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年度质量报告2015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年度质量报告2015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5) (2015 )
二〇一五年一月
-1-



一、学院概况 ............................................ ............................................ 4 (一)基本情况 .......................................... .......................................... 4 (二)战略定位 .......................................... .......................................... 5 (三)发展目标 .......................................... .......................................... 6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 6 二、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 6 (一)招生工作 .......................................... .......................................... 6 (二)专业与课程建设 .................................... .................................... 7 (三)师资队伍建设 ..................................... ..................................... 10 (四)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13 (五)教育教学改革 ..................................... ..................................... 14 (六)硬件建设 ......................................... ......................................... 15 (七)信息技术运用 ..................................... ..................................... 16 三、学生成长与发展 ..................................... ..................................... 16 (一)学生成长 ......................................... ......................................... 16 (二)学生发展 ......................................... ......................................... 20 四、政府履职与服务地方................................ 政府履职与服务地方.................................. .................................. 23 (一)政府履职 ......................................... ......................................... 23 (二)服务地方 ......................................... ......................................... 24 五、未来的发展思路 ..................................... ..................................... 30 (一)高质量完成 2015 年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任务, 年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力争办学水 平再上台阶。 平再上台阶。 ........................................... ........................................... 30 (二) 进一步完善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实现中高职有 进一步完善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2-

效衔接。 效衔接。 ............................................... ............................................... 30 (三)创新体制, 创新体制,建立校、 建立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 30 (四)进一步推动实践学期教学改革, 进一步推动实践学期教学改革,凸显能力本位。 凸显能力本位。 ........ 31 (五)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 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 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训、 实训、 科研、 科研、管理、 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 31 (六)组建农民学院, 组建农民学院,拓展社会服务空间, 拓展社会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能力。 .... 31
-3-

一、学院概况
(一)基本情况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 普通高等院校,是安徽省“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级 AAA 景区,坐落于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学院设有机电工 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贸易系、人文系和基础部、中 专部。 校园占地面积 100 万㎡, 学院总建筑面积 29.82 万㎡。 建院以来, 学院先后投资近 3.2 亿元,建成占地 28 万余㎡园林绿化区、12 万余 ㎡自然水景区、2.4 万余㎡的校园文化广场、8000 ㎡南大门广场,建 有 185096 ㎡的教科研用房、86098 ㎡的实训场所、9300 ㎡的图书馆、 15000 ㎡的体育馆、 69405 ㎡的学生公寓、 12173 ㎡的学生餐厅、 11643 ㎡的大学生活动中心、2480 座的水上演艺广场、汽车驾驶实训场和 水上高尔夫训练场等。各类教学、生活、服务、活动设施完善,呈现 出了现代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 学院现有教职工 572 人(其中,专任教师 444 人) ,高级职称 96 人(其中,教授 8 人) ,博士 2 人,硕士 171 人,省级教学团队 5 个。 全日制高职在校生 8931 人。开设 45 个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9 个,省 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6 个。固定资产总值 3.15 亿元,校内实训基地 有汽车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园林 技术实训中心、工商管理实训中心、旅游管理实训中心、财务管理实 训中心、 艺术设计实训中心、 服装设计实训中心、 电子技术实训中心、 信息技术实训中心、 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英语教学网络中心等十三个 实训中心,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 110 个,省级示范性实验实训中心 3 个,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实训中心 3 个,校外实训基地 65 个,各 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5014.02 万元。图书馆藏书 53.65 万册,电子图 书 8427GB,各种专业期刊 6243 种,并拥有中国知网、超星数字、万 方数据等网络文献资源。
-4-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国务 院扶贫办批准建立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 农村富余劳 动力跨地区就业培训基地、六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院 集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于一体,已经形成多 层次、多形式的现代职业教育园区。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 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党委、行政、学术委员会、教代会之间统 一协调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院校治理能力逐步增强。 (二)战略定位 1.办学定位 1.办学定位 秉承“学以致用,惟志惟勤”的校训,明确了“以人为本、依法 治校、质量为先、特色竞争、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不断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把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高 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2.人才培养定位 2.人才培养定位 针对生源现状,将“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融入到教育体系、教 学环节和育人实践中。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 面向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 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专业发展定位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紧紧围绕六安市皖江城市带承 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等重大战略规划,将专业与 产业对接,以机械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专业群 建设为重点,带动其它专业建设,凸现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
-5-

(三)发展目标 学院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省级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标 准, 全面实现 “办学条件大改善、 办学内涵大提升、 办学特色大凸现” , 到“十三五”末期,把学院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省内一流、全国 先进”的高等职业院校。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探索“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 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 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 又有职业岗位技能, 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 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形成“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 力固本、素质铸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
二、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一)招生工作 2014 年,学院共录取新生 3873 人(其中,自主招生录取 1275 人) ,实际报到 3118 人,报到率为 80.5%(其中,自主招生报到率为 84.9%) 。 在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中树立 “市属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侧重招收中 职学生”的观念,按照省教育厅“错位发展、分类指导”的办学要求, 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模式,对中职生源实行计划优先、单独招生,把自 主招生作为中高职衔接工作的重要推手, 扩大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数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教育立交桥。2014 年 1300 个自主招生计划中有 1200 个面向中职生, 当年中职生源总数 约占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比 2013 年增加 290 人(2012 年 600 个自 主招生计划全部面向中职生,2013 年 1000 个自主招生计划 910 个面 向中职生) 。共有 2077 名中职生毕业生报名参加我院自主招生,通过 资格审查,技能测试,最终录取 1200 人。目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6-

中职生源数量及中职生与普高生的结构比例均居全省第一, 拓展了中 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通道。
图 1 20122012-2014 自主招生计划对照柱状图 (二)专业与课程建设 1.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 为使学院的专业建设更好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更好地为六安 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 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现有专业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提出并实施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需求 为导向,重点建设机械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专 业群,加快发展电气控制类、艺术设计类专业群,着力培育汽车运用 类、财经管理类、旅游管理类专业群,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和引 领作用,带动其它专业建设,凸现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的专业 建设思路。在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积极践行 “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力固本、素质铸魂”四位一体 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探 索专业教学模式,系统化开展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改革、实习实训 基地、教材、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和社会 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培养并逐步形成专业特色。 结合“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开展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工
-7-

作。形成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机械制造类专业群 “工学融合+ 任务导向” 的专业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建筑类专业群 “围 绕识图主线,突出标准融入,构建项目载体,实现校企合作”的专业 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及现代服务类专业群 “校企合作、项目引 领、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电子信息类 专业群“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自主学习、过程监控”的专业教学模 式。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教学模式框架初步形成,专业群的辐射作用 逐步显现, “按专业群进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分专业进行专业核心 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思路逐步得以落实。 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学院专业建设的实际 情况,优化专业建设评价标准的内涵。严格执行“八个一”专业建设 标准,即:一个切合实际的专业建设目标,一套不断优化的人才培养 方案,一个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一个功 能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模式,一个行 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一批水平较高的教学改革成果。 并以专业建设评价标准为导向,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 业、数控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小学期” (实践学期)教学模式(2015 年逐步实施) 。 学院建有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园林技术、服 装设计等 9 个省级特色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电子商 务等 6 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 13 个院级骨干专业。
图 2 各级各类专业分布比例图
-8-

2.课程建设 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原来学科课程进行改造,重 构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不断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学院适时召开第 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新思路,确定 以课程标准建设为突破口,对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 纲领性教学基本文件进行了全面制订或修订, 在全院广泛开展学习领 域课程建设、编制课程标准工作研究和学习活动,召开院级和系级研 讨会 60 余次。认真进行职业分析,从基于学科知识转换为基于职业 能力进行课程设计,从注重学科知识系统化到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 建设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2013 年首批完成课程标准编写任务 的课程达 63 门, 2014 年完成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立项课程 54 门,各专业的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标准已经全部制订完成,并在课程标 准的指导下实施教学。全面推行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极大地推动和深 化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在推进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倡导 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以及微课程的开发制作,引导教师充分利 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学院正在建设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器控制与 PLC、现代 物流管理实务等 5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案例 1:
狠抓教学质量 大力 推进学习领域课程建 设。2014 年 12 月 5 日,学院在志勤楼二 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 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交 流会。 流会。全院教学改革 课程立项负责人、 课程立项负责人、各 系主任、 教学副主任 系主任、 教学副主任、 专业带头人等六十余 人参加会议, 人参加会议,会议由 王家祥副院长主持。 王家祥副院长主持。 https://www.doczj.com/doc/8e11025057.html,/DocHtml/1/2014/12/8/1034436810036.html
-9-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为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 合, 满足学院教育教学需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教 师队伍,达到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要求。一年来,学院以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采用“引进、 培养、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充实教师队伍数量,改善教师队伍 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认真执行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建设 的目标任务、途径措施,同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程” 、 “专业 带头人培养工程” 、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程” 、 “骨干教师培 养工程” 、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程” 、 “人事 制度改革推进工程”等七大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 定并下发了 《中共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 建设的实施意见》 ,作为学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程” ,对我院师德 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实施步骤都提出了明确 的要求,并有详细的工作安排,同时举行师德师风教育演讲比赛,举 办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 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 “忠诚廉洁, 志勤兼备,好学敏求,勇于担当”工作作风、教师树立“忠诚事业,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严格执教 ”教风、学生树立“自信自强、自 主自立、勤学善用、知行合一”学风。全院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埋 头苦干、创先争优,涌现出一批院级先进教师、市级模范教师、省级 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 2014 年,2 名教师获得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立项, 1 名教师荣获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优秀教师” ,1 名教师被教育部授 予“全国模范教师”,1 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名师,2 名教师荣获省教
-10-

坛新秀。学院现有省级专业带头人 8 人,教学名师 3 人,教坛新秀 7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省级优秀教师 2 人。 3.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一年来,引进高学历、紧缺专业(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园林) 教师 4 名,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职辅导员 5 名。选派 6 名教师进 行专业课程进修,改善了教师的专业结构。鼓励教师在职读硕,2014 年来有 16 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 不间断选送教师高层研修, 本年度选送 2 名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 访学,3 名教师赴国外培训,现有 15 人学成回校任教。8 名教师评上 高级职称,改善了教师的职称结构。 选送 4 名教师到六安市大中型企业挂职,搭建了学校与企业桥 梁,实现了互利双赢。激励教师取得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级及以 上技术职称,参加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国家承认的技师证书,本年度 26 人取得证书,被评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在企业、行业聘请校 外兼职教师,改善了教师的双师结构。
图 3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比例图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比例图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20132013-2014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平台)
-11-

图 4 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图 结构比例图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20132013-2014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表 1 资源表
指标 1 2 3 4 5 6 7 生师比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单位 — % 天 % 元/生 学时/ 生 天/生 2013 年 18.38 68.59 4.32 10.24 5268.42 (工科) 270.58 0.42 2014 年 17.77 67.34 3.72 9.78 5761.32 (工科) 216.48 0.44
4.提升教师素质能力 4.提升教师素质能力 结合国家实施“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学院强 化了教师培训工作。2014 年,完成国内外培训 18 人、企业培训 10 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18 人、 “双师素质”培训 38 人,参加省 高校教师网培中心在线学习 60 人。 建立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各系部共有 36 名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成功举办了安徽省高职高计 算机应用类、建筑工程技术类和全市农林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 训班, 来自全省 15 所高职高专院校和全市 12 所中职学校的 100 多名
-12-

专业教师在我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培训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研讨、学术交流。先后选派全国模范教师、省 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等优秀骨干教师到中职学校开办讲座、 指导专业建设方案修订和教学方法改革。 向安徽金寨职业学校等十余 所中职学校提供专项师资培训,累计达 200 多人次,在职业教育师资 培训国培、省培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了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内培 训这一有效的补充机制。 一年来共有十余所兄弟高职学校到学院参观 学习,并多次举办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讨会。通过培训、交流,学 院教师的教书育人、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案例 2:
2014 年 7 月 21 日上 午,“2014 省培计划/ 省培计划/双 师”建筑类专业、 安徽大 建筑类专业、 别山职教集团农林类专 业教师培训班开班典礼 在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志 勤楼水上报告厅隆重举 行。
https://www.doczj.com/doc/8e11025057.html,/DocHtml/1/2014/7/22/548115319529.html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2014 年学院完成了副 处级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进一步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奖励 性绩效工资。制定了《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课时、岗位津贴补充规定》 , 课时、岗位津贴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重点岗位倾斜、向有贡献的人员 倾斜,体现了“按劳取酬、优劳优酬” ,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 进步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四)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一直把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13-

关键环节来抓。院长全面抓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教学分管院长 主抓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学院成立了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带头 人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了院、系(部)两级教学督 导组,教学管理队伍勤勉精干。构建了覆盖全院的教学信息员网络,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组织体系, 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与监 控机制运行顺畅。研究并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 课程标准、课程建设、课程考核、课堂教学质量、课程设计、顶岗实 习、毕业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标准。通过落实六安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 《教学检查制度》 、 《教学事 故界定及处理办法》以及随机教学检查相结合,系统、多元、动态化 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制订了 《系 (部) 教学工作评价暂行办法》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赛实施办法(暂行) 》等评比制度,对系部 整体教学工作或专项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比。 用涵盖各个工作层面的 系列考评制度,通过“以奖代拨”的部门经费预算激励机制,促使各 种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 2014 年是学院优良校风建设主题年,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部门认 真履职,多渠道听取校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各教学单位的课 堂教学、实训教学的准备情况、运行情况,计划的完成情况等跟踪, 进行阶段性监控,督促各项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开展好常规教 学监控的同时,注重开展同行听课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 定期召开教师教学工作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深入课堂开展听课 和举办教学观摩活动。一年来,学院领导总计听课达 102 节,部门领 导听课达 800 节。同时各教学单位还开展教师间、同行间互相听课、 评课,实现教师间听课评课全覆盖。 (五)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始终坚持 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教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教育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对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进行年
-14-

度检查验收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对各个项目建设情况的全面检查 和验收。经校内外专家评审,对我院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给予了充 分肯定,总体评价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到位,保障有力, 重点突出,成果丰富,成效明显,各类项目建设执行情况良好,质量 和进度符合项目任务书要求。 大力投入教科研项目资助资金, 累计获得包括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在内的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03项, (其中已完成结项42项,含2014 年结项7项) ,现在建61项,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省级二等奖5项, 三等奖9项) 。 2014年教师共发表论文58篇 (其中一类4篇, 被EI收录) , 2014年获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1项,高职 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项目2项,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学研究项目 1项,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2项(其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项、特色 专业2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教学研究项目6项、教学名师1人、 教坛新秀2名、教学团队2个、示范实训中心1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 基地1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名师(大师)工作室2项) ,累 计获得省级以上立项项目28个,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六)硬件建设 2014 年度学院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力度,投入 460 余万 元完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 “汽车技术实训中心” 项目建设。建成了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维修 仿真实训室、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区、汽车营销仿真实训室等 8 个实 训室;改扩建了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完善了施工现场模拟实训室、安 装施工工艺虚拟仿真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和工程造价电算教室 等;新建、扩建了机电技术实训中心的机械手实训室和数控技术实训 室;扩建财务管理实训中心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为了进一步改善 培训条件, 投入 67 万元提升培训基地考试机房设备和配套设施水平。 本年度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739.62 万元,教学软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 善。
-15-

(七)信息技术运用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学院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财经管理、 教学仪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服务与管理 系统、毕业生跟踪服务系统、素质拓展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仪 器设备管理系统等,这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管理 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益。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并丰富了教学资源。 拓展并丰富了教学资源。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辟了网络教学资源库,将专业教学、课程 教学、实践教学、远程网络课程、专业操作软件、图书资料等等多种 形式的资料搬进了资源库,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展了师 生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和优化了教学场所和手段。 改进和优化了教学场所和手段。 根据专业教学改革和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需要,按照创设“教学 做一体化”教学情境的要求,将教学场所逐步改造成集实际操作、多 媒体手段、教学研讨等于一体的、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课程实际需要 的多功能教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点,改进和创新师生 教学形式、途径和手段,创新作业形式、考试形式、评价形式和交流 形式等,教学工作呈现出更加科学、灵活、效率高的特点。
三、学生成长与 学生成长与发展 成长与发展
(一)学生成长 在学院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 精神为指引, 紧紧围绕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年”和“优良校风建 设年”的各项要求开展学生培养工作,努力提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和服务水平,工作成效显著,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1.加强辅导员 1.加强辅导员、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为学生成长发挥引导作用。 为学生成长发挥引导作用。 定期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和辅导员工作专题例会, 加强辅导员省级 岗前培训的选派和校内辅导员的暑期培训工作, 成功举办第二届辅导
-16-

员职业能力大赛,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进行了全面考核。 认真做好专职辅导员的职级认定和晋升工作,指导、督促辅导员和班 主任开展日常工作,定期检查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与学生谈心、主题 班会、学生成长档案等工作履行情况。为学生成长建设一支坚强的思 想政治保障队伍。 2. 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平台 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平台, 体系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了由活动模块、养成模块、课程模块和认证平台组成的“三 个模块、一个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活动模块主要由科技文 化艺术节、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活动构 成。2014 年,学院累计建成学生社团 28 个,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共 开展 62 项活动, 参加 2.6 万人次。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共开展 105 项活动,参加 10.2 万人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开展 46 项活动,参加 2.1 万人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现有 13 家企业进入模拟 创业实践。配合六安市科技园创建工作,学院师生共有 13 项科技成 果转化项目成功入园。 案例 3
12 月 3 日上午, 日上午,团省委副巡 视员、 、省青联秘书长李丹云一行 视员 在团市委副书记黄媛媛等陪同下 在团市委副书记黄媛媛等陪同下 来我院看望蒲公英支教团并检查 指导工作。 指导工作。 蒲公英支教团获得第十届“ 蒲公英支教团获得第十届“中国 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 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2014 年)
https://www.doczj.com/doc/8e11025057.html,/DocHtml/1/2014/12/3/449979949996.html
在做好活动模块的同时,以院、系两级开设课程的方式加强德育 教育、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素质拓展课程模块。院级素质 课程的开设拓展学生的通识知识素养, 系级素质课程拓展了学生的职 业技术基础知识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人文综合素养。 在对教育本质理解的墓础上做精养成教育模块, 主要包括学生日 常行为养成和成长过程养成两个方面。改革公寓管理模式,进一步加
-17-

强公寓办主任、公寓管理辅导员、公寓管理员、公寓保洁员和学生干 部五支队伍建设。 完善晚自习期间学生干部轮流值班巡查制度和迟归 学生登记制度。 重点加强对夜不归宿和违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学生教育 和查处。继续开展班级、系级和院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建立学 生入住档案、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寝室等制度,健全各种表册,并做 好详细记录,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营造环境和气氛。 案例 4
在学生成长过程养成中, 在学生成长过程养成中,学院注重发挥全体涉学工作人员 学院注重发挥全体涉学工作人员, 注重发挥全体涉学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 对学生成长教育的帮助作用 对学生成长教育的帮助作用, 长教育的帮助作用,主要做法如下: 主要做法如下: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三年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记录学生三年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谈心制度。 谈心制度。要求辅导员每学期与每位学生个别谈话不能少于一次, 要求辅导员每学期与每位学生个别谈话不能少于一次,对于特 殊学生要多次谈、 殊学生要多次谈、反复谈, 反复谈,并填写谈心记录。 并填写谈心记录。此项工作作为考核辅导员工作的 重要一项内容。 重要一项内容。 主题班会制度。 主题班会制度。主题班会形成了制度化, 主题班会形成了制度化,通过主题班会系统地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政治素质、 培养了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测试、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心 理咨询、心理教育等途径,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 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了 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心理素质。
案例 5
2014 年 11 月 20 日,安徽省教育厅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 家组在省教育厅学生 处处长左其琨带领下 对我院心理健康教育 进行了评估。在反馈 意见中,检查组对我 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我院的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呈现许多亮 点:心理健康咨询室 等硬件建设比较齐 全,辅导员谈心制度开展得很好,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浓郁,并把校园文 化建设和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建设有机结合,促使同学们快乐学习, 学习,健康成长 等。 https://www.doczj.com/doc/8e11025057.html,/DocHtml/1/2014/11/21/57177712992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8e11025057.html,/DocHtml/1/2014/11/21/571777129920.html
3.能力本位 3.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18-

学院树立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的过程 管理,凝练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中心培养 服务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三大培 养体系”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国 赛、省赛为导向,在安徽省率先建立校内专业能力测试平台。该平台 弥补了技能大赛只是少数学生参与的带有选拔性质的缺陷, 表现为全 体同学参与职业能力测试, 同时将专业能力测试要求以文件的形式纳 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学院“能力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达成途径 之一。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 学、以赛促练。2013-2014 学年,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获得省部级以 上奖项 3 个。其中,在 2014 年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 获二等奖 (安徽赛区三件作品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2014 年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7 个项目 30 个队参赛,有 11 个项目 14 个队获奖,其中二等奖 4 个,三等奖 10 个。 表 2 2014 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一览表
参赛项目 会计技能 市场营销技能 普通话导游服务 中餐主题宴会设计 中餐主题宴会设计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 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英语口语(非英语专业组) 园林景观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 二维水准测量 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实施 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实施 姓名 路贝贝、张小宇、吴丽娟、王思男 范丽、黄金凤、 王心茹、王燕 娄夏涵 赵晚秋 尤圣棉 巩亚男、王李、 章海林 吕聪、姚和平、 朱长乐、 王振、张泽众、 赵冀奇 赵琴芬 高汉伍、凌玉娟 周晶、陈路路 卢阳、叶志远、 王二虎、徐陈 常盼、付建宇、 张宇 方清文、徐萍、 周胜强 获奖等级 三 二 三 三 二 二 三 三 二 三 三 三 三 三
案例 6
尤圣棉,女,经济贸易系旅游管理 1301 班,班级职务为生活委员, 委员,曾获得 学院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俗话说得好,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 -19-

准备的人” 。老师给了尤圣棉同学这个机会,她就要好好地抓住它,距离安徽省 的人” 职业技能大赛还有近一个月时间,这期间, 期间,所有选手不用上课, 不用上课,老师给他们进 行了魔鬼训练:铺台布、拉椅、端托盘、背英语,就这几样每天都要练到夜里 十点多,双休日,同伴们在宿舍玩耍,而她们则呆在实训室里练习,面对的都 是桌子、碗、骨碟、杯子等。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 是力量、心态,还有耐力;其实 那时的心情是非常压抑的、痛苦的,但也有快乐。为此 2014 年 4 月尤圣棉获得 安徽省高职院校中餐摆台大赛省级二等奖 。
案例 7
顾婷,女,经济贸易系会电 1201 班学生, 班学生,来自安徽宣城。顾婷同学已是第 二次参加“ 二次参加“校园之星”的评选。在班级里,顾婷同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并考取 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以及英语等级证书,正是她自 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院级一等奖学金,在 学好自己的专业课之余顾婷同学还加入了院广播站播音部,现担任播音部副部 长,在学校期间多次参加各类演讲比赛以及各系大小活动的主持。 的主持。例如:金话 筒杯大赛主持, 主持,机电系晚会主持, 会主持,人文系晚会以及建工系晚会主持等。 会主持等。 获得学 院爱国演讲比赛二等奖、 二等奖、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二等奖、 二等奖、经济贸易系学 雷锋演讲比赛二等奖、 二等奖、优秀共青团员 青团员、2014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院级一等奖学 金等荣誉。
(二)学生发展 1.加强学生资助 1.加强学生资助, 加强学生资助,助推学生发展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 的奖、助、贷工作,使之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发展需求,本年度共累计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 1006 人,贷款金额 622.57 万元。开通绿色通道,为 11 名同学办理了学费减免手续,减 免金额 4.8 万元。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和评优评先制度,积极为贫 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大学生资助文件 的要求开展工作,认真制定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定期 对全体辅导员和资助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困难 变动情况, 开展困难学生家访工作。 全年累计提供勤工助学岗 156 个, 每个岗位每年资助 2700 元,资助金额 42.12 万元。按照国家奖助学 金评定程序,共评定国家奖学金 6 人、国家励志奖学金 231 人、学院 奖学金 712 人。全年资助总金额 724.51 万元,惠及学生 2911 人次。 2.加强创业指导 2.加强创业指导, 加强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创业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学生创业意识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