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1、概述:①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②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改革的性质:封建

性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2、奴隶社会性质的:①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②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

3、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

济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影响:①经济发展②战斗力增强③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内容):①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1985年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在小型企业采用改组和联合

前苏联的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3年(背景):斯大林逝世(内容):政治和经济方面。(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 (背景):苏联面临经济停滞局面。内容:先重点改革经济体制又转到政治方面实行多党制。 (影响):生活水平下降,国家权力分散,分裂趋势加强。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二):中外历史上的文化成就

⒈文字①象形文字发明人:古埃及人②楔形文字发明人:苏美尔人③甲骨文-- (中国商朝)金文 ---- (商周)大篆 ----- (西周晚期)竹帛书 ---- (战国)小篆隶书 ----(秦朝)

⒉历史学:

⒋文学:

①诗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被

称为“先驱”其作品有《神曲》中国唐代诗人:李白著有《朝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被称为“诗仙”;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著有《秦中吟》《新乐府》

②宋词: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创“豪放派”介于南北宋之间的李清照南宋的辛

弃疾把“豪放派”风格发扬光大。

③戏剧:元朝关汉卿著有《窦娥冤》古希腊悲剧家:索夫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文艺复

兴时期的英国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古希腊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里面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在近代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中国近代: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屈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⒌艺术:

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萨》《最后的晚餐》。近代,荷兰的梵高《向日葵》,中国唐朝,阎立本、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被称为“画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朝赵孟頫的画被称为“神品”。中国近代:徐悲鸿《愚公移山》。

音乐:世界近代,德国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国近代,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苏轼、蔡襄。元朝赵孟頫。

(雕塑、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

(建筑):古埃及金字塔、阿拉伯麦加大清真寺“禁寺”、天主教建筑—巴黎圣母院,长城、故宫,赵州桥、长安城、都江堰。

兽”把教士比作“文明的恶棍”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家:①魏源--《海国图志》写书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践活动---洋务运动②严复—翻译《天演论》书中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实践活动—戊戌变法

⒎科技:世界古代科学家:古希腊阿基米德—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英国牛顿---(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微积分,(力学)--力学三定律又叫牛顿三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

①秦汉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原因成就⑴东汉张衡—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量

地震方位的仪器⑵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⑶东汉《九章算术》⑷东汉华佗“麻沸散”

②隋唐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⑴隋朝-李春—赵州桥—700年⑵《金刚经》世界上最早

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⑷唐朝时发明火药⑸大运河是当时世界最长

③宋元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成就:⑴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⑵北宋发明指南针并

应用于航海

原因:⑴国家统一安定⑵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⑶人民勤劳、经济繁荣④继承前收外来文化。近代: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制碱---侯德榜---《制碱》—侯氏制碱法。教育改革---①洋务运动时---京师同文馆②戊戌变法时---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③拟定了新式教育体制《奏定学堂章程》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 完善于唐朝---衰落于明朝(八股取士)---废除于清朝(1905年)④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⑴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⑵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⑶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⑷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⑸东北工业基地形成⑹三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三):中外历史上的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

①辽沈战役(特点)---关门(锦州)打狗----和平解放了(长春)---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特点)以徐州为中心------(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

谭震林-----(“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意义)----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③平津战役-----(特点)----瓮中捉鳖---和平解放了(北平—傅作义)---意义—华北全

国的胜利

④渡江战役---(意义)--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⑤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世界古代史:布匿战争---(双方)---罗马共和国和迦太

冷战:①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不得不正视苏联

②时间:1947---1991年③含义: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遏制共产

主义④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的成立

⑤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

⑥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⑦两极格局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

⑧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美国霸权政策的战争:①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②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③科索沃战争④伊拉克战争⑤2011年多国部队打击利比亚

英国、法国:④主条约《凡尔赛合约》⑤影响: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秩序

华盛顿会议:①操纵国:日本、美国②获利最大的国家:美国③主条约《九国公约》⑤影响:为美国在中共的扩张准备了条件⑥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维持长久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五):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文献及影响①《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③《人权宣言》宣扬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④《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

⑤《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⑥《汉莫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⑦《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奴隶积极性,形势有利于北方

⑧《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⑨《1954年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

⒈根本原因:手工工场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⒉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⒊时间及国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

⒋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⒌最重要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⒍特征:蒸汽时代⒎主要发明: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的发明⑵瓦特改良蒸汽机⑶英国—史史蒂芬孙---火车⑷美国---富尔顿---汽船

⒏完成的标志: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⒐影响:①创造了生产力②改变了面貌③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世界④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二、第二次科技革命

⒈理论基础:电磁感应原理

2、时间及国家:---19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

⒋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⒌最重要的发明:发电机、内燃机

⒍特征:电气时代⒎主要发明:⑴新能源:电力和石油⑵汽车(卡尔本次)和飞机(莱特兄弟)③美国—爱迪生---电灯泡④电话、电车、电报

⒐影响:①创造了生产力②改变了生活方式③扩大了生活范围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⒈时间及国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⒉标志: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和开始的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④特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⒌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技术是克隆技术

⒍特点: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加快了知识变财富的过程⑵科学技术各领域互相渗透、相互促进⑶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上升

⒎影响: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②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三产业上升③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共同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推动经济发展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⒈第一次科技革命: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⒉第二次科技革命: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⒊第三次科技革命:2008年奥运会展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⒋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走向全球化

⒌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⑴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⑵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⑶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⒍经济全球化:⑴原因: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②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空间距离。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④根本原因:当代生产力的发展

⑵表现:①国际分工加强②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⑶跨国公司的影响加大④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⑶影响:积极: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济风险加大。③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地方:曾国

戌变法⑷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⑸先进的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⑹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结果:大部分失败. 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八):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建立。我国三次统一及原因①秦朝统一②隋朝统一③元朝统一。原因:①经济发展②民族融合③人民渴望统一④统治者的英明、策略

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⑴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⑵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⑷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⑸社会主义探索:①苏联的探索:⑴列宁的探索①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③1922年成立苏联

⑵斯大林①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1936年通过新宪法,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⑶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⑷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

中国的探索:①一五计划---向工业化迈进②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挫伤了人民积极性、经济困难④家庭联成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⑤国有企业改革⑥建立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⑴失误的表现:①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⑵失误的原因①党对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缺乏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⑶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⑷失误的危害:国家面临经济困难

⑸失误的教训: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③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⒉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时间和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⒊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时间和标志--------1936年颁布新宪法(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苏联革命的道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启示:①国情不同,选择的道路不同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九):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

⒈建国后党在农村实行哪些政策及作用?及根本出发点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引导农民加入

业合作社----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⑶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了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

⑷2006年全面废除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

⑸根本出发点----发展生产力、体现人民根本利益

⒉建国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生产力进行了哪些努力?

①中共八大------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生产力。

③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生产力。

④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

3、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②新中国成立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③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4、、①商鞅变法、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俄国十月革命后、⑤辛亥革命后、⑥家庭联产时承包责任制有关土地的规定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必须赎买这块份地③允许土地买卖④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给农民⑤民生主义,平均地权⑥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5、战国、唐朝、三大改造、和20世纪70年代末,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措施-----⑴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徭役⑵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⑶让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用一句话概括①孙中山、②毛泽东、③邓小平、④江泽民、⑤胡锦涛⑥秦始皇⑺汉武

帝⑻唐太宗⑼成吉思汗的贡献

①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②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③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提出三个代表⑤科学发展观⑥秦始皇---千古一帝⑺汉武

帝----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局面⑻唐太宗----贞观之治⑼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6、二十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⑵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⑶邓小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设社会以道路

7、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确立领导地位—11届3中全会—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确立领导地位—十四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

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胡锦涛)-——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

⒊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⒍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⒎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8、①罗斯福新政的“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②列宁的新经

济政策的(新)--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对比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指------无产阶级领导革命。④美国新经济时代(90年代)----信息化、全球化。⑤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十一)民族关系

1、为什么说新疆、西藏、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

⑴新疆:①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②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⑵西藏:①元朝时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②清朝时赐予达赖、班禅封号,1727年设驻藏大

臣,确立了历世达赖、班禅由中央册封的制度

⑶台湾:①元朝时管辖琉球,②清朝时,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2、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②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③1949

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居台湾,形成与大陆的分离局面。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⑤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⒈两岸人民的

心愿⒉综合国力的提高⒊香港澳门回归是成功的例子

⑥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

⑦与中国建交的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⑻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争取和平解决,但不放弃使用武力。

⒊各朝代民族关系

⑴秦朝:①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②派兵统一东南岭南开灵渠

⑵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⑶元朝:(契丹、女真族)形成新民族---回族

⑷清朝:①藏族:达赖班禅封号,1727年设驻藏大臣②维吾尔族:设伊犁将军③蒙古族:

乾隆帝安置土尔扈特部

⒋对外关系:⑴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形成丝绸之路⑵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十二):中国古代政治经济

集权的封建国家

⒉最早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⒊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元朝(元世祖)建立行省制度---①在中央设中书省②地方设

行中书省

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明朝(朱元璋)①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除丞相

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⒌中央集权制度的继续加强---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⒍清朝末年(1912年)废除皇帝制度⒎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积极影响)---有利于国

际的巩固统一、积极发展、民主融合。(消极影响)----限制了民主、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

8、中国古代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

世(唐玄宗)-----康乾盛世(康熙帝乾隆帝)封建盛世出现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②统治者英明、轻徭薄赋、爱惜民力③人民勤劳、

9、封建盛世局面的启示:①国家稳定统一是经济发展的条件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二、经济:(一)农业:⒈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出现;(战国时)推广。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牛耕)⒉水利工程:①(战国时)李冰修建都江堰---闻名世界

的防洪灌溉

工程②(秦朝时)开灵渠③(隋朝)大运河----(目的、时间、黄帝、3点、4段、积极和消极影响)④元世祖开通运河---隋朝元朝运河的异同点(同:都是从杭州到北京;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曲直不同,随运河经洛阳弯曲大。)⑤⒊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1 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线索一中外古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改革概况 中国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奖励耕战、土地私有、建立县制;(3)性质:新兴地主阶级进行的封建性 质的改革;(4)影响: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 改革 (1)内容: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学 汉礼、与汉族联姻、学汉族文化;(2)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线索二中外近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改革概况 中国 洋务运 动 (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口号:“自强”“求富” (3)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筹建海军(4)影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 法 ( 1)时间:1898年 (2)内容:改革政府机构、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训练新式军队(3)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制度的开始 区域改革概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2 2 世界 俄国农奴 制改革 (1)时间:1861年 (2)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赎买份地 (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 维新 (1)时间:1868年 (2)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常备军 (3)影响:使日本由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 家 线索三 中外现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 改革 概况 影响/评价 中国 土地改 革 (P38) (1)1950~1952年底 (2)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大改 造 (P39) (1)1953~1956年 (2)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公私合营 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改革开放 (P42) (1)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 (2)内容:对内改革: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改革;对外开放 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 地位日益上升 区域 改革 概况 影响/评价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当时西欧社会等级森严。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4、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由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 战灾难→ 二 月 革 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民政策) <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 > 十 月 革 命 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党) < 革命群众拥护列宁 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练习巩固 1、完成第5页“练一练·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D ) A.2月 B. 3月 C. 10月 D. 11月 2、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课教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课教案 潘格之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考纲》整理出有关改革的考点,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夯实基础; 2、通过本课的复习,应该使学生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第一,学生采用纵横联系的方法来复习历史知识的能力。第二,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整理、归纳并讨论; 2、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借鉴历史,关注现实,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复习重难点: 重点:改革的史实 难点:1、改革的启示; 2、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商鞅、北魏孝文帝、邓小平、列宁、罗斯福等人物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出几位人物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学习新课 一、梳理考点,有的放矢 整理出考纲中所涉及的考点。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学生结合《导学案》,复习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改革开放、伯利克里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等内容。 2、引导学生从改革的时间、性质、影响等角度去进行整理、对比、归纳。 3、学生结合《导学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 4、引导学生分析并说说改革的启示。 三、关注时政,聚焦热点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全面深化改革等时政,学生再结合思想品德课中的相关学习,畅所欲言,谈谈对改革的认识,感想。 四、链接中考,小试牛刀 出示中考考题引导学生解答,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增强信心。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1.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 (2)三国:江南的开发。 (3)唐朝:“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4)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5)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经济。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影响因素: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③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⑤民族融合的加强。⑥对外交往的加强。 4、商业和城市 (1)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2)宋元: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③市坊的限制被打破; ④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⑤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先秦:华夏族即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孕育诞生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2.秦汉: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3.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第一次高潮(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与吐蕃的关系)。 5.元朝:民族大融合,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6.明清: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期。 二、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会不会制造工具,就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就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与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就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与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与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与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就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就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她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

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

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 专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总体概述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专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 3、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4、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从近代史时期的侵略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战争中一些民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的讲述,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三、中考热点链接 1、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史时期列强侵华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火烧圆明园、黄海海战、八国联军的侵华等;中国人民的抗争,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台湾、邓世昌在黄海为国捐躯,这些体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中考容易考到的内容。 2、关注台湾问题,联系相关史实和当今台湾政治动向分析其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区引起的反响 四、中考试题回放 1、(2005年河北)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明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到中英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被迫开放,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故此题选A项。 2、(2004吉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联军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而且不允许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五、模拟实战训练 1.初二1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2.下面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为谁所写?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4、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提纲(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知识框架】 古代埃及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文明古国 古埃及 文明成就 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重点梳理】 2.金字塔 名字由来从古王国时期,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法老的统治 国王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王权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知识延伸】 尼罗河与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有什么关系?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曾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 两河流域 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王国 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重点梳理】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巴比伦王国 崛起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延伸】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 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柄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第3课古代印度 【知识框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

1、现代人类从什么发展而来? 非洲南方古猿 2、世界三大人种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四大文明古国从西向东分别是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从西向东分别是什么?从自然地理环境上属于什么文明? 古埃及(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 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今西亚地区)、 古印度(印度河或恒河)、 古中国(长江黄河)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 大河文明 4、古埃及文明象征主要有哪些? 金字塔(最开始的功能是陵墓,后来成为权力的象征)、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 5、古代两河流域诞生的文明古国是?当时著名的国王?颁布的文献是?文献的目的?地位是什么?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写的) 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地位或作用: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是什么? 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佛教(古印度) 7、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其从自然地理环境上来说文明类型是? 古希腊海洋文明 8、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何人当政时期?那个城邦? 伯利克里雅典 9、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公民大会 10、哪些人可以参加这个机构?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11、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体现在哪里? 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12、和其鲜明对比另一个古希腊城邦斯巴达崇尚什么? 武力 13、“元首”从古罗马的哪个机构演变而来, 元老院 14、罗马怎样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建立者?和中国什么时期一样,是古代世界强大的帝国之一?罗马帝国的内湖是? 同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中国秦汉时期地中海 15、废世袭、建集权、田国有、转公民、分田地、收赋税是哪位天皇在位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孝德天皇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 16、该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资料讲解

九年级(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最新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提纲.doc

二、主要资木主义国家走上资木主义道路方式 因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 笫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笫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I口制度而走上资木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口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后)的重要文献

五、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1)根木原因:都是资木主义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3)领导阶级:都有资产阶级领导。 (4)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5)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6)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法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革命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冇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主(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联邦制,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屮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4)性质:除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述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专题复习(9)中外史上的著名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 一、戊戌变法(见专题8)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人改革 1、H本的明治维新:(具体内容见专题八) 2、俄国1861年改革:(具体内容见专题八) 3、苏俄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 (2)、开始时间:1921年 ⑶、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船少 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范围:世界历史下册) 1. 1917年7月,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带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2. 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3.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4.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劳资关系D.缩减农业产量 5.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纷争B.美苏争霸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D.地区冲突 6.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B.委任统治政策C.绥靖政策D.“冷战”政策 7.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①德国进攻波兰②德国入侵苏联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B.法国光复C.意大利投降D.攻克柏林 9 A.经济持续高速发展B.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C.成为第二经济大国D.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10.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

初三历史复习课的模式

初三历史复习课的模式 历史复习课: 目标认定----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归纳总结----达标反馈 什么是高效实用的复习课 我认为,“高效实用的复习课”中“高效”是指: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扎扎扎实实得到落实,2、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学科重要概念内涵的理解能力、比较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3、外在表征为应对考试有一定的把握。“实用”即学得来,既“中看”有“中用”。 教师在复习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的要求,确定所要考查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层次要求。建议大家首先可以自己列一个表格,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列出考试的知识要点及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这样在进行复习时,对所要复习的内容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便于复习时随时查看。关于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大家可以阅读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里重点是要弄明白要达到这些能力层次要求,对知识点的掌握究竟应达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属于识记层次的,只要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即可;属于理解层次的,则需要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解决历史问题。尤其是属于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把它们真正弄懂弄透。 1、复习课学生的基本状况 学生经过平时每课知识的学习,对本主题单元的内容已有了基本的了解,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从单元的视角构建知识网络以及对相关的概念理解认识依然存在欠缺和偏差。 2、根据对历史复习课研讨,初步形成历史复习课具体做法或模式——“层级板块”复习法。层级板块包括理清线索板块、基础知识板块、能力提升板块、专题复习板块四个。 理清线索板块: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主要应明确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主要历史事件、事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体现出来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部分内容。例如,在开始进行一个板块复习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目录部分,通过目录,使学生了解该板块有由几个单元构成,并通过单元标题,从整体上了解该板块讲述的主要内容,基本线索等,从总体上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原创题)《战国策》中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体现了商鞅变法过程中( ) A.严明法度B.排除异己 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 2.(2019·改编题)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D.实现了南北统一 3.(2019·无锡中考)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战后社会改革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D.大化改新 4.(2019·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5.(2019·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6.(2019·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9·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 8.(2019·滨州中考)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9.(2019·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年罗斯福开始(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对外进行武力扩张 C.全盘推行国有化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0.(2019·蚌埠二模)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图。导致图中中国粮食产量远远超过苏联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文化大革命” 11.(2019·德州中考)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