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附录D消能减震加固

D.1 一般规定

D.1.1本章适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底层、单层厂房等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 、《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关于消能减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D.1.2消能器可直接布置于既有建筑内部,当在既有建筑内部不便于设置消能器时,可采用附加框架设置消能器进行加固。

D.1.3消能器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器宜设置在层间相对位移或相对速度较大的位置。消能器的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

D.1.4 消能器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支撑型、墙型、柱型、门架型或腋撑型等,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消能器的类型合理选择安装形式及连接构造。

D.1.5 A类既有建筑抗震构造可按《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2018第

6.3.6条规定采用;B类和C类既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结构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国家现行标准限值的1/2 时,既有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可按抗震等级降低一级且不低于6度考虑。

D.1.6当结构加固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既有建筑设防目标的实际需求,分别确定消能器、连接消能器部件和附加框架的性能目标。

D.1.7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仍需加固的结构构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的方法进行加固。

D.2加固方法

D.2.1钢筋混凝土房屋可采用下列消能减震加固方法:

1房屋刚度不足、刚度不均匀或扭转效应明显时,宜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2当房屋刚度足够,但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足或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时,

宜增设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3单跨框架,宜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并在必要时加强楼盖和屋盖的整体性。

D.2.2底层框架房屋可采用下列消能减震加固方法:

1底层为单跨框架、底层刚度较弱或扭转效应明显时,宜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2底层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屈曲约束支撑或刚度较大的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D.2.3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和单层钢结构厂房可采用以下消能减震加固方法:

1厂房柱间支撑布置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2厂房扭转较大、纵向刚度不足时,可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或采用较大刚度的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替换既有柱间支撑。当既有柱间支撑替换为较大刚度的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对预埋件、连接件进行抗震承载力校核。当预埋件、连接件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局部加固,或采用附加框架设置消能器以保证消能器正常工作。

3厂房排架柱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或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或增设附加框架并设置消能器进行加固。

D.3 加固设计

D.3.1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地震作用应按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进行计算。消能减震加固后结构应进行抗震变形验算,加固后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要求。

D.3.2消能减震技术加固的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应根据结构所处的状态选择以下方法。

1当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消能器处于线性工作状态时,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法。

2当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而消能器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时,可将消能

器进行等效线性化,采用附加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宜采用主体结构弹性、消能器非线性的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分析。

3当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应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D.3.3 消能减震技术加固的结构的抗震计算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根据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总刚度确定,总刚度应包括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的有效刚度。

2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总阻尼比应包括结构黏滞阻尼比和消能器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总阻尼比应分别计算。

3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应包括结构恢复力模型和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宜采用经过试验验证、较为成熟的模型,应能正确反映消能部件对主体结构刚度和阻尼的贡献。

D.3.4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移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支墩、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部件时,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3/2/≤??sy py u u (D.3.4-1)

式中:py u ?——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其中连接消能器

部件应保持弹性状态;

sy u ?——设置消能器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位移(m )。

2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的总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v t max d u ?[]γ/ (D.3.4-2)

式中:v t ——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总厚度(m );

max d u ?——沿消能方向消能器的最大可能位移(m );

[]γ——黏弹性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变。

3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支墩、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应按下式计算:

b K ≥()1/6T πD C (D.3.4-3)

式中:b K ——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方向的刚度(kN/m );

D C ——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kN/(m·s )];

1T ——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s )。

4消能部件的屈服起始位移、屈服承载力按对应的材料性能标准值确定,消能器的屈服起始位移应计入连接消能器部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间隙。判断消能部件是否达到屈服时,按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作用效应。

5消能器的极限位移、速度与承载力应符合下述要求:

1)消能器极限位移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位移的 1.2 倍;

2)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消能器的极限速度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速度的1.2 倍,且消能部件应满足在此极限速度下的承载力要求。

D.3.5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和非线性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及相应的连接消能器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可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确定。

2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计算:

a ξ=∑j

cj W /()s W π4 (D.3.5-1)

式中:a ξ——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附加等效阻尼比;

cj W ——第 j 个消能器在结构预期层间位移Δuj 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

的能量(kN·m );

s W ——消能减震加固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kN·m );

当消能部件在结构上分布较均匀,且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小于20%时,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也可采用强行解耦方法确定。

3不计及扭转影响时,消能减震加固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可按下式计算:

s W =∑i F i u /2 (D.3.5-2)

式中:i F ——质点i 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

i u ——质点i 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位移(m )。

4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所往复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计算:

cj w =()

12/2T πj C j θ2cos 2

j u ? (D.3.5-3)

式中:1T ——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s ); j C ——第 j 个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kN/(m·s )];

j θ——第 j 个消能器的消能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o);

2j u ?——第 j 个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m )

。 当消能器的阻尼系数和有效刚度与结构振动周期有关时,可取相应于消能减震加固结构基本周期的值。

5位移相关型消能器、非线性黏滞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计算:

cj W =j A (D.3.5-4)

式中:j A ——第 j 个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位移Δuj 时的面积(kN·m )。 消能器的有效刚度可取消能器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j u ?时的割线刚度。

6消能部件的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参数应与同一地震水准下结构性能相协调。

D.3.6连接消能器的结构构件的抗震验算要考虑消能器的出力特点对结构及节点的影响,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消能器的构件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应考虑消能器对结构的作用。 2连接消能器的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能保证消能器正常工作。

3消能部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或焊接连接时,连接消能器的结构节点部位组合弯矩设计值应考虑连接器连接部件端部的附加弯矩。

4连接消能器的结构节点和构件应进行消能器极限位移和极限速度下的消能器引起的阻尼力作用下的截面验算,并应满足抗剪不屈服的要求。

5当消能器的轴线与其连接的结构构件的轴线有偏差时,结构构件截面验算应考虑相应的附加弯矩。

D.3.7附加框架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为设置消能器而单独新建附加框架,其截面组合内力包括附加框架自重和地震作用下所分担的内力,构件截面抗震验算、节点核心区抗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

2设置消能器的附加框架与既有结构的后锚固抗剪键的抗剪验算,应能保证消能器达到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时附加框架与既有结构之间有效连接。抗剪键的设计应考虑群锚效应,梁上群锚可按开裂混凝土考虑,柱上群锚可按不开裂混凝土考虑,具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规定。

3附加框架的抗震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

4附加框架内连接消能器的结构构件的抗震验算应符合本导则第D.3.6条的规定。

D.3.8连接消能器部件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消能器部件,应符合钢构件连接、钢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钢与钢管混凝土构件连接构造的规定。

2连接消能器部件的作用力取值应不小于消能器在设计位移或设计速度下对应阻尼力的1.2倍。

3在消能器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对应阻尼力作用下,连接消能器部件应避免出现整体或局部失稳,连接消能器部件中的支撑、墙、框架、支墩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3.9消能器与既有建筑之间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能支撑与既有建筑的连接可采用对穿式连接(见图D.3.9-1)和外包式直连(见图D.3.9-2)。

2连接消能器部件中的锚板、锚栓、节点板、连接件、预埋件等连接构造在消能器设计承载力范围内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应出现平面外失稳、局部屈曲、开焊、滑脱、滑移或拨出破坏等。

3连接消能器的连接件、预埋件及全部连接消能器部件要求受力明确,设计可靠,构造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等的规定。

A-既有框架柱;B-既有框架梁;1—背板;2—对穿螺杆;3—柱锚板;4—梁锚板;5—侧板;6—对穿螺

杆,穿楼板与钢板焊接;7—加劲肋

图D.3.9-1 柱对穿式直连示意图

A-既有框架柱;B-既有框架梁;1—背板;2—侧板;3—柱锚板;4—梁锚板;5-锚栓;6—对穿螺杆,

穿楼板焊接;7-加劲肋。

图D.3.9-2 柱外包式直连示意图

D.3.10附加框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附加框架宜采用钢框架或现浇混凝土框架。

2现浇混凝土附加框架与既有建筑可采用贯穿螺栓连接或采用后锚固抗剪键

连接,连接区域宜避开节点核心区,与附加框架相连的既有结构构件表面应凿毛。抗剪键锚筋应在附加框架内设置拉结弯钩或其它可靠拉结措施。

3 后锚固抗剪键可采用后锚固扩底型机械锚栓或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连接,或后锚固锚栓+钢筋混凝土抗剪键连接等形式。

4附加框架与消能器采用连接消能器部件进行连接,按本导则相关规定执行。

5附加框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时,其抗震构造应满足相同抗震等级的新建混凝土框架的要求,内部箍筋宜通高(跨)加密。

6附加框架采用钢结构时,钢框架与既有结构构件宜采用后锚固抗剪键连接,并应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

7附加框架宜上下连通设置,宜设置基础,或与既有建筑基础连为整体。上下连通设置的附加框架可承受竖向连续分布的消能器所产生的内力。

8后锚固抗剪键的施工应考虑附加框架自重变形的影响。

9附加框架施工宜在既有结构构件或节点的加固完成后进行。

附录E 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设计说明-110410

抗震加固设计说明、图纸、预算相关内容 1 设计说明 1.1 设计依据(抗震加固部分) (1)、通信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2005); (2)、通信行业标准《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 5054-2010); (3)、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YD 5060-2010); (4)、通信行业标准《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YD/T 5026-2005);…… 本工程涉及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条款如下: 提醒:对于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若没有2000mm以上的架式设备,请删除5.1.1~5.1.4;如果没有台式设备请删除5.2.2;如果没有自立式设备请删除 5.3.1~5.3.2;若是地震设防烈度低于7度(含7度)请删除 6.1.2;如果没有蓄电池组请删除 6.5.1。 1.2 设计说明(抗震加固部分) 本期设备机房按照规范YD5054-2010《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采用标准设防类(丙类)设防要求。本期通信设备的抗震设防措施根据如下表×-1“本期工程抗震措施抗震设防烈度表”所示: 表×-1本期工程抗震措施抗震设防烈度表

提醒:1、机房应依据“YD5054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属于何种抗震类别建筑及抗震设防要求,一般来说:国际局属于特殊设防类(甲类),省中心、本地网枢纽楼、客服中心等属于重点设防类(乙类),基站、接入网、模块局等属于标准设防类(丙类);2、全国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见“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传输、接入、服务器网关、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修改设备累)主要设备,应当经过电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抗震性能检测,未获得工信部颁发的通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设备加固安装必须满足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本期设备安装的抗震类型如表×-2本期工程设备抗震类型表所示,应按照抗震设计规范对应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施工单位也可参照厂家提供的设备抗震安装图纸进行施工。 表×-2本期工程设备抗震类型表 提醒:各类设备的定义可参考“YD5059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若本单项没有部分设备类型,可取消相应行。 1.2.1 架式电信设备抗震措施 提醒:1、若本单项没有新增2000mm以上的架式设备,可取消本节;2、本节内容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抗震烈度及机房抗震类别选择相应措施。 架式电信设备顶部安装应采取由上梁、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旁侧撑铁和斜撑组成的加固联结加。构件之间应按有关规定联结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电信设备顶部应与列架上梁加固。对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必须用抗震夹板或螺栓加固。

建筑加固改造相关规范一览表

1、《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 2、《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3、《框架结构加固与修复》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 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5) 地基与基础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主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03137-200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0399-98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OB50156-2002

11G329《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系列图集编制要点

按照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结合汶川、玉树等地区的地震灾害分析,对原G329系列图集进行修编,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延伸,供工程直接选用。 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在03G329-1的基础上,按照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进行修编,是对规范内容的延伸。该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A级高度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详图,还提供部分错层、转换层等结构构造做法。设计师可根据设计需要在图集中查阅相关设计规定并直接选用相关的抗震构造详图,施工单位按图进行施工。本图集图文并茂,还提供了一些方便设计人员查找使用的表格,清楚明了,方便使用。 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七章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详细全面的阐释,对原04G329- 2(单层砌体房屋)、04G329-3(砖墙楼房)、04G329-4(小砌块墙楼房)、04G329-6(局部框架房屋)内容进行整合修订。该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的多层砖砌体房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承重的多层小砌块房屋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11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04G329-8进行修编。该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的一般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m),钢柱单层工业厂房(柱距6~9m),不包括轻钢结构厂房。主要内容有钢筋混凝土柱箍筋加密区段、屋架与柱的连接、柱间支撑及节点、屋面板的拉结、墙梁与柱的连接、圈梁、维护墙的拉结。增加了钢结构连接节点、圈梁做法等内容。可与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钢屋架、混凝土屋架、屋面梁、柱间支撑、钢筋混凝土柱、抗风柱等)配套使用。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编号: __________ 发包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工程抗震加固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工程翩 1.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程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房屋鉴定报告文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承包范围:根据经审查确认的抗震加固设计施工图纸明确的工程范围。 二.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______ 天(合理工期)。 开工日期:以发包人发出的开工令或发包人认可承包人的开工报告时间为准。 三,质量标准 按抗震加固施工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验收,质量合格。 合同金额人民币(大写):________ 元(¥ :_______ 元)。

抗震加固方案

1、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设计的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设计图。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北京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文件和标准。 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6、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文件。 17、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1、工程名称: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 2、工程地点:

3、建筑地区特点: (1)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0.000标高。 (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 4、工程概况: (1)现状:本次投标工程为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维修改造工程。 物理楼为1950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L”型,建筑面积为4800m2,南北向长29.44 m,东西向长87.09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现浇楼板、屋面板,共4层,局部为5层。首层层高为3.8 m,二、三层层高为3.6 m,四层层高为3.8 m,5层层高为3.85 m,总高为18.65 m。 数学楼为1954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L”型,建筑面积为6202m2,南北向长25.79 m,东西向长86.48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共4层。坡屋面,一至三层层高为4.0 m,顶层屋架下弦标高为16.16 m,总高为21.51 m。 (2)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 物理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原有两道变形缝(7、8轴及14、15轴)两侧的墙体及18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 厚钢筋混凝土,同时在4和17轴的纵墙上靠近顶板位置(距顶板小于100 mm)用Ф20钢筋设置横向钢锚杆一道。 数学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

浅谈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和方法

浅谈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和方法 摘要:目前国内外地震频繁发生,抗震加固改造技术越来越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地震加固改造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加固方法。关键词:抗震加固;加固程序;加固技术;改造 Abstract:Earthquakes often occur at home and abroad, seismic strengthening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relevant researchers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eismic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nd the concrete reinforcement method in details. Keywords: seismic reinforcement;reinforcement program;reinforcement 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0、引言 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并且很明显暴露出我国的房屋建筑在抗震方面的薄弱,使得工程人员不得不更加深入的研究抗震加固改造技术。目前,我国既有建筑总计有436.5亿平方米,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建筑抗震水平均没有达到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有些设防烈度较低甚至没有设防的既有房屋则应进行抗震鉴定,并采取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十分重要。 1、房屋抗震加固的一般程序 总结不同的工程实际,一般建筑结构维修加固的程序如下:抗震性能鉴定→抗震加固设计→抗震加固施工图审查→抗震加固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验收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维修加固改造不走弯路,避免漏项,制定合理的方案,取得较好的效益。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摘要: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频繁的地震灾害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本文将介绍日本建筑抗震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同样是地震重灾国的我国,提供借鉴,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思考。 关键词:耐震,减振,免震,强震观测,振动台 0引言 据我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月3日4时20分,在智利中部发生7.1级地震。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地震一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地震重灾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1]如图1、2所示。然而,频繁的地震灾害,却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仅占世界的9%(中国却占约30%)。由此可见,日本抗震技术体系的先进与完善。 图1 全球地震分布图2 日本周边发生过的地震 1.日本的地理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由于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2.日本建筑抗震发展历史 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很早日本就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早在一百多年前,1891年浓尾大地震砖结构建筑被毁严重时,就开始探讨采取什么措施,来抵御地震破坏。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近似分析地震动影响的静力计算法。日本从美国引进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后,不久,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佐野利器于1914年发表了《家屋抗震结构论》。首先提出了“抗震结构”的概念,并创造性提出了用“静态”的水平力,代替“动态”的地震力的“度震法”,来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为现代结构抗震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抗震加固方案

1、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设计的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设计图。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北京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文件和标准。 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6、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文件。 17、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1、工程名称: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 2、工程地点: 3、建筑地区特点:

(1)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士0.000标高。 (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8度,皿类场地。 4、工程概况: (1)现状:本次投标工程为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维修改造工程。 物理楼为1950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 L”型,建筑面积为4800吊,南北向长29.44 m,东西向长87.09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现浇楼板、屋面板,共4 层,局部为5 层。首层层高为3.8 m,二、三层层高为3.6 m,四层层高为3.8 m , 5层层高为3.85 m,总高为18.65 m。 数学楼为1954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 L”型,建筑面积为6202m,南北向长25.79 m,东西向长86.48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共4层。坡屋面,一至三层层高为4.0 m,顶层屋架下弦标高为16.16 m,总高为21.51 m。 (2)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 物理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原有两道变形缝( 7、8轴及14、15轴)两侧的墙体及18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同时在4和17轴的纵墙上靠近顶板位置 (距顶板小于100 mm) 用①20钢筋设置横向钢锚杆一道。 数学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 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5 轴和15 轴东侧墙体及19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加固板墙,同时在7、8 和17轴的纵墙上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讲义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 2011-10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的编制起源于1977年,当时编号为CG329,我院负责 编制民用框架及剪力墙结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负责砖墙房屋、局部框架砖房、砖排架房屋、钢筋混凝土排架房屋.本图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规范不断更新,CG329图集也不断更新,历次版本号为1977年CG329、1984年CG329、1994年94G329、1997年97G329 、2003年03G329及本次2011年的11G329, 2.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部分编号为 11G329-1,本图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聘请了国内部分抗震、混凝土结构及高层建筑方面的专家对本图集进行审查; 3. 本图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 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包括民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及筒体结构。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按页次1-4表3确定。 4. 本图集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不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中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图集不包含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构造。 对于超过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也可结合有关超限措施,按不同抗震等级参照本图集使用。 5. 在本图集的编制过程中,基本保留了03G329-1图集的格式及内容,取消了原 图集中整浇装配式梁柱构造及内浇外挂复合外墙板的构造,同时补充完善了部分内容(如框架梁加腋做法、剪力墙结构的部分构造); 6. 本图集编制的依据是新版《抗规》、《砼规范》及《高规》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勘误 第1-2页表1注5. 甲、乙类建筑或及Ⅲ、Ⅳ类场地且设计基本烈度为0.15g和 0.3g的丙。。。。。。 第1-58页 6.1 柱轴压比(见表4、表5) 6.2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见表5)、表编号应移至表名前 第2-5页左边柱纵筋在基础的锚固标注中,取消150标注。2-6~8页同 第2-7页图中间节点≥Labe应为≥Lae 第3-5页图左下的“注”中的到数第二行第一个字“当”字应删掉 第3-6页第8.7条取消()内的内容; 可增加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资料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CH-01-0802 四川省建设厅 制定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八年七月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工程抗震加固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房屋鉴定报告文号: 1.4 承包范围:根据经审查确认的抗震加固设计施工图纸明确的工程范围。 2.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天(合理工期)。 开工日期:以发包人发出的开工令或发包人认可承包人的开工报告时间为准。 3.质量标准 按抗震加固施工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验收,质量合格。 4.合同价款 合同金额(大写)元(人民币) ¥:元 5.发包人工作 5.1 开工前日内,向承包人提供需加固的建筑物原建筑结构竣工图份,经审查确认的抗震加固施工图份。清除影响施 -1-

工的障碍物,向承包人提供施工所需的水、电等接口,并说明使用注意事项。办理完毕施工依法所需的证件、批件。组织承包人和设计人进行图纸会审,并向承包人进行现场交底。 5.2 指派为发包人代表,代表发包人负责履行合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办理变更、签证、验收等事宜,接收承包人送达的结算、竣工资料和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 5.3 委托监理人对本加固工程进行工程监理,监理人任命为总监理工程师。其职责、监理内容、授予的权限在监理合同中明确,于开工前日内,将监理合同副本交承包人份。 5.4 委托造价咨询人对本加固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其职责、授予的权限在造价咨询合同中明确,于开工前日内,将造价咨询合同副本交承包人份。 5.5 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保卫、消防等工作,并承担相应费用。 6.承包人工作 6.1 参加发包人组织的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并经双方确认。承包人应根据加固施工图拟定施工方案交发包人签字同意后方可施工。 6.2 指派为该工程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代表承包人负责履行合同。严格按施工图组织施工,做好各项质量检查记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办理由承包人负责的各项事宜。 6.3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防火安全、施工噪音及环境保护等管理规定。 6.4 遵守现行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妥善保护好施工现场的设-2-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9.1 消能减震技术 9.1.1 技术内容 消能减震技术是将结构的某些构件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装设消能装置。在风或小震作用时,结构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当出现大风或大震作用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且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地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消能部件一般由消能器、连接支撑和其他连接构件等组成。 消能部件中的消能器(又称阻尼器)分为速度相关型如粘滞流体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墙、粘弹性阻尼墙;位移相关型如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和其它类型,如调频质量阻尼器(TMD)、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等。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体系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具有更高安全性、经济性和技术合理性。 9.1.2 技术指标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消能建筑技术规程》JGJ 297进行,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设计》09SG610-2,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的规定。 9.1.3 适用范围 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9.1.4 工程案例 江苏省宿迁市建设大厦、北京威盛大厦等新建工程,以及北京火车站、北京展览馆、西安长乐苑招商局广场4号楼等加固改造工程。

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 #$%&’—($$& ) 总则 )* $* ) 为使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 $* (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加固的设计。 )* $* % 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应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 #$)++ 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 进行可靠性鉴 定。当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或《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 进行抗震能力鉴定。 )* $* +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 术语、符号 (*) 术语 (* )* ) 已有结构加固-./012.301412 56 074-.412 -./89.8/0- 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 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 )* ( 原构件074-.412 -./89.8/0 :0:;0/ 实施加固前的原有构件。 (* )* % 重要构件4:<5/.=1. -./89.8/0 :0:;0/ 其自身失效将影响或危及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承重构件。 (* )* + 一般构件2010/=> -./89.8/0 :0:;0/ 其自身失效为孤立事件,不影响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承重构件。 (* )* # 增大截面加固法-./89.8/0 :0:;0/ -./012.301.412 ?4.3 /04165/90@ 9519/0.0

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

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 设防要点不可不知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建筑防灾减灾就是其中升级更新的一项内容。 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是建筑设计及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建造师责任的体现。为了让不同建筑工程在地震中都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损坏,建造师们应该发挥怎样的职责? 01、 一、抗震技术最新规范及标准: 10项新技术中关于抗震、加固技术的主要介绍包括以下内容。 1、消能减震技术: 【技术指标】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消能建筑技术规程》JGJ 297进行,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设计》09SG610-2,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的规定。 【适用范围】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2、建筑隔震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隔震技术后的上部结构地震作用一般可减小3~6倍,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类似于刚体平动。其地震反应很小,结构构件和内部设备都不会发生破坏或丧失正常的使用功能,在内部工作和生活的人员不仅不会遭受伤害,也不会感受到强烈的摇晃,强震发生后人员无需疏散,房屋无需修理或仅需一般修理,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避免非结构构件如设备、装修破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建筑隔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采用隔震技术结构体系的计算分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进行,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 118的规定。 【适用范围】建筑隔震技术一般应用于重要的建筑,一般指甲、乙类等特别重要的建筑;也可应用于有特殊性使用要求的建筑,传统抗震技术难以达到抗震要求的或有更高抗震要求的某些建筑,也可用于抗震性能不满足要求的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3、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技术指标】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的材料和设计计算及施工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加固技术规程》JGJ 337的要求;外包钢加固的设计计算和胶粘剂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图集及地方图集目录大全

第一部分:结构、建筑、市政、路桥GJBT图集系列 1 00(03)J202-1(GJBT-529-2002)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 2 00G101(GJBT-518-200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3 00G514(六)(GJBT-531-2001)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4 00J008-2(GJBT-368-2002) 抗震重力式挡土墙 5 00J008-3(GJBT-368-2002)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6 00J202-1(GJBT-529-2002) 坡屋面建筑构造 7 00J618(一) 中悬钢天窗 8 00J904-1(GJBT-528-2002) 智能化示范小区设计 9 00SJ008(二)(GJBT-368-2002) 抗震重力式挡土墙 10 00SJ202(GJBT-529-2000) 建筑坡屋面构造 11 00SJ904(一)(GJBT-528-2000) 智能化示范小区设计 12 01(03)J304(GJBT-552(03)-2003) 楼地面建筑构造 13 01J202-2(GJBT-551-2001) 坡屋面建筑构造(有檩) 14 01J304(GJBT-552-2001) 楼地面建筑构造 15 01J618(二)(GJBT-536-2001) 轻质新型钢天窗 16 01J925-1(GJBT-553-2001) 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17 01S519(GJBT-548-2001) 小型排水构筑物(替代93S217 88S238(一)~(四))图集 18 01SG515(GJBT-537-2001)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 19 01SG516(GJBT-538-2001) 轻型屋面钢天窗架(pdf4) 20 01SG519(GJBT-543-2001) 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21 01SG519(GJBT-543-2001) 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含04年修改】 22 01SJ606(GJBT-535-2001) 住宅门 23 01SJ913(GJBT-533-2001) 住宅厨房 24 01ZJ110-1(GJBT-550-2001) 瓷面纤维增强水泥墙板建筑构造 25 02(03)J401(GJBT-578-2002) 钢梯图集 26 02(04)SG518-1(GJBT-590(04)-200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2004年修改版) 27 02J003(GJBT-572-2002) 室外工程 28 02J003(GJBT-572-2002) 室外工程 29 02J102-1(GJBT-431-200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 30 02J102-2(GJBT-585-2002)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砖墙体建筑构造 31 02J121-1(GJBT-574-2002)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 32 02J301(GJBT-586-2002)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33 02J331(GJBT-584-2002) 地沟及盖板 34 02J401(GJBT-573(03)-2002) 钢梯【含03年修改】 35 02J401(GJBT-573-2002) 钢梯图集 36 02J404-1(GJBT-578-2002)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37 02J503-1(GJBT-588-2002) 常用建筑色 38 02J603-1(JSJT-247-2002) 7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 39 02J603-1(JSJT-248-2002) 60系列推拉铝合金窗 40 02J611-1(GJBT-466-2002) 钢、钢木大门 41 02J611-2(GJBT-575-2002) 轻质推拉钢大门 42 02J611-3(GJBT-274、459、460、385、489-2002) 压型钢板及夹心板大门 43 02J915(GJBT-589-2002) 公共建筑卫生间

现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

现有建筑物抗震分析及加固 摘要:文章结合国家最新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加固标准,分析了现有校舍存在的问题和抗震性能,简单介绍了抗震结构整体性抗震加固方法。通过某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结果,具体分析了校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固已建。最后结合鉴定结果,对底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墙体截面抗震验算及分析。 关键词:汶川地震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抗震设计 1 引言 在震惊中外的5.12 汶川地震中,因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偏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各界对密集场所建筑抗震设计的关注。国务院及教育部要求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其他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校舍,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所有中小学校、所有校舍的安全档案,确保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依据地震后新颁布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规定,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即不低于乙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抗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制定出抗震加固方案,及时改造加固。 据初步统计我国大量中小学教学楼采用砌体结构,特别是2001年以前建设的校舍,其中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目前的抗震设防要求。 2 现有校舍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汶川地震后中小学校舍的破坏情况以及对现有中小学校舍的勘探与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校舍存在的问题如下: 1.大部分中小学的学校建筑(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均建于80-90年代,因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1999]308 号文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 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 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外先进的 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 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 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材料、增大截 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 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 -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有关的附录。此外,还有 与各种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 锈技术等。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在 《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颁布。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 55 号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 610081;https://www.doczj.com/doc/898084512.html,/)。 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重 庆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上海加固行 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洋机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有限 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亨斯迈先进 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北京风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库力浦实业有限 公司、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台湾 安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GB50367 前言 本规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由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修订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主要规定的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有关的附录。此外,还有与各种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本规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容将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颁布。 本规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充实提高规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管理委员会(邮编:610081;.astcc./)。 本规主编单位: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大学、大学、大学、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东洋机械建筑工程、喜利得(中国)、慧鱼(太仓)建筑锚栓、中连结构胶、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风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库力浦实业、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凯华新技术工程、安固工程股份。 本规主要起草人: 梁坦王永维陆竹卿梁爽吴善能黄棠林文修卓尚木 古天纯贺曼罗倪士珠书禹莫群速侯发亮卜良桃屈文俊

加固工程设计说明

加固工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次加固维修工程为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联兴小学教学楼。 工程竣工时间为1995年,结构形式为砌体结构,原抗震防度6度、现抗震防烈度7度,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乙类。 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要求,本工程为A类建筑。根据甲方提供建筑及结构图纸及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提供的《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联兴小学教学楼工程检测报告》而做。 二、加固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各专业技术条件。 2、安庆市第一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校舍抗震鉴定报告》及安庆市建筑工程测试中心提供的《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联兴小学工程检测报告》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二类。 基础设计等级:丙类。 4、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0.40kN/m2 地面粗糙度:B类 (2)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Ⅱ类 场地特征周期:0.3S 5、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 《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本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2008版本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09DG619—1) 三、本工程设计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程序 采用“PKPM”进行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 四、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 部位活荷载kN/ m2 部位活荷载kN/ m2 楼梯间、走廊 2.5 不上人屋面0.5 教室 2.0 五、主要结构加固材料 1、本工程中的型钢及板材均采用Q235—B钢;钢筋:HPB235级钢(Q235)直径代号¢,HRB335级钢920M nSi)直径代号¢。 2、混凝土:本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见各单位说明。 3、修补砌体:±0.000以下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 4、植筋胶采用A级植筋胶,相关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的相关要求。 5、焊条:采用手工焊时二级钢Q345钢可采用E50焊条,一级钢Q235钢可采用E43焊条,采用埋弧自动焊时,选用的焊丝焊剂应与主体金属的强度相匹配;焊丝应符合现行行标准《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