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陈 启 智

[摘要]儒学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

体系。与道、法两家经济思想比较,凸显了如下特色:以经世济民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在考虑经济事务时,首先考虑其伦理价值和人的尊严,因之具有与伦理思想同构的特点;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主张富国首在富民和工商民营,属于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以本末之辨为杠杆,不断调整农工商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轻重,表现了动态均衡的经济思想。考察儒家经济思想影响时,应考虑其与法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关系。

[关键词]儒家 经济 伦理 富民 自由 均衡

[中图分类号]B 222F 09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27(2000)06-0004-13

作者简介:陈启智(1949— 

)男,山东淄川人,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济南 250002

一般认为儒学只重心性而忽略事功,不谈经济,更没有什么经济理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儒家十分注重民生的开拓,儒学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特点便是与法家“利出一孔”高度统制的经济思想对立,也与道家向往“小国寡民”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有别,而是主张相对灵活的自由经济政策。儒家的经济思想近似我们今天所谓的市场经济原则,甚至可以说就是我国古代的市场经济理论。

一、经世济民———儒家的伦理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很早便有了经济和经济学的概念①,其基本含义是“经世济民”和“经世济物”的意思。内容比较宽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舆地、农田、水利、建

筑等众多方面。学理上属于儒家的外王之学,实践上则称之为事功。明清儒家又将其称之为实学,或经世之学,成为与义理、诂训、辞章之学并重的传统学问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当于古代的富国学和治生学的全部内容。儒家谈经济,总是将其置于伦理和政治的框架之中,先要作一价值判断,看其是否合乎义理。以至于不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竟不能觉察它的存在。原因就在于儒家经济思想和伦理观念是一综合而非独立的学问,因而具有与伦理思想同构的特点。而法家则摆脱了经济与伦理的关系,完全从经济自身的规律出发,用技术的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因之也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冷酷性。这是区分两家经济思想不同的根本标志。法家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以法治为杠杆来推行其耕战政策。只讲利害,不顾义理。

要求“用法之相忍,以弃仁人之相怜”(《韩非子?六反篇》

)。人与人之间,完全是一种利益攸关的买卖关系。而儒家经济思想从属于更高的人生理念和社会理想,并且不主张为了渺远的未来,牺牲人们现实的利益。

儒家的终极理想是以古代公有社会为蓝图的,即其所憧憬的大同世界。然而,大同社会毕竟只是一个理想目标。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儒家承认,在“天下为公”的大同景况实现之前,只能是小康社会。在小康社会的阶段,人们仍须“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礼记?礼运》),因此还需要“礼义以为纪”,设制度,立田里,以规范、限

制和协调人各为己的思想和行为。并以此为前提,推行其仁民爱物的人生理念,借表彰先王的名义,号召当世执政者谨礼行仁,讲求信义,“示民有常”(即法规化的意思)。

儒家尊崇古代的先王,不仅是为后世君主树立榜样,也确与这些圣王在社会生活、生产诸领域,“开物成务”,作出创世纪的贡献有关。《易系辞传》总结圣王的事迹和意义说:“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不必考证这些上古渺远传说的真实性,即使是儒家虚造的故事,也可从中看出儒家的价值取向。

据最早的文献《尚书》记载,尧舜所重的有“六府”、“三事”。即《大禹谟》所谓“水、火、金、木、土、谷”和“正德、利用、厚生”。宋人蔡沈注曰:“六者,财用之所自出,故曰府;三者,人事之所当为,故曰事”。“六府三事即养民之政也”。由此可见,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学问,很早就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

西周时期,自然资源是以共有或归属未定的形式存在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是说普天下的土地和人民都归王国管辖,有如今之所谓国有,并非归天子一人所独占。周代的列爵分封,最多不过百里,而且山海不以封,以示山海池泽之利,天子与庶民共之。《国语》有云:“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大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夫王人者,将5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6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为,只能称之为盗取。作为君主,应该善于疏导财富,使之流布于各个阶层,令各得其所应得。这一文献说明了原始分配的公理和原则,在这里,对经济活动进行伦理的规范已经呼之欲出了。

春秋时代的“礼坏乐崩”,有人说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而孔子偏要复兴礼乐,岂不是复古倒退?殊不知这句话所形容的,只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失范与败坏。社会的进步,固然需要破坏旧有的秩序,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秩序。孔子的志崭正是要把一个崩乱的社会从无序的状态中拯救出来,使之重新恢复秩序,以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为了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条件,孔子将传统的伦理规范加以因革、扩充和深化,建立起一个具有统一特色涉及思想各个领域的社会伦理哲学体系。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其置于仁礼统一的思维框架中,作通盘地考虑,往往突显了伦理的特色。当我们只以某一专业学对其进行研究时,就难于发现它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只是到近年,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是只靠经济学所能解决的,于是便有经济哲学和伦理经济学的产生。根据现代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和统一即是伦理学的任务之一。《伦理经济学原理》的作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认为:经济伦理学必须更多地研究由人的意愿和追求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和培养个人的价值认识和价值意识。伦理经济学或经济伦理学也是实质伦理学。作为经济行为的道德学,他为财富理论和价值质量补充了形式规则伦理学以及普遍化理想和协调理想。①儒家伦理正是具有这种特点,孔子在表述其财富观念时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首先肯定人们厌恶贫贱追求富贵的欲望和行为,是符合人性的、是正当的。这是他立论的前提。然而他要求人们弃贫贱求富贵,应该遵循一条符合普遍化理想的正道,即必须以合乎道德的方法取得。如果富贵而非由正道,不仅不应接受也不值得羡慕;如果遵循正道反而得到贫贱,那也不要后悔。在这里,孔子不仅告诉你什么样的富贵不可取、什么样的富贵应取,而且告诉你谋取财富和荣耀的方法与途径。伦理规范在孔子那里不再是对人们取利行为的消极防范,已经具有了激励人们如何进取的积极的意义。他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在一个多行不义,严重失范的国度里发财作官是可耻的。因为那意味着不是同流合污便是趁火打劫,应当引以为耻。而在一个广行仁义,秩然有序的国度里,却不能摆脱贫贱,则说明若非缺乏向善的进取心,便是不够勤勉。这也被孔子视之为非道德,因而也是一种耻辱。这就给人们对富贵的追求,设立了一个正反两面的价值尺度。富贵虽是人之所欲,但非唯一的追求,还有更高

的价值在,这就是仁义或称善。以此为基础,培养出一种植于心灵深处的耻感意识,合而执持之,便是人的尊严。根据“经济伦理学”规定,作为实现普遍理解的善的理论,必须还要扩大人的尊严的观念。伦理上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行为,把对前景的评价统一到整体之中观照,并在强制尽本分及其附带条件的情况下,广泛地进行财富权衡,人的尊

严是权衡财富的界线。①孔子经过对富贵前景的追求与道德信义的持守之间进行权衡,

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宁肯舍弃富贵而保持人的尊严或不能蒙受耻辱。反之亦然。这与现代经济伦理学的规定是何其一致!

儒家一方面肯定人的欲望,一方面又认为应对人的欲望有所节制,儒家的观点可以称之为节欲论。孔孟认为不能为了满足欲望而丧失人的尊严,也不能为了一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以至公众的利益。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一问题。他说: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

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

论》

)以礼义之分,对人的欲求适当加以限制,使之规范化,反而更能“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由于礼义的调节作用,还可“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物指财货之类,由于礼义的居间调停节制,使欲不必虑物竭而受到遏制,使物反因欲节而得到增长。欲望与财货相扶持而并进。从而赋予礼义以实际的经济意义。

儒家有时也要求人们安贫乐道,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追求,但这主要是对士的要求,安贫的目的在于乐道,即为维护正道、追求正义而安于贫贱。颜回箪食瓢饮,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蔬食曲水,自称乐在其中。应该说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殉道精神。尤其在一个无道的国度里,提倡安贫乐道,独善其身,或隐或去,不苟合作的精神,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所提倡的伦理规范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一个国家的要求。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以鼓励和满足人民对财富和荣耀的追求。孔子认为邦国有道与否,是决定是否于其中争取富贵的首要前提。他在《述而》篇所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应是以此为前提的。“邦有道”则富可求,虽执鞭御车,在所不辞;“邦无道”则富不可求,还是从事我安贫乐道的事业吧。遭逢政治昏乱,富贵固不可期,即使政治清明,也并非所有追求都能如愿,所以孔子才有“富贵在天”的喟叹。

当儒家在审视经济问题的时候,总是将仁与富,义与利联系起来讨论。义利之辨的命题,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这一特点。仁与义,过去认为只是一政治伦理概念。儒家重

7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8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义轻利的思想,就被理所当然地理解为重伦理的约束,而轻财利的创造。仁义固然是伦理概念,然而它也确实含有经济的意义。仁是以人为本的爱民以至于富民的总纲或出发点;而义字的本训即具有物质的内容与经济的含义,是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经济范畴①。作为伦理规范,义是五常之中专司经济利益和普遍利益原则的中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儒家以义律己,以利待人,予人以利即是所谓的义;律己以义则必须分利于人。以义制利,是为了利分的公平;义利双行,则表明经济事务的人我、公私两面兼顾。总之,这一具有经济与伦理双重意义的义字,从一开始就与利字结下不解之缘。以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如果没有义这一规范,则将不具有利益原则的属性。

然则推行仁义之道,果能实现儒家所期许的富民乃至富国的目标吗?现代学者尤于此点三致其疑。深虑卓识超迈一代的顾准就曾说:“文王时代,四伐而仁义播于天下,三分天下有其二,我不信仁义有这样大的力量。然而文王时代势力甚至于达到江汉,征伐又只有四次,秘密所在,我认为就是传播文化和工艺于落后的部落”②。商之所以亡,周之所以兴,就在于文化政策的不同。一个是保密以便独占;一个是窃取商的工艺技术而且播于四裔。然而这正是儒家所谓的仁义,孔子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不就是赞扬的这种行为吗?道义和仁义,在儒家那里并非仅是一种修养或口号,总是要和具体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并借助这些人和事体现出来。一句话,道和仁义不是空虚的,是有着具体内容和特定要求的。儒家从来不主张以仁义的旗号、善政的名义去征服人心。而主张拿出实际行动和措施来,所以孟子说:“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尽心下》);又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把胁天下与服天下的区别,说得何等明白。正如《易传》所云“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以擅长“经济之道”著称的隋末大儒王通就非常欣赏这句话,认为只有王道仁政之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推行者具有“至公血诚”的德与行。践履“庇民”之道,从而达到“康其国”(《中说?立命篇》)的目的。

现代学者多认为儒家重道义,轻财利。通过以上论列,可知道义实指富民富国,焉得不重。轻的是一己之利,以及不由正道取利的行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赵靖先生认为“儒家强调以道义来约束人们追求富家的活动,它无疑对富家问题的探讨设置了很严重的障碍。但是,道、义等毕竟是精神方面的约束,并不具有强制的力量”③。这是迄今最为通达的见解。道义的约束既然不具有强制的力量,那末,国家和人民不能富足的原因,一定不是道义的束缚。而且如前所论,道义仁德不是经济活动的对立物,它仅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正当的途径、方法或者手段。或者说就是从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

①参见拙作《儒家义利观新诠》,《东岳论丛》1993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4期转载。

会人际关系中概括出来的行为规范。儒家言仁义,就一定包含着经济的内容;论功利,则必定顾及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两者具有同构的特点。这才是儒家伦理或经济思想的特点。

二、藏富于民———儒家的自由经济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产生了两种富国论。一种是由管子开其端的齐法家富国济民论和秦晋法家的弱民富国论;一种是孔子首先提出的富民而后国富论,孟子称为仁政,荀子称为裕民富国论,其以国家的富强必须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是一致的。《史记》说:管子相齐,“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而齐国富强。商鞅变法,秦国“家给人足”,“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确实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法家富国理论有两点一致之处,一是“官山海”“榷盐铁”,即一切利权归国君所有;二是主张“利出一孔”,一切利达之路皆由国家或君主颁赐,堵塞获取财利的其他所有途径,从而迫使人们俯首听命。只不过秦晋法家主张“强国务在弱民”,把人民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切剩余财富,尽量加以征收,“上藏”国库,并用严刑峻罚的方法驱使人民耕战以富国;而齐法家则更多地是借助经济的手段,达到控驭人民并进而富国的目的。《管子》书有云:“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

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轻重?国蓄》

)。可见其所谓“以赡贫穷”者,不过以轻重散敛之术,先将五谷食米聚敛起来,然后再以平价卖给百姓,以便更有效地控驭人民而已。

儒家的治国主张首先是富民,民富而后才能达到富国的目的。《尚书》有“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的典训。所以以民富为富邦国的前提,是很自然的事。孔子不仅肯定人民追求财富的正当性,而且以为人民追求财富创造条件为己任。“哀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家语?贤君》

)。又:“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说苑?建本》

)。都是把经济增长放在为政的首要位置。至于如何规划国计民生,孔子自有其一整套目标与措施,这就是有名的庶、富、教三部曲: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当时的儒家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人是发展生产的第一要素。孔子曾把招徕远人,或“近者悦,远者来”,使人口繁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向统治者提出。当然要达此目的,还是要先“修文德”和“慎乎德”才行。“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9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01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大学》)。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诸侯国地广人稀,不仅其国经济匮乏,还说明其政理的不平,这不仅应该视为当政者的耻辱,也是士的耻辱。“地有余民不足,君子耻之。”(《家语?好生》)“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礼记?曲礼》)而“无旷土,无游民”(《礼记?王制》),才是较理想的政治经济状况。主张将“广土众民”(《孟子?尽心上》)作为保障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

其次是富。治国为政,首先应注意如何使人民财富增加。《洪范》八政,食、货为先;孔子“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无论从民以衣食为天的观念,还是与其他政务相较,食货都是被置于首位的。据《论语》载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云: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

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足食、足兵、民信为治国之三政。其中有两项是关于国家物质财富的储备,而民信之显然是指民对官的要求。刘宝楠《论语正义》释之甚确:三者本不宜去,若不得已,如国遇凶札祸灾之类,政不及备者乃去。去兵乃宣示与民休息,去食指蠲除赋税征调。无信指兵凶年荒之际不能兑现对百姓的赈济。可见即使最后一项也含有处置物质财富的内容。在孔子那里,富与庶、国与民是互相依附而存在的,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民庶则国可富,民富则国必富。这一思想在《系辞传》里有清晰的表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大学》篇更发挥孔子的思想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所谓“财散”,也即是孔子“厚施薄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意思。都是针对统治阶级必须遵守的为政规范而言,如果外示以德,内争以财,则不仅民心离散,甚有民众逃散之虞。所以必须以“散财”或“厚施薄敛”之德为本。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实则是一事,即敬德所以保民,保民即为敬德也。分而言之,则敬德是出发点,保民是目的地。德本财末,如此而已,并非就伦理和经济作比较也。岂有深知“民无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道理的思想家,必欲以德行代替衣食之理?更何况《论语》载有“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的古训,对陷百姓于困穷者的愤恨已经溢于言表。

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便是藏富于民。据《论语?颜渊》载: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

足?

“彻”是周代什一而税的税法,“二”是什二而税。鲁哀公实行什二而税,国用犹感不足,可是有若竟然劝他实行彻法,并讲述了一番足君与足民关系的大道理。是对富民和

的生活、生产难以为继。一时的“国富”,会使以后的赋税征收难以为继,赋税既乏,国又何从而富?反之,百姓富有余粮余财,就会扩大再生产,虽不加赋,而上缴的粮帛赋税反会更多。也就是说国家的富足,取决于百姓所拥有的财富总量。将富国的目标置于富民的基础之上,是孔子及儒家学派一贯的主张。儒家将人民和国家的富有看作是最

高的事业,“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上》

),而且还要将富有的水平不断地提高。

孟子更是积极宣扬富民,认为国家行施仁政“则民可使富”。百姓越富裕则社会文明水准越高。两者相持竞长,才是仁政的全部内容。他提出富民的最高理想是“至足”。至足即使家家“有菽粟如水火”,若能“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则财不可胜用也”,如此

“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

)?法家不相信人有道德心,只有利害关系。为达致富国强兵,有时也要济民之穷,但其目的在于更多地榨取民力。所以孟子不遗余力地攻击法家的霸道及其富国剥民的主张是“富桀”,是“民贼”,是“暴君污吏”。并提出“制民之产”、“易其田畴”和“薄其税敛”、“关市不征”等方面,作为实现其仁政的途径。《孟子》书一半的篇幅论及经济,皆从最迫切实际的经济问题入手,进行辨析、界定和推行他的仁政主张。

荀子也说:“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荀子?大略》)。并且明确提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上下俱富”的理论。他在《富国》篇里说:

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

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名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使百姓众业耕稼顺利进行,便是财货不竭的源泉。征收赋税并藏之府库,只是财货的末流。源茂岂虑流竭。将开辟和培养税源作为“国计之极”,是相当高明的见解。这些思想都是和孔子的富民之教一脉相承的。唐庆增肯定地说:“富民之论,不但为孔子经济

学说之基础,亦为儒家主张之一大特点”①。

既庶且富之后便是教。对于教,儒家尤为重视,内容亦很丰富,除了“敬授农时”和“即戎”之外,仍以富、利为主。如说:“取地之财而节用焉,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家语?五帝德》

)抚教在于诲之、喻之、劝之,务使“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礼记?礼运》

)而后已。教民富利的目的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劝农耕织,教民富庶,采取的是劝喻利导而非法家式的强制,又不同于道家放任自流式的无为而治。孔子也曾将“无为而治”设定为至高理想,但又认为这样的境界只有尧舜才能达到。那么,

11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21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退而求其次,则只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含义,侯家驹认为“从现代观念看,是执政者尽量减少干预与要求,而给予人民自我充分发展的机会”①。至为确切。而这也正是旧释“以德化人”的实质性内容。而孔子和儒家所主张的劝诱利导,则可视为对经济活动的适当干预。“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最能代表孔子及儒家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也是儒家达致裕民富国目标最根本的指导方略。

但是,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均贫,而非富民。将“贫”与民、与国联系起来的,是孔子这样一句话:“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句话虽然经过董仲舒改动,并非《论语》原文,但对后世的影响甚巨,招致的曲解和批判也最多。无须辨析此语是否符合孔子原意,即使是董仲舒的主张,也不出儒家思想的范围。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治理国家不怕贫穷而怕不均,故尔孔子的治国思想被曲解为“均贫”。而实际文意为:在“贫”和“不均”、“寡”和“不安”之间,最可怕的是不均和不安,而不是贫和寡。在这里,孔子并非一般地权衡利弊,于两害之间取其轻。而是深刻地看到,国家贫穷,物资寡少,还可以使之富足,如果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不安定,就将失去达致富强的基础,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孔子接着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平就不会贫穷,和协就不会寡少,安定就不会倾覆。儒家所提倡的显然是均富,而不是均贫。董仲舒极力抨击“富者田连仟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所造成的“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贤良对策之三》)贫富极度不均现象。他提出贫富之间的差距,要有一个限度,然后在这一幅度内进行调节:“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春秋繁露?度制》)。类似这样调整贫富差距的主张和具体措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

西汉盐铁会议,集中地反映了儒、法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争论。法家的本质在于一切利源都控制在国家手里,不在重农抑或重商。“官山海”,“榷盐铁”,“利出一孔”,“利归于上”,正是桑弘羊所重所言所行。贤良文学同样重视工商,但主张要由民间兴办,“盐铁皆归于民”(《汉书?食货志》)。文学驳斥大夫所谓“盐铁之利”,“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时,说:“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且利不从天来,不从地出,一取之民间,谓之百倍,此计之失者也”(《盐铁论?非鞅》)。是说国家未榷盐铁之利,而盐铁利归百姓,故民富。又谴责官工商以粗劣的农具坑害农民说:“宝路开(即许民兴办工商),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如果“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夫失其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懋而草莱不辟,草莱不辟则民困乏”(《盐铁论?禁耕》)。也说明了工商在民,给农民留下市场选择的余地,从而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大夫所云:

“农商交易,以利本末”(《盐铁论?通有》

)。实指官工商而言。所以,这次会议争论的焦点和实质,不是农本商末的问题,也不是儒法孰重工商的问题。而是农本之外,工商业由官府垄断,还是任由民间兴办的问题。儒家认为,由国家派员,“食湖池,管山海,

刍荛者不能与之争泽,商贾不能与之争利”(《盐铁论?贫富》

)。而这些官员“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自作威福。造成“耕者释耒而不勤,百姓冰释而懈怠。何

者?己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上升而不息,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

盐铁论?刺权》

)。超经济剥削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销蚀力,倒是古今一概的。这场争论充分体现了儒家主张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特色。

三、本末之争———儒家的均衡经济思想

本末,作为哲学命题,用以说明事物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以便于人们分辨主次,持循把握,本没有什么高下轩轾之分,《大学》篇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正是这个意思。这一命题被移于经济领域,用以说明经济事务的先后顺序,使之均衡发展,本也顺理成章,以农为本,工商为末,在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无论是从事物产生的本然次序,还是从产业划分的先后顺序,及其在国计民生地位的主次、轻重程度上,如此区分,都不应成为问题。一经普遍认可,本末就成了农业与工商的代名词。但一涉及到实践领域,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以农为本,但本常轻,工商为末,而末常重,遂使资源的配置向重的一方倾斜。本末之间的矛盾,严重时势将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失去均衡。如果再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轻重、抑扬等观念、政策联系起来,情形就更加复杂。在国家经济领域,如何把握好本末、轻重、抑扬、损益的尺度,平衡经济的发展,确实是一需要因地制宜,随时调整的问题。在此情形下,儒法两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本末学说。

历史上首先提出重本抑末的是法家。商鞅是农战强国论者,他在劝农耕织时说:“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

?商君列传》

)。勤于耕织可望免役;从事工商则将沦为奴隶。是以法令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的始作俑者。正式提出农本工商末这一口号的,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他当然也是

拥护“困末作而利本事”(《韩非子?

奸劫弑臣》)的,如说:仓廪之所以实者,农耕之本务也,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夫名王治

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将从事“末作”的工商之民,与儒士、游侠、辩士、近臣并列为“五蠹”,视之为覆邦亡国的蛀虫。胡寄窗先生认为韩非重农抑商的思想是从荀子那里发展而来,似乎不确。3

1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41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市之征”(《荀子?富国》),使“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荀子?王霸》)。荀与孟的观点相同,并没有轻视工商的社会作用。

先秦儒家也经常使用本末的概念。孔子就曾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话。看来孔子是以人道为本,而以人事为末的。然而他并不因人事为末,而轻忽经济事务。于士农工商亦无所轩轾。孔子在其招徕远人的政策中,特别注重工商的引进:“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中庸》)。春秋时代,东方诸国工商业者的身份大都自由化,使得招徕和雇佣成为可能。所以《中庸》将招徕和管理工商列为治国九经之一。朱熹注此句曰:“来百工,则通工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农工相资而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均衡发展的观念。子贡“废著鬻财于曹卫之间”,“不受命而货殖焉”,孔子称赞他:“亿则屡中”。《说苑?政理》纪其佚文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将四民均衡,而非有所轻重,作为兴王道宁百姓的基础。

荀子则用本末分析财政和经济的关系,认为:“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主张寻源务本,富国先从发展经济,增加生产着手。如果舍此不图,一味从财政上打主意,甚而损害生产力以增加财政收入,就无异于“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了。后世儒家虽然经常在理事、德财的关系上使用本末的范畴。如陆贽说:“夫理天下者以义为本,以利为末。本盛则其末自举,末大则其本自倾。自古及今,德义立而利用不丰,人庶安而财货不给,因以丧邦者,未之有也”(《陆宣公集?论裴延龄奸蠹书》)。宋明儒家更是如此。但也仍然沿用经济领域的本末概念,来阐述自己的经济主张,论证当时的经济事务。

有人以儒家将社会人群分为士、农、工、商,将工商摆在最后,即可证明儒家有轻商工思想。士农工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儒家对四民的认识,可以《公羊传》为代表,其言曰:“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平书订》解释传统四民划分理由说:“古四民工居三,商末之。盖士赞相天地之全者也;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也;工虽不及农所生之大,而天下货物,非工无以发之成之,是亦助天地也;若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但转移耳”。这是一般最普通的见解。

儒家经典对农工商分业的排序,是兼顾其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社会生产职能的先后顺序划分的。初无尊崇贬抑之分,而是给予相等的重视。关于农工商的功用,《逸周书?大聚解》是这样论述的:

山林薮泽,以因其利,工匠役工,以攻其材,商贾趣市,以合其用。外商资贵而来,贵物益贱,资贱物、出贵物,以通其器。夫然,则关夷市平,财无

决穷乏的思想。司马迁《货殖列传》引《逸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都表述了儒家农工商虞全面均衡发展的经济观点。

在商周时代,工商皆由官府控制管辖,“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共其上”(《国语?周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春秋各诸侯国的工商经营方式皆以此为主体。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论,将士农工商划分为四大阶级集团,并限制人民择业的自由。战国以后,就完全打破了这一限制。西汉初实行困辱工商的政策,但不久便随着工商的兴盛而废弛。东汉时期,桓谭提出禁民二业的主张:“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业,是以

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后汉书?桓谭传》

)。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调整四民社会的经济平衡。于是,到魏晋时期,傅玄又提出“分民定业”的主张,他虽认为“士农工商之分,不可斯须而废”,但不予平等看待,而是“尊儒尚学,贵农贱商”。然而他又指出商贾“其人可甚贱,而其业不可废”,业不可废的理由是“商贾者,所以伸盈缩而获天地之利,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贱商的原因是“贾穷伪于市”,“上逞无厌之欲,下充无极之求”,“商贾专利,则四方之资困”(《傅子?检

商贾篇》

)。终于说清楚历来思想家既轻商或抑商,而又重视商业的原因。原来是贱其为人而重其所业。

比傅玄早一百年的王符就已提出了各业并重的新本末说。对传统的农本商末说作了修正,澄清了先儒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认为四民之业各有本末,并非凡农皆本,而工商皆末。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

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于时,百物聚于野,此富国之本也。游业末事以收民利,此贫邦之原也。……故力田所以富国也。今民去农桑,赴游业,披采众利,聚之一门,虽于私家有富,然公计愈贫矣。百工者所使备器也,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今工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饬之,以欺民取贿,虽于奸工有利,而国计愈病矣。商贾者,所以通物也,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商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币,以惑民取产,虽于淫商有得,然国计愈失矣。此三者,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故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伪;困辱游业,勿使擅利;宽假本农而宠遂学士,则民富而国平

矣。(《潜夫论?务本第二》

)王符的深刻之处,在于肯定农工商三者,都能“守本离末”,则皆可使民致富。由于工商于守本之外,难免有越轨的行为,所以要经常予以督察,而对守本而不易越轨的农夫和学士给予优宠。从而达到民富国平的目的。

51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61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都有很多关于如何调整工商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地位的论辩和建议。然而关于四民的划分,始终没有人提出异议,直至清代的颜李学派,才重新提出对此问题的讨论。王源主张将传统的四民改为士、农、军、商、工五民。并将商的地位提到工之前,反映了明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明显提高的现实。而李 却认为“分民为王道之始,然必田制均,学校正,民有养有教,则各得其所,自有伦脊而事易就。是分民与诸政兼举,又非以次序在前,而独先行也”。指出在排列次序上作文章是没有意义的。他只从财富生产的角度考虑农工商的社会职能,认为“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但转移耳,其功固不上于工”。而且“工为人役,易流卑贱,商牟厚利,易长骄亢,先王抑之处末,甚有见也”(《平书订?分民》)。在他看来处工商于先后,还有使工不至于卑贱,使商不至于骄亢的现实意义。

儒家对农本工商末的轻重,本也是比较而言;分而言之,则不得不各重其所重。设想农业社会不重农而特重工商,从社会的全局考虑,无异于本末倒置,是绝对不可能不可以的。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农民过多地“背本趣末”,使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粮荒威胁的严重性可想而知。所以在此意义上,重农轻商,本不可非议。如单就工商而言,除了道家,古代无论哪派思想家,几乎没有不予重视的。程度虽有不同,要之,皆认其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生产部门则一也。

中国历史上,虽然一直沿用着本末的概念,但由于人们对工商地位的认识,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着。汉代司马迁著《货殖列传》颂扬工商,但仍从道德的角度认为:“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而从经济的角度又必须承认:致富之道,“农不如工,工不如商”。自汉至唐,历代都推行抑制工商的政策。而实际上,工商仍然得到长足的发展。很多大儒公开为工商辩护,提出利商宽商的建议。唐代的刘秩提出“物贱则伤农,钱轻则伤贾”(《旧唐书?食货志》),将农商并列予以关注。韩愈则从“相生相养”的理论角度,论证士农工商,相互依存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白居易主张“商农工贾,各有所专”,要使“三者和均”,然后才能使“四人(民)之利咸遂”(《白居易集?策林》)。至宋代重商的呼声更高,苏轼完全接受了先秦商家之一范蠡提出的“农末皆利”的观点。指出“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谴责“近岁法令…使商贾不行,农末皆病”(《苏轼文集?奏议集》)。这是他在反对工商官办主张民营的争论中坚持的观点。农工商如何均衡发展的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不断调节变化的。明末清初,黄宗羲终于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儒家的实学更把工商作为“经济之学”的重要内容来研究,曾国藩提出了“商战”的概念,已经把工商业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考虑。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和法家的经济思想,始终作为并行的两大主流,互为消长,主宰着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儒家思想之精要 (2) (一)儒家思想的及其主要内容 (2) (二)儒家的教育思想 (4) 二、当代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三、儒家教育思想的显现及当代评价 (10) 四、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学生:甘鑫指导老师:彭伟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整体综合实力的上升,文化教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作为一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流派,儒家教育思想历来为人们重视。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应用?或者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是否对现代教育有过或仍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孔子思想中有关教学内容、治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及国内外历史评价等方面的论述,从而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为新世纪的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资源和财富。关键词: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国教育 一、儒家教育思想之精要 (一)儒家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提起儒家,不得不先说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奉为”圣人”。孔子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都曾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儒家思想下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一:灵活无比。我国人民在任何事物面前,都能表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可以把小事化大,亦可把大事化小。同一件事或人,刚才还是反面典型,如今又成了风光无限的横空出世的大英雄。这个大字是不能丢的。反之亦然。总之一切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其实就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二:统一形式。在中国,一个群体,往往思想、行动都是一致的。无任何反对的声音,有的话,此人必遭免顶之灾。除非他是个聪明人,闭嘴不言。当然,私下是可以议论的。这就好比庙里的善男信女,那些对伸向虔诚磕头的人,有信徒,也有根本不信的,可能是靠他吃饭,也可能使形势所逼。为求自保。 三:集团圈子。这个世界到处都有,不是我国独创。中国特色是:圈子内的人连杀了人都会受到保护,杀得有道理。而圈子外的则冷眼先看,没有反应。倘若是对手,济世救人于水火也是别有用心。 四;假大空。中国人做事,十分注重形势和宣传。盖此法有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可化腐朽为神奇。大跃进、大鸣、大放大字报。决非毛泽东一人之功。 五:望风而动。在中国做事,造势很重要,人气很重要,唯有本质不是很重要。认识到这点,才能成功。 六:投机的人多,而投资的人少。无论处人或者做事,都是如此。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搞科学,则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容易些。 七;成王败寇。我国的马屁精众多,高帽满天飞。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溜沟子实属无奈,值得同情。另外走路小心一点,跌倒了爬起来是英雄,爬不起来就惨了。 八:集体智慧,消磨个性。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你信吗?我不信。共产党的革命是靠大家,决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但毛泽东的思想是他个人的创造。不尊重知识产权,不尊重人才,科学是不会进步的。 九:太平景象,和谐气氛。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有些人为此不准许讲问题,不许说缺陷,不许说矛盾,只准说好,不准说不好。这种太平是虚弱的,他也因为问题的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为以后留下祸害。是大起大落的原由。 十:神秘文化。就是装神弄鬼,把假冒伪劣产品说成是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把学术骗子叫做科学家。不懂装懂,糊弄百姓。 十一:阴阳手法,就是打太极。阴奉阳违,阳奉阴违。有利的留下,有害的力争推出去。 十二:麻将成瘾。人不分贵贱,地不分南北,举国皆麻。 十三;人情大于天。师生,战友,老乡,同学等。在中国,这是最好的通行证,法律和

儒家、道家。比较

儒家和道家管理思想比较分析比较项儒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 产生背景 1.时代背景:东周后期,周王 室衰微,诸侯割据 2.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 的出现 3.思想基础:早期华夏文化的 积淀和新兴思想的融合先秦:老子、庄子--提出了“无为”的管理最高原则,在领导艺术、人力管理方面提出了基础性的思想观点。汉魏:淮南子、葛洪—对人力管理、领导心理,信息、决策等有关的管理问题作出更为具体、全面的论述。 汉魏之后:未出现本学派的大思想家和大学者,在道教著作中,鼓吹治身不死的方术成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主要观点1、以“礼”为核心的直接管 理目标 2、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 想 3、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 4、教育是首要的管理手段 5、举用贤才是人事管理的主 要内容 6、经济管理思想1、“无为”的管理思想 2、矛盾辨证的管理艺术 3、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人性观性善论性恶论 实践成果1、儒学与现代柔性管理 2、儒学与团队管理 3、儒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4、儒学与信息管理“无为”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领导者不能统治过死。(2)领导者首先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3)领导者要做到“为而不争”。(4)领导者要举贤用能,大胆放权(5)加深与下级的情感交流。 (6)领导者应有功不居 “弱者道之用” (1)“哀者胜”—以弱胜强的基本条件。 (2)“以正治国”——以弱

胜强的基础。 (3)后动制敌、“以奇用兵” ——以弱胜强的战略、策略。评价: (一、儒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影响中国人思想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人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力。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个体的“人”是民族文化代代沉积的载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可能完全割裂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对儒家管理思想加以总结借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力弘扬优秀的儒学文化,充分利用儒学文化蕴涵着的有效管理思想。对于促进企业管理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有些企业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管理服务理念。员工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感觉有了努力方向,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变强制规范为自觉行动。总之,企业应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使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儒家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得到持续的发展。同时儒家所强调的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与西方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我们采用儒家思想的时候,要进行批判地吸收。为了正确地利用儒家思想,一方面要尽可能发扬儒家思想的精华,同时必须关注二个维度,这就是管理层次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一般来说,在基层行为引导中适合应用儒家思想,在企业的成熟阶段适合应用儒家思想,在大企业中适合应用儒家思想。 (二、道家)对企业而言,要“无为”,方能“清静”,正所谓“清静无为,方有真花真果”。从社会角度看,企业界的清静无为,更有大利益可谈。大自然的清静无为,表现在万物各居其所,互不相争,同理,整个企业界大大小小的企业,门类不同的企业,如果都不知道本位是什么,都不安于本位,都处在无休无止的“妄为”之中的话,结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确实应当有一套运用起来灵敏、可靠的“宏观调控”机制。这套机制的作用就在于“调控”企业行为,其“调控”目标应当是,致力于保持企业的“清 静”“无为”。实际上,经济环境的营造是最该“有所为”的。它对道家来说只是一种手段,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要求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对道家来说才是真正的目标。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 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明发展至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思想流派,同时也都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均起源于春秋末期,道家最早来自于老子的思想,到汉才被人们称为“道”,而儒家思想是孔子在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道家的起始阶段,老子领悟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则,特别是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法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阴阳,这随后成为老子学说的精髓。这种思想在后来开创了经久不衰的中医养生学。老子的思想的哲学体系结构较为明显,以阴阳做出基础,提出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句流传千年还给人们以思想启迪的话,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顺应天道,效法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治国养生的目的。 而同时儒家思想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与道家不同的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儒家及同时期出现的流派多提出的是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办法,孔子把过去的时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为了在乱世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秩序。而“礼治”“德治”“人治”的核心思想因为符合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被长时间奉为正统思想。儒学至今大部分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指导性思想,但是诸如要求“三从四德”的妇女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则必须被抛弃。 因为流传的颇为广泛,可以不夸张的说儒家思想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主流思想核心,是中国文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道家一直传承延续,给人们的生活以更多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对于自然,修身,处世方面都有很大帮助。两种思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但在不同方向上的蓬勃发展,各取所长,却正好从多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国学的精粹,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粹。

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主题: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摘要: 儒家的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当今的中国教育推行的应试教育诟病颇多,在探寻中国教育思想改革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将视野从国外转回国内,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反思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其中以经典的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开始探寻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教育改革、功利教育、人本教育 引言: 儒家思想自确立以来就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思想。近代西方列强侵入之后,大批仁人志士开始在教育方面寻求富民强国的出路。但近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过后,中国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西学”遭遇尴尬之时,全社会开始竞相从传统的儒家精髓中寻求灵感。探讨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与西方现代教育的关系和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此外,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儒家经典的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儒家提倡“有教无类”,信奉“人皆可以尧舜”的信条,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始慢慢被采用。 本文分为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儒家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两大部分,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初步的探讨,向读者展现儒家的人本教育,为当今的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发展建议。 正文: 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和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教育改革从中体西用逐渐开始全盘西化。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由于我们的教育理论长期以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却一直没能正确处理对外吸收与立足本土的关系,把祖国优良的教育思想、教育传统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大批的教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 【高考导航】 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题型上,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内容上,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演变是考查的重点,其中明清思想为重中之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当前全球祭孔、开办孔子学院、《论语》热等现象理解儒学与国家建设的联系;二是结合和谐社会构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热点问题,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是注意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如纵向梳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横向比较明清民主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等。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形成 1.源头:百家争鸣 (1)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文化繁荣。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法治”;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 (3)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透析:①百家争鸣的出现反映了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的时代特征。②儒家强调道德感化;法家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包含辩证思想。三者互补,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 例1.(2011年上海单科卷,第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 B 2.形成与发展:孔子、孟子、荀子思想 (1)创始:孔子。①主要思想:“仁”(核心);德治;有教无类。②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 (2)发展:孟子和荀子。①孟子:把“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被称为“亚圣”;《孟子》在南宋被列为四书。②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天人关系上,提出“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 透析: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儒家思想不断吸纳、融合各流派的观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③孔孟提出的修身、治国等

儒家思想的特性

https://www.doczj.com/doc/8d10973082.html,/v_show/id_XMTQxNDczODkyNA==.html?from=s1.8-1-1. 2 儒家思想的十大功劳 一.提倡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儒家提倡学习、强调学习、重视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功德无量!尤其是推出科举以学而优则仕代替血统论,更是领先全世界,领跑全世界! 二.推行等级制度 据说孔子、儒家维护提倡等级制度是罪大恶极。不少人对此口诛笔伐!等级制度真的是罪大恶极吗? 我们的军队,实行等级制度。从士兵到将军元帅有很多等级。红军没有军衔,但是仍然有士兵到班、排、连、营、团。。。。。。长的等级。早期红军曾经取消等级,取消官长。是毛主席在古田会议提出了批评,重新建立了下级服从上级的机制。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一个没有等级制度的军队纯属乌合之众,不可能有战斗力! 事实上,全世界所有组织都执行等级制度。都设置了多个等级。就是在网络论坛也还设不同级别的管理员,进行删帖、沉贴、禁言、降级、升级。 事实上,大小一点点的企业都实行等级制度。 事实上,所有的国家都实行等级制度。就算文革时期取消军衔也没有取消军官,更没有取消工资等级。即使是朝鲜仍然执行等级制度。 为什么等级制度能红遍全人类?为什么全世界实行等级制度?很明显:等级制度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变水往低处流的惯性为人往高处走的动力。所以等级不是固定的。在中国孔子以后,世袭罔替是极个别的。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是常态。富不过三代基本上是铁律! 中国按照儒家思想建立的学而优则仕的等级制度,比之印度的种姓制度,欧洲的贵族制度先进很多! 试想,如果没有等级制度,可以吗? 三.和谐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反对极端思维。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教育人们要换位思考。遇到不同意见,要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不搞一言堂!这使得中国2000年里没有讨伐异教徒,更没有象中世纪欧洲烧死说地球在转动的人。导致中国在2000年里大多数时期保持稳定与和谐。能够努力发展,保持领先。 四.以理服人 儒家提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客观、真实地说明管理是脑力劳动,是劳心!治理国家不靠比武比暴力。指明:“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我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我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儒家思想是指儒家学派的思想,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分析和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思想基础——“孝亲尊师” 儒家认为“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地之行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是生育我们的恩人,要知恩报恩。凡为人子,孝当竭力,夙兴温请,这是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用。所以孝是动物天性的光明,人间永恒之真理。 “师严道尊,人伦表率,养我蒙正,教我嘉谟。”老师是生我们法身慧命的恩人。人若没有智慧,与畜生无异。因人也是动物之一,人比动物高是人有智慧,有道德观念。智慧道德是老师教的,所以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是相同的。 父母跟老师对待子女、学生、子弟,可以说是爱护无微不至,期待更是殷切,教育也格外地认真。因此,做弟子的人要常常念着父母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尽心尽力地顺从。所以说,“孝亲尊师”是德性之根本。 2.核心思想——“仁”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仁者,爱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旁人同等的地位上,推己及人,充分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意志和心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破除一切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体现在政治治理上,就是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主张重视教养,改善民生,增强国力。 “仁”也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准则。众所周知,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作为“仁者”的君子,一定要有人格,有志向,能明辨是非,能守死善道。他提出,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不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曾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对原则真理的追求维护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不但教育了学生,对一个民族刚建进取心理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3.立身之本,处世之道——“诚” 诚信,是儒家所推崇的处世原则。《礼记·乐记》记载“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论隋唐时期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论隋唐时期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目录 第1节隋唐教育发展背景 (3) 第2节隋唐的文教政策 (3) 2.1 崇儒兴学 (3) 2.2 发展科举 (4) 第3节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5) 3.1 中央官学 (5) 3.2 地方官学 (5) 3.3 私学 (5) 第4节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6) 4.1 孕育期 (6) 4.2 形成期 (6) 4.3 复兴期 (7) 4.4 延续期 (7) 参考文献: (7)

摘要隋唐教育与儒家教育思想关系密切,儒家教育思想推动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力。二者互相促进、同步发展。隋唐统治者实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从而把儒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隋唐、儒家教育思想、教育发展

隋唐是中国古代教育最有成效的时期, 曾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隋唐时期的教育,是适应隋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较大变革而形成的,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1节隋唐教育发展背景 隋朝结束300多年分裂对立的局面,形成南北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开助佛儒。隋朝灭亡之后,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改进政治法律上的不足之处。为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唐在隋修订的《开皇律》的基础上,再次修订,称为《贞观律》。永徽年间又对峙逐条解释、谓之《律疏》。官制的改善,法律的健全,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2节隋唐的文教政策 2.1崇儒兴学 隋唐时期教育蓬勃发展, 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重视文教、“以文兴国”的基本国策, 使儒家学说和孔孟之道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 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具有了国家法定的意义和保障。这一点也正是对儒学与教育关系的具体揭示。所谓“以文兴国”的基本国策, 实质上就是复兴儒学, 复兴孔孟之道, 把儒家的学说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正是隋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为适应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再建及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隋唐建立了以儒学为主体的层次严密、上下贯通、系统完整的学校体制, 并从教育政策、方针、目标、设施、教材、教师、学生各方面给予了系统的保障。而私学和其后的书院, 作为一种补充形式, 亦为教育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以儒学教育为主

儒家思想专题

儒家思想专题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㈠春秋时期-孔子: 1.地位,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核 心思想是“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⑴仁: ①含义:“仁者爱人” [三层内容:A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广泛地体贴和理解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C统治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实现“仁”的方式, A就要遵守“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中庸之道(1.中庸的含义:1)中: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2)和: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3.意义: ⑴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⑵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被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来讨论的,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际关系 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也有指导意义.);‘ C克己复礼为仁; D实现五者(恭宽信敏惠)为仁等 ③仁的思想的意义:A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在当时有利于抑制暴政; C对今天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借鉴意义;但其爱人是有等差的爱。 ⑵礼: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 秩序。 ①含义:A 指治理、安定、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秩序;B 礼仪 制度。孔子所追求的理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②主张:正名。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仁和礼的关系 礼仁结合。纳仁于礼,是人道与政治的结合。 A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 B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C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 D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⑶仁礼评价:对儒家的“仁礼”学说的评价:1.内涵极其丰富。举凡社交礼仪、生活标 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无不囊括在内。2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它强调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在当时有利于抑制暴政;对今天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借鉴意义。3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它又极大地限制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欲望。4这种两重性作用于孔子以后的悠悠岁月,造成中华民族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以及安贫乐道,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⑷政治思想: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⑸社会历史观:主张逐步改良。 ⑹天命观:主张敬鬼神而原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虚于天命,重于人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 综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 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子和《论语》

浅谈中国儒家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儒家教育思想 的特点及其影响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姓名:罗蕾 班级:双周周二 学号:1256408043 序号:137

浅谈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众多的教育思想,这 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 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儒家思想拥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源 远流长, 博大精深, 内涵极其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包含许多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有 益于人类文明的精华,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影响。 【关键词】儒家教育、精神、教学理念 一、儒家思想的特点 (一)好学 孔子的思想在儒家可以算是举足轻重,意义深远,而“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不仅在他的教育思想,也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孔子曾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有“忠信之德”者并不罕见,但“好学”之人却显得非常罕见。“忠信”是春秋时代的最基本的德性,但在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好学”看得比“忠信”更为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这就充分地体现出好学的重要地位了。也为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奠定了牢固基础。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价值,也是一种德性,好学体现于人的一生,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也体现了孔子关于终身学习的理想。 (二)学道 1)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曾经的很多时代,只有贵族才可以读书,但到了孔子所在的时代,孔子将教育的诗书六艺扩大为有教无类的一切人的教育,使得诗书六艺成为孔门教育的一般内容,这就第一次实现了知识的解放。 2)论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六艺、六经是孔子教学的知识教育的范围,但并不是孔子教育的全部内涵。《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但是其中孔子教诲很多都是诗书六艺以外的内容。这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为孔子,与周礼六艺的国子教育的不同之处,是他的教育理念已超出周礼的六艺,甚至超出乐正的四术四教,而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发展为一种全面的自由人格道德教育。 3)论教育目的:学为君子 古代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道德上的“君子”,而培养君子的最高目的就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关键字: 儒家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教化融合创新 春秋时代,孔子创建儒家学派,而后人不断继承、改造、发挥,丰富于儒家学说的内容,使它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达二千年之久,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儒家学说不仅有辉煌的一页,而且在当代也仍有其意义和价值,我们要用“扬弃”的立场来继承这份遗产。因为,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不能割断历史,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应既克服又保留的态度。 1990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的《论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与糟粕》一文指出: “社会现实的需要就成了衡量、评价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尺度。对现实社会有用处的,有益的历史文化,具有正价值和积极意义,就是精华;无用处,甚至有害的历史文化,具有负价值和消极影响,就是糟粕。”我们就吸取儒家学说的精华,去其有害的东西。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吸取如下三点: 第一,儒家的教育观,它提出的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确,为人之师,没有这样的态度,肆何尽职呢?还有强调学习态度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特别科学的东西不应有半点虚伪,应踏踏实实,不断进取。儒家求实思想永远值得学习。 第二,儒家的xx: 强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认为“富贵不能淫”、“舍生取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些都是对我们现实社会有用,特别在改革开放的洪潮里,外国好的、坏的都随着流进来,为了加强自身修养,儒家的道德观还值得我们弘扬。

第三,儒家提倡“和为贵”。现在国际形势在和平中求得发展,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就不能持续发展。一个集体,为了团结,我们仍值得提倡。 但是,儒家学说也有不足、则不适应当今社会。我认为应克服如下三点: 第一,儒家思想,认为“无后为大”“千子万孙,多子多福”等观念,在当今人们脑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重男轻女大有其人,这对我们政策的实行,是很不利的。人口多、就业难等现象会相继而出,实行计划生育是应该、必须、正确的。 所以应去掉这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旧观念。 第二,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我们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存在个人专断之制,这不要继承。 第三,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而在当今社会,人们是提倡敢想、敢闯、敢干。 那就不要仍把“中庸之道”来束缚自己,而应敢于打破旧的框框格格,才适应时代。总之,对儒家学说应去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其成为有益于今日的借鉴。 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或者可能怎么样来看待儒学? 从儒学和我们很长时间的**社会结合起来的状况看,可以说,儒学曾经相当长的时间和中国历代的政治是结合在一起的。它对当时的政治,应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儒学,它特别重视的是道德教化。因而,对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长期的社会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曾经起过稳定的作用。就是从政治的角度去考虑,它还是起过政治上的稳定作用的。但是,如果把道德教化的作用夸大了,在我们长期的社会是夸大了道德教化的作用,那么在中国就是重人制,轻法制的一个社会了。重人制,而轻法制,这样就容易使得政治道德化,而美化了政治统治。又使道德政治化,而使道德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因此,我想,从总体上来讲,它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空间,虽然有稳定社会的一面,但是今天来看,它在这个方面应该说问题是比较多的。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在《问孔》《刺孟》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因时达变、推陈出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弃旧而图新,反对蹈常袭故、陈陈相因,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和儒学工作者为学与治世的共同追求。儒学产生以后的两千多年间,经历过多次大的自我更新与演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传统儒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弘扬和发展儒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使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儒学工作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政治家,不断根据时代条件、历史使命和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保证了儒学与不断前进的社会实践同在,与长流不息的文明之河共进。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

儒家思想与中国教育

标题:儒家思想与中国教育 姓名:马秀青 摘要:在中国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师是中国道德教育的先驱。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重视孝悌、忠信,教书育人和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也值得学习,比如因材施教、身体力行、学思并重、言行一致等,其不合理之处不适用于当代教育,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整体上把握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使其适合当代学校、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建立起和谐的当代道德教育体系。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德,教育 正文: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 1.儒家道德教育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并确立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核,在此基础上孟子、荀子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创造了儒家学说的政治理论、人性学说、哲学概念等思想。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是为政之本、治国之要。 2.儒家道德教育的形成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派,在相当长时期内,儒家学说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才被确立为社会的正统思想,顺应历史的变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由此走上社会和政治化道路,成为治理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最高统治者的推崇下,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使社会各阶层都接受了儒家的道德教育。 3.儒家道德教育的曲折发展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各种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儒家思想的统一地位受到挑战。在这一历史时期,儒家的道德教育并没有中断,而是在曲折中发展。 4.儒家道德教育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唐朝以后,宋、元、明前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空前的强盛,因而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也达到了鼎盛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迎合统治者需要,是对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仁者爱人 仁是从人自身的行为引出来的原则,它要求人们之间相亲相爱,孔子首先对仁做了全面的阐述,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出“仁者爱人”,“爱人”是孔子仁学的本质内涵,“仁者爱人”的深层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把他人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2.重义轻利 义与利就是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儒家把义利之辨作为道德价值的核心问题,而在义与利之间,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把义作为崇高的道德价值,而把利放于义之下。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儒家不否定利,强调以义为本,以义导利,两者相辅相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3.忠君爱国 自君主制国家建立以来,儒家学者就承认君主是最高统治者,提倡个人要忠于君主、忠于国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在“忠君”观念的引领下,许多仁人志士为爱国忠君做出了巨大牺牲,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都体现了

儒家思想的演变及认识

儒家思想的演变及认识 湖北省安陆二中陈宜华 儒家思想是传统中国文化主流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现在将进行简单总结: 一、概况: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官方化、经学化、神学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与玄、释、道教相互批驳与相互渗透,宋元明清时期理学化,至五四运动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二、演变: (1)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 (3)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排斥,代表性事件是焚书坑儒。 (4)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嘉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⑹明清: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儒学受到批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