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

主语?主语是谓语的述对象。汉语的主语更像一个话题。

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语可分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名词主语句。

2.主语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述的对象,这种句子可以叫谓词主语句。

主语的意义类型主要是就主语所表示的人、事物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说的。概括起来说,

有施事、受事、当事三种。

1.施事主语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主谓的语义结构及关系是“施动者+动作”的关系

2.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主谓的语义关系是“受

动者+动作”,3、当事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

谓语谓语是用来述主语的。

谓语的构成材料,1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作用是对

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用作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等通

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它和前后的主语、状语、补语、宾语都可以发生语法、语义联系,抽出

它,句子就散了架。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与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十分重要。

2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动词作谓语常常要用复杂形式,即在前面或后面要

带上别的成分。动词单独作谓语是有条件的,或者用在对话里(例如“你瞅!”)

3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作谓语。形容词作谓语,也常常用复杂形式,这与动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的情况

一样,如前面的例子。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也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类型,例

如:“他头脑冷静。”4名词性词语作谓语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明天清明节。”

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要看谓语对主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着重于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这主要由动词性词语充当。

一类着重于描写,即描写主语的性状,这主要由形容词性词语(这里包括形容词性的主谓短语)充当,

一类着重于判断说明,谓语的意义类型跟谓语的词性不完全对应。例如谓语动词主要是叙述主语的动作行

为的,但是由“是、有、像”等非动作动词组成的谓语只是用来判断说明主语的情况

动语,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句有宾语,就必有动语,

有动语就必有宾语。

动语的构成,动语由1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山坡上下来两个打柴的。

动语可以单独由动词充当。更常见的是由动词带上补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兼属动词的词就能带宾语。

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句有宾语,就必有动语,有动语就必有宾语。

宾语的构成材料,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名词性宾语俯拾即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有一定条件,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后边。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攻击。(动词)

宾语的意义类型,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这里将其粗略分成三种:

1.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关涉的人或事物,

2.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

3.当事宾语,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即非施非受宾语。细分起来其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助不同的变换式来辨认:

定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定语一般用“()”标示。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定语的意义类型,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总地说来,可以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两大类。

描写性定语一般能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限制性定语一般能回答“哪一种或哪一类”的问题。

1.描写性定语的作用主要是描绘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描写性定语多用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2、限制性定语的作用主要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这种定语越多,中心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的围就越小。一般说来,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和区别词做定语多是限制性的,表示人或事物的领有者、时间、处所、环境、围、用途、质料一、数量,等等

定语的成句作用,有时候,定语还能够满足结构的需要,甚至有成句的作用。有一些词,特别是表抽象事物的词,需要带上一定的定语,才可做主语和宾语。

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语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表示“多少?”)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质料、属性或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

状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一般用“[ ]”标示。

状语的构成,状语不只是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可以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的一般名词、动词是少数,限于能用来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动词常常组成短语来做状语

状语的意义类别可粗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类。

1.限制性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2.描写性状语,在语法结构上主要也是修饰谓词性成分的,在语义指向上有些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描写动作者的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就是说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不都是一致的,从语义上看不全是指向谓词性词语,有的却指向名词性词语(主语或宾语)。

多层状语的顺序

(1)表示时间的名词(指明何时)

(2)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指明何地)

(3)表示围的副词(指明什么围)

(4)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指明怎样)

(5)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指明同谁)

补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一般用“〈〉”标示。

补语的构成,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补语,有的直接加在中心语之后,有的要用“得”字;由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的补语都是和中心语直接组合的。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事物的状态等。

补语的类别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补语和宾语都在动词后面,两个成分同时出现时,就有个排列顺序问题。补语和宾语的位次有三种情况:

1.先补后宾,

2.先宾后补(少见),补语在宾语后,这很有限制,

3.宾在中间,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这时算两层补语,例如“拿出书来”的“来”是“拿出书”这个中心语的补语,“出”是“拿”的补语,属不同层次。

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在有多层定语或状语的偏正短语里,每一层定语或状语所修饰的中心成分都是中心语,因此有的中心语是短语,有的是词。中补短语里的中心语也如此。最后一层中心语即中心词可叫“中心”,如主语中心是指主语里的中心词,余可类推。

中心语的类型中心语根据同它相对的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

1.定语中心语指与定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如“学术界的主要注意力”一语里,两层中心语都是名词性的。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

2.状语中心语指与状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3.补语中心语指与补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以由短语充当,例如“粉刷装修得很好看

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中心语一般在下面用“△”标示。

独立语在句子里的位置大都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以适应表达的需要。

独立语的类型

从表意作用看,有下列四种。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有的插入语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表明说话者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有时又点明特别值得注意的容,以加深听话者的印象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

4.拟声语,模拟事物的声音,给人以真实感,以加强表达效果。

补语和宾语的辨认

补语、宾语都位于动词后,一般说来,补语是谓词性成分,宾语多数是名词性成分。但是宾语也可能用谓词性成分,补语可能用表示时段的名词性成分,此外宾语和补语都可以用量词短语充当,由于这种种原因,就有个补语和宾语的划界问题。划分补语和宾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看关系。“喜欢安静”和“考虑清楚”都是“动+形”。前者的“安静”可以回答“喜欢什么”的问题,是宾语,是“喜欢”所支配的对象,有动宾关系;后者的“清楚”不可能回答“考虑什么”的问题,只能回答“考虑得怎么样”的问题,是“考虑”的结果补语,有中补关系。此外状态补语之前会用“得”字,而某些动词含语素“得”,像“获得丰收、取得胜利、觉得好看、心情显得很沉重”,中间的“得”字是构词成分,不是助词。

第二,看成分的词性。量词短语里如果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果用动量词,就是补语。例如“看几本”和“看几遍”,前者“几本”是宾语,后者“几篇”是补语。

第三,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而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

例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和“他干了两个钟头”,前者可以变换成“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其中“两个钟头”是宾语;后者不能这样变换,其中“两个钟头”是补语。

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称为主谓谓语句。这是汉语很有特点的一类句子,必须好好掌握。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观察这类句子,可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大体有下面五种: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

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

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把”字句又叫处置式。所谓处置,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例如“狼把羊咬死了”一句里,“咬”的结果是“死了”。又如“狼把羊咬了”一句,用“了”表示事态发生了变化。

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宜理解分析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因为有很多“介引成分”在一定的句子格式里不能移到动词后面。

“把”字句有四个特点:

1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

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例如“把书拿来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还有一种“被”字句,“被”字直接附于动词前,这是古汉语用法的延续。

“被”字句原先一般是表示不如意、不希望的事情。近几十年来,它在书面语里的使用围扩大了,表如意

的事有时也用“被”,例如“被表扬|被选为小组长”。

如同“把”字句一样,“被”字句也不能由任何主动句变换而成,也有自己的构成和应用条件: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

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如果“一本

书”前加上“这、那”成为有定的,就可以说了。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连谓句的前后谓词语有以下的语义关系。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根据兼语前一动词的语义,兼语句大致可以分为

以下三种:

1.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

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

2.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

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的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

埋怨”等。

3.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

兼语句和连谓句可以出现在一句里,兼语句与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形式上相似,因此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A.我请他来—— *我请ˇ他来—— *我请明天他来

B.我知道他来——我知道ˇ他来——我知道明天他来

两者的区别是:1.停顿处和加状语处不同。在第一个动词后,兼语句(A句)不能有停顿(ˇ),不可加状语;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B句)可以。

2.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不是一件事(人和动作),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的动词无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一个人。

双宾句:谓语中心语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例如“给他什么?”,

可分析为“(给+他)+什么?”。两个宾语一般前一个指人,可叫指人宾语,或叫近宾语;后一个指物或

事情,可叫指物宾语,或叫远宾语。

双宾句有如下特点:

1.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大都表示“谁给谁什么”等意义。

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靠近动词,中间无语音间歇,常由简短的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回答“什么”的问题,远离动词,前头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般比较复杂,可以由词、短语或复句形式充当。

3.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

宾语离位后都不再是双宾句。只有动词后头先后出现近宾语和远宾语,才是双宾句。

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句首有处所词语做主语,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

存现句可以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

1存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物。动词后一般加助词“着”,有时也用“了”。宾语一般是带有数量短语的定中短语,也不排斥其他定中短语或名词。存在句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2出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人或物。

3消失句。表示什么地方消失了什么人或物。

存在句和出现句的动词后常加助词“了”或趋向补语;宾语也常常带有数量短语,大多是表示施事。

省略句:如果离开了一定的语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才行,而且只有一种添补可能,这就是省略。在一定的语境里,在不至于造成误解的情况下,说话时往往会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这多因对话、上下文、避重复、表祈使而省。目前对省略的认识还有分歧,如一般都承认主语省略,但是对其他省略的看法则很不一致。下面只就对话和上下文的省略举例说明。

1.对话省

2.因上下文而省

倒装句:句子的各个成分处于通常位置上的是常式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用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是变式句。变式句也叫倒装句。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语和谓语倒置,定语、状语和中心语倒置。

1.主谓倒置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正常的、一般的语序。有时也会颠倒过来,谓语前置,这种现象常见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2.定语、状语后置

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这是正常的、一般的语序。有时也会把它们放到中心语之后。

后置的定语、状语大都是联合短语。这往往是为了突出,或者是为了调整语序,使语句显得简洁。有时,要强调状语的中心语,也会把状语放后,例如口语中的“十二点了,都下班了,已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