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

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

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
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

工程质量、安全、环保检查记录表

工程开工计划竣

名称日期工日期

施工项目技术

单位负责人负责人

建设设计监理

单位单位单位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和方法检查记录整改建议

1、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1 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组织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3、是否编制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并有针对性;

2 开工报告是否有开工报告,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1现场组织机构是否按股份公司

3 组织机构(分公司)下达的文件要求设置;

2 是否设立专门的质量、安全机构。

1 项目经理是否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三类人员证书,是否满足投标承诺;

2 专职质量人员是否具有质量专业

4 人员资质技术人员证书或质量(检)员证书;

3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有三类

人员证书;

4关键工序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5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6是否建立项目部人员台帐。

5

业主或监理

单位安、质、

环要求

1、业主或监理是否对本项目有安、

质、环要求;

2、是否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按要求

回复。

1、是否进行识别获取适用本项目

4 法律法规及其

他要求(安、

质、环)

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安、质、

环);

2、是否检索到常用技术标准/规范;

3、是否向员工、相关方传递相关

要求。

1、是否有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回

5 施工图纸

复资料;

2、是否有发放记录。

6 施工复测是否进行施工复测,相关记录是否齐全。

7 设计变更1、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

2、是否发生未批准先施工现象。1、质量自控体系是否健全、质量

职责是否明确;

2、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是否满

足业主/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相关

8 质量自控体系

文件中质量方针、目标描述是否一

致;

3、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可测量),

是否落实到人;实现情况是否定期

检查;

是否建立和检索到以下质量管理

9 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

罗列

10 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11 创优规划是否编制创优规划,规划是否有利于质量目标实现。

1、有无来自业主、监理有关质量

12 质量问题(事

故)处理

问题通知单;

2、每份整改通知单是否形成闭环。

3、事故是否是按“四不放过”原

则处理;

1、安全环保自控体系是否健全、

安全环保职责是否明确,是否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

2、安全环保方针、目标的建立是

13 安全环保自控

体系

否满足业主/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相关文件中质量方针、目标描述是

否一致;

3、安全环保目标是否分解(可测

量),是否落实到人;实现情况是

否定期检查;

14 安全、环境管

理制度

是否建立和检索到以下安全环保

管理制度:

罗列

15 安全、环境保

证措施

是否制定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是否做到了每月 1 次

16 项目负责人以上巡检;

2、项目副经理或总工是否做到每月次以上巡检。 2

17 自检、互检是否有自检、互检记录及质量跟踪卡。

1、专职质量(检)员检查记录是

18 专职检查

否齐全;

2、质量问题整改是否形成闭环。

1、是否编制项目部教育培训计划;

2、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是否齐

全;

19 安、质、环教

育培训

3、全员教育、考核率100%;

4、农民工教育、考核率100%;

5、复工、转岗教育、考核率100%;

6、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持证

上岗率100%.

1、是否编制项目部安全环保检查

计划;

2、是否进行经常性检查。

20 安全、环保检

3、是否进行定期(季节性、法定

节假日前后)检查;

4、是否进行综合性大检查;

5、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形成

环。

1、是否每周召开安、质、环例会,

21 安、质、环例

形成记录;

2、是否每月召开安、质、环例会,

形成记录。

22 作业指导书1是否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

2 是否受控,发放记录是否齐全。

23 (安全)技术

交底

1、交底内容是否全面;

2、技术交底是否交底到现场作业

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1 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分项工程

是否按要求单独编制专项技术方

案;

2 专项技术方案审批手续是否齐

24 专项技术方

全;

3、专项技术方案中安、质、环保

证措施是否合理;

4、专项技术方案是否进行交

底、

实施过程是否进行检查并留有记

录。

1、施工、调度、工班日志记录

25 工程日志间是否连续,有无安质环情况记录;

2、发现问题有无跟踪处理记录。

1、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要求配置,是否满足投标承诺;

26 仪器、仪表2、是否在检测/校准有效期内,计量检测报告/校准证书是否齐全3、是否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台帐;

1、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要求

27 机具、设备配置,是否满足投标承诺;

2、是否建立台帐;

3、是否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

28 进场材料检

验、验收

1、重要物资验证记录是否齐全;

2、光、电缆测试记录;

3、设备开箱检验记录是否齐全。

1、是否堆放整齐、状态标识是否清楚;帐物卡台帐是否相符;

2、库房是否满足防潮、防尘、防盗等要求;

29 仓库储存3、消防器材配置是否合理;有无防火禁烟标识;

4、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是

否隔离存放。

5、不合格品是否单独存放、标识

清楚;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1、自检、报检手续是否齐全;

30 检验批、分项、

分部工程验收

资料

2、隐蔽工程记录是否齐全;

3、是否发生未经监理签认进入下

道工序施工现象;

4、资料是否齐全,相关人员签认

是否齐全;

1、是否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

价,

识别是否充分,评价是否准确;

2 是否有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1 环境因素、危

险源识别、评

价与控制

的识别和评价,识别是否充分,评

价是否准确。

3、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重要环

境因素清单,并制定管理控制措

施;

4、是否根据项目实施进行阶段性

检查并及时进行更新;

1、是否编制项目部安全投入资金

预算及使用计划;

32 安全生产资

金投入

2、安全投入资金(技措施费)的

计提使用情况并建立台帐;

3 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是

否齐全;

1、是否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人员配备、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2、是否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安质部备案;

3、应急预案内容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3 应急预案及

演练

4、是否按照预案内容配置必要的

应急救援物资;

5、是否编制项目部应急预案演练

计划;

6、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应急预

的培训和演练,对演练结果进行评

价;

7、是否对应急预案内容进行评审

及改进。

1、项目部设施满足“三室”“五小”

要求;办公区、生活区划分合理;

2、“九牌二图二栏一表”标牌配置

齐全、张挂上墙;

3、消防设施配置合理,定期检查;

34 项目部驻地4、废弃物分类回收,及时处理;

5、宿舍环境卫生整齐,是否有检查评比记录;

6、食堂环境符合卫生要求,工作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明;

7、食堂是否配置碗筷消毒设施;冰箱内生熟食是否分开存放。1、施工人员是否按图施工;施工工艺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2、是否执行“三检”制度,有无质量跟踪卡片;

3、是否设置现场安全防护人员;

35 施工现场4、是否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防护

用品;

5、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6、现场临时用电是否符合要求;

7、现场作业环境是否满足施工要

求;是否做到“人走场清”。

36 特种设备、特

种作业人员

管理

1、是否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帐;

检测报告是否齐全、有效;

2、是否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

帐,证件是否有效。

1、项目部是否与相关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

37 营业线施工

安全管理

2、是否按要求上报施工计划;

3 安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

4 主要负责人营业线路施工安全

培训情况。

检查人:检查日期:

施工方案等实施情况检查记录表

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情况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检查部门项目曲靖中心城区2012-2014年保障房项目 1#、2#、6#、7#楼 直管十二项目部 检查内容 检查日期 检查方案 2013年11月15日 施工组织设计 检查实施情况 工期、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按方案预定目标组织实施 施工 目标 施工组织与部署 施工准备各项目标的内部责任分解进行了分解与落实 人 员 组 织 施 工 部 署 技 术 准 备 资 源 准 备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人员配备 劳务队(施工队)安排 施工区段的划分 施工顺序 施工任务划分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及时间安排 技术标准准备 图纸会审准备 施工过程设计与开发 检验批的划分 配合比设计 定位桩接收和复核 机械设备 劳动力 按施工组织设计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 按施组配置,但有无证情况 按相应工种进行了配置 按施组进行了施工段划分 按施组顺序划分法 按施工段配备了相应的班组人员 基本按方案进行 基本满足要求 基本按施组配置 完成了图纸会审 基本按方案进行过程控制 按检验批方案划分 商混配合比 完成了定位测量放线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工程用材满足进度要求 周转材料满足进度要求 预制加工品满足要求 试验与计量器具满足要求 其他施工设施满足要求 现场 准备 任务安排安排合理 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方案的确定基本按方案确定情况实施施工方案的编制完成情况完成情况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安排满足施组总工期安排节点工期要求满足施组总工期安排施工总进度计划满足施组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满足施组计划 阶段进度计划满足施组计划 各级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得到有效保证 施工总平面布置现场平面布置图的内容基本按施组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管理内容基本按施组、标化策划内容管理 分包管理总包管理内容明确总包对分包的配合明确分包完成工作情况明确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内容基本按施组内容进行组织措施基本按施组内容进行

[设计]原地面复测方案

[设计]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横断面高程复测方案 1、工程概况: 西梓干渠第一流量段第一标段:渠道从总干渠玉皇观分水闸开始,起点桩号 0+000,终点桩号6+550。干渠包括四个隧洞和五段明渠,隧洞总长4659.48m,分别为玉皇观隧洞404.242m、瓦窑沟隧洞435.556m、龙头山隧洞1432.538m、龙泉 寺隧洞2387.147m;明渠总长1890.52m。隧洞洞口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相比之下明渠段地形较平坦起伏小难度较低。 2、复测目的及精度要求: 横断面测量是指对垂直于渠道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 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 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 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 2 )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 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 另一侧适当延长。 3 )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3、复测方案:

1)、根据设计提供的明渠断面图中断面里程桩号及中桩坐标用全站仪施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全站仪分别施测出左右任意一点(打桩);将中桩及左右任意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皮尺分别测出左右侧距中位距离及用水准仪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检验记录 目录 代号名称页码安6-1 安全检查记录表第484页安6-2 脚手架搭设验收单第509页安6-3 特殊类脚手架搭设验收单第512页安6-3-1 模板支撑系统验收单第529页安6-4 井架与龙门架搭设验收单第549页安6-5 塔式起重机安装(加节)验收单第550页安6-5-1 上回转塔式起重机安装(加节)验收单第551页安6-5-2 下回转塔式起重机安装(加节)验收单第579页安6-5-3 大型机械月检查表(塔式起重机)验收单第582页安6-6 施工升降机安装(加节)验收单第595页安6-6-1 大型机械月检查表(施工电梯)第625页安6-7 落地操作平台搭设验收单第636页安6-8 悬挑式钢平台验收单第638页安6-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单第641页

安6-9-1 接地电阻测验记录第653页安6-9-2 移动及手持电动工具定期绝缘电阻测验记录表第664页安6-9-3 电工巡视维修工作记录卡第674页安6-10 施工机具验收单第690页

安6-1 安全检查记录表 说明 一、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节假日前后等各类安全检查(包括施工用电、大型机械、特殊脚手架、场容场貌、卫生防疫)将检查结果及时收集入册。 二、公司或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在安全检查中签发的整改单,工程项目部应根据整改内容,结合隐患的性质及时作出分析。属经常性、系统性的隐患,必须按表(安7-1)转入事故隐患评审处理。 三、对平时组织的安全检查中,一般性并能当场作出整改的隐患,可不必作隐患评审处理,但必须在记录表中说明。 四、检查中开具的整改单,必须附在检查记录表后面。 五、本工程仅提供2000年2月23日—2001年1月30日共24份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类型涉及定期检查、节前、节后检查、公司定期检查、市区安监站检查。由于篇幅有限,自2001年1月30日以后的安全检查记录不再提供。

施工组织设计等实施情况检查记录范文表.docx

工程名称检查部门 检查 项目 施工 目标 施工 组织 与部 署 . 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情况检查记录表 检 查 日 期 检 查 人 员 编制情况检查情况 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科技进步和创优 目标、服务目标 各项目标的内部责任分解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模式项 目管理人员配备 项目劳务队(施工队)安 排 施工 施工区段的划分 施工顺序 第部署 施工任务划分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一部分 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及时间安排 技术标准准备 图纸会审准备 技术 施工过程设计与开发准备 检验批的划分 配合比设计 项目 人员 组织

. 资源 准备施工 准备 现场 准备 施工 方案 准备 施工 进度 计划 定位桩接收和复核 机械设备 劳动力 工程用材 周转材料 预制加工品 试验与计量器具 其他施工设施 任务安排 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方案的编制完成情况 总工期安排 节点工期要求 施工总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阶段进度计划 各级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内容总平 面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管理内容布置 总、总包管理内容 分包 管理总包对分包的配合 分包完成工作情况 内容 施工 技术组织措施 组织检查改进 措施 责任划分 工程质量 保保证措施

证 措 施 新技 术、第新工二艺、部新材分料和 新设 备应 用附 加 内 施工容 风险 防范 工程 创优 计划 及 保证 措施 .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雨期、台风、 暑期高温与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方法 应用部位 注意事项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预测 理论和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预期成果及鉴定评价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的 综合预测 项目施工风险 风险防范对策 紧急预警方案 风险管理责任 工程创优计划的编制 当有 创优 创优组织机构 目标 时 创优保证措施

2施工现场每月检查表

施工现场每月安全检查记录 项目名称: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项目 基本要求 检查结果 整改意见 整改结果 脚 手 架 1 立杆基础(落地式) 基础平整、底座或垫木齐全、扫 地杆件齐全、排水措施到位 2 悬挑梁及架体稳定(悬挑式) 悬挑梁安装规范牢固、杆件固定 及连接良好 3 架体基础及稳定性(门型) 基础平整、垫木齐全、扫地杆齐 全 4 附着支撑设置(附着升降式) 附着点稳固、主框架与附着点连 接牢固 5 升降装置(附着升降式) 装置齐全有效 6 防坠落、导向防倾斜装置(附 着升降式) 装置齐全有效 7 安全装置(吊蓝式) 装置齐全有效 8 吊蓝架体稳定性(吊蓝式) 按照规定采取固定措施 9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接 按照规定与建筑结构设置拉接且 拉接牢固 10 杆件间距及搭接情况 立杆及大、小横杆间距符合规定 且相互之间搭接满足规范要求 11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脚手板满铺且搭接牢固、按照要 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12 剪刀撑设置 是否按照规范搭设、有无缺失等 13 架体内防护情况 不超过10m 设置水平防护网 14 卸料平台 自身体系牢固、不得与脚手架等 连接、防护到位 15 通道设置 按照规定设置通道且牢固 16 荷载 架体荷载不得超过规定、严禁不 均匀堆放 17 作业人员操作情况 无违章操作、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及安全帽 18 专项方案 方案审批符合有关规定、具有指 导性 19 验收及日常维保记录 各阶段验收记录齐全、日常维保 记录齐全 20 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记录真实、齐全 21 持证上岗情况 证件齐全、人证相符

22 本周排查隐患整改情况整改及时到位、有书面记录(确因具体原因未能及时整改的应注明原因和整改时限) 23 其他符合施工现场有关安全要求 基坑支护 1 临边防护防护措施到位且稳固 2 坑壁支护按照规定放坡、支护做法符合设计方案、无变形 3 排水措施已按方案设置排水措施、排水畅通 4 坑边荷载物料堆放距离坑边间距符合要求 5 通道设置上下通道符合安全要求 6 作业环境确保足够作业面、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7 土石方开挖作业人员及机械无违章操作 8 专项方案方案审批符合有关规定、具有指导性 9 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记录真实、齐全 10 安全交底安全交底记录真实、齐全 11 本周排查隐患整改情况整改及时到位、有书面记录(确因具体原因未能及时整改的应注明原因和整改时限) 12 其他符合施工现场有关安全要求 模板工程 1 立杆稳定性材质符合要求、基础平整、垫板或底座齐全、间距符合规定 2 纵横向水平杆件设置按照规定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3 剪刀撑设置按照规定设置、无缺失 4 模板存放大模板存放应有防倾倒措施、不得超高堆放 5 施工荷载严禁超载、不均匀施加较大荷载 6 作业环境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7 作业工人操作情况无违章操作现象 8 专项方案方案审批符合有关规定、具有指导性

原地面断面高程测量记录表

原地面横断高程测量表 施工单位:湖南中天建设集团合同号: 监理单位:安乡中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安乡县深柳大道改造工程(二标段)测表14 桩号 横断面标高数据 变化点(南2)变化点(北1)固定点高程变化点(南1)变化点(南2)设计原 地高 (m) 差值 (m) 备注距中桩 (m) 高程 (m) 距中桩 (m) 高程 (m) 北 15.5m 中桩 (0m) 南 15.5m 高程 (m) 距中桩 (m) 高程 (m) 距中桩 (m) K1+60 21 32.303 31.915 21 K1+80 21 32.235 31.936 31.926 21 31.940 -0.014 K1+100 21 32.093 38.847 31.936 31.922 31.995 21 31.959 -0.023 K1+120 21 31.978 31.664 31.991 31.941 31.672 21 31.970 0.021 K1+140 21 31.955 31.690 31.885 31.736 31.906 21 31.940 -0.055 K1+160 21 31.942 31.751. 31.821 31.703 31.966 21 31.830 -0.009 K1+180 21 31.960 31.594 31.775 31.650 31.956 21 31.820 -0.045 K1+200 21 31.899 31.465 31.750 31.565 31.933 21 31.790 -0.040 K1+220 21 31.796 31.540 31.762 31.570 31.852 21 31.800 -0.038 K1+240 21 31.738 31.487 31.712 31.553 31.813 21 31.730 -0.018 K1+260 21 31.697 31.461 31.652 31.602 31.737 21 31.720 -0.068 K1+280 21 31.655 31.437 31.642 31.491 31.705 21 31.710 -0.068 K1+300 21 31.709 31.485 31.699 31.508 31.707 21 31.690 0.009 K1+320 21 31.632 31.355 31.563 31.387 31.611 21 31.640 -0.077 K1+340 21 31.694 31.444 31.546 31.498 31.713 21 31.570 -0.024 K1+360 21 31.676 31.395 31.532 31.450 31.737 21 31.560 -0.032 K1+380 21 31.554 31.374 31.583 31.431 31.649 21 31.560 0.023 测量:复核:技术负责人:日期: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表格大全

测量表格目录

测量填写说明 1、一般检测的测量数据如:坐标、高程均保留三位小数,精确到毫米,宽度可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厘米;控制测量取位按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自检/抽检意见: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精度要求或不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精度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可将抽检划去,监理单位可将自检划去。 下发表格为监理表,施工单位可将签字部分改动后使用: 监理单位: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 施工单位:测量、复核、技术负责人签字。 注:为满足竣工资料装订线的要求,页边距应设置为:左2.5cm、右1.5cm、上2.5cm、下1.5cm。 3、测表6、7为测量原始记录表,工程中所有涉及高程测量的项目测表6必附;测表7应用于构造物工程中。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其它技术规范中涉及测量检测的项目应以测量原始记录表为基础选用。 4、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表即测表6,填写说明如下: 测量范围:桥号即桥梁中心桩号,台帽、盖梁、耳墙等的编号,或路基路面段落桩号; 测点或桩号:结构物如0b-1#桩、柱顶、基坑底,如有必要可附测量记录示意图。 5、测表7必须先填写全站仪的置镜点、后视点的坐标。 6、地面横断高程测量表适用于原地面横断高程、清表后横断高程测量、清淤前横断高程测量、清淤后横断高程测量、零横断高程测量、填筑材料变化高程测量等,这些表格为计量提供原始依据。零横断高程测量及填筑材料变化高程测量要单独成册,备查。以上涉及四方签认的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另行单独提供一张四方签认表,只要将签字

人员改为承包人、驻地办、总监办、业主即可。 7、路基填筑高程、横坡、宽度测量记录表9在路基填筑时使用,实测高程的部位为中线处,左、右各距中线14m米位置处及有效碾压宽度边缘处。中桩与14m点高程计算横坡,边点高程计算本层单边设计宽度。以上测点位置针对标准段而言,匝道、被交道等工程视实际情况调整。 8、测表10、11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路基顶面交工验收用表。 9、测表10测点位置为距中线1.0m处,左、右各距中线9.25m处,左、右各距中线13.25m处;以上测点位置针对标准段而言,匝道、被交道等工程视实际情况调整。 测表10表头根据层位适当改动后用于路面结构层,工程名称处填写所检结构层名称,桩号及部位处填写段落桩号左幅或右幅,标准段测量部位为距中线0.62m处,左、右各距中线9.25m处,左、右距中线13.25m处;填写时在部位处标明距中线的距离。匝道、被交道等工程视实际情况调整。 10、桩基、承台、系梁、墩、台、柱、台身、盖梁、挡块、垫石检测时使用测量原始记录表6或7,施工单位自检后必须填测表13。11、测表12也适用于原地面复测报批单。 密涿支线102高速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2009.6.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