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562种提要

1.【肇论】

2.【宝藏论】

3.【善慧大士语录】

4.【心王铭】

5.【无心论】

2.【宝藏论】

3.【善慧大士语录】

4.【心王铭】

5.【无心论】

6.【观心论】

7.【二入四行论】

8.【少室六门集】

9.【第六门血脉论】

10.【绝观论】

11.【信心铭】

12.【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13.【王梵志诗集】

14.【寒山诗】

15.【最上乘论】

16.【楞伽师资记】

17.【传法宝纪】

18.【修禅要诀】

19.【大乘无生方便门】

20.【大乘五方便】

21.【真妄颂】

22.【大乘北宗论】

23.【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

24.【乐道歌】

25.【六祖坛经】

26.【曹溪大师别传】

27.【永嘉证道歌】

28.【证道歌注】

29.【禅宗永嘉集】

30.【永嘉禅宗集注】

31.【神会禅话录】

32.【神会和尚遗集】

33.【显宗记】

34.【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35.【顿悟入道要门论】

36.【了元歌】

37.【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38.【沩山警策】

39.【沩山警策句释记】

40.【沩山警策注】

41.【沩山警策指南】

42.【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43.【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44.【曹溪宝林传】

45.【百丈丛林清规】

46.【百丈清规证义记】

47.【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48.【临济录】

49.【赵州和尚语录】

50.【兴化存奖禅师语录】

51.【四家语录】

52.【原人论】

53.【禅源诸诠集都序】

54.【禅门师资承袭图】

55.【庞居士语录】

56.【船子和尚拨棹歌】

57.【北山录】

58.【十玄谈】

59.【洞山悟本大师语录】

60.【洞山五位显诀】

61.【宝镜三昧歌】

62.【宝镜三昧玄义】

63.【宝镜三昧本义】

64.【宝镜三昧原宗辨谬】

65.【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66.【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67.【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68.【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69.【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70.【宗门十规论】

71.【禅月集】

72.【五家语录】

73.【祖堂集】

74.【宗镜录】

75.【万善同归集】

76.【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77.【注心赋】

78.【观心玄枢】

79.【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

80.【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81.【空谷集】

82.【宗门摭英集】

83.【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84.【蒙山法语】

85.【祖庭事苑】

86.【禅林僧宝传】

87.【补禅林僧宝传】

88.【林间录】

89.【石门文字禅】

90.【冷斋夜话】

91.【临济宗旨】

92.【僧宝正续传】

93.【罗湖野录】

94.【云卧纪谈】

95.【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96.【虚堂集】

97.【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98.【自得慧晖禅师语录】

99.【云门匡真禅师广录】100.【荐福承古语录】101.【法昌倚遇语录】102.【慧林宗本禅师别录】103.【吴山净端禅师语录】104.【慈受怀深广录】

105.【入众日用清规】106.【人天宝鉴】

107.【汾阳无德禅师语录】108.【禅苑清规】

109.【杨岐方会和尚语录】110.【白云守端禅师广录】111.【黄龙慧南禅师语录】112.【黄龙四家语录】113.【晦堂祖心语录】114.【超宗慧方禅师语录】115.【死心悟新语录】116.【东坡禅喜集】

117.【保宁仁勇禅师语录】

119.【慈明四家录】120.【明觉禅师语录】121.【雪窦颂古直注】122.【云庵克文禅师语录】123.【圆悟佛果禅师语录】124.【开福道宁禅师语录】125.【佛眼清远禅师语录】126.【应庵昙华禅师语录】127.【大慧普觉禅师语录】128.【大慧普觉禅师普说】129.【大慧普觉禅师年谱】130.【宗门武库】

131.【禅宗杂毒海】132.【正法眼藏】

133.【率庵梵琮禅师语录】134.【十牛图】

135.【镡津文集】

136.【传法正宗记】137.【雪堂拾遗录】138.【普庵印肃禅师语录】139.【瞎堂慧远禅师广录】140.【济颠道济禅师语录】141.【月林师观禅师语录】142.【传法正宗论】143.【传法正宗定祖图】144.【虎丘绍隆禅师语录】145.【自得禅师语录】146.【真歇清了禅师语录】147.【松源崇岳禅师语录】148.【破庵祖先禅师语录】149.【宏智正觉禅师广录】150.【天童颂古直注】151.【密庵和尚语录】152.【天童如净禅师语录】153.【天童如净禅师遗录】154.【虚堂和尚语录】155.【人天眼目】

156.【丛林公论】

157.【丛林盛事】

158.【北涧居简禅师语录】159.【西山亮禅师语录】160.【大川普济禅师语录】161.【偃溪广闻禅师语录】

163.【介石智朋禅师语录】164.【初物大观禅师语录】165.【元叟行端禅师语录】166.【痴绝道冲禅师语录】167.【柳塘外集】

168.【五家正宗赞】

169.【石屋珙禅师语录】170.【真心直说】

171.【雪庵从瑾禅师颂古】172.【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173.【景德传灯录】

174.【传灯玉英集】

175.【天圣广灯录】

176.【建中靖国续灯录】177.【联灯会要】

178.【嘉泰普灯录】

179.【五灯会元】

180.【五灯会元补遗】181.【五灯会元续略】182.【古尊宿语要】

183.【古尊宿语录】

184.【续古尊宿语要】185.【佛祖正法直传】186.【碧岩录】

187.【击节录】

188.【从容录】

189.【无门关】

190.【请益录】

191.【无门慧开禅师语录】192.【禅苑蒙求】

193.【禅宗颂古联珠通集】194.【通玄百问】

195.【青州百问】

196.【初学记】

197.【北涧居简禅师语录】198.【无准师范禅师语录】199.【石田法薰禅师语录】200.【拈八方珠玉集】201.【希叟绍昙禅师广录】202.【

枯崖和尚漫录】203.【大觉禅师语录】

204.【西岩了慈祥师语录】

205.【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206.【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207.【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208.【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209.【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210.【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211.【大光明藏】

212.【禅林宝训】

213.【禅林宝训音义】

214.【禅林宝训合注】

215.【禅林宝训顺珠】

216.【禅林宝训笔说】

217.【禅林宝训拈颂】

218.【雪峰慧空禅师语录】

219.【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220.【宗鉴法林】

221.【佛光国师语录】

222.【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223.【垂语百则】

224.【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225.【清拙和尚禅居集】

226.【曹源道生禅师语录】

227.【佛法大明录】

228.【禅门诸祖师偈颂】

229.【横川如珙禅师语录】

230.【运庵普岩禅师语录】

231.【元明慧性禅师语录】

232.【石溪心月禅师语录】

233.【石溪心月杂录】

234.【云谷祖庆禅师语录】

235.【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236.【古林清茂禅师语录】

237.【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238.【无准师范禅师语录】

239.【无准师范禅师奏对语录】

240.【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241.【环溪惟一禅师语录】

242.【雪岩祖钦禅师语录】

244.【剑关子益禅师语录】

245.【绝岸可湘禅师语录】

246.【因师集贤语录】(龙泉集)

247.【愚庵智及禅师语录】248.【南石文琇禅师语录】249.【江湖风月集】

250.【宗门千字文】

251.【禅宗决疑集】

252.【宗门统要续集】253.【高峰原妙禅师语录】254.【高峰禅要】

255.【中峰和尚广录】256.【中峰和尚杂录】257.【拟寒山诗】

258.【佛祖历代通载】259.【百丈清规】

260.【天如和尚语录】261.【竺仙和尚语录】262.【禅门宝藏录】

263.【了庵和尚语录】264.【月江正印禅师语录】265.【笑隐大诉禅师语录】266.【蒲室集】

267.【楚石梵琦禅师语录】268.【即休契了禅师拾遗集】269.【了庵清欲禅师语录】270.【昙芳守忠禅语录】271.【穆庵文康禅师语录】272.【月涧文明禅师语录】273.【海印昭如禅师语录】274.【无见先睹禅师语录】275.【方山文宝禅师语录】276.【平石如砥禅师语录】277.【万峰和尚语录】278.【樵隐悟逸禅师语录】279.【石屋清珙禅师语录】280.【千岩和尚语录】281.【云外岫禅师语录】282.【无明慧经禅师语录】283.【了堂惟一禅师语录】284.【缁门警训】

285.【禅林类聚】

286.【续传灯录】

287.【增集续传灯录】288.【禅宗正脉】

289.【宗门玄鉴图】

290.【宗门正灯录】

291.【禅关策进】

292.【道余录】

293.【二隐谧禅师语录】

294.【石雨禅师法檀】

295.【密印禅师语录】

296.

【恕中无愠禅师语录】297.【无趣如空禅师语录】

298.【元幻性冲禅师语录】

299.【笑岩集】

300.【密云禅师语录】

301.【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

302.【浮石禅师语录】

303.【林野奇禅师语录】

304.【费隐禅师语录】

305.【古瓶山牧道者究心录】

306.【古雪哲禅师语录】

307.【朝宗忍禅师语录】

308.【大方禅师语录】

309.【天宁法舟济禅师语录】

310.【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311.【三宜盂禅师语录】

312.【石雨禅师法檀】

313.【象田即念禅师语录】

314.【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

315.【寿昌见如谧禅师语录】

316.【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317.【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318.【丹霞淡归禅师语录】

319.【入就瑞白禅师语录】

320.【法喜志】

321.【密藏开禅师遗稿】

322.【铁蒺藜】

323.【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324.【吹万广真禅师语录】

325.【五宗原】

326.【五宗辟】

327.【五宗救】

328.【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

329.【指月录】

330.【续指月录】

331.【竹窗随笔】

332.【皇明名僧辑略】

333.【八十八祖道影传赞】334.【博山无异禅师广录】335.【博山大师宗教答响】336.【博山警语】

337.【千松笔记】

338.【云门麦浪怀禅师宗门设难】339.【紫柏尊者全集】

340.【憨山大师梦游全集】341.【宗门或问】

342.【古今禅藻集】

343.【教外别传】

344.【黄檗无念禅师语录】345.【居士分灯录】

346.【禅灯世谱】

347.【禅门拈颂集】

348.【呆庵庄禅师语录】

349.【古庭禅师语录辑略】350.【密云禅师语录】

351.【慨古录】

352.【济宗颂语】

353.【佛祖纲目】

354.【吹万禅师语录】

355.【永觉和尚广录】

356.【洞上古辙】

357.【禅林疏语考证】

358.【费隐禅师语录】

359.【五灯严统】

360.【五灯严统解惑篇】

361.【祖庭钳锤录】

362.【继灯录】

363.【建州弘释录】

364.【普照国师语录】

365.【禅门锻炼说】

366.【还山录】

367.【圣箭堂述古】

368.【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369.【佛祖三经指南】

370.【续灯存稿】

371.【铁壁机禅师语录】

372.【先觉宗乘】

373.【密行忍禅师语录】

374.【揞黑豆集】

375.【秉拂语录】

376.【黔南会灯录】

377.【普陀列祖录】

378.【五家宗旨纂要】

379.【元洁莹禅师语录】

380.【锦江禅灯】

381.【续灯正统】

382.【佛冤禅师语录】

383.【宗统颂】

384.【天童弘觉文/心禅师语录】385.【法门锄宄】

386.【佛祖宗派世谱】

387.【宗门拈古汇集】

388.【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389.【南岳单传记】

390.【缁门世谱】

391.【御选语录】

392.【御制拣魔辨异录】

393.【禅海十珍】

394.【天童弘觉文/心禅师北游集】395.【祖灯大统】

396.【宗

统编年】397.【正源略集】

398.【佛祖正传古今捷录】

399.【径石滴乳集】

400.【列祖提纲录】

401.【铁笛倒吹】

402.【五家参详要路门】

403.【五灯全书】

404.【居士传】

405.【诸家宗派】

406.【八指头陀诗集】

407.【禅宗直指】

408.【佛祖正宗道影】

409.【万法归心录】

410.【禅门日诵】

411.【宗范】

412.【鸳湖用禅师语录】

413.【南岳山茨际禅师语录】414.【万如禅师语录】

416.【牧云和尚七会语录】417.【天岸升禅师语录】

418.【破山禅师语录】

419.【百痴禅师语录】

420.【云峨喜禅师语录】

421.【斌雅禅师语录】

422.【介为舟禅师语录】

423.【笑堂和尚语录】

424.【永济融掸师语录】

425.【伏师祗园禅师语录】426.【季总彻禅师语录】

427.【二隐谧禅师语录】

428.【芝严秀掸师语录】

429.【懒石聆排师语录】

430.【法玺印禅师语录】

431.【南岳继起和尚语录】432.【昭觉丈雪醉祥师语录】433.【石霜尔瞻禅师语录】434.【山晖禅师语录】

435.【鸡肋集】

436.【法澜澄禅师语录】

437.【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438.【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439.【天王水鉴海和尚金粟语录】440.【介庵进禅师语录】

441.【一初元禅师语录】

442.【莲月印正禅师语录】443.【月幢了禅师语录】

444.【断愚真智禅师语录】445.【达变权禅师语录】

446.【方融如玺禅师语录】447.【不禅师师语录】

448.【神鼎云外泽语师语录】449.【檀溪梓舟禅师师语录】450.【虚舟行禅师师语录】451.【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452.【石磷宗禅掸师语录】453.【自闲禅祥师语录】

454.【予暹禅师语录】

455.【内绍禅师语录】

456.【灵灵树远禅师云岩集】457.【云腹智禅师语录】

458.【云叟住禅师语录】

460.【秀野林禅师语录】

461.【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462.【寂光豁禅师语录】

463.【独郎行日禅师语录】

464.【石璞超质禅师语录】

465.【奇然智禅师语录】

466.【宝持总禅师语录】

467.【灵瑞尼祖揆符禅师妙湛录】

468.【灵瑞禅师岩华集】

469.【慧觉衣禅师语录】

470.【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471.【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472.【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

473.【佛冤禅师语录】

474.【印心佛敏讷禅师语录】

475.【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476.【远庵澧禅师语录】

477.【古宿尊禅师语录】

478.【神鼎一揆禅师语录】

479.【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

480.【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481.【长目电禅师语录】

482.【华严还初佛禅师语录】

483.【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484.【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485.【鹤林

天树植禅师语录】486.【知空蕴禅师语录】

487.【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488.【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489.【翼庵禅师语录】

490.【隐元禅师语录】

491.【莲峰禅师语录】

492.【德风祥师般若语录】

493.【山铎真在禅师语录】

494.【大悲妙云禅师语录】

495.【晦狱旭禅师语录】

496.【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

497.【鹤峰禅师语录】

498.【林我禅师语录】

499.【石关禅师语录】

500.【即非禅师全录】

501.【青城竹浪彻生禅师语录】502.【密行忍禅师语录】

503.【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504.【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505.【幻住明禅师语录】

506.【纯备德禅师语录】

507.【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508.【灵隐文禅师语录】

509.【东山梅溪度禅师语录】510.【灵机禅师语录】

511.【祖亮启祥师语录】

512.【敏树禅师语录】

513.【赤松领禅师语录】

514.【侣岩荷禅师语录】

515.【淡崖超原禅师语录】

516.【香岩洗心水禅师语录】517.【滦州万善晖州昊禅师语录】518.【性空臻禅师语录】

519.【何一自禅师语录】

520.【沩山古梅冽禅师语录】521.【华严起宗真禅师语录】522.【子雍如禅师语录】

523.【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524.【善一纯律师语录】

525.【善权位禅师语录】

526.【空谷道澄禅师语录】

527.【大博乾禅师语录】

528.【盘山了宗禅师语录】

529.【迳庭宗禅师语录】

530.【天翼翔禅师语录】

531.【云山燕居申禅师语录】532.【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533.【雨山和尚语录】

534.【大休珠禅师语录】

535.【百愚样师语录】

536.【观涛奇禅师语录】

537.【文穆念禅师语录】

538.【蔗庵范禅师语录】

539.【长庆宗宝禅师语录】

540.【元洁莹禅师语录】

541.【频吉禅禅师语录】

542.【寒松操禅师语录】

543.【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544.【博山迸如瀚禅师语录】545.【角虎集】

546.【曹溪正宗源流颂】547.【宗门宝积录】

548.【三山来禅师语录】549.【高峰乔松亿禅师语录】550.【万峰童真禅师语录】551.【大笑崇禅师语录】552.【竺峰敏禅师语录】553.【翠崖必禅师语录】554.【斗南暐禅师语录】555.【山庵杂录】

556.【祖庭指南】

557.【禅乐府】

558.【禅苑蒙求拾遗】559.【洞上祖宪录】

560.【禅宗全书】

561.【唐禅髓】

562.【宋禅髓】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篇一:禅宗智慧感悟 我的学习杂感 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 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 么是“禅”。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 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 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 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 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

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 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 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 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 纵情潇洒而风流。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他们强 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 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 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在 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两千多年前白马驮经,佛入中土,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也说明了佛 教自汉朝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发展,随着朝代更迭,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佛教文化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演变出独有的佛教文化符号——少林寺。随着历史的演进,少林寺文化逐渐成为集合佛,道,儒于一体,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禅宗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少林寺,传统文化 引言 少林寺建立以来,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佛教文化发展的圣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封建哲学开始逐渐与佛教文化融合,大大丰富了少林寺文化的内涵,随着少林寺的僧众走出庙堂,少林寺文化逐渐世俗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由此佛教文化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少林寺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佛教文化逐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烧香拜佛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佛教偈语更是在广大民众之间广泛流传,少林寺文化更是作为禅宗文化在代表,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与补充,形成了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少林寺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一中独有的形式,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促进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也影响了少林寺的发展,从少林寺的诞生,到发展,壮大,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林寺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一,少林寺的兴起 悠悠古刹,千年少林,传奇岁月,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少室山的密林中,并因此而得名。闻名世界古刹少林寺据目前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少林寺最初建寺的时候并不是叫少林寺,而是叫“僧人寺”,传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而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相传在一千五百年前,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在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终于完成,期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来到北方,先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数年,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然后广集僧徒,历时九年,寺院逐步扩大,名声大噪,并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而后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寺他去。禅宗一向奉达摩为初祖,慧可为二祖,后连续单传至六祖。南北朝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译为汉文。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单靠翻译,而是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由中国僧人自身领悟创作,传播和推广。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成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交流发展的圣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而后,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开卷有益。 自拜读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后,间或于闲时思及书中所言所语,自问非文史或哲学系的科班出身,因之所思所及自难深远、穿透。然而,能据之增加对中国智慧的了解及探思,仅此,亦是受益。 书中六章,分为: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对应六个主题而言,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对各主题的理解程度与及感想也就深浅各异,参支不齐。 《易经》是个好东西,但自问弄不太懂,对于第一章周易的启示而言,收获不多,但起码弄懂了老祖宗很早已提出了事物的两面性:阴与阳,以及两者间的动态和转换问题。想一想,这么多年前的人能达到这样的智慧,也就不能不服了!作为炎黄子孙,真的是沾着先辈们的光走过来几千年的岁月。 孔子,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都绕不开的一个人,厉害,但不邪门。其中庸的思想,影响是何其深远,及至时下,仍有着无法替代的现实意义。窃以为,孔子与老子最大的不同是,孔子是入世,老子是出世,入世好还是出世好?这似乎没有唯一的标准。另外,平心而论,孔子之后的儒学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糟粕,实不应算到孔子头上。 至于兵家的思考这一章,引发出来的思考是正义性与及和平的成本问题。当然,那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也许从上至下的君将臣民都不会想这些问题,然而,现活的人却不应该不重视和关注这些问题,毕竟现代战争的武器太先进了,大伙若一起来真的,相信地球和人类还真的折腾不了

几下子。 “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两句是对老子《道德经》至深刻的记忆。第一句有点象绕口令,然却在披着神秘主义语境的外纱之下,异曲同工地道出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只能无限接近真理的论断。关于第二句,初看时着实有点受不了,多看几遍多思几番,却觉内里景象万千,而且,透着古代朴素唯物观,了不起,受教得很。 魏晋,着实是一个很奇怪很特别很有趣的历史时空段,从不同的价值角度而言,可能会出现斥之骂之笑之敬之的不同看法,文化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应也可是多元化的,无论魏晋这朝代多么的异样于中国历史中的其他朝代,作为后人,觉得那朝那些人那些事儿中,还是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禅宗,好玩。因为不象传统佛教那么繁琐的程序。而且,应该说本土化很到位,所以,中国人受用,正因为受用,禅宗也得以源远流长,为世界文化留下了一笔可贵的“合资品牌”遗产。调侃下细想,这儒、道、墨、法都是咱民族的“自主品牌”,而禅宗这“合资品牌”竟能在这众多“自主品牌”的包围圈中存活下来,其本土化的适应性还真不容忽视。 易中天先生的文笔风趣幽默兼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深刻独到,这甚合我等非专业人士拜读,这亦是自家能坚持阅毕全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然而,读书有感之余,亦体悟到:路要走,书也是要读的。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WTT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的智慧》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早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酷品三国,妙语连珠地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评说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精练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而易中天的新作《中国智慧》,文字轻松活泼,谐趣横生,依然是易中天贯有的风格。 此书分为六章节: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办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初看标题,中规中矩,古韵足,让人难以理解其中个味。继而仔细读来,顿然大笑。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我国北方人相对阳刚一些,南方人相对阴柔一些,比如苏州人,他们连吵架都很温柔。”像这样平实易懂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周易》是一本特别神秘深奥的古书,一般的人很难看懂。然而,易中天所讲的“周易的启示”却非常简单明了。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易中天说:“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各打五大板。”中庸的原则,书中提出:做事情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得恰到好处。中庸

就是中和,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修养,质朴和文雅各占一半,即为中庸之道。 六章节中,我甚是喜欢“禅宗的境界”这一章。禅宗佛道,历经几千年,一直备受追捧。现如今,似乎人人都知晓禅理,但是关于禅宗的境界,却罕有人知,自身修行起来更寥寥无几。书中首先讲到“立地成佛”,就得说禅宗的境界在瞬间,靠觉悟,不是修行。整个中国智慧的体系中,禅宗不同其他,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开篇这句诙谐的调侃,使我不觉莞尔一笑。禅宗的境界,易中天用说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过放叶、冲醒、翻滚、叶沉、茶静,最后万物皆空。“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此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禅宗的境界。 《中国智慧》,语言幽默生动,哲思处处开花。可快阅也可慢读,能粗看亦能细品。睿智博学的易中天在《中国智慧》中,精辟地剖析了中华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智慧;谆谆地警世,为读者洗涤心灵。比起某些晦涩难懂的古书,《中国智慧》是一本让人看得明白、读得懂的好书。

禅宗与中国文化

禅宗与中国文化 今天我很荣幸到这里来跟大家讨论关于“禅宗与中国文化”的问题。我要先说明一点,从一名历史学家的立场出发,我和禅宗爱好者以及信仰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爱好者和信仰者就好象是在前台看戏的观众,它是把戏当做真,然后跟台上的演员同悲共喜,跟他一起投入感情。历史学家要看的是一个真实状态,也就是说要去后台看演员卸了妆以后,不那么亮丽的状况。所以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来讲,禅宗可能略略让人有点扫兴。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这可能是比较接近真实历史的状况。 在历史上,禅宗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很多士大夫,使得中国士大夫走上了寻求自然、放松的道路。在传统士大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禅宗是对儒家精神世界的一种补充,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同时,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从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来看,千奇百怪的禅宗语录相对于理性思维方法而言,是另类的特别的思考方式。对于今天的思维世界,尤其是对西方传过来的科学和理性的思维习惯也有特别的冲击和启发的意义。 禅宗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甚至不仅仅是东亚的,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可以说禅宗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在英文里面,禅宗的“禅”不叫做禅,叫做“zen”。这是因为最早把禅宗的思想和文化传到世界的是日本人。日语里面“禅”念“zen”,所以英文里面很多都是写成“zen”,而不是“chan”。二十世纪初,日本的铃木大哲,把禅宗带到了西方。他用英文写了很多书,引起了西方人对于禅宗的重视。但是真正在世界上流行开来,是跟60年代整个世界出现的文化变迁有关系。60年代是一个现代的西方世界受到文化冲击的时代。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那个时候有所谓“垮掉的一代”,还有嬉皮士运动,新浪潮电影,还有反越战。在对自身的西方文化强烈置疑、挑战和反叛的这么一个运动里面,禅宗的很多思想借着这个机会在西方变得非常流行,以至于成为很多人信奉的文化和研究的题目。 很多人认为禅宗能够给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是一种可以带来生活改变的新资源。所以现代很多人都认为,禅宗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已经不再仅仅是中国的,也不再仅仅是东亚的,而有可能它是全世界的。 一、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禅宗 我们先从两首禅宗史上最著名的寄语说起。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叫“明镜说法”。在唐高宗的时代,岭南有一个砍柴人姓卢。拜在湖北黄梅禅宗的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门下。弘忍禅师门下有很多的学生。当他年纪大了,要挑选接班人时,他就要求众弟子,谁想继承他的衣钵就写一首诗来表达对佛教道理的理解。有一个叫做神秀的弟子,就写了一首寄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话浓缩了佛教的一个根本的道理。就是:心灵就像一面透明澄澈的镜子,外在世界就像灰尘。不想让外在的污浊的世界污染了你的心灵,你就要经常的打扫和擦拭这面镜子,让它保持干净。大家都认为这首诗写的非常好。可是这个卢行者听了以后就说,好是很好,但是不够彻底。他不会写字,就求别人帮他代笔,写了一首寄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按照大成佛教中的道理,智慧本来就不是树。(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心灵也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镜子,人心中的佛性永远都是清静的,哪里会有什么尘埃。因为按照大成佛教的说法,一切都是虚幻的假象,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的东西。尘埃它也是虚幻的,所以既然尘埃是虚幻的,你擦拭什么呢。这两首诗差别是很大的,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中国禅宗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对立的流派,就是北宗和南宗。卢行者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因为神秀的根据地在现在的洛阳一带,而后来慧能到了广东。所以,以神秀为领袖的宗派叫北宗,以慧能为领袖的叫南宗。后来南宗占了上风,成为禅宗的主流。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易中天老师在09年底给中国移动做的几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诚如本书封底所言: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收受,智慧只能启迪。读易中天老师的书总能学到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至于说智慧,根据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修养、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受有不同的感受,受到不同的启发,有不同的收获,但是我相信开卷有益,尤其是易中天老师的书。 在《中庸的原则》中很讲到中庸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时候说即坚持原则,又灵活很难。这话说的没错。我们是要么一点原则都没有,人云亦云,要么就是认死理,刻板死性。儒家认为有经有权,需要很高的修养,非常正确,没有修养的人就是盲目的改变,根本没有原则。甚至把自己不坚持原则认为是自己的原则。后面讲到要守住底线,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我们已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金钱等诱惑,根本就没有底线可言。而易中天老师建议我们怎么守住底线呢?一是不说假话。不说假话就可以守住底线,避免很多错误;如果做不到不说假话,那就做到不说话。其实很多时候不说话比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要成熟、稳重,并且那些假大空的话语说很多一

点意义也没有,反而会对其他人、社会产生危害,因此我们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自己说出的话都是废话、一点信息量也没有、都是闲话,那我们还是闭嘴的好。 在《中庸的原则》里面《中庸与和谐》一节,易中天老师谈到了如何做到和谐里面第二条讲到要唱反调,看了很有感悟。其实在企业中,你的员工是否有和你唱反调的很重要,如果大家千篇一律、千口一律,全部是大唱赞歌,全部是歌功颂德,那你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应该反思了,因为没人敢跟你唱反调,没人敢说你的不对。通用老板之所以不施行自己提出的方案,就是因为没有人反对自己的提案,没有人敢同自己唱反调,这让他觉得很不安。如果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敢同自己唱反调的话,自己就可以对这个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最好。其实君臣关系、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应该是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具体做法就是:一件事情,领导认为可行,下属发现还有问题,就提出问题来,作为补充,使这件事真正能够做成。这叫做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相反,领导认为不行的事情,下属发现还有可行的部分,就提出可行的部分来,以便去掉那些不行,这叫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叫唱反调。我想这一点对于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要,我们有太多的人只愿意听、只能听那些好听的、顺耳的,而对于那些不好听的、提出意见的都斥之以鼻,甚至打击报复,真的忘记了忠言逆耳了! 在《禅宗的境界》里,易中天老师的一句话我深以为是:印度人是最耐烦的,中国人是不耐烦的,中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件事差不多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https://www.doczj.com/doc/89504354.html,/f?kz=1245742819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罗安道人?8位粉丝?正式会员4 ? 1楼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 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禅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只不过继承发展了这一方法。佛教有很多修行法门,常称“八万四千法门”,禅修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禅常称定,要求修者保持头脑的专一、清净、安宁,通过这种专一可以发生智慧,故又称“静虑”、“思维修”。修禅者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发挥想象,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观照,后来还发展为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观想。禅最后要达到一种认识现象本质的智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不同宗派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觉,有的强调悟。总之,是通过定来发慧,禅或定只是达到慧的方法、途径、工具,不过也是不可缺少的。佛教之根本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首先要守戒,在此基础上坐禅、入定,最后达到慧,即正确认识到现象世界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因缘和合所成的,是假象、幻象,没有独立自性。 佛教各宗派都重视禅修,但各派之间对禅修的认识却不同。禅宗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禅,是最上乘禅。慧能在《坛经》中把禅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小乘禅是“见闻转诵”,只知道念经,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文的意义。中乘禅是“悟法解义”,能领悟佛法,把握佛法的意义,不过也只是对佛教表面意义的一种了解。大乘禅是“依法修行”,能按照正法进行修行,很多大乘禅师都是这样做的。最上乘禅则是“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最上乘禅实质上是一种对佛教根本精神的全面把握,“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就是说明这一点。再说“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般修行求解脱的人,大多以分别见设想有一个彼岸、菩提、涅盘在那儿,因此就想求得菩提、涅盘,到彼岸去。但是大乘般若经和《维摩诘经》等经认为,一切法的实相都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空即色,非色非空,强调不离烦恼而得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湛如法师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我个人对禅宗没有什么体会,仅仅是在学习当中翻阅了一些文献,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准备分八个题目来谈这个问题。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佛教最具特色且能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祖宗。为什么祖宗这一山林佛教,最后能取代贵族佛教的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地位呢?原因比较多。我认为,禅宗的生命力之所以这样顽强,应该跟它的理论、实践和教育方法以及弘扬范围有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物质无论如何丰富,科技无论如何发达,都不能够填补人类的精神荒原与生命的空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有来自客观的:过份的机械化,使人沦为机械的奴隶;也有主观的:人们不思进取,失去自我,尤其是那些甘心沦为物质奴隶的人,他们很难有心思去观照自心,反省自已,净化自已,完善自已。而禅宗则能运用它的活泼教理,针对时弊,就病施方。所以作为山林佛教的禅宗,比贵族佛教、都市佛教更能适应社会。比如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被摧毁得最严重的应该是贵族佛教。因为贵族佛教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帝王、贵族、士大夫过份依赖。而禅宗不然,它没有固定的寺庙,禅宗的大师们都是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在这是山都有庙的遍地开花式的发展中,禅宗已深深地扎根、渗透到民间的各个角落。在北方佛教走向衰微的时候,禅宗又以卷土重来的之势,重在北方,甚至整个中华大地上大放民彩。一直到宋代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繁荣局面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禅宗的主要理论是什么?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因为禅宗能改变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禅能塑造独立

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 收藏打印关闭字体:[大 宜春,古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今辖袁州、樟树、丰城、高安、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三市六县一区。宜春悠久历史耀古烁今,众多人杰灿若星辰。宜春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府首邑。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其人其物均出自宜春。宜春的钟灵毓秀,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文化在宜春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写了段见闻:“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描绘了古宜春一派梵天佛国的景象。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师欣然题笔“宜春是禅宗圣地”。 称宜春为禅宗圣地,是因为宜春这块版图上,集中闪烁着许多决定禅宗发展走向的亮点。一般认为,确定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宗戒律的是百丈怀海。这三位祖师中,马祖舍利塔在靖安宝峰寺,怀海归真于奉新百丈山,其灵骨均安葬在今宜春市境内。而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慧能,志载也曾结茅靖安山中,其地后辟为禅院,寺名亦以慧能弘法之地“曹溪”而命之。 禅宗发展到“一花开五叶”时,进入了极盛期。所谓“五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后来临济宗下派生出杨歧、黄龙两宗,故曰“五家七宗”。史称“江右奥区”的宜春市,为禅宗各家的孕育繁衍、成长壮大提供了一块充满生机的沃土。 禅宗五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出现于晚唐。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沩山灵祐先于奉新百丈山师从怀海,后迁湖南沩山,其弟子慧寂徙居宜春仰山,别创禅宗一派,是曰“沩仰宗”。黄檗希运亦于百丈山师从怀海,后居宜丰黄檗。其弟子义玄远赴河北临济院,又创禅宗一派,是曰“临济宗”。曹洞宗创始人良价,系云岩昙晟的弟子,昙晟亦师从怀海二十年。良价云游至宜丰洞山,又创禅宗一派,是曰“曹洞宗”。 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出现于五代。两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

禅宗智慧感悟

我的学习杂感 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么是“禅”。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纵情潇洒而风流。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在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充满自信。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世俗的功名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的洒脱、自然。禅宗在这一千多年里,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弘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华文化就不免有所失色。 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禅的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智慧,培养爱心。可以这么说,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在课程中看了几部电影,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其中在《六祖慧能》这部电影中,最被讨论的是六祖慧能所作的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最终将衣钵传给他,而没有传给神秀,我认为也是从这首偈中慧能证得空性。而神秀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而被认为仍未悟道。我认为神秀的偈问题出在,它仍然停留在“有”的范围,他认为身是有的,心是有的,尘埃是有的,而未能触及“空”性。其次,他认为禅有目标可达,其实我认为擦拭心灵的尘埃只是过程,不是禅的目标。因为一个人进入心念的安静虽要经过时时拂拭,但是要得到般若,则不是光靠拂拭就能得到的。 慧能的偈之所以比神秀的优秀,我认为它讲出了般若的实相,告诉我们般若不可以被说成一个名相,不能说是“菩提树”或“明镜台”,同样也不能说成“这个”或是“那个”,或什么东西。般若是绝对的空性,般若本来就不在那里了。因为清净的自性根本使尘埃没有附着之处,又何必去擦拭呢?

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

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原意是“静虑”或思考。禅定就是安静地沉思。禅宗即以禅定而得名。相传,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而真正开创为中国佛教的禅宗,是得弘忍衣钵的六祖慧能。由他所创立的南派禅宗逐步实现了佛教的“华化”并播扬于全国。禅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隋唐之后,人们常把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它既吸收了儒、道思想,它的教义又对儒家思想的宗教化起了促进作用。 禅宗教义信仰和修习方法,可用十六个字概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然佛性,无为解脱。 禅宗的主要特点是主张“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顿悟见性。”禅宗一重“心性”倡“即心即佛”,二重“顿悟”主“顿悟见性”。就是说追求佛境界的人,只要自心洞察,明心见性,便会超凡入圣而成佛果。这是成佛的唯一途径,而且是人人都可做到的,这来源于“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①]的天然佛性,也就是那种脱离了生死轮回的致净致圣的永恒境界。这种彻底的性悟成佛说,完全打破了佛教传统的修习观念,与其说它得自灵山法会上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之传心法要,不如说是中国古代注重心性之传统文化的产物。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禅宗,它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远比其他传统宗派广泛和深刻。禅宗不仅在艺术表现内容、方式等方面,给音乐艺术带来新鲜的经验,而且在创作思想、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方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家。尤其是般若学与禅学,几乎以一种不可抵御的魅力吸引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兴盛到衰亡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东坡与禅宗的渊

缘自不必说,就连以耽道迷仙闻名的诗仙李白,也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的诗句。一贯以“正统”儒家为楷模的诗圣杜甫,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的愿望。一直到近代,从梁启超、谭嗣同对禅宗的浓厚兴趣到近代史上杰出的艺术家、高僧弘一法师的皈依空门,可以举出无数例子。因此王安石“成周三代之际,圣人多生儒中;两汉以下,圣人多生佛中”[②]的概括,不妄为精妙的论断。 一、禅宗与道家、儒家一道塑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又有众多形式、流派、风格。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除去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外,它的纯审美的要求,却是有着相当稳固的一贯性的。徐青山的《溪山琴况》,虽然是琴学专著,但他总结的二十四况,却可以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全部审美要求。这二十四况是: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这二十四个字,除去几个古琴的技法而外,几乎适用于中国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中的绝大部分及民间音乐中的一部分。这种美学观的确立,是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致要求的结果。禅宗音乐美学,与儒家音乐美学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把“中正”、“平和”、“淡雅”、“肃庄”作为基本原则。儒家的“乐”要为“礼”服务,音乐要服从政治。而禅师也把音乐视为弘扬佛法的舟楫,宣传法理的利器。 东西方宗教音乐美学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对音乐功能的不同看法。复调音乐在欧洲产生并发展壮大,不是偶然的,它是欧洲诸民族特定环境与历史的产物,也是天主教、基督教的直接产物。从九世纪“奥尔加农”“迪斯康图斯”的出现到巴赫等人矗起欧洲巴洛克音乐的丰碑,几百年间,复调音乐在教堂的穹顶下,逐渐完善。天主教、基督教音乐家们的全部精力都用于创造教堂的恢宏、庄严、神秘的天国气氛。也许是由于世代相传的缘故,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从小便熟悉了唱诗班的弥撒曲的歌词,于是音乐在教堂中的主要作用便是烘托神圣的气氛,而不是讲道。这就

(整理)23种思维方式.

23种思维方式,让我受益非浅哦!! ○一.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么磨,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一。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三.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

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得此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四.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思维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通过“顿悟”来表现。道家的“悟道”、儒家的“ 豁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维的具体运用。 就思维的精确性来看,直觉思维是一种模糊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自然界或宇宙的本质,不可能通过推理或分析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中国人的许多概念、命题歧义丛生,正是这种思维造成的。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谓的心通万物,都是这种思维的必然结果 ○五.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中国古人的整体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08汉语国际教育金晶【内容摘要】禅宗作为佛教在中国发展衍生的本土宗派,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禅宗流传时间最长,且对中国文化和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用辩证的眼光评析禅宗一千多年来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禅宗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汉代进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初唐,终于出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宗派——禅宗。所谓禅宗的“禅”字虽然由梵文“禅那”(dhyāna)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也就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但二者之间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禅那”指经由精神的集中而进入有层次冥想的过程,是佛教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中国的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这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是对本体的领悟,或对自性的参证;冥想和思索,反而会失去禅的精神。 禅宗相传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祖释迦牟尼“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期六祖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禅宗初步形成系统和规模。唐朝中晚期禅宗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又从明朝中晚期开始逐渐衰落。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唯一宗派。五祖弘忍后分南宗、北宗两派。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因而从各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意义的,也不乏消极影响。时至今日,即便禅宗作为佛学宗派已渐渐衰落,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可磨灭。 一、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西汉末年,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封建统治阶层中开始流传。佛教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此时,佛教只是君王士大夫的新鲜消遣;连年战乱使普通民众生活于水生火热,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印度佛教的那些教义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意义和实现的可能,因而在民间的流传度不高。 佛教的传播者意识到佛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糅合。频繁的战乱,窘迫的生活,乱世中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使得人民急需精神上的逃避和慰藉,宗教的普及便有了基数庞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统治者也渐渐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消遣可以用来作为巩固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佛教一枝独秀,乘势而起,成为维

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 (2) 一、苏轼生平及其思想简介 (3) (一)苏轼生平简介 (3) (二)苏轼思想简介 (4) 二、禅宗思想的核心和本质 (4) (一)禅宗思想的核心 (4)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 (5) (一)苏轼词的创作成就 (6) (二)禅宗思想对苏词创作的影响 (7) (三)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 (8) 四、苏词禅宗思想的现实意义 (10) 结语 (11) 致谢 (11) 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心性论是禅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顺应自然而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获得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禅宗思想就是超越思想。两宋时期禅宗思想盛行,并渗入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趣味中,深刻的影响着词的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是典型的代表。禅宗思想在当今社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系统地介绍苏轼生平及思想、禅宗思想、苏轼词的创作成就、禅宗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并对苏轼一些词中蕴含的禅宗思想作具体分析、综合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轼词禅宗思想现实意义 Abstract: Buddhism entered China,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sulting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 Zen. Zen mind is the ideology of the core content of natural and conform to the reality beyond the contradictions, the pain of life, access to spiritual freedom, is the pursuit of the ideal of Zen, Zen is beyond the thinking of thinking. Prevailing thinking Zen Song period, and infiltrated into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 word creatio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amous writer Su Shi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Zen thought in today's society also have a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i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Su Shi's Life and Thought, Zen thinking, the creative word of Su Shi's achievements, Zen Sushi thinking of the impact of the word for, and Su Shi's speech contains some ideas for a specific analysis of Zen, Zen integrated thinking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modern world and the spiritual lif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Su Shi Zen thinking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word 前言 在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化长河中,苏轼可算得上是千古文章的大家,他诗、文、词、赋样样精通,并且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些辉煌的成就不仅让他在文化史上名垂千古,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前人研究苏轼及其词作的作品有很多,有研究他旷达、飘逸的词风的《豪放飘逸清丽典雅——论苏轼词的艺术风格》,有研究他的仕隐情结的《痛苦中的抉择——仕隐情结在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转化》,也有研究佛禅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的《试论佛禅对苏轼词作之影响》,还有对其词作中的禅宗思想进行分析的《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禅宗思想理析》等。前人研究苏轼佛禅意趣的著作中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人生如梦”、“忘我兼忘世”的归隐之情;任运自适、随遇而安的处世方式;忘身物外、潇洒旷达的人生境界;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等。前人还具体分析了苏轼词的创作成就:“苏轼以其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性格进入

中国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吴言生教授 这几天和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在柏林寺一起度过,我很有些感慨。首先是老法师以身作则,整个柏林寺法师们一个个如律如仪,僧宝庄严,使我们感受到了禅的真味。其次,我看到同学们经过这几天生活禅夏令营的锤炼,已与刚来的时候大不一样。很多人都差不多快脱胎换骨了,同学们很早就上殿,参加礼佛、读经、抄经、佛学讲座等活动,心灵、境界上均有所提高。再就是前来和同学们交流的法师与老师们,非常恪守职责,个个都是口吐莲花,大家听他们的讲课都会得到很大的受用。老师们已经把我要讲的题目都讲完了,我坐在这儿感到很茫然,该讲些什么成了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野狐禅的故事,如果讲错了一句话就要五百世变成野狐身。我今天在这里肯定会有些不成熟甚至是荒谬的话,我担心我讲完后也变成野狐。但转念一想,哪怕是肤浅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是好的。 我们这次很难得聚在一起,来参加夏令营,来吃赵州茶,来体验禅茶一味。我想,大家自从来到赵州、跨入柏林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吃赵州茶了。今天我把对禅宗、对赵州禅初步的看法贡献给大家,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想佛法是对那些最渴求、最需要的人讲的,而同学们已经是很解脱、很自在了,可能我在这里是画蛇添足或者是吃力不讨好。说得不好,我是用一种名相束缚了大家,大家记住一大堆名相,回去把自己束缚住了;说得好,就更麻烦了,又是用一种更高级的名相束缚了大家。所以, 1在座的各位同学、营员,下课后大家首先要做的是,把我今天所讲的统统忘掉!我讲的题目是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我简单地以本心、迷失、开悟、境界八个字来进行论述。本心论 禅宗的思想或佛教的千经万论,都是在说明我们原本具有善良、纯洁的心,禅宗的本心论就是解释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与超越的内涵。在、、大乘佛教经典里,对本心的阐述有《楞伽经》《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华严经》《圆觉经》《涅盘经》等。大乘经典直接影响了禅宗的思想,禅宗思想的核心就是从佛教经典里来的。、 在《楞伽经》《大乘起信论》中,有关本心的基本观点是如来藏思想。,是指我们修行路途中的佛性、佛性种子,深深埋在生命的基因所谓“藏”里面,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世上,我们就具有了佛性。《起信论》把心分成一心二门,从本体上看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圆觉经》强调的是恢复每个人原本的圆满觉悟之心,即人人本有的清净本性。 《法华经》里有一则衣藏宝珠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到他富有的亲戚家作客,亲戚请他吃饭,吃到一半,衙门来人叫亲戚去值班,这时穷人已喝醉了,亲戚临走前把一颗很珍贵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但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仍然像过去那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和那个富有的亲戚碰面了,亲戚对他说,我在你衣服里缝的那颗宝珠你 2怎么还不拿出来用,还像过去那样贫困潦倒?于是穷人才知道有这么回事,打开衣服一看,果然有一颗无价的珍宝。《法华经》的这个故事,是用穷人来比喻我们凡夫,而富有的亲戚则是大智大觉的佛陀世尊,宝珠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藏,都有澄明的自性,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所以依旧在外面流浪,捧着金碗讨饭吃。《涅盘经》里用毗尼宝藏和力士额珠作比喻。毗尼宝藏大家比较熟悉,力士额珠讲的是,大力士眉间镶嵌了一颗宝珠,有一次与人相扑时,两个人的头互相抵触,把宝珠顶进了皮肤里,力士的额头上就长了个脓疮,疼痛难忍,便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宝珠还在额头上的皮肤里,只不过是由于嗔恨心把宝珠顶进去了,实际上宝珠还没有丢失。这个比喻说明每个人在自性上都是非常干净、珍贵的,但由于我们的贪、嗔、痴三毒使我们原本纯净的佛性隐没,不能够显现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