;小叶间质和肺泡隔明显增宽,炎性细胞浸润、充血等。淋巴结的皮质、髓质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淋巴小结数量减少;皮质淋巴窦中有多量炎症细胞及组织坏死崩解物。 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病死猪剖检病变虽具有多样性,但仍以呼吸器官为最 严重。鼻腔、喉头、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黏膜性渗出液,呈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死猪肾脏瘀血、肿大,有时散发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膀胱积尿,尿色呈棕黄色。病死猪肝脏肿大,呈暗红色或土黄色,质脆;胆囊扩张,胆汁浓稠。病死猪全身淋巴结充血、水肿,切面外翻;病情严重者全身淋巴结常见出血性炎症,尤其是颈部、肺部和肠系膜淋巴结。病死猪心肌表面弥漫性出血;脾脏肿大,表面常见米粒大出血性丘疹,有时边缘散布出血性梗死灶;脑膜充血,脑水肿。病死猪有时发现胸腔积液。 4防控措施 目前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均无有效的 治疗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采取综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区别及防控措施 刘训山 (安徽省定远县畜牧局定城畜牧兽医站,安徽定远233200) 摘要从流行特点、主要症状、重要病变等方面介绍了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诊断区别要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典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区别;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5-0337-02 收稿日期 2011-02-11动物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5期33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使用过程中有关运输、贮藏、免疫接种等方面的立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 1批号 疫苗瓶签上表示产品批次的代码 2. 2剂量 标签上标定的特定年龄猪,经肌肉1次接种疫苗的使用量。 3免疫接种 3. 1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情况,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 3. 2对同一猪群接种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3. 3疫苗的运输和贮藏 3. 3. 1疫苗应采用冷藏运输;冬季运输应注意防冻。 3. 3. 2疫苗应在2°C-8°C避光贮藏。 3. 4疫苗使用要求 3. 4. 1接种动物

疫苗仅用于健康猪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禁用; 屠宰前21日内禁用。 3. 4. 2疫苗的检查 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如发生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 3. 4. 3疫苗的准备 疫苗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从冰箱取出后放臵2小时-3小时),注射前充分摇匀;疫苗启封后,限当日内用完。 3. 4. 4接种器具及针头的要求 接种用器具应无菌;接种时一般应使用12号针头;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污染。 3. 4. 5接种部位的选择与消毒 耳后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采用碘酊或75%酒精严格消毒。 3. 5接种记录 疫苗接种时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日龄、性别,如为怀孕母猪还应包括孕期:疫苗的来源、批号、接种时间等。3. 6接种后观察 3. 6. 1接种后,应仔细观察猪只反应。个别猪可能出现过敏,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 3. 6. 2接种后少数猪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减食等反应,一般在2日内可自行恢复。

猪蓝耳病现状及防治

猪蓝耳病现状及防治 随着养猪行业的不断发展,养猪业的规模养殖是工厂化生产方式,存栏密度高,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传播和变异,而在这时候猪的防疫免疫显得尤为重要。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我国90年代发现本病的存在,2000年出现较大面积发生,自2006年初以来,在大部分省区出现暴发性流行,即“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由于过去接触较少,防治经验缺乏,致使一些养殖户惊恐不安,尽管兽医采取各种方法来控制和消灭蓝耳病,包括执行最严格的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但是猪群重新感染蓝耳病的风险依然很高。基层兽医束手无策,相关管理部门手忙脚乱。此病的流行特点是近代中国养殖猪业从未有过,传播之快、牵涉面之广、发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巨大损失。 蓝耳病对猪的危害可以说排到前两名,不过相对十年前的状况,如今比较稳定。国家暂停强制免疫,或是对阶段性成果的一种肯定。同时,养殖场可以根据疫苗使用和效果监测情况,自行选择疫苗,地方财政部门发放补助资金,即“先打后补”,这意味着国家鼓励使用更高品质的疫苗,也以此为契机进行制度调整。 下面是凡格中国兽药信息网猪蓝耳病疫苗网上商城小编饭饭为您整理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措施 1. 使用全价饲料,营养好,养管合理,机体抵抗力强是根本。 2. 消毒是减少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3. 合理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打防疫针、种猪用灭活菌,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间隔2~3周,经产母猪产前免疫1~2次(避开围产期),种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 仔猪及育肥猪可用弱毒活疫苗三周龄初免,双月龄二免。已发病猪群,可用弱毒活苗紧急接种4~8头份,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 4. 建设疫区平时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及抗菌药,多维、氟苯尼考粉、黄芪西林、高热混感康、黄芪蓝圆康等,预防继发病和提高抵抗力。 5. 严格处理病猪、死猪,杜绝疫源扩散十分重要。 6. 免疫程序杂乱无章可导致免疫失败,乱用抗菌素、退烧药物可造成大量浪费,并延误病程增加死亡。

蓝耳苗8大毒株29个厂家

蓝耳苗8大毒株29个厂家,你该怎么选择?2015-04-23一帆动保养猪服务中心一帆动保养猪服务中心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棒,请分享在朋友圈并关注微信吧! 「养猪就加微信:yfdb201314」 疫苗类型毒株型生产厂家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CH-1a株哈尔滨维科 活疫苗(经典株)ATCCVR-2332株勃林格 R98株瑞普生物 江苏南农高科 湖南中岸 CH-1R株浙江诺倍威 哈尔滨维科 福州大北农 洛阳普莱柯 青岛易邦

上海海利 成都天邦 四川华派 活疫苗(变异株)GDr180株广东永顺 HuN4-F112株吉林正业 上海海利 哈尔滨维科 哈药集团 TJM-F92株青岛易邦 吉林特研 新疆天康 山西隆克尔 硕腾生物 JXA1-R株中牧股份 武汉中博 山西海森 吉林鲸象 扬州威克 齐鲁动保 广东永顺 洛阳普莱柯 广东大华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简写为“PRRS”。曾经令人恐慌的高热病就被认为是蓝耳病,蓝耳苗是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之一,但蓝耳苗的应用到现在都很有争议,不仅在于价格昂贵,还在于它的安全性。 蓝耳疫苗的争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存在争议,但是蓝耳疫苗的研发生产使用却一直在进行,蓝耳疫苗的政府采购也存在着争议,隆回一帆动保大财在此特为您全面解析国内市面上流行的蓝耳疫苗的生产现状。据中监所数据,目前国内有资格生产蓝耳疫苗的企业有29家8大毒株,产品共30多个,其中17个厂家生产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TJM-F92株4家、HuN4-F112株4家、JXA1-R株9家、GDr180株1家),10个厂家生产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活

疫苗(CH-1R株7家;R98株3家),哈维科同时还生产灭活苗。国外企业批准进入国内市场的有两家,蓝耳疫苗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3种。 1、蓝耳弱毒活疫苗(经典毒株): 弱毒活疫苗是目前常规疫苗,具有免疫力强、免疫产生期快、效果好、免疫期长、在控制PRRS临床症状上明显好于活疫苗等优点,且弱毒苗还可以用来对母猪免疫接种而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起到净化猪场的作用。 国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经典株)生产厂家12家,产品12种,其毒株为CH-1 R株和R98株(见表)。CH-1R是一种弱毒活疫苗,于2007年由哈尔滨兽医研究院研制成功并首次推出的国产PRRS活疫苗,而勃林格的蓝耳疫苗于2005年进入国内。 2、高致病性蓝耳活疫苗(变异株)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是由猪蓝耳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 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2008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田克恭等成功研制了HP-PRRS活疫苗(JXA1-R株),国内自主防控HP-PRRS的局面得以突破。这种活疫苗对不同类型的PRRS综合征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免疫保护率超过80%。免疫期可达4个月,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有良好免疫效果,该疫苗克服了国外同类病毒疫苗价格高、病毒易返强、效果不确实等问题。2011年,JXA1株与另外两种弱毒苗(HuN4-F112株和TJM-F92株)取得国家新兽药证书。2015 年广东永顺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株)取得国家新兽药证书,(GDr180株)的上市对于目前蓝耳疫苗市场是一个有力的补充,GDr180株蓝耳苗采用Marc-145细胞传180代致弱,从众多毒株中筛选获得一株高度致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疫苗株(GDr180株)。 3、蓝耳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具有安全、不存在散毒和造成新疫源的危险,也不能返强,便于贮存和运输,且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不敏感,具有较长的免疫保护等优点,缺点是免疫剂量大、免疫次数多、免疫空白期长(5周左右),因而不适合仔猪免疫,对异源毒株免疫效果不理想,难以控制和根除PRRSV在猪场存在和流行,对清除PRRSV感染的巨噬细胞无能为力。 目前国内中监所有记录的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的企业仅有一家(见表)。另还有一种灭活苗(NVDC-JXA1株)在中监所数据库中没有记录,其产品批准文号一般显示农医药便函,主要出现在政府采购苗目录中。 4、如何选择蓝耳苗?

2017年动物疫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7年动物疫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投资摘要: ■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动物疫病,会造成妊娠母猪的流产、死胎,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等,急性型发病母猪和仔猪的综合死亡率在 40%以上,慢性型发病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死亡率很低。目前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主要呈现慢性型发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退出强免,预计前期行业竞争加剧,中后期行业容量快速扩张。1)行业容量:根据中国动物保健调研,2015 年猪蓝耳疫苗市场规模约为 11.5 亿,其中市场苗 6.2 亿、政府招采苗 5.3 亿。2)渗透率:以出栏量统计,预计市场苗覆盖约 8000 万头生猪(约 10%渗透率),政府招采苗覆盖约 4.8 亿头生猪(约 60%渗透率)。大规模养殖户为市场苗的主要客户。3)市场空间:据我们初步预估,在目前规模化养殖户存栏下,猪蓝耳市场苗空间约 24 亿元,是当前市场苗市场规模的4 倍左右。当前养殖规模化提速和规模化养殖户的加速补栏,预计猪蓝耳市场苗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4)竞争格局: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2011 年以后获得猪蓝耳疫苗生产资格的国内企业有 28 家、国外企业只有 1 家,共计 29 家企业。哈尔滨维科、中牧股份、海利生物、普莱柯、勃林格占据市场的绝大份额,其中哈尔滨维科和中牧股份产品种类最多且是国内第一批猪蓝耳疫苗生产企业,实力雄厚,竞争力强。 ■猪蓝耳疫苗退出强免,短期影响销量,中长期强力扩容。由于招采苗和市场苗价格差距大,散户养殖户在猪蓝耳疫苗退出强免后可能选择不进行或者不全部进行免疫,目前我国养殖户中散户仍占较大比重,预计在退出强免的短期内,猪蓝耳疫苗的市场规模会有所紧缩;但是随着依赖招采苗为生的中小企业等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注重研发和疫苗品质的龙头企业将在这轮洗牌中充分受益,扩大市场份额,预计中长期猪蓝耳疫苗会在以品质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快速扩张,实现高速增长。 ■规模养殖势不可挡,市场苗覆盖率预计不断提高!我国规模化养殖进程在不断加快,根据我们草根调研,本轮补栏周期,补栏结构差异明显,大规模养殖户补栏积极,扩大规模;中等规模较为谨慎,维持规模为主;小养殖户以补栏仔猪为主,且因环保因素小养殖户加速退出市场。根据动物保健调研,规模化养殖猪场使用蓝耳市场苗比例超过

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贵州省黔南州2013年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水平监测犹银俊1倪兴维 1 罗齐英2王兴辉 3 李洁3董保豫1* (1 贵州省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558000 2贵州省三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三都558100 3贵州省都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558000) 作者简介:犹银俊(1982-),女,大学本科,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诊断和检测工作。* 通讯作者:董保豫(1963-),男,大学本科,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免疫水平情况。[方法]于2013年对贵州省黔南州12县(市)1390个场(户)猪群随机采集6887份血样, 应用 ELISA 方法对全州的猪群致病性蓝耳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受检的1390猪场(户)6887份血清中, 抗体合格数5796份, 总体合格率84.2%,其中种畜场72.1%,商品场88.7%,散养户80.4%。[结论]该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黔南州蓝耳抗体免疫状况较好,有效的控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关键词:黔南州; 猪蓝耳病; 抗体水平监测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A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 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变 异株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黔南州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了强制免疫措施,从而确保应免密度达100%,保证免疫质量,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疫情的发生。为了解黔南州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知识问答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知识问答 当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猪的免疫功能低下,也可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沙门氏菌病等疫病,在临床容易造成误诊。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 1. 什么是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2. 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病吗?它的历史及危害如何? 答:猪蓝耳病已发现30余年了,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次爆发。最初人们不能确定其病因,故此一度被称为“神秘病”。1991年荷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LV”病毒株,欧盟提议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国际兽医组织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PRRS病毒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种,分别以1991荷兰分离的LV和1992年美国分离的VR-2332为代表毒株。 1996年郭宝清等专家首次从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我国存在本病。此后,该病蔓延至全国各省市,先后有十余省市报道过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且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目前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流行的主要猪病之一,主要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大量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 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发生变异? 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65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35nm。 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依据血清学及基因序列分析将PRRSV分为两种基本基因型,以LV型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VR2332为代表的北美洲型,两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约为60%。通过序列分析显示,美洲型毒株间的变异明显大于欧洲型毒株间的变异。PRRSV在猪体内持续感染过程中,会出现病毒亚种或亚群。 国外的研究表明,同一基因型的PRRSV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特别是在基因组

高致病性蓝耳病保健治疗方案

高致病性蓝耳病保健治疗方案 A兽医发表于 2007-6-23 8:46:59 高致病性蓝耳病保健治疗方案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 RRSV)、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病毒(ADV)、猪圆环病毒2型(PCV-II)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的混合感染。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该病毒不感染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007年4月,农业部正式确定本次疫情为“高致病性蓝耳病” 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方案: 一.未发病的预防方案: 1.饲料拌料:富克(20%替米考星)400克+ 贝齐(聚肌胞粉)2 00克拌料一吨饲料。 咳喘素500克+ 疫肽诺1Kg + 贝齐(聚肌胞粉)2 00克拌料一吨饲料 2.饮水:博维(植物血凝素)100克兑水1000斤水,自由饮水。 或加500克电解多维。 二.发病初期治疗: 1.肽能(转移因子)+ 猪瘟高免血清各一针, 2.功臣百疫克(头孢噻呋钠)+ 速能(黄芪多糖)+ 氨基比林一 针。 3.饮水:博维(植物血凝素)100克兑水1000斤水,自由饮水。 或加500克电解多维。 如果有继发感染可以用福疫解(磺胺六甲)针剂注射。 4. 饲料拌料:富克(20%替米考星)400克+ 贝齐(聚肌胞粉)20 0克拌料一吨饲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