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题

《纪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题

《纪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题
《纪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题

《纪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 为加粗字注音

寥落( ) 愤懑( ) 洗涤( )攒射( ) 喋血( )

桀骜( )( )立仆( ) 山阿( )从容( ) 虐杀( )

浸渍( )菲薄( )不惮( )长歌当哭( )陨身不恤( )( )

追悼( )绯红( ) 庸人( )惩创( )尸骸( )

2. 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____________ 我已经出离________ 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_________ ;以我的最大________ 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了我的 __________ 。

A. 悲愤哀痛

B. 悲哀愤恨

C. 悲哀愤怒

D. 悲愤愤怒

3. 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A. 难

B. 行

C. 概

D. 攒

4. 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 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 )

B. 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 )

C. 到处都是帮凶。( )

D. 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 )

5. 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 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⑨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6. 完全符合原文的一句是[ ]

A. 真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

B.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得以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C.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D.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7.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

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③八国联军的

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8. 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句子成分。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主语是_________ 谓语是________ 宾语是_________

9. 选出解释“以”字和“为”字有误的各项[ ]

A. 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介词,把)

B. 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连词,为了)

C. 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介词,用)

D. 她的名字一次为我所见。(介词,被)

E. 为庸人设计。(介词,被)

F.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动词,用)

10. 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

A. 批评庸人,表在对庸人的不满。

B. 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 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D. 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请愿,对无谓牺牲的遗憾。

11.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各项是[ ]

A. 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

B. 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

C. 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有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 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未来的意义

(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1. 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 “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B. “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C. “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 “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

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多项)

A. 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

B. 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

C. “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D. 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

E. 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

3.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项)[ ]

A. “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

B. 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

C. 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

D. 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4. 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A. 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 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 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 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 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 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B. 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C. 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D. 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阅读下

文,完成6~9 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6.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 )

A. 有限的几个生命

B.有限的几个生命??作“流言”的种子

C.“流言”的种子

D.“3·1惨8”案中牺牲的烈士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主要

表明( )

A. 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

B. 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

C. 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

D. 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

8. 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

A. 反对徒手请愿

B. 反对请愿

C. 不主张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

D.“3·1徒8”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阅读《〈鲁迅诗稿〉序》,完成9~14 题。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然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旬子·劝学篇》有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请更好其诗,好其书,而日益近之。苟常手抚简篇,有如面聆謦欬,春温秋肃,默化潜移,身心获益靡涯,文章增华有望。

9. “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从哪两个方面评价了鲁迅诗

的成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