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镇人民政府基层办公楼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镇人民政府基层办公楼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镇人民政府基层办公楼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建设性质 (1)

1.3建设单位 (1)

1.4项目编制依据 (1)

1.5项目研究范围 (1)

1.6项目建设地址 (2)

1.7项目建设内容与规划 (2)

1.8项目建设周期 (2)

1.9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 (2)

1.10社会效益 (3)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5)

2.1项目背景 (5)

2.2项目提出 (7)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3)

3.1 项目选址分析 (13)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4)

第四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6)

4.1规划设计知道思想 (16)

4.2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16)

4.3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7)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18)

5.1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8)

5.2主体工程建设方案 (18)

5.3公用设施方案 (21)

第六章项目节能节水措施 (26)

6.1项目能耗分析 (26)

6.2节能措施 (28)

6.3节水措施 (30)

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33)

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3)

7.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35)

7.3环境影响评价 (36)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8)

8.1编制依据 (38)

8.2项目建设期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39)

8.3项目运营其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40)

8.4消防措施 (41)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42)

9.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 (42)

9.2项目运营期组织管理 (43)

9.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3)

9.4项目实施进度表 (44)

第十章项目招标 (45)

10.1招标原则 (45)

10.2招标范围 (45)

10.3招标方式 (45)

10.4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程序 (46)

第十一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

11.1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48)

11.2其他工程费用和取费标准 (48)

11.3投资估算 (49)

11.4资金来源 (51)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 (51)

12.1 社会效益分析 (51)

12.2社会风险分析 (52)

12.3社会评价结论 (52)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3)

13.1结论 (53)

13.2建议 (53)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XX县XX镇人民政府基层政权建设项目

1.2建设性质

新建

1.3建设单位

XX县XX镇人民政府

1.4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

2、《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 号文件)》;

3、《中XX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是四号);

4、《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陕建发【2008】73号);

5、《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5项目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是根据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

行性研究指南》(2002)所确定的,并结合XX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包括对建设地址、建设条件的分析、项目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能源节约措施、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提出论证结论,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1.6项目建设地址

XX县XX街道。

1.7项目建设内容与规划

项目拟建办公楼一幢,总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

1.8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拟定建设周期:12个月。

1.9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

1.9.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60.00万元,(详见附表: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其中:第一部分工程直接费用720.02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1.88万元;第三部分基本预备费48.10万元。

1.9.2资金来源

本次项目总投资为860.00万元,资金来源为XX镇人民政府自筹53万元,申请基层政权建设转移支付资金807万元。

1.10社会效益

在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质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因现有办公场地分散导致办公效率低等给人民带来极大不变,影响政府职能发挥等一系列问题,提出XX县XX镇人民政府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其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扭转XX镇人民政府办公房空间组织均衡性不足等被动局面,及不能适应现代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本项目建成后能够改善XX镇人民政府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助于稳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推进XX镇“工业大镇、蔬菜名镇、商贸重镇、示范强镇”的建设步伐,有利于进一步发挥XX镇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加快XX镇示范镇建设;

(3)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改善XX县XX镇城镇面貌,同时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XX镇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促使社会公共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有利于构架和谐社会建设。1.11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本项目抓住国家为加强城市街道和社区组织建设工作的机

遇,争取陕西省基层政权建设资金用于XX县杏林镇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对于解决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发挥巨大的作用;

(2)XX县XX镇基层政权建设项目选址合理,交通便利,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配套条件可靠,建设方案符合本地规划要求,布局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社会效益显著。

因此,本项目建设已具备启动条件,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背景

2.1.1XX县概况

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关中东部、渭河南岸,南跨秦岭山脉的XX山山地,北居渭河之南的丰腴平原,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o12′27′′至34o36′27′′,东经109o36′至110o2′48′′。XX县东接XX阴市,西邻渭南市政府驻地临渭区25公里,南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邻渭河与大荔县相望,XX县国土面积约为11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为41.2万亩,是国务院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西安一小时交通圈”。

2、行政区划

XX县现辖10镇:XX州镇、杏林镇、赤水镇、高塘镇、大明镇、XX镇、莲花寺镇、柳枝镇、下庙镇、金堆镇。

3、地形地貌

XX县境内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斜,高差较大,地貌分区明显,类型复杂多样。南部为地势陡峻的秦岭山脉,占全县总面积的59.9%;北部为渭河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21%;西南为黄土态塬,占全县总面积的12.8%;中部为山前冲击扇和夹槽地带,占全县面积的6.3%。全县海拔最高处为草链岭2646m,最低为

334m,相对高差达2312m,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

4、水文条件

XX县境内河流密布,有较大支流十条,总流域面积1105.2km2。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达3.3亿立方米,其中冷流水2亿立方米。境内气候、水质等非常适合开展水产养殖,特别适合开展大鲵、虹鳟等冷流水水生动物养殖。境内可开发利用进行水产养殖的荒水荒滩达10000余亩。

5、资源状况

(1)农业资源

XX县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马铃薯、山药、大葱、番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种蔬菜通过西安市场检测认证。

(2)矿产资源

XX县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品种多,储藏有金、银、铜、铁、钼、石英石、大理石、花岗石等矿产27种,矿床、矿点60余处。XX县享有“中国钼业之都”美誉,钼储量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钼资源矿石量达14亿吨,钼金属128万吨,是世界六大钼矿床之一。XX县的钼产品85%以上出口,年可出口创汇8.5亿美元,出口创汇占到陕西的1/5,占世界钼冶金炉料市场的6%~10%,产品遍布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南非、澳大利亚、印度等世界各地。

(3)旅游资源

XX县处于“西安—临潼—XX山”旅游热线上,被誉为“陕西九

寨沟”的国家级少XX山森林公园,是陕西东部最大的山谷型自然风光休闲渡假旅游胜地和养生福地。位于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的元君庙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渭XX起义革命旧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东部唯一的红色旅游圣地。

2.1.2XX镇概况

XX镇是陕西省XX县辖镇。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总面积48.2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23个行政村, 12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17.78公顷,林地面积384.76公顷,以农业生产为主,二、三产业为副。主要土特产有草莓、大蒜、韭菜、地膜洋芋、樱桃西红柿等。农产以小麦、玉米为主。境内以陕化集团为龙头的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以砸石制砖等企业为后起之秀,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陇海铁路和301国道穿境而过。乡镇企业以化工、建材、运输、建筑为主。境内有陕西省化肥厂等大型企业,为XX县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2.2项目提出

2.2.1项目提出的现实基础

按照陕西省委、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都市圈、发展关中都市群”的要求,“十二五”期间,XX镇将以镇区为中心,全力推进示范镇建设,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切入点,围绕“创先争优建设老区、可持续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全力打造“工业大镇、蔬菜名镇、商贸重镇、

示范强镇”。

XX镇作为XX的最高行政机关,具有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做好多方面关系协调等职能,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地,处于改革的前沿,直接面对全镇人民群众,是XX镇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领导中心、指挥中心和服务中心。但随着XX镇经济突飞猛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现有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目前,由于政府用房建设年代较早,并且均为砖混结构,安全性不足,同时部门科室较为分散,不能满足及时高效的沟通和联系等工作职能需求,给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带来很多不便,不符合示范镇建设规划中区域空间组织的均衡性原则。

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改善XX镇人民政府办公环境,提升政府形象,巩固政府管理成果,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区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2.2项目提出的政策依据

在项目提出的现实基础上,本项目主要依据渭南市和XX县“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等指导思想,提出了本项目迁建意见。

1、《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了《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积极做好省直管县、扩权强镇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树立群众观点,改进工作方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更多更好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内容。

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15日,XX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加快城镇群建设,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建设规划,实施标准化配套建设。重点发展XX、赤水、高塘、柳枝等5个重点镇,建设赤水、高塘等一批人口规模5万人左右的经济强镇。增加现代化管理手段,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实施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等内容。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是提高基础设施和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前,XX镇人民政府用房空间组织均衡性不足,不符合XX镇整体规划要求、功能定位与城镇发展不匹配,已不能适应现代行政管理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改善

XX镇人民政府的基础设施条件,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质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2.3.2项目建设是提升XX镇示范镇建设的重要体现

XX镇是省市规划建设的示范镇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渭南市建设局立足实际,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指导思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积极合理规划一批,重点建设一批,加快发展一批,使小城镇建设步伐稳步推进。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发挥XX 镇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有力的政府引导和推进服务体系,从而通过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形成小城镇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XX镇示范镇建设步伐。

2.3.3项目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项目觉得建设,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升XX镇政府办公效能和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建设服务型的现代化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

2.3.4项目建设是完善城镇功能和提升城镇形象的重要工程

现代化的文明城镇需要现代化的服务设施,XX镇人民政府作为XX镇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领导中心、指挥中心和服务中心,是XX镇及周边地区现代化文明的象征。伴随着XX镇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发展迅速、人口增长较快,与目前XX镇人民政府建设用房年代久远现状严重不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XX镇人民政府建设用房现状,提高示范镇的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全力打造“工业大镇、蔬菜名镇、商贸重镇、示范强镇”,给城镇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3.5项目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对于XX镇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条件,健全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2.3.6项目建设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点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

必然要求。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XX镇政府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在提高经济发展总量水平的同时,保障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使社会公共服务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的水平,形成XX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良好格局。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 项目选址分析

本项目选址应按照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建设、逐步改善的原则进行建设选址,做到功能齐全、经济适用,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符合城镇规划要求:项目选址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筑造型、建设内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符合国家有关节能环保、消防安全、抗震及无障碍设计等规定。

2、坚持经济性原则:项目选址应按照建设等级、面积指标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城镇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提高经济投资效益。

3、满足市政设施配套要求:项目选址应确保交通、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严禁在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或危及安全的地区建设,与各种污染、易燃危险品、高压电线和无线电干扰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1.2 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建设地址位于XX县XX街道,地处全镇人口密集区,周围环境优美。根据《XX镇2011-2030总体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城镇公共设施完善,给排水、供热、供电、通讯等供应充足可靠;场地交通道路通行便利。项目所在地地质结构良好,不存在地震断裂

带、滑坡体、泥石流及洪水出泄口等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隐患因素,周边无污染源及易燃易爆隐患。因此,本项目选址具备可行性。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 气候气象条件

XX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境内又有山地、平原、台塬三大地貌,在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共同影响下造成复杂的气候条件。XX 县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干燥寒冷;春季降水递增,由于冷暖气团交替出现,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差较大,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等现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易有阵雨、大风,但由于冷空气路径不同及地形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秋季转为暖湿气团与干冷气团的交替期,初秋多连阴雨,晚秋为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全县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为168天至230天,每年日照时数2219.9小时,日照率为50%,平均降水量为593.1毫米。

3.2.2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拟建设地址的地质结构良好,不存在地震断裂带、滑坡体、泥石流及洪水出泄口等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隐患因素。XX镇位于XX 县县城的西南部,根据《XX镇2011-2030总体规划》,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属行政、商业、居住、文化娱乐体育、教育科研用地范围,区域内周边不存在物理、化学等污染企业或污染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