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既GDP的增加或人均GDP的增加。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

短期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和扩张。一个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大规模上升的现象。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成。

货币政策:主要指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把经济行为主体综合成三类:家庭、企业和政府;研究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上述三类市场中发生行为并相互作用。

第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基础上。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与微观经济个体理性行为不相一致,则就缺乏其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经济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与外生变量(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

★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

★经济模型具有多样性,但一个模型仅仅适用于解释经济的一个方面。

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特征:价格伸缩性与黏性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流量: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在2010年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

存量: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2010年12月31日所拥有的人口总量。

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

流量的积累会形成存量。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

某一时期内存量的变动就是作为流量的投资。每一个时期的储蓄是流量,但是,各时期储蓄的累加结果却形成存量。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户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以前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前苏联首创,认为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生产,是一种以限制性生产为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

国民帐户体系(SNA)

指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

GDP和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利用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

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联系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本国投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之差。

GDP = GNP-NFP

国民生产净值(NNP):表示一国一年产值的净增量。

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即:NNP = GNP-折旧

国民收入(NI):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

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个人收入(PI):一国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

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支出法

⊙四大类支出

★消费支出(C)

★投资支出(I)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净出口(NX)

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总值的方法,称收入法。

⊙五大类收入和三大类其他项目

部门法: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亦称生产法。

计算GDP的规则

⊙用币值体现

⊙二手货的出售并不包括在GDP中

⊙存货的处理方式要确保GDP是现期的

⊙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GDP也是所有企业的总增加值。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一定时期内以当年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造成不同年份名义GDP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物质产量的变化;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实际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某个基年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为何CPI可能夸大通货膨胀

替代偏误:CPI 采用固定加权, 不能反映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替代.

新产品引入:新产品引入使消费者福利变好,可增加货币实际价值。但不会减低CPI, 因为CPI采用固定加权。

不能反映质量的变化:质量的改进能够增加货币实际价值, 但却不能衡量。

CPI与GDP平减指数差别

⊙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即:GDP不包含进口品,CPI却包含进口品。

⊙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是用可变的一篮子产品计算的。

GDP不是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

★非市场经济活动得不到反映。

★GDP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

★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配置:表明经济活动参与者——家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如何通过经济中的各种市场在这些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流动。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由要素价格决定的

总收入被划分为工资、资本收益和经济利润

★挤出——政府购买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引起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一个社会的总产出决定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

竞争企业雇佣每一种要素,直到该要素的成本等于其边际产量时为止。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中,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之和就等于总收入(总产出)。

第3章经济波动导论

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被定义为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

理解经济周期的要点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

经济学家将区分名义和实际变量的决定因素的方法称为古典二分法

货币中性: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实际变量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价格是弹性的,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凯恩斯经济理论认为价格是粘性的,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

总需求量:是指一个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水平所愿购买的当期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AD由四个部分构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总需求(AD)是指:在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下,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描述了价格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于实际GDP需求量具有三种不同的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时间替代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

⊙总供给

总供给量: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中所有企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所愿生产和出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AS):是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长期与短期的AS曲线不同。

有效需求:是指满足均衡条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是指有效需求低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

凯恩斯AS-AD模型中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古典AS-AD模型中不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认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基本心理因素: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引起消费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引起投资不足

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投资不足

外部冲击

需求冲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投资活跃度的变化;消费意愿的增减……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

自然灾害;技术进步;石油价格的暴涨;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稳定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试图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的政策活动被称为稳定政策。

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个分析经济波动的理论框架。

古典AS-AD模型是价格调整分析模型,适用于资源充分就业的经济状态。

凯恩斯AS-AD模型是数量调整分析模型,适用于萧条经济状态。

第4章IS-LM模型及应用

⊙凯恩斯交叉图

计划支出PE——是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

实际支出Y——是家庭、企业和政府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

政府购买乘数(government-purchases multiplier)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Y与引起这一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G之比值。

税收乘数:一元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量。税收乘数=MPC/(1-MPC)

投资乘数=1/(1-MPC)

转移支付乘数=MPC/(1-MPC)

平衡预算乘数BK:指政府税收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减时,△Y与引起这一变动的政府收支变动量△T或△G之比。平衡预算乘数= △Y/△G= △Y/△T=1

IS曲线:表示与产品和服务市场相一致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结合。

LM曲线:表示与实际货币余额市场的均衡相一致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结合。

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货币需求: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

货币供给:现金和存款的总和。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增加一元所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增加。

第5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它取决于离职率和再就业率。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找工作需要一段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工人有不同的技能与偏好

工作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工人的地域流动并非瞬间可以完成

找工作者与工作岗位之间的信息流并不完善

部门转移:行业或者地区间的需求组成变化。

奥肯定理: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失业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将上升2个百分点,反之,亦然。

周期性失业:在经济社会对劳动的总需求下降时发生的失业,因而也称需求不足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工资刚性导致的,实际工资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水平时,结构性失业就产生了。工资刚性由以下原因导致: 最低工资、工会、效率工资。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大规模上升的现象。

货币周转的速率:给定时间内,每一美元货币换手的次数。

实际货币余额:货币供给的购买能力。

通货膨胀税:印制钞票来提高收入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像对持有钞票的人征税一样。名义利率i:没有经过通货膨胀调整。

实际利率r:经过通货膨胀调整。

费雪方程式:i = r + 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鞋底成本:为避免通货膨胀税而减少持有货币余额而带来的成本与不方便。

菜单成本:改变报价的成本。

相对价格扭曲

税法

进行通胀调整的种种不便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财富的任意再分配

更高的不确定性

古典二分法:在古典模型中,对名义和实际变量的理论划分,意味着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

量。

实际变量:实际变量用物质单位来衡量,包括数量和相对价格,如,产出水平、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

名义变量:名义变量利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率,价格水平等。 货币中性:货币供给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被称为货币中性。 总供给方程:

(),0

Y Y P EP αα=+->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叫菲利普斯曲线。

()=+n E u u ππβυ

--

适应性预期:人们根据最近观测到的通货膨胀来形成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 理性预期: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通货膨胀的两个原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冲击导致通膨胀,对总需求正的冲击将导致失业率低于自然水平, 并“拉动”通货膨胀上升。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供给冲击造成通货膨胀,不利的供给冲击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提价格,“推动”通货膨胀上升。

牺牲率:是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 增长百分点。 无痛苦的反通货膨胀的条件:

第一,降低通胀的政策在预期形成之前宣布;

第二,这些政策是可置信的。

滞后作用( Hysteresis ):描述历史对自然失业率有长期持续影响的术语。 长期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等于它们的自然水平,通货膨胀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等于通货膨胀的目标值,名义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加上目标通货膨胀。

动态总供给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DAS ) 动态总需求曲线:描述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泰勒原理:为了稳定通货膨胀,对于通货膨胀的上升,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将名义利率上升得更快来应对。

第 6 章 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一国的货币可以兑换的其他国家货币的数量。 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一国的产出可以兑换的其他国家产出的数量。

=P =e P ε*????

???

实际汇率名义利率价格水平比率

对于给定的实际汇率水平,名义汇率的变动百分比与外国和本国的通胀率之差相等 直接标价法:一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 间接标价法:一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

一价定律:该定律说明同样的产品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不能以不同的物价出售。 购买力平价:相同产品在所有国家都应以相同价格(通货调整之后)出售的理论。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政治或者经济骚动引起的债务人违约拖欠借款的风险。

汇率应该浮动还是固定?

支持浮动的观点:允许货币政策的调整来达到某些既定的目标(如稳定的增长,低通货膨胀等等)。

反对浮动的观点:更多投机和预期的波动性 支持固定的观点

1)避免不确定性, 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利。

2)规范货币政策,以防止过度货币增长和恶性通货膨胀。 反对固定的观点

1)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是维持宣称汇率水平。 2) 可能引起收入和就业的更大波动

货币局:是通过法律规定的基础货币有100%外汇储备支持的一种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 美元化:一国政府让美元取代本国货币在本国行使货币职能,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

不可能三角: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第 7 章消费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额外一美元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数额,MPC。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之比,APC。

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

=+><<

C C cY C c

,0,01

跨期预算约束:它衡量了可获得的可用于现在与未来消费的总资源。

无差异曲线:表示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的第一期与第二期消费的组合。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愿意用第二期消费替代第一期消费的比率。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消费平滑化:无论收入的增加发生在第一期还是第二期,消费者都把它分摊到两个时期的消费上。

借款约束(流动性约束):消费者不能借贷使现期消费不能大于现期收入。

现期收入可分为永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两部分,永久收入是收入中人们预期持续到未来的那一部分,暂时收入是收入中人们并不预期持续的那一部分。永久收入是平均收入,暂时收入是对平均值的随机偏离。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是稳定的。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三部分内容:

1.从长期来看,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性收入

2.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的区分与联系

3.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

第八章投资理论

企业固定投资:企业在用于生产的设备和建筑物上的支出,它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最大。

居民住房投资:对新住房的购买(包括自己住和房东买来用于出租)

存货投资: 存货变动,(存货包括最终物品,原料以及加工中的物品半成品),存货投资的波动比其它投资的波动大。

合意资本存量:企业在长期中愿意保持的资本存量规模,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在资本的收益与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理想的企业固定资本存量。

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资本的租金价格

影响投资的两种最重要的税收

①公司所得税

②投资税减免

有效市场假说:给定有关公司商业前景的现行信息,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是公司的完全理性价值。

融资约束: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能够筹集到的资金数额的限制。

持有存货的原因:

持有存货可以使生产平稳化(销售具有波动性,但很多企业发现生产平稳化更经济)

存货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使企业更有效地运转(存货可作为零售样品/库存备件以备机器损坏)持有存货可以避免脱销

存货时生产过程中的储备(半成品也会计入存货)

第九章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

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商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

2、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制度和意识的调整——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经济增长率:本时期的GDP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GDP所增加的百分比。

萨缪尔森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

经济发展:一国人民的经济福利处于长期增加的状况,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表现了在给定技术条件下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投入要素的均衡条件,这个条件揭示了资本-产出比率(v)、储蓄率(s)和经济增长率(G)之间的内在联系。

均衡或有保证的增长率(Gw ):使厂商满意并准备继续维持下去的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Gn):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的最大增长率。

均衡增长:在均衡状态,技术进步导致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实际工资等变量以技术进步的速度增长。

索罗模型显示长期中一国的人均生活水平

正相关与储蓄率水平

负相关与人口增长率

储蓄率增加会导致

长期中更高的产量

更高的瞬时增长率

但是对稳态的增长率没有影响

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稳态的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仅仅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率;

提高储蓄率的方式

减少政府预算赤字来增加公共储蓄

税收激励增加私人部门储蓄

内生增长理论: AK模型与两部门模型

对索罗模型所假定为外生给定的技术进步率给与解释

可以解释研发如何创造知识

第10章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内部滞后:冲击发生和政策反应之间的时间差,特别是财政政策。

外部滞后:政策实施对经济产生影响需要的时间,特别是货币政策。

自动稳定器:一些政策设计,这些政策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自动的刺激或者抑制经济,而不需要进行刻意的政策变动。(收入税,失业保险)

规则:决策者提前宣布,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应该采纳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并且随后遵循上述规则行事。

相机抉择:当冲击发生和经济环境变化后,决策者根据他们的判断,决定采纳当时看起来合适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自己的特点:

①它们的猛烈程度不同,例如,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作用都比较猛烈;税收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都比较缓慢;

②政策效应的时延不一样,例如,货币政策与可以由中央银行决定,作用快一些,财政政策从提案到议会讨论,通过,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③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例如政府支出政策影响面就大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影响的面则小一些;

④政策受到阻力的大小也不同,例如增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一般说来遇到的阻力较小。

相机抉择财政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积极政策的倡导者认为

频繁的冲击导致产出和就业不必要的波动

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稳定经济波动

消极政策的倡导者认为

货币和财政政策固有的长期和变动的滞后效应能够降低其有效程度,并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无效政策加剧了产出和就业的波动

相机抉择的政策倡导者认为

为了对意料之外的事件作出反应,相机抉择能够赋予决策者更多的灵活性

政策规则倡导者认为

对决策者的不信任;相机抉择政策的前后不一致问题。

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不变

确定名义GDP的增长目标

确定通货膨胀率目标

泰勒规则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得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与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 一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 product,GDP) 就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得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 2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 = C + I +G +NX 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得就是生产得变动,而不就是物价得变动。 4 GDP平减指数: ,就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得一个重要指标。(GDPdeflator) 5 GDP与经济福利: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得活动得价值包括进来,特别就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得物品与劳务得价值。 ?GDP没有包括得另一种东西就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得其她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就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得总收入。它与GDP得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得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得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就是一国居民得总收入(GNP)减折旧得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得衡量—CPI 一CPI 1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就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得物品与劳务得总费用得衡量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100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得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得引进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5.9%。 7.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25%。 8.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以涵盖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方式、相互联系与变动规律,分析并应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经济波动等问题,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目标。 2、国民经济核算帐户:用来定义基本宏观经济变量关系,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账户,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提知识。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基本概念,度量一定时期一国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总产出价值。 4、名义GDP:采用现行物价衡量总产出价值。 5、实际GDP:采用不变价格衡量总产出价值,用物价指数对名义GDP进行通缩。 6、支出法:通过对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进行加总,计算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收入法:把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8、部门法、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9、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利用一国国民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 量。 10、个人收入: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的部分。 11、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12、劳动生产率: 一个单位的劳动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出量。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速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13、社会生产函数: 生产理论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具有以下一般形式生产函数: Y= AF(L,K)。 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从短期看问题”分析角度,体现在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该模型显示总需求决定经济运行规模的原理和条件。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分析

13章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失业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卢卡斯楔奥肯缺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 汇率萨伊定律凯恩斯革命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 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 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 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 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 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 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 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 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 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 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 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曼昆 宏观经济学 练习题及答案

Homework 4 1.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tak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 as an exogenous variable. Let’s consider what happens when this variable changes. a. What might cause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o rise?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tak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 as an exogenous variable. However, there is no reason to expect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o be constant. In the closed-economy model of Chapter 3, the equilibrium of saving and investment determines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n an open economy in the long run, the world real interest rate is the rate that equilibrates world saving and world investment demand. Anything that reduces world saving or increases world investment demand increas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In addition, in the short run with fixed prices, anything that increases the worldwide demand for goods or reduces the worldwide supply of money cause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o rise. b. In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with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what happens to aggregate income,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trade balance whe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ises? Figure 12–16 shows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Both the IS* and the LM* curves shift. The IS*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because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causes investment I(r*) to fall. The LM*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because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reduces money demand. Since the supply of real balances M/P is fixed,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leads to an excess supply of real balances. To restore equilibrium in the money market, income must rise; this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money until there is no longer an excess supply. Intuitively, whe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ises, capital outflow will increase as the interest rate in the small country adjusts to the new higher level of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The increase in capital outflow causes the exchange rate to fall, causing net exports and hence output to increase, which increases money demand.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重置投资:由于厂房、机器的磨损,需用折旧费重新购置被磨损掉的机器设备等,即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投资成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第三章 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实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于是抛出全部债券,换回货币,不再购买债券,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 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LM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 IS-LM模型: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凯恩斯区域:LM成水平状态的区域 古典区域:LM成垂直状态的区域。 第四章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GDP在衡量一国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时存在着哪些不足? 答: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它等于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GDP只计算了那些在市场中存在并能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无法反映非市场活动及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 (2)GDP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GDP水平高并代表居民生活质量高。 (3)GDP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的产出水平,但是它与这个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却没有必然的联系。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无法通过GDP 衡量。 (4)GDP没有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成本,不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这仅仅构成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没有能够考虑生产GDP时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成本。 2.名义GDP、实际GDP与潜在GDP这三个概念之间有哪些区别? 答:名义GDP衡量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剔除了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 实际GDP是指规定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年价格,以此作为尺度来计算其余各年的GDP。与名义GDP相比,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实际产出的变化。 潜在GDP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在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 3.宏观经济学的三大主要目标是什么?宏观经济学对于产出增长的探讨有什么特点? 答:(1)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学的三大目标包括: ①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实际GDP的增长),稳定且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也显示了一国的综合国力正逐步获得提升。经济增长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在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②维持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对于维持一个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减少了一个市场化国家以货币作为主要流通手段时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物价的不稳定通常是与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对)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对)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o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 )。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c)。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b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a )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c )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宏观经济学试题1

宏观经济学试题1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政府转移支付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 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货币需求流动偏好陷阱IS曲线LM曲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古典主义极端 结构性失业经济增长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功能财政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单一政策规则拉弗曲线经济增长有保证的增长率经济周期黄金分割律倒U字假说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二、判断是非题: 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N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从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NP与名义GNP的比率。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NP为40万$。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NP中。

宏观经济学分析报告题与简答题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分析题 第二章 1.分析下列每组两种行为对GDP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1)企业为总经理购买一辆汽车和企业支付给总经理另外一份收入让他为自己购买一辆汽车 (2)你决定去购买一辆中国车,而不是一辆美国车 (1)前者使投资增加,后者使消费增加 2.如果政府雇用失业的工人并把他们看成是无事可做的政府雇员,这些人以前得到相当于10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政府付给他们1000美元工资,那么这会对GDP产生什么影响并加以解释。 根据等式C+I+G+NX=Y=C+S+TA-TR ①C、I、NX TR 进而使得G增加了TR GDP由于G的增加而增加 ②TR TA C、S C+S+TA-TR变成了C+S+TA GDP也变大了。 Tr 平均收益S供给C成本 3.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美国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1)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2)布什总统买了一所新房子。 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3)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4)美国人杰尼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5)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的工厂。 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净出口增加。 4.下面是一些伤脑筋的问题,你能否说明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的膳食 (b)购买的一块土地 (c)购买的一幅齐白石的绘画真品 (d)海尔集团公司设在欧洲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没有参与市场交易,不计入GDP 。 b.购买一块土地,由于土地不是统计当期新创造出来的产值,因此,也不计入GDP 。 c.由于绘画真品不是在统计当期生产的,因此不计入GDP。 d.公司设在英国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应计入英国的GDP,同时也应计入中国的GNP,而不是中国的GDP 。 5.考虑下列每一个事件会如何影响实际GDP。 1)佛罗里达的飓风迫使迪斯尼乐园停业一个月。 降低,实际生产服务减少 2)新的、更容易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成。 增加,实际物品增加 3)工会和经理之间对抗的加剧引发了一场罢工。降低 4)全国企业经历着需求减少,这使企业解雇工人。降低 5)更多的高中生辍学从事剪草坪的工作。 增加,未来可能降低 6)全国的父亲减少工作周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孩子在一起。 实际GDP降低,可测GDP降低,不可测GDP增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考研复习重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23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P ,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P 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DP 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P ,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 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背离。从统计结构来看,CPI 主要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而GDP 平减指数主要是根据当年生产情况来确定。 在第二部分,曼昆讨论了美元价格比较和真实、名义利率。因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0年前的人民币肯定不是今天的人民币,这就需用一定换算公式来进行比较:当今的货币数量=T 年前的货币数量×(T 年前的物价水平/当今的物价水平)。而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总体上讲,这一篇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数字,一个是反映生产水平的GDP ,一个是反映物价水平的CPI ,这也是构成宏观经济运行检测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 第九篇中介绍了长期中经济真实情况。在第二十五章里,作者论述了GDP 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按照a%的速度增长,那么在(70/a )年份时就可以实现翻番。国与国之间经济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增长率起到很大的作用。生产率是决定增长率非常重要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一国某年的名义GDP为1500亿美元,当年的实际GDP为1200元,则GDP平减指数等于() A、125﹪ B、150 ﹪C、100﹪D、180﹪ 2、假如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投资() A、50亿元 B、500亿元 C、450亿元 D、540亿元 3、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 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均衡的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4、引起IS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政府消减国防开支 B、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C、实际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D、其他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5、在IS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减少会引起() A、y增加,r上升 B、y增加,r下降 C、y减少,r上升 D、y减少,r下降 6、若支出乘数为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亿美元 A、左移10 B、右移10 C、左移20 D、右移20 7、()将导致LM曲线向右移 A、交易货币需求减少 B、投机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给增加 D、货币供给减少 8、税收增加将使(),利率(),收入() A、IS曲线右移提高提高 B、IS曲线左移降低降低 C、IS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D、LM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9、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0、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为经济()时应()政府开支,()税收 A、衰退增加消减 B、高涨增加消减 C、高涨增加提高 D、衰退减少消减 11、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的意图是() A、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宏观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用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产出价值 实际GDP:它以不变的价格来计算某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的结果 国民收入: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即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以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简答题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该概念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理解时应注意六个方面的含义: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而不是所受卖掉的最终该产品价值;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国民收入有几种核算方法? 可以从三种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 第一种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各个部门所提供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扣除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即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 第二种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再推算出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收入法。 第三种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将市场需求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常用收入法和支出法。 3.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 试述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 (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在运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所相加的一定要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劳务,或者说是扣除了生产各个阶段上重复计算后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劳务。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也可以运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二)要素所得法要素所得法又称所得或收入法、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

宏观经济学分析、案例题2007.11

已经给出答题要点,要分析清楚 关于国民收入的衡量: 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她的男仆。在他们结婚后,她的丈夫继续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雇员)。结婚如何影响GDP? GDP将下降 GDP并不是一个完善的指标,它没有包括所有的商品和服务 结婚之前、结婚以后对GDP计量的不同 将下列交易归入美国四个支出部分之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1)波音公司向本国空军出售一架飞机。 (2)波音公司向法国空军出售一架飞机。 (3)波音公司向本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 (4)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 (5)波音公司向阿米拉·艾尔哈特(美国最早的飞行员)出售一架飞机。 (6)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下一年出售的飞机。 (1)政府购买;(2)净出口;(3)投资;(4)净出口;(5)消费;(6)投资。 在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对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洁。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人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对吗?如果对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 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统计指标,它忽略了很多对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因素,比如环境污染、居民健康、家计劳务等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增大,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他们的GDP已经足够大,更有理由来考虑如何改善其他指标的问题。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即提高GDP。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来进一步考虑社会福利水平问题。 经济增长: 1983年美国的《总统经济报告》有下面这样一段话:“把较大比例的国民产出用于投资将有助于迅速恢复生产率增长,并提高生活水平。”你同意这种主张吗?请解释。 不同意。根据索洛模型可以知道,这样的结论不一定成立。 把较大比例的国民产出用于投资,会在短期内提高人均资本,从而提高人均产出增长率,即生产率的增长。当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之后,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与投资率有无关系。 生活水平是指人均消费水平,投资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均消费就高,要看人均资本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当人均资本高于黄金规则水平时,在人均资本低于黄金水平时,人均消费水平如何。 所以,上述结论是不一定成立的。 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率水平,政策制定者要达到黄金率水平该如何调整?这种调整会对投资、消费、稳态产出产生什么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