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课堂规则

学生课堂规则

学生课堂规则
学生课堂规则

学生课堂规则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学生课堂规则

一、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旷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因特殊情况迟到时,进教室要喊“报告”。

二、尊敬老师,上下课由班长喊“起立”,向老师致礼,下课请老师先行。

三、课堂听讲要挺胸坐直,读书、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做到眼睛距课本一尺,胸部距课桌一拳,握笔距笔尖一寸。

四、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将手机、玩具和管制性物品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带入教室,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说与学习无关的话。集中精力,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分享。

五、回答问题要起立,使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不懂的问题勇于质疑。要踊跃展示,争取锻炼自我的机会。上台演示、讲解站姿要端庄,落落大方,表述清楚。

六、实验课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观察分析,写好实验报告,爱护实验器材,节约实验材料,按时归还实验用品,并做好清洁工作。

七、独立完成课堂作业,不抄袭他人答案,遇到不会的问题,要虚心请教。

八、上课要求衣着整齐,脱帽,不得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

九、值日生应督促全班同学保持整洁,不乱丢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课后及时擦黑板并清理好讲台,下课主动帮助老师拿教具。

十、值日干部要认真填写班务日志,做好记载工作,当天送交班主任或政教处。

学生作业规范化要求

1.作业本、练习册或教辅封面要写全校名(全称)、班级、姓名,字迹要工整,页面要干净、平整,无卷角、无破损。未使用完,不随意更换。

2.作业书写必须用正楷字。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九年级用钢笔,同一次作业中必须用同一种笔墨书写。数学一、二年级使用横格小算术本,三至九年级使用有中竖线的大作业本。作图时用尺规以及铅笔。

3.每次作业要写明课题(一年级可写课题序号)和题号,严格按照答题格式书写。不准在作业面上乱涂、乱画、撕扯、打草稿,不提倡在背面写作业。局部写错,用两条横线或斜线划去,不涂抹成墨斑,不用消字灵、胶布等修改。

4.作文本首页要空一页用来写目录。作文题目写在首行居中,每自然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要占格,除前引号、前括号、前书名号、破折号外,其他符号均不能打头。

5.做错要纠正。纠正时先写“改正”二字,后加冒号,再书写本次要纠正的题号,再进行改正。下次作业与纠正题之间空一行。

教师上课基本要求

一、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写好,准备好教具或实验仪器。

二、预备铃响后教师应提前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对学生的致礼要回礼。

三、要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便缺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上课不得迟到,不得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四、要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能全面达成。

五、要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用语要有鼓励性、引导性。肯定优点,点明不足,指出方向,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六、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练、准确、生动、风趣,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响亮,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

七、要板书清楚,布局合理,能体现教学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

八、要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装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不穿拖鞋,不坐着上课,不带孩子进教室上课,不在课堂上抽烟,不接打电话,严禁酒后上课。用无线话筒上课的,音量要控制,不影响他班。体育老师上课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

九、要尊重学生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能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也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更不能把学生赶出教室。

十、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读、写姿势,督促学生注意保护眼睛。

教师批改作业基本要求

1.要求上交的作业(含练习册或一种教辅)必须全收全阅,逐题批阅,不漏批错批。重点关注的学生要面批面改。

2.批阅符号规范。对的打“√”,错的打“×”,并用红笔划出错处。“√”“×”要大小适中,打在解答的结尾,不能连勾带拖,“×”不能太大。最后要有等级、日期。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旁批和鼓励性评价符号:如小星、笑脸、拇指等。

3.作文批阅应有总批、眉批。批语应有针对性、指导性、示范性,严禁套话式、嘲讽式批语。批语书写要认真,首行空两格,字迹工整,一字一框,标点正确。批语写完后,另起行注明日期。作文批阅符号要规范统一,错字×,别字︳,标在字右。其它符号如下:

4.作业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一次上课前完成。批改中要记录典型案例,以备讲评。

5.教师对学生纠错题要进行二次批改。

6.活动类、识记类作业教师也应逐人检查,及时点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