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燕文案代理词

刘燕文案代理词

刘燕文案代理词
刘燕文案代理词

尊敬的法官们:

上一次开庭时,我作为一名旁听者坐在下面;这一次,我坐到这里为原告刘燕文申辩。之所以走上法庭,除了对刘燕文在诉讼中孤弱无援的处境的同情外(他因为付不起3万元的律师费,不得不以他那贫乏的法律知识独自对簿公堂),更重要的是,本案涉及的不光是一个刘燕文、一个北京大学,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涉及整个学位评审制度的问题。我希望借助法庭这一特殊的场合,与法官们共同反思和评价我国现行的学位评审制度。我希望,通过本案的审理和判决,不但能够给刘燕文他所渴求的正义,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学位评审制度,推动行政法律的发展。

综合两个案件,刘燕文的诉讼请求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博士毕业证书;第二是博士学位证书。我将分别予以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刘燕文是否可以得到博士毕业证书?

依照北京大学的做法,颁发毕业证书是以获得博士学位证书为前提的;刘燕文没有被授予学位证书,因而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北京大学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它根据国家教委《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995年2月23日教学〖1995〗4号)制定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1995年5月)。这种细则在行政法上属于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法院在司法审查中可以参照,但首先必须审查它的合法性。

那么,北京大学的规定是否合法呢?

我认为,北京大学的规定既不符合国家把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分开的立法精神,更不符合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规章的具体规定。国家教委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第33条规定颁发学历证书的条件是:“研究生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可见,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符合其它规定条件,就可以取得毕业证书;获得博士学位证书不是颁发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

诚如校方所言,北京大学的做法是考虑到博士研究生期间课程不多,博士生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应当用于学位论文的写作,对博士生的把关,主要是看他的学位论文;有“全国最高学府”之誉的北京大学本着对博士生从严要求的原则,规定不能取得学位证书就不能颁发毕业证书。我理解北京大学的良苦用心,但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它违背了法律的规定,也混淆了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两种不同证书的功能。良好的愿望还应当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达成;北京大学欲从严治学,应当也完全可以探索其它的途径和措施。

综上所述,北京大学的做法不符合规章规定,不应予以采纳。根据刘燕文的实际情况并依据国家教委的规章规定,刘燕文完全可以获得博士毕业证书。请法庭判决北京大学给刘燕文颁发毕业证书。

第二个问题是:刘燕文是否可以得到博士学位证书?

也许,关心此案的人们自然而然会问:刘燕文的博士论文到底水平怎样?是否达到博士论文应有的水准?在本案两次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双方都举出大量证据,竭力表明刘燕文的论文达到了博士论文水准或者没有达到博士论文水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凭普通常识判断的问题。刘燕文的博士论文到底水平怎样,这个问题不是法官的专业知识所能够轻易回答的,也不适合由法官来回答。我们要明白,博士论文的评审是一项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对如此专业的问题,应当留给专家去评定。所以,法院有必要恰当地界定自己的角色,节制手中的司法审查权力,对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不应当过深干预,特别是要避免探询和评价刘燕文的论文水平。基于这样的理由,我认为,被告向法庭出示的有关专家对刘燕文论文的评语,不管是对刘燕文的论文评价高的还是不高的,法院都不应予以考虑(当然,刘燕文向法庭提交的表明其论文水平的材料法院同样也不应该考虑)。也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们变更了诉讼请求,不再请求法院直接判决北京大学学位评定

委员会给刘燕文颁发学位证书,而只是请求它对刘燕文的申请重新审议并作出决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是法定的评定机构,它们的职权应当受到尊重。

这样是否意味着法院对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评定结果不能进行审查,而只能接受呢?不!法院要节制的仅仅是审查超出法官通常情况下专业能力以外的事情,在法官的专业能力以内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法官不能放弃其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神圣职责。在博士学位评审问题上,法官可以也应当审查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权、组成人员、决定程序、表决方式和结果等等问题。就本案而言,我想指出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否决刘燕文博士论文中的两个不合法之处:一是表决结果问题,二是否决决定的程序问题。

先说表决票数问题。

被告在答辩状中称,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是因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刘燕文论文的表决结果是“10票反对6票赞成”。

这一说法的事实依据是被告向法庭提交的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审批表。该审批表上记载,对刘燕文论文的表决结果是“到会16人,10人反对,6人同意”。但是,今天的法庭调查表明,被告的上述记载和说法是不正确的,实际的情况是――7票反对,3票弃权,6票赞成。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有3位委员在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表决中投了弃权票!这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在表决时“弃权”是否允许?没有相关的条文规定委员可以或者不可以投弃权票。如果泛泛而论,我们可能看到有的事项可以投弃权票,例如民主选举和议会表决,但在更多的情形中则是不可以的。那么,是否允许弃权根据什么确定呢?是根据法律条文吗?看来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例如,合议庭的合议,尽管诉讼法没有规定法官不可以弃权,但如果法官在合议时弃权,那将会怎样呢?我认为,是否允许弃权是依表决(决定)事项的性质而定的。在民主选举和议会表决中,由于决策的高度政治性和政策性,需要尊重参与者的自由选择,通常情形下法律允许弃权。但在诸如本案的学位评定中,面对的是不可回避的、同时又是普通人所无法解决的高度技术性的问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员们就是被遴选出来以解决这一特定问题的。法律赋予他们神圣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加给他们不可转让、不可抛弃的重大职责。委员们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这是他们基于专业知识作出的自由判断,不应被质问和干预。但是,当他们投下弃权票时,他们不仅仅是放弃了权利,同时也懈怠了职责!我没有太多的指责那3位不知名的委员的意思,在一定意义上,这是现行的不合理的评审程序造成的(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再作分析)。在此我要指出的是,如果这三位委员不投弃权票,那么刘燕文的命运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是的,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但是,就算仅仅是一种可能,也使这一次表决结果失去了正当性、合法性。

退一步说,即使不考虑能不能弃权,我认为表决结果也不足以达到否决一篇博士论文的半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10条规定:“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可见,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定有两种:批准的决定和不批准的决定。“决定……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应当理解为:批准的决定应当经过半数的赞成票才能通过,同样,不批准的决定应当应过半数的反对票才能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共有21名委员,对刘燕文论文的反对票只有7票,远未达到全体成员(21位委员)的半数,甚至没有达到出席人员(16位)的半数,因此不能作出不批准的决定。

下面着重讨论学位评审的程序问题。

依照我国现行的制度,博士学位的授予可以说采用三级评审制:第一级是答辩委员会,第二级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在各系的分委员会,最后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从三级评审机构委员的人员组成和知识结构来看,答辩委员会的委员来自本校或者外校,都是博士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该博士学位论文的理论背景和学术价值最了解;分委员会的委员通常由本院系的专家组成,他们在学术专长上可能与博士论文的主题稍有差距,但其知识结构和学术

训练使他们基本能够胜任;至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全校各院系的专家,在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里,则是文理科学者兼而有之。那些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员,无疑是本领域内具有很深学术造诣的权威,但是,当他们越出自己的知识领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这些专家实际上成了“门外汉”。试想,对于一位中文系、法律系、经济系的教授而言,一篇非常前沿的电子学论文意味着什么呢?刘燕文的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光看这题目就让我们不知所云,更不用说评审它在电子学领域有多大的学术创新和实用价值,它的实验数据是如何得出,论证是否可靠等等。在大部分评审委员实际上是外行的情况下,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如何进行评审的呢?

上次开庭表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作出是否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前,不仅仅进行形式审查,而要进行实质审查。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就每一篇博士论文是否达到应有水准作出判断。由于时间的限制,学位评定委员会通常要在1天时间内评审上百篇博士论文;与刘燕文同期的博士论文有29篇,而评审的时间只有半天。那么短的时间,对那么多的论文进行审查,而且是实质审查,在技术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委员们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逐篇阅读和评判来自不同学科的论文。作为一个现实的应对措施,委员们主要是参考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答辩记录和分委员会的讨论和表决情况;其中,最主要的是参考答辩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表决情况。也就是说,委员会的关注基本上局限于答辩委员会和分委员会表决中有反对票的论文。但即使是出现反对票的论文,通常情况下,委员会不会仅仅因为分委员会表决时有一、两张反对票就否决一篇论文。与刘燕文论文同期审议的另一篇相同专业、相同情形的论文有不同的命运,也许可以作为一个佐证。只是由于“隔行如隔山”,大部分委员仍然无法有把握地独立判断其水准到底怎样,而不得不依赖其中个别的――如果有的话――相关专业背景的委员的意见。在此情况下,一位论文主题所属专业的委员的意见,无疑能够影响甚至左右整个委员会的表决结果。

从被告出示的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记录中,我们读到一位电子学系委员的意见:“刘燕文是水平较低。”这是全部记录中涉及到刘燕文论文的唯一的一句话。由于缺乏更详细的记录,我们无法掌握评审过程的全部细节。但根据我上面的分析,结合那一句宝贵的记录,我们不难想像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刘燕文论文的评审过程:

也许由于刘燕文的论文在分委员会表决时有2票反对票,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时被“盯上”了。在这关键的时候,刘燕文论文所属专业电子学领域的委员发表了对刘燕文不利的意见――“刘燕文是水平较低”。尽管也许这位专家没有说明具体的理由,甚至其意见似乎不是直接针对刘燕文的论文,但他的意见无疑影响了多位委员。刘燕文的命运就这么被决定了!在这里,我绝对无意怀疑那位起了关键作用的电子学教授的动机和品格,更无意怀疑其学术能力;我也不想说那位教授对刘燕文论文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那位本专业的委员,其判断也不一定就是完全客观和公允的。问题不在于某一位委员的判断是否正确;可怕的是,没有当事人的解释和申辩,也没有其他委员能够提出不同意见,整个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意见。一旦他的判断出现偏差,那对整个委员会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集体的错误,而对刘燕文个人来说,则是一个悲剧。

讲到这里,我提醒一个细节:有3位委员对刘燕文的论文投了弃权票。为什么弃权?我猜想,他们听取了对刘燕文论文的介绍和意见后,觉得反对意见也许有道理,但不是很充分;囿于知识上的局限,他们又没办法独立判断刘燕文论文的水准,左右为难,只好弃权。尽管在法律上弃权是对评审职责的懈怠,但在主观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是认真的,因为他们不愿随随便便地投下一票。如果说对刘燕文的决定有“草菅人命”之嫌,那么,草菅人命的不是具体的哪一位委员,而是我们的评审制度本身!在这样的评审制度下,要保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的公正性,实在太困难了!

尽管如上所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方式和决定过程初看起来似乎有些荒唐,但在

今天的法庭上,我并不想否定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查职能及其组成方式。这是一个留待学位条例修改时讨论的问题。在当前学科高度分化的时代,无论怎么细分,还是避免不了专业上的隔膜;相反,学位评定委员会由来自广泛的知识领域的专家组成,也许具有学科综合的优势。关键是,如果把是否授予博士学位的最终“生杀大权”交给这样一个委员会,委员会必须对它自身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有清醒的意识,在行使职权时应当小心谨慎。如果说,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进行实质审查,有权否定答辩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意见;那么,鉴于自身的局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要尊重答辩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决议,在否定答辩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的决议时更应慎之又慎,因为后者才是本领域真正的专家。

北大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保证博士水准,必须对博士论文从严要求,毫不留情地否决不合格的论文。对此,我非常理解,非常赞成,我甚至认为目前否决得还不够多。问题是,对博士论文既要从严掌握,又要防止草率从事,更要杜绝草菅人命。如何协调两者似乎冲突的价值目标?

也许,如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多花时间用于阅读和评审博士论文,情况会稍好一点;但由于委员们用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的时间毕竟有限,更由于难以克服的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这种设想必然效果有限。我们必须寄托于一套良好的评审程序,用程序来实现效率,用程序来保障公正。就本案而言,如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给刘燕文一个在各位委员面前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也许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即使结果仍然是否决,也应当把结果用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刘燕文本人,并给出一个理由。这样,至少不会让刘燕文感觉“在他们眼里,毁掉一个辛辛苦苦二十几年的学子,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更不会让刘燕文产生“抱着炸药包冲向人群”的激愤的幻想。一个良好的程序,不但有助于实现结果的正确或者公正,也有助于当事人对程序结果的尊重。遗憾的是,北京大学忽略了,或者说,它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过!

尊敬的法官们,请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浪漫的畅想,我谈的是一个法律原则,一个博士学位评审过程中必须履行的程序原则。

也需,北京大学会争辩说,这样的要求没有法律依据。确实,如果把法律仅仅理解为立法机关制定并记载于纸上的条文,我承认,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条文”专门就此作出明确规定。是否给刘燕文申辩的机会、是否在作出不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中说明理由、是否用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属于程序上的自由裁量。尽管没有一条法律条文明确要求这样做,但法律的正当程序要求这样做!被告北京大学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原则,其所作的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不具有合法性!

我的这个意见不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行政行为“滥用职权”即构成违法。如果对54条作一整体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滥用职权是指滥用行政裁量的权力,包括滥用程序上的裁量权。被告北京大学对正当程序原则的严重违背,已经构成滥用职权。

应当指出的是,行政法上的正当程序原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讨论的话题,而已被司法实践所确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海淀法院对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件的判决。在那个案件中,被告北京科技大学因田永考试作弊对其作退学处理。海淀法院判决认为该退学处理决定不合法。在判决理由阐述中,海淀法院称:“……退学处理的决定涉及原告的受教育权利,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原则出发,被告应将此决定直接向本人送达、宣布,允许当事人提出申辩意见。而被告未依此原则处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同本案情形相似的是,在北京科技大学作出退学处理决定时,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都没有规定这一程序要求,是海淀法院在判决中创造性地运用了正当程序原则。海淀法院的判决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认可,并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4期作为典型案例公布。该案作为运用正当程序原则判决的先声,对今后地方各级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具有示范作用。

在田永案件事隔不久,非常相似的案件――两者都涉及高等教育制度,都属于对当事人影响重大的不利处分――又提交到了法官们的面前;巧合的是,由相同的法院、甚至基本相同的合议庭成员来审理。保持司法判决的前后一致,同类问题相同判决,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之一――法律统一的要求。尊敬的法官们,正是那个里程碑式的田永案件的判决为刘燕文寻求司法救济打开了大门,给了刘燕文“最后的一线希望”。现在,请再一次循着田永案件判决的精神,以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去审视我国的学位评审制度,撤销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并责令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刘燕文的申请重新审议。我盼望您们在判决书中写下这样的字句:“被告北京大学作出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没有给刘燕文申辩的机会,没有说明理由,也没有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这样的决定不具有合法性。”我真诚地相信,如果本案判决能够再次运用正当程序原则,那必将有助于推动现行学位评审制度的完善,而中国行政法官的形象,也将光辉闪耀。

请判决吧!

何海波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 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1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2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3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4 狂草书法作品赏析5 关于草书字体: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由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

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妙,变化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等。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精品文案范文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泰兴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刘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健康的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今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凡事以他们为中心,对其物质生活百依百顺,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惜自己的财力、精力,但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极少关注,从而导致幼儿出现自我意识过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随着对《纲要》的学习和贯彻实施,一些幼儿园及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深知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用爱心与耐心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跨越心理鸿沟,真正用爱去探索幼儿,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这正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 创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营造充满爱心的健康心理氛围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 实践证明,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的。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草书书法欣赏]草书法字体

[草书书法欣赏]草书法字体 草书临摹技法 草书的基本特征可用以下二段话来说明: 一、汉崔瑗《草书势》云:“草书之法,盖先简略,应时谕旨,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竦企鸟跬,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驰未奔,或黜点染,状似连珠,绝而不离,蓄怒怫郁,放逸生奇;或凌遽而惴栗,若据槁而临危,傍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杖;绝笔收势,余纟廷虬结,若山峰施毒,看隙缘山戏,滕蛇赴穴,头没尾重,是故远而望之,氵崔焉若注岸奔涯;就而望之,即一画不可移,纤微要妙,临事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草书肇自秦末汉初,由于秦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而小篆已不能赴一时之急,于是就形成一种简便的字体,即隶书。隶书之草率即为“隶草”,此草书之滥觞,其初之意在删难省烦,务从简易,临事从宜。至章帝始有草法,史称“章草”。汉末,草书逐渐脱离实用功能,而具有纯艺术之特性。这是由于一大批士大夫的倾心投入,如杜度、崔瑗、张芝等,有所谓笔法的研求,赋予其独特的审美内含,使本来“急而速”的草书变得“难而迟”了。到东晋王羲之,今草之体基本定型,此时的草书已具备纵情快意的抒情功能。至唐人更发展至极点——狂草。成为书家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手段。

草书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就在于书写的不确定性,需要书家“临事从宜”,虽然草书也有规定的写法,但由于点画简略,所以不确定,可变的空间仍然极大。在这个大空间中,书家可以将自己的性情与字势进行不断地谋合,并在特定的状态下将对自然人生的感发在瞬间以笔墨的形式迹化。这是一个适意畅怀的过程,性情与笔墨形式的相融无间,即“故远而望之,氵崔焉若注岸奔涯; vf g"ajf 就而望之,即一画不可移,纤微要妙,临事从宜。” 二、晋王羲之《题卫夫人后》云:“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需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点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笔草至献之创为“一笔书”,即一行一笔完成,中间不停顿,又称“连绵体”。特别注重点画及上下字的钩连,就如行进中的龙蛇,有时身体为云气、草木所遮挡,却有首尾连贯之意。用笔的“棱侧起伏”指侧势运腕,点画在使转中起伏振动。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同时草书要有篆隶用笔之意才有古意,才能避免用笔的浮薄。草书可以说是最能寄托书家胸臆的书体,是书法的极则。能读懂草书,才算真正体悟到了书法的真意。 sb?hroe_ 唐孙过庭《书谱》一、用笔特点: 孙过庭草书宗法二王,《书谱》不单是一件小草巨迹,同时也是书论精典,理论与实践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在书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对于草书用笔,就先让我们看看

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教学文案

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 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209人,按行政区划排序) 曹训立安徽安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林茂先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 俞平安安徽省国粮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奇志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业务总监 梁军安徽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综合部总监 王实天禾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大红合肥泰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修明安徽隆平农业合作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彦冰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宗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福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合肥油脂库主任 陆中中央储备粮六安直属库副主任 胡群中央储备粮巢湖直属库主任 罗年宝中央储备粮芜湖直属库主任 王忠发中央储备粮宣城直属库主任 何金中央储备粮安庆直属库主任 丁建敏中央储备粮宿州直属库主任 叶瑞军中央储备粮蚌埠直属库主任

施云静中央储备粮淮北直属库主任 杨明中央储备粮阜阳直属库主任 徐经杰中央储备粮铜陵直属库主任 郁晓玲(女)中央储备粮滁州直属库主任 张承保中粮贸易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涛中粮粮油安徽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姜大庆中粮米业(巢湖)有限公司总经理 牛文生安徽省旅游(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部长聂军安徽省粮油储运公司总经理 陈金明安徽省机械化粮库主任 朱学松安徽省双凤粮食储备库主任 张勇安徽省国粮贸易有限公司经理 管亮安徽省国粮植物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姚礼发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处长 王怀兵安徽雁湖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立国安徽倮倮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新届安徽省青草湖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少祥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道福安徽双福粮油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燕(女) 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吴智勇安徽丰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建清合肥金润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井山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200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 目录 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2008)------------------------------- 1 附件: (1)法律与政治系毕业论文文本规范---------------------------------------------- 8 (2)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程----------------------------------------13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6 附表: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9 (4)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1 (5)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25 (6)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26 (7)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28 (8)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评定表-------------------------------------31(9)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汇总表-------------------------------------32(10)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议记录--------------------------------33 (1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变更申请表------ ----------------35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当代狂草书法作品欣赏》的内容,具体内容: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张旭史称索靖《出师颂》和陆机的《平复帖》等。从书法史来看,专攻章草者,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人获得草圣之殊荣。 在真书(楷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称之为"今草"。其开拓者是东汉的张芝,是他创造出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的今草。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草圣。只是后来也写今草的张旭,被冠之以草圣。因其风头盖过了张芝的名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书史上还有张芝这么一位草圣。 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这是颜真卿对草书产生和发展的总结和认识,其中"迨乎伯英,尤擅其美"句,指的就是张芝。在没认识怀素之前,他认为张旭的草书是"超绝古今"的。可是见了怀素的草书后,他又说: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其中"忽见师作"句,"师"是当时人们尊称怀素为师。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见了怀素的作品"纵横不群,迅疾骇人",犹如又见到了昔日恩师张旭的风采。所以,此后人们将张旭和怀素并称之草圣。 从上述的文字中,我们阐述了章草和今草及代表人物。在章草中从来没

有产生过草圣,而在今草中却产生了两位草圣,即张芝和张旭。 在书史中,一直以来人们对狂草的定义和认识是十分模糊的。许多人将字形写得狂妄和潦草的作品统称为狂草,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按照构成的书体基础来划分,那么在篆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方可称之为"狂草"。而狂草的创始人,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草圣的"怀素"。怀素对狂草的定义是:"圆而能转,字字合节,同桑林之舞"。其中"圆而能转"指的就是狂草构成的书体基础是篆书。"字字合节"提出了狂草也要遵循和符合书法自身的法度和规律。现代有些人,创作出一些所谓的狂草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有很多冠之以狂草的作品,细看之下,其实是今草。 张旭和怀素,史称为"颠张醉素",都享有草圣之名。后人都笼统的称他们的作品为狂草代表作。其实,精确的划分应该称张旭的作品是今草的颠峰:而怀素的作品则是狂草的经典。为什么要如此进行精确的划分呢?如果,你是一个热爱习书之人,同时也想习草书的话,就要了解和掌握章草、今草和狂草的区别。这样在临摹的过程,就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初学书法者,可准备两管毛笔:一枝羊毫,一枝兼毫即可。书写时,一定要站立悬腕,可在报纸和废纸上,任意挥洒。或直线或竖线或弧线,一般要坚持二十个课时左右。直到写字时,手不再哆嗦即可。切记:中老年朋友初学书法时,不要同少年郎一样,在九宫格里写。那样的话,可能练一年后,书写时手还哆嗦。如果,按我这种方法去操练,你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就相当于少年郎练字一年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按照我所说得方法,能提高你对习书的兴致,而不至于将兴致夭折于九宫格中。小孩子练字感

新结婚时代《光阴的故事》文案

《新结婚时代》整体策划文案《光阴的故事》

3D相册: 新郎:来到本期《七喜新结婚时代》的一对新人,新郎王旭,在证券公司工作,一直埋头于工作的他,偶尔也充当一下居家好男人。 新娘:新娘刘燕则是一个纯粹的居家小女人,如今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喜欢研究各种菜谱,做给她心爱的人吃。 (3D相册合上,字幕)今天,他们将要举办一场关于《光阴的故事》的主题婚礼。 解说:两人在证券公司工作时相识,王旭作为刘燕的上司,工作上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而生活上,王旭则要依靠刘燕无微不至的照顾。刘燕用她的好厨艺,不仅拴住了王旭的胃,更拴住了他的心。他们经历了欢笑,争吵,分隔两地,但是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对彼此的真心。六年时光,他们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今天,他们在婚礼上,将要走进电台,向我们细细讲述,他们六年来光阴的故事。 解说画面: 王旭和刘燕的生活片段,两人起床上班等。王旭工作场景,刘燕在街头走,买菜做饭等 采访问题: 1、对对方的感觉、印象 2、对婚礼的期待,谈喜欢什么样的婚礼(温馨) 3、希望在婚礼上能够为对方做点什么(男为主) 喜帖: 女:大家好,我是新娘刘燕 男:大家好,我是新郎王旭 男:我们呢马上就要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那就是 合:我们就要结婚了 女:我们经历了六年平淡温馨的恋爱,也越来越意识到彼此的珍贵 男:所以我们要办一场“光阴的故事”主题婚礼,讲述我们的爱情故事。 合:诚挚邀请大家 男:参加我们的婚礼 女:见证我们的爱情。 (两人玩耍、对视、牵手……)

现场整体流程 序号内容详细备注 1 1、电台直播间鑫蕾播放《光 阴的故事》 2、张艺现场弹唱《光阴的故 事》DJ:每次听到罗大佑的这首《光阴的故事》,都会想起我的两个朋友,六年前我们一起听着这首歌从校园走向社会,而今天相恋了6年的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作为他们这六年光阴的见证者之一,我由衷祝愿他们幸福,把这首《光阴的故事》送给他们 2 1、叠到电台DJ准备的镜头, DJ带耳麦,拉下音乐,开 场 2、电台DJ开场开场词DJ:每次听到罗大佑的这首《光阴的故事》,都会想起我的两个朋友,六年前我们一起听着这首歌从校园走向社会,而今天相恋了6年的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作为他们这六年点点滴滴的见证者之一,我由衷祝愿他们幸福,把这首光阴的故事 送给他们。 最近听到她们很多甜蜜的抱怨,比如:结婚真是麻烦,买房、装修、试婚纱、拍照、 订酒店、每件事都要面面俱到,亲力亲为,累死人了……然后便拿出一张精致的红 色请帖,得意的抛下一句,到时候别迟到啊!而跟随请帖一起留下的,还有那满满 的幸福。 今天我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他们的婚礼,来分享一个平淡似水,无波无澜,但却真 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情故事。 收音机收听的效 果,雪花声(所有 DJ环节) 有音乐渐起渐落, DJ声起的过程。电 台的感觉。 4 主持人开场,新人入场 1、灯光秀、主持人上场音乐 2、画外音:有请《七喜新结 婚时代》栏目主持人杨欣 梁楠。 3、主持人开场 4、新人入场主持人: 杨欣:走进新结婚时代 梁楠:给你一个完美婚典。 杨欣: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收看到的是由长春百事可乐冠名播出的《七喜新结婚时代》梁楠:现场的亲朋好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大饭店王旭先生和刘燕小姐的新婚庆典,为他们送来祝福,欢迎大家! 杨欣:今天的一对新人呢,他们来到我们《七喜新结婚时代》,就是为了要结束六年的恋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200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 目录 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2008)-------------------------------1 附件: (1)法律与政治系毕业论文文本规范----------------------------------------------8 (2)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程----------------------------------------13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6 附表: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9 (4)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1 (5)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25 (6)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26 (7)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28 (8)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评定表-------------------------------------31(9)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汇总表-------------------------------------32(10)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议记录--------------------------------33 (1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变更申请表----------------------35

刘燕书法作品欣赏!

刘燕书法作品欣赏! 刘燕艺术简介:1964年9月28日生,四川省成都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1986年“四川省首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 1991年,作品入选“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展”并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鉴赏辞典》一书。 1992年,参加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与深圳飞亚达公司举办的全国“飞亚达”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入选展。 1992年,作品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一书。 1999年10月,参加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作品入选《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集》。 2000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文化部、中日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华世纪之光”中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园丁奖。

2000年2月就读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书法函授班毕业。 2000年5月,参加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书法培训,获结业证书。 2001年4月,创办乐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 2001年5月,参加四川省“牡丹杯”硬笔书法大赛获一等奖,2001年10月,参加第八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 2002年,入选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日本习字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日40人硬笔书法精品联展。 2003年,参加第九届“爱华杯”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一等奖。 2004年,被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评选为“新世纪中国硬坛十杰”青年书法家。 2004年7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分类成语钢笔字帖》。

2005年,被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评为“二十年中国硬坛百家”称号。 2006年,被推选为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评委。 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乐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长。2000年4月10日作品入选《中国硬笔书法家全集》一书。2000年4月15日参加首届吴道子艺术馆中国书画名家大展,获精品奖,作品入选精品集。刘燕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 作品局部(点击放大查看)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情简述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案情简介】 刘燕文系北京大学92级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1994年4月27日,刘燕文通过北京大学安排的笔试考试,并于当年5月10日通过了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成绩为良。之后,刘燕文进入博士论文答辩准备阶段。1995年12月22日,刘燕文提出答辩申请,将其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提交学校,由学校有关部门安排、聘请本学科专家对该论文进行评阅和同行评议。其中,同行评议人认为论文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同意答辩;评阅人意见为“同意安排博士答辩”。1996年北京大学论文学术评议、同行评议汇总意见为“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1996年1月10日,刘燕文所在系论文答辩委员会举行论文答辩会,刘燕文经过答辩,以全票7票通过了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作出决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建议刘燕文对论文作必要的修订。” 1996年1月19日,刘燕文所在系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博士学位授予问题,应到委员13人,实到委员13人,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12人,不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1人,表决结果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1996年1月24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41次会议,应到委员21人,实到委员16人。[2]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6人,不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7人,3人弃权,该次会议将3票弃权票计算在反对票中,其表决结果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 之后,北京大学据上一个表决结果颁发给刘燕文博士研究生结业证书,而不是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3] 【诉讼过程】 刘燕文于1999年9月24日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批准授予其博士学位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诉讼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为被告;同日,其又以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为由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诉讼以北京大学为被告。 海淀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于1999年12月17日以(1999)海行初字第103号行政判决书对博士学位证书诉讼作出判决:(1)撤销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1996年1月24日作出的不授予原告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2)责令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判决生效后3个月内对是否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议审查后重新作出决定。 同日,以(1999)海行初字第104号行政判决书就博士毕业证书诉讼作出判决:(1)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1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2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3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4 爱莲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5 一、《爱莲说》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爱莲说》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

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就是作此感叹吧。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

小品作业父亲-精品文案范文

小品作业父亲 小品作业《父亲》 韦华提交的新作业,请大家批评指正 [老笨] [01-2-4 上午 09:05:50][字节:6156][点击:31次] 电影小品 父亲 1 南生家——内——晨 广播声。(五十年代的新闻) 成年南生的画外音:'描述一个人的最初记忆,就象一个人描述他的入睡时间一样不可能精确.我记忆的源头,大概是7岁,或者再往前一点----我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那时侯的生活,常常同父亲联系在一起.' 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不断移动:俯视的小巷,干枯迷蒙的树,竹竿晾着的衣服,小巷里倒马桶的大爷,远处层层叠叠杂乱无章的黑色屋顶…… 画外一个小孩在用嘴模仿枪炮声,飞机的呼啸声:“砰——啪!”“哒哒哒,哒哒哒哒!”“呜——轰!”“哒哒哒哒哒哒!” 南生取下纸糊的望远镜。这是一张沉浸在战斗的昂扬中的7岁男孩的脸。这张脸的主人振臂一呼:“同志们,冲啊!” 一声惊叫。金属器皿落地的声音。油条、包子撒在地上。 窗台上南生威武站立的身影映在天空之下。 2 南生家厨房——内——晨 一双女人的手用毛巾重重地擦南生的脸。南生眉头紧皱,龇牙咧嘴。母亲的唠叨:“一个就够我担惊受怕了,现在倒好,你也出息了----学会爬窗台了! 你差点没把我吓死!吓死我你就舒坦

了……别动别动,你瞧你这眼角,真脏……你要有个好歹,我怎么向你爸交代……” 母亲把毛巾放到脸盆里揉洗,水声哗哗。 南生用手指拦截脸盆架上的一只蟑螂:“爸爸什么时候从朝鲜回来?” 母亲哗的一声把水倒掉,往铁丝上晾毛巾:“……快了吧。” 南生:“那,他回来能给我带子弹壳么?” 3 小巷——外——晨 南生背着小书包,边走边吃油条。 他吞下最后一口油条,把一双小油手往墙上蹭。 他边走边蹭,最后兴奋地跑起来,边跑边唱:“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呀,打垮了……” 越跑越快。 两个年轻的女青年从南生对面说笑着走过。 一个小女孩指着前头奔跑的南生仰头对母亲说:“小哥哥……” 一个中年男子推着自行车漠然地望着南生跑过。 南生屁股后不断拍打的书包。南生大张着的嘴。南生的背影。干枯的树枝闯入了画面,镜头俯瞰着南生。 4 教室——内——日 一个老师在以风琴伴奏,一个班长模样的小女孩儿在讲台上很起劲地打拍子。 讲台下是几十张粉红的大张的小嘴:“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挎了美国兵呀……” 南生一边低头画画,一边声嘶力竭地唱。 同桌的刘燕忍不住歪头去瞅:“你画的什么呀?” 一个志愿军。各种姿势:骑马的,戴望远镜的,端着机关枪向敌人扫射的…… 刘燕:“嗨,这是谁呀?谁呀这是?”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oc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2020年4月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关键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研究,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内容: 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间和机会。(2)论文各阶段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师生无法及时交流首先,学生必须先提交论

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同意开题后,方可继续完成论文。然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完成论文的阶段性成果提交给导师,方便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完成的进度,以便导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如今,很多大学的论文指导方式仍旧以纸质文件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一会导致资源浪费,也会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统计论文选题工作复杂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工作量,处于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需要统计学生选题状况、毕业论文完成状态以及答辩成绩等信息,在这样大量的工作状态下,就会产生失误。而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也十分重要,关系能否毕业问题,责任巨大,不容有失。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意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远程在陷上选题,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也会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中不必要的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功能。(1)缩短毕业论文题目审核时间审核毕业论文题目是为了防止出现选题过大、不切实际或与专业特点不相关的现象。各教学单位在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已提交的论文题目,若论文题目不合条例,审核不通过,需要单位给指导教师反馈是否通过的信息,之后审核过的信息,需要由教师通知给学生,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兴趣选择毕设题目,督促学生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通过系统可以在线随时随地审核,

《变形记》作品赏析

姓名:刘燕璇学号:2008401233 卡夫卡《变形记》作品赏析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他创作中的异化主题、荒诞手法和幽默风格对以后不少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影响。卡夫卡的创作旺盛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 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破产小公司老板的儿子,为了替父亲还债,他在债主的公司里当了旅行推销员,以辛勤的工作担负起一家四口的生计。但一天早晨醒来,格里高尔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由于格里高尔成了一只大甲虫,母亲看到他的模样晕了过去,父亲哭了起来。公司派来查问的秘书主任跌跌撞撞逃走了。当格里高尔想追过去拦住主任、保住自己的饭碗的时候,母亲吓得从地上跳起,坐上了桌子;父亲则操起手杖,又叫又跺脚,挥出一拳,把他打进了房间,关上了门。 格里高尔由人变虫以后,家庭的经济越来越困难,父亲、母亲、妹妹都出去工作,但还无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为此,格里高尔心中非常伤心、惭愧。渐渐地,一家人的脾气都暴躁起来,格里高尔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终于,在一个“窗外的世界透进第一道阳光”的早晨,格里高尔的头无力地下垂,鼻孔里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离开了人世。 小说着眼于人物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家庭关系展开描写,通过甲虫这一特定的象征符号,表达出主人公的无奈和畸形的心理。格里高的压力来自于他的家庭,从文章中我们得知他父母、妹妹的生活费用都由他一人负责,可见家庭对他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另外,公司里紧张的人际关系和高负荷的工作量也是他的压力的来源。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到格里高并不是真心地喜欢他的工作,因此他选择了变形为一个甲虫,尽管这个甲虫既丑陋又笨拙,但至少可以逃避那张紧张的生活。 当然,文章的重点并不在他变形的原因上,而在变形后所发生的事情上。我们从文章中得知,他的家人对他晚起床的反应首先是抱怨,接着便是不断的催促。当他们看到格里高变做一个甲虫后的反应也是恐惧和害怕,甚至连他的房间都不敢进。同时,他妹妹的哭泣,父母的紧张,也可看出全家人对他非常的依赖。小说把大量笔墨放在格里高变形后的生活上,我不知道是否是作者故意淡化了其家庭的感情关系,总之文章的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冷漠的亲情。大家关心的只有金钱,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生活来源问题。家里人除了每天定时给他食物外,不再挂念他,也没有给他找医生,他的父母还不敢看他的样子,尤其是他的母亲看他一眼之后居然还昏倒过去,不太合情理。到后来他们不再让他离开房间半步,再到后来不再关心他的饮食状况,再后来则嫌他是他们家的一个累赘,最后干脆

草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草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欣赏草书书法作品,首先要对什么是草书书法有一定的基本了解,然后知道草 书书法的欣赏标准,然后再以实际来检验知识,欣赏真实的草书书法作品,草 书书法欣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书法欣赏也是这样的,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不断进步 掌握欣赏草书书法的基本要领,还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中,所以在家中挂上 一幅名家书法真迹,可以更好地领悟欣赏书法的真谛,锻炼草书书法欣赏的眼力。 下面的这幅草书书法作品是海丙离先生的四尺竖幅草书书法《弘一法师格言》。 海丙离,男,1934年生,河南郑州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是郑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创建者之一。 海丙离四尺竖幅草书书法《弘一法师格言》

此书法书写的是弘一法师的格言,内容是:“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书法以草书的形式,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一气呵成,笔法富于变化,在草书的形式上又有作者自己的风格。此幅作品,挂在书房可自励,挂在企业公司则不仅可以起到管理者与员工共勉的作用,又成提升企业公司的形象和品位,用于礼品赠与他人,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礼物。 王文彬六尺横幅草书书法作品杜甫诗《饮中八仙歌》 此作品为王文彬老师书写的一首——“诗圣”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内容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观之王文彬老师的这幅行草《饮中八仙》如饮琼浆,虽无酒亦自醉人。王老师的行草运笔如行云流水,气之所至,一簇而就。节奏鲜明,顿挫抑扬,浓淡有致,韵律和谐,将书法的流畅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宣纸之上。是一副难得的上乘之作。 王文彬,号放夫,生于193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擅长行草,其书犹行云流水,气势磅礡,曾在新加坡,韩国举行个人书法展,在国内举办大型个人及师生书法展数次。

员工培训参考文献及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翻译

员工培训参考文献及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翻译 员工培训参考文献及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翻译参考文献[1] 黄维德.刘燕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67-198. [2] 王伟强.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〆重在分清主次[DB/OL] [3] 刘东.家族企业以及经济的文献[DB/OL] [4] 许玉林. 绩效管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4-256. [5] Gary. Desle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6th edition) [M]. Beijing〆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1999 : 213-397. 六维[6] 王丽娟译.员工招募、面试甄选和岗前引导[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23-178,301. [7] 张易. 国有企业的家族化[A], 浙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1-01:45 —49. [8] 王伟. 员工培训误区面面观[DB] [9] 王先庆. 现代零售丛书-零售企业员工培训[J] 广东: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8月:32-75. [10] 湛新民.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J]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6-103,233-262. [11] 谢晋宇. 企业员工流失[C] ,广东:经济与管理出版社,1999年3 月.132-162. [12] 任少葱. 以企业战略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D]. [13] Raymond A .Noe R. Hollenbeck, Barry Gerhart,Pateick M. Wrigh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rd Ddition,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3 . [14] Germany gan P.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 quality and capacity factor Empirical Study P19-31. [15] https://www.doczj.com/doc/894644073.html,tash.Control of Enterprises Training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3. 1 培训的过程1.1 导言〆培训和响应培训就是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基本技能的过程。因此,培训可以是给一个机械工演示如何操作他的新机器,也可以是向一个推销员示范怎样卖出公司产品、或者是向一个新的主管讲授如何和员工面谈、如何评价员工等等。然而不管是何种培训,它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提供胜任其目前从事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员工和管理人员开发则是一种长期的培训。其目的就是开发现有和未来的员工以胜任将来出现的工作,或者是解

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全文包括:封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可选)等);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理工科5000字以上;文科6000字以上,其中外语专业4000单词以上,艺术类专业3000字以上(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等)。 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要求 (一)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 ……、1.1.1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二)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超过20字。 (三)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或总说明书要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字数在300字左右。 (四)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要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及结果的讨论等。 撰写设计(设计)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是: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应以简练的文字概略地表达。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要写明哪些为人所用,哪些为己所改进,哪些为己所创造,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 2.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对所用装置、仪器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于由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对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认识等要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具体撰写。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 此外,作为结果与分析的图、表,应精心制作、整洁美观。 (六)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结论要概括、简短。 结论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