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专业培训资料

xx有限公司

2007年3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1.4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第二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仪表

§2.1 概述

§2.2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2.3物位检测方法及仪表

§2.4流量检测方法及仪表

§2.5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3.1 概述

§3.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3.3 DDZ-Ⅲ型控制器

§3.4 执行器

§3.5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四章过程特性与数学模型

§4.1过程特性

§4.2 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5.2 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Ⅱ型和电动Ⅱ型)成为主流产品

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

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

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

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

自动化仪表:气动Ⅲ型和电动Ⅲ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工业PC机、

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

识别技术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

自动化仪表: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引起过程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上的

重大变革。现场仪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

数字过程控制系统。各种智能仪表、变送器、无纸纪录仪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控制

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石油化工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控制和其它高科技行业的控制领域。

三、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过程控制系统与其他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大多数被控过程都是以长期的或间歇形式运行,在密闭的设备中被控变量不断的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

2.被控过程的复杂性

过程控制涉及范围广:石化过程的精馏塔、反应器;热工过程的换热器、锅炉等。

被控对象较复杂:动态特性多为大惯性,大滞后形式,且具有非线性、分布参数和时变

特性。

3.控制方案的多样性

被控过程对象特性各异,工艺条件及要求不同,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非常丰富。

包括:常规PID控制、改进PID控制、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解耦控制;

为满足特定要求而开发的比值控制、均匀控制、选择性控制、推断控制;

新型控制系统,如模糊控制、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

四、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

1.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录

如:加热炉温度、压力检测

2.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自动信号系统:当工艺参数超出要求范围,自动发出声光信号

联锁保护系统:达到危险状态,打开安全阀或切断某些通路,必要时紧急停车

如:反应器温度、压力进入危险限时,加大冷却剂量或关闭进料阀

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自动操纵系统: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操作

如:合成氨造气车间煤气发生炉,按吹风、上吹、下吹、吹净等

步骤周期性地接通空气和水蒸汽

自动开停车系统:按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的投入运行或自动停车

4.自动控制系统:

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他们在受到外界扰

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的回到规定范围。(本书介绍的重点内容)§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利用自动控制装置构成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使这些工艺

参数能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

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或机器(被控过程) + 自动控制装置

(反应器、精馏塔、换热器、压力罐(控制器、执行器、测量元件及变送器)

储槽、加热炉、压缩机、泵、冷却塔)

几个常用术语:

被控过程(对象)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如锅炉汽包,发酵罐。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如汽包水位、发酵温度。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用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如锅炉给水量和发酵罐冷却水量。

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如蒸汽负荷的变化、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等。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差(e) 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在实际控制系统中,能够直接获取的信息是被控变量的测量值而不是实际值,因此,通常把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作为偏差。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一、方框图

方框图是控制系统或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信号流向的图解表示,是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形式。

1.方框图组成

方框----每一个方框表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为环节),方框内添入表示其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或文字说明;

信号线---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段,用来表示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和信号的流向;

作用于方框上的信号为该环节的输入信号,由方框送出的信号称为该环节

的输出信号。

比较点----比较点表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进行加减运算,“+”号表示相加,“-”

号表示相减;

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从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

带有输入输出信号的方框比较点分支点

图1.3方框的组成单元示意图

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四个方框分别表示:被控对象(锅炉汽包)、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和执行器。每个方框都分别标出各自的输入、输出变量。如被控对象环节,给水流量变化会引起汽包水位的变化,因此给水流量(操纵变量)作为输入信号作用于被控对象,而汽包水位(被控变量)则作为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引起被控变量(汽包水位)偏离设定值的因素还包括蒸汽负荷的变化和给水管压力的变化等扰动量,它们也作为输入信号作用于被控对象。

图1.4控制系统方框图

2.负反馈概念:

反馈——通过测量变送装置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这种把系统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引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做反馈。分为和

反馈-----负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减弱输入端作用的称为负反馈)用“-”号表示正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增强输入端作用的称为正反馈)用“+”号表示。

在绘制方框图时应注意

1. 方框图中每一个方框表示一个具体的实物。

2. 方框之间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它们之间的信号联系,与工艺设备间物料的流向无关。方框图中信号线上的箭头除表示信号流向外,还包含另一种方向性的含义,即所谓单向性。对于每一个方框或系统,输入对输出的因果关系是单方向的,只有输入改变了才会引起输出的改变,输出的改变不会返回去影响输入。例如冷水流量会使汽包水位改变,但反过来,汽包水位的变化不会直接使冷水流量跟着改变。

3. 比较点不是一个独立的元件,而是控制器的一部分。为了清楚的表示控制器比较机构的作用,故将比较点单独画出。

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自控设计的文字代号、图形符号在工艺流程图上描述生产过程控制的原理图,是控制系统设计、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图示形式。该图在工艺流程图的基础上,按其流程顺序,标出相应的测量点、控制点、控制系统及自动信号与连锁保护系统等。由工艺人员和自控人员共同研究绘制。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绘制过程中所采用的图形符号、文字代号应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进行。下面结合化工部《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HG20505-92,介绍一些常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1.图形符号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图形符号包括测量点、连接线(引线、信号线)和仪表圆圈等。

⑴测量点

(2)连接线

(a) (b) (c)

(3)仪表

常规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圆圈。 ⑷执行器

执行器的图形符号是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的图形符号组合而成。 2. 仪表位号

在检测、控制系统中,构成回路的每个仪表(或元件)都用仪表位号来标识。仪表位号由字母代号组合和回路编号两部分组成。仪表位号中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被测变量,后继字母表示仪表的功能;回路的编号由工序

号和顺序号组成,一般用三位至五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例所示:

顺序号(一般用两位数字,也可以用三位数字)

工序号(一般用一位数字,也可以用两位数字) 功能字母代号 被测变量字母代号

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仪表位号的标注方法是:字母代号填写在仪表圆圈的上半圆中;回路编号填写在下半圆中。

(a)就地安装 (b )集中盘面安装

1. 字母代号

仪表信号中表示被测变量和仪表功能的字母代号见P 9表1.3。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实例

图1.8和图1.9图、1.10为简化的某化工生产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T R C 1 31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01个流量控制回路(带累计指示)

累计指示仪及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室。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01个带指示的手动控制回路,手动控制器(手操器)安装在控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01个带指示的液位控制回路,液位指示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室。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

01、02个温度检测回路,温度指示仪安装在现场。

表示为第一工序第01、02个压力检测回路,压力指示仪安装在现场。

§1.4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按系统功能---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 按系统性能--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按被控变量的数量---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按采用的控制装置----常规仪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按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形式-----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

一、 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顺向控制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优点----不管任何扰动引起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

克服被控变量与设定值的偏差。因此闭环控制系统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适应能力,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缺点---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只有在偏差出现后才产生,当系统

的惯性滞后和纯滞后较大时,控制作用对扰动的克服不及时,从而使其控制质量大大降低。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 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2. 随动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未知的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以一定的精度跟随设定值的变化而变

化。

3. 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以一定的精度跟随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如:机械行业的数控车床、间歇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等都属于这类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可以看成是随动控制系统的特殊情况,其分析研究方法与随动控制系统相同。

一、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控制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系统。操纵变量可以通过控制对象去影响被控变量,但被控变量不会通过控制装置去

影响操纵变量。从信号传递关系上看,未构成闭合回路。

1.按设定值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的原理:需要控制的是被控对象中的被控变量,而测量的只是设定值。如图1.12(a)所示的换热器。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冷物料与载热体(蒸汽)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使冷物料出口温度上升至工艺要求的数值。因此,系统中被控变量为冷物料出口温度,操纵变量为蒸汽流量。操纵变量与设定值保持一定的函数关系,当设定值变化时,操纵变量随之变化进而改变被控变量。

(a) (b)

图1.12 按设定值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

2.按扰动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的原理----需要控制的仍然是被控对象中的被控变量,而测量的是破坏系统正

常进行的扰动量。利用扰动信号产生控制作用,以补偿扰动对被

控变量的影响,故称按扰动进行控制。

由于测量的是扰动量,这种控制方式只能对可测的扰动进行补偿。对于不可测扰动及对象,各功能部件内部参数的变化对被控变量造成的影响,系统自身无法控制。因此控制精度仍然受到原理上的限制。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一、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静态-----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输入(设定值和扰动量)及输出(被控变量)都保持

不变,系统内各组成环节都不改变其原来的状态,其输入、输出信号的变化率为零。

而此时生产仍在进行,物料和能量仍然有进有出。因此静态反映的是相对平衡状态。

动态-----被控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状态

当一个原来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扰动作用的影响后,其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此时控制器会改变原来的状态,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

改变操纵变量去克服扰动的影响,力图恢复平衡状态。

过渡过程-----在设定值发生变化或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系统将从原来的平衡状态经历一个过程进入另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一个控制系统的好坏在静态时是难以判别的,只有在动态过程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系统在其进行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扰动的频繁作用,系统自身通过控制装置不断地施加控制作用去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在工艺生产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上。因此,我们对系统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

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被控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以下几种形式。如图1.15 所示。图中,Y表示被控变量。

1.发散振荡过程

如图1.15 中曲线①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且幅度越来越大,即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越来越远,以致超越工艺允许的范围。

2. 非振荡衰减过程

如图1.15 中曲线②所示。它表明被控变量受到扰动作用后,产生单调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能稳定下来。

3.等幅振荡过程

如图1.15 中曲线③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做上下振幅稳定的振荡,即被控变量在设定值的某一范围内来回波动。

4.衰减振荡过程

如图1.15 中曲线④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且波动的幅度逐渐减小,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能稳定下来。

5. 非振荡发散过程

如图1.15 中曲线⑤所示。它表明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单调变化偏离设定值越来越远,以致超出工艺设计的范围。

图1.15 过渡过程的基本形式

上面五种过程形式中,非振荡衰减过程和衰减振荡过程是稳定过程,能基本满足控制要

t

t

t

t

t

求。

常见的典型信号

控制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这些扰动不仅形式各异,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通常选择几种具有确定性的典型信号来代替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大量的无规则随机信号。有:阶跃信号、斜坡信号、脉冲信号、加速度信号和正弦信号等。其中阶跃信号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最大,且阶跃扰动最为常见。

(1.1)

当A=1时称为单位阶跃信号。

二、 过程控制系统的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

在比较不同控制方案时,应首先规定评价控制系统的优劣程度的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主要采用以阶跃响应曲线形式表示的质量指标。

控制系统最理想的过渡过程应具有什么形状,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依据工艺要求而定,除少数情况不希望过渡过程有振荡外,大多数情况则希望过渡过程是略带振荡的衰减过程。

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常以下面几个特征参数作为质量指标。 ⑴衰减比

这是表示衰减过程响应曲线衰减程度的指标。数值上等于同方向两个相邻波峰值之比,即:

'

B B n =

显然当n=1为等幅振荡;n<1为发散振荡;n>1为衰减振荡。为保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程度,工程上常取衰减比为4:1~10:1。

⑵ 峰值时间t p

峰值时间是指过渡过程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T p 愈小表明控制系统反应愈灵敏。这是反映系统快速性的一个动态指标。

(3) 过渡时间t s

过渡时间是指控制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从过渡状态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所经历的最短时间。

⑷最大偏差A

对于一个稳定的定值控制系统来说,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变量第一个波峰值与设定值的差。

最大偏差(或超调量)表示了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程度。A(或σ)愈大,表示偏离生产规定的状态愈远,特别是对一些有危险限制的情况,如化学反应器的化合物爆炸极限等,

=)t r ( A 0 t ≥0 t<0

应特别慎重,以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⑸余差C

余差是指过渡过程终了时新稳态值与设定值之差。它是反映控制系统控制精度的静态指标,一般希望它为零或不超过工艺设计的范围。

第二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仪表

§2.1 概述

一、检测过程及误差

1.检测过程

检测过程的实质在于被测参数都要经过能量形式的一次或多次转换,最后得到便于测量的信号形式,然后与相应的测量单位进行比较,由指针位移或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检测误差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产生的原因:选用的仪表精确度有限,实验手段不够完善、环境中存在各种干扰

因素,以及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原因,

根据误差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误差分为三类。

(1)系统误差

------------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特点: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可通过实验或分析的方法找出其规律和影响因素,引入相应的校正补偿措施,便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检测仪表本身的不完善、检测中使用仪表

的方法不正确以及测量者固有的不良习惯等引起的。

(2)疏忽误差

------------明显地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又称粗差,

特点:无任何规律可循。

误差产生的原因: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操作者的粗心(如读错、算错数据等)、

不正确操作、实验条件的突变或实验状况尚未达到预想的要求而匆

忙测试等原因所造成的。

(3)随机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符号均为无规律变化,又称偶然误差。

特点:变化难以预测,无法修正

误差产生的原因: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过程中某种尚未认识的或无法控制的各

种随机因素(如空气扰动、噪声扰动、电磁场等)所引起的综合结果。

随机误差在多次测量的总体上服从一定统计规律,可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来估计其影响。

二、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

1.精度

检测仪表的精度反映测量值接近真实值的准确程度,一般用一系列误差来衡量。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指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参数真值之间的差值,即

t x x x -=?

实际上通常采用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或用精度较高的标准表的指示值作为约定真值。则绝对误差可用下式表示:

0x x x -=?

(2)引用误差

把绝对误差折合成标尺范围的百分数表示,即 %100%1000?M

?=?--=

x

x x 标尺下限值标尺上限值δ

(3)精度等级

按仪表工业规定,去掉最大引用误差的“±”号和“%”号,称为仪表的精度等级,目前已系列化。只能从下列数系中选取最接近的合适数值作为精度等级,即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

例1 有两台测温仪表,它们的测温范围分别为0~100℃和100~300℃,校验表时得到它们的最大绝对误差均为2℃,试确定这两台仪表的精度等级。

解 这两台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分别为

%

1%100100

3002

%

2%1000

1002

21=?-==?-=

δδ 去掉最大引用误差的“%”号,其数值分别为2和1,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2级仪表,同时该仪表的误差超过了1级仪表所允许的最大误差,所以这台仪表的精度等级为2.5级,而另一台仪表的精度等级正好为1级。由此可见,两台测量范围不同的仪表,即使它们的绝对误差相等,它们的精度等级也不相同,测量范围大的仪表精度等级比测量范围小的高。

例2 某台测温仪表的工作范围为0~500℃,工艺要求测温时测量误差不超过±4℃,试问如何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要求?

解 根据工艺要求,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为

%8.0%1000

5004

m ax ±=?-±

去掉最大引用误差的“±”号和“%”号,其数值为0.8,介于0.5~1.0之间,若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的仪表,其最大绝对误差为±5℃,超过了工艺上允许的数值,故应选择0.5级的仪表才能满足要求。

小结:在确定一个仪表的精度等级时,要求仪表的允许误差应该大于或等于仪表校验

时所得到的最大引用误差;而根据工艺要求来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时,仪表的允许误差应该小于或等于工艺上所允许的最大引用误差。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2. 灵敏度与灵敏限 (1)灵敏度

灵敏度表示仪表对被测参数变化反应的能力,是指仪表达到稳态后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之比,即

x

y

S ??=

灵敏限

灵敏限是指引起仪表指针发生可见变化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一般,仪表的灵敏限数值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一半。 3.回差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被测参数从小到大(正行程)和从大到小(反行程)时,

同一输入的两个相应输出值常常不相等。两者绝对值之差的最大值 和仪表量程Μ之比的

百分数称为回差,也称变差即

%100m ax ''?M

?=b

δ

回差产生原因:由于传动机构的间隙、运动件的摩擦、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等。回差越小,

仪表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越好。应当注意,仪表的回差不能超过仪表引用误差,否则应当检修。

§2.2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一、压力检测的基本知识

1.压力的概念及单位

2. 压力的表示方法 3.

二、压力检测方法

根据工业对象的特点,通常有三种检测压力的方法,即液柱测压法,弹性变形法和电测压力法。

1. 液柱测压法 测压原理:是以流体静力学为基础,一般用液柱产生或传递的压力来平衡被测压力的方法进行测量的。

2. 弹性变形法

测压原理:当被测压力作用于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便产生相应的变形。根据变形的大小,

便可测知被测压力的数值。

3. 电测压力法

测压原理:是利用转换元件(如某些机械和电气元件)直接把被测压力变换为电信号来

进行测量的。

"m ax ?

弹性元件附加一些变换装置,使弹性元件自由端的位

移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如电阻式、电感式、电容

式、霍尔片式、应变式、振弦式等

电测压力法可分为两类

非弹性元件组成的快速测压元件,主要利用某些物体

的某一物理性质与压力有关,如压电式、压阻式、压

磁式等。

(1)电容式测压原理

测压原理:是采用变电容原理,利用弹性元件受压变形来改变可变电容器的电容量,

然后通过测量电容量C便可以知道被测压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压

力-电容转换的。

(2)压电式测压原理

测压原理:是根据“压电效应”把被测压力变换为电信号的。

(3)压电效应:当某些晶体受压发生机械变形时(压缩或伸长),在两个相对的面上产生异性电荷,这种没有外电场存在,而由于变形而引起的电现象称为“压电

效应”。

(4)应变片式测压原理

测压原理:是通过应变片将被测压力P引起的弹性元件应变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阻值R 的变化,从而完成压力-电阻的转换,并远传至桥式电路获得相应的毫伏级

电量输出信号,在显示或记录装置上显示出被测压力值。

三、压力检测仪表

根据不同的原理及工艺生产过程的不同要求,可以制成不同形式的压力表。

弹性式压力表(弹簧管压力表)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和维修方便,并且测压范围较宽,因此,在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

电测法压力表测量脉动压力和高真空、超高压等场合时比较合适

本节主要介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弹簧管压力表和霍尔式压力表。

四、差压(压力)变送器

变送器是自动测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将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

如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简称为QDZ仪表)为20~100 KPa;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简称为DDZ仪表)中,DDZ-Ⅱ型仪表为0~10mADC;DDZ-

Ⅲ型仪表为4~20mADC。

按工作能源不同,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都分为气动和电动变送器两大类;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力平衡式变送器和微位移平衡式变送器,如以电容、电感、电阻和弦振频率为传感元件的变送器都属于微位移式变送器。80年代以后,国际上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能变送器。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现场总线(Field bus)(现场总线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通信网络)标准,因而各个厂家的

智能变送器大多按各自的通讯标准开发,所以相互无操作性,无可互换性。

1.力平衡式压力变送器

就变送器的杠杆系统来说,力平衡式变送器有单杠杆、双杠杆和矢量机构三种。结构DDZ-Ⅲ型力平衡式电动变送器的结构如P34图2.10所示,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测量机构组成:由高、低压室、膜盒、轴封膜片等部分,

作用:是把被测差压转换成作用于主杠杆上的力。

杠杆系统杠杆系统是差压变送器中的机械传动和力矩平衡部分

组成:主、副杠杆、调零和零点迁移机构、平衡锤、静压调整及矢量机构等。

作用:是把测量机构对主杠杆的输入力所产生的力矩转换成检测片的微小位

移。

位移检测放大器

组成:差动变送器、低频振荡器、整流滤波及功率放大器等部分组成。作用:

是将副杠杆上检测片的微小位移转换成直流信号输出。

电磁反馈机构组成:由反馈线圈、永久磁钢等。

作用:将变送器输出电流转换成相应的电磁反馈力,作用于副杠杆上,

产生反馈力矩,以便和测量部分产生的输入力矩相平衡。

(1)工作原理

2.微位移式变送器

微位移式变送器因其传感器元件位移和变形极小而得名。

典型的产品有:美国罗斯蒙特(Rosemount)公司研制的1151系列电容式变送器,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的DST型扩散硅式变送器,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的FC系列浮动膜盒电容式变送器等。

(1)测量部分

测量部分包括电容膜盒、高低压室及法兰组件等,

作用:将差压、压力等参数转换成与电容有关的参数。

(2)转换部分

转换部分由测量电路和电气壳体组成,其作用是将测量部分所得到的电容比的变化量转换成4~20mADC标准的电流输出信号,并附有调零、调量程、调迁移量等各种装置。

3.智能差压(压力)变送器

智能差压(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带微处理器的变送器,对应于被测量差压和压力输出4~20mADC的模拟信号或数字标准信号。依靠SFC(智能通信器),用户在现场或控制室就可对变送器发送或接受信息来设定各种参数。智能差压(压力)变送器具有远程通讯的功能,不需要把变送器从塔顶或危险的安装地拆下来,减少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五、压力检测仪表的选择

压力表的选择应根据工艺过程对压力测量的要求,被测介质的性质,现场环境条件等来确定仪表的种类、型号、量程和精度,并确定是否需要带有远传、报警等附加装置。

1.仪表种类和型号的选择

仪表种类和型号的选择应根据工艺要求,介质性质及现场环境等因素来考虑。

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粘度、脏污程度、腐蚀性、易燃性等)如何;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有无振动、有无腐蚀性等)

2.仪表量程的确定

仪表的量程是根据被测压力的大小和保证仪表寿命等方面来考虑的,通常仪表的上下限值应稍大于工艺被测压力的最大值。按“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对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满量程的2/3;对被测压力波动较大的情况,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满量程的1/2。一般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被测压力的最小值也不应低于全量程的1/3。

3.仪表精度等级的选择

精度等级是根据生产所允许的最大测量误差和仪表量程来确定的。

§2.3物位检测方法及仪表

物位检测的作用:①为了确定容器中的贮料数量,以保证连续生产的需要或进行经济核

算;

②为了监视或控制容器的物位,使它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③对它的上下极限位置进行报警,以保证生产安全、正常进行。

物位检测方法:应用浮力原理检测物位

应用静压原理检测物位

应用电学原理检测物位

应用超声波反射检测物位

应用射线被物体的吸收检测物位

一、物位检测方法

1.应用浮力原理检测物位

――――利用漂浮于液面上的浮标或浸没于液体中的浮筒对液位进行测量的。测量

原理:当液位变化时,浮标产生相应的位移,而浮标所受到的浮力维持不

变,只要检测出浮标的位移就可以知道液位的高低。

当液位变化时,浮筒所受到的浮力的发生变化,只要检测出浮力的变化

就可以知道液位的高低。

2.应用静压原理检测物位

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的零点迁移问题(重点)

利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差压变送器将由液位形成的差压ΔP转换成相应的统一标准电信号输出。然而,由于安装位置条件不同,往往存在着仪表零点迁移问题。

无迁移

特征:差压变送器的正压室取压口正好与容器的最低液位(H min=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作用于变送器正、负压室的差压ΔP与液位高度H的关系为

ΔP=Hρg。

当H =0时,正负压室的差压ΔP=0,变送器输出为I0=4mA

当H= H max时,差压ΔP max =ρgH max,变送器的输出信号20 mA,负迁移在实际测量中,为了防止容器内的液体和气体进入变送器的取压室而造成导压管线堵塞或腐蚀,以及保持负压室的凝液高度恒定,往往在变送器的正、负压室与取压点之间分别加装隔离罐,并充以密度为ρ2的隔离液。

正迁移当变送器的安装位置与容器的最低液位(H=0)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在差压变送器的产品手册中,通常注明是否带有迁移装置以及相应的迁移量范围,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予以正确选用。

4.应用超声波反射检测物位

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并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在两种密度不同,声速不同的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便发生改变,即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折射入相邻介质内。若声波从液体或固体传播到气体时,或相反的情况下,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相差悬殊,声波几乎全部被反射。因此,测量时由置于容器底部的超声波探头向液面与气体的分界面发射超声波,经过时间t后,便可接收到从界面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

§2.4流量检测方法及仪表

一、流量检测方法

流量是工业生产过程操作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具有流动介质的工艺过程中,物料通过工艺管道在设备之间来往输送和配比,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等都与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流量―――指瞬时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动介质的量。

用体积流量(单位为m3/s)或质量流量(单位为kg/s)表示。

总量―――为选定的某一段时间间隔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量的总和,

也可分别用体积总量或质量总量表示。

常见的流量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应用容积法检测流量

应用动压能和静压能转换的原理检测流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动压能和静压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换,但其总量不变。节流元件两端的静压差的大小与流体的流量

有关,将静压差的变化作为测量依据

应用改变流通面积的方法检测流量

应用流体振荡原理检测流量

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流量

应用超声波检测流量

应用流体动量矩原理检测流量

质量流量检测方法

1.应用容积法检测流量

――单位时间内所排出固定容积的数目作为测量依据

为了连续地在密闭的管道中测量流体的流量,一般采用容积分界的方法,即由仪表壳体和转子组成流体的计量室,流体经过仪表时,在仪表的入、出口之间产生压力差,此流体压力差对转子产生驱动力矩,转子旋转,将流体一份一份地排出,其排出的流体总量为

2. 应用动压能和静压能转换的原理检测流量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具有动能和位能,对于理想的流体,流体在同一管道的任一截面的动能和静压能的总和是不变的,但是若采取一定方式(例如节流),可以造成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然后通过测量静压的变化求出流速和流量。工业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管道中插入一流通面积较小的节流元件,造成流体通过节流元件时,在节流元件的上、下游之间产生静压差(简称差压),通过测量差压求出流量值。

3. 应用改变流通面积的方法检测流量

检测原理:在一个由下往上逐渐扩大的锥形管中垂直地放置一阻力件,当流体自下而上流经锥形管与转子之间的环形流通面积时,由于受到流体的冲击,转子便要向上运动。随着转子的上升,转子与锥形管间的环形流通面积增大、流速降低,直到流体作用在转子上的浮力和冲力(阻力)与转子本身重量相平衡时,转子停留在某一高度,维持平衡。当流量增大时,流过环隙的流速v 增大,转子所受冲力增大,由于转子在流体中的重力与所受浮力不变,所以转子就上升,造成环隙面积增大,从而流速v 减小,冲力也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转子又停浮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这样转子在锥形管中停浮的高度与流体的流量大小一一对应。在锥形管外壁上以流量值刻度,则根据转子浮起的高度即可直接显示出被测流量的数值。 流量计的刻度值进行修正

(1) 液体流量的修正 修正公式

Q s

y z y s z Y

N

k Q Q =--=ρρρρρρ)()(

(2)气体流量的修正 用于测量气体的转子流量计,不仅在被测介质气体密度与空气不同时要进行刻度换算,而且当温度和压力变化时,也须进行刻度换算。

刻度换算公式为

01

010

101Q T P T P Q ρρ=

2.4.2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是基于流体动压能和静压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原理,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所产生的静压差来实现流量测量的仪表。

差压式流量计主要由节流装置、信号管路和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和显示仪表)组成。

图2.34 差压式流量计

1—孔板 2—引压管 3—差压计

§2.5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一、温度检测的基本知识 1.温度及温度测量

依据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接触与否,测温方式通常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之分。 2.温标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二、温度检测方法

1.应用热膨胀原理测温

固体膨胀式

应用固体受热膨胀测量温度的方法一般是利用两片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叠焊在一起,构成双金属温度计。

液体膨胀式

应用液体膨胀测量温度常用的有水银玻璃温度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结构脆弱易损坏。

2.应用热电效应测温

热电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A 与B 串接成的闭和回路,如果两个接点出现温差(t ≠t 0),在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热电势)的现象。

由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上述热电变换元件叫热电偶,称A 、B 二导体为热电极。

图2.40 热电偶

(1) 接触电势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接触时产生

(2) 温差电势 当同一导体A (或B )两端温度不同, (3) 闭和回路总电势

)(),(),()(),(0000t t t t t t t t AB B A AB AB E -E +E -E =E

)()(),(00t t t t AB AB AB E -E =E

可见,当导体材料A 、B 确定后,总电势E AB (t, t 0)仅与温度t 和t 0有关。 如果能使冷端温度t 0 固定,则总电势就只与温度t 成单值函数关系: C t t t AB AB -E =E )(),(0

3.应用热电阻原理测温

根据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将电阻值的变化用显示仪表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测温目的的。

用铂和铜制成的电阻是工业常用的热电阻,它们被广泛地应用来测量-200~+500℃范围的温度。

三、热电偶温度计

热电偶是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或绞接而成,其一端测温时置于被测温场中,称为测量端(亦称热端或工作端);另一端为参比端(冷端或自由端)。

根据热电效应原理,如果热电偶的测量端和参比端的温度不同(如t>t 0),且参比端温度t 0恒定,则热电偶回路中形成的热电势仅与测量端温度t 有关。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与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强烈推荐】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强烈推荐】

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国家电力部门计量技术资料、《热工测量及仪表》和我公司热控设备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仅适用于我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 本教材重点介绍了计量基础知识、一些发展成熟的仪表及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使用方法、检验方法及安装方法、常用仪表的检定规程等知识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教材适用于从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维护的人员。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08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 (6) 1.1 通用计量术语 (6) 1.1.1量和单位 (6) 1.1.2测量 (12) 1.1.3测量结果 (18) 1.1.4测量仪器 (27) 1.1.5测量仪器的特性 (36) 1.1.6测量标准 (48) 1.1.7法制计量与计量管理 (51) 1.2 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58) 1.2.1国际单位制 (58) 1.2.2法定计量单位 (62) 1.2.3数和量的表示方法 (67) 1.2.4法定计量单位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69) 1.3 有效数字及数据舍入规则 (71) 1.3.1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位数的确定 (71) 1.3.2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 (73) 第二章温度测量及仪表 (77) 2.1 温度测量的基本知识 (77) 2.2 各种测温方法简介 (77) 2.3 膨胀式温度计 (78) 2.3.1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78) 2.3.2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80) 2.3.3压力式温度计 (80) 2.4 热电偶温度计 (81) 2.4.1热电现象和关于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81) 2.4.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热电偶 (83) 2.4.3热电偶的构造 (85) 2.4.4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88) 2.4.5热电偶的检定 (91) 2.4.6热电偶的使用与安装 (92) 2.5 热电阻温度计 (93) 2.5.1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94) 2.5.2热电阻的材料和要求 (95) 2.5.3常用热电阻 (95) 2.5.4热电阻的结构、型号、主要规格及技术特性 (97) 2.5.5热电阻测温电路 (99) 2.5.6热电阻的校验和故障 (100) 2.6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 (101) 2.6.1非接触式测温的优缺点 (101) 2.6.2光学高温计 (102) 2.6.3光电高温计 (103) 2.6.4比色高温计 (104) 2.7 显示仪表 (105)

2-中国电信现场综合化维护培训教材-工器具仪表篇

中国电信 现场综合化维护培训教材 工器具仪表篇 (V1.0)

目录 第1章常用工器具仪表——初级 (3) 1.1万用表 (3) 1.2试电笔 (5) 1.3钳流表 (6) 1.4红外测温仪 (9) 1.5网线钳 (10) 1.6网线测试仪 (20) 1.7寻线仪 (20) 1.8红光源 (20) 1.9普通光功率计 (20) 1.10 PON光功率计 (20) 1.11罗盘 (20) 1.20坡度测试仪 (21) 第2章常用工器具仪表——中高级 (22) 2.1光时域反射仪OTDR (22) 2.2光纤熔接机 (24) 2.3误码仪 (26) 2.4驻波比测试仪 (28) 2.5测试手机 (31) 2.6频谱分析仪 (34) 2.7接地电阻测试仪 (35) 2.8兆欧表 (37) 2.9热像仪 (39) 2.10空调双头压力表 (41) 2.11高压清洗机 (42)

第1章

第1章 常用工器具仪表——初级 1.1万用表 一、功能简介 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复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 二、功能档位说明 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万用表的品牌很多,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则大同小异。下面以VC980型万用表为例,对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做简要的说明。VC980型万用表的面板如图1-1所示。 图1-1 万用表面板图 1、电压、电阻测量输入端(接红表笔)。 2、公共输入端(接黑表笔)。 3、电流测试输入端。测量电流时接红表笔,最大输入电流为200mA 。 4、电流测试输入端。测量电流时接红表笔,最大输入电流为20A 。 5、功能档位转盘。用于选择不同的测量功能和档位。 6、档位及量程选择: V ~:交流电压测量档; V-:直流电压测量档; A ~:交流电流测量档; 2.1 VC980数字万用表面板图10 6 8 3 4

化工仪表维修工培训教学大纲、计划

化工仪表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大纲 一、制订的依据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化工仪表维修技师职业标准,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的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制订该大纲。 采用教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用书 《化工仪表维修工》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仪表工题库》化学工业出版社 《仪表维修工》(技术工人岗位培训题库)化学工业出版社二、培训性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的新形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资格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培训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设置。 三、基本要求和目的 培训课程突出技能培训主题,以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要求,基于自动化相关专业工作过程设置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与建设,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考虑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繁忙,又不能长时间脱离岗位,决定采取分散就地培训、自学和集中培训考评相结合的作法。 本次培训目的旨在培养企业化工仪表维修技师专业技术人员,学员学完该课程后,将在理论与职业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的鉴定高级工要求。 四、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培训内容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两部分,其比例为1.5 :8.5 。知识要求包括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包括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及DCS的维护、检修、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

表1 化工仪表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学时

化工仪表维修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的 培养企业化工仪表维修工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仪表维修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学员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培训目标 掌握化工仪表维修工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培养学员的岗位能力,掌握仪表维修工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安全生产能力,达到化工仪表维修工高级工水平,考核合格获得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三、培训对象 企业在岗化工仪表维修工技术人员。 四、培训学时 200学时。 五、培训计划及学时安排

热工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热工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热工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随时 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2、在工作中,对安全负有相互监督和严格遵守执行的 职责。 3、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 度,接受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安全活动。 4、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现场作业必须穿戴好必 须的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生产的确认。 5、工作时要精力集中,不得闲谈、取笑、打闹及脱 岗,严禁班前、班中喝酒,不准班中打架斗殴及赌博。 6、实施任何按装、调试、检修等作业前,必须做好并 明确安全生产的确认。

7、进入生产现场途中,必须注意铁路、公路上的来往机动车辆,并做到不抢道。 8、各种用电设备必须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方可启用。 9、现场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方可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操作。 10、工作中,对仪表设备进行检定及检修时,必须将手中所使用的标准仪器确认匹配及工具绝缘良好,方可展开工作。 11、从事水银工作时要精心操作,工作结束后必须马上冲洗干净手、脸,以免中毒。 12、带电作业必须两人带双绝缘保护,使用绝缘工具一人操作另一人监护,注意身体不与周围物体接触乱碰,首先使用两根导线接触打火,然后拧紧。 13、如有人触电,严禁用手拉,要迅速切断电源,迅速救送触电者,并立即通知有关人员。

常见热工仪表学习基础知识材料

仪表基础知识 1、测量误差概念 1.1、误差的分类 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为:系统误差(规律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疏忽误差(粗大误差) 1.2、真值与约定真值(近似真值)、相对真值(标准表示值) 1.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指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参比工作条件下,即标准工作条件 下的最大误差)的最大允许值,精度=(最大误差/测量范围)*100% 2、化工过程仪表的分类 2.1 、按读取测量值的位置可分为:就地测量仪表(如就地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等)和远传信号测量仪表(各类变送器、位置开关等) 2.2 、按测量参数性质可分为:分析、流量、物位(液位)、压力、温度、电量、机械量等 3、分析仪表 3.1 、按分析目的分为:安全检测报警分析仪(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成分 分析仪表 3.2 、成分分析仪的分类:离线分析仪(分析室仪器)、在线分析仪(COD分析仪、PH计、F离子分析仪等) 4、流量测量 4.1 、流量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质量流量M=$积流量Q *流体密度p。质量流量的常用单位有: kg/h、t/h等,体积流量的常用单位有:l/h、m3/h等。 4.2 、流体流动状态的分类:A、层流(雷诺数Re〈2300)B、过渡流(2300 〈Re〈4000)C、紊(湍)流(雷诺数Re> 4000)。雷诺数是指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4.3 、与流体有关的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粘度、速度、流量等。 4.4 、流体的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的密度主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与压力关系不大。 4.5 、流量测量仪表种类有:涡街流量计、金属管转子流量计、孔板节流装置流量计、锥形管流量计、威力巴流量计、楔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4.6 、流量计的分类 流量测量方法和仪表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至今为止,可供工业用的流量仪表种类达60种之多。品种如此之多的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找到一种对任何流体、任何量程、任何流动状态以及任何使用条件都适用的流量仪表。 按测量原理分有力学原理、热学原理、声学原理、电学原理、光学原理、原子物理学原理等。 按照目前最流行、最广泛的分类法,即分为:容积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浮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流体振荡流量计(包括涡街流量计、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教材[精编版]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教材[精编版]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 1、仪表概述 2、仪表基础知识 3、现场仪表 4、控制仪表

一、概述 1、化工仪表维修工工种的定义 按照化工仪表维修检修规程。使用相应的标准计量器具,测试仪器及专用工具,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附属设备进行维护检修。 2、主要职责任务 负责化工生产过程中在线运行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和维修工用的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与故障处理,确保其正常运行;负责仪表及自动化装置更新、安装、调试、检定、开表、投用等工作。 仪表工在生产过程中对检测与过程仪表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不但要精通检测仪表、调节器和执行器等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而且要有一定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知识。在故障现象中不仅有仪表故障,而且混杂有工艺和设备故障,仪表工要分析与判断故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化工工艺知识和化工设备知识。对化工、石化等行业,易燃、易爆和有毒是行业的特点,仪表工在处理故障时,对这类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除日常维护外,企业生产有不少的技改项目,既有仪表专业技改项目,亦有工艺技改项目,需要仪表配合实施,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需要设计(大项目可以委托设计)、施工准备、安装、开车等一系列工作,仪表施工、安装知识是和日常维护同样重要的知识。 3、技术等级 初级、中级、高级 4、仪表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早期的仪表控制是生产装置的眼睛和耳朵。而对于现代化工厂的自动化装置已不仅仅是工厂

的眼睛和耳朵,而已成为工厂的大脑、神经和手、脚。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自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化工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工作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经营管理、企业管理,操作管理、运转管理、运转控制等方面的集成,是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化工装置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自动化装置的作用。

冲压工模具培训教材

封面: 汽车—ZY—Ⅰ—模具知识 适用对象:初级技能人员 培训目的:提高专业技能 培训学时:32学时 编写人:郝军伟 编写时间:2011年5月

2011年冲压作业部技能层级理论知识模具培训教材 总目录 第一章模具通用知识 1.1 模具的概念和分类 1.2 模具的作用 1.3 冲压与冲模的概念 1.4 冲压加工的特点 1.5 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特点 1.6 模具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第二章冲压作业部模具简介 第三章模具专业知识 初级(Ⅰ-Ⅱ)技能人员应知应会 3.1汽车覆盖件模具分类 3.2模具操作规程 3.3模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中级(Ⅲ-Ⅳ)技能人员应知应会 3.4模具的基本结构 3.5模具主要部位的名称与作用 3.6模具使用中的维护、保养要求 高级(Ⅴ-Ⅵ)技能人员应知应会 3.7模具的工作原理 3.8模具异常处置方法 3.9模具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第一章:模具通用知识 1、模具的概念和分类 模具是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的专用工具。按模具结构形式可分为冲模、塑料模、锻模和压铸模。 2、模具的作用 采用模具生产具有高效、节材、成本低、保证质量等一系列优点,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三要素。 3、冲压与冲模的概念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模具中的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在模具中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冲模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4、冲压加工的特点 优点:①冲压件的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②利用模具加工,可获得用其他加工方法所难以加工或无法加工的形状复杂 的零件。 ③冲压加工材料利用率高,废料少。 ④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⑤大批量生产下成本较低。 ⑥冲压材料可以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 缺点:冲压加工时的噪声大和振动大,模具制造周期长、成本高。 5、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特点 ①尺寸精度高:必须有很高的尺寸精度以保证焊装或组装时的准确性和互换性。 ②形状精度高:与主模型一致。 ③表面质量好:棱线清晰,曲线光滑,不允许有压伤。 ④材料经过足够的塑性变形,刚性好。 6、如何评价模具的技术水平高低?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最终表现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模具制造周期

火电厂热工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热工测量及仪表 测量时人类认识事物本质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测量和试验,人们可以对事物进行定量,发现事物的规律。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三个方面。 热工测量时测量技术的一种,是指在热工过程中对各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及位移等的测量。 热工测量是测量技术中的一种,是指在热工过程中对各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及位移等的测量。用来测量热工参数的工具称为热工仪表,它的种类繁多,结构不同, 但从本质来看,任何仪表都包含以下三个必要的部分,如图 (1)感受件(也叫一次仪表),它直接与被测对象相联系,感受被测参数的变化,随着被测参数变化而向外界发出一个相应的信 号,此信号与被测对象之间是一个单值函数关系。 (2)显示件(也叫二次仪表),它接收感受件的信号,处理后向观察者反映被测参数在数量上的变化,现在常用的有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和屏幕显示方式。 (3)连接件(也叫中间件),它是将感受件发出的信号,根据显示件的要求传送给显示件进行显示,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纯的起传递作用,另一种是要把感受件发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后送 给显示件。无论哪一种连接件在感受件与显示件之间传递信号、放大信号、转换信号都要求信号不失真,失真测量出的数值不准确。 在火力发电厂中,热工测量是运行人员的耳目,通过热工测量可以及时反映热工设备的运行工况,为运行人员提供操作依据,为热工自动控制准确地、及时地提供信号,保证热力设备安全、经济

运行,实现自动控制,节省人力、物力。 第一章温度测量及仪表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也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在火力发电厂中,运行人员掌握机组各部分在运行中的温度参数,检修维护人员必须做好量值传递保证在线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机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第一节温度计 一、名词解释 (1)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能量角度来看温度是描述不同自由度间能量分析状况的物理量;从热平衡的观点看,温度是描述热平衡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情况,分子热运行越快,物体的温度就越高,反之温度就越低。 (2)温标:是为了保证温度量值的统一和准确而建立的一个用 来衡量温度的标准尺度。目前世界上使用的为1990国际温标,它有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两种表示方法。 (3)热力学温标:利用卡诺定理及其推理,建立的一个与工质无关的温标,叫热力学温标。 (4)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标所确定的温度数值称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二、温度计的分类 温度计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的感受元件直接与被测介质

常见热工仪表基础知识

常见热工仪表基础知识(总8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仪表基础知识 1、测量误差概念 1.1、误差的分类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分为:绝对误 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为:系统误差(规律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疏忽误差(粗大误差) 1.2、真值与约定真值(近似真值)、相对真值(标准表示值) 1.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指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参比工作条件下,即标准工作条件下的最大误差)的最大允许值,精度=(最大误差/测量范围)*100% 2、化工过程仪表的分类 2.1、按读取测量值的位置可分为:就地测量仪表(如就地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等)和远传信号测量仪表(各类变送器、位置开关等) 2.2、按测量参数性质可分为:分析、流量、物位(液位)、压力、温度、电量、机械量等 3、分析仪表 3.1、按分析目的分为:安全检测报警分析仪(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成分分析仪表 3.2、成分分析仪的分类:离线分析仪(分析室仪器)、在线分析仪(COD 分析仪、PH计、F离子分析仪等) 4、流量测量 4.1、流量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质量流量M=体积流量Q *流体密度ρ。质量流量的常用单位有:kg/h、t/h等,体积流量的常用单位有:l/h、m3/h等。 4.2、流体流动状态的分类:A、层流(雷诺数Re〈2300) B、过渡流(2300〈Re〈4000) C、紊(湍)流(雷诺数Re〉4000)。雷诺数是指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4.3、与流体有关的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粘度、速度、流量等。 4.4、流体的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的密度主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与压力关系不大。 4.5、流量测量仪表种类有:涡街流量计、金属管转子流量计、孔板节流装置流量计、锥形管流量计、威力巴流量计、楔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4.6、流量计的分类 流量测量方法和仪表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至今为止,可供工业用的流量仪表种类达60种之多。品种如此之多的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找到一种对任何流体、任何量程、任何流动状态以及任何使用条件都适用的流量仪表。 按测量原理分有力学原理、热学原理、声学原理、电学原理、光学原理、原子物理学原理等。 按照目前最流行、最广泛的分类法,即分为: 容积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浮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流体振荡流量计(包括涡街流量计、质量流量计 ) 、插入式流量计。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培训教材大纲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培训教材大纲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现代系统集成技术》 1.绪论 1.1 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现代仪器仪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1.4 仪器仪表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思考题 2. 仪器仪表中的传感集成技术 2.1 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 2.2 现代传感技术在仪器仪表集成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2.3 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 2.3.1 测量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 2.3.2 功能模块间的相互作用 2.4 传感器的分类 2.4.1 按被测量进行的分类 2.4.2 按作用原理进行的分类 2.4.3 按能量转换关系进行的分类 2.4.4 常用传感器的种类列表 2.5 典型传感器及其在仪器仪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2.5.1 电阻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5.2 电感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5.3 涡流传感器及其应用 2.5.4 电容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5.5 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2.5.6 磁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6 光电传感技术 2.6.1 光电传感技术基础 2.6.2 光谱测试技术 2.6.3 莫尔条纹测量技术 2.6.4 干涉测量技术 2.6.5 光纤传感技术

2.7 微型传感集成系统 2.7.1 概述 2.7.2 微型传感器 2.7.3 微型传感集成系统应用 思考题 3. 系统及系统特性描述 3.1 系统集成概念 3.1.1 系统集成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3.1.2 系统集成的基本结构形式 3.2 基本集成模块 3.2.1 物理层配置 3.2.2 应用层 3.3 系统建模及仿真 3.3.1 系统需求分析 3.3.2 建模及仿真 3.4 系统控制 3.4.1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3.4.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3.4.3 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3.4.4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简记为DSP) 3.4.5 嵌入式控制器 3.4.6PID控制器 3.4.7 最优控制 3.4.8 自适应控制 思考题 4. 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 4.1 计算机集成仪器仪表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 4.1.1 数据的融合与综合利用 4.1.2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4.1.3 Internet国际互联网 4.1.4 现场总线技术 4.2 系统集成中的计算机接口技术

热处理工培训教材

热处理工培训教材 一、钢的化学热处理 钢的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工件置于一定的化学介质中,加热至某一特定温度并保温,使介质分解出所需的化学元素的活性原子与钢表面相互作用,经吸附、渗入到钢的内部,再经扩散或反应扩散,以达到改变钢的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技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化学热处理包括:渗碳、氮化、碳氮共渗。(一)渗碳 渗碳是将钢件置于具有足够碳势的介质中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并保温,使其表层形成一个富碳层的热处理工艺。根据所使用的介质的物理状态,可以将渗碳分为气体渗碳、液体渗碳和固体渗碳三类。我们车间所使用的渗碳类别为:气体渗碳。是利用甲醇作为载气体煤油在高温下分解出来含C气体,使炉内气氛达到渗碳要求。渗碳后可使钢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又具备高的耐冲击性能,并且抗疲劳性能很高。渗碳的过程一般分为排气、强渗、扩散、降温四个阶段。影响渗碳质量的因素包括:温度、保温时间、碳势、炉压。 (二)碳氮共渗 碳氮共渗是将工件置于含有活性[N]、[C]原子的气氛中,使两种原子共同渗入到钢的表面,而使得钢表面成分、组织与性能同时改变的热处理技术。碳氮共渗与渗碳比较,其耐磨性、渗层回火稳定性及抗疲劳强度有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渗层深度要求较浅,或对耐磨性及疲劳性能要求更高的渗碳件,采用碳氮共渗更适宜。 (三)氮化 氮化是将氮渗入钢件表面,以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又称渗氮。其目的在于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蚀性。 二、普通热处理 普通热处理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把热处理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五种工艺方法。

(一)淬火 钢的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进行冷却的一种工艺过程。一般来说,淬火后还必须有回火与之相配合,以达到下列目的:①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刃具、量具、磨具等;②提高强韧性;如各种机器零件;③提高硬磁性;如用高碳钢和磁钢制的永久磁铁;④提高弹性;如各种弹簧;⑤提高耐蚀性;如不锈钢和耐热钢。 淬火缺陷及防止 1.硬度不足 它是指工件上较大区域内的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造成硬度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⑴淬火冷速不够。冷速不够的原因可能是淬火介质选择不当、淬火介质的温度升 高或混入较多杂质而使其冷却能力下降,或是工件尺寸过大,难以获得足够的冷速。 ⑵淬火加热温度过低或保温时间过短。由于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不够或奥 氏体的成分不均匀,甚至没有完成全部转变,使淬火组织中还残存着珠光体或铁素体,故引起淬火后硬度不足。此外,装炉量过大或炉温不均匀而使工件欠热或加热不匀等,也会引起硬度不足。 ⑶操作不当。没有及时冷却、或没有及时搅拌均匀。 ⑷表面脱碳。保温时间过长,导致表面脱碳。 2.软点 它是指工件内许多小区域的硬度不足。软点往往是工件磨损或疲劳断裂的中心,它会显著降低工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成品件上不允许有软点存在。产生软点的主要原因是: ⑴工件原始的组织不均匀,如刚才中存在碳化物偏析、带状组织或大块铁素体等, 为此淬火前应进行锻造或适当的预备热处理,使组织尽量均匀化。 ⑵工件表面局部脱碳或工件渗碳后其表面碳浓度不均匀,低碳区淬火后即成软点。 ⑶淬火介质冷却能力不足,例如水中混入了油或肥皂等杂质。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专业培训资料 xx有限公司 2007年3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1.4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第二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仪表 §2.1 概述 §2.2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2.3物位检测方法及仪表 §2.4流量检测方法及仪表 §2.5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3.1 概述 §3.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3.3 DDZ-Ⅲ型控制器 §3.4 执行器 §3.5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四章过程特性与数学模型 §4.1过程特性 §4.2 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5.2 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Ⅱ型和电动Ⅱ型)成为主流产品 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 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 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 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 自动化仪表:气动Ⅲ型和电动Ⅲ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工业PC机、 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 识别技术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

(完整word版)仪表员工培训方案2106精讲

仪表专业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业务水平,弥补大检修、单炉检修中出现的不足。 ◆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让新员工尽快掌握仪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动手操 作能力,解决仪表日常维护和检修中的各种问题,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仪表工。 二、培训方向及内容 1、严格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执行,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以《仪表工手册第二版》,《仪表工试题集现场仪表分册控制仪表分册》,机电仪下发《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题库》,仪表等级证取证题库为主要理论培训教材为依据。 3、针对大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 ◆阀门的联试联校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关键仪表阀门调试、故障处理维护注意事项。 ◆配合工艺人员做大联锁跳车实验时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 ◆仪表信号回路测试方法、各类信号发射器使用方法等。 ◆日常维护及单炉检修很难遇见的仪表及阀门调试方法。 ◆引压管、气源管配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型机组保护系统的介绍、组成、各部作用、联锁、探头拆装及校验、检修要求及注意 事项。 4、日常维护与检修中总结出的好的经验与方法。 ◆单台炉停炉检修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 ◆各类阀门定位器的调校方法。 ◆各类阀门回讯开关种类及调校方法。 ◆电磁阀、气控阀等关键阀门附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磨煤机顺控说明及油站控制功能讲解。 5、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与专业知识盲区的扩展。 ◆压力、流量、液位、温度检测仪表基础知识及仪表类型。 ◆仪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及典型的控制方案的学习。 ◆法兰、垫片的分类与关键参数。

热工仪表操作及校验大全

- 1 -- 1 -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工业热电阻检定操作程序----------------------------------2 第二章油恒温槽温场测试方法------------------------------------15 第三章工业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操作程序--------------------------18 第四章VST.R - 99 测温元件检定自动装置测控仪-------------------21 第五章工业热电偶检定程序--------------------------------------26 第六章管式炉温场测试方法---------------------------------------------------------36 第七章工业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操作规程---------------------------------------41 第八章VST.R - 99 测温元件检定自动装置测控仪------------------------------44 第九章VST.R-992工业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ITVS2000软件系统----------49 第十章VSTR-992测温元件自动检定装置测控仪注意事项--------------6 第十一章热电偶常见故障分析---------------------------------------------------------68 第十二章温度指示控制仪校验程序---------------------------------------------------70 第十三章工业热电阻自动校验系统操作程序---------------------------------------74 第十四章双金属温度计校验程序------------------------------------77 第十五章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及真空表压力表校验程序----------------82 第十六章活塞式压力计操作程序------------------------------------------------------87 第十七章压力变送器校验程序---------------------------------------------------------88 第十八章活塞式压力计操作程序------------------------------------------------------92 第十九章FLUKE 744型双显数字多用表--------------------------------------------93 第二十章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及真空表检定程序----------------------96 第二十一章活塞式压力计操作程序----------------------------------------------------101 附录:参考资料---------------------------------------------------------------------------103

酒店员工仪容仪表培训资料

仪容仪表APPEARANCEz

仪表仪容 一、仪表仪容的概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自己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及道德规范,再融合国际礼仪的精髓,来提高我们酒店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宾客服务,做到彬彬有礼,待客至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应该从我们自身的仪容仪表做起。 所谓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包括人的容貌、服饰、个人卫生和姿态等方面;仪容主要指人的容貌,是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仪表仪容的具体要求 1、工装的着装规定 1)平整干净,常清洗。(清洗工作由布草房完成,但保洁工作则应由自 己做好。 2)熨烫平整,无破损,无污渍。 3)全套整齐着装,并流露出自豪感。 4)不要依个人喜好,试图修改制服。 5)系好领带、领结,并摆正位置。穿酒店指定的工鞋; 6)铭牌戴在左胸前。 7)不要让工装商标显露在外。 8)除非天气很冷才可在工装内着毛线衫等,但也必须与工装相称。9)男员工内衣内裤不能长于工装,袜子应是深色的(黑色);女员工袜子一般为肉色,平时要注意是否挂丝,并及时更换。 10)着围裙的员工要保持围裙整洁并系好围裙。

11)系好鞋带,擦亮工鞋,并做到清洁无异味。 12)站在镜子前面练习一下微笑。 2、发型 1)梳理整齐,无头皮屑,不染色(除黑色以外)。 2)男员工头发的发脚侧不过耳后不过领。 3)女生头发过肩应用酒店规定发网盘起,不留怪异新潮发型,留海不能过眉头。 3、化妆 1)自然的淡妆,包括:眼影、眉毛、口红、粉底、腮红及接近肤色的粉底。 2)干净、清爽、无油腻的外貌。 3)干净及修剪整齐的指甲,只允许使用无色指甲油。 4)牙齿应是洁白的,口腔清新无异味。(注意在上班时吃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葱、韭菜等) 5)除手表与结婚戒指外,不能配戴其它饰物。 6)勤洗澡,身体无异味。 附: 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做到“四勤”: (1)勤洗手,剪指甲; (2)勤洗澡,勤理发; (3)勤洗衣服被褥; (4)勤换工作制服。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 (5) 1.1 通用计量术语 (5) 1.1.1量和单位 (5) 1.1.2测量 (11) 1.1.3测量结果 (18) 1.1.4测量仪器 (28) 1.1.5测量仪器的特性 (37) 1.1.6测量标准 (51) 1.1.7法制计量与计量管理 (54) 1.2 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62) 1.2.1国际单位制 (62) 1.2.2法定计量单位 (66) 1.2.3数和量的表示方法 (71) 1.2.4法定计量单位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73) 1.3 有效数字及数据舍入规则 (75) 1.3.1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位数的确定 (75) 1.3.2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 (77) 第二章温度测量及仪表 (81) 2.1 温度测量的基本知识 (81) 2.2 各种测温方法简介 (82) 2.3 膨胀式温度计 (83) 2.3.1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83) 2.3.2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85) 2.3.3压力式温度计 (86) 2.4 热电偶温度计 (86) 2.4.1热电现象和关于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86) 2.4.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热电偶 (88) 2.4.3热电偶的构造 (91) 2.4.4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94) 2.4.5热电偶的检定 (99) 2.4.6热电偶的使用与安装 (100) 2.5 热电阻温度计 (102) 2.5.1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102) 2.5.2热电阻的材料和要求 (103) 2.5.3常用热电阻 (103) 2.5.4热电阻的结构、型号、主要规格及技术特性 (106)

2.5.5热电阻测温电路 (109) 2.5.6热电阻的校验和故障 (110) 2.6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 (111) 2.6.1非接触式测温的优缺点 (111) 2.6.2光学高温计 (111) 2.6.3光电高温计 (113) 2.6.4比色高温计 (114) 2.7 显示仪表 (115) 2.7.1显示仪表的分类 (115) 2.7.2动圈式显示仪表 (115) 第三章压力测量 (118) 3.1 概述 (118) 3.1.1压力单位 (118) 3.1.2压力的表示方法 (118) 3.1.3压力测量的主要方法和分类 (119) 3.2 弹性式压力测量 (119) 3.2.1弹性元件的测量原理 (120) 3.2.2弹性元件 (120) 3.2.3弹性元件的应用 (122) 3.3 传感器 (124) 3.3.1电容式压力测量 (124) 3.3.2压电式压力测量 (126) 3.4 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和安装 (126) 3.4.1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 (127) 3.4.2压力测量仪表的安装使用要求 (128) 3.4.3试验室压力校验台 (129) 第四章流量测量 (134) 4.1 概述 (134) 4.1.1基本概念 (134) 4.1.2流量测量的主要方法和分类 (135) 4.2 差压式流量测量 (135) 4.2.1节流变压降式流量测量原理 (135) 4.2.2标准节流装置 (138) 4.2.3其他差压式流量测量 (141) 4.3 均速管流量测量 (143) 4.3.1测量原理 (143) 4.3.2总压的测定和测压孔的位置 (144)

仪表工所要学的知识

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1 热学、力学、电学、光学、化工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高中以上); 2 有较高的数学知识,线性代数,拉氏变换和模糊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有较高的自动化仪表专业的理论知识; 4 有化工工艺,化工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5 自动调节原理和化工自动化基本知识; 6 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7 掌握化工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8 熟练掌握复杂仪表、高精度仪表、新型仪表、智能仪表的种类、名称、型号、构造、工作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9 全面掌握化工单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0 掌握工艺生产的特点,工艺对仪表、自动控制提出要求; 11 全面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先进的校验设备及其附属设备、使用工具的名称、型号、性能、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知识; 12 掌握计量仪表,自动化系统可那发生的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及预防方法; 13 数量掌握本工种所配备的各种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14 具有仪表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15 具有计量管理的全面知识; 16 具有初级焊工的工艺知识; 17 具有电工中级工的专业技术知识; 18 具有接受仪表、自动化专业范围内的新设备、新理论的基础知识。 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技能 1 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高精度的、先进的仪表和调节器的维护和检修、试验调整和鉴定; 2 能对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进行施工准备和安装调试工作; 3 能根据智能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编程和检修; 4 能对集散控制系统进行大、中修作业; 5 能根据被调参数的记录曲线在线改变调节系统的各种参数,以提高系统的调节调节品质; 6 熟练处理整定智能仪表和集散控制系统的各中参数,能正确判断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7 能解决各类仪表,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8 根据生产红的问题,能提出解决仪表,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方案; 9 能独立处理在线仪表的复杂情况; 10 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先进的校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性能、结构和维护检修方法; 11 掌握节流装置、调节阀的计算方法; 12 掌握流量测量的温度,压力的补偿计算; 13 掌握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并根据被调参数的记录曲线改善调节品质; 14 能进行电子电路元件的代换计算,小型变压器的计算和一般的稳压电路的设计; 15 能绘制仪表设备示意图,安装接线图; 16 能熟练的看懂仪表,自动化的施工图; 17 能看懂工艺管道、桥架、脉冲管线和电气线保护管设备的空视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