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

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

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
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

丽水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16 届)

题目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指导教师杨俊才

院系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文学121

学号49

姓名杨霞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杨霞

指导老师(签名):

总目录

1. 任务书

2. 开题报告

3. 文献综述

4. 论文文本

5. 中期检查表

6. 指导记录

丽水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4 届)

题目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指导教师杨俊才

院系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文学121

学号49

姓名杨霞

一、论文(设计)方向: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张友鹤唐宋传奇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叶贵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传奇赏析:上[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4]周绍良唐传奇笺证[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5]周先慎古典小说鉴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 刘小莉. 《李娃传》重写研究[D].西南大学,2013.

[8] 黄妙琦. 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4

[9] 李安飞. 唐代男性叙事角度下的传奇女性李娃[J]. 文教资料,2012

[10]周承铭. 重新评估《李娃传》的思想价值[J]. 陇东学院学报,2008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注

学生(签名):杨霞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月日

二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主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注:1.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接受任务的学生均应签字。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给学生。

丽水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2016届)

题目传奇中的传奇——《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指导教师杨俊才

院系民族学院中文系

班级中文121班

学号49号

姓名杨霞

2015年6月30日

一、选题的意义

在古代中国,小说一般不被认为是文学的一种,因此其地位卑下,一直生活于子、史的夹缝中。因而真正具有独立文体的小说——传奇体小说,迟至唐代才出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超越了中国史传文学拘泥于真人真事的传统, 能自觉运用虚构与想像, 使故事情节曲折完整,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叙述婉转, 文辞华艳, 使中国小说具有了独立的文学品格,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在唐代传奇小说鼎盛时期涌现出来的一大批著名的爱情小说中,白行简的《李娃传》无论从思想的高度和艺术成就而言,都堪称为此中的杰作。鲁迅先生曾评价此部小说:“(白)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历来学术界对它褒贬不一,它的创作动机,主题内涵和思想价值等仍存在争议。而本课题仅仅从探寻李娃人物形象意义这一个小点来企图窥探《李娃传》的丰富意蕴,期待从这一点出发能进一步了解唐传奇,若果真如此,本研究便有存在的价值。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李娃传》是一篇颇具特色的爱情传奇,读者感于李娃的成熟练达,在同类小说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卓然独立。虽然李娃只是一个文学形象,但是他揭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个体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世人的价值取向。李娃作为主人公,可说是“传奇中的传奇”,完成了从妓女到汧国夫人的完美转变。其传奇经历与她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本课题主要研究李娃人物形象,探究其“节行瑰奇”,展现李娃性格里的复杂性,多样性。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作者创作李娃这个人物的意图以及人物形象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课题重点在于李娃形象的分析上,这部分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入手,因为李娃的性格发展脱离不了情节的展开和发展。因此本课题结合情节深入分析李娃的性格,从院遇,计逐,救护,励读这四个情节展现性格及变化。在此基础上,将分析分为两个阶段,以李娃救下生这一情节为分界。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一)确定选题。好的论题是论文成功的关键,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知识选择论文的大致方向。在此过程中认真听取论文指导老师杨俊才老师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静下心去查阅资料,阅读资料,找到有新意的、适合深入分析的论文题目。提出论文的题目以及

框架构思,征求导师意见,并展开讨论,最终确定选题。

(二)查阅资料。首先阅读《李娃传》原文,任何的分析研究都是基于文本本身,所以要先把《李娃传》读透、读彻,深入把握文本。其次围绕选题,阅读必需的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这里要广泛吸收前人所长,又不被前人所限,保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要取其精华,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好笔记并整理归纳。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的写作。

(三)谋篇布局。构思论文整体框架结构,一篇好的论文必定是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论文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安排,开头和结尾会有摘要和结论。逻辑上要做到合情合理,严密。在这一过程中应咨询指导老师,修改自己的提纲和逻辑顺序以保证专业性和学术性。

(四)论文写作。首先在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动笔,按照论文的大纲完成初稿。应反复查看论文并修改,使语言通顺,逻辑严密。将论文的初稿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自己反复阅读、思考,自我修改,最后达到指导老师认为合格,修改论文格式,完成撰写相关外文翻译等后期工作。将论文打印成册。

四、毕业论文提纲

序论:对《李娃传》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展示研究的背景,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和意义。

本论:分四大层。

一、平康坊里的名妓

(一)初次相遇,情甚相慕

(二)再次遇见,两情相悦

(三)日久生情,娃情弥笃

(四)利战胜情,设计驱逐

二、节行瑰奇的女子

(一)真心的相助

(二)圆满的结局

三、文学价值

四、结语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友鹤唐宋传奇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叶贵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传奇赏析:上[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4]周绍良唐传奇笺证[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5]周先慎古典小说鉴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刘小莉. 《李娃传》重写研究[D].西南大学,2013.

[8]黄妙琦. 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4

[9]李安飞. 唐代男性叙事角度下的传奇女性李娃[J]. 文教资料,2012

[10]周承铭. 重新评估《李娃传》的思想价值[J]. 陇东学院学报,2008

指导教师意见:

要求:

1.表格必须在同一张纸内,不允许跨页;

2.可打印,字数不少于150字,要有针对性,内容不能雷同;

3.签名及日期必须手写;

4.时间为2015年6月30日。

签名:

年月日系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月日二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文献综述

白行简的《李娃传》作为唐传奇的代表,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前有程国赋《〈李娃传〉研究综述》珠玉在前,所以就以此为基础进行整理补充,对相关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一、《李娃传》的写作年代

关于《李娃传》的创作时间,上世纪共有三种说法:“贞元十一年”说,“贞元二十一年”说和“元和十四年”说。现在“元和十四年”几乎已成定论,笔者在此仅梳理前人成果。

早期学术界根据《李娃传》末尾所注“乙亥岁",认为此传作于贞元十一年。之后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对此表示怀疑:“从形式上内容上看都不可能是贞元年间的作品”,然多为推测之辞,不够充分。但贞元十一年时行简为二十岁的青年。其时恰在为父服丧期当中,而他自身经历都市生活的可能性较小。这种说法后来被推翻。这时影响较大的还有戴望舒的"贞元二十一年"说和卞孝萱的"元和十四年"说。

戴望舒提出两点论据认为不可能是贞元十一年的作品,因此提出是“乙亥”有误,或是乙酉(永贞元年)之化且细致分析了原因“年号更改频繁”。此后卞孝萱在《校订<李娃传的标题和写作年代》中对戴望舒的观点提出质疑,且立于监察御史的身份,可谓有理有据,是一次极有力的反击。他提出‘乙亥’必是‘己亥’之讹,‘乙’、‘己’形似,极易相混;而‘贞元’原作必为‘元和’。根据花房氏的《白行简年谱》可证即《李娃传》应创作于元和十四年,这与其任职时间也是相吻合的。此时他还未授新官,因此仍带“监察御史”的官职。

二、《李娃传》的创作动机

因为《李娃传》一文采用了史记的写法,不仅名字起做“传”,且叙事结构,叙述时间,叙事笔法和创作主旨上都呈现出求真的倾向。然而在李娃传奇经历上却呈现出一种虚构的色彩,因此在这虚虚实实之间,就有人提出这李娃和生的形象是否别有所指?影响较大的说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认为《李娃传》是牛李党争的产物。此说以刘克庄为代表,当代的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也将《李娃传》的创作归因于牛李党争,认为是因为白行简的哥哥白居易是牛党,遭到李党迫害,此事对他产生了影响,故写下《李娃传》。日本学者盐谷温、近人傅锡壬也都有类似于刘克庄等人的看法。

第二种说法是卞孝萱提出的。他在《(李娃传》新探》一文对《李娃传》的创作动机提出全新的观点。从史料入手,指出刘、俞、傅诸人之说不符合白简、郑亚的生平、家世,

《李娃传》创作是党争初期的史实,完全推翻了前面的观点。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卞孝萱的看法。

三、以西方文学理论研究《李娃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意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综合研究、整体研究。于是就有许多学者采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研究《李娃传》,这个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典型的有如叙事学,原型理论。

张鹤在《<李妓传>的叙事视角和结构艺术分析》用西方的叙事学分析出《李娃传》的叙事视角是采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局部限知视角的套嵌,观点新颖,有理有据。

李军锋在《李娃圆形人物论》一文中以英国福斯特小说中所提的“圆形人物”为切入点,分析得出李娃是典型的圆形人物,这是对李娃形象分析的一种新的尝试。

这一部分的文献数量还是比较少,质量高的也不多,以后可以作为研究《李娃传》的突破口。

四、对《李娃传》开展文学—历史的研究

这种方法就是将《李娃传》放回到中国传统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从而分析出中唐时期文化思潮对《李娃传》创作的影响以及《李娃传》里面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此类文献数量较多。

程国赋在《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一书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分析《李娃传》,提出是因为当时狭邪风气盛行,加之封建门阀观念的加深是《李娃传》产生的背景,而其创作手法深受史官文化的影响。

卢伟在《<李娃传>的社会审美价值》一文中则是通过《李娃传》去深入唐代的婚姻制度本质,以及当时的任侠风尚,再现了中唐时期的风貌。王守芝的《<李娃传>:一副摇曳多姿的唐代社会风情画》则更为全面的展示了唐代风情。王欢的《<李娃传>中的房舍租赁》阐明了唐朝房屋租赁的便利和方式。此类文献还有许多,在此不做赘述,正是因为有这些文献对《李娃传》的历史研究,才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完整和鲜活的唐代风貌。

五、将《李娃传》与其它作品的对比

这类文献数量也比较多,有与同题材的的《霍小玉传》、《莺莺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作比较,分析她们之间的异同,也有纵向上的与《李娃传》改编的作品作对比来分析李娃形象的嬗变和流传。

贺信民的《悲喜殊味,各领风骚——唐传奇<李娃传>、<霍小玉传>对读》一文指出《李娃传》属于喜剧的审美范畴,让人获得了轻松和愉悦,而《霍小玉传》则是一场悲剧,但二

者都是唐传奇的佼佼者,这是比较出二者审美趣味的不同。其它的一些文献则是通过二者的比较,来分析比较李娃和霍小玉命运和性格的截然不同,这里不做列举。

陶慕宁的《从<李娃传>到<绣襦记>——看小说戏曲的改编传播轨辙》一文可作为纵向比较的代表之作。阐述了《李娃传》的传播情况以及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嬗变,丰富了《李娃传》的文化内涵。

六、《李娃传》的主题思想

对《李娃传》的主题思想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他们的争议大多是在对李娃形象的评价以及对大团圆结局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根据看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认为小说的大团圆结局展示了对封建制度的有力回击。这就表明其主题是对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和门阀制度坚决的反抗。此说支持人数众多,以刘开荣为代表。刘开荣在其著作《唐代小说研究》里提出“李娃传的主题不是屈服的,而是带有强烈的阶级斗争意味的”观点。张友鹤等人的《论唐传奇的繁荣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闵婕等《<李娃传>的结局》等文章均持这种观点。

二是认为小说所描写和歌颂的李娃,是一个最合乎风流公子心愿的娼女。因此推断李娃是按照封建文人的幻想和愿望塑造出来的形象,反映了剥削阶级在对待妇女态度上的利己主义思想。李云飞和王引萍在《论<李娃传>的“无声”结局及李娃形象》一文中提出“李娃是一个按照男性作者的叙述视角和写作目的重塑的理想化的主观意象,同时也是被隐藏了内心真实想法和正常欲望的妓女形象”。

三是认为小说不但没有反对门阀制度和封建礼教,而是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观点以马振方为代表,他着眼于文章结构分析,把《李娃传》划分为两部分,认为后半部分描写的是李娃尽一切力量帮助荥阳生重返封建统治阶级。所以整个小说的基调是为封建制度所服务的。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或失之于偏执,或失之于笼统,没有充分估计到小说思想倾向中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综上所述,对《李娃传》研究可说是比较全面而充分的,采用了各种方法和各种角度深入剖析《李娃传》。但是目前为止学术界仍对其主题思想和对李娃形象的评价上有所争议和分歧。所以我选择把李娃形象分析作为论文题目,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深入分析李娃的人物形象来尽可能接近作者想表达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友鹤唐宋传奇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叶贵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传奇赏析:上[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4]周绍良唐传奇笺证[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5]周先慎古典小说鉴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 刘小莉. 《李娃传》重写研究[D].西南大学,2013.

[8] 黄妙琦. 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4

[9] 李安飞. 唐代男性叙事角度下的传奇女性李娃[J]. 文教资料,2012

[10]周承铭. 重新评估《李娃传》的思想价值[J]. 陇东学院学报,2008

传奇中的传奇

——《李娃传》李娃形象分析

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121 杨霞指导老师:杨俊才

摘要:《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佼佼者,其突出表现就是李娃形象血肉丰满,堪称典型人物。是因为作者运用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细腻的文笔,对李娃的形象进行了悉心的刻画。在前面情节中李娃以平康坊里的名妓形象出场,重在表现其思想性格上不太光彩的一面,后面则重点表现其节行瑰奇,以致终成汧国夫人。在作者笔下李娃完成了令人称奇的身份的转变以及在此情节中展现出性格返璞归真的过程。其形象被塑造的栩栩如生,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文笔。其鲜活的形象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李娃传》;李娃;传奇;妓女;汧国夫人;

被盛赞为“缠绵可观”[1]的《李娃传》,不仅在情节节奏上把握到位,营造出了繁复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效果,更是在人物塑造上呕心沥血。塑造出了李娃这样一位外表虚伪而内心真诚,虽为娼妓却气度不凡的传奇女子。正因为其形象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术界对李娃形象的评价还存在分歧,尚未统一。为了更加接近李娃的原本面目,本文决定以情节入手来分析李娃形象,毕竟其性格特征正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展露出来的,而其形象表现大致又可以划分为前后两部分。所以本文以前半部分的相遇,相慕及相弃入手分析她作为名妓时的形象,后期的拯救、护读和团圆展现其节行瑰奇,以期对李娃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再现其传奇。且对其形象所产生的文学价值进行了简短的阐述和分析。

一、平康坊里的名妓

小说前半部分李娃是以平康坊里的名妓形象翩然出现,重在描写其性格里蒙垢的一面。因为她毕竟是名妓,在风月场中也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灵魂诚然遭受了一定的污染,因而熟悉的掌握了一套勾引、取悦贵公子的手段,甚至于在贵公子为自己花光积蓄,一文不名时也能狠心设计驱逐。

(一)、初次相遇,情甚相慕

李娃的初次出场是以荥阳生的视角来写的:“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这样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出李娃的风姿绰约,皓齿明眸,更主要的是刻画出了她倚门卖笑的名妓姿态。这跟元稹所写的《李娃行》中的诗句“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作者紧接着就描写了李娃隐藏在逢场作戏下的真情实感:当荥阳生被她的美丽所动容,见色忘情时,她是“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情感宣泄的出口,眼神是不会骗人的,从文中的“凝睇”一词就可窥见李娃的深情。表明她对这只有一面之缘的翩翩公子是有着真切的爱慕之情,绝不仅仅停留于引诱这一浅薄庸俗的层面。这里暗示了他们的关系是与一般的嫖客狎妓有些许微妙的不同,这样就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两人关系的离与合),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二)、再次遇见,两情相悦

之后荥阳生对这惊鸿一瞥念念不忘,为此辗转反侧,煞费苦心总算寻得了再见的方法。他探听了住所,前去拜访,却明知故问“此谁之第那?”,而侍儿的表现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文中写“侍儿不答,驰走大呼曰:‘前时遗策郎也!’”这寥寥几字便将侍儿激动和欣喜的情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侍儿激动到已经忘记要先礼貌的回答荥阳生抛出的问题,而是立马疾走呼叫,向李娃报告消息。这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里明着在写侍儿,展现的却是李娃的形象,李娃相当于是隐于舞台下的幕后。她对荥阳生的想念、盼望,都通过侍儿“驰走大呼”四个字中展露出来了。这一描写,含蓄深细,表现出一种工细的艺术特色,可见作者文笔深厚。侍儿的这句话中暗藏着在两人初遇之后,李娃曾同侍儿讨论过的荥阳生,而且认为生会再次出现且极度期盼他的出现,却又因为他真的出现了那按捺不住的欣喜和不敢置信那种矛盾心理。这就表现出在李娃心中荥阳生是独特的。

剧情继续发展:“娃大悦曰:‘尔姑止之。吾当整妆易服而出’”。“大悦”表明她非常高兴,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喜,是对前文中“情甚相慕”作出的最好的注脚。心下虽是欢欣雀跃的,她表面上却仍是冷静自持,井井有条的吩咐着侍儿。这里的文字极有张力地表现出李娃作为一个久经风月的妓女与初识爱情滋味的普通女子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所带来的矛盾心理,这一细节写得是如此的“精微独到,工细深婉”。“整妆易服”一词颇有点“女为悦己者容”的意味,但又不单单如此,这种行为亦是作为名妓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她懂得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使得男人神魂颠倒,沦为裙下之臣。作者在这个场景中仅通过只言片语,就将李娃对爱情的渴望时的纯洁以及身为名妓时的老道熟练那种矛盾统一的心理都勾勒出来,形成了初步的人物形象。

之后两人进入李娃的闺房里,这部分对李娃所住之处所费笔墨颇多,营造出了其生活的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令人恍如身在当中。正所谓“典型环境,典型人物”[3],对环境的描写正是对李娃的人物形象丰满的过程。文中写其所居是“室宇严邃”,院门口有萧墙,且华丽异常。不仅如此,室内的陈设更是精致典雅:整洁干净的器具,焕然一新的闺床,奢侈华丽

的妆奁。令荥阳生这样的名门贵族都大开眼界,啧啧称奇,可见李娃平日生活是多么的豪华奢侈。由此可知荥阳生其友所对答的那句“李氏颇赡,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所得甚广”绝不是信口雌黄,胡编乱造的。这里就彰显出李娃她并不是妓女中的凡俗之辈,而是平康坊里的一介名妓,一个见多识广,颇有心计和手段的烟花老手。[3]

李娃的出场便是对她身份最好的代言:“明眸皓腕,举步艳冶”“触类妍媚”。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妩媚动人,腰肢款款,明艳不可方物的名妓形象。她将自己的美毫无余力的展现出来,是因为她精通男性心理,她明白只有这样鱼儿才会上钩。但她久耽风尘之的表象下依然保持着纯朴善良的内心,那句“我心亦如之”就是最好的注解。笔者认为这不仅仅只是对荥阳生的曲意逢迎,亦是她内心的声音。因若是随声附和,她本可以舌灿莲花,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词句以曲意逢迎,而决不是这样简短的回答。再看她的回答,虽简单却充满了真挚,让人有着“原来你也在这里”的美好之感。

这部分中作者在男女主人公两人人之间还横空地插入了对李姥的描写,并且写得十分细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将一个老谋深算的老鸨想象刻画地栩栩如生。有些读者就会疑惑,明明笔者的主题是分析李娃形象,却为何突然把李姥牵涉进来。那是因为“分析人物形象,须要注意人物与人物的关系”[3]309,李姥在这里的存在实际是为了从侧面表现和衬托李娃,突出她们之间的“同而不同”。相同的是她们都是长期被生活所压抑的人,所以她们掌握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院遇”这个情节暗示着李姥和李娃之间有一套惯熟的做法和默契),她们的性格都被生活所压抑乃至扭曲。但李娃和李姥的不同在于,李娃虽然长期被虚以委蛇的风月生活所压迫,但她的性格里仍保有着对真挚爱情的热烈渴望,仍然保持着内心的真善美,只待外力的冲击来打破她的禁锢。而李姥已经彻底被生活扭曲,她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情义,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这里通过对李姥的描写进一步刻画出李娃的形象。

(三)、日久生情,娃情弥笃

作者对两人一年的生活着墨不多,只以一句“日会倡优侪类,狎戏游宴”简略带过。但读者们是不难想象出两人定是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神仙眷侣般的生活的。荥阳生对李娃毫无疑问是真诚的,因在风月场上摸爬滚打惯了,她才更能体会这份真心的难能可贵,毕竟“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更何况李娃本就对荥阳生有意。所以之后则是“娃情弥笃”,她是真真切切的动情了。但“娃情弥笃”之后,作者笔锋却陡得一变,开始描写那充满阴谋的逐客之计。而这“互设诡计”的逐客戏码以及由此导致的荥阳生沦于悲惨境地的一系列情节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不能不引起读者对她的不悦甚至嫌恶。以至于有些读者就全盘否定了李娃前面所有的情真意切,认为这一切不过都是她的逢场作戏。初遇时的“凝睇”是职业行为

使然,真情告白不过曲意逢迎,那日渐深厚的感情必然也是装出来的。阅读文本时不能带着主观臆测妄下论断,而是要立足文本,深入分析。

所以回到李娃本身,我们结合上下文分析就会发现“娃情弥笃”是发自内心的,也许没那么此志不渝,但足以真实。前文她的种种反常表现上面已经细细论述,此处就不再重复。而后文中雪地里的真心救助,长达四年的陪伴,待生功成名就后的主动退出都是她爱的表现,这里不细论,留待后面分析。情感是真的,却因为她清醒的知道自己是平康坊里的名妓,所以就算爱上了,她也不能全心全意地沉溺其中,仍要保持着冷静。她深知风月场的规则,也见惯了薄情寡义的负心汉,她是深刻领会“夫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这个道理。以她娼女的身份,她是深刻明白爱情对她是奢侈品,易耗品,只有利益是永恒可靠的。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年多的相处中,她也许每天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天人交战,其中一方站着情义,另一方站着利益,进行着思想搏斗。而当荥阳生“资财仆马荡然”时,它便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利益彻底压倒了情感。故而就有了设计驱逐荥阳生这一幕,有的论者为了肯定李娃的正面形象,就认为她背弃和策划驱逐荥阳生的行为是鸨母所强迫的,是出于无奈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论点抹煞了李娃整个人物形象的丰满性,将充满矛盾对立的形象一下子变得扁平,活生生地把李娃塑造成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形象,变得索然无味起来。作者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表现李娃的,因此写出了她思想性格中美好的一面,也毫不掩饰那性格扭曲的一面,若是一味的肯定和赞扬,便失去了李娃形象本身所蕴藏着丰富含义。

由于生活是复杂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也是复杂的,因而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也不是单一的,我们应该根据小说的内容,做实事求是的分析[3]310 。所以不能因为前文的“娃情弥笃”就断定下文的阴谋诡计是不得已而为之,同理,也不能因为下文的“互设诡计”就认为她前面完全是在逢场作戏。这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李娃这样一个性格多样复杂的人物,她相处时的浓情厚意是真的,在财产殆尽的设计驱逐也是真的,这对她而言并非是冲突的。

(四)利战胜情,设计驱逐

设计驱逐荥阳生这段情节,可谓是本篇传奇的第一个高潮,这段的描写细节生动逼真,对话口吻毕肖,伏笔设置精巧,令读者感同身受。那么为什么说李娃不是被迫参与了计谋呢?首先,这调虎离山的“诱饵”就是去向竹林神求子,文中荥阳生的表现是“大喜”,从而使后面的计谋得以顺利行进。这只有非常了解荥阳生的李娃,才能提出如此称他心意的要求,可见这一招很有可能是李娃提出的。其次,李娃和李姨短暂寒暄过后就“相视而笑”,这里就暗示两人的心照不宣,她们在窃喜事情正按预谋的发展进行,这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由

此可见李娃并不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演这出戏。再次,当荥阳生询问那栋宽敞优雅的住宅可是“姨之私第”时,李娃是“笑而不答,以他语对”显然是有意遮掩,这明显是心虚的表现。最后,当荥阳生赶回李娃住宅时,那里已经人去楼空,旁人所答“姥徙居而且再宿矣”与前文的“信宿而返”可谓严丝合缝,令人不得不感叹好一个老谋深算!“信宿”为“连宿两夜”,而这两天的时间正好给李姥的搬家撤离留了充足的时间,而这正得益于李娃提出的向竹林神求子这一理由。凡此,都是以工细之笔,含蓄地写出了李娃本就是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诡计里不可或缺的一员,而李娃的形象也就在事件的发展中真实自然地显现出来。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李娃与李姥谈话时自己吐露的“互设诡计”,既然她自己都已承认,就不必再为她做无谓的开脱。

文章接下来的情节推进到了“鞭弃”,但我们会发现在“鞭弃”这一情节中李娃销声匿迹了,仿若这一情节是游离于李娃“传”之外的。其实不然,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这种写法被称为“忽然一闪法”(金圣叹),作者通过李娃的短暂消失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使得读者对李娃之后的出场充满期待心理。所以虽然“鞭弃”里没有出现李娃,但这预示着李娃和郑生的命运的转折即将开始,是为李娃之后的出场作的铺垫。

二、节行瑰奇的女子

(一)真心的相助

在李娃自责愧悔、救助荥阳生的过程中,小说对她思想性格的刻画也是细腻非常。被“鞭弃”之后的荥阳生在大雪之夜乞讨,其余人家都大门紧锁,唯独有一户人家开着左边的门,毫无疑问这正是李娃的家门,这正是为男女主公的重遇埋下了伏笔。正因为这开着的门,娃听到了生的连声大呼,并且娃仅凭生的声音就辨别出了他,可见李娃在生离开之后还对他念念不忘,常常回想起他,毕竟他们之间有过那么美好逍遥的一段时光。由此证实了前文中所写日益深厚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紧接着她见荥阳生“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娃便上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描写就将她此时真诚的怜惜痛悔之情展露无遗。再次相遇,已然物是人非,曾经文质彬彬的公子如今却“枯瘠疥疠,殆非人状”。这样的剧烈反差定是强烈震撼了李娃,使她那被蒙上了一层灰垢,暂时掩藏起的纯洁善良的内心受到了猛烈撞击,迸发出长期生活压抑下的淳朴、善良。

之后她决定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决定改头换面。于是她果断而坚定地向李姥摊牌。那段据理力争令人啧啧称奇,拍手称快。试看这段话的论证逻辑, 先述人情, 再及人伦, 继而点出个中利害,紧接着就以鬼神惩处来胁迫,最终以金钱报恩来作结,从而令李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十大人物形象 一、单纯的武松 很多人对武松的印象就是不近女色,仗义、好抱不平。为了这点,有些人甚至给武松编写野史,说武松练的是童子功,所以不能进女色。当初,潘金莲想要勾引武松,曾经拍了武松的肩膀一下,所以武松一生没有受过伤,只是单单丢掉了一只手臂。当然这些都是《水浒》迷们恶搞出来的,完全没有根据。至于,武松的爱打抱不平其实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因为,在书中武松并没有什么抱打不平的事迹。杀潘金莲是为自己的哥哥报仇,至于杀蒋门神,与其说是抱打不平,不如说是被人利用。武松杀潘金莲后,来到孟州服刑,受到施恩善待。施恩的老子正是当地掌权者,所以武松在孟州的日子过得挺舒服。 施恩原先经营一家大型的夜总会“快活林”,生意非常好,可谓是日进斗金。后来被来头更大的蒋门神抢了去,施恩心有不甘,想要拉拢武松对付蒋门神。这是黑社会之间的黑吃黑,到底是谁控制快活林,本质上都没有区别的。在这里,武松就就犹如黑社会高级打手(看场子)。于是武松替施恩出头抢回了快活林。后来,蒋门神报复,设计陷害武松犯了官司。武松为出这口恶气,就杀了15个人。至此,武松除了落草外,再无别的路可走。武松是《水浒》众多好汉的一个代表,不近女色,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喜结交好汉。这些都是武松的特点,也就是“单纯”和“善良”。 武二爷没有心机,能交的朋友都交,能吃的酒席都吃,人家对他有一点好处,他就掏心掏肺,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所以武松被别人当作枪使是必然的,无路可走,上梁山也是必然的。怪只怪那个年代,不让单纯的人可以走单纯的路。 二、莽撞的李逵 说起李逵,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鲁莽。李逵的每一次出场,几乎都会有鲁莽的表现。而且李逵的鲁莽有些夸张,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李逵杀红了眼,“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这样滥杀无辜,使得英雄这个词,在

李逵人物分析

一、野蛮背后的可爱众所周知,李逵在《水浒传》中是个最为野蛮粗鲁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杀人,不问好坏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但我却认为,他的野蛮背后有着无比大的可爱。和其他107将不同,李逵上梁山,成为梁林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可以毫不牵强地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 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时遇到回家的哥哥李达,就劝李达“同上山去快活”。就连黑旋风那最被一些人称道的一番话,即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这一番话,也远不是出于什么彻底革命的高尚动机,因为就在“夺了鸟位”句后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说来说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等贵贱均贫富,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坚决的农民思想根本谈不上。总之,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因此他的举动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烂漫的一面,所以说他可爱也不无道理。二、忠诚背后的依恋也许你会认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随宋江,不顾一切地替他卖命帮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你一定记得当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是何等的狂喜,兴奋。而宋江也是又送银子,又带李逵喝酒,对他那鲁莽的行事一味微笑着任从,你说需要银子还债,便给你银子还债,你说小盏吃酒不过瘾,便吩咐酒保专给你换大碗,看你吃鱼吃不饱,又专为你要了两斤肉,临别还送了五十两一锭大银。世间能有几人能这般对待粗鲁蛮横,杀人不眨眼的李逵?!答案是仅此一个。宋江因题反诗入狱的那一次,李逵怕贪酒误了宋江饭食便“真个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服侍,寸步不离”,这是何等情分,须知粗鲁的黑李逵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是绝无仅有,这只怕要比他后来跳楼劫法场还难得多。后来,二人一个说“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一个道“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吧”。宋江带数人元夜上东京时,曾对李师师戏称李逵是“家生的孩儿小李”。所以李逵对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属对统帅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儿童对父亲的深深的依恋。三、惹祸背后的成全纵观《水浒传》全集,你会觉得李逵是个“惹祸鬼”,因为自己鲁莽的个性,简单的头脑不知为大家闯了多少祸。这一点可以从宋江亲手结果李逵的行为不难看出。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但是再往深一点看,李逵的惹祸背后却隐藏着对宋江的成全。夏志清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就说,李逵的叫嚣造反要拥戴宋江做皇帝,“道出了宋江强压着的想当皇帝的心声”,而宋江对李逵的喝斥,则“似乎是在谴责自己内心那不可告人的部分”。夏志清的这一结论也许是受金圣叹的启发,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一直就认定宋江是满口忠孝心怀不轨的伪君子,而直肠直肚的李逵则常常将宋江那不可告人的心事叫喊出来,不正成全了宋江吗? 多翻一些中国古代小说,就会发现,这种“宋江+李逵”式的组合在中国古代类似题材的白话小说中是太多见了如刘备和张飞,岳飞和牛皋,杨六郎和孟良,秦琼和程咬金等等。宋江也好,刘备也好,

狐女任氏形象分析

狐女任氏形象分析 摘要:唐传奇中的任氏是众多前人不断研究过的一个形象,作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任氏传》开辟了人狐恋小说的先河,狐妖任氏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对爱情忠贞不二,其悲剧的一生却赢得了后人的尊重与敬慕,从而可以看出唐时期女性性别的新意义与内涵。 关键词:任氏亦人亦狐外美内秀 Abstract :In tang chuan qi ,miss Ren is something in continuous study of an image as a important article.Miss Ren of the "biography of love stories opened up the blind, old mistress hibbins and of the gens, and clever in love, loyalty, the tragedy of life after he won the respect and adore, so we can see the tang dynasty women and gender new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Miss Ren beauty Enthusiastic 《任氏传》是唐中期的一部传奇小说,具有浓重的志怪色彩。其作者沈既济,是唐时苏州吴人,即使学者,政治官员,又是文学家,历史学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他所撰的历史著作《建中实录》十卷,时人称善,其唐传奇作品,除了《任氏传》以外,还有《枕中记》传世。 《玉堂闲话?民妇》中提到《任氏传》一文说:“任氏之说,岂虚也哉?”[1]作为唐传奇中一个以妇女为题材的名篇。《任氏传》和其他优秀的唐传奇作品一样,具有曲折的情节,完整的故事,其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贫士郑六,在长安宣平遇见一个美貌的女子---任氏,一同游玩,当夜聚宅相欢,次日郑六知道了任氏是狐狸精所变,但是依然不嫌弃她,与她相恋,面对郑六家族和富家公子的拆散,任氏依然不畏强权,忠贞如一,并且处之以大义,同时又为郑六的前途筹划准备,做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后来明知西行对自己不利,但是为了陪同郑六,依然前往,在途中为猎狗所害,尸体化成狐,郑六将之埋葬。 《任氏传》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最为成功之处应该在于其人物塑造方面,作者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超越以往狐精故事的,亦人亦狐,外美内秀,可爱可亲,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任氏。 一亦人亦狐 提到“狐”这一形象,我们不得不追溯一下其悠久的历史根源。有关“狐”的这一文学形象最早出现在“大禹娶妻”的神话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直到三十岁尚未婚娶,在涂山他遇到一位九尾白狐幻化为的女子,并与之相恋,涂山之人作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疣疣。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这首歌见于《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大意是:谁见了九尾白狐狸,那是要成王的征兆;在这个地方成家成室,一定会家道兴旺。于是大禹娶涂山女为妻[2](参考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涂山氏女系九尾白狐,多情而又有才,曾帮助大禹治水,并为大禹繁衍后代,这难道不是人狐之恋小说的最早原型吗?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青凤》中也引用了此典故[3]。青凤的叔父说:“我涂山氏之苗裔也,唐以后谱系尤能忆之,五代而上无传焉。”可见,人狐婚恋,可追溯到上古神话时代,渊远流长。然而在之前的很多文学作品中,狐狸形象大多都是作为一个反面形象见人的,在很多文献中,都被认为是“淫荡,祸害”的特征。《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淫妇,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4]《初学记》卷二十九引郭氏《玄中记》云:“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5]”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将导致商纣亡国的美人妲己,塑造成一个具有妖媚和惑乱本性的九尾狐精。袁珂先生指出,《千字文》“周伐殷汤”已将妲己解作九尾狐,可见在六朝时此观念便已定型。[6]然而据考究唐朝却是一个“狐”文化盛行的时候,唐人开始了对狐精的崇拜,在民间甚至“无狐魅,不成村”,村野祭祀成风,相比前代,人们心中的“狐”观念已经变化,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唐人对“狐”

李娃传原文及翻译复习进程

【唐代传奇《李娃传》】 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又称《汧国夫人传》,收入《太平广记》484卷,此小说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简。白行简(776-826) 唐代文学家。字知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渭南)。白居易的弟弟。《李娃传》为其代表作。另敦煌遗书中存有《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述男女交媾之事。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六十八。 编辑本段〖故事简介〗 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编辑本段〖《李娃传》原文〗 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白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

迥然不群,深为时辈推伏。其父爱而器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应乡赋秀才举,将行,乃盛其服玩车马之饰,计其京师薪储之费。谓之曰:"吾观尔之才,当一战而霸。今备二载之用,且丰尔之给,将为其志也。"生亦自负视上第如指掌。自毗陵发,月余抵长安,居于布政里。尝游东市还,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生忽见之,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候其従者,敕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生自尔意若有失,乃密徵其友游长安之熟者以讯之。友曰:"此狭邪女李氏宅也。"曰:"娃可求乎?"对曰:"李氏颇赡,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所得甚广,非累百万,不能动其志也。"生曰:"苟患其不谐,虽百万,何惜!"他日,乃洁其衣服,盛宾従而往。扣其门,俄有侍儿启扃。生曰:"此谁之第耶?"侍儿不答,驰走大呼曰:"前时遗策郎也。"娃大悦曰:"尔姑止之,吾当整妆易服而出。"生闻之,私喜。乃引至萧墙间,见一姥垂白上偻,即娃母也。生跪拜前致词曰:"闻兹地有隙院,愿税以居,信乎?"姥曰:"惧其浅陋湫隘,不足以辱长者所处,安敢言直耶?"延生于迟宾之馆,馆宇甚丽。与生偶坐,因曰:"某有女娇小,技艺薄劣,欣见宾客,愿将见之。"乃命娃出,明眸皓腕,举步艳冶。生遂惊起,莫敢仰视。与之拜毕,叙寒燠,触类妍媚,目所未睹。复坐,烹茶斟酒,器用甚洁。久之日暮,鼓声四动。姥访其居远近。生绐之曰:"在延平门外数里。"冀其远而见留也。姥曰:"鼓已发矣,当速归,无犯禁。"生

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92875785.html, 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 作者:包鹏敏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 摘要:《水浒传》这部有关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完美刻画了许多起义好汉的形象。李逵,就是《水浒传》中施耐庵笔下一位人物塑造十分鲜明的主要人物,他在梁山108位好汉中位列第22位。他的嗜血、忠义、良善这三个形象比较深入人心,堪为梁山第一真性情好汉。 关键词:水浒传;李逵;黑旋风 《水浒传》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朝政无道,官府腐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使如宋江等许多正义不堪压迫的人们被官府逼迫上梁山起义反抗,但最后以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使这场108位好汉的起义失败。《水浒传》通过描写各路好汉不同被逼迫上梁山的经历,体现他们的一个由个人醒悟到知道联合反抗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了封建主义的弊端和“官逼民反”这一起义的社会因素及起义的历史内在失败原因,施耐庵站在被压迫者这一视角以手中的笔强烈的表达了对封建政府的不满和对好汉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敢于革命这一正义行为的崇敬。 施耐庵在《水浒传》对人物刻画最鲜明的当属李逵这一位人物。《水浒传》120章回中,在第 38 回中李逵就首次亮相出场了,而且在之后的章回里面,几乎有一半多的章回都提到了他,这一角色不可谓不重。下面将对从李逵给大众印象最深的几点进行分析。 一、李逵的嗜血 李逵嗜血这一属性深入人心,以至于现代的一款手机游戏《全民水浒》对其的技能就叫嗜血斧。这个技能会对默认目标造成200%的伤害,但是技能发动时自己左右相邻的武将也受到攻击力20%的伤害。可见李逵这一好汉可真是嗜血,杀红眼时自己的周围的人不管是谁都不放过。对于李逵嗜血这一特点,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处的刻画,他虽然作战能力极强为梁山起义事业的杀开一条血路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作战方式十分残忍可怕,双板斧犹如嗜血一般,沾血便难收回,经常是杀红了眼不分青红皂白逢人就砍见人就杀,只道杀得痛快才好。对敌人是杀伤力重,但也在他乱砍中斧下平添了许多清白无辜人的亡魂。经常说兵器如人,李逵的性格也从他的武器上可以看出,他的武器笨重不灵活,李逵人也粗莽头脑简单。李逵经常对已经投降的人也不依不饶,就仿佛那笨重的斧头已经挥出,惯性让他停不下来一般。在江州营救宋江和戴宗二人后,他仿佛手中的斧头没喝饱血一般,逢人便砍,完全不顾大局。并在抓住告发人黄文炳后李逵更是将他惨无人道的杀死了。又比如在三打祝家庄时,他明明清楚地知道扈家庄已归顺了梁山,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将其一家尽数杀绝。李逵真的好似那嗜血兵器,出鞘厉害凶猛甚,但出鞘后却难回鞘,不管对方是谁必须要杀的痛快才行。李逵的描写其实就是最本质不受任何压抑的人性的刻画,与在那朝廷市井所存在的巧言令色的人面兽心之人形成了鲜

从女性形象塑造看唐传奇创作意识_以李娃_霍小玉为例讲解

从女性形象塑造看唐传奇创作意识 ———以李娃、霍小玉为例 3 摘要:。她们在身世、性格、命运、结局及对爱情。, 除其自身性格的差异外, 与,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创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75(2009 05-165-03 唐传奇是我国古典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其 显著标志是文学性虚构叙事在对传统史传叙事的内在超越中应运而生, 创作了大批优秀的传奇作品。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小说亦如诗, 至唐代而一变, 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 然叙述宛转, 文辞华艳, 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 演进之迹甚明, [1] 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本文以李娃、霍小玉形象为例, 通过二者形象的比较, 探析唐传奇创作意识的自觉。 会底层的妓女。《李娃传》开篇便云“:汧国夫人李娃, 长安之 [4][5] 倡女也。”《霍小玉传》中小玉也曾自称“妾本倡家”。这种卑微低贱的身份地 位使她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无法被容于豪门, 无法摆脱年老色衰、惨遭遗弃的命运, 同时, 这种清醒的自我身份判断和自卑意识也成为她们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她们的言行。霍小玉在与李益结合之后, 她便清醒地认识到“:妾

本倡家, 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 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 恩移情替, 使女萝无托, 秋扇见 [6] 捐, 极欢之际, 不觉悲至。”因而提出了“八年短愿”, 希望李益与自己共度八年美好时光。可见她已经认识到被抛弃的命运不可避免, 只是固执地不肯放弃对爱情的幻想和坚守。 第三, 李娃和霍小玉作为唐代女性的典型, 共同反映了唐代社会女性意识的自觉。唐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女 一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题材内容相近, 都描写贵族公子与妓女的恋爱故事, 情节曲折、人物生动、语言华美, 都是唐传奇中的名篇。两篇小说的女性主人公李娃和霍小玉充分反映了唐代下层女性的生活, 二者具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 从相貌才情上看, 她们都是美丽多情、才情卓绝的女子。《李娃传》中写荥阳生与李娃的第一次邂逅“:有娃方 [2] 凭一双鬟青衣立, 妖姿要妙, 绝代未有。”荥阳生为之神态失常, 一见钟情“停骖久之”, “, 累眄与娃”, 于是不惜百万之金追求李娃。而当李娃“明眸皓腕、举步艳冶”而出时, 荥阳生“遽惊起, 莫敢仰视”, 可见李娃之貌美是何等的惊心动魄。《霍小玉传》中则借媒婆鲍十一娘之口说霍小玉“:姿质浓艳, 一生未见; 高情逸态, 事事过人; 音乐诗书, 无不通解。”不但艳丽多姿, 而且才艺超绝, 难怪当李益“但觉一室之中, 若琼 [3]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吴用: “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武松:“行者”血刃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逵:“黑旋风”真假逵、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斗浪里白条,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志:“青面兽”志卖刀、押送生辰纲,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人物绰号归类 一是比为动物的:玉麒麟卢俊义,白花蛇春,插翅虎雷横,锦豹子林,入云龙公胜,鼓上叉时迁,白日鼠白胜,金毛犬段景住; 二是反映体貌的:美髯公朱仝,紫髯伯皇甫端,白面郎君天寿,青面兽志,赤发鬼唐,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一丈青扈三娘,摸着天杜迁,青眼虎云,矮脚虎王英,金眼彪施恩; 三是表示性格的:智多星吴用,神机军师朱武,笑面虎朱富,鬼脸儿杜兴,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拼命三郎石秀,活阎岁阮小七,母大虫雇大嫂,母夜叉二娘,浪子燕青; 四是体现职业的:神医安道全,圣手书生箫让,行者武松,菜园子青; 五是提示兵器的:大刀关胜,没羽箭清,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六是标明特长的:混江龙俊,浪里白条顺,神行太保戴宗,神算子敬,轰天雷凌振; 七是直接赞扬的: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滔; 八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小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立。 中考集萃 名著考查一向是中考命题的一大难点:考细了,毕竟是课外阅读篇目,

晋楚城濮之战原文及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原文及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 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译文: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告急。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如果丢开 宋国不管,宋国将与我们绝交;如果请楚国退兵,楚国不会答应.我们要是与楚国交战, 齐秦两国不同意,那怎么办呢?先轸说:?让宋国不求我们,而把礼物送给齐、秦~通 过齐、秦两国向楚国请求退兵。同时我们扣留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舍不得曹、卫~必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而退兵的。齐国和秦国喜欢宋国的礼物~怒恨楚国不接受调解的顽固态度~能不参战吗,晋文公很高兴~拘 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楚大夫)去谷(齐地),使子玉去宋,曰:“无从(进逼) 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译文:楚成王进入申城并住下来~让申叔离开谷地~让子玉离开宋国~说:?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晋文公在外边~十九年了~而结果得到了晋国。险阻艰难,都尝过了,民情真假~都了解了。上天给与他年寿~同时除去了他的祸害~上天所设置的~难道能废除吗,《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有德的人不能阻挡’。 三条记载~适用于晋国。?

水浒传人物性格特点

水浒传人物性格特点具体事件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但是,书中人物描写有详有略.主要人物用多回章节来写,并通贯全篇,如熟知的武松、宋江、林冲等;次要人物仅一笔带过,如:活闪婆王定六,只能从绰号上去想象人物性格特点。所以,要108个好汉都有,缺一不可,不大可能。 仅举重要的吧: 花和尚鲁智深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有时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豹子头林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青面兽杨志将门之后, 武举出身, 敢为先锋,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智多星吴用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上山寨后为掌管机密二军师之一。 呼保义宋江为人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天伤星 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一个。 母夜叉孙二娘张青之妻,人唤母夜叉,学得父亲本事,在十字坡与丈夫经营黑店。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四店打听消息、邀请来宾八头领之一。 黑旋风李逵其性格特点:和鲁智深同样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先比又有些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鼓上蚤时迁高唐州人,流落蓟州,做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吃了官司为杨雄所救。三打祝家庄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四头领之一。 青面兽杨志精明强干,相当警惕. 豹子头林冲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霹雳火秦明性格急躁,声若雷霆 拚命三郎石秀坦率、正直、嫉恶如仇、义无反顾,机警沉着 立地太岁阮小二老成持重,临危不乱 短命二郎阮小五精明强干,做事干脆 活阎罗阮小七坦率朴实,天真爽直

人教版高中语文苏武传

12、苏武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 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 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 学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力图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 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 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 苏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10段由10个学生来读,其余学生听读,注意是 否正确,如果有误在读完一段后及时纠正) 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注释很详细)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 (一)句式积累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省略句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阅读文字,亲近文字,为后面的解读 铺垫。积累句式要善于抓住特殊句式的形式标志来准确判断,善于在学习中归类。 (二)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 (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为什么“壮”是意动?“归”“降”是使动?“夜”是作状语?推演出一般规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 句子来佐证。 (三)古今异义 且陛下春秋高(年纪)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 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 欲因此时降武(“因”,趁机;“此”,这)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 3、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 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三、布置作业

李娃传原文及翻译

李娃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日期:

【唐代传奇《李娃传》】 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又称《汧国夫人传》,收入《太平广记》484卷,此小说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简。白行简(776-826) 唐代文学家。字知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渭南)。白居易的弟弟。《李娃传》为其代表作。另敦煌遗书中存有《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述男女交媾之事。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六十八。 编辑本段〖故事简介〗 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编辑本段〖《李娃传》原文〗 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白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深为时辈推伏。其父爱而器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应乡赋秀才举,将行,乃盛其服玩车马之饰,计其京师薪储之费。谓之曰:"吾观尔之才,当一战而霸。今备二载之用,且丰尔之给,将为其志也。"生亦自负视上第如指掌。自毗陵发,月余抵长安,居于布政里。尝游东市还,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生忽见之,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候其従者,敕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生自尔意若有失,乃密徵其友游长安之熟者以讯之。友曰:"此狭邪女李氏宅也。"曰:"娃可求乎?"对曰:"李氏颇赡,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

苏武传人物形象

《苏武传》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一、导入 十九年的艰难困苦,没有使他倒下,十九年的威逼利诱,没有使他屈服,十九年的孤独寂寞,没有使他忘却那远方的祖国。历史用丹青铁笔镌刻下他的名字----苏武。如此之人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瞻仰苏武的光辉形象。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苏武真挚的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学会描写人物 三、检查预习 1、总结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2、畅谈苏武给我的第一印象 四、人物形象分析 1、本文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反衬的方法。 2、那么我们来看语言描写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语言描写主要体现在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3、请分别找出卫律与苏武、李陵与苏武对话的段落,分角色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明确: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措施是软硬皆施、威逼利诱的方式。语气中透着嚣张的气势、不可一世的傲慢。李陵在劝降苏武时是以老朋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言推心置腹、委婉通情。 小结: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的悲痛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一位忠诚爱国的君子!(PPT) 4、在这几处语言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苏武形象。我们再看细节描写中又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个苏武。先请大家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 明确:武不动。武不应。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苏

李逵人物性格分析及主要事迹-10

李逵性情急躁、耿直、纯朴、莽撞、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李逵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自己有了好日子过,要把老娘接来,可惜的是老娘被老虎吃了,但是他还是把老虎给杀了。可惜因为行事卤莽、头脑简单、没有心计,最后被宋江毒死。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较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对这位梁山革命队伍的要将,历来的评价较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 首先是其流氓习气。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把抢别人的东西也率率真的话,李逵不过是不加掩饰表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其实是其嗜血性。李逵作战不能说不勇敢,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得十分勇猛,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此举固然对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 再次是其奴才意识。从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最具反抗精神,这有他的屡次反对招安为证。但是我们要看其反抗背后潜在的动机,虽然说李逵做事经常缺乏思考,率性而为,但在这件事上他恰恰是有

着明确的目的、并不含糊。 自然,李逵的结局也是很有悲剧意味的,耐人寻味,如此一条勇猛刚烈的汉子没有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最后却落得一个最窝囊不过的死法,而且还是死于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这无疑具有一种反讽的效果,应该说作者的这一处理方式,是很有深度的。

从李娃和霍小玉形象比较

从李娃和霍小玉形象比较 看唐传奇之女性形象塑造 摘要: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本文选择唐传奇爱情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李娃与霍小玉,从二人形象的对比分析中,阐述二人性格命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追溯同中有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体会把握唐代传奇作品对于女性在共性中体现的鲜明个性的塑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唐代妇女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李娃;霍小玉;形象塑造 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显著标志,便是小说文体意识的自觉。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词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1](P167)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并且它对后世小说、戏曲、绘画、雕塑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宋代学者洪迈更是称之为“一代之奇”。 唐传奇题材较广,涉及婚姻爱情、封建官场生活、武侠多个题材,其中表现婚姻爱情主题的数量最多,最有思想性,成就也最高。这些作品大多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抨击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

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风格各异,包括侠女、才女、妓女、狐女等等。她们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女性美。她们不仅美貌多才,而且具有复杂柔美的内心。《李娃传》中的李娃与《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便是唐传奇女性画廊中最为光鲜灿烂、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两篇传奇小说的内容题材相近,都是描写贵族公子与妓女的恋爱故事,都是唐传奇中之佼佼者,“且都具有唐代传奇的共性特征,作意好奇、情节曲折、人物生动、语言华美。”[2](P36) 同时在曲折的故事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李娃与霍小玉也展示了唐代下层妇女的共性特征。 首先,从外貌才情上看,她们都是美丽多情、才情卓绝的女子。《李娃传》中写荥阳生与李娃的第一次邂逅,荥阳生见到“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3] (P100)这样的美,惊得荥阳生失常。他“停骖久之”,“诈坠鞭”、“累眄与娃”。荥阳生对她可谓一见钟情,于是不惜百万之金追求李娃。当“整装易服”而出的李娃“明眸皓腕、举止艳冶”时,生“遂惊起、莫敢仰视”。可见李娃之貌美,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再看《霍小玉传》中媒婆鲍十一娘向李益介绍霍小玉之时的叙述:“资质浓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表明她不但美丽绝伦,聪慧无比,而且才华横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李益第

孟子二章原文翻译复习过程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 方圆七里的外城,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 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 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 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 护城河不是不深, 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 粮食不是不多, 但守城者弃城而逃, 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 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 战争就一定能胜利。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比较成功的。林冲由“忍”到反抗,最终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鲁智深豪爽仗义,但也粗中有细;宋江文武都不及卢俊义,相貌也不出众,却坐了梁山之主,因为他有权术,当然也有一定能力;武松因打虎而成英雄,杀嫂和西门庆替兄报仇,但在恶人的陷害下,最终只有上梁山。 关键词:忍辱负重造反上山率直粗犷玩弄权术敢作敢为 一、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

李逵形象分析

简析《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及其悲剧性 初次与李逵相识,是在《水浒传》的第三十八回,他虽只是个不起眼的小牢子,但却拥有殊于一般人的外貌: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的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单此一点,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逵不像宋江,没有统领众将的气魄与智慧;不像燕青,生来就是一脸清秀聪慧;更不像林冲,骨子里便透着沉着稳重的气息。他鲁莽、不知礼数,但却仗义、粗豪爽直;他嗜酒成性、错杀无辜,但狂放不羁、敢作敢当…… 通读《水浒传》,李逵的形象总是在喜剧与悲剧之间游离,喜剧角色的他总是在情势危急中给人以放松,但这能说明他就是个喜剧人物吗恰恰相反,他只是一个具有喜剧性格的悲剧人物而已,他的悲情性时时触动着我的同情神经。他虽憨厚耿直,对宋江这位哥哥忠心不二,但这其中透露出的却是他头脑简单、撒泼无礼、粗鲁蛮干的落后面,他对于宋江的忠只是一种愚忠,而恰巧就是他这些落后面与愚忠指引他一步步走向死亡。所以,我们是不能单凭他时时给我们带来的笑料就断定他的喜剧性。 对于李逵的出生,我们只能从书里戴宗口中得知一些:戴宗身边的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据考证为今山东临沂地区沂水县百丈村)。本身是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他乡中都叫做李铁牛。李逵家中有一老母,但眼睛却看不见,上面还

有一位长兄,唤作李达,但由于家徒四壁,为养家糊口,哥哥不得不“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也是由于生活所迫,李逵很早就出外闯荡,这也不得不让人联想起他当时生活的年代----北宋末年。这本是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而当政皇帝的昏庸无道与奸佞朝臣的贪污腐败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贫困,致使民不聊生、社会千疮百孔、贪官污吏横行于光天化日,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也反映出李逵等一百单八将被逼上梁上之举的无奈与心酸。而与他人不同的是,李逵是出生在社会的最底层,是《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形象,即典型的农民阶级,而其他人大多是在社会上有一官半职的,比如林冲,他可是当时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而李逵却只是个“因为打死了人,逃走出来,虽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无处安身,又由于“能使两把板斧,及会拳棍”所以“见今在此牢里勾当”的小牢子,根本算不上什么官。李逵所使用的兵器是两把板斧,这不禁让人想到以砍柴为生的樵夫,李逵打起仗来根本无章法可循,而且尽使蛮力,一斧便将人砍翻,如庄稼汉子打架,常常是打急眼了,就甩了衣服,赤膊上阵,而这恰能反映出他身上纯直的农民本性。 正如恩格斯所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李逵就符合了这一点,而作者又将李逵赋予了多重性的复杂的性格,这就使整个人物变得丰满生动,读来总觉人物跃然纸上,使人时而嬉笑时而怒骂。对于李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家中老母的孝心。初上梁山几日,李逵见宋江接其老父上山,晁盖又去探望其老母,不由心中酸楚,在梁山席散后“放声大哭起来”,宋江问起,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

崔莺莺,霍小玉,李娃性格分析对比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一直被誉为唐代三大传奇,作者以爱情辐射生活,表现人物精神,由此塑造了三个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 《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书中莺莺的形象因其美丽、聪慧、叛逆被人们所称道的同时,也因其被抛弃后没有进行所谓的反抗而被人们认为是弱者。可在仔细揣摩其性格特征及其爱情追求后我认为她是强者,一个孤独而清醒的强者。首先,莺莺是清醒的。当张生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时,莺莺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这一句表明她对女人的社会地位是有清醒认识的。单看这一句容易屈解为她是逆来顺受的弱者,但紧接的一句“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憾于此行!”充满了对男人始乱终弃而又惺惺作态的痛切讥讽,因此可以肯定她对这种不公平社会地位是有清醒认识并且是强烈不满的。其次,莺莺是叛逆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一个名门闺秀向男子写出如此一封约会信这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再次,莺莺是勇敢的。在那样一个把女人的贞洁看得远比女人性命重要的年代里而且她自小生活在诗礼之家,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面对所爱的人她毅然决然地背叛了整个封建制度。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她的勇敢更表现在,她在清醒意识到女人的不公平社会地位,可能会被男人、以至整个封建道德所抛弃的情况下,仍然勇敢地去追求。最后,莺莺是坚强的,这一点可能也是争议最多的。人们认为莺莺在被抛弃后没有像杜十娘、尤三姐一样选择以死抗议便是软弱,然而,对一个负心的男人付出“忠贞“的生命,这值得吗? 《霍小玉传》主要是写名门望族出身的陇西新第进士李益与地位低下的女子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和霍小玉相爱,一起生活了两年。“引谕山河,指诚日月”的誓言那样动人,但后来李益还是遗弃了霍小玉。霍小玉忧思成疾,结果含恨而终。霍小玉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首先小玉是温婉可爱的。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娇美可人无与伦比。其次,她敢爱敢恨。黄衫客愤而挟李益来,小玉悲愤交加,怒斥李益:“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这段义正词严的血泪控诉和强烈的复仇情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女子临终前最大程度的愤怒和反抗。然而,她最突出的特点却是稚拙,至情至纯的美,一方面,她对冰冷的现实有洞若观火的清醒,明白李益对她的情是脆弱的,所以在和李益相处的两年中会有这样的情况“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另一方面,她对李益的痴恋太深,对爱情的期许太高,以致毫无保留地投入不对等的爱恋当中,飞蛾扑火,在所不惜。令人叹息的是,饮恨而终的霍小玉依然执迷不悟,死后看到李益“哭泣甚哀”还认为是他们之间“尚有余情”。稚得可叹可感,拙得可爱可悲。 《李娃传》中的李娃的性格,很适合一句诗“道是无情却有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她身上展现了善良与邪恶、真实与虚伪、仁爱与奸诈、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怯懦并存的特性。李娃在荥阳生才空人穷时,和老姥设计驱逐,手法干净利落,是风月场中所形成的清醒。但是,在当看见荥阳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时,便上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的一个细节就写出她的同情心、正义感,及其时她真诚的痛悔之情。李娃虽然被世俗所染,但人性并没有泯灭,而后她不惜与老姥周旋,赎身以抚养荥阳生,资助他成就功名。而当荥阳生高中之后,她又功成身退,又可以看出她冷静理智的出事原则。对荥阳生的学业,她严格要求,审时度势,恰倒好处地把握时机,其老练,精明,沉稳,果断,眼光,气度,见识都直压须眉男子,另人佩服。而后团圆之后,她“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极为亲所眷,向后数岁,生父母偕殁,持孝甚至。”至此,一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便树立起来了。连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